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海报上各个主要角色都在,没有阿颖啊。
我看到阿颖难产死了,我再也不能平静,内心压抑着一股沉重的力量,感到胸口很闷,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感到很惋惜。
她那样的离去,是失去,还是解脱。
本剧中,朱玉琼啊,就是缺那么一点浮华,三伯伯呢?
似乎是很完美的,家庭事业两不误啊!
原本要结婚的阿颖和洪望楠,在各自遇到让自己心动的人时,阿颖很坦率很直接,就爱了。
洪望楠则是在心里埋下了种子,时不时的发个芽,感慨一下。
但是他们两个人由原本的爱情变成的亲情,大概是最理想的婚姻伴侣。
我不能原谅的是,洪望楠提出了,阿颖快生了,去医院吧,有护士看着,可是阿颖任性的说我就喜欢在家等你回来,我不想一个去医院,洪望楠没有说服她,造成了意外的发生。
后来我想了很多,要是说的话没能起到作用,那就这样吗?
此时想想,要是换作贺先生的话会怎样?
全剧保持着高节奏,尽管很多剧情有硬伤,但仍不失一部好剧!
制片方敢启用王耀庆这个台湾人来拍谍战片倒是有点魄力,不过他的表现也对得起大家的厚望。
李小冉作为女主表现不错,而且最近和战争谍战干上了。
她的皮肤真白!
每每在剧中亮相,皮肤都白到了仿佛自带光环的程度,被网友戏称“逆天白”。
不过哦讲实话,她的容貌算不上逆天,皮肤可是公认的好啊!
李小冉和王耀庆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加上付辛博和文咏珊还有祖峰,还没开看就已经让我期待,当然还有严歌苓的编剧加持。
美丽的桑霞冒名来到了王家,开始了她在上海的地下工作,她的到来让王家少爷阿沐的人生彻底的改变了,原本的热血青年找到了他的革命之路随之成长。
桑霞的出现也是书呆子男主角意识到爱情的滋味,历经磨难桑霞最终面对了自己的感情,可惜没有看到新世界的到来。
在这个动荡的岁月里,想要任性的做自己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剧中的三伯伯这个人物我特别喜欢,满满的男人味,对待自己爱着的女人细心呵护,温柔体贴。
在金融贸易上精明干练,在错综复杂的生意场上谈笑风生,看上去是唯利是图的商人其实他还是有底线和热血的。
抗日谍战剧《毕业歌》开播以来,因有俊男美女的超高颜值、险象环生的谍战场面及肝肠寸断的乱世虐恋,而使得该剧收视率一路飙升。
随着剧情的发展,付辛博和王沐天几乎合二为一,他赋予了这个年轻人物深层次的内蕴形象,以及角色丰沛饱满的生命力。
剧中王沐天(付辛博 饰)在表姐桑霞(李小冉 饰)的指引下,从空有一腔爱国热情的青涩少年成长为一位成熟干练的抗日战士。
故事背景发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
那时的年轻一代,身上的锐意进取、朝气蓬勃也正是现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青春正能量。
作为抗战剧处子秀,付辛博的表演带来意外惊喜。
王沐天家境富裕却不贪图安逸,他热血、冲动,又呆萌机敏,有着浓烈的爱国情怀。
他还善于思考和观察,警觉性很强,具有十足的英雄情结。
阿沐被三伯伯拷问行踪,他答非所问、心不在焉,终于蒙混过关;哀求姐姐帮他转移摩托车零部件,连哄带骗、好说歹说算是从敌人眼皮底下溜走;阿沐被老唐盯上并不幸被逮住,趁其不备猛然吞下情报纸条……前期他与敌人周旋、险象环生,有点天真和鲁莽,后期到遇见革命者桑霞、思想发生转变,逐渐成长为一个理智、坚韧的真正革命者,也更加坚定了人生选择及对信仰的坚持。
剧中每个人物,都身陷情感纠葛。
沐天热烈追求着高冷睿智的桑霞,桑霞则苦苦暗恋深沉暖心的望楠。
这场爱与被爱的纠缠折磨,让观众们十分动容。
李小冉扮演的地下党员桑霞是王沐天的表姐,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革命导师作用。
王沐天和桑霞之间还有一场扑朔迷离的“姐弟恋”。
王沐天眼中的桑霞,既有战火下的姐弟情、亦师亦友的革命友情、也有不顾一切的爱恋,而他们又都有着其他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情传奇,而在战乱年代爱情就显得难能可贵。
王沐天、桑霞和洪望楠之间的感情,虽然谈不上美好和浪漫,但他们在抗日救亡面前表现出的爱却十分隐忍、动人。
