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陈三金,薛芳梅,分手,根据对话了解双方职业背景:卖灯,曼谷,义乌。
故事发生在曼谷,也是很结合时政了。
特别是换演员那段,简直是明示之前的某演员被拐一事。
区别在于帮帮团老大钟意中国人,也是为了过审的设定结果是综艺?
前半部分是电影,中间部分是综艺,结尾在升华。
双方都在骗,各自目的不同。
火龙果的隐喻,就像楚门穿过红色的光结局可以直接落在穿过红色走廊就行了,留白结局的歌舞实在没必要只是不知道鳄鱼的隐喻是什么。
导演通过观众台词阐明立场,电影没人看,节目组会遭报应之类。
我在前半部分没有猜到是综艺恶搞,原因无他,这个套路已经过时了。
如果把结局改成陈三金自始至终知道是骗局,可能反转效果更好。
结局也是很拖沓,直接像楚门的世界走出走廊留白更好。
时间:6月29日14:00地点:北京回龙观晓剧场事件:《无名之辈 · 否极泰来》北京首映
票根首先需要表明,这部电影我个人是喜欢的。
8.5/10分当年的两个小贼,其一已经具备了国际视野,做起了跨国生意;其二早已移民国外,连乡音都改了;而曾经瘫痪的姑娘也奇迹般痊愈,正在为事业而拼搏。
虽然身份形象天差地别,不过归根结底,他们还是各自生活工作中的无名之辈,这是角色们跟前作最重要的联系。
所以,抱着看胡广生、李海根、马嘉祺等角色后续发展的朋友们可能要失望了。
因为有一种续作,不是故事的延续,而是精神的传递。
看完有些想法,简单写几句大家探讨。
首先人物逻辑非常清晰简单。
几位主角都是事件的参与者,都被某种力裹挟着前行。
为了金钱、地位、名声或者是某种不切实际的理想。
而后在剧情中,慢慢被一些事件,或相互之间的情感所影响。
并在结局的时候得到升华,做出了让自己心安的抉择。
当然,剧中男女主角需要面对的选择和困境一定会高于现实,所以我认为背景放到泰国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首先,‘另一个国度’会让故事假定性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其次(嗯……其实这是主要原因)故事中一些设定放国内,那就一句‘别拍了’完事。
接下来剧情部分,剧中的主要角色从头到尾都在重复着一个动作,就是做选择。
这是一个挺难的问题,毕竟在剧中选择逃避,可能会活,选择勇敢,可能会死。
生死抉择是一种十分极端的情况,这一点被创作者用一种看似偷懒实则巧思的设计很好的解决了。
那就在各种评论中被吐槽谩骂的所谓《楚门的世界》设定。
看似偷懒对吧?
这是别人用过的。
但为什么实则巧思,咱们后面再说。
电影中段,整体环境愈发幽默轻松,笑点不时出现,但主角已经越陷越深,似乎妥协放弃了。
回头想起来,这个时间点,观众跟男主角的感受应该是一致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既然走不掉,那就待着呗’对应‘票都买了,那就接着看呗’。
紧随其后,各种与大银幕“违和”的段落出现,这一段落我真心认为属于全篇亮点之一,简直非常大胆,有点在剧场打破第四堵墙的味道,瞬间把观众拉到跟剧中的围观人群一个层面。
我不知道饶晓志导演体重多少,但我觉得反骨至少得占个三分之一,这绝对是对现如今娱乐市场赤裸裸的的冒犯。
——你不是喜欢综艺吗?
天天刷短视频?
夸张的包装?
谁不会呀,怼你脸上让你看,好看不?
(这段话纯属个人臆想,跟饶晓志导演无关,如有冒犯请见谅🙏工作人员随时私信我删除)作为创作人员,面对不断被蚕食的市场,选择坚持是一种美德。
但在自己的作品中,用一种戏谑的手段主动出击,宣告‘我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意’,这,是一种勇敢。
保持了当年作为新人导演冲进市场宣告‘我来了’那时候的冲劲,有点热血。
剧场首映结束后的舞台专属版彩蛋故事的最后,男主角终于开始了反击。
剧中提到了如今还需不需要英雄,答案是,当然需要,因为英雄能照亮每一个人。
此时再去纠结这一桥段的真实与否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接受的,跟着男主角一起宣泄,用怒火烧尽屈辱。
不肯接受,把这一段解释为男主在陷入绝望时的臆想也没问题。
至少影片最后,很明确的,男主角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决定——真诚的从头再来。
与此同时,我也扪心自问了一句。
“作为一个被裹挟前行的无名之辈,面对不公、不愿、不甘,我有向生活开枪的勇气吗?
