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越狱大结局,一颗心碎无处安放。
看似冷漠残暴的题材下,永远暗涌着最最温情的起因,Michael始行只因是为了救出哥哥,结点时完成了近乎完美的进化,成为了最好的丈夫、爸爸、兄弟、朋友。
没想到四年后再次被Fringe中众多角色深深触动。
很难说清楚有多少次被触动泪点,有印象最早次是第四季有个物理学家为让患病的妻子记起自己,而多次将时光倒回。
到第五季的时候,整个剧风格偏重催泪效果,真的常常忍不住鼻子酸。
这是不容易的,发生在故事里的事,太难让我们设身处地去思考,但却总在无意间令到我头皮发麻,绝对理性的边缘,跨过一毫米就喷涌出深沉的情感,比较典型的是观察者“九月”,该角色一开始的设置就充满萌点,第五季时直接猛然升华,自我牺牲、救赎、父爱多重叠加到他身上且不显做作,直接秒杀一切的爱。
当然细想之下,其实沃特对皮特的爱,皮特对女儿的爱,女儿对奥利维亚的崇拜,奥利维亚对皮特的爱,更甚至Astrid对沃特的陪伴与理解,说到小方这个角色,亲啊,你们一个二个有孩子的有孩子,有情人的有情人,连布络依探长也有过幸福美满家庭。
小方同学皮肤光滑,目测也就二十来岁,天天跟着糟老头子各种放射性器材打交道不说,还总被叫错名字,亲们有看到从第一季到第五季一直不间断出现的小方有过一次个人私人的生活吗?
所以她对沃特的复杂情感也令人动容,最后一集她问沃特自己的名字那段,各种酸甜都释然了,无论去到哪里,只要你记得过就好。
大爱啊。
同样在时间线、平行宇宙、穿越上大作功夫的剧其实不少,最出名的还有迷失和英雄,前者我至今不舍得看最后一季,当然还有个原因是第五季真的就看晕了,要弄清楚不是说不可以,但是真的会觉得很累。
后者的确大大令人失望,第三季就开始乱套无法往下继续。
危机边缘在这方面却有长处,至少三位主演未曾变动,这样哪怕有遗漏情节,观众也可根据前后剧情以及对角色的了解自行填补。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对角色个性刻画相对丰满的科幻题材。
虽然大家天天苦大仇深的都是面对怪咖,女主更是从小吃苦(长大才成了人中龙凤啊,打架推理爱爱一个也不少),但每一集的个案无形间影响或映射了每个人的个性。
为什么穿越类的题材会受到追捧呢?
或许总有一些事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吧,当然另一方面来讲也鼓励青少年儿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不过想来也不会太多青少年儿童观看此剧,大家大概都已经经历过选文理科了。。。
anyways,关于平行宇宙及时间线上的穿梭迷幻,其实每一次重设之后,过往都会全部抹去,会否残留?
答案是肯定的,但却隐藏在深处,令到当事人自己都无法察觉到吧,除非一切又重演,每一步再现,但人的脚两次又怎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呢?
流走的时间,都在穿梭,每一天,都可以作为一次生命的穿越,爱或者恨,成或者败,都不重要,这不关乎命运,重要的是要去改变命运。
每一个今天都是明天的结点,每一个明天,都充满了改变的可能,还有比这更有魅力的事吗?
