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当道的天下,无论我们多么唾弃恶俗与恶搞带来的心灵与视觉折磨,但综艺节目依然有着居高不下的收视率,但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视剧轻易打败综艺节目,翘首收视率榜首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意外,电视剧播出过半,一直走高的收视,破5观6的成绩可以用傲视来形容。
我们不仅需要在别人奚落和插诨打科之间来找点幽默,还需要那些让我们感动,感到“幸福”的事来温润心灵,这也就是这部剧能走高的原因,它诉说了我们内心深处藏着的怀旧的梦,对青春的缅怀,对爱情的遗憾,还有对幸福的渴望。
《幸福来敲门》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继母》、这个女作家的书从来不乏喜感与戏剧性。
优质的剧本成就了演员表演创作的空间,如果说严歌苓把一个经过精心雕刻过的女人推到了大众的面前,那蒋雯丽诠释的江路这个角色将一个张扬的女人,一段就饱受非议的半路夫妻,一个从来就不讨好的后妈角色,现实但不乏温情的表现了出来,我想每一个女人都能从江路身上找到那种执着,那种被岁月和现实逐渐 抹杀掉的执着。
对于幸福,我们只停留在向往中,停留在打分,定标准上,谁又像江路一样坚定而痴狂呢,看过本剧的观众,是不是也在心灵的深处叩问自己一下,幸福来敲门的时候,我们在哪里,我们现在是不是幸福的?
剧中的江路是八十年代所有时髦女性的代表,时尚,大耳环,与众不同的言行与风格,36岁待嫁的身份,这个女人身上散发的是一种神秘而执着的气息。
她最吸引人的地方我想是她的执着,她不婚有她的坚持,她从一开始就坚持相信爱情,这种信念让宁缺毋滥,可以坚守,可以等待,可以倒追。
然而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情,面对丈夫的一双儿子以及前丈母娘,传统女性的隐忍与坚持在江路的身上变得尤其的可贵与让人心疼。
当看到蒋雯丽骑车带着小儿子穿越过街道的时候,让我想到了那些平凡的母亲们带孩子去上学的场景,无论多轰轰烈烈的爱情,无论多纠结的矛盾的家庭,都在过着平实而普通的生活,在点滴之间的感动是一个坚持的过程,而坚持过后的理解和融合是最终的真实的幸福。
我们很欣慰,江路将会得到这样的幸福,理解温馨,和谐的幸福。
《幸福来敲门》这部剧感动了很多人,让人看得忍不住落泪,剧中的生活就在身边,平实的生活让人觉得主角就在身边,我们和她一起遇到问题,改变问题,无论是爱情的挫败带来的伤害,还是家庭矛盾带来的反目,我们都有一样的感受,那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离不开平实与和睦,而我们何尝不是和主人公一样在追求这样的幸福呢。
对于江路而言,一开始她是不婚的另类,她纠结周旋在选择和非议之中,但她是幸运的,因为孙淳一直爱着她,和她步调一致的相互一见钟情,在她愿意嫁给他的时候,一样愿意娶她。
中年人的爱情是醇厚而内敛的,孙淳的给蒋雯丽的爱情也是这样的,炙热的,有责任的,是太多人向往的一种。
每一次看到他们亲吻,打情骂俏,看到蒋雯丽在孙淳的车上环住他的腰,我觉得,年轻人的爱情固然火热,但缺乏责任。
中年男人的爱是深沉的,孙淳塑造的宋宇生,坚韧,执着,坚守着对生活对爱情的信念与理想,这打动了所有人的心,我们追求的爱情其实不过如此吧。
“宋宇生是个简单而执着的人,他固守着对爱的追求,尽管生活里有许多磨难,但爱来临的时候,他还是伸手去接了。
”孙淳这样评价宋宇生。
心中怀有磨之不去的信念和纯真才能追求到真爱,这个年代,我们需要相信,这样的纯真才能有简单和谐的幸福。
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家庭的问题,青春期叛逆的另类继女能带来多大的麻烦是可想而知的。
调皮的杨紫转型期的角色诠释是到位的,也许是她的年纪正好切合了剧中小女儿的年纪,抵触,叛逆,极端的做法,尖锐是因为缺乏保护,而她小把戏,小心思除了让觉得小鬼难缠之外,却依旧对这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多了几分心疼。
并非所有的后妈都不好,并非所有的继女都难缠,大团圆的结局水到渠成,最后的理解是一步一步的累积,一瞬间就感动了,就明白了。
理解是一个家庭的根本,和睦和谐了,自然也就幸福了。