”
剧场专属版映后演员登场最后。
讲讲我觉得剧中‘真人秀’设计是巧思的原因,就是因为网络上的评论。
6月25号全国部分城市点映至今(四天),豆瓣影评数直接240+,微博、抖音等等平台宣传评论更是目不暇接。
以为这次饶晓志导演属于直接起飞,未映先火了(记得当年他自己给电影做宣传求排片的短视频,确实很搞笑😂)。
可谁知道打开一看……差评多到……(当然,饶晓志导演已经比当年有名多了,所以观众要求提高是理所应当,同时,给导演上点强度也是在敦促他进步,这无可厚非)首先,任何文化艺术作品,没有对错高低,只有喜欢与否。
翻看评论,夸奖跟谩骂的都有,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故事照进现实了。
这部电影(或者所有电影)本身就是陈三金,很无力。
评论者就像是薛芳梅或者詹妮弗,试图左右甚至控制电影的命运。
(但影片给出了答案,没人左右得了一部电影的命运。
就像主创采访的时候说的,当年《无名之辈》也是在众多大片之中拼出的一条血路)然而,最可怕的其实是底下的跟评——‘感谢排雷,不用去看了’ ‘这么优秀吗,明天就去看’这些声音,完全就是影片中那些轻而易举就被媒体操纵的场外观众吗?
一部表达人应该独立做选择的电影,却有很多人选择了跟随,挺讽刺的。
好评(排除收钱硬捧尬吹类)或差评(排除无能狂怒脏话谩骂类)都很重要。
票房好坏于我个人而言没有关联。
只是作为一个从业人员,单纯希望参与这种观点和审美碰撞的观众能多一些,因为这对整个中国电影来说,是好事。
主创接受采访“我们不能以必须迎合他人对我们生活方式的期望为由,放弃自己为自己做选择的权利。
”这句话来自一部很多年前的话剧—《你好·打劫》,导演也是饶晓志。
这么多年,他初心没变,很宝贵。
章宇这次的表演很好,甚至压了任素汐一头。
角色可发挥的空间也大。
男主的转变成长还是可以的,很完整。
就是结尾还是太圆满了。
如果是三金最后去了现场,把人杀了,我能给满分。
人不应该为了钱,丢掉一切,再多也不行,哪怕加上命也不行。
娱乐至死、金钱至上,在如今这个社会环境里,这不是一部容易被认同的电影。
下午去看了,这电影其实构思不错,但缺乏对细节的打造和对人物性格的挖掘。
这个电影中人物之间关系的构架其实是很模糊或者说粗糙的。
陈三金之前对薛芳梅的“渣”表现在哪里?
薛的电视台欠了陈的钱,陈讨债哪到有错吗?
欠债还钱就是渣?
这个电影的剧本给人一种拼凑和想到哪编到哪的感觉,薛芳梅和陈三金之前回忆他们初次见面时的场景真看不出有什么一见钟情的际会,“光”又是什么意思?
所谓“一切都是虚构的”又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愫呢?
最主要是陈三金和薛芳梅之前关系的前情没有认真的交代,到底之间什么纠葛什么爱恨,薛要憋着设套让前男友上整人节目出大糗?
而且陈三金处处还表现出对薛的不错(枪战现场还想救下薛,还想带薛离开军头的巢穴),这个人明明没那么渣,你又怎么让电视观众发泄出渣男被整后的快感?
