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看史蒂夫麦奎因的《羞耻》?
如果答案在法斯宾德的大鸟和“性瘾”的噱头之外的话,那你一定是在撒谎。
《羞耻》不算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但却是“性瘾”题材中拍得最好的,有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味道,有一点很重要,这片子有能让人在影片结束之后还流连在片尾曲里发呆的魔力,一般来说有这种魔力的电影都是好电影。
谢幕过完,我发现,原来影片里最好看的其实并不是大鸟和性,而是法叔那张混合着悲伤和绝望的脸,它冷静无情却又饱含深情,它直指人心却又在羞耻中无处可藏,可想而知,在如此分裂的面孔底下,藏了一个怎样分裂的灵魂。
这是最成功的地方,如果像《性瘾日记》那样看完之后脑子里全是女主角那双大长腿,可算是完了。
《饥饿》是对食欲的一再克制,而《羞耻》则是对欲望的不加掩饰。
电影给我的第一感觉,冷,非常冷。
布兰登面无表情的一遍遍走过纽约吹着寒风的街道,一遍遍浏览身下姿态各异的妖娆躯体,可悲的是,于他而言,这两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因为他是一名性瘾患者。
你可以有烟瘾、酒瘾,也可以有各种各样提不上台面的怪癖,总有人能够容忍你甚至同情你怜惜你,但是性瘾,却总是受不到应有的尊重。
你说你滥交只是因为你生了病,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不诚实的借口,于是那些性瘾患者们,只能过着白天与黑夜般的割裂生活,一方面压抑自己的欲望一方面又因这压抑而产生更多的欲望。
有人爱哭,高兴的时候哭,生气的时候哭,伤心的时候哭,激动的时候哭,布兰登的纵欲,亦是一种哭泣,不过是换了一种体液的排放方式,所以他的不举可以理解为,如果一双眼睛一直用来流泪,那么当它想要微笑的时候,难免会力不从心。
《羞耻》的格局不大,是一部属于“当下”的电影。
它的镜头始终对准布兰登和他的妹妹希西,对他们的现状进行纵向的探讨。
没有前因不谈后果,每个角色一出场就已经是伤痕累累,没有“XX years later”的魔法,时间是静止的,角色们始终停留在饱受折磨的阶段,镜头不带来治愈而是直接向伤口里探去,拍得一篇血肉模糊之后草草了事。
这样一种深入,直接导致了观众对角色本身的忽略,布兰登为何会患性瘾?
希西为何来到纽约投奔她的哥哥?
她手腕上的疤痕又是怎么回事?
这些有助于使观众与角色亲近起来的问题一概不在导演的讨论范围之内,所以全片弥漫了一种雾气一般的隔阂感,这种隔阂感和片中人物的隔阂感又是一致的,所以,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在布兰登和希西的深渊里,而是在自己的深渊里向外窥视。
所以会觉得格外感动,珍惜每一点从冰窟里透出来的火光。
影片前段里希西和布兰登一起在等地铁,希西帮布兰登捻去肩膀上的毛絮,布兰登让开了。
B:“Leave it.”S:“You have a fluff.”B:“I like it there.”之后,布兰登将毛絮拿下,恶作剧的放在了妹妹的肩膀上,希西拆穿他的把戏乐的像一个孩子。
“像一个孩子”,这其实是兄妹两个都一直在追求的东西,没有那么多叵测的人心和羞耻的欲望,像孩子一样简单的相处,我一直相信,心理上某处有缺陷的人,在另一处一定是更加单纯和敏感的。
只可惜距离你最远的,就是过去的事情。
布兰登和希西,当他们在时间的节点上妄图去追求远在身后的东西时,面临的只有失望。
之后希西央求布兰登去看她的表演,得到允诺的她更像孩子得到了糖果,她撒娇似的跺了跺脚,依偎着布兰登兴奋的说了一声“Yay”,这是全片里最最温暖的片段,当看完电影再回过头来看这段的时候,那种酸涩悲伤我真没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布兰登和希西的关系是这样的,希西想要talk,可布兰登不会talk,他只会fuck,当面对着一个不能fuck又想要talk的妹妹时,布兰登无能为力了。
希西在表演里通过忧伤的歌声一直在对布兰登大喊:“我需要你我需要你。
”布兰登感受到了,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他无法回应这样的感情,于是他流泪了,这已经是最大的努力,我想他应该是决定了要好好对待兄妹间的情谊的,结果希西一下台就上了他老板的床,还是在他的家里,布兰登愤怒,因为他觉得受到了背叛,一个是妹妹,一个是有家室的老板,这让他觉得羞耻。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布兰登觉得羞耻,就要通过性来发泄,但是这样的发泄只会让他觉得更加羞耻,于是他对希西的态度就更加恶劣,希西呢,越是得不着拯救,就缠布兰登越紧,两人之间的相互折磨就越是步步升级。
