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见到这么好的古装剧了,这剧是2017年出的,我却一点都不知道。
这些年古装烂剧欺行霸市,良心好剧无人问津,实在是太可惜太可悲太可笑了。
整部剧的场景设置古色古香,特别是冯梦龙住的地方,和那个厨房的设置,到处都充满了生活气息,我都怀疑导演是穿越回明代了。
人物造型古意盎然,现在的很多古装剧,服装要么是花花绿绿的公子小姐装,要么是破破烂烂的乞丐装。
所谓的古装,都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极少有平民装的,看着就让人出戏。
这剧的人物古装造型,颜色看着既舒服,服装尺寸又贴身,更没有奇装异服,很有九十年代水浒传中的感觉,可以说是神还原了古人的装扮。
还有这剧中的风景,到处都是一片青山绿水,一看就没有受到现代化的影响,着实让人为之神往。
剧中还有两场中秋赏月的场景,感觉古人赏月跟今人大有不同,既比今人隆重,也比今人典雅。
剧中多次出现昆曲表演,那幽幽雅雅的唱腔,听着就让人心醉。
剧情方面也很棒,冯梦龙上任之后,既没有慷慨激昂的演说,也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举措,更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
全程剧情演进,都是不紧不慢的,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将冯梦龙执政四年间的功绩娓娓道来。
整个剧情和人物之间的冲突,看似波澜不惊,却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既实在又深刻。
尤其是冯梦龙和戴县丞,在看到老翁分水之后,两人之间的见解分歧。
冯梦龙认为如果老百姓都能互帮互助的自治,天下将太平的多。
而戴县丞认为,如果老百姓都能自治了,那要这些当官的有什么用。
这实际上是两种执政理念之间的分歧,即民众、社稷、君王之间孰轻孰重的问题。
阎维文老师是以唱歌出名的,我没见他演过什么戏。
他在这剧中演的是六十多岁的老县令冯梦龙,在剧中的表演张驰有度。
他一个当兵出身的文艺兵,演起古装戏来,毫无违和感。
他不光歌唱的好,演起戏来也这么棒,真是让人觉得很意外。
👍👍👍
没看电影前,只知晓冯梦龙有传世作品,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选自《警世通言》。
没想到冯梦龙60岁做县令的故事那么精彩!
电影中很多反映冯梦龙为官智慧公正的事迹,仅记几则。
“闽俗重男轻女,寿宁亦然,生女则溺之”,冯梦龙对此陋俗深恶痛绝,张贴《禁溺女告示》,多么开明的政令, 如今读来仍让人动容。
“访得寿宁生女多不肯留养,即时淹死或抛弃路途,不知是何缘故,是何心肠,一般十月怀胎,吃尽辛苦,不论男女,总是骨血,何忍淹弃,为父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妻从何而来为母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身从何而活如今好善的百姓 出生好怕杀况且活活一条性命,置之死地,你心何安 今后各乡各堡但又生女不肯留养 预行淹杀或抛弃者需两邻举首 有胆敢违令者 重则三十 枷号一月” 举办教育,传达良知的重要性。
“王阳阴 《传习录》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
--- 这掷地有声的是良知二字,有了良知后再可治天下 。
”为官者,本就一介草民,草生即生,草衰即亡。
补充 冯梦龙在寿宁_人物春秋_炎黄纵横是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官网 介绍 http://www.fjsyhzh.com/zh/rwcc/308.html
从电影艺术的角度,这个片子当然不值得打5星,但是它的立意,他要传达的价值观、人生观,在今天这个仙侠鬼怪、无病呻吟的文化娱乐市场环境下简直就是一束耀眼的夺目的光芒啊,这样的片子在最近几年简直就是沧海一粟,诚然电影电视需要娱乐化,但教育和开启明智的功能其实更为重要,它其实可以起到引领一代人精神风貌、开启明智的作用,只是希望这种立意高远、弘扬正气的电影越来越多。