这个电影的人物性格很模糊,陈三金还好点,薛芳梅明显有点缺失的地方,作为一个观众,你看不出她的电影中的心理指向,局是她设的,但你看不出她最初对陈的一个什么态度,模棱两可的,也看不出她在什么时候又对陈的态度有了变化,导致最后为了陈,要和总监制杯葛,潘斌龙演的那个人的态度也有问题,以他的身份为什么要帮陈三金,为什么明显要站到总监制的对立面,这些你看了都觉得没有交代清楚……无名之辈1之所以好看,是因为电影里每一个角色是性格其实都很饱满,都有自己性格表现的前情基础:陈建斌为自己曾经的过失;任素汐为自己受伤的身体;章宇为了做大做强;潘斌龙为了和女朋友过好小日子……电影因此设置了一个小房间和三人不能走出去的人之间的特殊情景,让章宇、任素汐和潘斌龙三种不同性格的人之间因为诉求不同而发生各种矛盾,极限拉扯,这才让戏变得好看,也因为有每个人经历前情的铺垫,让观众觉得有些行为虽然看着极端,但也都合情合理。
无名之辈2虽然沿袭了1的某些风格和匠心,但太缺乏对剧本的打造和推敲,让故事和人物都“立”不足。
这个电影一路看下来还好,没蹦,在要崩不崩之间,这个估计是靠导演对电影节奏的把握和想的那些反复的故事桥段,能抓住一部分不求甚解观众的眼球,看个热闹吧,但真的细细去推敲,全是BUG,很多地方,其实是靠几个演员不错的演技撑着,不过就算是任素汐出彩的演技,我也看出她在电影后半截的那几个个人片段,明显有点莫名和不知所谓。
我是马吟吟的粉丝所以最初关注无名之辈只是想看吟吟的大银幕,但是最终这部剧我刷了三遍。
第一次看全程找吟吟,幸亏没被宣传片误导,感谢我的眼睛没让我漏掉一个镜头,从看到小粉优噶的激动兴奋,到看到绿衣优噶的武打戏让我憋笑,再到小粉优噶给泰国人捏脚,我气愤的握紧了小拳拳,再到优噶冲到镜头前为程三金发声我开始激动,这里多说一下啊,即为剧情激动 也为吟吟的特写,感觉吟吟就在我面前而激动,这个电影脸太好看了,到最后小黑优噶跳舞我跟着扭。
很开心吟吟的出演,感谢导演!会有第二次观影是因为影片最后关于火龙果的讨论,他们一遍遍的对话,一下下的撞击着我。
我带着很多很多的疑惑又认真的看了这部剧。
我不觉得程三金不爱梅,他怂且懦弱,但他非常真实,在我眼里,他嘴里喊着钱更重要,但他的行为始终都是选择的梅。
当梅问她钱重要还是命重要的时候,程三金的眼睛回答了,钱比他自己的命重要,因为没有钱,会生不如死,同时他也回答了,梅的命比钱重要。
不要扯什么生活那么多年不知道梅对椰子过敏,生活如此苦逼何必那么作。
而当三金失去梅的瞬间爆发出的不管不顾更证明了一切,梅是比钱更重要的,梅是三金的软肋。
再说真人秀,我们每个人难道不是一直都活在了大型真人秀的现场吗?