而这种和睦与和谐也表现在剧中宋宇生和前丈母娘的身上,无论丈母娘多么的难缠,从跟踪调查到叫孙子装借钱,面对岳母频频制造的干预和阻挠,他要么当做什么都没听到,要么心平气和地与其讲理,周旋于岳母与爱人之间,将双方之间种种的矛盾冲突都控制得恰如其分。
一个男人的隐忍和沉稳化解了一触即发的种种矛盾,这是何其的难能可贵呢。
两个人的幸福,是一个家庭的成全,这包括江路姐姐江燕一家的成全,我们何尝没有感受过家人那种热切的关怀,这种关怀让人觉得有归属,有期待,有勇气会面对伤害,有能力去解决面对问题。
江路与宋宇生的幸福是所有家庭所追求的,一种融合与平实,而江路与宋宇生面对的问题也是所有家庭所曾经面对的,儿子,长辈,世俗,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看。
这部80年代做背景的电视剧,将时代背景圈定在那个懵懂而破茧的时代,用另类的角度与时尚幽默的桥段讲述了一个可以发生在任何时期的半路夫妻的故事,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生活种种的纠结和矛盾,我们幸福吗?
我们可以看看江路,我们是不是有勇气执着与追求,当幸福来临的时候不放手,当幸福要离开的时候能主动去抓住。
我们幸福吗?
我们可以学学江路,隐忍而坚持,简单而坚定。
我们幸福吗?
我们可以对照这个故事,这个家庭,我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和睦和温馨,是不是该更加去珍惜。
一部《幸福来敲门》温情回顾了那个我们都曾走过,激扬四射的年代,解析了我们内心中也许不敢表露的温情和向往。
一部让人感动在内心的剧,不仅仅是剧中主人公的故事,不仅仅是演员表演的到位,更多的是,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从来没有停止对幸福的追求!
看了这个片子,我觉得,这个片子的女主角根本就是宋征她姥姥,各种苦情各种不给力啊……而且动不动就演那种苦情戏码……打着爱的名义,用各种方法束缚着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过分的束缚只能导致片中那种极端的叛逆……看这个片子看的我毛骨悚然的,里面的姥姥简直就是一个女的皇帝,恨不得所有人围着她转,想尽各种办法的把自己的思想套上,太恐怖了……我琢磨着宋征她姥姥就是被死去的女儿折磨了心智,导致情感的大规模偏差,太可怕了……我整个剧情里,最怕听到的就是她说,我云云怎么怎么样的,太吓人了……杨紫演的女儿这个角色还是挺不错的,有一种时代的化身感和使命感,在一个严酷封闭的家庭和环境氛围里,能够保持一种激进和新意,着实不容易……总而言之,有个当干部的姥姥真可怕……幸亏我姥姥是个可爱的老太太,不至于这么惊人……随便聊么……看了这个片,蒋雯丽的爆发力着实惊人啊,一种让人惊艳的表演啊,让一切的发挥都顺理成章的,不牵强不做作……戏中的江路就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特立独行,洒脱率性,女人味洋溢…在八十年代那个压抑女性性别意识和女性崛起意识碰撞的时代,多亏了有这样的女子…反观宋宇生,看起来也够气魄,但总归抵不过那些人到中年的困窘,敢爱却不够或者不能果决。
这样的迷人的男子,只能让女人选择纠结却难舍地在一起,放不下,舍不得,爱不起…先写这么多,看了后边的继续写……
这个世界永远都不公平,男女也永远都无法平等。
男人犯了错,可以用悔恨、忏悔,乃至眼泪来得到原谅,而女人要付出的估计是一辈子的讨伐。
就象江路(蒋雯丽饰)一样再那个年代迫不得已用身体的代价换来回城指标,这本身就是女性的悲哀。
男人窥视女人的往往身体大于精神,性欲大于怜爱。
而江为这个“错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男人的鄙夷,自身的懊悔。
在当时所有爱情都建立在处女情节上,女人的失节那一定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情。
别的不说,宋雨生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透底。
江要委屈求全的讨好、献媚江的孩子、前任媳妇老妈和江,只有这样才会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
可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抵不过一片薄薄的处女膜的力量。
男权社会里,女人永远是附属品,直到现在仍是这样。
不是某电视节目里的大妈还鼓吹“处女膜是女孩送给婆家最好的礼物”吗?
