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刮了一夜,雨也缠绵了整个晚上。
遍地都是落叶,横七竖八地斜卧着,叠躺着,它们许是累坏了,终于交织在一起。
刚刚过去的风雨夜,它们领受天意——枝桠拼命摇伸,叶子触碰叶子,眉梢触碰眉梢,额头贴近额头,嘴唇吻住嘴唇。
两棵秋天的树在漫卷的西风里,发了疯似的恋爱了。
它们痴痴地随风飘摇,任雨水浸透臂弯——竭力牵紧的手,怎么轻易舍得松开。
透过帘纱和缝隙,丝丝光亮浸着寒凉触碰到手臂。
窗外窸窸窣窣的,渐渐没了声响。
安静下来的它们,昂然静默着,好像一切从未发生过。
它们之间隔着一个人伸展开双臂的距离,大概有六英尺的样子。
我和它们,隔着一个窗户的距离。
六英尺,是两个CF患者的安全距离。
CF全称「囊肿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是一种基因遗传疾病,呼吸道内产生稠厚的黏液分泌物,影响身体多处器官,尤其是肺部跟消化系统。
没有任何治愈方法,肺移植也只能延长最多五年的生命。
而且CF患者之间更容易传染病毒,他们必须保持六尺距离。
斯黛拉和威尔都是CF患者,住在同一家医院。
斯黛拉热情,活泼,开朗,和护士如家人般相处愉快。
她喜欢直播自己的日常生活——风趣幽默的护士,满是药片的医疗车,墙上贴满画作。
她每天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一个一个划掉待办清单里的事项,很努力地完成着她的人生清单。
她坦承自己的强迫症,快乐地跟全世界分享。
每有婴儿出生,斯黛拉都会欢快地跟上楼去,看一眼小兄弟波儿,走到隔离室玻璃窗边,望着保温箱里的新生儿,望得出神。
第一次碰面,威尔是尾随而至的,她知道。
随后,威尔找到斯黛拉的个人网页,看完她所有的视频,嘴角露出笑意。
威尔喜欢画画,他自由,消极,不受规则约束。
他把画给斯黛拉的素描换成幽默的漫画,看得斯黛拉哈哈大笑。
他觉得漫画有颠覆性——轻松有趣,蕴含着强大的能量,能比语言表达更多的东西。
斯黛拉用自己的强迫症恳求威尔配合治疗。
很快他们达成协议,开始一起治疗。
每天视频聊天,他学着她把大把的药囊和着布丁甜品吃掉,隔着玻璃窗遥相呼应,每天的任务一个一个消灭掉,治疗也活泼泼地,充满情趣。
护士对正在画画的威尔说,我喜欢看到你这样。
什么样?
充满希望。
如果这没用呢。
威尔望了眼一旁的治疗仪,问。
如果有用呢。
斯黛拉积极乐观地投入治疗,最爱的姐姐一年前跳水发生意外,她无法想象再失去自己,父母会如何承受,她觉得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
她讨厌威尔的消极态度,讨厌他那么轻易地把死亡挂在嘴边。
威尔知道她是第一次没有姐姐的陪伴在手术室,穿着厚厚的隔离服溜进来陪她,坐在床边给她唱那首特别特别老的,歌词还写得乱七八糟的歌。
她静静等待着,抬起头,看到威尔悄悄贴在墙顶的姐姐的那幅画。
手术很顺利,清醒后的斯黛拉打开了那份礼物,脸上露出的笑和那些花儿一样娇柔。
可是威尔的电话却怎么也拨不通。
为了和威尔恋爱,她研制出了一套对付“伯克霍尔德菌”的接触规则——保持距离,永远保持六英尺。
一根台球杆是五英尺,斯黛拉用爱偷走了一英尺。
他们牵着球杆约会,她握着这头,他牵着那头。
在游泳池,他们坦诚相见,愿意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呈现给对方。
那些密密麻麻的伤口,无法触碰,却无比性感。
生日那晚,她给了他一个巨大的surprise。
小兄弟波准备了丰盛的大餐,还有蛋糕,朋友们一起举杯欢庆。
也就在那晚,波永远地离开了。
天空飘起雪花,斯黛拉邀请威尔出去,去看夜晚的灯火。
波的离去让她痛彻醒悟,不再为治疗而活,她想要生活。
他们牵手走在雪地里,在结冰的湖面上转圈,大喊大叫。
他望着享受其中的斯黛拉,目光里满是柔情。
斯黛拉,我爱你。
她连跑带滑地奔过去,两个人扑倒在冰面上。
我也爱你,威尔。
斯黛拉的换肺手术很顺利。
威尔的治疗没有效果。
隔着手术室,斯黛拉看到整个通道铺满了这个城市里最璀璨的灯火。
威尔迎着闪亮的光芒走到玻璃窗前,跟她告别。
