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一个由兄妹四人组成的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大姐香与摄影师丈夫昆有一个儿子,但两人性生活不和谐,二姐卿同作家金结婚没多久,小妹琳患有幽闭恐惧症,她与弟弟海保持着一种暧昧关系。
在母亲的斋祀日,三姐妹追忆起被戏称为“母亲的谭”的神秘男人。
为获得写作灵感,金前往西贡寻找有关谭的资料,此时他发现梅已怀有身孕,不明白梅为什么要对自己保密,香在昆出差期间有了外遇,琳则在与海保持暧昧关系的同时,与另一个男孩有交往。
透过平静生活的表面,三姐妹都有不愿人知的秘密和心事。
越南的传媒大多时候是作为国内茶余饭后的笑谈存在,HKT组合、网上流传的《还珠格格》、《神雕侠侣》、《花千骨》、《浪漫满屋》……不管是恶搞还是致敬,反正都相当的……辣眼睛。
但无论电视剧行业如何,在电影方面还是有好几部的品质可圈可点。
《夏天的滋味》就是其中一部。
说道越南电影,陈英雄是必须被点名表扬的,在他的带领之下,越南有了《青木瓜之味》和《三轮车夫》这两部电影在国际上被认可,也因他的努力,我们才既能看到如诗如画上层的越南也能窥探鱼龙混杂的底层越南。
《夏天的滋味》也是陈英雄的一部力作,但却正好介于两者之间,它的色彩美得每一帧都像一幅画,它的人性真实得和我们身边邻居街坊的故事如出一撤。
它讲述了一个中上层阶级家庭的三姐妹,在各自的感情中面对复杂的欲望时,在越南茂盛的夏季里,所作出的选择。
【美如画】越南是一个普通的东南亚国家,没有穷成我们既定映像中的非洲那样朝不保夕,但也没有中泰新这样的发展活力,它就安安静静的蜷缩在中南半岛,靠着南海,偶尔挑一下中国的底线。
越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就有了一切在这个气候下形成的自然景观。
永远明媚的阳光,茂盛葱绿的热带作物,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闷热的夜晚,蚊虫嚣张,以及绵长的夏日。
在陈英雄的镜头下,《夏天的滋味里》将这样的自然景观与带有殖民色彩的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更是美不胜收。
绿色的房间里各种抽象具象人物海报,绿色的水晶门帘,紫红的碎花门帘,细窄的门窗,悬挂在窗前的一盆盆绿色植物,角落的一盆花,长满海芋、芭蕉树与芒果树的院子,具有欧式风情的镜子,摆着古典花瓶与佛龛的柜子,透过浓绿树木映在脸上的热带阳光……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在热带季风气候下有着典型的东南亚茂盛植被和炎热气候,但不同于泰国融入世界的热闹纷攘,也不同于马来西亚的整洁简约,因为相对闭塞与贫穷,它自有一份尚未彻底开发的宁静幽深。
穿过城市里芒果树枝叶的午后阳光,老旧电风扇吹着的咖啡屋,城市外的丘陵与碧绿的海,如麻的雨水都多了几分寂寥恬淡。
它承载了一个夏季的故事,但这故事像是墙角边的青苔,不带着世人的期待而自生自灭。
【乱如麻】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是欲望的载体,我们永远在寻求心灵宁静,但我们永远无法满足。
夏日是一个欲望容易高发的季节。
和最好的回忆都集中在夏日一样,夏天总是充满这样的魔力——储存最好的,诱发最坏的。
《夏天的滋味》里三姐妹看似生活富足,无忧无虑,实则各有心事。
大姐和大姐夫育有一子,大姐夫是摄影师。
在去外地采风的时候,我们看到他和另一个女人还育有一子,而大姐也有情人;二姐刚怀孕,二姐夫是作家,为了寻找灵感要去外地出差几天,却被一个女人所吸引;深夜的时候二姐小心翼翼地问大姐有没有想过要背叛丈夫;小妹尚未出阁,和哥哥住在一起,却总是提出他们看起来像夫妻的话,整天黏着哥哥,但也不妨碍她和另外的人在一起。
这是复杂的家庭,也是杂乱的人性,它们正好遇到夏天,因此所有的一切像是炙热阳光下,水塘里的蚊虫孑孓,肆意的滋长,疯狂的繁殖。
——我们有爱吗?