一个女人的贞操,不是她自己的,而是她将要配属的男人和他的家庭的。
她更没有真正的支配权,女人的性取决于男性,而不是自己。
我没有看出《幸福来敲门》里有哪点幸福,如果真要说出幸福的话那幸福不是江路的,而是宋雨生和他家庭的。
因为江路可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伺候他们一家老小任劳任怨。
如果江路最后没有孩子呢?
他宋雨生还会回来吗?
答案是肯定的: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值得注意的是片中的道具基本复合80年代的感觉。
鸡啄米闹钟,带有剧团抬头的信纸,凉杯,挂历,室内一些零碎摆设基本都是80年代的物件,细节把握不错。
但也有唐突的地方,很明显的就是宋筠的polo衫,在86年左右是没有的。
除了摸头发、亲嘴等大家能接受的动作之外,宋宇生还有一个让人汗毛直立的习惯——拍江路的屁股。
回回有这个镜头,我就替顾长卫以及蒋老师的孩子难受,也不知道马进是怎么想的,难道用这种“带响”的方式表达中年人“天雷勾动地火”的激情?
欠妥吧……江路作为一个有点拧巴的大龄文艺女青年,活得挺不容易。
为了返城,被人欺负,有苦难言。
时隔多年还要受到来自公安机关(那俩德宏州的傻帽)的诘责以及王文胜的落井下石。
我甚至怀疑这个王文胜就是那个知青办主任。
肯定是整容之后流窜至北京,不然怎么敢在大白天,没有窗帘和没有锁门的情况下,公然调戏,甚至企图强暴女下属呢?
除了他是色魔或者吃了不该吃的药之外,恐怕难以正常人的想法来推断。
江路是一受害者,就算当年主动献身,那也是逼于无奈,跟卖身葬父的性质相同,完全不是给老宋戴绿帽子的道德问题,可是这穿着马甲的老宋立刻就不依不饶了,典型的年轻知识分子装逼情结。
而一个经历了生离死别的46岁老男人,怎么会在意一个女人年轻时候的无可奈何?
没看过严老师的原著,只是觉得这样编剧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当然如果是为了衬托江路的美好,也不失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手段。
不过又转过头来想,这老宋见到江路那种欲火焚身的神情,也许他真的在意到底之前还有谁碰过他最在意的东西呢?
哎呀,茅塞顿开!
是小宋误写成老宋了吧,其实是弱冠的年纪,是追求爱情的愤青啊!
婚姻,在我看来一个可怕的名词,其背后深藏的不确定性好像天然带着悲剧色彩,我对婚姻的这种恐惧因我不相信会有持久稳定的感情,有时会想真正相爱的人最好不要在一起,越久的相处会暴露越多的问题,会消减起初那份纯真的感情,然后陷入痛苦。
真正能迈进婚姻殿堂的人都是极富勇气的人,这是对那些对爱情有着切实的感受同时对未来有过起码思考的人来说,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无道理,人与人相处的越久或越深所能认识到的彼此的其他面也就越多,可惜的是这么多其他面不是样样都使人喜欢,总有一些让你看不惯,这些看不惯的方面会慢慢吞噬你的耐心,最终揭开你的在他人眼里的另一面。
爱情何其美好,真正爱过的人永远都不会忘记那种甜蜜和幸福的感觉吧,沉溺于这种甜蜜的感受,相爱的人自然而然的会选择订立“爱情的契约”,他们总以为这种契约是真爱的证明,总以为这种契约会使相爱的人迈向更久远的幸福。
如果抱着不悔的心情去做,这种对爱的勇敢行为是很令人敬佩的。
有多少人是抱着对爱情的坚贞和笃定的心把自己推向无边的原野,去开拓理想的家园,去努力实现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可是现实是,多数人也只是浑浑噩噩的走在人生划定的轨迹上,一步步墨守成规的走下去,不想那么多,这样也挺好,心放宽了日子大概就好过了,可是有伊始就心原辽阔的人吗,没有,人的心就那么一拳大,是被生活给撑大的。
如何可以相信生活在两个不同环境里的人能完美的就那么顺人心意的在一起,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的日子不是风吹一吹就那么过去的,人会被吹成什么样?