老冯当官的时候已经年过六十,当的是县令,当官的目的很明确,为了立功,这看起来怎么有点变味了,红果果的沽名钓誉啊。
路上下雨,家仆说先生过来躲雨啊,老冯置若罔闻偏要东张西望,结果被泥石流砸伤脚,编剧来这么一出桥段,除了告诉观众老冯很蠢之外就是浪费观众的时间。
还没到县城,前任县官就主动跑来送上官印然后跑路。
老冯在懵逼中接过了官印,县城的概况就是穷恶险乱,要饭的都绕着寿宁走,老冯听得头皮都发麻。
美女的老爹兄弟都被老虎吃了,哀求老冯铲除虎患,老冯收了人家的鱼和蔬菜,就去找那个会制作捕虎笼的土匪帮忙,土匪头子正好是老冯的粉丝,看到老冯是纳头便拜,认了师傅,捉住老虎,风光回城。
寿宁三患一下子少了两患。
监狱里人满为患,持有刀具的都会被当做土匪抓进来,想起天朝前几年曾发布法律,购买菜刀要求实名制,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
两头牛打架,死了一头,闹起纠纷来,老冯的判法是,死牛分着吃,活牛两家共用,话说这牛干两家的活不得累死啊。
有消息说倭寇突破外围关隘防御即将攻击县城,老冯提着弓不带箭就去防守,样子帅帅的,专往人多的地方挤,这样能走得慢一些,不过没什么仗打,倭寇都被徒弟打退了。
片尾特意看了演唱主题曲的人,不出所料,果然是阎维文。
总评二星4分,冯梦龙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学者,他所写的最出名的三部作品是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这三部作品与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什么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逢喜事精神爽都是冯梦龙的经典语录。
这个人最大的成就在文学方面和做学问方面,也是名垂千古的原因,遗憾的是本片明显不打算讲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只记述了他在寿宁为官四年的事迹,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兴办教育,改善治安,抵御倭寇,调解纠纷,做一个好官该做的事,没有犯男人都会犯的错,获得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片尾罗列出冯梦龙的几十本代表作,但是毫无意义,给几十秒的封面镜头能反映得出什么内涵。
看到主演是阎维文的时候还以为是同名同姓,结果还真是那个唱歌的,没想到还演起戏来了,还算过得去吧,不算差。
同发中色论坛
立德立言立功,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立德以获得尊敬,立言传于后世,立功造福一方百姓。
这让我想到了王阳明,王阳明之所以受推崇,是因为他把古代文人的这三个追求做到了极致。
所以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对于王阳明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
当然现代主要还是他心学方面的成就。
这些都是在儒家教育下的知识分子,在当时是非常崇高的追求了。
我对冯梦龙之粗浅了解源于其闻名于世的“三言两拍”,回想全片,既名为冯梦龙传奇,便杜撰与史事相掺,又细看片首出品名目,有苏州广播电视总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便明白有教导开悟之意愿,但全片内容丰富,细节考究,诗文辞藻充沛,画面较为精美,不失为一部佳作。
冯梦龙做官之事,有猛虎之事,倭寇进犯之事,美人以身相许,或为安插拼凑,但整体顺畅,较为合情合理,观者不出戏足矣。
全片涉及诸多细节,但都点到为止,各位观者勿急于苛求导演制片,如同看戏一般,执一马鞭便是跨山涉水,一骑绝尘,时间有限,很多时候需要观者自行体悟,方可更好领略其中精彩。
人讲天时,地利,人和。
冯梦龙做县令,六十余岁,从姑苏大城下至穷乡僻壤,在寿宁无亲无故一待便是四载,不能算是逢时。
地方穷苦,既无特产,又无产业,农业落后,教育匮乏,不能算是地利。
地方原有本土官吏留守,法务(衙门),财务抱团关联,也有握权的想法,不能算是人和。
打开眼界,纵观时局,冯梦龙之行,便是我们当下许多干部下乡“扶贫攻坚”的境遇啊!
