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cho澄/2010.06.20原本是要看《安非他命》的,可是找遍网络也找不到这部片子的完整版。
于是,在找的过程中知道了云翔这个人,知道了他和《无野之城》一群棒球青年的故事,然后很自然就下载下来看了。
这是一部很琐碎的电影,琐碎到不知导演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纪录片?
运动?
情爱?
音乐还是男男之爱?
刚开始的时候,影片大幅的胴体海报和裸露出场让我以为这是一部火辣辣的同志题材电影。
然后一路看下来发现那些裸露的镜头并没有太多的情与欲,那只是导演表达故事内容的一种拍摄方式罢了。
影片以棒球为主线,却不是一部运动电影,主要讲述一群棒球青年生活中的情与欲。
浴房里嬉戏的裸体青年;深夜站在弯道想要自杀的女孩;台湾教练的爱情;KTV的打架事件;训练场上的残酷;球队的比赛;俊室友的遗书......这样一个个看似没有关联的故事串联出一部看似混乱却又温馨的电影。
影片的最后是屡遭女友劈腿的俊,最后竟和移情别恋的女友同样对聪有FEEL,并且对聪表白。
面对俊的表白,平日豪爽的聪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大喊回复:“我在球场上不会想女人,更不会想男人”来回绝俊的表白。
一场男男间青涩的爱恋,就这样在俊的泪眼中没有开始就拉下帷幕。
-- 影片当中又穿插了陈百强,梅姐等已逝世明星的歌曲作为缅怀。
也许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对于这部只有100分钟的记录式电影来说,频频使用先人的歌曲怀念显得有些无趣。
老实说,这并不是一部艺术价值高的电影,但就是这样一部毫无悬念又无趣的电影却打动了我。
因为简单,所以喜欢。
既然影片打的是纪录片的口号,拍的是真实的人生状态,那自然免不了有些琐碎平淡,平淡的人生也就是由琐碎的生活片段拼凑而成的嘛。
所以我们当然也就不能用欣赏艺术片的眼光来欣赏这部电影了
今晚无聊ing..7点多开始昏昏欲睡又不想那么早睡觉...大好青年...大好光阴不应该在睡梦中度过上网淘片偶然发现一部片"无野之城"名字很熟悉..脑海中突然闪过"无野之城获xx提名"的句子似乎我在某段时间某段地点脑海中不经意的把它给记住了内容不知道就这样吧他下载了无野之城--听上去让人有失落的感觉对...故事里淡淡的隐藏着对爱的失落对友情的失落对生命的失落对比赛的失落(真实的故事,香港队在能夺冠的大好形势下输了)何谓无野之城?城指hk,野指棒球提起hk,人们想到的总是繁华的大都市但是在这美丽的城市内隐藏着人们所不了解的一支棒球香港代表队主要演员全部球队原班球员他们演出了自己演出了风格故事以棒球为引导出了现代的年轻一代的思想状态,也就是我这一代的青春其中阿平和梅子对男性关系的主动与随意见一个有感觉的男人便喜欢,主动勾搭,主动上床她说:我要找的是情人,不是庸人,何必那么认真?和另一女子Kim对生命的轻率没有活着的理由就选择了去死和一名会吟诗的鬼佬用一个更大的错误去解决一个小错误最后吸毒过量自杀死亡和香子俊的异性转同性之恋在经历几次感情挫折后把爱投向了同性和梅子与师姐读书时代一起体验同性之恋的感觉后来梅子发现自己还不是同性恋和朋友们通宵酒吧狂欢大醉后明天照样照常生活我都觉得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不管是你还是我一定也有经历过很真实很感触影片也有引人争议之处大量的男性3点裸体镜头在片头出现害我还以为是专门做给女性看的.....-.-|||不过后来看完才发现....无论是性随意裸露同性恋这些被人认为是不和谐的元素在此片中没有多余,没有庸俗他们的目标都指向一个-我们的青春狂野且灿烂嘿嘿...无野之城值得你我一看感受一下你过去拥有而现在失去的东西爱心提示(非年轻人勿看)
不知道,这个片子到底想要说些什么。
男人?
女人?
同性恋?
励志?
运动?