这风或许有沙,有霜,有腐臭,有芳香,人人走着自己的路,碰巧遇到而已。
一瞬的回首投眸,便望穿了千年,对未来有了无限的期盼,所有的心绪都被按压不动,只有对方,只有要去爱的冲动,这就是一见钟情吧。
不负时光的等待,对于等候中的人这是多么值得纪念的时刻。
只是过去终究存在,多少人能推开过去,毅然果敢的往去处活,一个人或许可以,两个人能否也可以?
起初可以,被爱驱动的力量假想里能摧折一切,可是这种力量会被时间消磨,时间久了这种力量还能剩下多少,还能排弃一切,只顾往前吗?
当未知的由过去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这样的自信能否依然那么坚定如初呢?
如果你依然坚信携手同进是必然选择,也可能只是时间过的还不够久罢了,你越是坚信自己的执守,等到推倒时,你越是悔恨愈深,你觉得现实残酷的时候,才是你真正该自我认知的时候。
现实不残酷,残酷的是你对现实抱有的期望超出了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残酷的是你对自我的过多保护,却对他人有过多的要求。
最后也只能徒留嗟叹,如果日子能过的像想象中那么静好,该多好!
一个女人能为爱付出多少,一个敢爱敢恨而又坚定的女人能为爱付出多少。
面对一个家庭的阻截,硬生生的要插入进去,不惜弄得头破血流。
一次次的打击和侮辱,心生退意,却又被该死的爱情给拖了回去,继续被凌辱。
再强的决心在成见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这是不对等的较量,因为像踏入他人之地,就得卑躬屈膝,就得忍得住谩骂,受得起屈辱,怜惜的人说那不是人过的日子,确是如此,可又能怎样,撒手离去也不轻松,离开所爱之人谈何容易。
一个女人若是能为爱情屈尊,弯腰低首,这个女人得付出多少真心才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
眼看峰回路转,明日初生,似乎终于等到苦尽甘来的时候,却被过去的特殊时代横摆了一脚。
最终起初难舍难弃的爱情还是被不齿的过去和中国男人的传统固念踩到脚下,爱情被现实打倒的时候,那感觉就像它没来过一样,还不如没有,有过反而更是令人绝望。
不是对爱情的绝望是对中国男人的绝望。
尽管男人懂得再多的道理和处世经验,男人也摆脱不了内心的桎念,说什么以真心换实意,那是对孩子的讲法,孩子是最纯真善良的,说得真好,大人不如孩子,大人不仅看真心,还看社会对一种人的偏见,把过去当枷锁捆绑别人同时也捆绑着自己。
时间终于让爱情变成了哑巴,让彼此都不好意思再说曾经爱过。
你说完美的结局算什么,孩子最后还是成为了男人的救命草,那些对爱情的坚定和笃信都他妈的去哪了,我看到传统的血脉之情高高升起,像红太阳照耀大地。
这部片子再一次告诉我,没有持久的爱情,尤其在听到男人说如果孩子没被打掉,他还能劝说自己把那份感情继续下去,我他妈的骂人之情油然心上,狗屁的爱情早已不在了。
爱情不在了,心里的疙瘩已经结下,还好女人获得了自由,而男人却回到了笼子里像个被观赏的鸟兽。
不知道我这么悲观的看待这部片子的结局是否妥当,只是我本以为男人应是个有足够包容能力去接纳女人过去的人,不想却也是个活在框框里的人,这么比较,女人真是在这份感情上狠狠的打了男人一个嘴巴子。
她最后在适宜的时候悄然离去,决定带着孩子自力更生,让我觉得女人一直是那个女人,男人却不是了。
在《山楂树之恋》中,张艺谋把这段发生在七十年代的故事打造成了“史上最纯净的爱情”,相爱的两个人牵手、拥抱,似乎也需要躲躲藏藏,不能正大光明;而故事背景在八十年代的《幸福来敲门》中,爱人之间的亲热场景却频频出镜,时代在发展,观念在变化,不过,在这些文艺作品中,始终不变的,就是宿命般的爱情。
江路,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女人,她既是专业人才,又很善于与人打交道,这要是搁如今这个年代,她一定会是个谈判高手。
而且,她懂得尊重每一个值得她尊重的人,哪怕是小卖部的大爷、收发室的门卫,她都会客客气气地打招呼。
这么精明的一个大女人,在遇到她命中注定的那个男人的时候,霎时变身为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小女人,不仅要照顾老的,关怀小的,还要忍受各种非议和刁难。
这部片子改编自严歌苓的原著《继母》,灰姑娘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继母这个角色一向是不讨好的,江路选择了丧偶并带着两个孩子的宋宇生,也就注定了这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继母之路。
可是,为什么她能一路坚持下来,并且最终迎来了幸福的日子?