影片最后的3P是全片最痛苦绝望的一场激情戏,镜头残忍定格在布兰登那张几乎扭曲的脸上一动不动,与此同时,是希西割开的动脉和四溢的鲜血,她的鲜血,就是她的眼泪。
电影的情节性其实并不强,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穿插了很多与剧情无关的长镜头,但这些看似无序的长镜头又实实在在的起到了推进情绪的作用,也就摆脱了无病呻吟的诟病。
比如有一场戏布兰登走在大街上,一抬头,看见宾馆的落地窗口有一对激情四射的男女,他莫名其妙的默默盯着看。
之后有一场戏是布兰登自己和一个金发女郎在宾馆的落地窗前大动干戈,那么之前他的举动就得到了解释,他觉得那身影既熟悉又陌生,他想看清自己的模样却看不清楚,在那儿的是他亦不是他。
一部电影是否空洞,就要看诸如此类的情节是否有它自己的声音,在我看来,《羞耻》是一声呐喊,却因为羞耻而半途而废。
布兰登和希西与其说是一种角色,不如说是一种状态,当这种状态摆脱了病态成为一种常态时,人与人的关系是否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我猜想:兄妹两人一定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童年时,brandon虽然瘦小,但还可以保护妹妹。
sissy常依靠在brandon的肩头。
寂静的深夜,也是brandon抱着sissy入睡。
不管发生了什么,brandon有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条件,sissy也慢慢独立了。
brandon费尽心力,让自己“正常”:正常的工作,正常的公寓,正常的生活安排。
只是,他本人不正常。
成长就像盖房子,房子漏了就得补,补的再好,也是补,重新补,继续补,换不同的材料再补。
brandon用自己的方式不停地为自己修补着。
sissy也在为自己修补:总是更换不同的城市工作生活,不停地向生命中可有可无的人索求被爱。
brandon认为自己处理生活和情绪的能力比sissy好。
好与不好都只是表象,就算伪装的再好,也逃不过心的黑洞。
我相信最后brandon在地铁里冷静又厌倦的眼神是好的开始,也许他还会用别的方式为自己修补,无所谓了,螺旋式的前进。
成长要用尽一生的时间。
一个人不管在他的童年发生了什么,可能都要用尽一生去面对童年的不幸。
我问过蒜蒜,我还有多久可以不再去清理自己大脑里不停掉落的碎片。
他很乐观,回答我说:还有几年吧,再过几年你就好了。
我其实只是希望噩梦不再回来。
《Shame》,一部朋友推荐的电影,今天又看了一遍。
《Shame》,很多人把它定义为一部令男人尴尬的话题电影,是一部探讨性成瘾/性无能的话题电影,说主人公因消费色情,嫖妓买春,跟人一夜情,深陷性成瘾,而感到羞耻,更有人把它直译为《性爱成瘾的男人》。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部电影中,Brandon这个生长在新泽西的纽约客,出入行走于曼哈顿摩天大楼丛林中的公司白领,我没有看到他的性成瘾,也没有看到他的性无能,看到是他极致的孤独,而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正如电影的片名《Shame耻辱》。
以和陌生人性交,这种最原始最极致的方式,来抵抗自己身处异乡也好,故乡也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那份孤独。
意识到或者没意识到,无父无母无家无室的外在孤独,折射的必然是自己内心的那份极致孤独,他进入很多人的身体,却没有一个人能进入到他的心。
《Shame》,纽约的故事。
是的,如果移开对性瘾患者的这个单一主题,这是个纽约的故事,正如妹妹在酒吧所唱的那样,New York, New York才是隐藏在这个诡异病爱故事背后最大的主角。
“a city that doesn’t sleep”,是妹妹Sissy在酒吧里唱的那首New York, New York的歌词,它讲述的是一个流浪汉的纽约梦,一个四处漫游,流离浪荡,最终在纽约醒来,重新开始,爬上顶峰的梦想。
Brandon尝试结交女友,甚至在欢愉的冲动之下和喜欢的同事溜出办公室到就近的酒店亲热,然而平时性欲过分旺盛的他却始终没有办法和熟悉的人做爱。
但Brandon却能与应召女郎趴在高层酒店房间的玻璃幕墙旁,完成了一场激烈的性事。
