《惊天救援》在上映前爆发的“致歉信事件”,虽然目前成了个罗生门,真假未知,但实实在在让这片子有点未映先衰的意思,眼瞅着预售票房和首日票房都不行,毒舌君看完之后感觉这片子确实看头不大哈!
当然了,首先要说啊,这片子要论灾难大场面以及消防员的火场奋战戏,量是给得足足的,感觉至少有80%的情节都是火场救灾戏,质呢也不算差,除了韩雪带着孩子们在楼顶上等待救援时,身边的黑烟有点假之外,其他的火灾特效场面看起来都不错,技术层面算是基本达标了。
而且开场没啥拖沓文戏,很快就进入到化工园区爆炸的救火动作戏中,还展现了此前华语救火题材电影没有展现过的许多消防与救人装备,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挺用心了。
但本片除了不停地救人与救火,就再也没有其他了,也就是说,本片的文戏和角色塑造,无限接近零分,无法打动观众。
除了王千源和杜江这俩明星因为戏份多能给人留下印象之前,其他角色基本上看完就忘。
而且光看救人与救火,哪怕是场景不断变换、危机不断出现,也很容易让人审美疲劳,越看越提不起兴致。
这其实说明导演对于火场危机层层升级的节奏感、紧张感的营造和把控是有比较大的问题的。
虽然毒舌君前面说了,这片子开场不久没啥拖沓文戏,就迅速进入救火动作戏,但看到片尾却发现,好嘛,这煽情戏、升华戏、上价值的文戏都堆在片尾了啊,而且都让人感觉比较强行和刻意,没多大感人能量。
这也让本片成为五一档唯一一部不用看到结尾就可以提前离场的片子,《长空之王》不管你看不看得下去,至少片尾中美五代机对决还是值得等一等的嘛,但《惊天救援》看到火情基本解除,危机得到控制的时候,就可以提前离场了,结尾的文戏没啥看头。
这片唯一的优点就是,港导们拍的主旋律电影确实没有喊口号的风格。
其实,作为影片的叙事和大场景来说还是比较流畅的,但这片的逻辑问题和常识知识绝对不能深究,否则整部影片就是架构在虚幻上的阵痛罢了。
先说,像是这种存放有大量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的化工厂是绝对不可能修建在城区的,对于化工厂,烟花厂,核电厂这种危险系数极高的设施,一定是对生活居民区有距离要求的。
结果本片化工厂的周围不仅有居民区,甚至还有学校,excuse me?!
二来,不管是导演还是编剧显然不是理工生,至少是没学过化学的,很多专业知识的破绽暴露无疑。
最后,有些侮辱观众智商的居然是为了解救被困在火海中的消防员,朝燃烧区疯狂投掷干冰弹。
呵呵,是的那么多干冰比艾莎的魔法还炫酷,火是扑灭了,但有常识的人也会知道,那些被困的消防员估计也会因窒息而死,干冰的一大特效就是化为二氧化碳阻断氧气。
电影中最后被救出的消防员先不说有没有窒息的,但凡连一个呼吸困难的人都看不出来。
所以,拍电影前一定要对故事中出现的一些专业知识多加学习啊。
当那条金龙闪耀飞舞之后,你们要好好考虑一下,在上万块屏幕上要留下什么?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也是初级阶段,而你们步伐超迈,目光涣散,遗忘了电影的初心,遗忘了电影和世道人心须臾不可脱节的血肉关系!
当你们数钱的功夫越来越扎实,忙到连错别字都懒得拣出来的时候,就不要拍电影了。
在拜财神的心态下,甚至连财神都懒得拜,琢磨出搞电子唱经器的家伙们的操控下,越来越大的成本使宏大的影像在人民中脱轨,像刷新涂绿的伪民俗一般扮正经女人,在观众看来依然是穿着丁字裤的妞们,把高跷越踩越高、耸入云霄越来越讲求配置的中小成本电影从灵魂中逃逸,象三流曲艺杂军一般,在观众看来就是端着要饭碗的烂俗出场。
为了自己的伤疤好看,它们一直贴伤口掩盖事实。
结果谁一揭开伤口,它们立刻恼羞成怒了。
请问,到底谁应该给谁处分?
一部完美的消防设备广告片,感受到了导演和编剧的自娱自乐。
我们感动于消防员的伟大与不畏艰险,但我们更感受到了演员选角的突兀,人物僵硬的塑造,主旋律片与商业片的决断错误。
影片一个半小时处的柯哀剧情般的氧气互续;人物死亡flag般的成长,我感受到的只有出品方满满的恶意与国产灾难片的任重道远。
#电影惊天救援#《惊天救援》 这部消防员题材的电影真的超棒,演员演技在线,画面效果震撼,惊心动魄,结局感人。
全影体现出了消防员们的专业素质、舍己为人的品质,也提现了科技的进步、时代的进步,几度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现场也来了很多消防员观影,像他们致敬,没有他们守护着我们就没有现在美好的生活!
