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获得金腰带,随后有人(杀父仇人的儿子)不服发起挑战,不听教练洛奇的劝告去应战,惨败。
意志消沉,迷失自己。
在家人以及洛奇的帮助下,重振旗鼓,最后创造了传奇。
这种系列的电影似乎都是走得差不多的套路,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无非是什么不要放弃啊、坚持就是胜利啊之类的,仿佛遵循这些道理走下去就能成为人生赢家。
可正如《道德经》里所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有赢家自然就有输家。
老德拉戈呢,打“死”了老奎迪,随后被洛奇打败,于是乎失去了所有。
尊严扫地,遭国家唾弃,甚至于妻子也抛弃了自己。
他把自己比作流浪狗,忍饥挨饿遭人唾弃一无所有无家可归,一心想着生存、战斗。
输了一场比赛,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是不是过于沉重了。
龙格尔也老了,头发和胡子,都白了。
可是眼神中那股坚毅,依旧透露出曾经作为拳王的那股傲气。
但正是这样一幅垂垂老矣以及心有不甘的样子,将老德拉戈后半生的落魄演绎得淋漓尽致。
可后来呢,为了自己的儿子能站在巅峰,放下了最后一点拳王的自尊,听从资本家的安排,在宴会上面对曾经抛弃自己的妻子,尴尬又不失礼貌地微笑。
连儿子看到她,都为自己感到愤懑,为什么她抛弃了你丢下了我,现在我们父子俩还要在她面前摇尾乞怜。
可是啊,他一心只想着儿子的前途,自己的这点面子,算什么呢。
看见经年未见的妻子时的愕然与不知所措
因为输了比赛,所以觉得自己活该被抛弃被羞辱那他的儿子德拉戈呢。
小时候被母亲抛弃,跟着父亲过活。
而父亲,早已成为了国家与民族的笑话。
所以啊,他恨。
他恨狠下心来不管他们父子俩的母亲,他恨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
才会在宴会上看到母亲时情难自禁愤然离席,才会对父亲大吼大叫嚷着凭什么要看他们眼色。
他一心只想证明自己,或者说他想要证明那些人都是错的。
最后面对奎迪,一步一步将要得胜。
可是没想到,奎迪那么顽强,根本就打不倒。
他的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怀疑,他不相信自己可能会输给曾经的手下败将。
可是无奈人家有主角光环,于是乎自己一步错步步错,输掉比赛是时间的问题。
这时候,那位母亲和其它的资本家们,看着自己的投资亏本了,便自然离开了比赛现场。
德拉戈被打倒在地想要爬起来,往那边的座位上一瞥发现他们都离开了,他呆住了。
那个眼神里充满了些什么呢,委屈、不甘、伤心、绝望、沮丧,自己失败了,还是没能证明给那些人看。
仿佛像灵魂没有了附着体一样,德拉戈显得很游离,那一刻开始,他是真的输了。
看着人离开后空荡荡的座位,百感交集的眼神那所谓的传奇,洛奇呢。
是选手时风头一时无两,后来成了教练,自己的弟子又是如此出色,该是人生大赢家了吧。
可是啊,事业上如此成功,家庭却分崩离析,跟自己的儿子近乎决裂。
就连自己得了癌症住院治疗,都是徒弟奎迪在照顾自己。
他没有亲人,很多事情都只能自己做,对于自己的做不到的事情——像门口那盏坏了的路灯——就无能为力。
他多少次地想要给自己的儿子打电话,想要修复父子关系,想要见到自己长到很高却还不认自己的孙子,就有多少次的犹豫和退缩。
他对奎迪说,自己没办法做到假装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跟他们普通地问声好。
他活在无尽的孤独里。
拿着电话,犹豫不决最后,来说说奎迪。
他输了什么,本心。
父亲死亡,成长缺失了父爱对他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才会才别人侮辱他父亲时怒不可遏,所以在看曾经害死他父亲的人现在大摇大摆地站在聚光灯下如此厌恶,所以才会在媒体见面会上听见老德拉戈提起他父亲时恨不得立马上去给他两拳。
第一次德拉戈发起挑战,他没有听从洛奇的劝告,应承了下来。
可是他心里啊,却以为这是为父亲挽回颜面,结果一败涂地。