无法完成以信任和亲密作为前提的性爱,却和一清二楚钱银交换的妓女激战甚酣,这大概就是纽约这座城市的交换法则对于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最好解释,于是Brandon和妓女趴在高楼落地玻璃窗上做爱的镜头(他需要别人对他的肯定),恰好成为了Sissy唱的那首歌的强烈写照:如今,流浪汉终于爬上了这座城市的顶峰,实现了他浪迹生涯里的纽约梦,但在这个梦想的实现里,他的身体、生活与意志,也已经被这座城市替换成了城市自身的生存法则。
纽约,无处不在的摩天大楼,以及由所有这些摩天大楼组成的玻璃钢筋森林,当人的肉身和意志都被紧紧套死在城市运行的无情生存之道里的时候,Brandon更多地是那种已经默认了这座城市的生存法则,自愿抹杀了自身对情感、历史、身份、联系和感觉等的需求(影片没有交代他们俩兄妹的过去),他的冷漠、性瘾、爱无能,所有这些障碍和问题,其实就是人在环境规限面前的自我保护。
而妹妹Sissy则恰恰相反,她需要的恰恰是对所有这些被抹杀者的诉求,她把来自他人的爱、对过去历史与记忆、家庭的联系、哥哥的身份、话语的交流,统统以及放到记忆的黑洞深处的东西,全部带了回来。
于是她成了Brandon的累赘。
《Shame》,电影的名字就是羞耻,而羞耻感的本质,正是一种自身的身份不被认同。
而这种不被认同的羞耻感,其实并不是点题的Brandon对自己性瘾的认知,而是其过分旺盛的性欲已经成为更广泛的时代生存的背景,也就是说,Brandon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他所身处的时代与环境的病征。
Brandon对身体的浪掷,对人际关系的逃避,他掏空的挥霍的上瘾的性,他对自己的性瘾既无法抽离也无从逃避的羞耻感,与那些终日颓荡迷茫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城市浪荡荒人们是何其相似。
每一部电影,当它故事中的人物只是一个社会化的典型病征的时候,它对人性和生活可能性的探讨,难免会受到扁平化和简单化的局限,如《Shame》或许只是以性成瘾为一喻意。
纽约摇晃的地铁列车上大约也还乘坐着成千上万荒芜如是的人,Shame。
这部片子我看了两遍,大概是偏执到不愿意看不明白一部大家评价颇好的电影吧。
男主角Brandon是一个病态的角色,“性成瘾”,也许可以这么称呼他的病症。
McQueen充分用镜头语言展示了一位性成瘾的男子的各种行为,频繁自慰、召妓......(这些自己去看电影就好了),然而在这些性爱镜头中,不乏一些生动的细节(细节也请在电影中寻找吧)——正是通过这些细节,Brandon成为一个普通人,正常人。
甚至,通过给老人家开门这个细微动作,会让我觉得Brandon是一个好人。
喜欢拿身体来做文章Steve McQueen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性的“羞耻感”——Shame。
在我看到的一些评论中,大家公认,Brandon的性的“羞耻感”,与他的妹妹Sissy有着至关联系。
Sissy的生活一团糟,应该算是在人生的各个层面都非常之低谷。
兄妹俩怀抱着各自的“问题”,Sissy像“寄生虫”一样依赖着Brandon,而Brandon对Sissy的这种依赖抱有极度的矛盾。
影片中,兄妹俩分别在对方面前的裸体,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二人的关系,最亲密而又最排斥。
别误会啦,这不是一部乱伦的片子,尽管可以大胆猜想,Brandon对Sissy的感情的绝望和无助,甚至是对Sissy抱有性幻想。
暂且抛开Brandon和Sissy不谈,关于性的强大的羞耻感,恐怕不单单是性幻想所导致的。
Shame,这大概是本来就存在于人本性中的感知,正如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之后,面对彼此便会心生Shame。
不只是“性成瘾”者会有羞耻感,这种Shame甚至让我们无法来谈论它本身的存在。
我觉得McQueen牛逼的地方在于,他可以大张旗鼓的在“身体”上做文章,把我们最无以面对、最无法启齿、最渴望而又最恐惧的情绪,用宛若蓝调般的旋律演绎出来。
可是,电影和小说一样,大多数时候,导演和作者,只是在讲述和表达,让观众来感受镜头和文字语言背后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呢,lead us to nowhere, and you can never find an answer in it. 说到小说,大概不自主会想到王小波。
王二朴实的说,自己只是在琢磨“性”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太复杂,所谓“羞耻感”只是其中之一。