若再加上地方民心不齐,上级有私心出手阻压,实在前路坎坷。
以此观“冯梦龙”之四载,功成身退,实属不易。
冯梦龙看似书生懦气,实则有大智慧于身,看其行事举止,个人觉得十分精巧妙思。
比如放低姿态,但不失地位。
比如看似阻止,实则允许。
比如洁身自好,不留把柄。
很多人觉得什么两袖清风是不可行的,洁身自好是理想化的,实则不然,这实际上是为官为人最好的自我保护。
人若犯戒,则没有下限,则失去了正义对自身的保护,真若是被人使了手段,也是哑巴吃黄连。
昨天看了一部蔡国庆主演的电影,今天看了一部阎维文主演的电影,深深地为中国演员开始担忧,中国歌手都纷纷跨界挺进影视圈了,可见影视行业繁荣的程度,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影正在向多元化迈进。
即便是歌手艺术家跨界演电影,却依然没有跨出影视娱乐圈的届。
阎维文从老艺术家有底气的气质演绎一代清官冯梦龙,影片恰逢六月底上映,赶上了“七一”档,原本就是主旋律的片子更显得正能量满满。
电影讲述年过花甲的冯梦龙受命千里赴寿宁从政的经历,通过种种英勇事迹,展现出了冯梦龙正直、亲民爱民和清正廉洁的人物形象,既传递了正能量,又让观者感受到了一代清官的一生,生而为人,也可以这样活着。
影片《冯梦龙传奇》并非是对过去人物的缅怀,而是对过去的“冯梦龙精神”的缅怀。
整部片子通过刻画冯梦龙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并且通过具体的事件,更加具象的展现出了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仅存在于过去,对于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依然受用。
这不仅仅是回忆过去的片子,更多的是展现了现实主义的意义,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如何做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倾力付出的好官,如何能够有意义的度过一生,是这部片子最想要表达的主题。
即便是主旋律片子,但影片中年过花甲的冯梦龙生活的点滴,抗倭寇、禁溺女婴、倡导文教等英勇事迹的所作所为,是家国情怀,也是身为一个人内心的善意。
看罢片子之后会令人思岑良多,而后会更加顿悟,一个人要达到怎样的境界,才能做到如冯梦龙那般的坚韧、坚持和坚守。
不得不说阎维文老师是一位敬业的老师,从片中就能看到拍这部戏是注定要吃很多苦的,可电影中展现出来的却近乎还原了所有人对历史的想象,从人物的一举一动,到布景的一桌一椅,完全展现出了一部电影应该有的品质,过去没办法还原,但能做到最大限度的还原,依然要给这个剧组点赞。
所谓“两袖清风父母官”,人是贫穷的,但是内心中充满着那么多火热的善良的乐于奉献精神的人,即便两袖清风,但精神是巨大的财富。
只要是看过关于冯梦龙的书的人,都会对他赞叹不已,不仅仅是佩服,而是震撼,这也恰恰反映出了为什么艺术家阎维文老师会愿意出演一部电影,愿意在如此年龄还选择跨界出演,并且是一部拍摄艰难的片子。
据说阎维文老师在深入了解了冯梦龙这个人物后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他评价道“冯梦龙的人生经历就是中国传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真实写照和最高境界,因此他特别愿意把这位先贤的故事以及他所带来的正能量精神演绎给世人。
一位先贤,凭借着后人对他事迹的了解而被深深感动,并且会有后人愿意以他为主拍摄一部电影,这绝对是一代清官所带来的魅力,清官廉政的精神是不朽的。
文/芳菲小猪前段时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网上热议,甚至被誉为现代版“官场现形记”,深刻的揭露了政治战线上反腐败的曲折艰辛。
而政治生活除了反腐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为官,而电影《冯梦龙传奇》,便通过艺术化的手法,表现出了冯梦龙这位明代著名文学家同时也是剧作家的“为官之道”,堪称一部明末版本的《人民的名义》!
说到冯梦龙,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与醒世恒言!
然而他却并不只是著书立说,沉迷空谈,他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实干家。
电影《冯梦龙传奇》,讲述的就是冯梦龙已经年逾花甲上任为官,一去数千里,颠簸劳碌,不辞辛苦,来到一个穷山恶水尽刁民的贫困县担任县令。
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当地百姓造福。
任人唯贤,先后除掉了虎患、匪患与倭寇三毒,并改掉了当地溺死女婴的恶习,成为全心全意为民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人民公仆的故事!
