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告诉过我们孤独和寂寞是有区别的,孤独是在自己坚持的内心世界中匍匐前进,不管别人的冷眼讽刺,不管一路的荆棘险阻。。。
所以孤独的人坚强。。
,而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让我看到了孤独,看到了一种境界。
‘ 可惜的是它居然定位的是喜剧,可能是我喜感太低,,,看的心里酸酸的。。。
樂色片,看的時候,整個廳裏就我和我表弟,還有對年輕男女,看半個小時的影片後,焦點已經落在了那對男女的身上了,電影拍的噁心到家,好還音樂還能聽聽,配合著我們後排那對男女,可謂一場好的電影。
年底了,各类娱乐百花齐放,但去影院扫两眼,你会发现,排片的电影只有《非诚勿扰2》和《让子弹飞》两部,而扎堆在月底上映的几部小片难见身影。
保护大片以便顺利完成百亿目标好呢,还是让更多类型中国电影进入观众视线好,在我们的贺岁档,这是个悖论问题。
然而小片终究还是要上映,真金白银都是花了的,如何以小博大,杀出一条血路来,岁末年初这几部各怀心思的小片还真得多费点脑筋。
扎堆在岁末年初的这几部小片是《午夜心跳》《绑架冰激凌》《一路有你》《恋人絮语》和《回忆之前忘记之后》,在两部大片的强势轰炸下,它们只有充当炮灰的份儿,电影院经理不会为了博一个黑马出来而冒险减少票房。
然而炮灰也会垂死挣扎,这几个片子卖相不同,使尽手段,让人记住的内容却寥寥,又如何让院线经理放心排片,让观众进影院买票?
《回忆之前忘记之后》就不要拿上院线做新闻了吧,这样仅仅几十万凑出来的、看上去让人抓狂的片子也敢拿出来骗钱,实在不好意思再提。
《午夜心跳》平安夜上映,之前最大的卖点不是任达华和吴镇宇两大影帝飙戏,而是网上曝出的吴镇宇与姚笛的暧昧床照。
之后的各种澄清证明这不过是炒作,然而在缺少恐怖惊悚类型片的当下,为什么不将这个概念一打到底呢?
难道只有歪理邪说才能勾引起娱民的兴趣?
或许只有剧组在点映时发放“惊悚大师证”的环节看上去还算有点新意。
同打恐怖惊悚悬疑概念的,还有《绑架冰激凌》。
该片比《午夜心跳》好的一点是,卖点元素里增添了黑帮斗法和娱乐圈潜规则,这让惊悚气氛稍显更足。
明星阵容弱了些,这对习惯“看角儿”的中国观众来说很纠结,然而叶一茜跟赵美彤两个美女在影片中的“同性恋”卖点以及铺天盖地宣传中提及的“大叔爱萝莉”情节,又让买票观众对此片充满了遐想。
《一路有你》和《恋人絮语》改过多次档期,就是希望能逢上个好时候,在票房上撞把大运。
可惜它们失算了。
《一路有你》过于文艺,古天乐演绎此类片子虽驾轻就熟,却无新意无亮点。
卖点来自黄奕,每次宣传都会被问感情问题而成为焦点。
《恋人絮语》应该是这几部片子里最值得期待的了,彭浩翔监制,陈奕迅、林嘉欣、谢安琪和范晓萱个个有可说道的,可惜五对男女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在两位新晋导演曾国祥和尹志文的镜头下,变得错乱而失了节奏。
这几部片子又都在海报上下足了功夫,《恋人絮语》和《绑架冰激凌》因为带了些概念性的想法,又没那么一看就显得粗糙,得以胜出,然而也不过是矬子里拔将军。
更不幸的是,这几个片子我都看了。
诸位看官你们是了解我的,我不是受虐狂,但是每次看完我都会想找个人捶胸顿足一番:难道真诚做部片子有那么难吗?
答案是有。
在这个浮躁的电影市场,每个人各怀鬼胎,他们中有多少是纯粹热爱电影呢?