感觉东一撇,西一撇的。
最后,阿鬼死了,中间弄了很多死人的音乐,加名字。
难道只是为了说明——人总有一死,一切都是浮云。
“总有一天等到你”
说《无野之城》欠严谨,焦点分散,甚至说它无厘头都没所谓,然而这部电影却看得过。
影片中九个5呎11吋的男演员(球员)都体格魁梧、长得好看,在片中不时冲凉,而他们还裸睡、裸跑、裸泳,正面全裸亦表现得大方、自然,可说是在香港电影中前所未见。
这部电影不卖座无疑不幸,但如果少了很多人对那些裸体镜头说三道四,也是好事。
他们第一次在镜头前表演,与艺人林苑、董敏莉等配搭演出,出奇的和谐。
他们日后在娱乐圈发展,亦可能有机会。
看此片他们的处男演出,会有历史意义。
此片电影配乐由爵士乐结他手包以正负责,而片中用上张国荣、陈百强、黄家驹、罗文、梅艳芳、林振强等等的歌曲,(并由演员自己演唱),显示片中人物和事件很受香港本土普及文化影响。
片中有清华大学交换生与来自台湾的棒球教练,他们融入香港,以普通话与广东话和其它人交谈,自然流畅,而对白直接坦白,取自社会现实,一赞。
此片情节由香港棒球队成员提供,包括年轻女性找不到男朋友,青年男女交往很快便有性活动,而同性恋行为也变得平常,这些都是今天香港现实。
不要以为此片讲棒球而却步,其实它讲的是今天香港。
导演先拍了在斯里兰卡举行的”亚洲杯”棒球大赛纪录片,才拍这部电影。
在该次比赛,港队先败给巴基斯坦,但立即击败新加坡,继而破天荒打败强敌印度尼西亚,再后更淘汰前届冠军泰国,可惜在最后却败给实力最弱的斯里阑卡,失去冠军,不能为香港体育史写上新一页。
片末由教练和球员讲旁白表达该次赛后心声,检讨了香港体育史上为人不知一个事件,为此片添加意义。
此片由2004年从澳洲回归香港的云翔监制、编剧、导演(刘国昌协助),内容新(讲香港的棒球代表队队员和事迹)、观念新(棒球代表队队员亲自出镜演出,球员梁宇聪、香子俊、戴于程、曾健忠、区颖良等等的名字便是剧中人的名字;至于剧本里面的情节,全是球员自身经历,各人提供并演绎)。
影片的外景也是新鲜的,例如乘单车经过石澳村落民居、和在石澳沙滩饮咖啡乘凉,便在香港电影中少见。
这部香港电影值得看,因为有不少其它香港电影没有的新鲜地方。
(完)
首先是被这部电影及其有魄力的海报征服了,随后看到导演刘国昌,是我很喜欢的《围。
城》的导演。
他所选择的场景都是破破的,与我们想象中的香港有着很大的差距。
知道这是部体育电影后,更感兴趣,因为总觉得我们的体育电影显得非常的幼稚,而且做作。
不知道香港会怎么样。
结果让我有些意外。
因为运动的镜头实在是不多。
而且还加上了在这个时代电影中已经有些烂俗的同性恋情节。
不过电影的真实让我很震惊,而且对于电影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而给人带来的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也很不错。
几个演员本身就是香港棒球队的,他们是在自己演绎自己的故事。
但一开始我真的不相信。
看到俊背着吉他自弹自唱的样子,我觉得这分明就是一个演员,那面容、那身材、那气质……但很可惜他不是。
聪给我的感觉很像《戏王之王》里面的詹瑞文,而且自始至终也没看到他到底哪里傲气……只是自始至终都比较的自我,但这好像是每个老大必备的气质啊……再说回来。
看了很多评论,有喜欢的,更多的是不喜欢的。
不喜欢的有几种,一是因为整部影片以体育为主题,却始终游离于运动之外;二是因为过多的纠缠于同性恋的问题不能自拔;三是大家搞不懂为什么要弄一堆歌星的名字出来,而同样的方式还用在了Kevin的身上。
当然也有喜欢的,也有单纯的为了男体而观看的……我喜欢它。
因为电影自始至终在讲的是一种生活的问题。
即使香港人都不知道香港有支棒球队,甚至有人不相信这个事件是真实的,因为他认为香港不可能有棒球队。
工作、学习、训练。
这让我想到了做奥运志愿者是的一段采访。
央视记者问一个香港运动员,你前半程是第一,为什么最后得了最后一名?