在电影里,阎维文老师主演的冯梦龙着实令人惊艳。
因为以往我们看到阎维文老师都是一袭军装英姿飒爽,引吭高歌艳压全场。
而在这部电影里,阎维文老师的冯梦龙却是垂垂老矣的学究做派,布衣素服,质朴平凡。
完全是一个倔强老头的形象。
能把如此反差巨大的角色表现得入情入理,阎维文老师的表演功底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更重要的是在他扮演的冯梦龙的身上,我们也看到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奉献精神。
电影里,冯梦龙接手的县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刚刚遭遇倭寇洗劫,县令不问政事,一心搜刮民脂民膏,遇到倭寇自己率先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不到县城就在城外的驿站里就接受了前任的印信。
而这样的前任,和带着舍生取义大无畏精神敢于慷慨赴任的冯梦龙比起来无疑是可恨又可笑的。
当冯梦龙来到了县城,面对着残破的市井,凋敝的民生,又有和自己心有芥蒂的副手县丞,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他一方面和同僚协调关系,同时又重用落草为寇的勇武村民,不仅给了他新的机会建功立业,而且去除匪患的同时还牵制了倭寇——充分展现出了冯梦龙高超的政治眼界。
而冯梦龙之所以能够一石二鸟将曾经的敌人为己所用,除了他的政治智慧和文学才能,自然与他的个人魅力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冯梦龙虽然是一介书生,却又有着书生意气,读书人的风骨。
电影里他踏进土匪的山寨求得制作捕虎笼的方法何尝不是将自己的安危荣辱置身事外?
而如今的官员们,显然缺乏这种敢打敢拼的精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碌碌无为才是如今干部的真实写照。
那么,冯梦龙为什么敢为人先呢?
因为他的目标就是能够做一个千古留名的人,不求流芳千古,但至少要是一个有作为的人。
这也是电影里他所秉承着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目标!
著书立说留下了传世的“三言”,品德上更是做到了不卑不亢,上任为官,便带着一定要立“功”的想法。
哪怕只是一方县令,却也要做出一番事业出来。
不为国家扬名至少也要为百姓谋福。
正因如此,他的事迹才称得上高尚。
因此他也真的做到了千古流芳。
只可惜现如今的官员干部,眼中似乎只有一个钱字,没人想着流芳后世,追求的都是眼前利益,个人幸福,偶尔能想到百姓的福祉依然算是不错了。
真心希望党员干部们都能看到这部《冯梦龙传奇》,学习冯梦龙身上的这些优秀品质,为百姓做好人民公仆。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句话在网上流行了很久,然而通过冯梦龙那些质朴的行为,却切实的贴合了这句话。
所以,真心希望有更多观众,党员干部可以走进影院观赏这部具有借古喻今意味的优质国产影片!
两小时的电影浓缩一生,看起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它们做到了。
电影《冯梦龙传奇》首次将冯梦龙这一伟大历史人物搬上了大银幕,我还是挺意外的。
毕竟现在的电影公司都轰轰烈烈去拍现代商业大片,历史题材都鲜有涉猎了,能把视角聚焦在一位古代文学家身上,更是难能可贵。
一部直击内心的作品在国产电影中是很少见的,但真的做到了,着实让人欣慰。
在大银幕上看这部电影,是一种享受。
让我更意外的,还有冯梦龙的饰演者阎维文,他可是家喻户晓的著名歌唱家,首次“跨界”领衔主演电影,就极好地塑造了冯梦龙这一先贤伟人形象,令人心生敬佩。
和片中一众专业演员搭戏,竟然毫无生涩违和之感。
跨界出演的阎维文,显示出“拿捏有度”的表演水平,这是观看本片的又一大惊喜。
不同于大多数传记电影流水账般的叙事,这部影片选取了他花甲之年功成名就之后,四年县令的生活。