如何不迷失自己,如何不随意评价别人?我们敢不敢一直做自己,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我们敢不敢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
有的时候现实比剧本更残忍,因为剧本可以重来,剧本里没有真正的死亡。
我觉得导演是善良的,现实生活中的黑子是不会道歉的,他们不会认为自己的话语能杀人。
我喜欢饶导的电影,被深深吸引,因为他让我笑了 哭了,也让我一遍遍的思考,并一次次的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这个电影没有标答,因为每个人都不同。
感谢自己去看了路演,主创的发言对我来说都是脑力激荡 让我收获更多
《光》,反反复复插入的光粒的特效片段,黑暗中打造的各类光影,陈粒的《光》,片尾铺满黑暗夜晚火龙果地的光,blingbling公司灯的设定,都是围绕着光而铺开。
光是舞台,光是方向,光是指示…最喜欢的一处设定:一口电子烟笼罩镜头,梅亲吻陈三金的画面,响起陈粒的《光》浪漫且感动。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大大小小的人物,死亡的真真假假,情感交集的复杂。
第二季少了第二季小人物设定的接地气,虽然仍然是小人物,但在另一个地域情景中又显得不够“小”。
电影综艺的情节设定确实稍显累赘,少了点幽默,也少了点感动,后续观众前后的反转哭声也会有些过于理所应当的变化,变化的点并不是那么突出
警告:虽然我已努力避免,但本文依然可能涉及剧透。
导演饶晓志不满足于只拍一部普通的黑色犯罪喜剧电影,而是要做点不一样的,所以《无名之辈:否极泰来》想憋个大的,震撼观众们,以至于要在电影结尾飞字幕提示别剧透。
可惜,导演连拍一部优秀的黑色犯罪喜剧电影,都还差些火候。
就算当年以黑马姿态大卖的《无名之辈》,也只能说差强人意,遗憾不少,全靠同行衬托。
到这部,想法更是远远跑到剧本和执行力前面,一个花里胡哨、似是而非的故事,情节悬浮、人物飘忽、主题四分五裂。
两部续集不同故事,同年上映,更近似行为艺术。
感觉导演不止在拍电影,而是要修道成仙了。
仙儿其实也不怎么仙,有一些讽刺,主题是好莱坞几十年前就讲过的,而且跟风者不少(原谅我不能点开山鼻祖们的名字,一点片名就剧透了),最后并不特别深刻。
本质上,电影讲的还是男女关系,很大的局,关注的是很微观的情感。
渣男遇渣女,大骗诓小骗,但良知未泯,所以最后有得救。
整部电影考虑大众观感,并不敢把人物写到极致,男女看上去都有苦衷有犹疑有成长和救赎,不太让人讨厌,最后更是要“化渣”,渡人渡己,落到电影里便是畏首畏尾,保守表达,最后离题万里。
渣人不“渣”,前半部的戏耍就显得无理取闹,很不道德,观众并不能共情电影里暴击“渣男”的爽快,只觉得何以至此?
电影只能闹哄哄,往夸张喜剧路上走,反正怎么癫泰国都接得住。
任素汐还好,只是可怜逼得章宇要龇牙咧嘴,尖声尖气,帅哥形象全无。
真相揭开也不意外,至少我之前已有预感,并未太震惊,其实很多前辈都做过类似设计,不算新鲜。
当然还是要表扬一下导演,中途揭开谜底,对叙事是很大考验,电影算把故事讲圆了,全须全尾。
但如前述,做局也好,反转也好,故事核心还是男女关系,但这层恰恰是电影最弱的一环。
感觉导演把精力都放在怎么三翻四抖,怎么讽刺现实,怎么打通“第四堵墙”了,而这对男女是怎么个情况,电影根本没讲清似乎也没打算讲清,关系从天而降,背景全靠台词生讲,男主角陈三金的所谓渣,看起来都是普通人的正常反应,做了一些坏事,还是忏悔的口吻在讲,观众根本讨厌不起来,所以影院的观众与电影里的大众认知上形成了错位,不能同频。
女主角其实问题更大,比如男主欠尾款要债,与男女朋友私人借债本不该混同而谈,但每次争执却都要公私不分一团乱麻地把所有矛盾搅和在一起。
每次男主试图梳理原因,找“关键卡点”,女主的回应都是“一开始就不对,根上就错了”,根本不打算解决问题。
那不爱就不爱吧,也没什么可说的,但又依依不舍,又良心未泯,又重新来过,儿戏得跟什么似的。
更别说电影这么大陷阱,完全是对男主角公开处刑,杀人诛心,让他社死,放别的电影一般得是灭门之仇的待遇,本片却是可以翻篇儿重来的,只能让人赞叹一句,好大的心,好贱的命。
所以这对壁人儿,当好人不行,作坏人道行也不够,人的复杂最后讲成温吞水,形坏而神不坏。
丢在这个夸张闹剧里,只显得格格不入,像是跑错片场。
到最后,两个角色也没有成立,他们为什么分开,又为什么复合,为什么依依不舍,我一头黑线,很不理解。
你说拍渣男,任素汐之前的《半个喜剧》,教科书一样的“渣男图鉴”,环肥燕瘦,各种型号都有。
可导演能豁出去拍,章宇愿豁出去演吗?
