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豆瓣评分5.7的时候,真的影响到我选择是否去影院观看这部电影了。
可是作为林依晨忠实粉丝还是抱着支持的心态去看了这部影片。
剧情相对简单大致分为三节,首先是灭门案发前,然后女主4个幻想或者梦境,最后是灭门案后。
第一节是从开始到操场跑步躺在地上拉伸。
这一节都是事实,从强奸到跑步,中间有几个细节,有助于对剧情的理解,一个是女主洗手,这个很像黑天鹅里面女主撕手皮的情节。
这个可以算是女主产生幻觉的征兆,也可以体现女主被性侵后留下心里阴影的一个象征。
第二个细节是弟弟对女主说的一句话,礼物要趁早送,晚了就没机会了。
这个暗示了灭门惨案的发生,也体现了母女不和,还为女主内疚产生梦境留下伏笔。
第三就是女主跑到地下室找父亲要钱,这个是真是事件,父亲血是真的应该是与强奸犯搏斗被刀捅伤的,这个时间点也是后面几个梦境都一直没有改变过的。
接下来就是梦境阶段,第一段梦境我理解为最接近真实的一段梦境,女主跑步回来经过平安夜花车游行,这个让我联想到了红辣椒里面的情节很相似,也让我第一次产生这是不是幻想的怀疑。
接下来被尾随应该就是幻想了,然后回家看见家人被杀这基本认为是真是发生的只不过根据最后一次梦境应该女主并没有进入家门。
第二到最后一次梦境就不一一描述了,不过每一次梦境都更加体现了女主想挽救悲剧的想法,到最后一次听到母亲表达对自己的爱才放下自己悔恨。
最后一节女主含泪吃下了母亲留下的泡菜,最后跑步比赛得到第二名欣然微笑体现了女主放下内心的怨恨和恐惧,不需要靠奔跑来麻痹自己。
整部影片我没感到林依晨演技,声音,尖叫有任何跳戏。
反而觉得林依晨每一个表情,说话的语气,紧张的动作都表演的很出色。
还有网评说的恐怖什么的,简直就是强词夺理我也没看有人说恐怖游轮吓人给差评的,简直为了黑而黑。
豆瓣评分第一次让我觉得这么失望。
“人不可貌相”表示不要因长相低估人,“以貌取人”则表示因长相来评判人的好坏!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因人长相差而贬低人,也不能因长相好就贴上好的标签!
人还是要以其行为所做的事来评判!
影片一开始青春美丽的女主在下雨的夜晚独自等公车,戴着耳机,手拿手机,听着音乐的她,面对迎面而来、身材修长、长相斯文、眉清目秀的小伙,她没有任何防备之心。
当他主动上前搭讪时,看到妈妈打来的电话也被她故意挂断。
接下来观众看到的画面不是俩人一见钟情,甜言蜜语的温馨画面,而是女孩在雨中惶恐奔跑,睁着惊恐的眼睛,小伙紧跟其后拿着女孩的伞,露出猥琐的表情!
就像一只凶猛的大老虎在捕捉弱小的羚羊一样!
女孩由于惊吓在芦苇丛中两次被泥浆绊倒,色狼终于追上并扑倒女主,当女主拼命反抗时,他用力打她并解开自己的裤子!
没错,女主被强奸了!!!
她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
所以千万要警惕人面兽心的人啊!
往往这种伪装者最让人防不胜防!
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好人居多,但坏人也是有的,所以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女孩子们晚上出行最好结伴而行、穿运动鞋、带好防狼装备、练个空手道黑段就更好了!
在现实生活中碰到陌生的暖男该怎么办呢?
有一次我加班晚上十点钟了刚想走,有个客户吃完饭回来找钥匙,他问:你好!
有看见一把奔驰车钥匙吗?
我回答:这里没有可能在会议室里。
他去了会议室找到后走了。
这个人是公司的新客户,这是第一次和他见面,就只说过这么一句话,可在电梯里又遇见了他,电梯里只有我们俩,他说:我送你回家吧!
我扭过头看了他一眼:是个板寸头眼镜男长相斯文。
我说:不用麻烦,谢谢你!
可他紧接着说了句话吓到我了,他说:不麻烦,顺路的呀!
“天哪!