不仅仅可以表现冯梦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迹,更是多次“借他人之口”突出冯梦龙在文学、戏曲、思想方面的卓绝成就,普通百姓的真情流露也多面表现了冯梦龙的爱国情怀和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真挚情感。
围绕故事情节的主线,官场和民间不停穿插,这些细节琐事塑造了一个更加鲜活的人物形象。
电影开篇有云:“垂垂老矣,仍眷念着世间的点点滴滴。
活了一个甲子,仍旧抱着立德、立言、立功的宗旨。
”巧合的是,扮演者阎维文也正值花甲之年。
演员最重要的是能够符合观众脑海中角色的形象,再专业的演员,如果没有长期的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也是无法胜任这样一位大文学家的角色,你的才情气度都会写在脸上。
值得一提的是,阎维文扮演的冯梦龙,取得了我的信任,“他就是冯梦龙”。
冯梦龙的文友在电影开篇有一段话,精准巧妙地传递出即将展开的剧情,也描绘了冯梦龙的为人品质。
“立德,人品中的上乘;立言,著书立说成就斐然;立功并非为官,可为官必定要立功……”这段话放在阎维文老师身上也恰如其分。
阎维文是新时期最受群众喜爱的的男高音歌唱家之一,他成熟稳健平易近人,又有军人的阳刚正气,铁骨柔肠,他的道德情操和人文修养也是观众口碑中的典范。
这样一位在观众心中有艺德艺品的演员出演,本身对角色就是加分的,他的神似早已凝定为观众心中非常熟悉的“冯梦龙”。
传记电影的独特韵味在于能让你体验到另一个人的一生是如何度过,这样传奇而又梦幻的经历总是会让观者欲罢不能。
要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重寻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
这两点,《冯梦龙传奇》都做到了。
既让观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又告诉我们,所谓的伟人,也有普通的、活生生的一面,不因其“伟人光环”而盲目崇拜之,也不因其缺点而盲目贬低之。
和众多古装大片不同,《冯梦龙传奇》的整体美术风格是给人做“旧”而不是做“新”的感觉。
黄绿两种主色调,将清晖淡泊的格调发挥到了极致,明末萧瑟凄凉的感觉通过画面清晰传递给观者,可见影片在美术道具处理方面的精细程度。
这部以小见大叙事的电影,完整地表达了中心思想,还拥有许多教育意义。
对于华语电影来说,《冯梦龙传奇》的意义其实不逊于《剃头匠》于日本,《喜马拉雅》于韩国,甚至是《国王的演讲》于好莱坞,从某种程度来说,《冯梦龙传奇》为华语影坛又奉献了一部人物传记的佳作。
我们始终坚守一颗庄重之心,在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敢于回归到文学的世界。
《冯梦龙传奇》:大文学家当县令遭遇倭寇和老虎横行,史实让人意想不到冯梦龙是谁?
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大文学家,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这几部作品被称为“三言”,这几部作品中收录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都是被广为传颂的故事,现代还被拍成影视剧,影响深远。
冯梦龙也算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人物,但是看了电影《冯梦龙传奇》我才知道,冯梦龙还有更精彩且不为人知的故事。
电影《冯梦龙传奇》截取的是冯梦龙先生在福建寿宁县担任县令的四年时光,年过六十才当上一名县令,冯梦龙在片中就说自己不擅长科举考试,即便是写了那么多畅销小说,但进了考场就发挥不出来,这段话或许也能让今天不少走过高考的人有所感触吧。
所以说,科举或者高考真的不是衡量一个人水平的考试。
通过这部《冯梦龙传奇》才知道冯梦龙真是一个奇人,六十岁的他,在江苏已经是生活优越且声名远播的畅销作家了,当年就靠着书商的出版费用积累了大笔财富。
但作为一个读书人,尤其是在明代的读书人,都会抱有做官建功立业的想法。