写到这里,我深刻发现,我跟McQueen和小波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好像有许多想说的话,我却无以表达。
McQueen说,“Brandon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
” 看了两遍电影之后,我表示赞同。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羞耻》的关注是由媒体渲染的限制级情色噱头开始的,同时,无论有佳作《饥饿》在手的导演史蒂夫•麦奎因,还是演技出众上升势头迅猛的迈克尔•法斯宾德,或者潜力正转化为演技实力的凯瑞•穆里根,都让你又感觉这片绝对不会是一部庸俗的“卖肉”电影那么简单。
最终感受的影片果然如此,它确实大胆的裸露,以至于法斯宾德达到X级的裸露程度超出我的预料,它也确实有更深的内涵,尽管充满情色,但是却并不是那种给人眼花缭乱视觉刺激的情色,它的内核是孤独,这种孤独让主人公布兰顿本质上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性瘾而感到羞耻,而是更有一种“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之空虚与痛苦。
拍摄过《饥饿》的麦奎因其实在这部影片中,也将那部影片的一些风格带入,那就是一种引而不发的焦灼与冲突。
尽管之前就知道这是一个关于性瘾者的故事,但是影片开始,并未直白的就表现布兰顿性瘾程度如何之深。
相信二流导演一定会一上来就是一段床戏,然后让布兰顿出入成人录像带商店,再来个他对着电视上的毛片镜头打飞机之类的连续镜头,来直截了当,迫不及待的告诉我们,看,这家伙亢奋的很呢。
但是,这不是麦奎因的风格,影片开始于一段时间不短的沉默,透着一种空虚与不知下一步该干啥的无助。
特别地铁上,布兰顿与一位乘客的眼神来往,考验着观众的耐心,而这也潜移默化的让我们体会到了布兰顿那种内心的焦灼。
整部影片都是缓慢的,甚至沉闷的,因为布兰顿的生活便是如此,他有着不错的工作和业绩,住着不错的公寓,有着看上去灯火酒绿的不错的潇洒生活。
但实际上,布兰顿的生活是索然无味的,看不出他有什么朋友,与老板的“友情”更像是一种酒肉朋友的关系,他充满了魅力,足以吸引更多异性,却无法自然的谈一场让自己感到充实的恋爱。
如果说,影片开始一段时间,布兰顿生活的精神危机还处于一种细节暗示的阶段,那么他妹妹的出现则将这种危机逐渐暴露和推向高潮。
咋一看,布兰顿与妹妹有一种亲密而暧昧的关系,从片中两人在浴室面对面就表现着两人间一种无拘无束的感情。
但是,导演在这里并不是想表现什么不伦的东西,而是更以这个开始与后面两人的隔阂表现一种反差。
我们渐渐看到,围绕妹妹,布兰顿的孤独表现的更强烈。
首先,他要亲眼看到身为有妇之夫的老板与妹妹勾勾搭搭直到上床,而他反倒只能“逃离”自己的公寓,以运动发泄自己的内心的寂寥和尴尬。
其次,他和妹妹本身是矛盾重重的,而如妹妹和老板的关系的事件进一步加大了这种矛盾,而这又进一步让两人渐行渐远。
当一个人与最亲的人形同陌路,那么他常常也陷入了孤独的深海。
于是,我们看到布兰顿在空虚和寂寞中越陷越深,尽管常有自怨自艾的文字让“孤独”显得是一种很“文艺”和表现自己内心和“强大”的状态。
但是,或许张楚的歌说的更真切:“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常常,一个人精神空虚而孤独,因而渐渐丧失真心与人交往的动机和能力,而这回加大他与他人沟通的挫败概率,而又在心中放大这种挫败感,于是,心伤了,人懒了,人变得更“习惯”孤独,却实际上无法习惯这种寂寞。
随着故事的深入,《羞耻》的节奏也有那种缓慢变得急促而焦躁,与布兰顿的内心节奏完全一致,而观众也随着这个过程更能深刻感受到布兰顿的痛苦。
正如前文所说,影片开始并未就直接表现他如何的“性瘾”。
但是到了他和妹妹矛盾爆发之后,一段他激烈反应,将家中所有色情录像带、杂志反倒很大垃圾袋的场面一下子将他的状态表现出来,这种慢慢铺垫,进而爆发的节奏极具冲击力,再结合之后道貌岸然的老板对他电脑里面很多色情内容的冷嘲热讽,更将他的困境和社会的病态展露。
性,给人的感觉是“热”的,而这部影片无时无刻不让人感觉是“冷”的,布兰顿没有表现出性带给他的快感,而更多是无处排遣的精神空虚。
布兰顿的几次性都没有那种愉悦的表现,或者在街上的仓促;或者交织试图爱而又无力爱的失败的性;或者带着一种模仿和发泄的面朝大海,窗边放肆发泄的性;直到空虚到极致的呈口舌之快酒吧挑衅而被殴打的自毁式的性;还有那种色情电影中看上去很爽的多人亲热而最后留给他更大空虚的性。
布兰顿每次这样的性事之后,都给人一种行尸走肉般的空虚表情,这也给观众提出一个疑问:性只是一种肉体的愉悦吗?