躺在病床上,不断地自责不断地自我怀疑,哭泣。
出院后,对自己的不相信更甚。
自闭、焦躁、不安,快要崩溃了。
甚至于,他来到老奎迪的训练馆,跟父亲的老朋友聊了几句后,都没有勇气进去。
自己女儿出生后,独自带她来到训练馆,打着沙包,绝望地嚎叫。
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输。
他害怕,他恐惧,他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些到是因为什么。
他需要重生。
失败后的眼泪他明白了,他不需要证明什么,他是传奇的儿子但他有自己的人生。
他打拳,是因为热爱。
于是洛奇带着奎迪来到了沙漠拳击场,开始了涅槃。
刻苦训练,心无旁骛,很快地,奎迪找到了自己。
在台上,一次次被打倒,一次次站起来,因为我热爱。
便获得了胜利,创造了传奇。
最后,他带着妻女来到父亲坟前,一家人如此安详。
他救赎了自己,他成为了一个好拳手,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多说一句,女儿被诊断出有可能失聪时,洛奇让他准备好自己的女儿可能真的是个聋子并且要奎迪依旧爱她。
奎迪不解,他说他当然会爱她。
洛奇说这就足够了,因为这样她女儿便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缺陷。
老德拉戈看见自己的儿子宁死也不要认输,舐犊情深,扔上了毛巾表示认输。
德拉戈还怪自己的父亲为什么要认输,我们怎么能输呢。
经历了荣光、低谷,被抛弃被羞辱,以及与自己的儿子这一路走来,老德拉戈明白了,比赛输了便输了,也没什么,家人还在一起就好。
那些离开了我们的人,原本就不是家人。
最后,父子依旧一起跑步、训练。
洛奇呢,也终于敲响了自己儿子的门,看见了长得如此水灵的孙子,灰心一笑。
儿子也向自己表示了友好,告诉孙子自己是他的爷爷,并邀请自己进去坐坐。
进门后,父子俩相拥在一起,冰释前嫌。
原来,和好也没想象中那么困难。
谁的人生容易呢。
谁又不曾在深夜里痛哭呢。
谁不曾输得一塌糊涂呢。
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多走几步,总会好起来的。
在1976年的《洛奇》上映之前,30岁的史泰龙最大的名头,就是一部情色电影的男主角。
可是当《洛奇》以2.25亿美金的票房俘获观众后,连他那部不知名的情色电影都改名叫《意大利种马》(洛奇的外号)了。
铁血史泰龙曾经也是小鲜肉呢整个《洛奇》系列的六部电影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确实让史泰龙从此成为一代动作巨星。
所以,当2015年的《奎迪1》上映后,很多人都想要再睹洛奇的传奇人生。
但是《洛奇6》其实已经让整个“洛奇”的正传故事寿终正寝,如果非要强行重启,只会是狗尾续貂。
因此,《奎迪》系列并不是在讲述“洛奇”的后续,而是另开篇章,讲述一个全新的“家庭”故事。
不过,这种家庭话题在《奎迪》中并不明显,然而到如今的《奎迪2》中,有关于奎迪家的往事、有关于《洛奇》系列中的陈年恩怨悉数展开。
如果说《奎迪1》只是饶有彩蛋意味地插进了“洛奇”的面孔,那么《奎迪2》不但让《洛奇》系列得到“续命”,更是开启了主角阿多尼斯·奎迪的“拳王”新时代。
和《奎迪1》不一样,《奎迪2》的故事直接和《洛奇4》相关。
在《洛奇4》中,阿波罗·奎迪因为替好友洛奇应战苏联拳手德拉戈,不幸去世,而洛奇随后卧薪尝胆,在苏联拳击台上为好友报了仇。
《奎迪2》便是由此出发,讲述了德拉戈带着耻辱来到美国,让自己的儿子维克多挑战阿波罗·奎迪的儿子,也就是主角阿多尼斯·奎迪。
按照中国武侠片中的行话来说,这就是一场子辈们为父辈报仇雪恨的故事。
德拉戈被洛奇打败,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儿子维克多挑战阿多尼斯,为自己洗刷耻辱;但德拉戈又是阿多尼斯的杀父仇人,所以他必须应战,战胜维克多,其实就是为父报了仇。
这个故事和《奎迪1》区别很大。
在这部前作中,阿多尼斯只是一个愣头青,他虽然拥有不错的工作,但是还是希望成为像父亲阿波罗一样的职业拳击手。
洛奇帮助他走向成功,只是一种基于老友的关系,加上自己孤独的生活。