——当然。
不然怎么会组成家庭,更不会为了维持一个家庭而做出种种努力。
但我们或许永远不能爱到身体和思想都达到始终如一的境界。
所以要么男人出去拈花惹草要么女人总有蓝颜知己或者相反;所以要么在面对诱惑时我们总是蠢蠢欲动或者自己有意无意的制造诱惑;所以我们口口声声说只爱一个人私下却放着几条长线、撒着几张大网。
我们爱着一个人并不会影响我们爱着另一个人,我们等着一个人并不会影响我们爱着另一个人,我们组成一个家庭也并不会影响我们想要再组成一个家庭。
这是自远古以来就存在于我们基因里的本性,只是在上万年的进化中,在小说影视作品的熏陶下,在道德法律的制约中,我们可以压抑它,忽视它。
但遇到夏季的时候,在情愫最容易迸发的时节,大多数的凡夫俗子便会跟随着自己的心,引发出这样错综复杂的情感。
【夏天的滋味】大姐和大姐夫未来会怎样;二姐和二姐夫的感情能经得起更多的考验么;小妹和哥哥最后会怎样。
影片没有给出结局,所有的一切都照常运行着。
生活继续着,阳光安静的穿过街道芒果树与海芋丛,孩子在成长,风扇在转动,真花假花还在角落里,夜晚的时候白色的蚊帐放下来,木质地板上掠过穿堂风,我们摇着蒲扇,讲着心事与笑话,哭着笑着,一个夏季又一个夏季就这样过去。
我们可能是影片中的那个小朋友,对父辈发生着的这一些列情感变化无从察觉,在我们的记忆里,就只记得家庭的欢声笑语,明媚的照到角落里的阳光,茂盛的树丛,鲜艳的花朵;但我们也可能就是当事人,努力维系着一段感情,知道伴侣有异心,但选择视而不见或者包容,甚至自己也在发展着另一段感情。
当生活向我们抛出诱惑的时候,我们多数人的选择是随心所欲。
我们才不会以上帝的视角去思考感情泛滥后所引起的蝴蝶效应,我们更不会因为爱情小说与电影创造的假象而克制欲望,忠于伴侣。
我们才不会这样。
我们只会在所有的事情都发生之后,才会慢慢去品尝它的酸涩后果,直至耄耋之年回忆起那样的夏日的时候,我们或许更多的是庆幸,而不是后悔。
这就是最真实的,夏天的滋味。
我是来看美人的,从三轮车夫看到夏天的滋味,陈女燕溪很美也很会演,中国电影里的女演员里还没有和她类似的,张曼玉身材有点像,章子怡年纪(电影中的年纪)有点像。
阮如琼是越南歌后吧,在三轮车夫里似乎也是演妓女,是个标准的越南女人,有时会把她和别人弄混。
这个名字重名的似乎也很多。
陈女燕溪是陈英雄的老婆,阮如琼不是。
南方是欲念與愛戀的雙城跨越。
陳英雄第三部長片夏天的滋味中,生活在河內的女人和男人,他們的情感分別在胡志明市找到了平行空間。
這一部影片有了較多的現代感,影片的畫面可稱得上是美輪美奐,每一楨都精緻得猶如明信片一般。
在鏡頭舒緩的移動下,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動植物都呈現出動人的詩意。
在導演和攝影的精心製作下,影片散發出一種帶有古典氣息的華麗,同時飽和豐富的色彩和清脆悅耳的聲音處理更使它給觀眾帶來了美妙的視聽享受。
夏天的滋味和青木瓜之味風格比較接近,婉約動人,清新優雅。
影片細膩而略帶幽默地描寫了一個家庭中存在的忠誠與信賴,背叛與懷疑,在展現生活的破壞與重建中慢慢吞吐出了人生的況味。