或许就如饮酒,挫折之时独自和闷酒与同朋友在欢声笑语中喝酒,哪怕喝同一种酒,同样的分量,你的愉悦也是不同的,精神与肉体永远关联,内心的空虚与困顿永远无法通过肉体的放纵来释放。
性,是一种生理行为,是一种娱乐行为,更是一种交流方式,与人,与外在的世界,布兰顿的交流出现了问题,短暂而激烈的肉与之欢后,还来的却是更长时间的懊恼与无助。
不知该说是好是坏,《羞耻》留下了一个特别的结尾,布兰顿与妹妹,这一似乎在他周遭唯一可能不带功利的关系眼看就要破裂。
兄妹俩同时陷入绝望,都选择了一种自毁的方式,只是妹妹的选择更加极端与决绝,而那种微妙的亲情终于在关键时刻爆发。
当你看到布兰顿疯子一般的奔走要确认妹妹是否安全时,这一刻你能感到的确实布兰顿这段生活中最充实的一刻,他有了真正挂念和在乎的对象。
孤独是相对的,一方面没人与你沟通,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你不觉得世上还有什么值得你去在乎沟通的人,而这一刻,布兰顿醒悟了,至少这一刻,他不再孤独,也让妹妹不再孤独。
而故事的结尾,又回到一种平缓的节奏,回到地铁,这一日常生活规律化和平淡的象征之中,但是与之前节奏平缓,但布兰顿内心焦虑相比,这一次,布兰顿显得真正平静了很多。
《羞耻》从情节上并无特别过人之处,却在情绪上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处理,而法斯宾德的表演无疑对这种情绪的释放起到了关键作用,拿捏得当,无论隐忍的焦虑,还是失控的爆发,都显得时机得当而恰到好处。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590184109597fa21203f2e13.html
电影揭示了在青春期乱伦的兄妹在成年后遭受的心理困境。
导演只是不愿意把事儿说透。
暗示很多。
比如电车上的那个女孩,金发,有点羞涩拘谨,戴着小帽子,神似少女时期的妹妹,他当时完全是,震惊了。
影片最后她换了一个很成熟的发型,还主动卖骚,他就完全无感了。
比如他只能和黑人、熟女、亚洲妓女上床,他的fuck对象基本是与妹妹的差距越大,他才能越毫不知耻的兴奋的。
和黑人秘书性无能是因为,这个女人也很纯情,还穿着少女小内裤,他完全被内疚和罪恶感折磨,不能勃起。
至于后来兄妹的经典台词,哥哥说,你帮过我什么?
妹妹说,I am sorry.基本可以断定乱伦的开头是妹妹引诱了哥哥,并且这种乱伦一直带给她自毁心态,对哥哥的畸恋使她离开他就不能活,也不能放过他。
而哥哥一直在躲着妹妹,离开秘密花园,他不能在世俗的情境下面对她。
兄妹的无数次裸体交锋和对打,都能说明情况。
影片的标题是 羞耻。
哪有人为自己的性欲羞耻的?
人只会为被禁忌的性欲而羞耻。
所以最后,妹妹自杀了,哥哥跪在地上无语崩溃。。。
我曾经非常恶心乱伦题材,但现在我开始试着理解这种心态,这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最隐秘也最羞耻,敢于拍,还能拍的这么好,很感动。。。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露点”是对《Shame》最直观的感受,每一个普通人,在看过这部电影后,对于它所呈现出的性爱场景和三点全露的肉体,都会有那么一刻的震惊。
隐藏在露点的背后,还有什么真相?
对于法斯宾德饰演的男主角来说,身体是最好的情感工具,他却用这个工具给自己设置了一个监狱。
《Shame》是《饥饿》的导演史蒂夫-麦昆恩既一鸣惊人的那部处女作后,时隔三年带来的作品。
三年后,第一部作品里的男主角法斯宾德已经从小演员成长为新一代演技派当红炸子鸡,并挤着《X战警:第一届》,真正进入主流商业片的视野。
不过,不变的是,法斯宾德先生并没有因此开始吝惜自己的身体。
电影讲述的是年轻有为的Brandon生活在纽约,作为一个单身汉,他什么都不缺,缺的只是一个有固定关系的女朋友。
正当年的他,欲望旺盛,却只能靠色情电影、寻找妓女和一夜情来满足自己。
有一天,Brandon的妹妹Sissy来他家里暂住,这个爽朗不羁又容易崩溃的女孩儿有她自己的问题,手臂上数不清的伤痕暗示了很多不堪的过去。
有一天,他遇到了公司的黑人姑娘,两人的恋爱关系开始了,却因为在床第上的一次疲软而草草结束——而一旦他招来不认识的,没有任何感情寄托的妓女,他却如狼似虎起来。
迈克尔-法斯宾德扮演正是这个可怜的Brandon,而英国玉女凯瑞-穆里根则饰演他的妹妹Sissy,两人在片中均有重大牺牲:法斯宾德在片中一开始便是数段正面全裸,凯瑞-穆里根则彻底打破玉女形象,她一个出场镜头就是三点全露,丝毫没有怜惜这身娇羞的皮囊。
这是一部一直在提问题的电影,Brandon为什么对于Sissy的电话一直不接?
为什么在片中要不停地跟陌生的女人做爱(甚至在勾引不果的情况下,走进了同性恋酒吧)?
为什么他一旦跟女人产生了感情,就无法跟她产生激情?