终于《Fringe》也被煲完了,和《Lost》同个制作团队,同样精彩之余,具有神学、哲理思想。
看了影评,觉得有一点是最值得被铭记的—— 重要的不是你人生中的外在情节、漏洞、得失,而是如何在迷茫中看到自己,以及看懂自己,如何让自己驾驭自己,去重新谱写情节。
9月从贝舍普的身上,看懂了他自己,所以他愿意舍弃生命换来这个纪元的延续;贝舍普从彼特身上,看懂了他自己,所以他愿意舍弃生命,补救自己犯下的过失;另外一个世界的贝舍普,从这个世界的贝舍普身上,看懂了他自己,愿意搁置争议让两个世界一起修复;小奥的女儿从小奥身上,看懂了她自己,所以她愿意让世界多一点怜悯;小奥从彼特身上,看懂了她自己,所以她有了成功必备的坚定信念...每一个人,都从别人身上看到了折射的自己,看懂了那个不愿意或是不曾看懂的自己,补救尚未发生的,挽回已经发生的,接受应该发生的。
这套长达五季,绵延5年才播放完结的美剧,其实有个知名度更高的译名——《危机边缘》
上一部让我魂牵梦萦、连追六季的优秀美剧是《迷失》,由那部剧集的金牌制作人J.J.Abrams出品,是《迷离档案》的卖点之一,此君掌舵作品的调调正对我胃口,也是吸引我关注《迷离档案》的主因。
《迷离档案》首季,编导脑洞不断,发挥出无尽的想象力,奉献一个又一个波诡云谲的科幻单元故事,精准的俘获了我的眼球。
一幕幕悬疑古怪、让人啧啧称奇的故事表象背后,其实蕴藏极其多样化的科学知识,内容覆盖平行世界、时空穿越、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涉猎范围之广,在我接触过的所有剧集中前所未见,正是集所有钟爱的题材于一身,让我大呼过瘾,欲罢不能!
平行世界的别样人生令人浮想联翩,通过角色解开迷雾重重的案件,大量“边缘”科学知识被深入浅出的呈现出来,片中成功塑造的科学团队中,几位性格鲜明的主角更使我沉醉其中:老科学家沃特,方方面面丰富的科学知识教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其人老顽童式的怪趣味每每产生不合时宜、异于常人、有悖常理的行为举止,绝对属于科学奇葩一枚,堪称全剧最具人格魅力的角色;小彼特的工程师角色,遗传了老头子的超高智商,虽非职业探员,但无所畏惧的他面对林林总总的离奇事件几乎一点就透,很快便能挖开表象,直抵事件本质;女探员奥利维亚,是维系整套剧集的第一主角,办案沉着果敢的她性格中除了女性特有的柔情和细腻外,更具优于他人的坚强意志。
奥利维亚自身拥有的特异功能也制造了不少重大的剧情转折点;
前四季相比,最终季的风格发生了明显转变,最耳目一新、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编导不再费尽心机的挖大坑、编织离奇案件(第4季收视率的下滑说明,观众们已经对此意兴阑珊),他们摆脱了不断纠结于前4季“平行世界”里的恩恩怨怨,转而着力刻画细腻的人物情感。
各种诡异的案件彻底退出,取而代之的是未来人类角色难以预测的命运走向,牵引着观众的一呼一吸。
坚实的父子情、母女情、坚贞的友情、爱情,这些饱满的情感轮番上阵,充盈在第5季的每一集剧情中:鲜花般美丽的埃塔之死令观者心碎;老沃特敞开心扉,含泪对儿子跨越时空的告白真挚而朴实,让银幕上的小彼特和银幕下的我一道感动落泪!
温暖的氛围从悲伤的故事基调中透射出来,升华了这套历时5年的剧集,并使最终季的情绪感染力远超前四季。
虽然故事截然不同,但观看《迷离档案》最终季时,我却找到了看《迷失》最终季的感觉,那部长寿剧集同样在大部分时间挖坑无数,迷雾重重,但终季结尾时回归描写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创造出的冲击波荡气回肠,一举攻陷所有喜爱该剧集的观众,让他们沉浸于心灵的激荡中,迷失在朦胧的泪眼中,不再纠结种种谜题。
制作人相同的《迷离档案》延续了这种手法,以动人的角色情感收场,为这套剧集添上了一条遒劲有力、光芒四射、回味悠长的豹尾!