作为在几个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待过的前消防员,虽然对电影刻画的基层消防站日常生活细节很感慨,但是作为一部描写消防员、面对大众的主旋律电影,其中的错误相当多,槽点满满。
王千源饰演的队长表演得很好,就是大家心目中队长的样子,热爱工作,严厉体贴,身先士卒。
但全片就只剩演技在撑着了,救援过程中错误百出,不敢让人相信这是总队参与指导的电影。
首先导演严重夸大了事故的危害,仅仅是一次爆炸,方圆五公里的建筑几乎都受到了影响,韩雪所在的学校书架倒塌还能勉强用书架结构不合理来解释,但是这么大的火灾却很难解释是如何发生的。
这次事故是取材于江苏响水,并没有出现电影中那么夸张的情况——附近的建筑物都倒塌了。
要呈现这种情况,只可能是大地震。
片中应急救援力量的调度导演表现得相当不合理,正常情况下,一个消防站是六车配置,一个站只有一辆举高车。
救援学校,出动好几辆举高车,意味着最少调集了两个消防站。
救援学校配备这么丰厚,但主角作为最近的消防站,居然没有全员出动,只是例行三车组出警。
化工爆炸的镜头中,可以看到化工园区的消防力量很薄弱,只有一只专职队伍,几辆五十铃消防车,现实中化工园区消防力量没这么薄弱,除开专职队伍,通常还会单独设立一个消防站,基本上重型水罐车、泡沫车、高喷车、洗消车是配备齐全。
主角到达现场时,没有展开战斗队形,构筑阵地,进行前期侦察,反而是带领队员直接往上莽,同时化工队伍也没有处置事故,而是和主角会和,直接开始搜救伤员。
救援过程中主角携带的绳索和破拆工具,在充满易燃易爆气体、高温火焰的现场中救援是非常危险。
救援行动讲救援第一,但后面还有句科学施救,片中的救援情况复杂,险情巨大,应该是先出水力图控制局势,同时派出侦察组。
贸然全员出动搜救,对救援是无益的。
通信员毫无纪律性,去救人固然让人感动,但是险情处置重要的是坚守岗位,不能擅自离岗,承担进攻队员通讯保障时,擅自离岗而不是要求增援,是毫无纪律对队友极度不负责的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槽点,比如全程着普通防护服战斗,距离罐区这么近,不穿隔热服,也没有搭建固定阵地,进入硫化氢区域,还穿轻型防护服,不携带氧气罐,带普通空呼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太多了写不完。
剩下的部分下次补上,实在是短时间吐槽不完
我是一名退伍消防军人,国内拍的所有消防题材影视作品我都是必看的,因为在看这些影视作品的时候,我会有回到在消防部队服役时那段时光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是长期出门在外,家里人给你发来的生活里的小视频,很是亲切。
以下都是个人观点,仅代表个人。
训练:1号操 这片用李诚儒老师的话来形容:“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
后面内容有涉及剧透:国内消防题材影视作品多多稍稍都有槽点,大多数的槽点都不会出现在专业问题上,但是这部电影在我看来专业上的问题槽点满满。
甚至于我都感觉消防员的形象受到了侮辱(这个后面会讲到)。
我挑几个我最受不了的几点吧!
1⃣️一开始一场野外车祸救援戏,一人背一套空呼!
只背空呼不带面罩,我没记错的话一套空呼18.5KG,30多斤的装备你不用你背着!
闹着玩呢?
2⃣️训练时居然全中队光膀子?
我真的受不了,导演的镜头怼着一群光着膀子跑步的消防员,一边跑一边炫耀着比肌肉,我都不愿称他们为消防员,真的有辱消防员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为了秀一下明星的肌肉,也要讲究一下实际!
导演你给我找找,全国上下哪个消防队是光膀子训练的!
训练都是穿衣服的!!!
3⃣️化工厂爆炸那么大,外圈的消防车都给干飞了,在爆炸核心区的消防队居然只是脸上黑一点,咋滴?
导演你是想表达消防员都是钢铁之躯吗?
还是说之前光着膀子跑步为了给这里埋伏笔啊!
你看我们的消防员,肌肉多好棒啊!
爆炸那么大,外圈的消防车都炸飞了,我们消防员凭着一身腱子肉抗了下来 。
🙄️ 4⃣️学校天台救援更扯,云梯一般只有大中队才会配备一辆,一次简单的天台救人不可能派两个大中队去,也就是说现场不可能有两辆云梯,两辆云梯就不说了,因为后面有更奇葩的操作,奇葩到让我都觉得两辆云梯是合情合理的。
🙄️明明云梯都搭上了,一辆云梯平台一次可以运下至少10名被困人员,明明所有的被困人员都是从楼下自己跑上天台的,这也证明了被困人员腿脚都是可以正常行走的,在这种被困人员有独立行走能力的情况下非要用软担架,先不说绑软担架的时间,我想问问导演你知不知道软担架是干嘛用的!