所以第一部的故事显得干瘪而无趣,洛奇的出现,阿波罗·奎迪之子的名头,呈现或缺失毫无损害,它可有可无,我们在观影中获得的共情效果几乎与此无关。
因为实际上,《奎迪1》达不到更高级的共情体验,一个《姿三四郎》式的拜师学本领的故事,本身并没有任何稀奇。
《姿三四郎》在黑泽明镜头语言的摩挲下可以逞性,但《奎迪1》除了史泰龙的那张脸,没有任何东西。
幸而《奎迪2》开始在故事上下功夫,它不仅仅是一个复仇的故事,更是一个有关于“生活”和“止战”的动作片,光凭这一点,它就高出《奎迪1》一大截。
《奎迪2》最起码讲述了三个家庭:奎迪家的伤痕、洛奇家的龃龉、德拉戈家的耻辱。
在片中,阿多尼斯面临着两重痛苦,一方面,他遭受了复仇的失败,不仅没有为父报仇,而且还可能有丧失金腰带的风险;另一方面,他新诞生的女儿患有慢性听力受损的遗传病,这种痛苦不仅折磨着他,也折磨着整个家庭。
片中最为催人泪下的片段并不是阿多尼斯的失败,亦或者成功,而是当阿多尼斯为女儿测试是否有遗传病的时候。
只见玻璃的一侧是阿多尼斯的妻子和女儿,一侧是他和医生,随着一次次医疗测试的失败,阿多尼斯无言地落下眼泪,而当另一侧的妻子看到后,也只能同样地落泪无言。
因为他们心知肚明,女儿可能会面对的未来。
妻子患有慢性听力受损病症的设定,其实出现在第一部,但是遗憾的是,这种情感的燃爆,还是第二部才点燃的。
诸如此类的情感触碰在《奎迪2》中并不少见,比如当洛奇面对遍体鳞伤的阿多尼斯时,那种掺杂着羞愧和痛惜的不安感;比如德拉戈和儿子维克多面对前妻时的难堪和无奈,愤怒和折磨;再比如阿多尼斯在照料女儿时,感到的糟心和无助,那种面对敌手的怯懦,那种被家庭掣肘的徘徊,都一拳拳重重地发泄到拳击馆的沙袋上。
《奎迪1》只是单纯地再现一个简单热血的拳击故事而已,即使结尾,它依然在沿袭《洛奇》,我看不到它任何打动人心的情感。
但是《奎迪2》却完全不同,它的复仇只是一个契机点,它的热血只是一种表象。
它有暗流涌动的东西存在,这种东西就是拳击手背后的生活。
尽管这种生活和小津的庶民电影相比,只是有着蜻蜓点水的触碰感,然而借机将此点缀在拳击类型片中,便有着文武火交替慢炖的轻盈感。
更为难得的是,影片还将这种汤汁萃成了一种对于“拳击片”本身的反思——到底为何而战,甚至有种“止战”的况味存在于斯,便更是进了一步。
因为不管是洛奇,还是阿多尼斯的母亲,都时刻提醒阿多尼斯,如果父亲阿波罗在世,他可能不会选择当拳王,而是选择生活,更不会那样“糟蹋”自己的身体。
因为洛奇连自己的儿子都产生龃龉,导致多年不见。
而阿多尼斯的母亲当年也痛失自己的丈夫,这种源自于生活本真的体悟,才是真正能让人啜泣的共情滋味。
所以在阿多尼斯战胜维克多的那场比赛中,洛奇时刻提醒他: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战,而在阿多尼斯战胜之后,洛奇也脱帽致敬,向他说道:“这是你的时代!
”随后便扬长而去,到温哥华看望自己多年不见的儿子和孙子。
这种一生热血归于晚年生活的选择,或许才是真正的拳王之悟。
可能阿多尼斯还并不能完全懂得,但是他终将明白,对于一位迟暮的重量级拳王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沉甸甸的金腰带,而是家门口那根坏了几年的路灯,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修好。
本文转载自“中影指数”约稿请豆邮
本来抱着很大的期待,但是看到成片之后比较失望。
剧情太过于平淡,对于我这样一个拳击爱好者来说,不够燃,完全没有看《洛奇》系列那么激动。
家庭的呵护和陪伴之下,重返巅峰,没有问题,但是和拳击搭在一起总是觉得不舒服,特别是前面有《洛奇》系列。
也许,《奎迪》中主角设定为中产,本身就不是走励志路线的。
音乐上,洛奇经典的背景音乐,只在最后出现。
《洛奇》粉觉得太少了。
不过整部电影加入了很多HIP-POP音乐,特别是二番战小奎迪的出场,惊艳。
和他爹一样,爱秀。
训练场景,不燃,以往都很燃的。
而且,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针对性的提高(洛奇系列中,阿波罗作为洛奇的教练,带着他减重,加快脚步,后来打赢了比赛就很合理),为什么二番战就打赢了呢?