运动员说,我体力不太好吧,前几天一直在补课,要期末考试,都没怎么练力量。
棒球也可以成为活下去的理由?
没人会想到这样一个无人关注的东西竟然如此重要。
工作、学习,再训练。
他们是为了什么?
人到了这里,就变得简单了。
不需要过多的交涉,看到不爽就打一架。
在这里,你不需要把自己变得绅士,因为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来“漂白”自己的。
似乎不可以简单的说他是纪录片或者故事片。
这种模糊的东西,现在有很多。
他们忠实的记录了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一段生活,但同时又加上了很多意向,加上了很多对社会的解读。
《三峡好人》《耳朵大有福》不都是这样的吗?
电影本身不是为了表现那些并不怎么精彩的比赛(我对棒球没什么兴趣)的,他们要记录的是这支球队,而不是一届或几届杯赛。
至于同性恋的问题,确实有些泛滥。
很多在曾经微不足道的友谊最终都被扩大为爱情,并且以最直白的方式展现出来。
不过,电影中的人并不是一个同性恋,或者说,他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启发而变成同性恋的。
之中启发来自比他还开放的大陆女朋友,来自行为放荡不羁的室友,来自同伴一些不经意的关照。
其实暧昧的感觉不就是恋人之下、朋友之上吗?
而这些元素,由于在社会中被反复提起,所以给人造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两个总是在一起的男人就是Gay,两个穿一样衣服的男人是Gay,那个借个肩膀的就是Gay……在这个世界,Gay的定义被无限扩大化,为什么呢?
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中,Gay成为了一种主流?
女友的背叛,社会的压力,长期的性压抑,少儿是的女性化培养,还有不及时的性教育……就像《蓝色大门》中对同性恋的解释,其实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样的感觉叫爱,更不懂得什么叫同性恋。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给自己找问题呢?
“过去的问题已经都解决了,未来的问题还没有发生呢。
所以,没问题啦。
为什么我们要给自己找问题呢?
”所以,同性恋不过是一个符号,一个能够被现有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社会传媒和社会信息给我们带来的思想冲突和一种潜意识的影响。
对于同性恋,我想别泛滥就好了。
因为不管怎么样,他也不是一种主流现象,不应该、也不可以成为一种主流意识。
至于字幕的问题,我觉得没什么不妥。
没有的话确实也没什么,但是电影中貌似有这样一句话:“现在的香港都变了,很多东西都没有了。
”“不明白,人们都喜欢去闹市,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不是很好吗?
”这些应该都是导演或编剧给电影所附加的东西。
这确实是记录本身之外的东西。
加上这些字幕,更多的是出于对旧香港的怀念。
而现在的人们则只能用类似外语的普通话演唱。
而Kevin虽然不是什么主要人物,却是影片中最能反映导演和编剧思想的人。
而且,在我看来,电影的第一主演或许应该是俊。
四个歌手的名字,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歌手,更是一段段令人不可思议的人生,他们的歌唱也是对于他们生活的反应。
俊,作为一个歌手,Kevin对于他和这些鼎鼎大名的个性是一样重要的。
也许是这样吧……结尾处是用字幕来告诉大家比赛结果的。
胜利对于这些队员是重要的,但是胜利其实在那次失败中就已经得到了,那是他们人生的一次光辉胜利。
最后要说,这部电影还是很有些feel的。
而且,一定要说的是,这部电影很适合中国男足观看,接受教育!