王沐天在这样复杂的境遇中,始终不屈于亡国命运和世俗的安排,一直勇敢地追求真理和爱情。
王沐天的人生缩影可以说是唯美与冲突造就的两个极端:浪漫爱情遭遇窘迫的现实,战争的残酷抑制了对自由的渴望。
眼前的桑霞,既是自己的革命导师又是爱慕的暗恋对象,付辛博通过对角色内心深处的纠结与无奈的把握,将角色性格细腻地展现出来,尽力将这些画面作以强烈的对比。
当被特务跟踪和家人质疑时,应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解释,这些都是非常考验付辛博的演技的。
在外,他不仅要与敌人斗智斗勇,开展爱国行动;在家,他还要面临家人的各种矛盾及如何摆正与表姐桑霞的关系,他就是这样在革命者、儿子和表弟三个角色之间相互转换。
王沐天的一个镜头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直达你的内心,让你有种莫名的感动。
不管是命悬一线的爱国行动还是暗恋表姐的一片痴情,我们都能看出付辛博在处理角色时的细腻和用心。
剧中王沐天与众多爱国青年共同面对生死、承担爱与责任,历经磨练、逐渐成长。
同时,拍摄《毕业歌》也是付辛博成长的蜕变过程。
几年时间过去了,从歌手到演员,从青涩到成熟稳重,从红极一时到遭遇挫折、误解,付辛博也像戏中的王沐天一样,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最终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可喜的是,付辛博抗战剧首秀十分成功。
他在处理人物时细腻真实的表达,尤其是眼神的变化和表情的处理,都非常的灵动、自然:有时莞尔一笑,如温暖的阳光,自沁心底;有时愁眉紧锁,忽眼珠一转,又计上心头。
在桑霞和望楠出场的情形下,阿沐台词极少,但付辛博通过丰富的细节处理来塑造王沐天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和个性气质。
他以深沉内敛的演技,将王沐天那种青涩的温柔、隐秘而又狂热的感觉,拿捏得恰到好处。
付辛博谈到对角色的体会时说,“王沐天热情与单纯的一面与自己颇为相似,因此演绎起来也更为融合”。
“包子”的小宇宙终于爆发了!
没想到白白净净的小鲜肉,表演底蕴竟然能量巨大。
抑或因为很帅气的缘故,他一旦入戏更加让人沉迷其中。
当然,帅气的外表只能取悦一时,内心之美能悦心一世。
通过对王沐天的演绎,可看出付辛博的演技扎实、不做作,自然而舒坦。
付辛博在李小冉、王耀庆、祖峰、邬君梅等众多实力派前辈面前,仍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存在感。
再过几年,等他的人生阅历再丰富一点,年纪再大一点,相信付辛博能出演更加复杂成功的角色。
文 / 赤叶青枫“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80多年前,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为电影《桃李劫》所创作的插曲《毕业歌》随着影片公映,旋即成为当时热血青年投身抗日救亡的进行曲。
随着岁月的沉淀,更成传世经典之作。
如今,由曹盾执导,严歌苓编剧,李小冉、王耀庆、付辛博、祖峰、邬君梅、文咏珊、王思思等人主演一部青春励志抗战剧正在江苏卫视热播,而剧名也叫《毕业歌》。
电视剧《毕业歌》基调与同名歌曲相似,讲述了抗战时期的上海,王家和洪家两个家族中几位励志青年救亡图存的热血故事。
和以往同类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不同,《毕业歌》非常注意视觉上的赏心悦目,整体风格拍得较为青春阳光化,并不一味的沉重拖沓、苦大仇深,李小冉、付辛博、文咏珊等众多主演的高颜值亦为剧集加分不少,服装造型复古之余又精心做了一些调整及改良,既符合当代的审美,又彰显了烽火乱世的年代之感,尤其是李小冉的齐耳BOBO头甚是耐看,在一套套洋装的映衬下,将角色的洋气大方、外冷内热的一面展现的恰到好处,而旧时上海滩十里洋场的浮华与喧嚣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龙争虎斗、潜伏暗杀、多方势力的斗智斗勇等,更是拍得波谲云诡,扣人心弦。