小片没有错,做出小片上院线“扎钱”也符合市场逻辑,可是如果小片连自己的定位都搞不清楚,连自己几斤几两都掂不稳当,那么想出头成为票房或者口碑的黑马,注定只是天方夜谭。
阿顺(北京 影评人)
其实对这部片子真的没有太大的期待,从故事到演员到影片本身,在观影之前,只是知道一个杜汶泽,对他还基本处于无感,其他的完全没听说过,要不是电影票在手,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电影的存在,看片名还是挺有意思的。
影片以开始就摆了个大乌龙,某知名歌星,打扮怪异(真的觉得假发上那只手很惊悚很无语),录影时候突然冲出来,逃避粉丝,结果撞上一辆车,然后被绑,之后故事向前发展,终于理清楚了基本脉络,不算新颖的故事,年青时期亲密好友的突然背叛,开始不信任整个世界,却无奈被命运安排假装成为欺骗自己的人出现在公众面前,然后被某服装公司老板阴差阳错地绑架,最终二人产生信任,事情也完美落幕,和好友冰释前嫌,并成功走入星光大道。
剧情几乎没有什么亮点,整个影片看下来,还是有些小轻松小亮点,尤其是看女孩和事业走下坡路略带诙谐大叔来回斗法,从互相扭打到互相信任,其中的个别客串明星,瞿颖,很喜欢这个角色,表面上很凶悍,大叔基本处于唯唯诺诺的地位,等到服装厂败落了,在街边摆地摊甩货,所谓患难夫妻,不外如是,叶一茜,花瓶角色,没评价,杜汶泽也没什么亮点可说,最精彩的地方也就是影片中的配乐了,歌曲很清新很好听,值得称赞。
还是那句话,随便看看,聊胜于无。
最近被战国关云长神马的这么够呛,偶然看了个小成本电影,很不错的嘛。
女主角新人,顺眼,演技也不错,有前途,加油,我看好你哦!
配角一堆老戏骨,巫刚这么演还是头一次看,惊艳了,好演员真是多面啊!
杜汶泽和瞿颖的戏份儿都很少,但都很亮眼。
另外各个配角都很认真,比如那个冷眼看去有点儿像谭耀文的,还有那个猥琐的光头大叔。
虽然细节呀,镜头呀什么的还有提高的空间,但不影响这是一部可看的片子。
《绑架冰激凌》这种低成本喜剧能诞生,就是想挤进年底贺岁档捞点小钱,想让老百姓图一个乐,并无庞大商业野心。
遗憾在笔者放低了要求,照旧失望连连,仅能一声叹息。
而仔细端详起全片,主打青春励志没错,由老人带新的阵容也没错,去揭露娱乐圈背后的黑幕更没错,只要拍摄稍加给力,不至于难看,恰恰悲剧就诞生了!
一筹莫展的服装厂老板,为解一时燃眉之急,斗胆“绑架”流行天后做代言,不料误绑了她的替身歌手,接着多只黑手接踵而至,彻底引发翻云覆雨。
当歌坛新人逐渐驯化成玩偶,当经纪人强拆一对新人姐妹花,当娱乐公司为夺取利益动用黑帮武力,“潜规则”和权色交易揭开了娱乐圈黑幕的冰山一角。
乍看《绑架冰激凌》的黑色幽默框架,有一点点像《疯狂的石头》,还有一点像《我要成名》,可惜古宇导演并没有宁浩、刘国昌那两把刷子,因此整体制作“民工”,故事矫柔造作,笑料幼稚乏味,真情甚难流露。
错就错在《绑架冰激凌》为迎合商业市场,大量插入了肤浅庸俗笑料,并放弃了故事逻辑性,让众位演员誓死摇头晃脑演搞笑,从而降低了智商。
其实赵美彤扮演的替身少女林冰琪,小女孩有那么点姿色,演得也够叛逆,还唱了几首流行歌曲,确实给全片加了分。
其它人呢?
台湾演员孙兴仍像近期演《大玩家》《爱情36计》那么过犹不及,一个反派唱片公司老板牙哥,为何拼命挤鼻子弄眼?
追求漫画式夸张?
扯谈!
巫刚试图摆脱《超强台风》脸谱化正面形象,可惜他学郭涛在《大电影2》那么演喜剧,照旧失败中的失败。
杜汶泽也是老样子,戏不重,混脸熟。
瞿颖、叶一茜、李菲儿等女星是不是花瓶摆设?