表面的平靜和歡樂之下潛藏著種種令人不安的威脅,即使是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裏也遮掩了不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銀幕上所呈現的無非是家長里短,油鹽醬醋之類的瑣碎片段,但就是在這表面無風無浪的生活背後隱藏著巨大的情欲張力。
(劇情梗概:河內一個由兄妹四人組成的普通中產階級家庭,大姐香與攝影師丈夫昆有一個兒子,但兩人性生活不和諧,二姐梅同作家金結婚沒多久,小妹琳患有幽閉恐懼症,她與弟弟海保持著一種曖昧關係。
在母親的齋祀日,三姐妹追憶起被戲稱為“母親的譚”的神秘男人。
為獲得寫作靈感,金前往西貢尋找有關譚的資料,此時他發現梅已懷有身孕,不明白梅為什麼要對自己保密,香在昆出差期間有了外遇,琳則在與海保持曖昧關係的同時,與另一個男孩有交往。
透過平靜生活的表面,三姐妹都有不願人知的秘密和心事。
)有人說陳英雄之于越南好比阿巴斯之於伊朗,這樣的比喻我現在還不能斷定是否正確,但也許很快就會有答案。
此刻的我腦海中浮現出身著aodai的越南姑娘在風中舞動著長髮。。。
越南,你為何如此悠然。
-2009.06.02-
《夏天的滋味》的创作冲动始于陈英雄在越南听两个老人讲起关于战争记忆中的往事,老人用很平淡的语气讲述过去,不带着任何激动或者哀伤,他被这种经过人生岁月反复洗淘的平淡所打动,于是想要以平淡的感触来描述一个关于越南回忆的故事。
乌黑的秀发,高高的颧骨,迷人的眼睛,健康的肌肤,还有动人的曲线。
睡时一件小褂,外出时则一袭白衣。
大姐的成熟老练,二姐的丰韵迷人,小妹的含苞待放,各具特点,举手投足间,三姐妹无一例外是很浓的越南气息,或者是热带地区的女子风情。。
影片画面美好迷人,早晨充足的光线,带着怀旧色彩的屋内布景,轻柔的音乐难免让人有刻意做作之感。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画面处理得确实很美,无论是把光还是取景,都让观众视觉受到了冲击诱惑,舒服异常。
值得一提的是摄影师是台湾的李屏宾,即侯孝贤的老搭档,拍摄了侯孝贤的大部分电影。
影片配乐上也下了番功夫,小屋内的轻歌曼舞,弥漫的恋旧气息;聚会时低弹的吉他声,还有轻快的越南歌曲,都比早先《三轮车夫》里多了随心所欲的自然流露,尤其是众人合唱歌曲所带清新的复苏气息,恰如越南现在给人的感受。
越南的夏天虽然也有烈日灼人,但被陈英雄所回避,取而代之的是早上突然下落的大雨,落得欢快。
个人非常喜欢影片里那些大雨的场景,雨水落得那般欢畅,如白莲花般的女子优雅地行走在路上,地上无数碰开的水花,白茫茫一片。
雨季的潮湿,恰如三个女人的情感欲望。
雨季对于越南这个国度是那么贴切,雨水的倾泻中,女人如白莲花一般怒放,色泽鲜艳,芬芳似沁,逢合着漫长雨季到来,处处是夏天的气息,雨水里植物的绿叶娇嫩欲滴,屋檐上汇集的水流哗哗而落,流淌到低处。
在远离尘世般的小屋里,小女儿和弟弟在嬉闹,二女人和丈夫含情脉脉的对视,大女人则偎依在男人身边。