导演史蒂夫-麦昆恩便一个个开始解答:Brandon生Sissy的气了,因为每次都要给她收拾烂摊子;Brandon在做爱中证明自己存在的知觉;Brandon似乎有亲密恐惧症……导演麦昆恩喜欢拿身体来做文章,处女作《饥饿》,将身体推向一个极端:当一个人在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下,他才能重新审视自己;而这一次,是另外一个极端,当身体充满了欢愉的情况下,我们又弄丢了什么?
身体即政治。
《饥饿》是一部政治片,聚焦的是关押爱尔兰共和军的梅兹监狱里的故事,事关信仰、身体和政治的角力。
不过在麦昆恩看来,他的第二部作品《Shame》也是一部跟政治相关的电影,只不过抛却铁腕政治的背景,和平社会的政治跟人与人的关系相关——我们怎么在搞定自己的前提下搞定亲密,我们在无法搞定自己的情况下,又怎么不把他跟他,他跟他,她跟她的关系搞砸?
这真是一个难题。
电影里的Brandon不停地在被这个难题困扰,他的亲密恐惧症下的陌生性爱上瘾,最终间接导致了Sissy的又一次自杀。
“他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无能为力”,麦奎恩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Brandon这个角色的喜爱,在他看来,这个角色就是我们生活中常出现的任何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上瘾的世界里”,该片的编剧说。
如果说,我们戒掉瘾,又会如何——麦奎恩前后呼应,让Brandon在地铁中一直直勾勾偷看的某个已婚妇女在电影的结尾向他主动投怀送抱,最后一个镜头,停留在他无奈疲倦的眼神上,戛然而止。
这个结尾看似展现了影片的完整性,却丧失了最后那么一点尖锐,在这个镜头之前,Sissy倒在血泊中和Brandon在大雨中倒地痛哭的镜头,都能为这部电影增加力量,可惜,叙说还休,变作了喋喋不休。
“我的上一部作品发生在监狱中,他们在寻求自由,这一部的主角不在监狱中,他却丧失了自由”——史蒂夫-麦奎恩用一句话解读了自己的电影。
自由是个问题,关系是个问题,身体是个问题,亲密是个问题,电影本身,也是个问题……
冲着法鲨看的,虽然类型是情色片,其实一点也不色,从头到尾弥漫的只有痛苦,悲伤,压抑和绝望。
那些裸露和交缠的镜头反而有一种直率的坦荡感。
关于Shame,似乎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布兰登一直处于自己恋妹的Shame中,所以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时,就会将对方代入“妹妹”这个身份而硬不起来,但是对陌生或者没感情的人就完全没问题(是非常没问题啊)他一直处在自己违反了道德伦理的自我谴责中,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
他恋着的妹妹呢,我主观得认为就是她一直“勾引”着Brother,又不是真正想和他发生什么,只是想从他那里得到不断的关注和爱,所以让布兰登又爱又恨。
手上的那么多刻痕,要么是失恋引起的,要么就是每次布兰登想彻底摆脱她的时候引起的。
其实布兰登是最没必要Shame的人,他的性瘾折磨的人只有他自己,每次去找419,都充分发挥个人魅力,不但高富帅还解风情,起码记得住女人眼睛的颜色。
跟他相比,在爱情关系中仍然不能自控得反复出轨的妹妹,在婚姻关系中厚颜无耻得跟下属的妹妹419的上司,又怎么样呢?
更妙的是,妹妹尚且自觉无药可救,上司反而转头就威胁起布兰登,还骂他无耻变态,加上视频通话中上司的孩子,真是无比得讽刺。
布兰登兄妹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但又无力自救,可是他们与自我的斗争和痛苦挣扎却是实实在在的。
只要还有羞耻心,恋妹又如何?
难道这才是导演想表达的意思?
最后,看到布兰登走进Gay Bar被V5猛男一把拉过去这样那样的时候,我森森得感觉到,他需要的良药也许只是一个攻(?