尤为难得的是,以往都是男性唱主角的抗战剧此次在《毕业歌》中,女性角色着墨众多,不再是点缀和陪衬,而是各有特色,真真顶起半边天:男主角之一王沐天(付辛博饰演)的母亲朱玉琼(邬君梅饰演)作为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的遗孀,并非只会打牌享乐,为保护家人,关键时刻颇有急智,懂得和日军周旋拖延时间;王沐天的姐姐王多颖(文咏珊饰演)身为贵族大小姐,虽然养尊处优鲜知身外事,但深明大义,为了未婚夫建造飞机的革命大业,敢于奋不顾身抛下一切全力相助,令人敬佩;还有另一位男主角飞机制造师洪望楠(王耀庆饰演)的妹妹洪望梅(王思思饰演)也是大家闺秀,外表天真可爱,内心却不让须眉,积极投身革命事业,赤子之心有目共睹……当然,最令人瞩目的还是全剧的灵魂人物桑霞(李小冉饰演)。
在近些年的抗战正剧中,难得有这么一部剧会以一位女性作为第一主角。
而在李小冉的用心诠释下,这个角色性格典型外冷内热,极富人格魅力。
工作时,她冷静沉着、聪慧坚毅;感情上,她与洪望楠、王沐天的三角恋纠葛剪不断理还乱,非常虐心,不过在革命和信仰面前,她又拿得起放得下,堪称一代奇女子。
《毕业歌》会如此与众不同,窃以为和编剧严歌苓有很大关系。
其以往的作品《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小姨多鹤》等被改编成影视剧后,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历史,同时对其自身家族史不断探寻,在此基础上,女性角色亦被关注及凸显。
这次创作《毕业歌》,她和其他主创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了一部不一样的抗战剧,既有保家卫国、奋勇抗日的热血豪情,又烽火佳人、乱世红颜的生动刻画,如此佳作,值得一观。
不知不觉间,经过二十多天的热播,青春励志抗战剧《毕业歌》已至收官时刻,一段抗战往事渐入尾声,悬念即将揭晓,青春继续闪亮,激情无法平息,人物命运依然扣人心弦。
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们惊喜的发现,当年左翼创作者的经典余音并没有消散,反而薪火相传,抗战影视经过岁月的洗礼后更加光辉夺目,更加深入人心,不断诞生出精品佳作,呈现出了全新的精彩,就像《毕业歌》在2015这个特殊的年份,以一代青春抗战者的热血与浪漫,树立起荧屏抗战剧的一面新旗帜。
上海屋檐下青春派打造抗战新气象就像是一幅笔墨还没干透的史诗画卷,《毕业歌》具有大上海孤岛时代的史诗质感,故事跌宕起伏,可是风格又清新明快,充满了青春的朝气与激情,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理智与情感在抗战大背景中交织碰撞,绘出迷人的新气象。
剧情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为背景,国民党飞机工程师洪望楠联络爱国人才重建中央飞机制造厂这一线索作为引线,没有急于展开共、国、伪、日的情报战,而是由小见大,围绕一群年轻人渐渐投身抗战事业的成长历程,从青春的视角揭开历史。
和以往的抗战剧大不相同,《毕业歌》的视角非常年轻化,注重的是青春的觉醒。
公子哥王沐天,新女性王多颖,精于治家的母亲朱玉琼,这样原本与抗战并无瓜葛的没落大户人家,加上冒名顶替的表姐桑霞,心系国家命运的飞机工程师洪望楠,在大上海的屋檐下,被命运推动,纷纷投身于抗战的洪流。
王沐天不喜学习,性情叛逆,却每天和小伙伴们干着发散传单、扎日本人轮胎,这种看似幼稚的抗战行为,却真实体现了年轻人最诚挚的抗战热忱。
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曾经有大批和他一样的有志青年不畏危险,舍生忘死,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抗争,让中国在逆境中崛起,打败了日本侵略军的刺刀和铁蹄。
热血家国梦抗战年代的理想与爱情在宏观的主题上,《毕业歌》表现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在故事的脉络和人物的塑造方面,则是理想与爱情双线齐发,一边是抗战的豪情,青春在理想与信仰的指引下成长,另一边则是浪漫的爱情,这群性格鲜明的年轻人不仅背负着家国复兴的使命,也有对生活、对恋人的无尽挚爱。
正是因为有了理想与爱情的交汇,让他们具有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桑霞的革命信念吸引了“表弟”王沐天,桑霞却钟情于王多颖的未婚夫洪望楠,王多颖又与桑霞的伙伴贺晓辉相爱,他们在抗战历程中,彼此吸引,彼此爱护。