顺路是什么意思啊?
他知道我住哪吗?
我们根本不认识呀!
他会不会是坏人啊!
”我心里急切地问着自己,容不得我多想电梯很快到了一楼,我故作镇定朝他微微一笑,虽然没有到很倾城的效果,但也能暂时稳住他的情绪及行为,门一开我就像拉满离弓的箭一样飞了出去就在路旁正好停着一辆出租车,我立马坐进去,车一边开我一边回头看他,那人已在车里发动好车注视着我!
我回过头闭上眼睛拍拍胸口,感觉当时的心跳特别快!
这事过后想想:如果当时没有拒绝、上了他的车、开到了偏僻处、被他强奸了怎么办?
我会像女主那样去寻死?
不!
还是我在自杀前把那个男人先杀了?
不!!
不能便宜了坏人,毁了自己!
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惩罚他!
可身材娇小的女主在看到事发后的强奸犯竟然失忆了!
想不起来发生的一切,看到他那张嚣张的脸,女主害怕地选择了逃避!
就这样让她痛不欲生的罪犯竟然逍遥法外!
女主自闭了,出事后她就不和家人说一句话,她特别恨妈妈,因为出事那天妈妈和弟弟在芦苇丛旁找过她,她们打着手电筒,当弟弟听见里面的动静问有人吗?
这时强奸犯正用手捂着女主的嘴,妈妈说:不要进去了,里面可能是情侣呢!
走时女主的妈妈还回头露出神秘的笑容,所以那一幕对女主就是个永远的痛!
她把责任怪在了妈妈身上,对平日里照顾她,呵护她的妈妈不理不睬,把怨气全出在了妈妈身上,就这样关系僵持了一年,女主的跑步成绩越发进步了,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扑在了跑步上,比赛第一名,获奖无数她却开心不起来,总是板着脸,队友们也对她避而远之。
爸爸妈妈对她百依百顺笑脸相陪,可女主依然无法抹去心理的阴影!
身体并不好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替女儿报仇她跟踪了强奸犯、用车撞他、并带回家里,不料被狡猾的强奸犯逃脱并将弟弟勒死!
把女主爸爸捅死!
妈妈在万般无奈下,为救心爱的女儿点燃汽油与强奸犯同归于尽!
那一刻女主在外面敲着窗户,嘶声裂肺地哭着、喊着、叫着都无济于事了!
也是那一刻她感受到了家人都是最爱她的,特别是妈妈!
家人为自己而离去让女主心存愧疚,她不断做着噩梦:一个二个三个……每个梦都是她在奔跑……都在勇敢地和坏人作斗争……都在想尽各种方法救家人!
这是女主心灵的救赎、自我的返回!
隔壁婆婆说得对:家人们都希望苗苗自己真正地走出来!
在女主自我调整和努力下她完全做到了:看!
她在长跑比赛中虽然输了、但她尽力了、她露出了久违的开心笑容!
开始可能觉得看不懂,但是越往后看越接近真相,越精彩!
特别喜欢这样的悬疑心理剧,电影看完会觉得拍的特别有意思也很精彩!
演员演技都特别好!
这部剧其实也是反应了少女强奸案对少女心理上的重大影响,不仅仅影响她个人,也影响了她整个家庭的幸福生活!
所以这个电影应该是揭示了社会现实,并警示社会对少女强奸案的重视!