)吧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部片,就是一个当代渣男实录,但事实上,这不是个例,甚至你也曾是他生活的过客,只是你自己不知道。
这里我就不说极度敏感又缺乏安全感,一直想要向外寻求依赖的妹妹,也不去猜测男主是否对自己的妹妹也心生情愫。
主要谈谈男主布兰顿。
他从事多金而体面的工作,公司电脑里会有各种黄暴的视频,上班时也会去卫生间跟他的左右姑娘亲热一下,看到公司的秘书的背影也会有性幻想,回到自己的单身公寓,找应召女郎,视频性爱,一夜情等等。
难以抑制的性欲让他坠入黑暗的深渊,无法自拔,失去真正爱一个人的能力。
他像没长大的孩子,没有安全感所以不会轻易许下承诺,最长的恋爱只有4个月的时间,他认为婚姻是没有必要的。
他像个孤独患者,用情欲肉搏来填补灵魂的空虚,但这只是一时之快,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当出现一个愿意认真付出的女人时,他反而会软弱退缩,因为他不能让随意甚至不耻的行为发生在这样的女人身上。
我是分割线,剧情与现实的分割生活中像布兰顿这样的男人确实不在少数,他们如若可以控制或压抑自己的性欲,也不会一步步地陷入深渊。
最重要的是,他们身处其中却不觉得有任何问题,这种方式甚至变成维持他们生活的必须。
生活处处可以搭讪女生,形式也千变万化、因地制宜,手机通讯录里的女生,是以地域+备注的形式存储,他们总是能get到不同女生的点,他们自诩是服务于广大女性同胞的妇女之友。
他们多数都是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但依旧坚持,享受肉欲带来的快感,没有开不开心,只是满足了一种瘾,和想抽烟时,拿出一根抽完一样,没任何的特别之处。
他们也知道多数情况下,和他们在一起的女性也是有一定的需求,他们既满足了自己的瘾也满足了对方,是一件双赢的事。
你可以认为他们的行为是社会的异端,有些“病态”,是不耻,但无论你怎样认为,他们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只是跟大多人不一样罢了。
我会说出这样的言论,也是因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而理性地看待这种现象,没有任何偏袒或所谓过分的包容。
任何人在清楚知道自己意愿和行为的情况下,做出的行动,只要能够说服他自己,其他人又有什么权利干涉或评论呢?
更何况一切的后果也只能他独自承担。
人生在世,有人靠喝酒来慰藉自己,跟这个世界和解,在宿醉之后继续前行;有人靠性,靠一次次肉欲的满足,来让自己孤独的灵魂,假装有了陪伴。
Shame是我在最近一段时间里看到的最好的片子了。
它给人的感觉很诚实,很纯净,优雅且充满美感。
虽然一开头法叔就放了大招让我在电影院里还是很晕眩了一阵子,但是随后,慢慢地,这片子就向我露出了它值得回味咀嚼的片段。
有几个点我觉得尤其值得称道。
Shame的节奏很慢。
尽管很短,但是片子里大量的长镜头,长时间地对主角的表情动作进行捕捉。
长镜头的美感在于光影的连续变化,并配合台词营造气氛和暗示,比如Fassy和Nicole Beharie约会之后在路上并肩行走那段,忽明忽暗的路灯成功地操纵了我的情绪;此外长镜头对各位主角的演技就有很强的考验。
Mulligen弹唱那段,Carey的眼神虽然略微呆滞(我一直觉得她上半脸的演技被她楚楚可怜的眼神限制住了),但是她下半部脸细微的变化非常精妙。
红唇的一开一合,牙齿轻轻咬住下唇的瞬间,配合歌词里令人心碎的“New York, New York”的音符,以及台下Fassy如同大理石雕像的脸上滑落的泪水,那一刻简直堪称唯美。
而Fassy的表演则更是惊艳。
虽然在我看来还不到Gary Oldman戏人合一的境界,或是Ralph Fiennes所向披靡的感染力,但是Fassy已经成功地证明了他远远不止是一个花瓶。
他像一块被刚刚雕琢了一半的璞玉,已经露出了润泽,只需更多的打磨,将是连城佳品。
Shame的配乐,说为这电影整个的气质起到了一半的作用也不过分。
大量古典乐尤其是巴赫的选曲,Mulligen的那场画龙点睛的爵士名伶似的弹唱,使人沉溺。
在很多性爱场景里,嘈杂的喘息声和碰撞声慢慢淡出,节奏感丰富并且雅致悦耳的旋律膨胀而包裹全场,为Shame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而最重要的,我觉得原创剧本贵在适可而止。
编剧都是思维活跃的生物,但是原创剧本往往难免地,夹杂了编剧大量毫无干系却又自以为聪明的废话。
Shame的100分钟摒弃了一切此类的奇思妙想,只是安静细致地,用非常简单的线条,加上Fassy的表演,讲了一则最直白的故事。
————————评价与感想的分割线,有剧透————————我们都很庆幸我们活着,同时我们又都很恐惧我们活着。
为了这份恐惧,我们能做出一切下作得令自己都无法直视的耻辱,为自己招来一切可能在旁人看来不过是自作多情的折磨。
Brandon是个性瘾者。
他是心理成瘾还是生理不得而知。
他将自己浸泡在招妓,黄片,手淫和一夜情之中。
但另一方面,他最长的一段感情不过四个月。
“认为自己会跟一个人共度一生的这种想法……不觉得很不切实际么?