斯黛拉打开威尔留给她的笔记本,封面画的是他们的合影,她牵着气球,怀里抱住布偶,旁边是他和波,还有两位可爱的护士。
斯黛拉没有带鼻吸。
威尔每天都在上面涂涂画画的,全部是她的素描。
其中有一张漫画,是威尔给斯黛拉看他的人生清单,长长的纸拖到她的脚边,上面就写了一件事——爱上斯黛拉。
今生今世,厮守到老。
我很抱歉。
我不想走,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但是我不能,我要确保你的安全,不被我传染。
我爱你,很爱很爱。
这个故事彻底俘虏了我两天两夜,无法自拔。
眼前还是会不时出现电影里的画面,两个年轻动人的脸庞还在眼前闪动,伤感和迷恋仍在心间萦绕。
有天清晨醒来,我看见故事又开始了。
威尔说他的生日愿望,就是希望下一年的生日仍有斯黛拉陪在身边。
他带着画板,开始了他的环游世界的旅行。
他一点也不孤单,斯黛拉每天都会更新视频,依然对着全世界分享。
威尔偶尔会把画作挂在网页上,分享他眼里的全世界。
给她看。
每次看到画里出现的紫色气球,斯黛拉都眯起眼睛笑,伸开手臂给世界一个大大的拥抱。
她记得他们的约定,他一定会梦想成真的。
黄昏,威尔正坐在海边画夕阳,紫色气球飞升在一片紫红色的霞光里,尽情撒欢,他眼前浮现出她肆意飞扬地笑脸。
光影变幻,霞光渐变成玫瑰红,隐隐地出现两个恋人牵手的背影。
电话响了,传来妈妈喜极而泣的声音。
余晖铺满海面,波光闪烁。
漫天流光溢彩。
天大的好消息。
莫名其妙出现在他身体里的病毒,跟着他畅游了无数个国度后,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虽相隔五尺,却似天涯的距离。
不能触碰的这五尺,却让两颗心备受煎熬。
在这走向绝望死亡的一生里,这场五尺的爱恋便凝成隽永。
在世界的某一处,有这样一群人备受着叫做囊肿性纤维化疾病的困扰。
这个病会影响身体各处的器官,尤其是肺部。
更为可怕的是,这个疾病目前没有任何的治疗手段。
即使进行了肺移植,患者的生命也只能延长五年而已。
女主斯黛拉和男主威尔就是不幸的这一群人。
与他们而言,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值得庆幸,每一次的生日就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他们在本该肆意生长的年纪就被病痛折磨的无数次接近死亡。
死亡像是一个映在脑海里如影随影的词汇,多希望能从上帝手中多偷走一些时光。
即使生来患病,斯黛拉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美好,用力的生活。
积极乐观的她会列下许多清单,将活着的每一天都过得充满意义。
截然不同是,男孩威尔是个悲观的患者,甚至不对治疗抱有着信心。
他自由、无拘束、在及时享乐的自我世界里肆意生长,可偏偏病痛折掉了他自由的翅膀,坠入了绝望。
两个病友在医院相识,开朗乐于助人的斯黛拉开始帮助威尔治疗。
她让他重拾起治疗的信心,威尔绝望的人生好似遇见斯黛拉的那一刻变得开始有了希望。
当他一遍遍看着斯黛拉发布的视频时当他开始放弃及时享乐的自由听话的开始治疗时当斯黛拉第一独自手术,他跑进医院陪伴身侧时威尔便爱上了这个既坚强又令人疼惜的女孩这一场走向绝望的人生旅途,因为斯黛拉而变得繁花簇锦
手术台上,当斯黛拉抬头看见姐姐的那幅画时,她也深深被男孩的用心所打动。
平淡一成不变的生活,开始有了新的期许。
可是俩人之间始终隔着“6尺天涯”的距离。
令人惋惜的是,俩人必须遵守着这6尺的规则。
因为患者间会互相感染病毒,所以6尺的安全距离,也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
但是相爱的俩人,无比希望将彼此的距离拉近到毫无缝隙。
这“6尺"的距离无疑是痛苦的。
因为爱的勇气,让俩人冒着危险向彼此靠近了一英尺,因此便是“五尺"的天涯。
他们在无望的人生里遇见了对方,遇见了爱情。
他们开始了第一次的约会,隔着球杆,算是俩人之间最有可能的肢体接触。
在泳池边上,彼此勇敢的将自己身上的创口毫无保留的展露给对方。
爱情的因子在周遭的范围里疯狂发酵。