不言而喻!
片子起初部分,女主角林冰琪当NANA替身时,意外听到老板背后冷言冷语,于是她穿着大明星服装冲出去,就已在凑巧合。
等到她还成为了“绑架”对象,《冰激凌》编导干脆想尽歪招,总想置她于死地而后生,光是林冰琪被车撞,就撞了两回,情节逐渐虚假到极限,让人看得好为心烦。
等到她真实身份曝光后,小女孩靠着网络和社会炒作走红了,唱片公司和服装厂亦决定联手给她录新歌了,偏偏她扯出一个没自信的理由,将未发布的新歌逐一发到网上,那么她摆起石头砸自己脚,怎么博人同情?
大家若问编导为何这么天降奇祸?
不这么拍新歌发布会就不能砸吗?
不这么拍服装厂就不能再陷入危机吗?
不这么拍黑手老板就不带人砸场子吗?
关键如此胡编乱造,励志故事更缺了一个信服的理由。
看罢《冰激凌》,笔者颇有叹息,其实本片详写的那对歌坛新人姐妹花,一个违背誓言“潜规则”上位,却意外昏迷不醒,另一位则为走红搞得头破血流,反在医院知晓了对方苦衷,最终两位MM继续同台演出,颇有点天意弄人。
该片尽管云集一些新老明星,尽管号称揭露了娱乐圈幕后的明争暗斗,尽管运用了多元化的黑帮片风格手法向港片致敬,奈何《绑架冰激凌》贴出了息影、复出、藏毒、婚变、绯闻、励志等标签,仍浪费了一个绝佳题材,结果注定反响欠佳,票房忽悠得一时,忽悠不了一世。
莫非小制作导演们都像《冰激凌》台词所述,“实力有什么用,现在讲的是手段!
”
不是一部电影
矫情混杂了俗套的暴力美学非主流的萝莉与啰嗦的大叔,怎么也不搭配的的梨树海棠花瓶的客串与做作的搞笑,所有的人仿佛都在表演着自己的剧本当把所有的流行都堆加在一起,就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了……可能是期望太高了吧……这个故事也告诉我,入冬了,既然冰淇淋没有了,那就减肥吧
文/满囤儿曾经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让全球观众感受到大叔搭配萝莉这样一个组合有多么奇妙,让人们被这样一个火花四溅的化学反应深深打动。
今年韩国的《大叔》再一次复制了大叔配萝莉组合的辉煌,以全年622万观影人次的成绩夺得年度票房冠军。
在我们华语电影界,今年也同样有人打起了大叔配萝莉这一经典组合的主意,那就是这部《绑架冰激凌》。
不过细细看完全片,我们会发现,本片和最传统,最经典的大叔配萝莉模式还有很多不同之处。
为了迎合内地观众的口味,主创们对大叔配萝莉模式上进行了很多改造,使得本片的大叔配萝莉,有了很多的逆向思维的味道。
逆向1. 萝莉非萝莉,实乃美少女。
演《这个杀手不太冷》时,娜塔莉-波特曼13岁,《大叔》中小萝莉的演员金赛纶今年更是只有10岁,而我们《绑架冰激凌》中负责萝莉任务的赵美彤,虽然网上查不到出生年份,但一眼看上去,可以肯定绝对不是90后。
相比于其他的真萝莉而言,咱们的赵美彤基本上不能算作是萝莉了,而更应该称之为美少女。
16岁的时候便被发掘曾往日本留学,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才艺训练,拥有独特的声线和8年多的舞蹈经验。
这些经历使得赵美彤更接近于日本女星的特点,就是会显得比实际年龄小得多,可以扮成一种“大”萝莉。
在片中唱歌扮酷的时候,赵美彤有些像中岛美嘉;跟大叔在一起扮可爱的时候,又有些像宫崎葵。
两种状态和在一起,她简直要把两人合演的《NANA》中的两个Nana的个性集于一身了。
影片中叶一茜扮演的大明星的名字恰好正是“Nana”,不知道是不是主创早就发现了赵美彤身上的这种双重个性,才有意打造之呢。
能歌能舞,能酷能萌,赵美彤在片中得到的表演空间非常之大,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用美少女代替真萝莉来尝试经典组合的创新,算是在视听环节的一次改变吧。
逆向2. 萝莉变主导,大叔成配角。
无论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让-雷诺饰演的莱昂,还是《大叔》中元彬饰演的隔壁大叔,都是影片中的第一主角。