这些看似复杂缠绕的感情线并不凌乱,恰恰反应出新旧交替的时代,年轻人在理想路上渐渐认清自我,开始追求自由独立的爱情。
抗战年代的爱情,处处都是生与死的考验。
在血雨腥风的局势中,几个年轻人的爱情牵动人心,这种爱情凝结在理想与现实之上,没有无谓的哀婉和嗟叹,只有一代人在家国重任下“发乎情,止于礼”的隐忍与坚贞。
特别是王多颖为了未婚夫的事业,置身于危险之中,最后哀伤的结局,悲伤逆流成河,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叹落泪。
经典再放光华左翼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导演曹盾擅于驾驭人物的情感,曾执导过《蜗居》《裸婚时代》《王贵与安娜》等诸多荧屏精品,作家严歌苓则最擅长历史情感题材,除了诸多畅销小说,亲自编剧的《小姨多鹤》《铁梨花》《四十九日•祭》无不是深入人心。
此次两人合作《毕业歌》,无论剧作还是品质,都擦出了不小的火花。
在演出阵容方面,李小冉展现了一位革命女性的智慧、理性与热情;王耀庆饰演的洪望楠为国为爱,披肝沥肝;小鲜肉付辛博则演活了一个从公子哥到抗战斗士的转变,鲜活的表演让人刮目相看;祖峰饰演的军统特工季家鸣则把毒辣的手段演到让人不寒而栗,正是台前幕后的倾力合作,使《毕业歌》成为一部由外至内都极具戏剧张力的精品剧。
《毕业歌》讲述的是一个全新故事,但创作源头来自田汉和聂耳为左翼电影《桃李劫》创作的插曲,这首歌在数十年来给国人带来了无尽的精神力量,至今仍传唱不息。
电视剧《毕业歌》在经典的基础上全新创作,虽然在体裁风格、视听技术等方面,当年的《桃李劫》和今天的《毕业歌》几乎是两种作品,但就创作理念来说,两者又是一脉相承的,前者讲述的是知识青年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命运悲剧,而后者讲述是知识青年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凭一腔热血与激情,对日本侵略者发起正义的反击。
经过长达漫长的传承和发展,新一代的影视创作者重拾经典,再放光华,国产影视创作者以此为鉴,必能走向繁盛。
《毕业歌》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上世纪30年代初,聂耳返回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谱写出了《毕业歌》《大路歌》《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这些作品基本上都和左翼电影一起成为经典,像《毕业歌》就是1934年《桃李劫》的插曲,歌声伴随影像,一起抒发了年轻电影人对革命的坚贞,一腔热血挥洒的理想与情感,直至今日仍然激荡人心。
在反法西斯七十周年之际,导演曹盾联手作家严歌苓,在经典的基石上结合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法,创作了大型青春励志抗战剧《毕业歌》,在江苏卫视播出后立即引爆了观众的热情,经典的歌声,崭新的故事,丰富的元素,不变的情怀,燃起荧屏内外的热血豪情。
《毕业歌》的剧情秉承了上海滩题材一贯的气质,上演了浮华如梦中的龙争虎斗,多方势力你争我逐,风云乍起,一江巨浪背后,事关整个国家的命运。
让人备感亲切的是,该剧并没有急于展开宏大的布影,而是以小见大,格调清新,从上海滩一个处于落破边缘的大户人家引入,一个乳臭未干却一心加入革命的公子哥,一个敢爱敢恨的新时代大家闺秀,一个持掌家庭大局精明强悍却思维保守的主妇,加上南洋归来的洋装美女表姐,这样性格各异的一家人一出场就让人耳目一新。
他们出现在同一屋檐下,本身就具有了强烈的戏剧性。
故事一上来就非常紧张,环环相扣,从第一集王耀庆饰演的国民党飞机制造厂工程师洪望楠,回到上海召集失散的技术人才,躲避日、伪特工的追捕,李小冉饰演的冒牌表姐则要为新四军输送药品,剧情层层推进,几方势力虎视眈眈,紧张气氛几欲爆棚。
当形势越来越严峻,气氛越来越危险,年轻人们没有眷恋安逸与舒适,而是用年轻的肩膀担起家国重任。
他们是一代革命者的写照,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大批有志青年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用他们的学识、品质和智慧,舍生忘死,唱响了抗战的青春之歌。