再次感谢制片方精心奉献的优秀作品,虽然自己追剧5年的人生平淡无奇,但有了《迷离档案》的伴随,逝去的五年仿佛也变得多姿多彩、如梦似幻!
人类科技的发展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已经到了让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期待。
剧集一开始从各种悬疑,潜科学的另类事件入手,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过目不忘,心智过人的优秀的女探员。
而后不断揭开一幕幕对潜科学案件的破解中去。
当然,有一条一直吸引着人的线索,那就是观察者们:这些神出鬼没的光头男。
当然,最离奇的一些事情,比如,人死之后的大脑对话,记忆穿插,眼球照相,人能够穿越实物,能够从房间里玻璃的记录(类似光盘刻录)中重新读取对话。
人,可以跨越到另一个平行的世界。
遇到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但是却略有性格差异的自己。
也许这边世界的你早已死去,但另一边世界的你依然完好。
也许这边的世界你是一个悲剧,但另一个平行世界你可能又是个奇迹。
好吧,这些离奇潜科学事件一般人是不知道的,其实就目前所知应该也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不知道更好。
影视剧么,只是觉得能打开人的思维。
没准真有一些预言变成现实。
再回到对观察者们的线索上来。
一直到第五季才真正揭开观察者们的面纱。
他们是人类发展的后期,比如说是未来500年后的人类。
当时的人类已经从某一条时间线上进化成了一种将大脑定向改造成智力思维等高度发达,但是情感区域丧失的存在。
当时的生存条件已经恶化,但是科技又极其发达,于是他们开启了时间旅行,分别派遣不同的调查团奔赴各个历史时期,去研究过去的人们,准备抢占他们的居住地,从而从未来后的500年穿越到现在,然后继续在当前适宜的条件下生存下去。
派遣到当时世界的第一小队一共12个人,分别命名为一月,二月。。
十一月,十二月。
其中,September这个人在对当前人类的观察中,特别是对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爱和留恋中萌生了人类情感,他帮助这位父亲从另一个平行世界中救回了平行世界里将要死去的另一个自己的孩子,从而引发了宇宙中的这两个世界间的稳定失调与不平衡,从而爆发了相关冲突。
回到SEeptember,他产生了人类情感,对他们500年后的人类来说这就是一种变异,当然,他没有表现和汇报罢了。
然而,在用他的遗传信息进行下一代培养的时候,另一个变异体,也就是传统意义上他的儿子在他们那个时代出现了变异。
这个孩子的遗传信息继承了September一些情感的因素,所以在他们的世界史不能被容忍,而要遭遗弃处死的。
他,September,通过自己对人类情感的理解,通过自己看到那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爱中想到了他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
于是从自己的世界中将他的孩子也带到了当下时代并藏了起来。
这个孩子的发展更加神奇,虽然他似乎不能说话,但是他的智力能力,他的情感能力以及全方位能力都比500年后的新人类要强,而且不是一般般的强,对500年后的新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大BOSS一样的存在,他们理解不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存在。
然后,September为我们揭开了真相。
人类发展到某一个时间线节点的时候,大概是50年后的人类,人们的研究中出现了分歧。
人们认为可以刻意的去除改造大脑的部分功能,比如去除一些不好的情感区域,来增加人们的智力思维能力,但是当他们一度追求智力及思维能力提升的时候,觉得和人类情感都是相冲突的,所以选择了摒弃人类情感,全部改造成智力及思维能力,人类的各种美好的不好的情感统统被占据了生存空间,所以从这条时间线走下去,就出现了500年后的他们,人们变的没有情感,只有各种思维计算,各种预知未来,各种穿越的能力等,其实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机器人。。。
但是,但是,其实是有另一种解决办法的,当时的人类实验没有发现,其实人类在提升智力大脑空间的同时,人类情感区域可以有自己的生存土壤,而最好的例子就是September的儿子,所以结论是他们达成一致,把september的儿子送回到人类实验的那个时间点,让当时的人类发现可以保留人力情感而提升智力大脑空间,从而改变时间线,从而改变人类的发展,从而也就抹杀了500年后的人类,也就是september的时代的新人类。
最终,这个父亲带着另一个儿子踏上了穿越之路,从而彻底改写了历史。
500年后的历史已经被抹去,需要重新去经历了。。。
但是当下的时代,也因为September他们的消失而得到了人类的和平与大爱。
大概的逻辑在我理解就是这样,有想法再补充吧。