由于饰演萝莉的演员是真的10岁出头的小丫头,于是两位萝莉演员还谈不上什么表演。
虽然两个萝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更多的是因为她们与生俱来的一种灵性。
影片的主导力量,仍旧是两位很有个性的,很帅气的,很有人气的大叔。
观众们看到的,是萝莉如何用自己的天性,将已然被现实打磨冷漠的大叔潜移默化地生发出新的温热来。
由于本片中萝莉并非由真萝莉饰演,而是换成了歌舞演均有相当扎实基础的美少女,大叔和萝莉的戏份比重便发生了变化。
影片中虽然一开始是巫刚饰演的大叔绑架了萝莉,才引发了后面的一连串事件,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整场戏的主导权其实是在萝莉手上的。
每次事件发生转机或者发生意外,都是由于萝莉这边相通了,或是出了某问题。
这就是影片整体基调与之前的经典完全不同的原因,以往大家都是看颓废大叔如何被萝莉影响,再次焕发帅气青春的,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伤心萝莉如何被大叔影响,重新振作继续人生的。
归结一下,就是以前我们看的是故事片,现在看的这个是励志片。
逆向3. 类型多样化,喜剧第一位以往的大叔配萝莉,大都以剧情片为主,或者搭配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型。
最经典的类型化方式是动作片。
因为萝莉给人最大的感觉,一个是干净剔透可爱,令一个便是弱小。
正是因为这种干净剔透可爱是十分脆弱的,才更能刺激观众的保护欲;此时大叔的出现便能代替观众实施保护,符合了观众的心理预期。
动作戏也更能够强化大叔的硬朗魅力,与萝莉的反差对比更加鲜明化。
因此相较而言,大叔配萝莉组合更多的还是喜欢采用动作片类型化。
《夜访吸血鬼》那种类型上的另类还是比较少见的。
本片的投资应该比较少,所以难以去营造大规模的动作场面;同时对于中小成本电影在内地影院的生存状况而言,喜剧和惊悚往往容易创造票房黑马。
于是本片的类型,被定成了喜剧,并兼具一小点儿惊悚元素(用在了海报宣传上)。
尽管影片在展现娱乐圈黑幕时还采用了黑帮类型片的手法,在演绎歌坛姐妹花之间的情仇转变时还非常追求日本电影的唯美风格,但是影片最主要的,或者说通篇保持的依旧是喜剧姿态,很像范伟和居文沛主演的电影《即日启程》。
逆向4. 现代元素多,拍摄手法潮由于大叔退居二线,萝莉抢上位,影片也不会像之前大叔主导的电影那样怀着一份陈旧的气息。
影片的环境,是“萝莉”(美少女)的生存环境,而不是大叔的的。
于是,即便是片子中仍旧有破旧的厂房,但是大量现代元素的加入,令影片还是非常的青春的。
影片中有很多段歌唱演出的场面,拍得很时尚。
上传歌曲与网友分享,若隐若现的女同情愫,也都是现在年轻人中比较流行的东东。
影片的拍摄手法配合着这些比较新的元素,也采用了很多流行方式。
比如说林冰琪(赵美彤饰演的那个“萝莉”)上传歌曲的时候,影片快速打出了多位网友的留言,几个人在录音的时候发生事故,也运用了瞬间定格的画面(不过这些画面不是特效处理出来的,而是演员摆出来的定格,相当有难度哈),都是比较流行的,很有现代感的手法。
可惜的是,影片成本并不高,很多很潮的想法实施得都不是很精彩,如果能有实力更强的技术团队辅助的话,一定会更好。
总而言之,《绑架冰激凌》是对大叔配萝莉模式的一种翻新,一种尝试。
它和经典的模式有很多相逆的地方,而至于逆向而为后是否能够让观众感到新鲜感,从而成为一种新的经典呢,还得看观众对创新的接受能力了。
关于电影《绑架冰激凌》,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原MV导演+影视歌舞全能新星的组合,在风格上是贴近的,这样的搭配推出的目的大概有三个——新人,新人,还是新人!