难道是那个轮胎中的近战训练?
这个是我们平时练拳的基本内容,没什么特别。
所以为什么二番战赢了,技术上有什么提升,只是心态上的调整,太单薄!
最后最后最后,我最大的心结,德拉戈才的故事相比之下才最动人啊。
拳击是穷人的运动,面对命运,除了挥动拳头,别无选择。
洛奇系列中,伊凡是个机器,不太能引起我的同情,但是维克多在奎迪系列中,作为一个拳击手,真的才符合拳击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
从小生活困苦,父亲苛刻的要求他练拳,生活在仇恨之中。
终于有了报仇的机会,一番战,因为仇恨,犯规未能拿到拳王头衔,见到抛弃自己和父亲的母亲之后,心态失衡,拳台上再次输给了奎迪,但是终于感受到了父亲的爱,放下仇恨,重新训练,成为一个拳击手,多么有成长性的故事。
台词我都给配好了,维克多在二番战之前,与父亲争吵,说道:我打拳不是为了证明我多么了不起,只是想让别人知道,我失去的,我一定要拿回来。
这个故事中,主角更有成长,也更符合拳击本身的精神。
对于爱《百元之恋》的我来说,小人物和失败者的形象,才是最能打动我的。
最后想说,小奎迪的体型真的够不上重量级,健身练得不错!
看了奎迪1奎迪2,相对于奎迪,更加被洛奇圈粉了。
没看过之前的《洛奇》系列,不知道洛奇年轻的时候经历了怎样的人生,但这个老年的洛奇,充满了智慧,做事不慌不忙,脾气好,虽然不是奎迪真正的父亲,却胜似父亲。
在赛场上,在人生上,都是奎迪最好的导师,奎迪的成功离不开洛奇。
此外,这部的反派父子其实也是悲情的角色,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一个外传。
与洛奇有关的电影从来都是让我感兴趣的,从洛奇六落幕后以为再欣赏不到洛奇热血挥拳的身影,但幸好有两部外传奎迪的面世,相比洛奇系列的底层人物用不屈的拳头去向命运挑战和征服拳坛,奎迪则以更加轻快的节奏以及渴望理想来迎合这个时代追求自我认可的主流价值观,很好的延续了体育竞技带给人们积极励志的正能量。
但要说到美中不足的,个人觉得两部电影缺少了前六部中一些具象的主题画面,比如贯穿六部电影中,洛奇一个人穿过费城街区的晨跑后冲上市政厅台阶振臂高呼的画面,还有后期洛奇铜像的各类特写镜头,六部电影通过这一个相同的过程将洛奇的成长与突破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再配上热血的音乐总是能将观众的血液燃烧起来。
如果奎迪还有后作希望他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热血bgm,让现在的年轻人再次感受到四十年前为洛奇而欢呼和崇拜的热情。
奎迪:英雄再起,对于这种剧情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片子,为什么会让你有共鸣,甚至对几个场景的泪目,当然不排除因为洛奇系列的影响,但是该片对于情感的把握很有“度”,给你感受的空间和时间,代入感就特别强。
对比起来,大部分国产片对于情感表达的太过于“明显”和“夸张”,是怕国内观众看不明白吗?
过犹不及。
虽然在此之前已有过类似的题材,可看的时候,依然能看的人聚精会神;影片没有酷炫的特效,可依然能够抓住人的神经;电影中奎迪的内心描写很是丰富,有过好几次的转变,一开始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应战,去孤军奋战,到最后找到了自己值得奋斗的事物,变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处地狱还不够,变成地狱,才能赢像地狱一样的选手,这样才能赢得比赛,而不是为了赢去赢;而影片中的每个演员举手投足间都是戏,都是演技,微妙的面部表情变化,将该表达的诠释的淋漓尽致;那个俄罗斯对手,是危险的,因为他没有什么可以失去,这样的状态,这样的人,才害怕,最后俄罗斯选手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重新和教练一起开始,因为他从底层爬上来,便不害怕聪底层再开始;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唯有千锤百炼方能成器。
非常无聊,混乱杂乱突兀,不知道要干嘛,这类电影就是简单粗暴的突出一个主题就行了,那就是励志,非尼玛表达那么多,弄的看的人昏昏欲睡,也是醉了!