一次一次的回去,只是因为上一次的遗憾悔恨。
这世上犯了错才知错是最合理,结果总是难以圆满,也是合理。
就像只有伤疤好了之后结的痂才算成长。
最后,只能轻轻叹口气,道,我知错了。
什么都不会重新来过,你也只能往前看。
里面描绘的亲情也尤为动人,家庭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每个人也都是对的。
可每个人都看不见那些没有说出口的东西,也只以为说出口的就是全部。
所以啊,不管什么感情,尽力去感受好了,不要错过之后,才一步三回头的用余生来悔恨。
本来去年就该上映的中国合拍片,打着性侵、真实案件的噱头,想要来一场匪夷所思的悬疑。
但是电影本身又想要往恐怖游轮、罗拉快跑的无限循环方向走,最终导演自己都未能把剧情圆过来。
惠英红、陈晓出彩,林依晨演技真的不行,一瘪嘴我就看到了袁湘琴,太歇斯底里,好几次破音。
我承认她作为演员很敬业很认真态度很好,但是真的演的太用力太过火。
刚好前几天看了《怒》,里面广濑丝丝也有性侵的戏份,感觉更真实。
说真的一直拿案件宣传,可是跟案件真的没有很大关系。
只是借了个噱头,案件的前因后果都没有说清楚,只是围绕着性侵少女的案后心理展开, 展开的也很粗糙。
看完真的心累头疼。
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却被豆瓣打了低评,所以懒人今天要为它发声,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它。
先说一下故事背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2014年福建安溪一家四口灭门案,大概内容是一男子三年前对某女士犯下强奸案,出狱后出于报复将该女士一家残忍杀害,两个孩子最小的才六岁。
懒人搜资料时很多内容有点过于悬疑不知真假,还有一个动画视频比电影还惊悚,所以具体内容就不过多描述了。
作为一个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它摒弃了推理破案的那一套逻辑,而是采用类似盗梦空间的方式来将故事阐述完整。
无论是剪辑还是逻辑并没有问题,仔细看下来你会发现,它不仅仅是给观众还原一个有温情的真相,更意在呈现一个少女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励志故事。
因为影片一直在做梦式的重复蝴蝶效应,剧情时而真实时而幻想,所以懒人将故事做一个正向还原。
林依晨夜晚在公交车站等母亲时被蓝正龙借机搭讪并拖入后边的草丛之中。
当母亲惠英红和弟弟陈晓路过时只以为是小情侣野战就离开了,受到刺激的林依晨有些失忆,所以在警局无法将蓝正龙入罪。
从那以后林依晨精神出现恍惚,只知道不停地训练跑步,甚至不再开口说话。
平安夜前母亲惠英红将蓝正龙抓到了家里,父亲姜武准备了汽油应该是为了毁尸灭迹用的。
可惜过程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意外,蓝正龙顺利从地下室逃脱,准备来个反杀。
弟弟最先重伤失去了行动力,惠英红和姜武躲在了一个屋内锁上门,也许只要耗下去就是安全的,可这时林依晨从学校回来了。
惠英红怕女儿进来被蓝正龙所害,于是果断冲了出来,姜武抱住了对方,惠英红点燃了汽油造成爆炸。
这里有几个点值得讨论,一是林依晨找姜武要钱的时候,姜武手上应该是血,而且是蓝正龙的血,他怎么逃脱的是个谜;二是有一个画面是钟表上显示的时间,指针永远越不过六点,说明循环无法结束。
懒人甚至怀疑林依晨给自己催眠了,原事实是她下午睡着了,到晚上才回家便遇到爆炸,可催眠让自己以噩梦的形式惊醒,才能提前回到家中救人;三是老奶奶跟她说一年了要走出心魔才能解脱,应该是从她被强奸开始算起的,而非爆炸后的一年里一直在盗梦,毕竟入魔的起点是强奸案;四是冰箱里的菜,个人觉得也是梦,她已经决定接受现实彻底醒来,所以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走向光明的梦;五是惠英红的病,无论有没有这个病都可以实施后面的以暴制暴,从前面的推论来判断,重病是现实不是梦,所以母亲选择在最后有限的时间里动手了,只是没想到会赔上丈夫和儿子的命;六是在逃犯,蓝正龙没入狱且被惠英红抓了,所以他不是在逃犯,而最后有警车一闪而过,他们是去抓在逃犯了吗?