无比想靠近的心情,却因这五尺的距离,远似天涯。
“我真想抱抱你”这是斯黛拉的好友在她绝望难过时说的,多么迫切而又无力的话语。
这一生,他们都不能牵手,甚至拥抱。
无法体会朋友手心的温度。
恋人心跳的声音。
无法给予对方最本能的温暖,这便是电影里最令人感到难受的。
随着斯黛拉好友的骤然离世,原本平静的生活开始天崩地裂。
前一天,好友还开心的准备带自己的伴侣回家。
转眼间,一个鲜活的生命便就此消殒。
这一次,他们相隔的竟是真正的生死天涯。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都没能紧紧相拥在一起,这可怕的病痛让斯黛拉的人生充斥着各种的遗憾和懊悔。
自此以后,斯黛拉开始打破各种规则,跳出生活给她设下的各种围墙。
深夜她拉上威尔逃出医院,去寻找姐姐曾说过的“星光',在漫长而痛苦的治疗生涯里,只有这一刻,斯黛拉是真正的肆意的享受着生活,也是两人的心靠的最近的一次。
虽然这样的时光转瞬即逝,但是这一闪而过的美好也照亮了彼此。
电影的最后,幸运的斯黛拉成功进行了换肾移植,但威尔的人生却没有那么幸运。
他离开了医院,离开了斯黛拉。
消极的他无法预演未来,可是为了他心爱的女孩,他决定独自离开。
离别之际,他深情望向斯黛拉,这一眼他要一直刻在脑海里。
一转身便是天涯,纵使爱到血液里,但也只能到爱为止。
如同好友一般,在最后离别之际,俩人也只能隔着厚厚的玻璃触碰。
电影里斯黛拉的原型正是现实中备受病痛折磨的美国知名博主克莱尔,她幸运的进行了肺移植,但还是脑血管病变而永久辞世。
在她短暂而充满故事的人生中,她一直用心的积极的生活着。
活着与她而言是骄傲的。
无论是悲伤、痛苦、消极甚至绝望的情绪,与她而言都是生命的馈赠。
你还能感知这些,证明你还幸运的活着。
生命的无常是不可控的,我们无法预知上帝会在什么时候给我们开个玩笑。
也无法消除许多人生的痛苦和无奈。
我们能做的,就是握紧手中的时光,在当下的人生里,用力的去爱吧,去感知这个世界酸甜苦乐。
愿我们都能在能相拥的时刻,不要只是牵手。
在能亲吻的时刻,不要只是拥抱。
在能爱的时刻,不要选择错过。
两个不到十八岁的孩子,都患有肺病,感觉活着是为了治疗,而不是治疗为了活着,女孩比男孩还幸运一些,有换肺的可能性,男孩只能继续坏下去……女孩漂亮,却一直内疚,觉得自己身体不好,该意外的是自己而不是健康的爱自己的姐姐,自己活着,不仅为了自己还在替姐姐活着,所以强迫症一样的积极配合治疗,视频直播安利这个病的各种常识,鼓励病友……男孩帅气,善于画画,出生不久因为是病孩儿,父亲离开了,对自己的生很消极……男孩女孩在矛盾中,有了爱意……可两人的安全距离是六尺……女孩说为了六尺放弃了太多,现在想偷一尺与男孩在一起……但他们共同的病友一天晚上意外了再也没有醒过来,女孩伤心欲绝,只想和男孩在一起过稍微正常一点的生活,哪怕有可以换的肺原也放弃……男孩说“for Me”换肺吧……女孩手术的时候,男孩为了女孩准备彩灯,画了画,写了信,等女孩手术醒过来第一眼看见……之后,男孩和女孩告别……因为爱,放手……
Five feet apart.五尺天涯。
明明只有五尺的距离,却仿佛隔了一整个天涯。
跟随导演的镜头,我被带入了一个从未踏足过的地方。
那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病毒的味道,但也有生命的味道,死亡的味道。
从看见女主的第一刻,心里就动了一下。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女孩,会是什么样子?我以为应该是眼神空洞绝望的。
但这个女孩的眼里,却闪着一种光。
一种对生命的渴望,对未来的期待。
难怪威廉看到她的第一眼就沦陷。
“In my eyes, you are impeccable. ”她一直都是一个战士,面对现实也好,面对疾病也好,没有人可以让她说出放弃。
哪怕是那六尺的距离,她也可以努力和命运夺回一尺。
那一尺,是爱情。
也是在失去小坡后,能让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在遇到这个女孩之前,威廉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原来还可以以这种方式活下去。