不得不承认史泰龙老了,总想赋予作品更多的人生含义,殊不知这不是你最后一部电影,何不慢慢来,其实这题材不是本就带着怀旧,何不彻底一些,非要赋予它新的生命,结果成了四不像
这对父子不能称之为反派,只是彼此的立场不同罢了。
而且,维克多更让人心疼!
真希望他只是点数落败,或者平局。
另外,私心希望能像《终极斗士3》里面把原先的反派博伊卡那样,把维克多父子作为《奎迪3》的主角来演绎,奎迪和洛奇可以客串演出,《奎迪3》的名字也可以叫“救赎”。
或者干脆重新打造一部,作为《洛奇》系列的衍生篇也可以。
如果要评选影史最伟大的体育励志电影,相信很多人的选择一定是《洛奇》。
这部诞生于四十多年前的经典电影的影响力毋庸赘言——它不仅是好莱坞拳击题材电影的鼻祖,更是一部伟大的励志电影。
这部电影拍摄于1976年,剧本原本是由当时的一个籍籍无名的好莱坞龙套演员所撰写。
他带着自己的剧本,跑遍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遭遇了1855次拒绝之后,才终于得到了投资自己的剧本的机会。
预算不够就抵押房子,请不来演员就自己上阵,在当时几乎没有人看好这部电影。
然而谁也没想到,影片上映之后旋即引发轰动。
就像电影中的主角永不言弃的拳击手洛奇一样,缔造了太多传奇。
戏里,那个出身贫民窟的落魄青年拳击手经过艰苦的训练,最终险些将世界拳王挑下马,虽败犹荣;戏外,那个原本籍籍无名的龙套演员靠着自己写的剧本一跃成为票房巨星,并最终在当年奥斯卡颁奖礼上包揽了最佳影片、导演在内的三项大奖。
人们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的名字,他叫: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从1976年的《洛奇》第一部开始,这个系列前后拍了六部,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
由史泰龙所创作的这一经典银幕形象也从壮年一路演到了暮年,并最终成就了一个象征着现代好莱电影文化的时代符号。
但当所有人都以为洛奇的传说要落幕时,就在2015年,已经年界七旬的史泰龙再度出山,出演并编剧了《洛奇》系列的衍生电影《奎迪》。
这部电影凭借着精良的制作加上不俗的视听效果,叫好又叫座,成为当年北美的票房黑马,不仅全球票房拿下了1.73亿美元,宝刀未老的史泰龙还凭借这部电影拿下了第73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男配角奖。
时隔3年,这部影史传奇的续集再次回归——奎迪:英雄再起 Creed II
作为一部续集电影,《奎迪2》延续了前作的不俗口碑。
IMDb评分7.7,烂番茄新鲜度83%。
作为《洛奇》系列的衍生外传电影,影片的主角已经不再是缔造无数传奇的拳击手洛奇,而变成了一位初出茅庐的黑人拳击手奎迪。
这个角色由我们熟知的《黑豹》中的大反派迈克尔·B·乔丹饰演。
奎迪的父亲阿波罗曾是世界级拳王,曾经与青年时代的洛奇亦敌亦友,但最终却意外死在拳击擂台上。
继承了拳王血脉的奎迪,天生就具有成为一名优秀拳手的天赋,为此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找到了父亲当年的对手洛奇当教练。
而此时的洛奇早已过了翘勇善战的年纪,岁月将他变成了一个罹患癌症却又与子女不睦的孤寡老人。
一个是活在父亲的阴影中,一心证明自己的莽撞青年,一个是病痛缠身辉煌不在的垂暮老人。
在训练的过程中,两人逐渐建立起如父如子的情谊。
某种意义上,《奎迪》系列就像是《洛奇》的精神延续一样——它不仅是一代人对传奇的回顾与仰望,更链接了两位传奇拳击英雄的时代交替。
影片的故事主题也较前作有了明显变化,不再是以拳击比赛的激情与励志主题为主打,而是更加注重影片剧情和情感的细化,激情中不乏温情,情怀中不乏感动。
《奎迪2》的故事承接上一部,男主角奎迪在洛奇的教导下,从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为受人瞩目的新一代拳王。
