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想过主旋律国产电视剧能有这么高质量。
高赞推荐,理由:真实,用心。
先说剧情,是主旋律电视剧,却没有过于夸张的拉高站位,情感烘托和情绪发展非常自然,能够吸引观众跟着剧情一步一步走。
摒弃大团圆的HE式结尾,拥抱现实的真实与残酷,用悲剧震撼人心,引人久久回味。
我本人从事对非国际合作多年,工作中清楚明白援非并非简简单单的我们与非洲兄弟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皆大欢喜之事。
援非,尤其是去当地援非,既要解决中国与当地的Culture shock,又要面对别国在当地对我们工作设置的障碍和破坏。
非洲,是大国博弈的第三个战场。
我们本着善意去做好事,但往往面临重重困难。
本片非常真实的反映了赴非援助可能境遇的困境。
但纵使被虐百遍,当地人的支持与感谢却总能支撑大家把对非援助做下去。
正如片尾所说,谦逊和尊重,是我们与非洲朋友交往的不二法则。
多年来,我们在非洲做了那么多事儿,其中故事信手拈来。
我们不缺故事,缺的是讲故事的能力。
我认为本剧讲好了中国故事。
这种叙事方法国人爱看,世界人民也乐于接受。
期待本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再说布景,疫情之下不能出国,本剧在海南取热带自然景观,非洲街景搭建可谓用心。
剧中街景可见一些非洲著名但国内少有耳闻的品牌。
此前去过非洲几个国家,感觉此剧布景在某种程度呈现出了非洲和非洲人的感觉,难能可贵。
再说角色,每个都很出彩。
医生、护士、赴非经商的同胞,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挣扎和成长,形象立体且饱满。
演员情绪充沛,毫无出戏感。
看,不用流量,不用鲜肉,照样可以拍出好作品。
最后说细节。
成败在于细节,而细节永远是最打动人的。
本剧草蛇灰线,伏笔埋千里。
见多了现代剧前面挖坑后面埋不起,猛地看到一个逻辑线如此严密,有坑必埋,有线必呼应的剧,非常意外和惊喜。
片尾老韩带着何欢的帽子独自一人泛舟钓鱼的画面深深戳中我的泪腺,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和奉献。
时代的尘落在一个家庭上可能就是泰山般的重量。
For the greater good。
总结,很久没有为一部剧哭得稀里哗啦了。
哭的伤心且欣慰。
伤心为剧中人,欣慰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埃博拉前线》以2014年中国医疗队奔赴非洲西部多国参与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这一事件为核心原型改编,讲述了病毒学家郑书鹏(罗晋 饰)和所在的中国医疗队猝然间遭遇西非埃博拉疫情大爆发,在非常有限的医疗条件下,用精湛的医术与病毒展开艰苦卓绝的战斗;同时,华裔调查记者何欢(毛晓彤 饰)因暗访一桩钻石走私案而深入西非,与中国医生医道无界、生命至上的理念产生共鸣,加入了共同抗击疫情的队伍,展开了一场科学与疾病、光明与黑暗之间的生死较量。
局长是记得2014年非洲西部爆发的埃博拉疫情的,当时新闻联播都快赶上滚动播出了。
应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知道埃博拉病毒不会空气传播,而且因为致死率过高而不会大面积传播。
当时靳东有部电视剧叫《到爱的距离》,里面提到过这种病毒,不过就是换了个叫法,症状也削减了一些吧。
不过这部剧是2013年的。
但是吧……国内拍什么灾难片啊,医疗剧啊,一拍一个坑。
《埃博拉前线》这部剧明显的主旋律,也明显的医疗剧。
还是大灾大难前的医疗剧……这种题材放在国内来拍,真的是从名字到题材都写满了一个“假”字。
所以,在点开这部剧之前,我是认为这部剧最终会拍成言情剧的。
不过,看了四集之后我发现,这剧虽然布景简单,但是剧情节奏快,大多数演员演技在线,确实比我预期的好得多。
特别是看到疫情快速爆发,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已经快速地做出了应对,但还死亡人数还是直线上升。
这种死亡迫在眉睫的压迫感,剧里表达得还不到位,但是我体会得挺到位的了。
看那些数字就挺到位了。
还有,封闭大门,医院消杀,人员隔离,这种画面对于现在还处于疫情中的我们来说真的太有代入感了。
看到消毒水一喷,我特么的都能闻到味了……要知道前几天我们村里还有一家人被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捉去隔离了啊!