她教会他积极治疗,教会他做好人生清单。
她给了他希望,也给了他爱情。
再一次哭到枕头都打湿【好像每次都是躺在床上哭】两个小时的时间,却走完了他们的一生。
相遇,相知,相爱,相离。
“对不起,但请你闭上眼睛”“我爱你”
这是平凡生活中最伟大的情感。
这部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真实到仿佛自己就是女主,看着亲人离去,看着最好的朋友离去,甚至看着自己的爱人,一步一步消失在他亲手为自己创造的满天星光里。
“我正在失去,每一个人。
”
我想起了我的外婆。
想起了她离开前的最后一个夜晚。
病房里只有我和她。
她的身上插满了各种管道,甚至连呼吸都只能靠仪器支撑。
可是明明在半个月以前,她还坐在客厅新换的地暖上,抱着热水壶,让我给她换她最爱的电视节目。
仅仅四十天。
我就再也没有机会听到她的任何一句言语。
我这一辈子,做过最值得,最不后悔的一件事情。
就是在外婆彻底失去意识前,我轻轻俯在她的耳边,说了一句“我爱你。
”“很爱很爱你。
”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谁又会离我而去。
或者说,我又会和谁告别。
没有人知道。
影片最后,女主说
“Life is too short to waste a second.”晚安,世界。
愿每个人都可以越过生命中的每个五尺天涯,去触碰,那个你爱的人。
五尺天涯 (2019)7.12019 / 美国 / 剧情 爱情 / 贾斯汀·贝尔杜尼 / 海莉·露·理查森 科尔·斯普罗斯
影评和观后感是两种东西,正如高艺术水准不代表能让人共情。
我对影评不感冒,正如我大部分时候不看重所谓艺术水准。
反正我又不当影评人赚钱,也不搞艺术骗名誉。
所以记住这区别,影评,重在评,观后感,重在情。
而我觉得看电影最重要的就在共情二字。
作为一部以爱为主线的电影,囊性纤维化,再怎么听也不像是能让大部分人共情的题材。
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做到了,因为,这种疾病,不过是一种象征。
因为疾病,不能触碰,就像世间千万种距离带来的不敢触碰。
用哲学术语来说,是主观情感的客观化——这种病症,让我们能更直观的感受不能逾越的距离,五尺天涯。
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家族的世仇,
罗密欧与朱丽叶 (1996)7.51996 / 美国 / 剧情 爱情 犯罪 / 巴兹·鲁赫曼 /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克莱尔·丹尼斯
剪刀手爱德华“拿起刀不能拥抱你,放下刀不能保护你。
”,
剪刀手爱德华 (1990)8.71990 / 美国 / 剧情 爱情 奇幻 / 蒂姆·波顿 / 约翰尼·德普 薇诺娜·瑞德
至尊宝带上金箍就不能再沾半点人世间的情欲,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 (1995)9.21995 / 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 喜剧 爱情 奇幻 古装 / 刘镇伟 / 周星驰 吴孟达
一切说白了,都是距离,不可逾越的距离,这部电影象征的东西。
地理距离,阶级距离,年龄距离,时间距离,性别距离,一切被距离阻止了去爱的人,在此共情。
因为,距离让我们不敢去触碰,无法触碰。
他们二人之间的共情。
也是片中最感动我的一个点。
他们一起治疗,一起抵抗,一起向着死亡,盼望着生,多好。
大概每个人一辈子,都在等这样一个人。
插一句,片中的Poe实在是一个有意思且令人惋惜的角色。
作为女主的Gay蜜(女孩子都想要吧,又暖又贴心,像不像蔡金浩,啧啧啧),他身上有双重束缚,疾病和性别。
他身上也有着大部分人面对距离时的症状——不敢触碰,不敢爱。
当他终于敢放下一切顾忌,却离开了。
命运的捉弄,像是希腊悲剧永恒的命题。
也是对人们的警醒,再不去爱,要是没机会了呢?