但还是要夸章宇和任素汐,真是优秀的演员啊,剧本的人物塑造差成这样,他们硬是靠自己的演技,无中生有地把角色给立住了。
电影里的角色那么多莫名其妙,那么多不知所谓,那么多毫无逻辑,最后这两人就凭着几段硬接的文戏,几个生动的表情,把观众拉回到了故事里。
演员救了导演,否则这片评价只会更低。
电影同样可以看到导演惊鸿一瞥的调度,比如开场的恐袭长镜头,章宇和任素汐的一段室内文戏(致敬第一部类似桥段),包括最后那场戏中戏的情绪调度。
导演是有水平的,但他再一次被这个完整度不高的剧本给绊住了。
导演其实大可以试试其他类型题材,比如警匪片或动作片,可能会有惊喜。
电影从人物到故事,甚至主题和风格,虽然与第一部《无名之辈》并无关系,但还是在电影里多次致敬了前作,比如《胡广生》的配乐,比如男女主角放下心防的互动,甚至“尿裤子”的剧情,还有那句“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电影很难讲能否再创辉煌,但导演确实试图做大做强。
商业成功的导演与他赖以取胜的小人物叙事渐行渐远,几乎成为一种诅咒,他依然在试图赋予自己的主角们平凡的名字,但在聚光灯下,他们扬名立万,再也不是普通人。
🖊《三金的世界》,同时会想到印度作品《宿敌》。
🖊中段“揭底”,导致后半段节奏有些突然🖊媒体的恶果,综艺的无德,男女的反对立🖊“陈三金”吓尿片段,call back第一部马嘉旗胡广生。
🎈陈三金,咱俩其实都不是什么好人,谁也不用跟谁说对不起。
🎈陈三金,其实光,本身就是个骗局。
你知道吗,火龙果的生长是离不开光的。
所以果农们会把果园布满灯光,晚上一到,他们就把灯光打开,光会照在每一颗火龙果身上。
这样他们就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生长,所以对于火龙果来说,他们的整个世界,都是假的。
🎈—“观众不想看到英雄。
” —“观众想看到英雄。
” —“现在我是导演,我说了算。
”🎈你说,这些火龙果知道它们被骗了吗?
知道吧?
知道吗?
不知道吧?
不知道吗?
应该知道吧?
应该知道吗?
应该不知道吧?
不应该知道吗?
看完《无名之辈:否极泰来》,发现很多人都会把它和《楚门的世界》放在一起做比较。
但看了N多个影评,也没有几个能说出到底这俩电影哪相同哪不同的,只是一句轻飘飘的“它比不过楚门”。
我认为,这并不能算是对一部电影公正且深刻的解读。
下面,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大家略微简单地对比下两部电影,让没看过《无名之辈:否极泰来》的朋友,对它有个新的认识。
(含剧透,慎入)01 揭露真相的时机不同重看《楚门的世界》,发现它在电影开头的前3句话,就把整部电影的真相揭露了。
导演:虽然楚门生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但他本人却一点不假。
没有台词,没有剧本,这是一部生活实录。
看,没有任何铺垫,《楚门的世界》一开始就在赤裸裸的告诉你:这是一场大型真人综艺秀,完全写实的记录一个人的真实生活。
作为观众,你只需看主人公楚门如何发现真相,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但《无名之辈2》并非如此简单,它是在影片进行20分钟左右后,才对观众揭露出真相:陈三金,入局了。
这二者有啥区别呢?
区别,就是作为观众,当你完全被影片的东南亚枪战、杀戮、血腥、残暴吸引入局时,突然发现“矮油,屏幕里的一大帮人枪林弹雨的,原来都是在做戏!
都是演给我看的!
气死老子了!
”这时,你会发现,你被电影耍了一道,对它有点小小的不满,不忿!
不满的是,漏洞12345这么明显,老子居然没看出来是在拍戏!