而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题材,明星们也全力以赴以最佳状态出击,李小冉饰演的革命者桑霞信念坚定,智勇双全;付辛博饰演的王沐天机智,也有点浮躁;祖峰饰演的药店老板富有特工经验,奇谋诡略,堪称李涯的升级版,而香港女星文咏珊在剧中的表演,亦同样可圈可点,颜值清新靓丽,演技亦有不俗表现。
在国产剧领域,严歌苓和曹盾绝对算是顶尖高手了,严歌苓除了一大票小说被改编,亲自编剧的《小姨多鹤》《铁梨花》《四十九日•祭》也都曾风靡一时,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时代情怀,为战争题材带来全新创作风格,而曹盾则曾以现代情感戏见长,曾执导《蜗居》《裸婚时代》《王贵与安娜》《小儿难养》等热播剧,从这样一个组合不难看出,《毕业歌》会在严歌苓式的乱世悲歌中加入了全新的情感元素,成为今年抗战题材热中的重磅大戏。
时过境迁,当年《桃李劫》演绎的一代人已经老去,而文艺又是不老的,如今,那一代人在《毕业歌》中再度复活,栩栩如生的站出来,在乱世上海滩,上演着可歌可泣的抗战往事,这就像我们纪念抗战胜利一样,虽然时光一去不回,可是历史不能抹去,为了未来,我们要牢记过去,荧屏上那些卷裹着青春与梦想的热血,将在我们的血液里继续奔流,生生不息。
文/言小夫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各类抗战剧如百花齐放绽放荧屏。
在众多抗战剧中热播正酣的《毕业歌》颇为令人关注,一方面该剧由著名导演曹盾指导,严歌苓编剧,并汇聚了李小冉、王耀庆、付辛博、祖峰、邬君梅以及文咏珊等实力演员,可谓是超强的制作班底和卡司阵容。
另一方面剧集主打青春励志元素,以青年人热血革命的角度再现抗战历史,为观众带来一部全新感觉的抗战剧。
以年轻革命力量为主要表现力的《毕业歌》带着一股特别的朝气感,如“桑霞”的英气和智慧、“王沐天”的热血和耿直、“洪望楠”的执着和无悔、“王多颖”的觉悟和主见,等等每个代表着青春势力的革命者们为剧情注入更强大的力量,注定要谱写一段可歌可泣的青春抗战史。
电视剧典型是小人物见大时代背景的叙事方式,更贴近观众更易吸引打动人心。
在被剧集青春热血魅力所吸引之余,本人也关注到剧情中两个人物之间的复杂情感关系,正是王家大宅女主人“朱玉琼”与行长“王敦凯”之间长达30年之久的特殊感情。
剧集开始已经交代清楚“朱玉琼”早年丧父,而后一直保持与“王敦凯”暧昧的情感关系,并且后来剧集也通过“王沐天”的讲述而证明了“王敦凯”年轻时就非常喜欢“朱玉琼”,在王家家道中落之后也一直在金钱和人力等方面接济和周全于王家,可谓是王家的大恩人,所以王沐天会亲切的喊“王敦凯”为三伯伯。
其实“王敦凯”与“朱玉琼”应该是识于微时并互生爱慕,无奈旧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世俗棒打鸳鸯,一个嫁他人一个独凄凉。
但这份感情一直未变,当然两个人只是精神上的关联而并无其他,及时后来“朱玉琼”丧夫之后“王敦凯”也并未娶她。
两人从风华正茂到历经沧桑,仅有的只是一直保持这份真爱,用时间来丈量,用行动来证明,用心意来表态,真正的诠释了当下最时髦的那一句:“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王敦凯”无私的奉献和“朱玉琼”坚守的真心,为这份跨越30年的情感打下无法抹平的真爱烙印。
然而对于这份年代背景下特有的真情真意,或许年轻人会觉得他们很傻,然而年长的人则会由衷的感慨一句“这就是那个年代人的情感写照”。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淳朴的情感不变的内心,无不令人感动,感慨,无限唏嘘。
尤其是映射在当下社会某些情感问题可谓是极大的讽刺,看现在诸多婚姻现象如离婚率不断飙升以及离婚背后尽显丑陋的自私人性百态、各种婚内出轨恬不知耻。
再看情感乱象,什么速食爱情多角爱情网络爱情复杂混乱到令人瞠目结舌。
现代某些人似乎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私念而不顾道德伦理,都说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但人类在情感方面心思观念相比较旧时代的人到底是进步还是退化?