我来告诉你软担架全名:消防山地救援担架:主要用于深井及狭窄空间救助,可在光滑的地面拖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所以一般在山里搜救的时候会用到这个担架。
影片中消防员坐云梯上天台,上来了再去让行动方便的被困人员躺在软担架里,再去绑好软担架,现实中速降还要找速降的第一支点,第二支点。
有这个时间用云梯100个人都运下来了!
5⃣️ 电影省去打支点的桥段我可以理解,但是你也不至于让一个受伤的被困人员给你打支点吧!
王千源还在那喊:你找个结实的地方把绳子绑好!
先不说这是一个行动不方便的被困人员吧!
一个从未经过横渡支点绳结训练的工厂员工绑的支点,2-3楼那么高,下面都是火海,你敢上去横渡?!
如果我是没有接触过消防绳结类的知识,看完整部电影让我感觉就是只要是个人,有一身腱子肉,再有跟绳子就能玩速降/横渡。
🚒最后,真心希望导演在拍主旋律电影的时候,多去了解一下实际情况!
消防方面的顾问还是要请教活跃在战斗一线消防员。
如果不知道找谁可以去百度搜一下“焦云龙”(现任府右街消防站站长)不是给他打广告,他也不需要我打广告,我只是想以后能看到更贴近消防员实际日常生活出警的影视作品。
🌟两星是致敬所有生命定格在灭火救援中的战友们!
🙏
故事导演是彭顺,还是有质量保证的。
故事开始不久,通信员杜江就和站长王千源建议,这“发布的内容不要太严肃”,这看起来感觉是杜江想把王千源打造成“网红站长”。
说起来,现在通过媒体平台拉进和百姓之间距离的部门,不止消防一个,这种方式,没什么不好的。
最近淄博烧烤“拷问”了“全宇宙”,淄博办公大楼也是火出了天际线,老百姓爱看这个。
一个上午三万个赞,着实让人“眼红”,这都是妥妥的流量啊。
可是,这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主旋律,没有一点严肃也是不行的啊。
故事里头关于“救援”的情节,拍得相当大手笔,彭顺的字号在那摆着呢,不服不行。
只是,这部电影,不知道怎么又和北大学子扯上关系了,吓得有些平台直接关闭了评论区。
这戏外的瓜,一下子精彩超过了电影本身,大概彭顺也着实够郁闷的。
小编其实也是化学专业毕业的,混了个本科证书,但是对故事里头出现的相关化学品是如何“救援”,是一个屁也不敢放的,咱也没北大的牌子硬。
至于在点映现场,究竟这北大化学系的高材生究竟问了什么,好像也不太清楚,搞得吃瓜群众更加好奇。
其实啊,对于一部主旋律电影,在这方面吹毛求疵没有任何意义。
故事里头最抢眼的丫丫,不值得关注吗。
可惜了,丫丫这闺蜜真是猪队友转世,这么没眼力见,给个微信,你拿什么拿啊,瞧给丫丫失望的。
故事里头两大“硬汉”如今已经不再冲锋陷阵了。
胡军正在开会强调消防意识,那边出了大篓子,会场直接变指挥中心。
武松已经是总队长。
整体故事拍得还是相当振奋的,只是,王千源的“坏人”演得实在是太让人印象深刻了,一张嘴,就想着王千源吃饺子,有点跳脱。
这一次的灭火电影,聚焦的是化工厂火灾,困难是化工产品不断爆炸以及余震。
类似的题材已经有过很多拍摄,剧情几乎是同一个套路:女演员充当感情戏的道具凸显舍小爱成大爱,前期最怂的人会突然变成勇敢的英雄,看了开头就能猜到谁会牺牲。
消防员这个职业在电影中的故事大家已经不陌生了,拍出新的角度而非煽动旧泪才能吸引眼球。
影片的优点在于让观众了解到了更多火灾的形态和救火的先进设备。
蓝色鬼火一般的酒精火,地面泡沫涌动的流淌火,远程遥控灭火机器人,战争大炮一般的干粉炮弹。
或许有一天机器更为普及,消防员们就可以站在远处操控平板电脑,不必再有这么多牺牲。
而缺点已经到了瑜不掩瑕。
角色很多且没有突出主角,每个人的故事都讲了一点又没有展开,导致所有角色都失去了个体性,他们变成了消防员团队的一个个“没有脸”的组成部分;多条救援线路同时推进,每个困难点都用短暂的时间解决掉,没有充分铺垫也没有层层递进,没有花篇幅细致勾勒一个终极挑战,达不到让观众跟着揪心继而动容的效果。
因此,所有的牺牲也都变得轻飘飘。
类似的片子推荐大家看看《燃烧的巴黎圣母院》,真实的镜头、恰到好处的情节,没有一个人刻意牺牲却令人动容。
展现行业故事的片子很多,比如《万里归途》把外交官这个并不常见的职业剖开让更多人了解。