即便如此,又有几个人真的敢去爱呢?
最后,我在男女主身上看到了触碰之后的痕迹,我指的是心灵的触碰。
当我们的心,不再有距离,你成了我,我成了你。
刚开始,女主为了治疗活着,男主为了活着不在乎治疗。
形成了循规蹈矩和随意洒脱的强烈对比。
后来,女主想要真正的生活,男主体会了爱的束缚,懂得为爱而放手。
因为爱,她学会了自由,他学会了放手。
能够在对方身上留下痕迹,大概就是最好的爱了吧。
就在这里结束吧,象征与共情,触碰与距离,就是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受。
不谈情节,不谈水准,我只在乎感情。
那么祝大家都会找到那个人,和你共情,让你敢于触碰,无畏距离。
史黛拉的生活充满了规律、界限和自我控制,直到遇见了魅力无穷的病友威尔。
这对患有囊性纤维化的病友兼情侣之间,必须保持至少6英尺的距离,以防止交叉感染。
尽管按照规定他们必须保持安全距离。
随着他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把规则抛之脑后,拥抱这种行为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更复杂的是,威尔对他正在接受的治疗有着潜在的反抗危险。
史黛拉逐渐激发了自己充实生活的愿望。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K社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六尺大概是多长呢?
转换成我们熟悉的计量单位,就是两米。
迈开双脚,也不过两到三步。
可对有些人来说。
这却是和好友以及爱人最近的距离——《五尺天涯》Five Feet Apart
没有写错。
片名的确叫《五尺天涯》。
那么,文章一开始的六尺又是什么呢?
什么叫做「六尺距离的规则」?
应该没多少人知道,大约每2500个初生婴儿中,就会有一个患上一种名叫CF的基因遗传疾病(白种人居多)。
这种遗传疾病全称「囊肿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会影响身体多处器官,尤其是肺部跟消化系统。
目前没有任何治疗的方法,肺移植也只能延长最多五年的生命。
由于患者之间更容易互相感染病菌,所以每个CF患者都必须保持六尺的距离。
巧合的是,在英语国家中,死人通常被埋在地下六英尺的深度,因此,六尺也是生与死的距离。
史黛拉和威尔就是CF患者。
他们住在同一间医院。
本来也应该严格遵守六尺距离的规定。
然而,「爱」却让他们从死神那里偷了一尺。
史黛拉遇见威尔前,是个积极又乐观的强迫症。
喜欢写「to do list」。
然后按照上面的愿望逐一完成。
还会为了更好地记住疗程时间,专门编写小程序。
聪明、开朗,风趣又迷人。
是医院里最不需要医生护士们操心的好患者。
威尔,则完全相反。
喜欢画画的威尔,像是被困在绝境的艺术家。
自由的、破格的,不受任何规则约束。
所以,是威尔先主动接近史黛拉的。
可是,最初的他们就像两块完全不兼容的磁极。
一个可以为了治疗,放弃所有。
一个根本不在乎,对治疗抱着完全消极的态度。
英语里有个短语——Have acrushon sb比「喜欢」浅,比「好感」深,是带着一见钟情的怦然心动。
就像史黛拉和威尔。
明明截然不同,更不该彼此接近,偏偏没有办法将注意力从对方身上移开。
他们开始一起做治疗。
每天从早上醒来,到晚上睡觉,都会用视频聊天。
她教他把布丁和大把大把的药拌在一起吃。
俩人隔着休息区的透明玻璃,把不能碰触玩成了小情趣。
史黛拉一直觉得,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因为最爱她的姐姐,一年前死于跳水意外。
她无法想象再失去自己的父母,会有多崩溃。
所以每到关键时刻,她就会像只刺猬,竖起满身尖刺,拒绝威尔更进一步的靠近。
可是,怎么能不心动呢?