所以《毕业歌》在展现“王敦凯”和“朱玉琼”的爱情故事时,对当下某些情感乱象的人来说无疑是耳光响亮。
而电视剧于情感部分的表现并照进现实社会而引发的思考,对观众而言是从一部典型的抗战类型剧中意外的感触。
另外透过人物情感关系部分的不避讳、不渲染、客观的表达的处理,也看得出《毕业歌》对于这段抗战历史的细腻呈现的真诚情感态度。
文/田金双看《毕业歌》,已经是大学毕业后18年后的事情。
敌营十八年啊!
当时,我一边看一边想,岁月无情?
这不就是在说现在嘛——说这世道、这人心、这日子啊!
每个人都有过青春飞扬的日子,书生意气挥斥方酉的《恰同学少年》如是,青春在战火中激情飞扬的《毕业歌》亦如是。
身为一位人文关怀主义的旅美作家,严歌苓的作品向来以人文关怀、哲思和人性见常,无论是张艾嘉执导的影片《少女小渔》,还是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抑或陈凯歌的《梅兰梅》,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
时下正在热播的《毕业歌》也一样。
甚至,我们大可以说,继严歌苓的《小姨多鹤》热播之后,《毕业歌》是严歌苓在荧屏上的又一次冲锋。
甚至,这部青春在战火中激情飞扬的作品,远比当年热播的《恰同学少年》更让人热血沸腾,更激荡人心。
回到《毕业歌》,此前印象中的《毕业歌》是聂耳谱写的抗战歌曲,就像《大路歌》、《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一样,1934年这首《毕业歌》刚一成为《桃李劫》的插曲,歌声就迅速伴随影像,一起抒发了年轻电影人对革命的坚贞,一腔热血挥洒的理想与情感,直至今日仍然激荡人心。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这首《毕业歌》已然成为中国一代人、几代人的精神记忆、青春符号或成长标签。
所以,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直接和间接的经历与经验都成为了严歌苓的创作“矿藏”,青春如歌的《毕业歌》脱胎换骨、应运而生。
《毕业歌》在剧情秉承了上海滩题材一贯的气质,上演了浮华如梦中的龙争虎斗,多方势力你争我逐,风云乍起,一江巨浪背后,事关整个国家的命运。
斯如作家雷达所言,严歌苓的作品是近年来艺术性最讲究的作品,她叙述的魅力在于“瞬间的容量和浓度”,小说有一种扩张力,充满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敏感。
值得一提的是,严歌苓的《毕业歌》并没有急于展开宏大的布影,而是以小见大,格调清新,从上海滩一个处于落破边缘的大户人家引入,一个乳臭未干却一心加入革命的公子哥,一个敢爱敢恨的新时代大家闺秀,一个持掌家庭大局精明强悍却思维保守的主妇,加上南洋归来的洋装美女表姐,这样性格各异的一家人一出场就让人耳目一新。
他们出现在同一屋檐下,本身就具有了强烈的戏剧性。
换言之,严歌苓擅长观察社会百态,她的文字时而让人大笑,时而让人陷入卡夫卡的噩梦里。
显然,这也是《毕业歌》中众生相和群生谱岁月如歌悲欣交集的现实经历。
在《毕业歌》中,李小冉版桑霞说过这样一句台词:“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和爱情,全被战乱的时局打碎了,可越是这样,那份对爱情的渴望就越强烈,好像你越压制它,它的反弹力就越大。
”这也是全剧意欲表现的精神核心所在。