由刘国昌与云翔联合导演、以香港棒球队生活为题材的“伪纪录片”《无野之城》,上映时因为其男性裸露镜头而引起不小的争议,如今发行港三版DVD,带有制作特辑与删剪片段的花絮(长达38分钟),并附送精美电影画册一本。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发行的是IIB的级别版本,估计是因为影片上映时的版本因为争议太多而有所删剪——想看部分裸露镜头的观众则可以通过花絮中的删剪片段加以了解。
另外,刘国昌导演的另一部新片《弹·道》(又名:《江湖情》)将在11月底上映。
青春,梦想,欲望。
都是年轻人。
队长永远都乐观。
阿俊总有太多烦恼、问题。
阿聪总有太多人爱戴。
阿忠总是太自我。
梅子总是喜欢尝试新的东西。
鬼子堕落得再也回不了头。
阿平开放、敢于追求而又害怕失去。
阿俊的姐姐只是一味发白日梦。
想跳楼的女子再也找不到活着的理由。
这就是千姿百态的青春,其中的一个或者正是我们类型的代表。
每个年轻的人都有梦想,也都有欲望。
阿俊说过一句,我有玩音乐,有拍拖,有玩棒球,样样都是我的梦想。
我们都在经历或者经历过或者将要经历青春时期。
很多梦想,哪个都不想放弃。
梅子有说过一句,什么都要试一下。
或者那正是阿俊开始发觉自己是gay的开始。
人生在世,什么都要勇敢尝试一下。
对于阿俊,刚开始我觉得他挺惨的。
被女朋友飞了,新的一个却又喜欢另一个男的。
或者作者在这里埋下伏笔,为后来他是gay作铺垫。
因为他同女人交往都没有heart,因为他真正喜欢的是男人,所以他身边的女人都会离他而去。
我挺喜欢他的,或者因为和我有点像。
总是有那么多烦恼,也总不太自信。
他后面表白时,我想起了我吃我女朋友醋时的样子。
或者阿忠和阿聪本身就没有什么的,但是只是阿俊太在意,所以什么都变得那么巧合——同一杯子喝水,同一衣服。
当你爱上一个人时,很多不经意都会成为很重要的事。
阿聪最后的梦或者向我们说明着其实他喜欢女人,又或者是暗示那女子想开了。
但又或者那句:“我球场上不会想男人,更不会想女人。
”暗示着他其实是更喜欢男人。
导演也挺用心思的。
一齐无野....这部片给我最初的印象就是一群棒球运动员在更衣室度冲凉,哇春光无限....当初真是没有想到这部片甘落重本,所有男主角几乎是全裸出场...故事讲述的是香港棒球队的故事,已棒球为载体,揭示了人性最原始的欲望和感情,青春汗水挥洒在球场上,兄弟,手足,教练,爱人,情人....这部片,很鲜明的讲述了香港这个鲜明的城市,有来自台湾的交流,有大陆的餐厅老板,也有来自清华的交换生...有车房仔,有学生,还有殡仪从业员...他们不全部都是因棒球而聚集在一起,只是都同棒球有着多少个关系....原本这部片去反映一支棒球队,真人演出,真是很好的一个题材...只是我不明片中一开头就有甘激烈的镜头,是要体现青春的放肆,还是对欲望的诠释?更不明的是,在戏中对已故歌手们的怀念,感觉很唐突...在这部电影里面,感情可谓错综复杂...有一夜情,有失恋,有暗恋,有男人爱女人,有女人爱男人,有男人爱男人...几乎乜恋都有了,但是每样又讲得不清楚,导演是不是想表现当今年轻人对爱情的态度和无奈呢?在片中,子俊同性情结是由与梅子在床上做爱时时候,梅子对子俊说的那段话:"我觉得,只要是年轻漂亮的,不管他是男生也好女生也好.都很吸引,趁着年轻还可以选择的时候,为何不多做一点尝试,如果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那不是更可怜吗?."在戏中,我很喜欢的一个片段就是:那天是梁宇聪生日,同样都是香子俊的生日,在生日会上,阿聪大显肌肉...子俊的女友梅子很兴奋,在一众的要求下,阿聪更想像在场的梅子展示男人的力量,不过却被子俊阻止...我真是很喜欢这个片段,比这群棒球运动员在浴室冲凉的那个片段更来得过瘾...我不懂棒球,看了成部戏我都没能看出棒球队规则,不过我发觉阿聪的棒球衫很正....阿聪短头发的样都很正,我中意...这部戏想表现的东西太野啦....棒球,青春,爱情,欲望,生命,友情,家庭...青春是什么?青春是无野..不要将这部片当成一部棒球纪录片,更不要将这部片当成一部三级片...因为他只是记录了这个年代的青春.
