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嘉
Olga,她的落地瞬间(台),体操少女的落地瞬间(港),Ольга(乌),オルガの翼(日)
导演:埃利·格哈普
主演:安娜斯塔西娅·布迪娅斯基娜,萨布瑞娜·鲁布索娃,凯特琳娜·巴洛基欧,泰娅·布罗基丽,杰罗姆·马丁,谭娅·米基娜,艾丽西亚·欧诺莫,卢·斯特芬,亚历山大
类型:电影地区:瑞士,法国,乌克兰语言:法语,乌克兰语年份:2021
简介:单亲的奥嘉是乌克兰国家代表队的体操好手,十五岁的她正处于奥运受训关键期。担任记者的母亲却因批评国家腐败,而被亲俄总理的人马盯上,为了奥嘉的人生安全及体操事业,她独自被送往瑞士受训。异地生活不易,新队友联手排挤,此时家乡基辅广场的和平示威活动,也因政府暴力镇压导致局势越演越烈,母亲却在此刻与她失去联系……。法国新锐..详细 >
#2021金馬影展
#金马2021,当政治和体育混在一起,那就变成一部政治宣传片,而不是一部体育竞技电影。这部电影就像一个包装精美的糖果,当你撕开华丽的糖衣,里面是却是一个黑色的石头。小女孩是如何从一个糖果变成这块石头的,电影的结局就是答案。
给题材加一星
内乱
像《奥嘉》这种在青春体育题材电影中融入政治惊悚元素的作品是非常少见的。其实身份和体育成绩其背后始终无法避免政治因素的影响参与,但常规的创作思维便好像从未想过如此关系角度。电影镜头始终紧跟奥嘉,不断贴近,不断压迫。把人物的焦虑心境外化,困局在社会和团队无形构建的框架中。其实将比赛段落和乌境内的政治示威真行蒙太奇化的处理,就足够直白的揭示了导演的意图。作为公民想,作为人类,社会身份就注定了无法与政治剥离。要面对的问题始终无法完全逃避,需要面对的事情终究会由其他的方式继续去面对。
一開篇,以爲導演編劇會不會太貪心,把運動與政治這兩個題材結合在一起寫。但仔細想想,設身處地地想,何嘗有脫離過關係。這些軟實力在今天太重要。因爲它能夠牽涉到權力與國際關係。該片導演是法國出生,在瑞士畢業的。在一個歷史上中立國受教育的人,然後導演再去拍這個跨國題材的故事,很有趣。作爲第一部劇情片,展現出極其成熟的鏡頭調度與流暢的敘事,未來值得關注。★★★☆
22年俄乌战争下看此片确实唏嘘不已,结尾20年迈丹广场人民幸福,哪知两年后劫难重重!说回片子体育和政治叠加、呼应,为一个女孩的青春赋予更深层次叛逆、愤怒做了注脚!
政治蒙蔽群众么,olga没觉得可惜就好
选择少女参加国际性比赛的视角来诠释一个国家到了存亡之际对个体生命的影响。太应景,也太出彩的长片处女作。
不知道可以说什么,又能够说什么,只想说我懂,我都懂。革命和训练的平行蒙太奇桥段处理的很有力量,看得揪心。最后,一切好像又恢复了原样,真的如此吗?他们总说,远离zz,让体育脱离zz,让艺术脱离zz,好像从此就能够岁月静好。可是人生在世,又有什么是与zz完全无关的呢?因为人本身就活在zz里呀。
以乌克兰推翻亚努科维奇的那场颜色革命为背景,竞技体育不可避免地染上政治肮脏的色彩。这片放在当今俄乌冲突大背景下就更讽刺了
看过纪录片《凛冬烈火》,对电影的背景有点了解,电影的题材还是有些影展模板,青春少女与国家社会政治裹挟。有些场景拍得还不错的。
倍感惊喜的处女作 结合国内的一些情况再看这个电影更感同深受些 足够响亮且有坚定的回旋落地才能回应自己内心的声音 国好大家才好
以一个乌克兰体操少女的视角,看待那场曾经发生在基辅迈丹广场发生的游行示威活动对她,以及对这个国家带来的影响,但归根结底其实还是西方的视角。如今总统已经换人了,这个国家有变更好吗,我想只有乌克兰人民更有发言权吧。
立意太不纯粹,假以体育题材,其实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政治电影,可见西方的文化输出多强大
值得一看
动荡的国家老百姓不易,今年的乌克兰人更惨
从炽烈到汹涌、从坚毅到无畏,它代表了乌克兰的负隅顽抗。自由是注定的阵痛,反抗是命运的选择。源自身体情绪上的直觉反应与地域民族的精神样貌连结在了一起,奥嘉目睹了同胞的牺牲才得知为何而战,离开了过去的土地才开始真正理解现在。处于动荡边缘的国家与个体都被倾注了关乎“运动”最本能的体态,被剪入进幕间的现场实况与闯入赛场的政治口号别无二致,两者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本身所代表的意义:身份流亡的迷惘、无根浮萍的惶恐、身体疼痛的剧变,时代历史的无解心结都伴随着人民的街头怒吼宣泄而出,体操运动的眩晕速度被搅入进群众示威的愤怒焦灼,不解的世界和观众曾经冷漠围观过这场发生,而现在随着全面战争的开始,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此刻的人们终于明白他们为何而走向迈丹广场,而那些经历过的愤怒悲伤、也能够助推勇敢不屈的波澜。
非常残酷的一点是,体育从来都无法与政治划清关系,只是政治手段的另一个工具。
这个世界属于年轻人,我们必须相信他们的勇气和智慧,就算不能助一臂之力,也不要成为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