”他对着自己的约会对象说。
而我明白那种淡淡的恐惧,那后面的潜台词。
“所谓真命,不过是你玩够了,你累了,你在乎的不再是怀抱的质量了,而是那一个稳定的数量。
这是苍老终于战胜了年轻的象征。
而会有那么些时间,青春回光返照,你会想,啊,我怎么能容许自己只跟这个人安居乐业,然后你欺骗你出轨。
这都是不可避免的。
”任何人都可以的意思就是谁都不可以。
这种分裂统一在Brandon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跟所有他不在乎的发生性关系:妓女,酒吧里的女人,地铁上的女人,甚至男人,仿佛他是世界上最肉体最露骨最肮脏的人。
但真正在乎的人,他却变得自矜与疏离,比如那个黑人,最终草草收场;比如他自己的妹妹Sissy,在她和自己厚颜无耻的上司发生关系之后,只想把她赶出去。
而上司则是一个令人作呕的角色:他自大下流又不解风情,却能危言斥责Brandon的硬盘过于“肮脏”,完全无视自己前一晚作为已婚男人睡了属下妹妹的龌龊勾当。
妹妹Sissy,则是一个可怜又可恨的人:一方面毫不自重肆意乱搞,另一方面却无比期望得到Brandon的宠溺,以及真正的爱。
然后故事一直都伴随着纽约阴沉的冬天,几乎从来没有过一丝阳光或者明亮的颜色。
Brandon就在这种压抑中纵欲,工作,约会,社交,斥责自己的妹妹。
全片唯一两个色彩明亮的地方,都是Brandon和Sissy在一起的时候:第一次是在酒吧,Sissy的金发红唇,配着巴西女郎和柔和灯光;第二次是Sissy在厕所里割腕,金发与满屏的血红,以及六神无主的Brandon. 而这种明亮在陈述什么,各人会有各人的解读吧。
几乎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这些欲望是我们身上最脆弱的点。
Shame用了性欲这个被认为是最原始最下流的欲望来折射它的携带者的脆弱,让我意识到,或许在制造脆弱折磨宿主这点上,没有哪个欲望比其他更高级。
有时我们想对它诚实,哪怕知道自己会被揍得遍体鳞伤;有时我们却想把它隐藏,哪怕需要付出无法让任何人接近自己的代价。
你的衣冠,我的眼光;你的脆弱,我的忧伤;你的耻辱,我的绝望。
谁的地狱,你的天堂。
文藝小青年電影。 節奏慢 沉悶。
身体高潮时却不快乐,陷入爱意里并不幸福。酒吧的一次调情,野外的一场交合,中了病毒的硬盘,赤诚相见的裸体,都不羞耻;自慰前的马桶圈,欢愉过的新床单,扰人不休的留言,塞满了她的脑袋,都很肮脏。爱你时我最羞耻,高潮后我最难过。愿与千人寻欢,不与一人白头,宁和陌生人对视,独不能与你厮守。
Shame (2011)——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强撸灰飞烟灭。
再一次通过法斯宾德本人达到导演本人完全彻底的自我感动……
1.史蒂夫·麦奎因的长镜头看着就是如此舒服而不会令人心烦气躁,掌控很好;2. 迈克尔·法斯宾德在该片奉献影帝级别的演出;3.在最后那个3P镜头的时候, 迈克尔·法斯宾德的眼神直视镜头,直视观众,太赞,人人都有羞耻,都在羞耻,无法面对而已。
凯瑞穆里根的裸体简直就是败笔。
爱冷淡,只能做恨了
Carey Mulligan 美得炫目.. 其他无感
太晦涩了,不喜欢,不知道哪里来那么好的评价,是因为尺度比较大,主角露点多的原因吗?
又一个性上瘾爱无能的故事。全片基本上都是压抑的冷色调,大段的情色场面不但没有让人觉得愉悦反而让人觉得拧巴憋屈。迈克尔法斯宾德的鸟真大,当然,演技也很了不起。
不知自己今后会不会也变得像他那样可悲
20130401
表演好。情节一般,而且对这种收尾呼应的安排有抵触,不喜欢。突出SHAME的大尺度,所以不美。
麦奎因真是卯足了劲拗文艺范啊
非3P不能言情?
最好要在电影院看,或者dvd大屏幕电视,再不济对也应该下一个高清版本对着笔记本也应该带上耳机看。故事没什么优势,但把一个很一般的故事搞那么“好看”也不容易,视觉上很不错。
又没看懂
2.6 不是所有人玩長鏡都有靈氣的/Carey Mulligan唱歌那場戲蠢的無可救藥/從男主丟掉家裡的ooxx書開始後半段情緒佳。
性中人情中人 性情对立 靠瘾逃避 ♪当我需要的只是一个吻 就给我一个吻 我只爱陌生人♪
借用精彩影评的话,编剧诚恳,适可而止。——此后为本人自己感受,一开始当我的最爱《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旋律响起马上就是男主看A片的镜头确实无法接受。看完全片才发现这才是对可怜的主角的两面性的最好阐释。大赞的配乐与嵌在长镜头里的光影处理,一部让人感受着压抑的美感的情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