四个兄弟姐妹几乎是在一个非常封闭的环境内圆满了整个《夏天的滋味》的故事。
影片却没有重点去刻画其中单个人物,虽有一个大的家庭圈,却是并列的三条人物主线,包括三姐妹和最小的一个弟弟,导演显然要冒着顾此失彼的风险。
情节琐碎,三个女人各怀心事,为家庭忙碌操劳却不沉重,有很多闲聊调侃的场景,影片开始于三女儿和小儿子起床、一家人忙于准备母亲忌日,终于三女人和小儿子出门、一家人为父亲的忌日准备。
可以说影片一开始就有点落寞和暧昧,尤其是小女儿和弟弟的亲密关系上面,像情侣但又有一层血缘关系的阻隔。
意犹未尽之中却不道破,让人扑朔迷离。
“暧昧”来源还来自于影片里三个女主人公的情感困惑,这一切都是因为闲聊时提起一个和母亲彼此爱慕的男子,这段尘封的当年情让她们对父母当年的恩爱关系有了一丝怀疑。
之后大女儿有了外遇,而丈夫则有着双重生活——在她之外有着一个女人和孩子;二女人在爱情滋润中有着很多期待,却得知丈夫和一个神秘的女人有说不明白的关系;小女儿本身就和弟弟的关系相当暧昧,又喜欢着另一个男人。
影片末尾,三人抱头痛哭,却被喜剧的手法点破了小女儿怀孕的消息,而毫无疑问的是她们正常生活将继续,这些纠缠不清的困惑只是一点风波,很快就可以平静下去——就像她们母亲所曾遭遇过。
透过《夏天的滋味》又可以知道陈英雄回避的不仅仅只有那些真实的情感。
故事里三个女人生活在了没有世俗干扰的庭院小屋里,以展现她们内心中宁静的平淡、美丽的纯洁。
离开庭院深深,又中意于满目的青山绿水,一排竹筏、水上小屋、垂钓老者,恬然自得。
外景山水风光也是鬼斧神工。
没有纷繁杂乱的喧嚣,也没有人情世故的险恶,这个大家庭的每一分子仿佛处于尘世间的一弯小船,停泊在宁静港湾。
换话说陈英雄有点刻意把越南尤其是河内美化得不那么现实,仿佛虚拟的梦境一般,回避着对越南社会的直描。
作为越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导演陈英雄显然吸收了前两部的成功因素,并且对存在的不足做了改进。
1994年《青木瓜之味》的情节单薄——围绕一个略感沉闷的旧式爱情,带有太多个人色彩;1995年《三轮车夫》想要表现的情感太多,造成过度的现实压抑,导致在越南国内长期遭禁。
因此事隔多年后,《夏天的滋味》呈现出来的优美画面让人觉得几乎已经是导演个人风格化的顶峰状态,这种窒息效果换来的成功却也在一定程度避开了以上很多问题,简言之也是付出了一定代价。
于是《夏天的滋味》对现实问题做了善意回避,把河内几乎描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这个家庭所处在的外部社会被轻描淡写,甚至不做任何滴点的停留。
这种过分追求影片美感的错觉或者说本意,导致了人物的模板化以及演员表演的苍白,想必不少人也会因为看了一半以上依然为其中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所头疼,被美所诱惑,被闪现的点点滴滴迷惑,太多的注意力,分散停留在了优美的画面上、还有模特一般的越南女子。