2008年,台湾一部《海角七号》,香港一部《无野之城》,两个城市分别用电影的记录方式为青春写下一段墓志铭。
说这两部电影文艺也好,说他们年轻桀骜也罢,这是两部值得静心去看的电影……如果你还年轻,如果你还想抓住青春的尾巴。
《海角七号》的赞誉太多,我更想多说说《无野之城》。
在香港可以找到很多奇怪而独特的东西,却很难找到一个棒球。
连香港人自己都会奇怪:我们也有棒球队?
《无野之城》从这里开始。
香港,是一个多面的城市,怎么形容都不准确。
几乎每一部电影的名字都是对它的一个折射:香港制造、大城小爱、欲望之城、伤城、三岔口、香港有个好莱坞……无野之城,主线是棒球,看似是香港第一部关于棒球的纪录片,则是香港一代人的写实,他们青春与自由的裸露纪念。
说“裸露”,是因为无野之城确实有不少裸露的镜头,但这不是这部文艺片或者纪录片的噱头,它是用裸露的方式来桀骜的表现青春与自由。
这也就不奇怪,导演在剧中要用插曲与字幕向张国荣(1956-2003)、陈百强(1959-1993)、罗文(1950-2002)、梅艳芳(1963-2003)、黄家驹(1962-1993)、林振强(1947-2003)、鬼仔(1979-2004)等香港杰出演艺人士致敬了。
青春要歌颂,自由要真正自由,裸露便成了最好的比喻。
10多个香港棒球队员真实的表演自己的故事,讲述香港棒球队的失败与成功,也让观众真实的走进香港年轻人的生活,自由的精神第一次得以释放。
听听这些年轻人都说了些什么真实的话吧,关于棒球、青春、爱情、欲望、生命、友情、家庭……青春需要狂野,因为青春最灿烂。
这是这一代人的写照。
片中的一夜情、同性恋、吸毒、裸奔、移情别恋这些所谓的不和谐的元素,没有一个是多余与做作的。
光良的《童话》是队员们最爱唱的歌曲,片中也多次唱起。
童话很美,青春更美。
年轻不怕失败。
其实又何尝只是年轻不怕失败呢?
如果2004年香港棒球队没有失败的话,就不会有这么一出精彩的《无野之城》。
友情提示:不够安静,就别去看该片;不够年轻,也别去看该片;不够包容,更别去看该片。
一部剧情片拍得我只想看裸男,看到了又觉得还不如直接看色情片。
导演真失败。
这片子的裸戏好象跟什么都扯不上关系,表现青春吗?
裸两下就青春了,那青春也太好表现了。
真低级。
港片里表现青春拍得好的我觉得是六楼后座。
到底想说些什么....................
那些青春的痕迹
真实又刻骨。
不知道算不算纪实电影。
清华高材生……呵呵,被黑的
香子俊卷毛男 业余导演云翔 想说的东西太多 穿插时代感 张国荣 梅艳芳又用贾樟柯形势加入纪录片 可惜有些人天生没天赋当导演 二星不多关于香港棒球加一星!
综合评分:2.9/10.0
女主不奉献,
這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但絕對是香港電影中我所看過最好的青春片.
baseball player is sexy!
不做其他评论,就说女主藏着掖着,男主菊花都快露了,云翔是个gay无疑
修正想看。老刘你老了。不行了。
非常扯淡的一个电影,一颗星给棒球,要不是有关于棒球的我都不会看的。没必要的裸露和GAY情节,其实跟棒球关系不太大,还起名字叫“city without baseball”,干脆叫“movie without baseball”
想起我看过的一篇说量子力学的科普文章上写,基本上世界除了存在既定关系外其余一切都是假象。哎,不管凹凸凸凸凹凹,也无需演绎出什么本质。最近这种生涩的青春片越来越多了,挑战耐心啊~
一部关于棒球的电影,云翔真的很大胆,让他们全裸出境,演员们都很棒。
挥洒球棒不如挥洒鸡巴。
重点其实不是棒球啊.
为了白花花的肉而去看的,看完之后记得的依然只有一堆白花花的肉.肉体分...三颗星.
两个月前看的,补标,云翔正式淫乱前的含蓄。
不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