这个男生知道她要第一次在没有姐姐的陪伴下,进入手术室后,会穿着厚厚的隔离服偷偷跑来看她。
坐在她床边给她唱姐姐那首非常老非常老的歌曲。
会悄悄跑进手术室,把姐姐的画贴在墙顶。
告诉她,她一点都不孤单。
史黛拉爱上了威尔。
她从术后的昏睡中醒来,迫不及待地给他留言。
嘴角是不加掩饰的笑容。
然而,这一次,轮到威尔退缩了。
他在手术室外,被负责他们的护士逮了个正着。
护士死守着六尺距离的规定,不肯妥协,甚至扒开内心的伤口来警告他。
那一刻,当所有的快乐消散,威尔终于意识到原来他们的爱,更像是死亡的催化剂。
威尔不肯再见史黛拉。
他站在门后,对外面疯狂敲门的她说,走吧。
史黛拉红着眼,不肯放弃,她说,我能想到解决的办法,我会想到解决的办法。
然后,她拿着一根台球杆,再次出现在他门口。
一根台球杆,长五尺。
她在视频里对他说,这个病夺走了我们太多太多的东西,我们无法拥有下一代,大多数人甚至活不到拥有下一代的年纪。
所以,为什么我不能拿回来一点点呢?
一尺,只要一尺,只要我们之间的距离缩近一尺,你愿意吗?
第二天,他如约而至。
她牵着台球杆的这头,他握着那头。
俩人像是牵着对方的手,隔着一支台球杆约会。
他们在泳池边,坦诚相对。
身上都有着密密麻麻相同的疤痕,插着同样难看的导管。
他们愿意把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对方。
哪怕,这已经是他们所能拥有的最近的距离。
肢体接触,是我们人生中交流的第一种方式。
安全、无忧、舒适,都借由指尖的爱抚或是嘴唇轻轻碰触柔软的脸颊来表达。
它让我们在开心时分享喜悦,在惊慌时给我们鼓舞,在激情与爱点燃的时候让我们兴奋。
我们需要得到我们所爱的人的触碰,就像我们需要氧气来呼吸一样。
可是我们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个表达「爱」的能力。
甚至不曾意识到,能够触碰所爱之人是件多么幸福又多么幸运的事情。
因为我们很难会有这样的经历——不仅无法触碰最爱的人,就连最好的朋友也只能六尺相隔。
你难过的时候,他只能站在旁边用快哭了语气说,我真想抱抱你,就假装我现在就这么做了吧。
知道比这更痛的是什么吗?
最痛的是,你看着在医院里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因为害怕,赶走身边一个又一个爱人。
你看着他后来终于鼓足勇气,打算带爱人回家。
笑着和你聊起明天约好的午餐。
却没想到,当天晚上,他就没了。
而你这一生,连抱都没有抱过他。
有人说,《五尺天涯》就像《触不到的恋人》+《星运里的错》。
也有人说,《五尺天涯》比不上《星运里的错》。
在我看来,何必非要对比呢?