他一生秉承“立德、立言、立功”的宗旨,立德,他拥有大众认可的良好品德;立言,他著作等身;立功,他没有官职,无法报效国家,这是他的憾事。
所以他的一名巡抚好友推荐他做县令,冯梦龙不是进士出身,因为有巡抚的举荐,就做了寿宁的县令。
这部电影并没有说冯梦龙的一生,这一点很聪明,截取的也是冯梦龙人生中最特别的四年。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大作家,一生肯定忙于写作,做寿宁县令的四年是他创作的较为空白的时间,因为当县令太忙了,根本没时间写书。
但是这四年县令也当的太惊险了,寿宁三大害:倭患、匪患、虎患,搅得这个山区现场鸡犬不宁,冯梦龙到任就要解决倭寇作乱的问题,这是生与死的考验。
影片中饰演冯梦龙的是阎维文,大家熟悉他的身份是歌唱家,阎维文从年纪到气质却也真是符合年过六旬的冯梦龙,片子里的人设也是一身正气的冯县令,阎维文的表演很具有说服力。
这部电影虽然是看似是传记片,其实不是,完全可以当做商业片来看,影片中有官场斗争,还有抗倭斗争,甚至还有捕捉老虎的场景,剧组甚至找来了真虎来拍摄,充分展现了冯梦龙当县令四年的跌宕起伏。
不看这部电影,真的很难想象几百年前的畅销作家冯梦龙先生,居然愿意到一个山区里当县令,不为搜刮民脂民膏,只是想为百姓做些实事,而且他面对的是倭寇、土匪、老虎横行的地界,生活条件差的不是一般,在没兵没钱的情况下,还要发挥勇气和智力来剿灭三害,这样的人物,真是奇人。
通过这部电影,让我对冯梦龙有了新的认识,至少让我明白,冯梦龙有不俗的文学成就,也是因为他有一颗不畏强权和艰难的内心,有这样的内心,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
中国浩瀚的历史中有太多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远远比今天的编剧编撰的还要精彩,冯梦龙短短四年的县令生涯就有各种奇遇,也难怪他一生能写下这么多传奇故事。
崔汀/文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身居官场,要心系百姓,要有为官的智慧,不易。
鼓励
淡淡的,质朴,平实的作品。
5星。中国有那么多好的历史故事,拍出来,总是觉得差点啥。电视电影。这就是个打发时间。
拍的中规中矩,故事虽然平淡,没有大起大落,但是有好好讲故事,可以多少了解一点点冯梦龙之事,虽然多有虚构。三观用的还是现代人,诸多小事都是用现代人的想法去做,超现代不惜笔墨去刻画正派官吏形象,这不是拍当今官员马屁吗?明朝的腐败,是你无法想象,当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导演编剧不敢拍!
电视剧的感觉,寿宁为官四年 冯梦龙做了不少的好事,百姓的父母官
朴素简介,规规矩矩表现了冯梦龙为官的一段故事,算是了解了一下这位文坛大才官场生涯。就是主角有点跳戏耶
像看一个小故事,没有太多悬念和惊喜,中规中矩,一代好父母官。
党的好干部冯梦龙
《冯梦龙传奇》三言两拍名片亮,立足文学笔力强。不道一生文何出,反述三年泡官场。苦心为民除各患,才胆赢得同僚赏。歌星来扮小说家,各自难以展所长。
主演阎维文……只能说这是一部政治正确的电影,但是绝对不是一部质量好的电影
清正廉洁为官之道。算是一部正能量电影。
电视电影的味道太重了,官腔刻意,抠图扣得太不用心了,冯梦龙的声音太年轻了。讲的都是冯在寿宁当县令的,几乎没提到他的小说创作
看电影最大的感慨不是剧情,而是人性太贪婪,三言中太多故事值得回味,剧中的人物何尝不为名利欲望所累!回去再温习一下三言
阎维文老师的演技挺不错的,惊喜!
阎维文演得倒是没啥问题,可是这剧本对得起冯梦龙的名字吗?作为文学家的事儿你不写,写当县令的四年吧,剧本的戏剧性又太强了,老冯命有那么大简直是有大神保佑…根本不像是真的。
有诚意
自从那个什么中阿合拍的清真动画开始,我对苏州就没什么好感了
放在中央六那还是很合格的 道具布景摄影还是很用心 阎歌手虽然没什么发挥余地 但演技无碍 本来这种片就好比一场官方晚会
6.6_冯梦龙传奇_Feng Menglong's Legend (2017)_CCTV6冯梦龙抗倭记,音乐场景优秀,历史感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