不忿的是,他们演的确实像真的,这电影好像确实有那么一点看头了。
当曲折上升了一个层次,你就会对电影的期待更高了。
02 男主破局的状态不同楚门破局之前,先花了好大一番力气去解局。
首先,他去思考自己死去多年的老爹为啥突然出现在街头,然后明显被陌生人推搡着送走,到底有何内幕;接着,他再去思考白月光被当疯子抓走时,那段“全世界都是假的,都是骗你的”真伪;随后,他才在生活里一一论证,最终得知真相,自己主动设局逃脱牢笼。
他的主观意识在电影里贯穿始终,他要活出真实的自我,他不喜欢虚假被安排的人生。
反观陈三金,从街头按摩女开始抬抢射杀的那一刻,他就莫名其妙入局,到了影片的最后10分钟才恍然大悟“矮油?
前女友伙同整个黑帮骗老子玩cosplay,感性这几天都是故意让老子出丑?
”再想想薛芳梅导演出身,依傍电视台,安排这种类型的真人秀分分钟不在话下,自己就是个陪玩的彻头彻尾的傻X。
所以从头到尾,陈三金只有最后10分钟破局的机会。
他可比楚门惨多了,他是被动的。
他没有过早的发现真相,没有任何解局的机会,更没有机会去塑造一个“英雄”的形象,也没有机会去塑造一个真实的自我,他唯一的破局,就是通过一把枪一兜子钱去做选择题后,完成最后的博弈。
如果没有那把抢,陈三金连举着AK耍帅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总导演来一个“渣男”结局,然后结束屈辱的一场秀。
从始至终,他根本没有机会反击,没有机会宣战,没有任何主观意识的选择权。
选择权,是个很内核的东西。
所以AK突突黑帮们的镜头,才会升华这部电影;所以,泰国观众们看到总导演一定要刻画个“渣男”出来时,才会替陈三金觉得可悲。
观众想看的,始终是真实的东西。
楚门想要破局走出那个假镇子,观众支持。
观众不会因为以后再也没的看了而感到愤怒,只会因为楚门不敢踏出那扇假门而觉得惋惜。
同样,观众希望一开始,真人秀对陈三金是个真实的演绎,他们想看的是一个人真实的情境下真实的反应,不然,和看小说有啥区别?
小说和生活,最大的不同,不就是小说可以科幻甚至玄幻,重生上万次都没人管你,但每个人的人生,真实的生活,只有一次,没有重来的机会。
这,便是观众倒戈站陈三金的重要原因。
想看陈三金破局,就是想看自己在面临被别人左右的绝境时,自己在那一刻的精彩反击。
03 女主的塑造不同楚门和陈三金都很幸运,他们破局的关键,都是白月光的因爱执着。
楚门的白月光,是楚门虚假世界里的唯一纯真,她是唯一告知他真相的人。
薛芳梅,也是陈三金的那段本该灰暗的人生唯一解局的人。
通过薛芳梅冲镜头吹了一口烟,有机会吻了一下陈三金,就似乎告知观众“她泄密了”。
陈三金得知自己入局,才有机会拿起枪破局。
才会在影片结尾傻呵呵地和薛芳梅调侃“你说它们知道自己是火龙果吗?
它们知道吗?
”这几个没有被完全说透的点连在一起,不就是暗示真人秀背后的统治者,那是真正的“火龙果们”吗?
楚门的白月光,自始至终对楚门是爱慕的,希望他变好变真实,去挣脱那个假牢笼。
陈三金的白月光薛芳梅,却一开始是造局的人。
只不过局面越来越难把控,她对陈三金恨铁不成钢,最终又残留一丝人性,还激发起一番新的爱慕,最终敢和权势做对,把真正的陈三金从罪恶的演绎里解脱出来。
薛芳梅的多重反转,也是《无名之辈:否极泰来》更好看的一层原因所在。
哪有一成不变的人?
人,是环境的产物,随时会变。
04 抉择与火龙果薛芳梅好在及时在悬崖边勒了马,没有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没有看着陈三金在真我之路上越跑越不着调。
陈三金和男二,以及那些黑帮假兄弟们也是同样,大家都在演戏的路上,谁假谁真,听不听导演的摆布,不过都是一瞬的抉择。
抉择好了,流芳百世,抉择错了,臭名远扬。
抉择多了,偶尔当回“无知的火龙果”,似乎也不足为过。
但谁又愿意一直当被欺瞒的火龙果呢?
话说,当初《无名之辈》我就很喜欢。
18年11月16日上映,冷门档期+新导演。
题材么剧情+喜剧?