而之于作家严歌苓,她吸收西方世界“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对“人”的价值观的透视,开始用西方文艺理论的价值判断来重新审视“东方人类”。
在这个人文主义作家的作品中,这些女性人物,在各种文化、政治、观念的夹缝中磨砺辗转,呈现出令人震撼的丰富深邃的“人性”,引起读者深深的悲悯之情。
《毕业歌》中的桑霞等人即如是。
因此,严歌苓用全新的角度来回顾曾经的抗争,也便多了更深远的意义。
青春如歌,爱情如花,生命如诗,《毕业歌》中既有对青春的解读,又有对爱情的剖析,亦有对生命的解读,这种精神通过《毕业歌》延续至今。
换言之,在岁月如歌青春在战火中飞扬的《毕业歌》中,每个人的小宇宙都如一滴水一样折射出大时代背后丰富复杂的现实和人性;每一个人的世界都卷裹着青春与梦想的热血,在我们的血液里继续奔流,生生不息,肆意绽放。
【一段源于青涩、莫逆于心的“暧昧”长情令人伤怀动容——41集电视连续剧《毕业歌》(2015)简要评论】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年代剧兼言情剧。
从1939年重庆大轰炸前后到1949年上海解放,上海一个没落大户和一个书香世家的生活和命运因为一个来自新加坡的假冒大小姐的介入而发生意想不到的颠覆性改变,卷入抗日救国的大时代浪潮……与此同时,两个家庭四个儿女之间难得两两相亲的单纯婚恋关系因一男一女两个中共地下组织成员的出现而发生质变和重组、变得难堪和复杂,而一对父母辈老情人之间历经岁月考验、本已修成正果的“暧昧”长情也因被牵扯进政治是非和党派争斗而不得善终。
该剧的第一主人公为由李小冉扮演的假冒桑霞的新四军上海联络站副站长叶荔红,第二主人公为留美归来的航空动力学博士、中央飞机制造厂工程师洪望楠,就故事情节来看,两个人从“暧昧”到订婚的过程可谓历经坎坷。
因为洪望楠在与桑霞擦出火花前已经与青梅竹马的王家小姐王多颖(由文咏珊扮演)订婚,后又因故来不及进一步发展即被迫与实际上已爱上新四军上海联络站站长贺晓辉的王多颖完婚,并在王多颖意外死于难产后被军统局软禁了三年。
不过,作为一对修成正果的情人,桑霞与洪望楠之间的爱欲纠缠并不感人,也不醒目,甚至还不如王多颖与贺晓辉之间不幸无果的情感交集。
反而是王家主人、美女兼才女寡妇朱玉琼与身为银行家兼投机客的丈夫堂兄王敦凯之间源于青涩、莫逆于心的相知相守感情犹如陈年老酒散发醇香,每每令人伤怀动容,堪称该剧作为年代剧兼言情剧的灵魂所在,而由邬君梅扮演的朱玉琼也是该剧文艺感和老上海风情的最大来源(当然,由杨溢扮演的王敦凯作为护花使者和守家男人的形象也功不可没)。
与邬君梅的老辣表演相比,李小冉、文咏珊以及王思思(洪望楠胞妹洪望梅的扮演者)的表现便略显不够厚重和韵味欠奉了,虽然拜文咏珊的容貌姿态所赐,王多颖的乖乖女形象还是有其不可替代的可爱疼人之处。
在笔者看来,剧中最不可爱的角色乃是洪望楠,空有一腔正义,却无察人之明,而且极为刻板固执,只会被人当枪使,不但直接导致被军统局上海站构陷的“爱国英雄”王敦凯死于非命,而且间接导致乖巧贤惠的妻子王多颖死于难产。
而剧中由祖峰扮演的军统局上海站特别行动组组长季家鸣则是一个让人难爱难恨的死硬角色,虽然只是配角,却不让男一号和男二号主角:骨子里可以说是一个正直和执着的人,但却受制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党派利益,只能助纣为虐,同时为了求得生存发展,不得不屈服于卖国贼上司的权势,栽赃陷害王敦凯,并利用洪望楠的脑残设下借刀杀人之局……就故事情节的编排设计而言,该剧最大的败笔应该是贺晓辉纯属自杀的死亡方式,实在是有违常理。
正如百度贴吧网友dengdella所言:“贺晓辉死得也太扯了吧?
”“贺晓辉为什么死?