For most of my existence, I was known as September. I have collected within this notebook the documentation of my observations on mankind. As a scientist, my purpose was to observe important moments in time, but not to impact them. I failed in this endeavor.From the start, I was curious as to what I would discover. I had no way to predict the beauty I would find in the human race. It stirred something inside me that I did not recognize. I soon realized they called these things feelings, and I liked them. My fellow scientist, August, also experienced this phenomenon, but he suffered greatly and expired. August's death served as a cautionary tale. I tried to fight my own impulses but learned no matter how many years the human heart has evolved, it will always be an organ of great mystery.It was my newfound connection to these indefinable emotions that led to my interference. As I continued my mission, I was struck by some of the things I witnessed. They call it love. The first time I heard the word, I did not understand. But I saw it flourish with Walter Bishop. I witnessed the way he treated his son. The way all these people in this past version of humanity seemed capable of something that we had evolved away from many years before.In the following pages are many, but not all, pertinent moments, documents, and images from my journey with Peter Bishop, Olivia Dunham, and most important, Walter Bishop.
五年了。
记得从一开始的“边缘科学”风格,到之后几季铺展开来的“平行宇宙论”,各种挖坑各种所谓铺垫各种岔路线索,连我这种非科幻迷也开始不忍直视剧情走向的种种漏洞与另起炉灶并一度弃剧的念头。
坦白说,当时真的是John Noble信手捏来的超群演技留住了我(指环王3里竟然有他的后知后觉> <)难以割舍的还有越发耐看的Anna Torv。
从一开始觉得带着点Blake Lively的那种韵味,接着越发觉得她比BL更内敛沉稳且耐看。
到最后从演技不断提升的她眉宇间有了点儿Cate Blanchett的女王范儿,制服诱惑气场渐强阿哈哈。
即便分饰两角时没有Nina Dobrev在《吸血鬼日记》中的那种视觉冲击力与反差(最后那假发真心假),但也正因如此显得更为生活化,看着更舒服自然。
于是,时常看美剧中途走人的我竟也稀里糊涂地跟到了今年的最终季。
当然,前几季的很多Bug在第五季都没有修复,平行论的逻辑上还是漏洞百出。
似乎有种,反正坑那么大了也填不满了,填不平还是要被喷,不如打个温情牌的赶脚。
(或者说,编剧在不断探路尝试之后终于找准了定位,孤注一掷。
又或者说,编剧心中对此剧的呈现宗旨让他不屑于托费口舌解释这些相对不是重点的科学性)所以,对此剧逻辑的日渐失望最后还是败给了JJ真情回馈的催泪大结局。
好吧,我承认这五星打的是感情分。
Walter老泪纵横的念出那句"I wouldn't change it for the world."Walter对儿子的爱Olivia与Peter对于女儿的爱Phillip对于女儿的爱September对于儿子的爱……还有”侦破案件“中的各种”畸形扭曲“的真爱真心戳泪点(好吧我泪点低)那种为珍爱的人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给我整个世界都不换“的亲情贯穿整剧,时不时地靠着演员的演技敲打着小心脏终于,强大的情感基调就这样灌满了所以的主线深坑,让它成功逆转。
Fringe一路走来,经历过收视率连创新低的局面,挺过被砍的危机,能在最后给出一个如此温馨的收尾,也算是交了份不错的答卷。
(当然,如果September最后没死,该有多好,呵 呵。
)说到这里,真心要吐一下Michael Cerveris的逆袭阿1960年的大叔阿,观察者“九月”形象的时候完全看不出阿不显老阿。
长毛后就更不说了,基本可以说被惊艳到了,眼神超级清澈带电,怎么就那么帅阿哈哈。
……坎坎坷坷、跌跌撞撞,也完满收场了。
这个句号,划得不圆,带点儿毛糙可也正是这种手写不完美,才区别于印刷体不是么?