2005.1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不同人眼中的越南,有不同的况味。
《情人》是杜拉斯笔下的越南,《印度支那》是雷瑞·瓦尼埃镜头中的越南。
《夏天的滋味》则是越南人陈英雄眼里的越南。
《夏天的滋味》是陈英雄继《青木瓜之恋》、《三轮车夫》之后的第三部影片。
影片反映了陈英雄高超的叙事技巧。
通过三姐妹在为母亲办理葬礼时相互的交流,“以家庭关系为主要经纬,以比较私密的方式去观视这几个女性角色的生命与生活”。
三姐妹,苏、凯、莲,貌似拥有各自幸福美满的家庭和生活。
然而,生活的真相,总是那么残酷,忠诚与信赖,背叛与怀疑,交错在一起。
仿佛一朵美丽的花,挑开花蕊,才发现里面早已伏满小虫。
苏和丈夫库无法交流,在她眼中,她们的婚姻已“饱经风霜”。
库爱好摄影,每次从西贡带回的照片上,总有一个美丽的西贡少妇和可爱男孩。
那是库另外爱着的女人和他们的孩子。
苏自己亦情有所移,与一个叫唐的男人不时约会。
凯与作家丈夫金的婚姻亦危机暗伏,两人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隔阂渐深,而金则在旅途中邂逅一个美丽的女子并心生好感。
小妹莲正值青春,对爱情有着纯真的憧憬。
她依恋着同住的哥哥,同时爱着一个叫胡的男孩。
而一个叫托的男孩却暗恋着她。
她们奉为楷模的父母,亦有着各自的爱情往事。
母亲有过难以忘怀的初恋,曾经爱过除她们父亲以外的男人。
这些越南女子的一生,充满了压抑着的爱情与欲望。
这些爱与欲望,却又如此审慎和含蓄。
在平静的面容下,心事千回百转,欲说还休。
陈英雄眼中的越南夏天,满眼是铺张的绿色。
青山、绿水、碧树、绿色芭蕉叶、咖啡馆的绿墙、绿色珠帘、绿色的衣衫,甚至绿色的饮料。
摄影师李屏宾的镜头下的那些绿色,那么浓烈,让人想起张爱玲用过的一个比喻:绿色简直象溅进房间。
三姐妹各自经历了生命中的纷繁,品尝了人生的复杂况味,各自成熟了。
在这样一个满眼绿色的越南夏至。
http://yuyancbn.blog.sohu.com/90753902.html
《夏天的滋味》,像是微风轻拂过慵倦的午后,送来从发梢到心头的清凉,惬意却说不出,因为画面太美了,每一个镜头都像是一张清清爽爽的水彩画,倒真像楚辛说的,是该只剩下眼睛来看的电影,变不得文字的。
虽然心里知道,悠悠晃晃一个夏天,只是姐妹几个若淡若浓的情谊、似爱似怨的猜疑,也没什么特别,可是就是喜欢陈英雄的唯美,满目的翠绿,安静的注视,仿佛日子一直就是这么悠悠地过来的,其他的缺点都可以因为这画面的美和从容的人生不去理会。
陈英雄的电影只看过《三轮车夫》,对那部很多人评价颇高的电影却不太喜欢。
似乎他想拍出一部越南的《悲情城市》,却毕竟少了侯孝贤的悲悯,有些太过投入。
《夏天的滋味》这样唯美的电影却只是他的,别人没有。
他镜头里的越南人怎么都那么安静呢,即使人生的大悲伤袭来,也只是一个人静静地蹙眉、啜泣,然后把一切藏在心里,仍是微笑着迎来送往。
《三轮车夫》里的梁朝伟,《夏天的滋味》里的基,《恋恋三季》里病入膏肓的诗人,关于越南的电影总是有诗人,是不是因为诗歌,这些男男女女的表情和动作才那么安详呢?