当然,布景的简陋也可能是西非那些国家真的生活得很简陋。
看着那些星星点点的村庄,七零八落的帐篷,还有在帐篷间跑来跑去的小孩子……有个茅草屋都算是大户人家了的既视感。
即便是市区也拥堵、杂乱。
非洲人民竟生活得如此艰辛吗?
讲真,我们村四十年前都没有穷成这样。
不过也能理解,本来文明就落后,种族特性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
看预告,女主何欢说:“这个地方没有特别贵重的食材,只有鱼干和木薯,但是他们就觉得这是人间美味。
就这样,唱着,跳着,吃着,喝着,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据说非洲很多地方是适合种菜的,但是他们都不种,地里长什么就吃什么。
只能说,一个种族从唐朝有昆仑奴记载到现在,一千多年了,世界地位也不见得有多大改变,不是没有原因的。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在非洲炎热的气候里,他们跟野生动物距离太近,有压根没有隔离与防护的想法,甚至还有风俗是要亲吻死去的人。
真的,感谢埃博拉不会空气传播。
不然的话,就这在50%至90%的致死率,非洲能空出一大片地不说,没准还能给世界各国都减轻人口压力呢。
剧情上来说,一开篇就是一艘海上幽灵船,船舱里甲板上躺满了满身血污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尸体。
闯入这艘船的警察们选择快速逃离,并给它点了把火。
恍惚间,我以为我在看《生化危机》。
埃博拉的恐怖可见一斑。
随后,中国-卡巴尼亚友好医院里接收了一名恶心呕吐,出血发烧的患者。
医院里的卡巴尼亚医生一如既往的不注重防护,戴个口罩就直接上手了,然后被咳嗽的患者喷了一脸的血……这部剧真的是才看第一集,我就觉得戴着N95口罩看剧都不安全,我得整个全套的防护服才能安抚我恐惧的心。
患者在病床上挣扎,血迹斑斑的样子吓着我了。
然而,不过一瞬间,阴阳两隔。
生命原来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
这名医生毫无疑问的感染了,并且没有救治成功。
说实话,他死了又站起来的时候确实吓到我了。
这是妥妥的诈尸了。
当然,可以说是因为余愿未了,所以硬撑着一口气吧。
可看到他一直奔男主跑去,看到他留给男主的遗书,又觉得感动与心酸。
他希望男主能解剖他的遗体,找出埃博拉的弱点,救治更多的人。
毫无疑问,这是个伟大的医生。
男主的请愿书果然得到了卡巴尼亚总统的同意,他在一起援非的同事们准备离开非洲离开卡巴尼亚的时候,独自驱车前往疫情的源头——桑宜村。
汽车奔驰在荒草蔓延的路上,尘土飞扬。
可这一刻,他是个英雄。
目前的剧情,男女主已经在桑宜村相遇,合力救了一个待产的孕妇。
在救治这个孕妇的时候,男主除了要现场教冒充医生的女主一些操作规范,还一度被反·政·府·武·装的小头目用枪指着头,在他耳边放了一枪空枪,震得他耳鸣不已。
甚至女主被挟持,用以威胁他终结救治产妇的行为。
男主最终还是选择先抢救产妇,慌忙中听到那群大兵开枪欢呼的声音他又匆忙跑出去看,螳臂当车的捡起块木头就要砸了。
哎,书生……还好这群武·装的头目并不想杀死他们,只是要测试他,所以女主也并没有死。
他们还得到了武·装·组织·头·目的允许,排查两个疫情源头的村子的病患,与政·府合作,及时转移病患。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开始严格筛选专家付卡巴尼亚援非。