那些对人性的独特审视那些对真实情感的渲染那些对正面力量的推崇才是编剧和演员留下的---带着追剧这些年复杂心情以及自己生活中的各种得失变化与悲喜记忆打包装箱也一并封存在琥珀区里吧五年了。
第五季第五集由于对情感使然 Peter最终弄死了被抓到的Observer 植入了观察者们的特殊植入物。。。
这一集的Peter显得好吓人啊 不过这最终季还真是不能仅凭一集就断定剧情大致走向的说
就这样剧终了。
这部剧我看了五年,只是五年仅限跨度并不持续。
因为刚开播看了几集就弃了,感觉过于重口且有点故弄玄虚。
结果过了四年,终于还是抵抗不了各种推荐的力量重新看过来,才如发现珍宝一般地欲罢不能。
整部剧并不是如一而终的,开始是单元剧类型,每集一个探索题目,类似于X档案和4400,同时也在延伸主线,再往后大约两季就变成了主线发展为主,穿插出现单元组,最后一季直接变成纯主线叙事,这也大体体现了编导思路的转变。
不过季终时候,之前引发各类事故的古怪物品再次出现,但从捣乱的“坏分子”摇身一变成了帮助主角们实现宏伟大业的助推剂,显得既怀旧又惊喜。
不能说感情是这部剧的独特之处,毕竟所有科幻剧都少不了情感刻画,但它做得更加厚实。
Watler和Peter的父子情,Peter和Olivia的爱情,Olivia和Charlie、Linkin的友情等等,都刻画得生动而深刻,不知不觉伴随着故事发展,这些情感都渐渐成形并深入人心,反而抢了起先各种噱头的戏,可谓成功。
其中比较经典的几个片段,比如起先O对P欲说还休的爱情,那种朦胧试探不稳定,比如P重生后对O的期盼,一样的面孔不一样的情感,堪称最近和最远的距离,比如O突然忆起往事并表现出肯定的态度,P眼里泛出的泪水,喜悦之情令人动容,再比如最后W和P之间亲情深切的表达,纵是P这种不爱表达情感的人,都能激动地在大街上与老爹熊抱。。。。
诸此种种,不胜枚举。
我对O和P有一种很特别的情感,其实他们都是不善于表达的人,但也都有一颗炽烈的心,无论开始的朦胧暧昧,中间的猜忌确认,最终的不离不弃,都能引起我的共鸣。
我喜欢Olivia的坚强,勇敢,怜悯之心和对爱的渴盼却不自信,也喜欢Peter的冷静,坚定,那种不服输的倔强,和对感情的纯粹,其实他们都是缺乏爱的,没有安全感,所以才能最终惺惺相惜,为了共同的幸福努力,为他们高兴,这是他们应得的。
最后才要说起最初吸引我的地方,就是科幻的外衣,随着故事开展,它其实弱化很多。
究其原因,除了感情越演越烈的转移作用,剧情本身的bug更是致命。
抛开匪夷所思的生物不谈,最主要的两条线,都有严重的问题。
第一条线,平行世界,这两个世界产生的机理是什么呢?
如果是因为每个不同的选择产生,那平行世界恐怕不止两个,或者说每时每刻都在产生。
如果只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世界,那又怎会有同样的人,并且都与自己的另一半及亲人朋友在各自世界里聚在一起。
最后我只好告诉自己这就是两个世界的规则,注定相遇的人,无论做出什么样不同的选择,他们最终还是会相遇;第二条线,时间线。
忽略那个科学家时间旅行的矛盾结果,也不探讨观察者们对时间的不同感知方式,仅是观察者干涉历史的事就已经漏洞百出。
我们都知道时间的蝴蝶效应,一个微小改变都能带来历史的巨大差异,早期的观察者是如何避免的?