是因为她对宋宇生那深深的爱,为了这份爱,她宁愿忍受老太太的冷眼和孩子们的排斥,为了这份爱,她对家中的每一个人都付出了真心与关心,这种坚忍,这种智慧,真的让人不得不佩服!
蒋雯丽将这个角色演绎得很出彩,她的一颦一笑,她的泼辣直爽,她的忍气吞声,她的成功斡旋,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无法忘记,江路在决定去堕胎时回头望着宋宇生问出那句“你知道我要去哪里吗?
”那种哀怨的眼神,无法忘记,江路在公园湖边对腹中孩子的那段感人的独白。
这样一个为爱倾注所有的女人,绝对值得男人用一辈子最深切的爱去包围,这样一个无怨无悔付出的继母,也绝对值得孩子们用一辈子最深切的爱去尊重。
谁说“后妈都是妖精”,蒋雯丽通过江路这个角色彻底颠覆了俗世对于继母的传统印象,既不是恶毒刁钻,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有爱,有思想,有沟通技巧的“三有”继母。
所以,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一切问题,当幸福来敲门时,勇敢地去开门吧,要相信,爱,永远都在。
这剧完美诠释了女主恋爱脑的报应,妥妥的女主受难记!!
哪里是什么幸福来敲门,明明就是倒霉/苦难来敲门!
女主未婚前的貌美如花娇俏动人,婚后一样是被糟蹋得成保姆般黄脸婆,毫无生气。
从这剧也能侧面看出,再好的贤妻良母又如何,一个二婚老男人还带这一家老小,还敢高高在上不懂珍惜,就因为知道女主不是黄花大闺女,居然让女主打胎,我真的呸!
男人的劣根性彰显得淋漓尽致,这剧后期三观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不同于其他人的自主独立的女强人,幸福来敲门讲述的是江路是杂技团的化妆师,漂亮能干,人见人爱,但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三十六岁的她仍孑然一身,成为人们始终无法破译的一道不解之谜;孙淳饰演的宋宇生则是一位摄影师,六年前妻子遭遇车祸不幸身亡,虽然在前丈母娘的关照下不停的给他介绍对象,但始终点燃不起他内心的那份激情。
刚刚看完最后一集,剧中对江路的不断迫害到最后一集都未停止,也让我由五星减到三星。
蒋雯丽孙淳很美,所有人演的都很好,制作精良,但价值观取向上完全没体现出新社会电视剧应有的精神面貌,还在为过去腐朽价值观洗地。
因此三星不能再多。
首先是编剧自我分裂。
既然江路的设定是穿着艳丽,打扮惹眼,引起一众保守老太太的不满,这样一个不能被主流价值观轻易接受的角色。
剧作前半部分也不断强调老太太的腐朽,只看表面不看人内心的美好,不能接受异己。
这段部分革命的挺好,那为什么后半部分又让江路屈服于传统价值观?
原来编剧的境界就只是能接受服装打扮这种不疼不痒的问题上跟大多数不一样,真到了真格的地方(性)还是得和大多数人一样?
编剧的境界比剧中围在一起嚼舌根的老太太们高不了多少。
江路这个角色就变得非常断裂,她的所作所为不是由活生生的人反应出来的,而是服从于编剧鼓吹不同价值观时说不同的话。
如果按照剧中蒋雯丽的演法,江路在云南天不怕地不怕,回到北京,对同志如春风般温暖,和街坊四邻单位同事一家老小都相处巨好,对敌人如秋风扫落叶般无情,当着很多人怼王文胜反抗职场性骚扰为宋隽出头解决校园霸凌,她在面对宋宇生时就不应该是这样懦弱。
就如她所说她被宋宇生迷住了,在这场爱情里宋宇生占主导她占弱势,那这种弱势也应当是有限度的,也不应当是无限制地迁就。
毕竟如宋征所说,她是个很聪明的女人,局势开始起变化她不知道?
她不想着解决?