为保证万无一失,所有被选入的一生都要进行体能测试。
为了救人,为了能不耽误事,为了不“魂归故里”,白衣天使们是真的太不容易了。
就看这回许亚军怎么带领这个抗疫团队胜天半子了……虽然是电视剧,我也希望每个援非的医护人员都平平安安。
总的来说,本剧很多细节做得很好。
譬如男主进出病毒实验室的各种穿脱消杀步骤,据说是真的到实验室拍的。
非洲孕妇的肚子……因为过于的圆,弹幕都在说是假的,结果一掀衣服,是真肚子。
孕妇生孩子时的助推,生完后还要帮产妇把胎盘拿出来,男主一只手给产妇按摩肚子促进宫缩,另一只手在绕脐带……这真的是第一次见。
还有男主郑书鹏是传染病专家,就很注重防护,也很懂得保持距离。
这些由很多细节都表现出来:他跟人握手要消毒,身边的同事碰了医院里的公共器材也会被他数落念叨到认真洗手。
看到女主何欢跟他那个被绑架来的同事穿脱防护服不规范,他从死忍到忍无可忍。
又严谨又专业又可爱。
真的,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教会了我,这种人我会吐槽他龟毛的。
罗晋演技不错,台词也还行,英文台词尤其苏。
本剧女主何欢是个战地记者,新闻记者。
有一说一,她对新闻的态度是虔诚的,战乱国家,疫情源头,多么危险,她也说去就去了。
就是,她利用男主的身份各种不知深浅的提要求,感觉有差点要害死男主的倾向,不然的话,这姑娘还算有勇有谋。
挺帅的。
特别是用氧气瓶砸那个用枪指着男主的小头目的时候,特别的不怕死。
亏得人家本来就不想弄死他们,不然的话,骨灰都能扬了养草了。
毛晓彤长得挺可爱的,性格也飒,就是演技……挺一般的。
这部剧,到目前为止,没有拍成言情剧,也没有拍成纪录片。
至于医疗常识,局长不是医学专业的人,也看不出来哪里有问题,不过弹幕没人有好为人师,应该问题不大。
就局长来说,这部剧我会追。
不是为了看爱情,而是为了看这些医护工作者是怎么帮助非洲人民抗击疫情的,是为了看大灾大难面前的大爱无疆的。
希望剩下的剧情能hold住!
【原创声明:本文为“今天娱乐调查局”独家原创,欢迎转发到朋友圈,但严禁任何形式无授权转载到其他平台,发现必追责到底!
】
文:余生编:喵局长图:net&截图
开局的恐怖气氛让我一下就想到了武汉的新冠爆发,不能说差不多吧,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本局的取景画面人物节奏一流,支持好剧,必须五星!
希望少出一点霸道总裁爱上我这种脑残剧,譬如吴某某事件,毒害青少年,支持正能量的电视剧,能够拓宽视野,阳光心态,面对困难不退却,积极的迎难而上,永不放弃的决心,正能量满满的一部电视剧,不仅仅映射了战争和疾病给人类带来的死亡和痛苦以及创伤,还映射出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口罩对于生活是什么?
在2020年1月之前,所有被问到这个问题的人应该都不觉得这是个有意义问题。
但是现在,口罩就是一切。
它是出门在外最基础的屏障、是进入各种室内必不可少的“通行证”、也是隔绝与疏远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轻薄又最沉重的壁垒。
因为疫情口罩成为了每一个人脸上的固定挂件,所有电子设备新开发的人脸识别功能都成了可笑的进化。
即使是可防、可治的新冠,即使各种疫苗及时上市,防疫机制和人力前赴后继,最开始的“前线”状态依然在两年后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生活的“常态”。
那无苗无药的埃博拉疫情第一线的卡巴利亚是什么样呢?