既然惠英红有机会给林依晨打电话,那其实说明她也有时间报警的,警察顾此失彼还是放任未管不清楚。
如果说硬要对这部电影吐槽点啥,就是这个剧名有问题,虽然成功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但这个家庭一点都不神秘,噱头造得过足文不对题了。
为爱复仇不是什么新鲜桥段,只是没第一时间把仇人弄死,才造成了反杀的惨剧。
这中间应该是被删减掉了什么情节吧,这年头不管看点啥都觉得自己看的是删减版也是醉了。
深夜惊悚完【神秘家族】,叛逆期的女孩不接母亲电话最后在芦苇荡里遭受了噩梦,最大的感触,电影中的家庭氛围和我自家的感受是两国的。
父母大半辈子勤勤恳恳,给予我最大的财富要属一个自由的灵魂。
记忆中,每次和父母拌嘴总是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离家出走在我脑海中是不存在的。
学生时代,每个深夜的埋头奋斗都伴随着父母的睡颜。
工作以后,每天固定1小时,三人在饭桌上谈天说地,有时辩论,有时共鸣。
在心里觉得父母并没有外界描述的那么伟岸,倒觉得是稍长年龄的知己,有时觉得更像两个胡闹的孩子。
姐姐在一个雨夜等公交车的时候,被坏人尾随强暴。
妈妈和弟弟路过,让姐姐一度看到了希望,但是妈妈和弟弟以为是小情侣野合所以走开了。
姐姐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在警察局无法指控嫌犯。
妈妈因为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惩罚罪犯感到愤怒。
而且姐姐又认为,这一切和妈妈有很大关系,从此不再讲话。
某天妈妈在刷油漆,摔倒之后吞进了油漆,因为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病情严重,需要手术。
并计划圣诞节后由弟弟陪着去医院做手术。
平安夜前一天晚上妈妈看到了在网吧的坏人,用车撞后把坏人弄回来家绑在了地下室。
平安夜早上,姐姐跑步回来,发现牛奶没了和弟弟争吵。
同时弟弟拿了两个油漆桶放在屋里。
警察来敲门,由于地下室藏着坏人,妈妈和弟弟才会如此警觉,并说爸爸不在家。
姐姐由于没钱跑到仓库准备跟爸爸要钱,进仓库看到了地上拖拉的痕迹,以及爸爸在殴打坏人的影子,并且给了爸爸沾满血迹的双手一个特写。
姐姐上学路上弟弟又追上去,给了姐姐一袋牛奶。
平安夜一家人准备聚餐,所以早上妈妈爸爸弟弟都向姐姐发出了晚上早点回来的要求。
姐姐在学校里跑步并且在操场上睡着了,16点醒来回家路上碰上了圣诞狂欢。
并接到了妈妈说现在不要回家的电话。
因为当一家人在家准备晚餐时,坏人从仓库了挣脱出来,先将弟弟歌喉藏在柜子,并与爸爸妈妈发生了对峙。
妈妈才电话姐姐说不要回来。
搏斗发出的声音惊扰到了旁边的奶奶并来按门铃。
同时姐姐赶回家开门目睹了爸爸被捅刀,妈妈为了保护姐姐点燃油漆与坏人同归于尽。
家庭的惨剧,导致姐姐的精神受到了更大的刺激,一方面觉得是自己造成了这一切,另一方面一直在幻想能够让时间倒退解救家人,所以才做了三个梦。
导演正是通过这三个梦境半真半梦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了,由于是梦境所以观众才会觉得有点凌乱。
梦境并且也是姐姐自我救赎的过程。
一年后的平安夜,姐姐跑步得到了第一名,打的回家,碰到了正在路边烧纸祭奠的邻居奶奶。
姐姐回家开门坐在沙发上,陷入了回忆。
正是邻居奶奶的帮助,才能让姐姐走出阴影开始新生活。
最后姐姐开门离开。
首先是对于所谓真实事件的理解。
原发案件里面是凶手二次作案,报复心理极强还特意说出这是来讨前世的债之类的宣言,且不说这是不是为了逃避刑罚的手段,第一次作案居然只判了两年多,或许是这个结果给了施害者一个信息,那就是犯罪也不可怕,强奸就判两年多,那么杀人呢?
然后就是对于无限恐怖式回放记忆的感受回顾,从弟弟开始立flag说“这可能是我们四个人最后一次好好坐下来吃饭”开始,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等着犯罪事件的发生,只是人的惯性思维可能真的害死人,是觉得连拨几次电话才能通的警察叔叔不靠谱,还是觉得那么远赶过来黄花菜都凉了,为什么不报警???