就算他们很小心,也不考虑剧中救活本该死去的女孩将带来什么后果,只看后来观察者入侵,他们居然跑到自己的祖先时代耀武扬威,滥杀无辜,难道不担心一个不小心他们就会不存在吗?
最后Walter和Michael去了未来,抹掉了观察者,那就会出现如下问题:这个世界的Peter死了,但没有September的影响,另一个世界的他却被Walter顺利救活,于是以后一连串事件都不会发生,那怎么可能最终另一个世界的Peter和这个世界的Olivia还认识并生了个女儿?
天涯上有句话叫,认真你就输了。
JJ编导的电视剧大都是这样虎头蛇尾漏洞百出,但是不可否认他又确实充满了幻想,尽管不能自圆其说,也不失为创新的杰出代表。
所以想不通归想不通,五季看下来留下印象最深的自然不是这些bug,而是人物形象和一些新奇构想,以及观看过程中或惊喜或感伤或激动的心动经历,或者还有些关于人生的思考,这不就够了吗。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科幻剧。
个人觉得Fringe在前两季中完全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才导致收视率不断下跌。
最开始因为有JJ的加入让FOX将Fringe宣传为接棒LOST的科幻悬疑剧,然而开播后观众随即发现不过是一部《X档案》式的科幻类罪案单元剧,但是Fringe又迫不及待想要证明自己不止那么简单,所以才有如S1e04那样不多的挖大坑“主线集”。
可惜现今的观众远没那么有耐性,时不时挖一个大坑短期内又完全没有打算去填的迹象,导致前两季流失掉大量观众。
到了第三季Fringe终于“上了正轨”,将单元罪案与科幻主完全线结合在一起,然而第四季的前18集却又上演换汤不换药的重复套路再次让Fringe陷入低谷。
我想也许制片人也没想到会有第五季,所以第四季后半部分以及季终集才终于收拢各支线主线,看起来那么像大结局。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有的更喜欢最开始的《X档案》式风格,有像我一样的更喜欢主线集。
记得前四季中Fringe经常会有一些很特别的单集,例如Peter独自破案集,例如主演三人共同卷入神秘案件的S4e12,其实Fringe一直在进行各种风格和类型的尝试,就像如今的第五季,感觉就像一次新生,就像一部衍生剧/番外篇,或许又会给我们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充满惊喜的Fringe。
首播集的前20分钟直接延续S4e19的剧情,完全与前四季的罪案风格不同,感觉有点像《陨落星辰》 ,甚至是《史前新纪元》或者新剧《革命》那种科幻冒险风格,不过尽管如此,记忆的分割,琥珀的气化,这些边缘科学的元素设置使Fringe的内核仍在存在。
Olivia一出场,整部剧的气场更是瞬间变了,人物之间开始进行交流,编剧开始刻画角色,例如Olivia和Peter对着未来世界说:“我们终究还是没能拯救这个世界”,以及他们随后的那段对话,在前四季中都很少见。
当然真正把这一集升华的还是最后那一组镜头(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724032322/),Walter坐在废弃的车中听着Only You,绝望无助之余看到车前的地面上有一朵小黄花,Walter笑了笑流下眼泪。
黄花将这一集的剧情和主题都串连突显了出来,不仅回应了观察者对Walter说的nothing grows from scorched earth,还呼应了这集开头Etta吹着蒲公英漫天飘散着种子的镜头。
Fringe真正好看的时候,不是多大的坑,不是多精彩的剧情, 而是当它并不满足于交待人物的命运,不满足于填坑揭晓真相的时候。