一场场发布会面对的是普罗大众,而越来越短的发布会间隙意味着在这背后,面对病毒的那一面,已经有无数卡巴利亚医护和无辜民众死亡。
这样的信息,电视剧用短短一段镜头语言就展现得淋漓尽致——
《埃博拉前线》片段第一线的记者报道着比他们站在更加一线的牺牲医护之后。
是的,前一秒在座的各位,都有可能再下一刻变成一座草就的土堆,这就是故事的发生地——2014年的卡巴利亚。
又或者,有病人不治去世,镜头故意从逝者身上调远,把无人的病区、空旷的街道展现在观众面前,其意也不言自明。
克制镜头所反应的情感层次反而更多。
《埃博拉前线》片段但是,即使死神席卷,生活也依然有希望。
前后两个互相呼应的旋转镜头就是把生的希望通过医院院中繁茂的大树展现出来。
第一次,是一群病人擅自从病房跑出到大树底下晒太阳。
医生劝说不得,以最大的尊重把药物带到户外,给病人分发。
《埃博拉前线》片段第二次,是晒太阳病人中的一位女士成功战胜埃博拉痊愈,当她再次沐浴在阳光下,阳光与大树对她来说都有了决然不同的意义。
《埃博拉前线》片段
埃博拉的线还不错,罗晋的演技真不错,就是记者的线有点小烦,女主是一个记者去桑宜村黑石寨那么危险的地方,本身就没带多少东西,是怎么做到换那么多衣服的呢?
第六集问病人知不知道马克的消息,人吐血吐你一脸了医生让你去消杀,你先去消杀行不行,还有寻找马克的剧情,都传闻马克是感染了埃博拉了,她怎么一点防护措施都不做,敢独自去寻找马克,怎么看到别人拍照还叫呢?
你在偷看啊,你注意点行不行。
还有跑的时候,还没跑就摔了。
埃博拉病毒在很多年代爆发过,最开始是在1976年发现,在之后的几年里陆陆续续一直都有,在2014年全面爆发,致死率十分高,而爆发地点在非洲北部刚果。
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的肆虐,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主要因为这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疾病。
可以说,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病毒之一,比如有些感染的患者,在48小时内会不治身亡,而且死相都很难看,埃博拉病毒会在体内迅速扩散,你在电视上看到的七窍流血,也是这个病毒会发生的样子,埃博拉病毒是比艾滋病、SARS等级更高,所以人类是很恐惧这种传染病的。
2020年真的不好过,刚熬过了新冠,又发现了埃博拉,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全世界没有灾难。
好可怕,希望山河无恙,人间不会再有病痛折磨,2022新冠😷早日退去!
何欢是我的榜样,如果可以我也希望做一个何欢一样的善良聪明的姑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这五六年执着于出去做背包客看世界发现幸福指数最高的,一个是经济高度发达的欧洲小国家,一个就是经济落后的非洲最喜欢摩洛哥和尼泊尔他们虽然不发达(在加德满都甚至可以在超市论根买香烟),可是人民的幸福指数却非常高,你能清晰的感知他们的惬意和放松升学压力、房子、升职等等,这些把我们压的透不过气的东西,仿佛对他们不起作用,我一直想不透这其中的奥妙,也许这就是那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最好表达吧
前面很紧凑,后面看不懂了。
只是隔离点,没有治病的权限?
只要确诊就转运走,怎么老是死人?
那么多线条,不如踏踏实实讲好一个故事。
前面连夜看,后面拖着看。
这个140字真的是垃圾,不长脑子。
字长才是精华?
狗屎,不想再去想要什么时候回来了,乱入耳式耳机线上的小姐姐们都是我的小仙女们的小姐姐们都是我的小可爱们的生日礼物我小孩一定会很喜欢我的小姐姐们都很喜欢这个节目的哦我也是很喜欢这个节目的呢,随便一个人都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我就会觉得自己很喜欢的人和事物的关系都会很好看了吧,
一部本应该紧张至极的抗疫剧,弄成了一个政治黑帮卧底片,夹杂着男女主叫青春偶像剧情,充斥着歌颂祖国的大旋律。
一点也体会不到紧张刺激,国产医疗剧始终就是差那么些意思,好像不在里面掺杂爱情爱国就不会拍戏似的。
写实的东西太少了,比我看过的其它医疗剧还要差劲。
男主发呆的眼神,一点也没有代入感。
女主成天白白嫩嫩的难以想象实在非洲极度艰苦的革命军或是部落里面生活的样子。
总之没有任何代入感,导致看一会儿剧就想看手机,但本人特别喜欢看这种疫区的片子,所以耐着性子看到了十多集。
最终压抑不住愤怒的心理,到这里发一堆牢骚。
毛晓彤的眼睛太特别了,不适合演这种角色。
总之就是很差的剧。
不知道字数够不够。
很少观看关于医生的剧,不想体会医生对于死亡的无能为力。
因为毛晓彤,再加上这部剧的整体色调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很温暖,最后决定还是观看。
本部剧对于国家大义,国际友谊,亲情,爱情,友情等都有很好的表达,看着很是感动。
虽然对于女主何欢的死有些意难平,但是生活不总是圆满的,也使整个人物得到升华。
明明还是那么欢快的氛围,转眼间就被枪杀,以为甘姆救下了她,剧情来个反转,抢救的是甘姆,何欢牺牲。
其实对于何欢的牺牲又可以理解,因为报道钻石产业的黑幕,得罪了利益链上的人,为了报复不可能让她平安无事。
这也使得故事更加真实,人物更加饱满。
好看!!!罗晋演技赞!