这是看到主角们只知道挣扎着想用肉体作无用抵抗的时候,我无数次的质疑和吐槽。
结果后来导演告诉我们,报警没有用,因为父母会阻止,因为一开始他们才是非法囚禁的施暴者,结果被人逃了出来,还干脆反过来杀了全家…… 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苗苗一直怨恨妈妈,到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他们出来找他的时候曾经与案发现场擦肩而过……也是为什么他们看清了施暴者却没看到被害者的模样……这一设定真的很过分,真实得可怕,有人责怪苗苗不应该这样折磨自己折磨家人,却不想被家人呵护长大却惨遭毒手的人的心理和精神本来就已经严重脱轨,不是她自怨自艾,而是因为她需要一个怨恨的寄托,当然这也是悲剧开始的原因,不沟通不交流,躲在自己的世界拒绝所有善意,最后酿成更大的恶果…… 至于找一个帅哥来当恶人,我觉得可能是导演想表露的一个讯息,那就是看人不能看表面。
蓝正龙把这个角色演得很到位,把初识时候的撩妹高手,施暴时候的肆无忌惮,当面对质时候的有恃无恐,还有最后杀人时候的快感和凶恶,全部演活了,是真的可怕。
只是故事开始的有预兆,却结束的很无力,不过确实在传播正能量,人总是要走出噩梦的,就算想再看多几眼家人,但是他们也同时会一直轮回在死亡里面,放下才是救赎吧。
只是后面的那个马拉松真的很出离,感觉不搭边的违和感,或许又是一场梦。
我宁愿在这无尽的噩梦里一直徒劳地逃跑,只不过是想要把你们留在我身边多一天——讲述一个世界上最悲伤的女孩,从希望到绝望,再从绝望中吸取力量的过程。
首先,我先来说一下,电影可以分为两种电影,爆米花类型的纯商业电影(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一堆花里胡哨的特效炫技,最好的举例就是最近的速8,观众最单纯的想看一部爽片看得过足瘾罢了)和小众化文艺电影(此类电影是需要不断多刷多看的,因为本身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可能不止表面那么简单,故事架构会很复杂,看一遍不一定懂得所有,需要不断思考的电影,不断的丰富自身),所以观众也就会因口味和观影时机的不同,分为了这两派观影。
本身这两派是不存在冲突的,你喜欢看什么电影就选择什么类型的电影看呗,但是由于这部电影出现了严重的宣传噱头问题,一开始制造的宣传方式问题,造成了本身偏向于文艺片的电影推向了商业片的范畴,观影人群的矛盾造成了一堆准备看大电影大制作的人满心的期待,最后因为看不透导演编剧的用意而大骂上当受骗,大失所望的不理智差评,也许这也许就是这部电影所面对的悲哀原因所在了。
刷差评骂的要命的人的心态,就在于电影的立意与观影者所想象电影之间的不对等。
本身观影者想看的是一部悬疑大片,想看的是如何智斗那个性侵犯,恐怖色彩浓重点,看到了片方的预告片之后被震撼的超级期待,以为就是破解谜团的单纯爆米花型商业电影。
结果到头来看到的是四段一个小女孩的回忆——小女孩的家人四次被杀害,一次次的噩梦惊醒的故事,它已经不是商业电影了,它本身的故事载体需要太多的思考,也许多次回味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故事的主线是寻找真相,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却是一个女孩子的如何一步步从黑暗中走出来的过程。
观影人的观影角度和剧情内容不对等(打开的方式不对),所以出现了一群骂声,这就是宣传公司的套路和噱头问题吧。
如果抛开这些电影公司的套路和噱头,单纯从一部普普通通的电影角度,从一部文艺片的角度,又该作何评价呢:(以下内容只单纯从我个人角度讲述,我只写大概的剧情主题,更多的细节可以查看豆瓣里其他的大神们影评中注意到的细节,都十分的有趣)首先,这是一部故事极其完整的影片,不存在虎头蛇尾,因为从性侵镜头之后,故事就开始讲述苗苗如何一点一点找回那些记忆,发现家族的秘密,最终慢慢从噩梦中苏醒过来。