还有洁白的荷花,女人口里轻柔吟唱的谣曲。
《故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波涛暗涌之下隐藏着巨大的情欲张力,不动声色间撕开了千万家庭的遮羞布。
片名清新自然,但这只是表象,影片还有一个别名——《偷妻》,内容也正如越南那潮湿阴暗而又闷热的夏天,带着令人躁动的魔力与欲语还休的大尺度。
大姐的婚姻已然形同虚设,无可挽回;二姐的感情开始出现裂痕,危机潜伏;琳对亲弟弟有悖伦理的爱则难以善终,好不容易想要寻求真爱却又受尽欺骗与伤害。
姐妹三人演绎的故事正是不少女孩成长故事中的缩影,准确说应该是四个女人。
因为在讲述三姐妹的故事前还有一个铺垫——"母亲的谭"。
两代女人对理想中的爱情渴盼高度一致,但落实到现实婚姻中更多是失望到无可奈何。
情窦初开时,将感情放置于首位,却往往爱而不得;不折腾认命时,将名义上的家庭完整看得高于一切,为之选择得过且过;当历尽沧桑,看破人生虚无时,却对没有陪伴一生的真爱念念不忘。
相同的感情戏码,不如意的人生常态,重复上演,似乎永无止境。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对待爱情和婚姻的不同看法,但所有理想爱情的评判标准无疑都来自于自己最真实的内心。
考完研究生初试,才觉得这个冬天好冷。
备考的过程中可能把心思都放在准备中,无暇顾及周围空气变化,现在才会觉得格外冷。
冬日里潜意识对夏天是向往的,因此看到氤氲暧昧的夏日海报就被吸引而来。
然而近日嗜睡,分两段时间打开投影仪才看完。
雨季的越南温暖湿润,描绘的是中产阶级三姐妹的日常生活片段,故事从三妹琳和弟弟海住在妈妈的老房子说起,海早上起床后喊还在熟睡的琳起床,懒床的琳迷迷糊糊不想起,海:今天妈妈祭礼需要帮大姐香和二姐卿准备祭礼所需。
两人起床锻炼后来到街口吃早饭,琳想和海坐在一起,这样可以有同样的视角和感受,海则让她坐在对面,看到并不想动的琳,海最后自己坐到了对面,琳说他从来都不听自己的,又问他两人是不是很般配,看得出琳是向往爱情的,并且感性而对伦理观念模糊。
而海则是理智的,“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亲兄妹”。
两人住在一起,既像氤氲的夏天那样保持着情侣的暧昧,又因为血缘伦理的关系而不能再向前。
故事的情感主题是三姐妹在妈妈祭礼中回忆假设妈妈的年轻时的恋情开始,妈妈在14岁时遇到过一生的挚爱,临终前还把父亲认成初恋,爱的赤忱的一段纯真爱情。
之后是三姐妹的婚姻及感情生活,大姐香和大姐夫的婚姻生活并不和谐,祭礼第二天摄影师大姐夫就离开了家。
随着故事推进,大姐经常幽会一个情人,不过大姐有明确的界限,在两人在一起时几乎不开口说话。
而大姐夫在外也有情人并生了一个儿子,并因此困顿苦恼了五年,最终他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困顿,和妻子和盘托出。
和好如初二姐卿温暖风韵,全心全意爱着作家丈夫,丈夫外出旅行寻找小说结尾素材,回家后她发现丈夫口袋里的一张卡片误会其出轨。
二姐夫有着作家本身的敏感细腻,旅行时在飞机上看上一个女人,同时女人接收到信号用涂口红的卡片邀请他午夜幽会,他届时前往,不过推门进入房间看到床上装睡的裸露女人,他迟疑片刻便离开了房间,终止了欲望没有越界,但对他的小说结尾所需要的素材已足够。
卿怀疑丈夫出轨小妹琳与弟弟海生活在一起,暧昧舒缓,房间中的书籍、音乐、画作,越南版的法式生活。
两人一起听雨吸烟,一起跳舞,一起晨练。
吸烟同时琳和一名学建筑的男生暧昧着。
最后由三妹怀孕而被简单喜剧的手法点破的乌龙结尾。
整部剧三姐妹坐在一起回忆,一起做饭,乌龙时抱在一起痛哭,最后一起欢乐的嬉闹,舒缓而又温暖,三姐妹的生活还在继续着。
建筑男生本片导演陈英雄出生在越南,在法国修读了戏剧和电影。
在作品中他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和对乡土文化的真切感怀赋予了它浓郁的东方色彩,编织成了一个柔美纤细的东方童话。
无论是对少女心态细腻而微妙的把握,还是对传统东方文明和人生理念的传达,乃至唯美精致的画面,都有让人惊艳之感。
这部电影令陈英雄一举成名,摘走了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和恺撒最佳外语片奖。
据说片中讲述的故事源自两位越南老妇人和他的交谈,她们经历过两次越南战争,而当她们倾诉过往的痛苦时,却表现出惊人的平静安详。
正是这种平静打动了陈英雄,使他采用了一种缓和冷静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中的种种波澜起伏。
影片的主演陈刘燕荷亦是导演的妻子,她出演了陈英雄的所有故事片。
摄影李屏宾是台湾著名的摄影师,他的作品包括侯孝贤的大部分影片。
影片中出现了很多充满诗意的长镜头,如三妹最后的跳舞片段,在各种画作的的房间里,随音乐舞动着身体,乌黑柔顺的秀发,少女独有的曼妙身姿与暧昧氤氲的潮湿环境相映成趣。
舒缓安静的如同世外桃源,就像导演在片中拍摄的三姐妹的家,被植物簇拥着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三姐妹在其中继续着她们的生活。
回忆.ps:导演信息的两段来自百度.