中国电影实在太需要新人了。
如今内地一提到女星就是四旦双冰,提及导演就是张姜冯陈,港台地区满屏幕都是超级丹的身影,实在让人审美疲劳的很。
君不见山楂树捧出的两位新人,眼下红到了何种程度,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受“谋X郎”光环的影响,一部分也是市场对新鲜影人的渴求使然。
《绑架冰激凌》的女主角赵美彤,几乎成为了整部影片的最大看点。
林冰淇这个人物在性格上是有跨度的,既有闲散恬淡的羞涩感,也有咬牙切齿的凶狠范儿。
赵美女很好的把握了人物形象的两面,表演上基本不落痕迹,无论是否得益于本色出演,在毫无大银幕经历的前提下,都称得上是交代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不过新人归新人,作品的质量硬不硬还是关键。
《绑架冰激凌》作为一部把“揭露娱乐圈内幕”作为宣传重点的电影,实际内容顶多算是替潜规则蹭了蹭痒,面无表情地陈述了几项众所周知的事实,就耐不住性子跑去玩励志了。
影片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像是一部内容杂糅的情感剧,有大叔萝莉的“哥们”义气,有TWINS双花的姐妹深情,有寻求反弹的中年危机,有不甘落后的人物奋进。
内容贴地,情节讨喜,唯一的遗憾是,叙事无力。
叙事可能是这类偏MV风格电影注定的软肋,好比《生化危机4》,一切为米拉•乔沃维奇耍帅服务,采用大量慢镜和拼接剪辑,全程音乐少有间断,传递的内容以气氛为主故事为辅,只要让观众由衷地赞叹主角的人物魅力即可。
《绑架冰激凌》同样如此。
魔方和撕纸的转场显示了导演心态的放松,然而影片在开场桥段正倒叙的处理上就有些玩得过火,正叙零碎,倒叙又逼的太紧,前后内容交叠在一起,结构上模糊不清。
随着绑架真相的挑明,剧情在各类危机的浮现与化解间拉锯扯锯,此时电影的MV气息更加浓郁,音乐和调侃共舞,闪回与独白齐飞,有想法了就走一段戏交代故事,没想法了就重复过场景为主角气质加分,很明显是在故事走向和影片风格上的目标不明。
不过,一旦联想到是新人新作,又是小成本电影,这些遗憾又仿佛并不致命。
这种权衡下的点头同意,令笔者想起影片首映结束后,路边听来的一个段子——甲:这是本年度我看过最烂的电影。
乙:不对,你想想,还有《ABC》呢。
甲:是是,怎么给它忘了。
那个更过分,演到一半就不知到在演什么了。
丙:你们当初没跟我去看《XYZ》和《PQRS》,那才叫惊悚,看过了你们就知道神马都是浮云。
后来,哥仨争辩一通得出了结论:《绑架冰激凌》,这电影还行。
这就是流行国内影迷圈的精神胜利法。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英文字母指代的是三部华语电影,具体是哪些,大伙可以自行脑补,相信答案的范围会很宽广。
小成本电影更有看头!
傻了个逼
为毛垄断行业还要搞这么多隐性广告…………还敢再烂些么……
女主角挺好看的。
喜欢林冰淇的衣服- -
杜汶泽也是人,也会演烂片,不过打个酱油还把名字也在第一个真是把我坑死了。
除了MV啥都没有
因杜汶泽加一星 又因国语配音减一星 得二
杜汶泽你怎么回事…
@2011-06-01 07:58:02
越看越像吐
超喜欢插曲it's ok和迷失终点,郁闷的是喜剧我居然哭的很惨……下班打卡~
给大陆影片留条后路 不带这样攻击的
片两星,小爱这几个男主,给一星。
广告啊
烂到吐……
没抱什么期望 所以倒有点小惊喜 虽然故事零散 但风格还有点小清新
喜欢赵哥子,做什么都美,最喜欢她笑了~
没说的那么烂,还能看
瑕疵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