《五尺天涯》明显只是想讲一个关于CF患者的青春爱情故事。
这场青春里,父母被弱化到最大限度。
友情、爱情、成长是最闪闪发光的存在。
他们与普通人不一样,却又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
也是看完影片后,我才知道,史黛拉是有原型的。
她的原型叫克莱尔。
克莱尔甚至还是整部电影的制作顾问。
她跟史黛拉一样,获得了肺移植的机会。
电影里,史黛拉的生命得到了延长。
可是威尔的新药治疗却以无效告终。
为了她,威尔决定转院离开。
离开前,铺了那条她心心念念的灯海给她。
他从闪亮着的灯光里遥遥走来,隔着玻璃望着刚刚移植完肺的她。
那是史黛拉最后一次见到威尔。
他说,我爱你,非常非常爱。
而电影外的克莱尔,没能等到影片上映。
她在肺移植手术后没多久,就因脑血管病变去世了。
克莱尔曾经说,我非常骄傲自己活着。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她感受不到痛苦、悲伤、苦难和孤独,而是那些对她来说,也都是美丽的。
她在有限的岁月里将生命的厚度增加至无限。
那年,她18岁,握着话筒站在台上,背后的灯板上写着「life is beautiful」,生命是美丽的。
她笑着说——我们就不要想死亡了吧,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我并不太在乎,我们没办法去控制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掌握的是,我们是否对我们的生命感到骄傲。
而我们无论健康与否。
永远都不要忘记表达「爱」的能力。
从小清新恋爱片来说没什么毛病,只是从一个长期身体不好的人(重病患者和家属肯定比我痛苦的多)的角度吐槽一下:从来没见过有冥想室还有游泳池的医院,有也住不起。
大部分人住不起最普通的医院,还要整年整年的住。
一共两个女儿,这边付高额医疗费,那边玩潜水和蹦极。
啥家庭啊。
我有一点呼吸问题,我妈也有,也常用吸氧机。
很简单的说,如果你每天晚上都喘不上气像一条鱼一样拼命呼吸,一周以后你是不是还活着取决于你家楼层数多少。
一个有这么严重呼吸问题的病人不能喝酒和咖啡。
不能穿吊带裙子跳进游泳池。
不可能和人一起约会熬夜到天亮。
不可能在健身房里轻松的登脚踏车。
不可能下雪的时候穿很少徒步两公里。
掉进冰湖,另一个人不可能把她拉上来。
总之,这部片子里所有浪漫镜头都建立在超自然的基础之上。
而任何常年身体不好的人都会有各种个样的痛苦和心理问题……我喜欢浪漫爱情片,但是它对疾病的观念太糟了。
ps: 两星给女主因为她很可爱演技也比较熟练,男主很帅但他人生太顺利了我恨他。
这是一篇稍稍带有主观色彩的影评。
主观评分5/5,客观4/5。
人物动机、剧情转折、还有整体节奏,都稍有瑕疵,但无伤大雅。
后半段剧情稍有狗血,但还好剧本的完成度较高弥补了回来。
题材还是比较老套,正处豆蔻年华的男女,因为疾病而不能如愿。
不得不让人想起The Fault in Our Stars,类似的还有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送你一朵小红花也算。
人物塑造非常饱满,很容易产生共情。
尤其是Poe这个角色,让人看的真的非常难受。
另外就是男女主角的颜值实在是是太高了,满足了我对青春片男女主的所有幻想。
(蹲一个男主外套链接)电影里无处不在的柔光和柔焦真的深得我心。
泳池的那场戏处理的最好,两人的台词和表现都十分有张力,还意外的加入了一些比较高阶的镜头语言。
如果能配上更为深情有力OST那就完美了。
插曲选的实在是太好了,居然有三首都是我听过而且特别喜欢的歌。
就冲着电影最后一首用的是Novo Amor的Anchor(我的top5),我也要无脑加一颗星。
能在大银幕上看到的高质量青春爱情片真的很难得,且看且珍惜。
首发于公众号“识音知影”看见他从对面过来,想起来要戴口罩;若他开始咳嗽,马上心头一紧,赶快让出空间。
“你离我稍微远点...”似乎从2020年初开始,这就是自己和陌生人之间的日常。
但如果是发生在最好的伙伴之间呢?
你想每次见面都戴上口罩吗?
你想在对方咳嗽时面露难色吗?
可惜对于囊肿性纤维化患者来说,从来都没有选择。
01 | 不断续命的生活 囊肿性纤维化(CF),患者肺部只有常人的一半功能,没法治愈,总有一天会因为肺部积液窒息而死。
即使更换肺部,也只能多活5年。
由于细菌在CF病人中极易形成交叉感染,患者间需要时刻保持六尺以上的安全距离。
命运无常,斯黛拉从小就患上了CF。
自打治疗期间姐姐意外离世,斯黛拉一直积极治疗,试图找回些生命的掌控感。
而威尔则更惨,同为CF患者的他感染上了病毒,连换肺的机会都没有。
在医院偶遇斯黛拉的时候,他已是完全躺平的态度,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一个是桌子弄乱都要整理的强迫症,一个喜欢自由不羁天台吹风,对立的性格常常只是融合的开始,两者相遇后便走进了对方的生活。
随着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6尺距离越来越不够用。
02 | 突破第四堵墙,直接和你我对话这种疾病在身边并不常见,对我们来说,颇有些距离感。
最能和CF患者感同身受的人,却是他们的同类——那些永远无法触碰的对象。
生活,原来可以如此残酷。
每天忙着续命的斯黛拉对此深有体会,却依旧选择了积极面对。
她定期在油管上发布视频,记录自己的治疗过程。
网络设备代替了患者间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也给了她们直接面向我们沟通的机会。
当斯黛拉对着镜头凝望的时候,当斯黛拉对着镜头比出胜利手势的时候,屏幕内外的隔阂终于被打破,斯黛拉的谈话对象不再是别人,正是屏幕前的你我。
她在视频里向说道:得了这个病,会失去很多东西。
我们无法拥有下一代,大多数人甚至活不到生育年龄。
这个病从我们身上夺走了太多的东西,为什么我就不能拿回来一点点呢?