原型改编 至少剧情不会太离谱 比其他几部医疗剧好多了
女主死的片段挺突兀的感觉,但是这个结局也能接受。年度最爱国产剧
作为任务剧,意外地好看,大写加粗的医者仁心!罗晋和毛晓彤,两位主演都很让人舒服。还有其他演员都很加分。年底各大kpi混战,这剧简直清流
太尬了
之前对埃博拉其实只有一点点认识,但是这剧让我见识到了它的可怕,及时的解说和科普也有帮助到我去理解角色的情绪,代入感很强
罗晋演啥电视剧都是他本人,没得角色代入感,还是像在碗米溪那里一样,到处跑啊跑步啊跑啊。前一集对于他的卫生消毒流程,可是对于卫生流程那么谨慎和严格的一个人敢于和临近死亡的埃博拉患者拥抱。
配音好奇怪啊
比一贯的偶像剧化的行业剧是好不少。
浪费了一个疫情时代的题材,剧情的每一个转折都特别突兀,每一条副线写得都特别吃力,交代给得很应付,导致有一些人物的人设太脸谱化,要么过于完美,要么过于单一。
国版太阳的后裔,疫情当下,看到这样的题材多少有点感同身受。毛晓彤的演绎越来越成熟。要知道,生命的裂缝便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今年,感觉医疗援助的电视剧挺多的。李沁和黄景瑜的,陈坤和张天爱的,戚薇的……这几部都是尬到不行,一集弃剧的那种。而罗晋和毛晓彤的这部剧,追剧十级资深人士,觉得还不错,首先演技不算太尬,剧情比较紧凑,大灾大难面前无国界,值得推荐。
有种时光穿越的感觉,埃博拉的可怕、当地民众的恐惧,与去年疫情刚爆发时的氛围奇妙的联结起来,感同身受啊
挺不错!前几集非常真实。医院里体能测试的那一段 基本出境人员都是素颜。罗晋看着就是饱经风霜的感觉,毛晓彤过于光鲜亮丽了些,衣着时尚感太足,而适用性不够。只看了前10集,后面没追了
老韩这人脉可以啊,和中国大使馆熟悉,和工程队熟悉,和塔巴纳西都熟,真是生意人的感觉~
@北京卫视 浙江卫视
看到第二集,何欢戴口罩也太敷衍了,都不压一下😨
前期埃博拉病毒所营造的紧张刺激氛围相当到位,但是主演们一口膈应的英文和多余无趣的支线剧情,让人无法继续
国内演员用英语配音,非洲演员用汉语配音,改台词用演员配音。
三星半,还可以,但是有些话我不得不说,这个电视剧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两个不同类型的电视剧硬生生的拼成一部电视剧一样,前几集还可以,突出了埃博拉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的紧张感,之后就是大段大段的言情戏,显得这个电视剧有些不伦不类,既然名字叫(埃博拉前线),那就好好讲医生们是怎么抗疫的。不是说抗疫剧不能有煽情的言情戏,但是这也太多了,多的让观众都不知道自己是看言情剧还是抗疫剧。另外,这个电视剧的结局我是没想到的,有点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