正如导演所介绍的:“想要给大家讲述一个世界上最悲伤的女孩,从希望到绝望,再从绝望中吸取力量的过程。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出发,你会发现这部电影的矛盾和不合理都完美覆盖了。
因为,这就是一个小女孩的心灵成长之旅,四段故事,层层叠进,一步一步地发现原来家里人所作所为,慢慢走了出来。
站在小女孩的立场,这是一部开头和结尾都完完全全不同的电影。
我们先说性侵这段戏,有人会注意到苗苗在性侵前直接挂掉妈妈的电话,这已经是一种预兆,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隔阂问题,相信大家都是过来人都深有体会。
接着悲剧开始的性侵戏码,妈妈和弟弟路过草丛,误以为是情侣在野战,直接就走掉了。
这个误会,直接造成了苗苗在事发之后对家人隔阂的一个超级强烈的升级,她已经不信任自己的家人了,所以,她只能活在自己孤僻的世界,一句话都没有,只有抑郁,只有冷漠,只有手机里不断播放的歌曲,甚至于面对母亲出事也一直冷漠。
但是她在追忆真相中,一次又一次地面对着家人的惨死,一次又一次地又从痛苦的噩梦中惊醒,一次又一次地不愿相信这是事实,她的心态已经转变了,只想着救回自己的家人——我宁愿在这无尽的噩梦里一直徒劳地逃跑,只不过是想要把你们留在我身边多一天。
而故事的最后,她已经知道了所有的真相,已经从前面三个恐怖的故事一步步拼凑出完整的真相:母亲和弟弟路过草丛并不知道是苗苗,又因为证据的不足而让性侵犯逍遥法外,同时苗苗患上严重的精神疾病。
母亲一直觉得对不起女儿,所以一家人(瞒着苗苗)合计想在法外独自制裁这个性侵犯(神秘的部分其实就是指这里),却惨遭毒手被反杀,最后母亲为防止回家了准备进家门的女儿免受杀害,直接引爆油漆和凶手同归于尽,整个家庭就只剩下苗苗一个人。
小女孩不断地平行穿越,不断地追忆,不断地噩梦,用了四场梦,只是为了还原那个夜晚的真相,而这个噩梦中的母亲,在最后的一句:“醒过来吧,不要再活在噩梦里。
”才真真正正唤醒了这个原本一堆怨念,活在痛苦回忆里的女孩。
是她的家人,拯救了她。
也只有家人,才能拯救她,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吧。
可惜,故事的结局是那么的凄惨。
不过,相信天堂中的这家人,看到最后苗苗的那一丝笑容,也就可以安息吧。
故事其实并不复杂,主旨也算比较清晰。
而造成很多看不懂的原因就在于观影者观看前的预估水准,是带着悬疑片的角度的看了第一遍,以为就是个斗智斗勇的悬疑片,只是单纯注意着死亡的手法的如何不同,人物为了要死那么多次,故事逻辑的大问题,而一次次梦醒时候的懵逼状态。
而忽视了电影所要讲述一个女孩子成长的路,往往会错过很多小女孩改变的细节。
所以,这就是我们有必要二刷,三刷的关键。
(我记得电影主创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演员自己看剧本都需要看好多遍才能读懂的剧,作为很多的差评影评甚至看到一半就可以直接打超低分的大扯瞎扯,这就是电影市场文艺片的悲哀)林依晨在采访时介绍影片的时候也曾经说过看一遍你是看不全懂的,所以——一刷看故事架构,二刷看细节变化,三刷就是从头到尾体会小女孩的心理成长了。
关于电影的配乐我是很喜欢的,除了为了渲染恐怖气氛和传递紧张讯息的背景音乐,开头的《la ronda》电影原声带是浪漫的雨夜气氛,和后面的激烈对比性,而第四梦中生离死别苗苗和妈妈对话的那一段凄惨悲痛的童声音乐,则是感染力最强烈的,最容易打动人心。
最后扯一下演技,这一套阵容一直都是宣传的大热点,在看完之后印象更加深刻了。
特别是林依晨和惠英红两个的演技真的是爆表级别。
有的人会说不喜欢歇斯底里杀猪般的叫声,那是因为他们并不懂得将自身带入此情此景中,一个因为性侵而接近极度抑郁症的女孩子,一个面对性侵犯因为证据逍遥法外而无能为力的母亲。
两个人的内心戏又该如何演绎呢?