拿回一尺,把我们之间的距离缩近一尺,你愿意试试吗?
”不甘于只做病痛的受害者、命运的牺牲品,她开始做一些主动选择,即便不那么理性。
斯黛拉和威尔选择偷回一尺,把五尺作为交际距离,一根台球杆的长度。
拉进的一尺在空间上没有多大差别,却是心理上的正无穷。
影片也用最直接的对话向观众偷回一尺,在斯黛拉镜头前的自述中,通过新的窗口,领略到这一群体的心理和生活状态。
03 | 线上千言,不如线下一面信息化时代,近距离接触仍无法被替代。
我们依旧需要有个人在身边,望着水边的波光粼粼,互诉衷肠。
也许没有他们身上插管留下的切口,却都渴望揭开心里的伤疤。
我们依旧需要有个人在身边,在夜色亮灯时分,牵起空荡荡的双手。
哪怕不是被人拉着,是被毛孩子拽着往前走,也好。
我们依旧需要有个人在身边,在大雪纷飞时刻,踏上同一方土地。
留下印记,共同感受世界的动与静。
有些肉体的伤口会永远留下烙印,但是心灵的伤痕,可以在面对面的接触中弥合。
斯黛拉和威尔的安全距离是六尺,偷回一尺后,他俩的极限距离是五尺。
每个在城市里经历过非常时期的人,困在楼栋里的人,也都找回过更近的距离。
这一年,被赠予了新的距离。
岁月易逝,珍惜眼前人。
—— The End ——
烂片
男主特别帅!感叹一下,这医院条件不是一般的好。
爱与死亡等于生命的意义.(“暖暖内含光”那一段泪目.)
6-1=∞
We only live once, so just go, and touch.
男主太帅了,眉眼笑容门牙都好看,颓废得也好看,剧情很狗血,但是一直在含情脉脉,不尬,这点倒是挺好。
前半段挺好,后半段开始作!
没个8年脑瘫拍不出来这种剧情吧 好家伙 怎么会有这么讨厌的主角这么俗的剧情🆘 3岁以上不宜观看 会气死
去看灯那里可真是气死我这个强迫症了,急死我了这女孩儿为啥这么不珍惜生命,还差点拖男孩儿下水。不管怎么说前面大半都挺好看的,哭得我…… 男主居然是Friends的Ben啊啊啊啊我疯了
Five feet apart - 五尺天涯,可以为这个翻译点个赞。首映在影院哭的稀里哗啦。
男帅女美青春正好,适当的禁忌暧昧和深情,绝症悲剧但很正能量,作为言情片不就挺ok?关键隔壁《星运》由于《分歧者》感觉就是兄妹,而这片简直是德赫cp代餐哈哈哈,格兰特直接幻听格兰杰太好笑了,《Isolation》偷跑滑冰,整个剧本就是AO3的味道
除了后面那段掉水里的剧情真的很无语以外其实还可以的,那段让全篇的浪漫情节变蠢了不少,里面的歌都很好听,男主确实是欧美新生代少见的帅哥苗子……
沉淀了几天,电影里医院部分的色调仍让我不免和苹果联系在一起,如果把那部分截出来倒挺像苹果拍的宣传短篇的。(还有开头) 喜欢的场景是新生儿产房和泳池。
海狸陆打卡,可爱可爱可爱:)
教科书式催泪
爱得突如其来,作得毫不彻底;全片陈词滥调,非常适合情侣
前半科普 后半狗血 披皮纯爱电影又骗我眼泪
点一首 textbook love 能预测到每步剧情..
Touch him. Touch her. Life is too short to waste a second. BTW, I’m so in.
从B站过来的,两个病友的爱情故事。但是真看不下去。PS: 42:45分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