是既要给洪望楠让出多颖,又要给王沐天让出桑霞吗?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镜头画面色彩柔和,给人以很文艺的感觉,而叙事方式也自然生发、从容不迫,既没有慷慨激昂,也没有冠冕堂皇,既没有政治灌水,也没有道德说教,让人感到很舒服。
【41集电视连续剧《毕业歌》(2015)经典台词八条】1.……你根本就不知道人的身体里会藏着多少无耻,等你真正面对酷刑的时候,你就会看到自己是多么的无耻。
(第7集)2.要看出一个人的心性,在和平的岁月要花上十年,在打仗的时候,有可能几天,也有可能几分钟[就行]。
(第8集)3.年轻的时候革命不是真革命。
(第9集)4.你知道一个真正的战士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吗?
……记住,最关键的一点,保护好自己,不作无谓的牺牲。
(第11集)5.人[只有]真到了临死前(或面临死亡)的那一刻,才会知道自己是好汉还是孬种。
(第11集)6.一旦一个人有了信仰,当他在看到世人庸庸碌碌、悲悲戚戚,为那些小事而忙碌[、争斗]的时候,他就会觉得很可笑。
……因为你的信仰是一个伟大的秘密,你可以为了这个伟大的秘密去死。
因为和这个伟大的秘密相比,死已经不是什么大事了。
(第11集)7.做不好生意的[人]是搞不好政治的。
(第19集)8.太聪明的字和太聪明的人一样,缺了那么一点可爱,[是]经不住品的。
(第34集)
完全是电影拍摄的电视,节奏慢是死穴
可以一看,就是男主太太太气人
看了两集 暂时还不知道跟剧名有什么关系 不喜欢旁白谅解部分 四星给演员的专业和剧的质感 不错
好喜欢多颍
冲着严歌苓去看的,结果大失所望,以抗战热血青年为卖点宣传,结果全剧跟抗战关系不大,主要是男一、女一、男二、女二的四角恋,抗日只是情感催化的点缀,故事老套,毫无新义,点型的新瓶装老酒。与其扯抗战的幌子,还不如拍个都市四角恋的故事自然呢!最大的槽点是男二这个角色,都公开参加新四军了,日本人占领法租界时居然还不收拾他们家,放任男二、女一自由进出上海,男二更可以为了女一不顾组织纪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战日的大义没有女一重要,而且从来不会被上级收拾。男二母亲一边喊着没钱日子过不下去了,一边舒舒服服的住着大别墅,丝毫不担心日本人会不会知道儿子干嘛去了!
这两颗星给祖峰老师,李小冉的扮相真让人不忍直视
真的很佩服那个时代的青年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真的很感动,这部剧是真的不错。
付辛博不错
祖峰和王耀庆打情骂俏的我的妈!杀人不眨眼老谋深算攻×热血单纯傲娇受季家鸣你和你老婆有多远走多远好不好,不要理会这个烂摊子了
《毕业歌》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上世纪30年代初,聂耳返回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谱写出了许多抗战歌曲,这些作品基本上都和左翼电影一起成为经典,像《毕业歌》就是1934年《桃李劫》的插曲,歌声伴随影像,一起抒发了年轻电影人对革命的坚贞,一腔热血挥洒的理想与情感,直至今日仍然激荡人心。
节奏太慢了
个人认为,这是为数不多的好年代剧,没有恢宏的战争场面,以上海人的小市民视角,展现战争的残酷。真的是以小见大了,三伯伯真的是一个好男人。邬君梅演技太好了。还有付辛博我第一次觉得他不再是爱豆了,而是一个优秀的演员,看了好几遍。真的墙裂推荐。
冲着是严歌苓写的剧本来看的,虽然觉得不好看还是在追,还说服自己wuli女神这么写是有道理的,今天才知道wuli女神被坑了,终于释然了,wuli女神故事里的女人哪有这部剧里面这一个一个的,哼。。还有小冉,无论你演啥,俺都爱你,但是这次就不爱这部剧了,这一颗星送你的,要是没有你一颗星都不给
不同于其他的抗战神剧。严歌苓值得一看
女二号很漂亮
严歌苓的本子,画质,老上海感觉的还原,演员都是棒棒的,就是节奏有点慢。
广西卫视在播,看过一点点
最爱老上海风情的戏,抗战+情感的老做法,剧的质感真不错。
都演的太好了,哎,什么时候能看全啊
人要懂得珍惜缘分,要懂得在还能够说再见的时候,好好的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