他不仅站上了世界拳王的领奖台,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而且还向女友比安卡(泰莎·汤普森 饰)求婚成功,即将晋升为人父。
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上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拳击场上却有一场宿命的硬仗在等着他。
对手是正值盛年的拳击手维克多·德拉戈(弗罗里安·穆特鲁 饰)不仅出拳强劲刚猛,心中还充满对奎迪与洛奇的恨意。
因为他的父亲伊凡·德拉戈(杜夫·龙格尔 饰)正是30年前击败奎迪的父亲阿波罗的对手,却因为败在洛奇拳下,让他的人生跌入低谷。
德拉戈父子发誓要在拳击场上赢回他曾经拥有的荣耀,而一心为父报仇的奎迪也迎来了拳手生涯最艰难的一场苦战。
父辈的荣誉与恩怨,拳手的尊严与骄傲,奎迪必须在教练洛奇的帮助下,重新振作并重返拳击擂台……
客观评价,《奎迪2》的故事构架上其实并不新颖,基本遵循了体育电影的剧情模式,主角从跌倒到绝地反击逆袭的剧套路,然而影片整体却不觉沉闷拖沓,反而越来越热血。
电影不乏拳拳到肉、激烈刺激的拳台对决,同时洛奇教育奎迪走出人生低谷展开自我训练的过程也被拍得很燃。
但与以往的动作电影不同,《奎迪:英雄再起》增加了许多激烈的感情冲突,导演将镜头对准了人物真正的内心世界。
两辈对手、两个家庭、两场较量、两个角度,让影片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拳台打斗,更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情感表达。
其中更是不乏令人动容的情节,父与子、夫与妻、兄与弟,各种情感相互交织,在观赏动作视觉快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物之间更多的情感触动。
电影的故事被划分成为两条清晰的主线,一条是主角奎迪的成长与蜕变。
尽管奎迪已经拿下了父亲当年所拥有过的拳王金腰带,可他人生的比赛才正要开始。
在擂台之外,奎迪也经历着人生的重大抉择,对妻子的爱和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在面对有听觉障碍的新生命的到来时的不忍与不舍。
从第一部着重“梦想”和“拼搏”的核心主题,到续集转移到主角的“信念”与“情感”,这些更为深沉细腻的话题,被有机地融入到男主角奎迪的每一次训练和每场比赛,最终又逐渐堆积起迎向最终比赛的情绪。
正如洛奇所说的那句台词一样:生活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向生活挥动多重的一拳,而是在于,你能承受多少生活的重量,并予以还击!
而另一条剧情主线则是来自父辈恩怨的纠缠,这也是续集剧本最为出色的地方。
编剧没有将反派角色塑造得过于脸谱化,反而花费了不少细节来刻画奎迪的宿命对手德拉戈父子,为此还特别邀请了曾经在《洛奇4》中有过精彩表现的杜夫·龙格尔回归出演这一经典角色。
老德拉戈曾经在拳台上荣耀一时,巅峰时受万人追捧,可被洛奇击败之后却失去了一切,甚至连曾经的妻子也选择离开,可以说这是一对充满悲情的父子。
老德拉戈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帮自己完成未竟的梦想,在擂台上夺回曾经的荣耀与辉煌。
所以他在儿子的成长中,他作为一位冷血刻薄的教练身份要大于父亲的身份,这让他几乎扼杀了这对父子之间的所有情感。
而小德拉戈带着父亲的期许努力成为强者,不断证明自己,唯一的目标却只为得到父亲的爱和尊重。
可随着拳击场上的比赛从单纯的体育竞技转变成拳手之间的隔代恩怨与父子情仇之后,这位无助的父亲终于为儿子抛出那条象征屈辱和失败的白毛巾。
这一刻让影片的主题升华——他不再是野心勃勃的拳手教练,而仅仅只是作为一位想要保护儿子的老父亲。