喜剧成分不算多;明星么,最大牌的是陈建斌。
整个片子成本三千多万,第一天票房八百多万。
最终票房7.94亿。
豆瓣分数:8.0当年狠狠夸过。
导演也凭这部小有名气。
一看有续集还有点映,当然要看看。
1·创意是好的,但不新鲜
故事跟前作没有半毛钱关系。
除了俩演员以外,完完全全不一样。
背景改成泰国,人物全变,内核也不一样。
这也就算了。
导演把此前的多线叙事改成双线。
然后两条线,一条荒谬,另一条还是荒谬。
豆瓣的剧情介绍是这样的:在曼谷街头大闹分手的“渣男”陈三金(章宇 饰)与“狠女”薛芳梅(任素汐 饰),意外卷入了一场犯罪集团的绑架活动。
二人不出意外的成为了人质中的“出头鸟”、绑匪的“眼中钉”,在面临生存还是毁灭的一系列极端选择之际,二人尽显“渣男”“狠女”本性。
殊不知这场意外背后还暗藏着更大危机,极端情境下的二人将何去何从?
剧情表面上:已分手男(章宇)女(任素汐)在谈判过程中,意外被恐怖分子抓走。
二人深陷随时可能被杀的可怕情况中,意图自救。
看完我的想法:
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有“悬疑”tag.也就是俗话说的“钩子”。
这部可好。
前半小时:很好!
紧凑,合理,动机清晰!
看来这部保持了上一部的水准!
到了转折:
从凶手角度叙事的我见得多了。
正统破案侦探带着走的我也见不少。
没见过这样,开头正统,到一半直接破解的!
啊???
变魔术就变。
魔术揭秘就揭秘。
我没见过正常变魔术,变一半:大家好这个魔术是这样变的!
观众(比如我)难免有被骗的感觉。
以下有剧透。
以下有剧透。
以下有剧透。
如想去看不要接着了。
2·以下有剧透
我是没看出来,有IMAX的必要。
怎么做到的,场面比上回大得多,经费一看就比第一部富裕,然后主要人物就仨。
上回故事线还有5条,这回就俩,严格来说一个。
然后拍得比上回还差。
……是不是编剧只写了个开头,然后舍不得给尾款,后头自己编了?
比如《追凶者也》也是。
这种操作都是让观众处于上帝视角,通过几条线露出破绽,直到高潮几条线交汇……第一部就是这么拍得!!
故事线交汇要么重叠。
要不就像《摄影机不要停》那样,把上一段故事重复一遍,讲直播过程。
没有!
这样!
到一半直接扔脸上的!
没有!
故事核心呢?
上一部核心是,小人物找回尊严。
这一部呢?
不会说是真爱无敌吧。
连幽默都差了好远。
气死。
有的地方有明显的解构,看得出来。
但是这个解构好么?
没有意义,那个高潮段落完全硬拗的!
真是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要不是男女主角演得实在是好,我都想给2星。
现在手松一松,给个6分吧。
咋个说,没名气的火了之后,质量反而下降了。
不理解,不理解。
人为营造一场极端危机,不是将个人放在道德上审判,而是期待他重生,进化。
笑不出来、也哭不出来,非常尬,一场闹剧,人物情节没有一个立得住,故事真的不好看更不可能共情,也非常不可信。短视频+综艺节目的大量拼贴,为什么要在影院看这些?毫无逻辑。视听美术造型都没问题,故事烂到极致。ip续作太烂会反噬ip本身的…
烂片,别看,快逃!
除了开场的那一场枪战戏之外,可以说本部电影一无是处。整个后半段剪辑节奏错乱,故事冗长,说教意味明显。感觉整个电影的时长再减去50分钟应该更为合理,模仿《楚门的世界》又没有没有模仿清楚,烂片中的烂片!和第一部无名之辈中间隔了100个《恶意》
章宇很出彩
想法貌似很高级?却在用哗众取宠的方式批判哗众取宠
其实故事慢慢看下来还是不错的
简称中国丛林版的《楚门的世界》,章宇跟任素汐的搭配演技演的太好有哭有笑的,前期真以为是个搞笑爱情片,结果中间出现的转折才知道是综艺节目,有噱头和故事情节都很好玩,而且三个主人公还有色彩隐晦着美术三原色"红黄蓝",颜色表明人物性格确实可以!最后结局和配乐也不错, 全片唯一的两首歌都很爱!