(撕心裂肺的痛苦诠释起来也许让观影者反感,但是这就是当今社会中的现实,被性侵者如果一直走不出那个阴影,也就永远生活在黑暗的角落了,感觉被世界所抛弃。
而作为母亲和家人却是最无奈的存在)一句“我自己的女儿我自己保护”诉说着母亲的坚韧不屈。
关键在最后谜团解开两个人生离死别的那场戏,痛苦落泪的彪戏爆表呀,让我这个泪点高的人都湿润了眼眶。
惠英红曾经提醒过依晨,演戏不要太过拼命,要懂得“借力使力”,而我们所见到的这一段悲情大戏就是两人对于这四个字最好的诠释。
苗苗无助地的哀求:“妈妈,不要,求求你带我一起走!
”而母亲泪流不止的表情,一句悲痛而又让人温暖的话:“不要乱讲,这一切都回不去了,不要再做噩梦了。
”这是一段精彩的对话,所展示出的却是足以让你泪流的心酸。
所以,要看到这里,也许你才真正明白,这部电影到底要讲的是什么……(林依晨的歇斯底里,哭腔的说词,脸部无助的神情,双手不断的拍打的窗户,让我们仿佛看到的是和自己最爱的亲人的分别,这是一种绝望,一种想要了却此生的绝望之中的压抑,这是一种真正意义让人感觉到撕心裂肺的痛。
这是极易被带入情绪的镜头场面,观影者会存在及其压抑的心理,代入自身,思考与反思自己很多)演技篇详解见:《震撼人心的生离死别——全演技派的神秘家族》这是一部文艺片巨作,也是被大众和现今快餐化爆米花电影时代所容易抛弃的未来电影,以不同寻常的叙事方式讲述一段尘封的往事,在真真假假不断重复的死亡梦境中一次次轮回,并不断地还原出真相,而真相的背后却是一个令人悲痛的亲情大戏。
这也是一个女孩子的成长之路,从最初的对家人的不谅解,一直恐惧抑郁的心理,到与家人生离死别的愧疚泪落,最后自信的奔跑,她真的慢慢改变了,真的走出来了。
可惜换来这条路的却是三个人的生命,她最不愿意失去的,最爱她的亲人。
所以,被留下来的人,虽然孤独,但是,请带着逝去者的遗愿——务必微笑着,活下去。
写在最后,4月27日,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因年少时被性侵而一直活在黑暗的痛苦之中,她尝试着将故事写入她的故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
她曾经说过:“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的一生。
”也是因为这个故事,让她更痛苦的在发表两月之后依旧选择了自杀了却此生。
这是我们所要面对的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也是这部悬疑惊悚片类型的文艺片让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与面对的问题吧,无论是苗苗还是房思琪们,社会和家人有合理的方式让她们走出阴影,走出恐惧,共勉——真正微笑着活下去。
没有预告好看 挺失望的
不接妈妈电话会很惨
模仿《恐怖游轮》的部分还是有看头的,后面为了正能量而刻意煽情,瞬间整段垮掉。基于真实惨案,案件本身却又如此模糊的带过。
林依晨演的不错
因为蓝正龙所以期待一下喽
父母及哥哥把性侵男绑住了却不杀死莫名其妙。
其实挺不错的啊!!!怎么分数这么低!!!非常不懂豆瓣了。。。
剧本不自洽的地方很多,但明显是导演问题更大,为什么就是不知道节制含蓄一点
林依晨的演技还是get到了,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只会尖叫啊,度还不错,不过这个片子完成度还差点,那段不断回忆的部分还有点意思,但是整体的深度和故事还不够。多一星支持国产演员。
前二分之一还可以,后面越来越拖沓
剧情混乱,毫无逻辑。国产悬疑的通病,剧本单薄,只知道机械地照搬别人剧情,细节铺陈却差得太远,演员演得努力,也打不了高分。
累得慌
这么扯真无语
可惜了,居然还有一日囚的梗
很多伏笔都挺在线的,唯一就是蓝正龙有点帅,演这种罪大恶极的反派有点不兼容。
几个人都弄不死一个。
垃圾的片子!
三星都给红姐
虽然被悬疑的标签给骗了,虽然被灭门、强奸的噱头忽悠了,但是我还是挺喜欢姜武和惠英红的,但与本片无关。
演员演技爆炸~演的很好,这点值得肯定,看完好憋屈。PDSD真的是很严重,很压抑。多好的一家人,不过妈妈和弟弟也太傻了,肯定很后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