电影借此对体育竞技的精神进一步做了深挖,重新诠释了当年的《洛奇》系列的一贯主题:真正的胜利并非只是打赢了一场比赛,而是在遭遇挫折与痛苦的时候,仍然有勇气站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奎迪:英雄再起》将成为史泰龙最后一次饰演洛奇,因而也成为这位已经诞生了42年的银幕经典角色的告别之作。
曾经的动作巨星史泰龙也已经72岁高龄了,那个征战不已的迟暮拳王,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曾经骄傲的英雄如今也已经病痛缠身。
英雄迟暮的悲凉在于——他终将告别那个曾经辉煌过的过去,把舞台留给下一代人。
所以他主动成为了配角,在奎迪需要自己的时候主动站了出来,训练他帮助他证明自己,曾经在赛场上坚持血战到最后一秒的洛奇精神,又再一次在奎迪身上得以体现。
而洛奇也在这场陪伴中,将自己曾经的理想与激情传承给奎迪。
可以说,从《奎迪2》开始,这个系列真正完成了两代人的精神传承。
洛奇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人名,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关乎一个拳击手的骄傲与信仰、坚持与理想,孤独与煎熬。
最令迷影君印象深刻的是电影中洛奇在奎迪获胜后与他对拳之后的告白:接下来,就看你们年轻一代的了。
这句简单的台词几乎可以让那些曾经看着《洛奇》系列长大的影迷泪奔,洛奇这个角色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激情与梦想,更重要的还有满满的情怀与感动。
电影的最后,当比尔·康堤所创作的那首经典配乐 Gonna Fly Now 的变奏响起,迷影君依然会忍不住想象:当奎迪踩着音符跑回广场,望着昔日的洛奇雕像继续跑向朝阳的背影。
再见,洛奇!
你好,奎迪!
本文发表于公众号【迷影映画】(ID:miying1994)
惺惺作态
剧本写得是真好,人物刻画十分有力,并不是随随便便把前作的人物照搬来,每个人都带着羁绊被命运缠绕了在一起,三十多年前的生死之战敲碎了每个人内心,它像一个萦绕在每个人心头的梦魇。导演视角最有趣的是拳王身边的每一个女人,遗孀、前妻、伴侣,她们才是带着负重走下去的战士。
结尾一战,勉强能看
完全是靠几场拳击比赛的动作戏撑场面,两个男主打的确实漂亮,一身腱子肉很养眼,但剧情方面就是又简单又弱智,简单是说这种电影剧情就是一眼望到底,这也不是缺点,但弱智就不可原谅了,第一场赢得那么轻松,舍我其谁,然后又被虐的毫无还手之力,中间的所谓情感家庭戏让人昏昏欲睡,完全是上厕所耍手机的时间,最后跑沙漠最两个俯卧撑又上台给对手打趴下,就特么跟圣斗士小宇宙爆发一样。导演实力不行,其实拍一个90分钟的简简单单的电影挺好,废话不多,几场拳击赛就结束,又燃又爆炸,没人会在意剧情,但导演不知从哪来的自信,硬加感情戏,特么的谢永强和王小蒙之间的感情戏都比这个精彩
lol
太拖沓了看得我都觉得面包机不帅了
3星半,二比一好看,更燃更燃。
瓦坎达forever,不好意思,走错片场了。假使你没有看过洛奇系列以及前作,没关系,你只要记住燃就可以了,假使你是一位洛奇粉,这部作品让你依旧有重逢老友的感动。别去在意是不是正当时,重点是去做。这一段跨越30年的对决,父仇只是表面,更希望是英雄即使倒下依旧崛起。洛奇停在了这里,奎迪还会继续。
并没有以前那么燃,感觉看了一部亲情歌舞外加少许搞笑的运动片
两代拳击人的恩怨纠葛,洛奇的精神延续,赛场段落可以一看。
史上最惨反派之一
教练才是本体....
和第一部差距确实有点明显,矛盾处理有些混乱不清,后半段拳击战挽回许多。比起拿破仑和希特勒,洛奇和奎迪就聪明多了,知道选择在夏天的时候跑去莫斯科打比赛,痛宰战斗民族。
看错了! 对手看一眼空椅子真是心酸,扔毛巾那一下,反派人物上赢了
还行,挺好看的
前半段略平淡,但最后一场传奇之战逆转了前半段的平淡。尤其是洛奇的主题曲变奏重新响起时,热泪盈眶啊……
受够了呼应梗,这么一比,惠子多么清新脱俗
飞机上看的
剧情拖沓缓慢难看 无聊到爆
我还想看奎迪34567,希望这个系列能一直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