剧本很扎实,是很好的个体表达的电影。而且是踩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地方进行的表达。没有过分挑战流行的意识形态和暴力,同时完成了自己的阐述。所存在的问题是过度理想化的处理,以及中间的综艺化的视听表达。但也很难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不过现在大家打低分的原因跟上述所说的几乎无关,这也让我很奇怪。但是最后的《光》响起来的时候,还有最后一幕的鳄鱼在演播室里,是我看到相当好的视听表达
观众在一个小时之后,先于主角打开「那扇门」之后,一边在想着前面bug的地方,一边开始默默承受后面尬演、硬演所带来的煎熬。影片为了给渣男、无能男洗白白可谓费尽苦心,冠上人性道德在镜头面前经受不住考验的宏观命题,先抑后扬,男主不仅经受住了,还人性道德都发出光芒了,我都要看吐了。
真的种草这个系列了。前半段害怕,中间又恶搞,结尾又很燃。国产版《楚门的世界》,但这次感觉被操纵恶是观众。
这部片如果评分不高,我想或许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片名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一定非要搞一个《无名之辈》的系列,但既然都冠上了这个片名,就很难让人不和第一部做比较,但两部的差异又确实太大了,难免会让很多冲着续作的人感到失望。就这部电影本身来说,大概三星半到四星吧,后半段的转折其实有猜到,不算很惊喜,但有些场景还是会被打动到,最后的片尾彩蛋有点意思啊,期待下一部。强烈提醒,看之前千万别看太多评论,避免被剧透!!!
年度最佳
哈哈哈哈这个片子里章宇真有那种要钱不要命混不吝的范儿。确实牛逼好看,舞台在东南亚,但还是《无名之辈》原班人马,班子没变,内核也没变。很荒诞,两个普通情侣角色在泰国水深火热,看客的三观也跟着剧情跑,但还是聚焦了普通人平凡之辈的尊严和勇气。薛芳梅这个角色很有点意思在身上,她对陈三金360度无死角的嘴炮无比精彩刁钻,是当之无愧的网络嘴替。
上个月点映,第一时间去看了。说实话,失望至极,没有想到第一部如此的惊艳,第二部如同一坨大的恶心人,还什么综艺节目,什么楚门的世界,一切的一切,到底就是恶心人,骗人感情,还敢同时官宣两部,真希望导演好好反省一下,别出来骗人了
可以,比第一部还好
年度烂片的有力竞争者,完全不知道导演想要表达什么。一上来 误入犯罪行动 行吧 虽套路但是想主打一个刺激惊险 逃出生天戏码是吧 啪 反转袭来 原来是要整蛊渣男 好吧 我忍 讽刺社会现状是吧 结果 最后 又洗白渣男 觉得人不应该只看一面 又想表达人性的复杂性了 我呸 要点脸吧 把观众当傻子整 尤其是戏里那些群众的反应 太讽刺了 关键是衔接极度不自然 想到什么拍什么 从头到尾都是彻底的失败 连带看任素汐和章宇演技都变差了 浮夸 油腻 不知所谓 莫名其妙。早说了 饶晓志就是被业内力捧 但却完全被高估的导演之一
这究竟是电影还是综艺真人秀?本来可以好好讲一下故事,却把一个渣男生生拍成了英雄……导演这价值观念稀碎一地,喜剧不是喜剧更像狗血网剧,情感故事也不是这么讲述的啊,纯粹是乱来、圈钱的片子。(PS:任素汐眼睛特别好看)
6.26点映看。人生如戏,全靠演戏,全靠加戏。
饶晓志太可怕了,整部电影充斥着编导自以为是、自说自话、自我说服的尴尬,把假的当真的拍,把真的当超现实拍,把两性拍得肤浅,把人性拍得浅薄,把媒体拍得儿戏,顺便还贬低一下没事就全民关注和感动的泰国观众,好久没看到剧情、手法、内核都全方位灾难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