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
Ru
导演:查尔斯-奥利弗·米奇奥德
主演:Chloé Djandji,尚塔尔·图伊,Jean Bui,Olivier Dinh,Xavier Nguyen,卡琳·瓦纳斯,帕特里斯·罗比塔耶,玛丽·科贝伊-戈夫罗,玛丽-塞雷斯·福廷,Richard Fréchette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After a dangerous sea crossing and a stay in a camp in Malaysia, the young Vietnamese Tinh and her family are accepted as refugees in Canada and arrive in Gr..详细 >
正如《摇篮曲》的片名所展现与揭示的:这首关于亚裔移民的歌谣,沉缓安稳地如同婴孩时代我们的母亲在我们耳边的呢喃;但是另一方面,在影像中,它又仿若一只在大海之上漂浮的孤舟,颠簸动荡之中满载着被迫离别的愁绪与渴望归乡的怅惘。谁也无法预知汹涌诡谲的海浪,将他们带往何方。而这种深刻难言的处境,投射到这个家庭的大女儿婷的瞳孔深处——她的目光始终充满质疑一切的忧虑感与漂浮无根的不安定感,让这趟危险的移民之旅,增添了几许耐人寻味的沉痛。最终呈现的,是这个移民家庭(或可算作具有全球化意识的越南精英家庭),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凭借自己的谦逊与才学,扎下根来。尽管他们是东方的来客,但这不妨碍这个家庭用流利的法语进行交流与阅读。影像在现实与过往的层面,借助婷的眼睛,连接起痛楚与欢愉。这种复杂的身份,穿透纸页,抵达世界。
纪录片风格。镜头语言丰富,小女孩视角独特。
太平了。。。
«Chao Mung au Quebec» Merci de m’avoir permis de avoir juste à temps pour la fête du printemps.. ❣️🤍❣️確實,魁北克,加拿大不僅於此,但它講述部分人的故事,是拍給部分人的電影。Tihn問母親「你做什麼是為自己」之後,那節舞蹈課太美樂。
高越走线
根据金翠的同名小说改编,中文版译作《漂》,不知道为什么电影要译作《摇篮曲》。配乐和摄影都非常出色,魁北克的皑皑白雪平静而松弛,与越南曾经的水深火热形成强烈对比,伤痛回忆穿插闪回,虽然叙事的节奏有点过缓,但瑕不掩瑜。
#TIFF全球首映 观众场掌声雷动,不绝于耳,足以表明观众对作品的赞赏和喜爱。故事衔接了越战下颇有地位教养的一家被迫逃离越南的艰辛,已经在魁北克定居后开启新生活的困难,没有夸张的外国人歧视,有很加拿大的元素包括枫糖浆,snowshoe,白雪皑皑,阴郁的天气。以及如何重新面对展开新的生活。这是我年度最佳之一了,作为一个也是在communist社会生活过的,背井离乡来到加拿大落足,且有魁北克情怀的人。
好奇就度了一下:加拿大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越战,但在战争期间,加拿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支持美国,其中包括向美国提供人员和装备支援,以及为美军提供后勤和情报支持等等。。。而片中这所谓难民,不过是逃命的“国军”及其家属,她爹还怀念了一把“戎装时代”呢,呵呵
太像装置艺术,很影展式白人第三世界视角电影
TIFF世界首映:7/10. 一部令人爱的移民电影,胜在一些真实和暧昧的时刻;达到魁北克后的部分略显臃肿,有些反复的片段本可以让位于更多向内的探索和揭露;部分马来西亚和越南的置景保守了,很难入戏
镜头语言特别有导演个人风格。
一如加拿大这个国度, 平静包容、其间不乏如美国梦般奋斗的励志故事
作为电影,在叙事和节奏上还有很多要提升的,但不耽误我对它的偏爱。同样作为移民,电影里好似记忆点的闪回,就好像我思乡的时候一样。片子里很多动人细节,小女孩旁观着一样看着大家布置餐桌,曾几何时,我也这样看着这一切,感觉与我的过去那么不同。还有老师问小女孩:“是什么让你想起你是越南人?” 女孩想起的是那句“想吃热乎的面包吗?”的叫卖声。我就想起每次有冰淇凌车开过来,车上的音乐都让我想起小时候楼道里卖雪人冰淇凌的叫卖声,想起那场北京首图的老北京叫卖分享会。我开始落泪。展现boat person的时候,苦得不行,我二落泪。等到妈妈说,看到孩子们的未来都会很好,小女孩问“妈妈,你想为自己要点什么呢?”我三落泪。真的好多感人的地方,从懵懂,抗拒,接受,拥抱的过程…表现的得很细腻。
20240730220800
TIFF23 国际首映 crew&cast Q&A 金翠永远都是我的心头好,也许是因为自己能从她身上看到希望。导演对本书的改编不仅忠诚而且还超出期待,画面和配乐都浑然天成。通过金翠的个人成长故事来描绘越南船民到魁北克一路的经历和辛酸。时代动荡时如何为个人和家庭作出最好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但选择过后如何去展开新生活,如何面对故土旧人,如何在被一切被破坏之后还去理解和去爱,这些是更加重要的课题,而金翠的作品以及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多很多启发。
虽然感觉还是给白人为主的观众拍的但是也有锋芒 雪地里女孩手心紧握又放开的热带花朵/ “just lisette”和”what’s important is that you are here with us eating the best beans in the world”概括了为啥我恨白人。。。虽然也是因为对他人巨大的无法言说无法理解的创伤无话可说 但是我宁愿hold space for each other instead of urging people to move on
虽然剧情实在没啥看头,架不住镜头语言太美,太震撼,太诗意。弱化掉哭天抢地的苦难我很喜欢,但是在魁北克这部分实在有点浮于表面。我会给四颗星,因为加拿大电影需要这样的存在和形式,也,不失为一次探索吧。毕竟除了肉酱薯条枫糖浆英法文化,这片土地还存在很多的“他乡客”。Cineplex.IV.
8错8错
不知道这算不算早期“润”的一种缩影,多少是后来者眼中朦胧的带着些许美好的幻像。
摇篮曲 讲因为越战去加拿大当难民的南越副部长家庭。有原著,原著应该很好看,电影实在中规中矩,像加拿大的主旋律。全世界主旋律都一样,不是观众喜欢,是领导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