越南的夏天是绿色的雨季,绿色的墙壁静静褪色,绿色的植物悄悄生长。
整部电影就像潺潺流动的溪水,宁静的韵味弥漫不散,越南的阳光、树木、街道、地面透亮而恬淡,蝉声、水声、歌唱声充斥心中,荡起阵阵涟漪。
故事娓娓道来,看似散漫而不经意,却是曲折反复,暗流涌动。
一片悠扬之外,是内心层层叠叠的波澜,有欢喜,有期盼,有渴望,有等待,有沉迷,有困惑,有无奈,有妥协,也有欺骗和隐瞒。
三个女人,一种家庭,一种生活,延自母亲的生命,散在越南清凉的空气里。
电影开头,三姐妹准备着母亲的忌日活动,一阵忙碌之后闲聊起母亲的一段情事,那个叫阿全的男子,据说是母亲陪伴父亲几十年之余藏在心底的男人。
女儿们感动着母亲当年陷入初恋的真诚与无邪,小妹莲则更向往着母亲与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完美关系,憧憬着那种“在一起,永不分开”的恋爱与婚姻。
三个女儿的故事或许就是母亲一人的人生轨迹,小妹莲是母亲的青春年少,二姐卿是母亲的初为人妻,大姐香是母亲的残守生活。
小妹莲仍是一个对生活、对爱情饱含热情与好奇的活泼女孩,幻想着、期盼着那种缠绵的感情,对亲哥哥开玩笑说“那边街上的人看我们像看夫妻诶”,睡觉睡着睡着就抢了哥哥的床,虽然已经长成了大人的模样,但还是随口就说自己怀孕了,明明连要怎样才会怀孕都不知道,像一个小女孩,想着要找一个像哥哥,像父亲的男人作丈夫。
女孩在大雨中痴痴地找着那个男人,男人却只是看着她在大雨中淋湿了全身,一句明天“咖啡馆见”便打发了女孩所有的期待与等候。
想要找像哥哥和父亲的男人作恋人,但恋人没有哥哥般的宠爱,只有苦涩的泪水。
莲终于体会到分手的时候是不说话的,想要抽离的手是拉不回的。
小妹莲 二姐卿结婚不久,初有身孕,打算过两个月再通知其他人。
怀孕使人欣喜与惶恐并存,恰巧丈夫出差远行更是加重了不安的心绪。
小妹是初尝恋爱,未有婚姻,大姐是婚姻已久,二姐则刚好处于一个婚姻初始、怀孕未满阶段,二人世界是甜蜜的,但二姐卿已然起了对婚姻未来的恐惧感。
她询问大姐是否背叛过自己的丈夫,大姐和大姐夫过去的故事不知不觉间与二姐与二姐夫正行的人生产生了重叠,似预言,似映射,二姐似乎在重复着大姐的过去,或许也是两人母亲的过去。
丈夫归来,口袋里多了一则暧昧的卡片,二姐卿没有发作,只能找寻姐妹哭泣。
二姐卿 大姐香结婚已久,小儿已能行走。
在丈夫出差远行的时间里,大姐前往密会情人。
即使与情人拥抱、亲吻、缠绵,大姐仍不愿告诉情人自己的生活,无言的密会中,是大姐想要随时抽离的绝情,“情人,是没有未来的”。
大姐夫出差回来后坦诚自己出轨的事实和离婚的想法,大姐哭着跑走,被小妹撞见后,立刻返回屋内,一夜过后,大姐依旧选择维系家庭的完整,“我知道他们的存在,我知道你爱他们,就像爱我们母子一样。
”大姐知道,这种一样的爱,不过是微弱的责任感,曾经浓烈的爱情早已不复存在。
一样的爱,就是一样的不爱。
两人的家庭只存乎形式,但女人的传统使其宁愿放弃情人,也要坚守枯萎的家庭。