最为突出的是在宋宇生得知江路以前在云南和干部有污点之后,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然后江路和他谈话的那一场戏。
直男癌宋宇生都装大度,说过去的事就过去吧,江路反而说这是命。
宋宇生:“重点是查出来谁寄的那封信呢。
”江路:“谁寄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就是我的命,我是逃不过去的。
”如果按照江路先前作为一个革命者的姿态,此时最重要的是查出来谁背后使坏,谁阴我。
但是江路放弃了改变局面,完全作为一个荡妇而赎罪。
这件事如杂技团书记所说江路是受害者,是革命队伍里有渣滓把江路祸害了。
但比起革命干部祸害妇女这种新中国建国后才有的罪名,婚前不贞这种千百年来流传的罪名显然更加厉害。
江路此时完全和众口铄金的社会大多数占在了一起,而忽视了作为个体的利益:受害人也是人,也享有和其他人一样的权利。
这既可以说是一个矛盾,也可以说是社会流言的影响深远,更可以说是男权社会对妇女剥削到一个骇人的地步。
江路怼宋隽班上的坏学生,怼王文胜,也怼过姥姥,但在性的问题上毫无抵抗力。
在决定和宋宇生离婚后,江路对宋家做牛做马就像是妓女还罪,她首先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污点的人,其次才是一个人。
等江路真的走了之后,在姥姥和宋宇生的对话中,江路不过是一个让他们家过的更好的工具:
先前江路和宋宇生吵架时候,宋宇生说老一辈人不爱请保姆,江路说所以你就来请我这个免费的保姆。
作为男权的代表,姥姥这番话已经明确表明江路在她心里的分量,就是一个劳动力,她对江路没有过多的感情,之前搅和他俩的婚姻是因为觉得江路这个劳动力不能好好效力,发现江路当牛做马做得挺好后,也开始态度转变。
在这漫长的相处时间里,江路哪怕做成这样了,依然没有获得姥姥的心。
2018.5.7 晚
适合家人一起追的剧 演员演技很好 很有带入感 希望这样的剧会越来越多 适合家人一起追 适合家人一起追的剧 演员演技很好 很有带入感 希望这样的剧会越来越多 适合家人一起追 适合家人一起追的剧 演员演技很好 很有带入感 希望这样的剧会越来越多 适合家人一起追适合家人一起追的剧 演员演技很好 很有带入感 希望这样的剧会越来越多 适合家人一起追适合家人一起追的剧 演员演技很好 很有带入感 希望这样的剧会越来越多 适合家人一起追
蒋雯丽确实是中国最顶级电视剧演员,绝大部分作品都是经典:《牵手》《中国式离婚》《金婚》.....演的太80年代扮时髦有爱大龄青年,演技太牛
终于看完了36集,是个好故事,演员很给力,值得看。
2011年最好看的国产剧
哎呦 友谊牌雪花膏啊 老电影院啊 那个上面全是钉的门
三星
跟我爸在看。
太慢,不过色调还是不错的
是我老早甩了宋宇生了
严歌苓小说中总有一个极品的丈母娘
各种无聊电视剧中比较有味道的一部
都市童话有没有!!!
温馨
一问编导:没有师德的班主任老师为什么设计成这样?不仅歧视了lgbt群体,还恶心了女人。二问编导:江路到底为什么要受那么多规训和委屈?三问编导:“大团圆结局”的意义在哪?!江路明明是一个能力出众、思维敏捷的优秀人物,为何就在感情和婚姻问题上那么优柔寡断?性格和命运的反差难道不足以表明这是一出悲剧吗?不是为了虐而分开,他们恰恰是因为不适合才要分开啊!难道主要矛盾是个体?明明是无法改变的结构。此外,重男轻女的倾向更是处处可见,备受冷落的长女肩负着那么多不该她承受的重任,最后观众却要反复责怪青春期女孩“不懂事”,这是多么可笑啊!就这样,你给我写一个HE?这合理吗?!【一星是对演员演技的认可】
竟然是严歌苓
真爱永远不会错
結尾太狗血了 就這麽原諒了這個倒了八輩子霉才碰上的宋宇生這個窩囊廢 啐
好编剧 好演员!!!!!!!!!!!
都二十一世纪了还拍这种糟蹋女性的东西真是有趣了
不看
可怕的女德训练剧。再好的演员也拯救不了腐朽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