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族时代
Le temps du loup,暴狼时刻(港),狼的时代,恶狼年代,Time of the Wolf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阿娜伊斯·德穆斯蒂埃,卢卡·比斯孔贝,Hakim Taleb,碧翠斯·黛尔,帕特里斯·夏侯,布里吉特·罗安,奥利维埃·古尔梅,丹尼尔·杜瓦尔,布兰科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奥地利,德国语言:法语,罗马尼亚语年份:2003
简介:伊莎贝尔·于佩斯饰演的安娜,一家四口从城市逃难到乡下,发觉自己的村屋给人占去。争执中丈夫被杀,安娜带着子女流离失所,途中儿子还给一流浪少年扣留。后来到了一个火车站,很多人在苦候,望火车把他们带到安乐郷。安娜听说有一班宗教义士,奉献自己以拯救人类,连她儿子也甘愿受祭。人在极端环境里不见得只剩下狼性。汉尼卡的风格有份..详细 >
犹如人造的世界末日一般
什么啊……剧情倒是可以叙述却不知讲它所以然
哈内克这部末世寓言从开始到干草屋燃烧段落都很好很简洁,后半等火车的段落随着角色增多,避难的环境变复杂混乱、电影也进入一种混乱难以继续或结束的地步。想起了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长路》,也是末日世界的故事,带有温情。【电影资料馆】
超越伯格曼的《耻辱》,就因为那个小男孩。最后的扑火。可能是他最好的电影。这部电影好似在塔可夫斯基与伯格曼之间的某个地方。启示录似的电影。
D/ 勉强及格吧(放在哈内克序列里简直想给一星)。世界观都没立起来就开始抓马并故作高深,导致之后的什么隐喻什么批判的力度无限趋近于0。就背景而言,《钢琴教师》是极恰当的抽离,这回直接架空玩崩。哈内克的悲悯从未如此干瘪生硬。摄影、于佩尔和结尾,可以凑到三星。
我是真没看下去
不算残酷的哈内克 融于背景中的于佩尔 对《雾中风景》力不从心的致敬
自负的让人生厌,一部讨打的影片
反高潮却不冰冷还觉得丝丝温暖.
最后竟然留了点希望,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几乎流下泪来
打一开始就没走进/相信,再深刻的寓言也成了马戏。(当下看哈内克,每一部都难免会自我投射到当下。
【non-theatrical】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罚坐啊。说来奇妙,本片大概是哈内克职业生涯中戏剧化处理程度仅次于《趣味游戏》的一部了,但观看途中的煎熬程度则远超出自其手的其余正统大闷片。唯有结尾的火车行进空镜能依稀体现哈内克之气质,在类世界末日的设定下讨论中产之虚伪性无异于在公路电影中探讨机器性能云云
非常哈内克的结尾 永远提出问题 永远不给出解决的答案 结尾太美 寒冷而诗意 但全片的画面实在太暗 看得费眼睛 几乎没有情节 也没有进行多深刻的探讨 都是围绕着描写饥荒困境中的小事与其中微弱闪耀的人性光芒 当然 也有罪孽 小女孩写的那封信最为动人
哈内克才华枯竭的时候就会制作出这种枯燥乏味的电影。
如果不是于佩尔可能看不完。
电影从头到尾保持着灰暗的色调的压抑的气氛,末世下资源耗尽,活下去成为压倒一切的目标,对弱势群体的鄙夷,对异类的排斥,对暴力的崇尚压倒了昔日的尊严和美德。车站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看似抱团取暖共同求生,实则是重构/复制一个人类社会。本片应该是哈内克想要表达主题最复杂的电影,但是在对人物关系的挖掘上与其他影片相比稍欠,于佩尔可以发挥的空间也不大//看了一下其他人的影评,竟然是难民?!这不合逻辑呀!
没什么意思
看了开头,一哆嗦,想说又要被那个熟悉的哈内克虐了,激动万分…结果后面,你要说的你想表达的,放在这样的设置里,一切都削弱了力量。
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不过总归让人感觉到冰冷
6/10。哈内克运用银幕空间制造出一层黑暗恐惧,人们在丧失家园的荒原四处飘零,镜头挡住家属上半身的葬礼戏让极简元素释放最大情感,弱女子践踏尊严为生病的宝贝讨水、过路客收了别人的手表却不留一滴水救济,无人为女主伸张杀夫之仇,男孩赤裸着寻求涅槃的燃烧时刻得救,结尾火车开动如人性自我救赎。 @2017-11-12 13: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