大姐香与大姐夫昆 大姐夫在湖面游荡之际向老人倾诉,“人应该活在一个让自己心魂感到安逸的地方,能与周围融洽相处。
”大姐夫在妻子和情人之间都感到束缚,想要远离,却不知逃往何处,最终还是败给了坚守家庭的妻子。
当湖面老人说自己寻求安慰的方式是寻找女人时,镜头先是转向了盯着陌生女子看的二姐夫,再是大姐夫外面的另一个家庭,似是在引证老人的话,结果下一个镜头就转向了沉溺于情人的大姐。
婚姻的平淡与乏味是双向的,背叛也是双向的,只不过女人比起男人来,更多了一份对家庭的依恋与执着。
陈英雄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在得到普遍好评之后,这种特质简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都快变成对于民族情调的自说自话式的标榜。
平淡之诗,一汪绿意净且静,嗅不到丝毫对于现实的牢骚与烦忧,又不同于东南亚隔绝世外的小清新,陈英雄让他的作品裹着人文关怀,贴地自然生长。
这是一部雨水充满鼻腔,疑惑充满脑袋,惊艳充满眼球,温暖充满耳朵的电影。这一个月的故事平和而生动,温润的越南歌曲和老摇滚搭配巧妙,但演员表象较造作,颇有前两年台湾同志电影的生硬感,扣一星。
只叹春去,不闻夏至。
再洋气的配乐也遮挡不住越南人民的土气
1、开头就很喜欢。好听的歌,好看的身体。迷人的南方以南。2、那碗螺一端上来,我这大半夜的饿啊。夏天的滋味。3、可惜陈英雄不再拍越南了。他的根在越南,不拍越南实在可惜。
大学时候看的片子
大爱片中莲与海的房间, 我记得海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扭开播放器,轻柔的爵士乐让人从睡意中慢慢苏醒,这样感觉的越南的确很欧洲
男人们懦弱,迟疑,木讷。女人们鲜活,大胆,灵动。
一脸蒙蔽
20年后再看,反而更喜欢这部,而不是《青木瓜之味》。四场起床戏,极具生活味。屡次出现的汉字;马格里特的接吻方式;pale blue eyes;coney island baby;soaps;tell her tell her;cuōi cūng cho mōt tinh yēu;有几处的摇磕磕碰碰;好多场无对白;剪指甲;看拍摄花絮,剪掉的素材不比成片少,尤其是三姐妹下午茶和百多辆摩托飙车;菠萝蜜果、大果榕、槟榔;鱼洗
无聊又混乱的夏天。
这种夏日电影给我的感觉好恬淡,没有刻意的渲染剧情,就是这么闲散的,一天天过去,就像回忆也随之无法抹去,而且我第一次觉得越南人好看=.=
闷热无聊
戛纳补片18。一种盆景式的静态电影,充斥着过度修饰的氛围美,从顺直男视角出发的女性叙事也散发着“男人不要脸但男人大过天”的蠢劲儿。
爱情的那点事儿;婚姻的不可靠性。
挺无聊的
??
无聊恶心。
夏天是恋爱..不...偷情的季节。很可惜没找到超清版,摄影方面还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