但是观影后我并不知道《惊天救援》想要表达什么,庸俗的情节设定展现大众耳熟能详的消防员精神。
重复选材就意味着需要更有难度的突破,可惜导演没有做到。
第一次看,超高清版;感觉这部电影其实在国产电影中算不错的了;题材很好,剧情也还行,至少吸引人看下去,全程两个多小时的时长感觉过得很快,这就说明还不错;特效非常棒,有欧美同类型大片的感觉;布景和道具在国产电影中也数上层之作;观影完毕查阅资料,感觉该片应该是以2019年江苏盐城响水工业园爆炸事故为蓝本该编,片中的很多布景都是实物搭建,感觉接近网上看到的事故现场实拍图片;片中烟火特效所展现的效果也非常好;只是在剧本编排过程中不知为何出了很多“低级失误”,部分情节与现实世界中物理、化学、常识相违背;不注重细节,也是国产电影的“通病”;即便如此,个人认为这片子三星评价,还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该片正式上映前,去北大路演,结果出现了:制片方面对北大学生质疑片中部分情节与现实严重不符,敷衍了事;甚至事后给学校施加压力,吓唬学生要求删除其发布的质疑该片的帖子,这次“路演控评”事件,让该片遭遇抵制,还有很多人即便观影,但是戴了“有色眼镜”;甚至还有很多人电影一点儿没看,就直接打一星,其实这是不恰当的,这部影片还是可以的。
因为地震造成一个城的化学品爆炸,引起了特大灾害,死伤无数。这时候的消防员们迎难而上,忘记生命舍命救援,看着挺残忍的。他们也有家,但他们为大家舍小家,很伟大。
消防和救援题材我永远不会看腻,更何况有王千源在呢。杜江真的男友力爆棚,结果害我哭瞎;战友情,救援的艰苦以及各种受伤的情节让人好心疼,永远可以相信我们的消防员😭😭😭
消防员之所以是一个备受尊崇的职业,是因为他们每一次都在危险中逆行,给予惊慌的群众以心安。整片的摄影和音乐都比期待中的还要出色,感谢导演没有用过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而是将消防员最真实的灭火过程展现给我们,向所有中国的消防队员致敬,这部片子让我们知道中国勇往直前、向死而生的平凡人的精神。
整体来说很不错,看的很感人,演员演的也不错(不知道为啥,就韩雪很让我出戏),就是有的地方有点过重于渲染了
星光 消防装备和操作大检阅,紧张感和情绪度都有,只是新意不足,多一星致敬救援前行者。
情节实在有点单一,节奏不好,审美疲劳
我大概永远会被这种中国式的救援感动,哭的在影院里擤鼻涕,好丢人
场面还可以,也就是场面还可以。
平凡人做着不平凡的事!
无高潮叙事+硬煽情,很差很无聊。
片方值得
只能说聊胜于无吧,感觉印象最深的消防片子,居然是20多年前TVB的《烈火雄心》。
抛开电影的剧情来说。这真的是第一次给我上了一课,我还不知道原来救火有这么多高科技的装备。原来的印象中就是水管 液压钳 登高云车三件套。看来消防装备展示迫在眉睫啊Ps 消防人员是伟大的。虽然我个人不喜欢居然从部队划到应急管理部。但是这个职业是崇高的。
一分都不值的烂片
多少有点不太合理,整个救援好像只有他们的队伍在,其他的队伍一直没有来吗?不过确实感人,生命如此脆弱。消防员:我们尽力了。。。。致敬英雄
消防救援装备展~~很好滴展现了消防的艰苦与高风险,就是让人想起其他的几部消防题材的片子
故事老套但依旧感人,致敬所有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的消防员们。
很少看这种题材的电影,但这部电影还不错,套路与以往不同,感动点满满,让我更加了解了消防员这个职业,他们比我们想象的伟大。
灾难片最终的演绎不是灾难,是人的选择和痛苦,最重要的是人性的光辉。《惊天救援》又一次将消防人员放到了大众眼前,这个高危职业中的每一个人却又是最最普通的那一个,并非歌颂什么,而是在困境之中,他们坚毅的眼神和奉献的心确实太动人。现在大多讨论女性题材的作品,而忽视了男性也有的光辉,勇敢担当、耿直率真,电影里让我看见了一群可爱可敬的人。
让我想起了当初天津出警25人 牺牲25人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