当它在讲科学对人类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的时候, 当它在讲不管宇宙世间万物怎么瞬息万变, 个体的命运仍由自己的思想所决定,内在的本质不曾改变的时候,就是这部剧最独特质量最高的时候。
这也是在经历了共四季的起起伏伏,收视率一路创新低之后,我仍然觉得这是一部好剧并值得追下去的原因。
就像这次首播集的结尾,与某些在播的公共台科幻/悬疑/冒险类剧集远远拉开了距离。
第五季首播集获得了媒体的一致好评,所以既然已确定是最后一季,不如就按首播集结尾这样颇具“有线台”的风格拍下去,不用再像以前追求单元剧模式的猎奇案件来作噱头,好好把这个精彩故事讲完,希望如此吧。
E01 吼吼 回归喽一家三口并肩作战的画面让人看的热血沸腾啊。。
虽然Walter又失去关键的记忆了,不过最后的那朵小黄花应该象征着hope吧跟先前observer的话相对应。。
Peter这集落泪啊,看的好难受,想知道当初发生了什么。。
E05本来以为上集Etta的牺牲已经够让人伤心了,可这集看的更揪心啊。
olive早点说出内心的想法后,Peter是不是会理智一些。
不知道他装上那玩意儿后会怎样,只希望他感情的部分能不受影响。
感觉要悲剧结尾了啊。。
T^TE07虽然在plan上有了些进展,Peter也利用高科技进行了反攻,但是却让人一点都欣慰不起来啊。
Peter的言行已经开始向Observer转化,最后连人也要趋“光头化”了。
可悲的应了Olive的那句话:我怕再一次失去他。
Walter的情况也不乐观。
哎,现在我已经从每周迫不及待的想看下一集,变成了下载好了之后就不太敢看的状态了。
越来越揪心。。
E10 Nina也走了。。
还好小男孩开始配合了E12&13就这样在似乎没什么人关注的情况下,低调的剧中了。
甚至还没GG受关注。
喜欢13集胜于12,或者说胜于这季的每一集。
感情很饱满,虽然知道必然会有牺牲,不过牺牲的程度比我想象的轻一些。
虽然还有很多不解,比如小孩儿的能力到底有多大,以及第一个嘘的意义等等,不过另一个世界的liv和林肯也出现了,Peter叫Walter Dad了,etta将在她的爸妈的陪伴下幸福的成长。。。
这些已经够了,谁叫我是一个重视情感大于其他的人呢。
最让我泪奔的是Walter录像带里面对peter说的话,已经他俩看完后的情景。
尤其是第一句,听得我好心酸。
The time we had together we stole.I cheated fate to be with you.And we shouldn't have that time together,but we did.And I wouldn't change it for the world.I don't want to say Goodbye,but i will say...I love you ,son.还要说一句,我喜欢这个用白色郁金香点睛的结尾又一部剧的结束,好在我是去年才开始追的,不然想必心情会比当下更复杂的多吧。
Bye, Fringe, 第五部看完的美剧...
TAT就这样结束了
没看完
1
最终季弄个大战观察者的剧情实在是烂尾,狗血煽情、剧情一堆逻辑不通,还是第二季最佳。
最后就毁了....
不知道为啥有那么多人夸得天花乱醉,明明就是部节奏拖沓找不到方向的跟风牵强之作。前两季差点就演成名侦探柯南美帝版了。不过令人叹服的是最后那个炮弹的坑都填上了,它一直是我引为坑剧证据之一的。
全剧终。Walter 从平行宇宙带来了Peter,又把September 的儿子送回他诞生的年代,时空变换,不变的是对掌控命运的坚信,即使他如孩童般脆弱,即使末世的悲凉无处不在。再见,Walter!
终于完结。。。这剧本是在太弱了。明明就是个单元剧非要装的自己多nb,到处挖坑索性最后不填了,真没节操。全当看看女主算了
最终季? 剧集完结? 好剧, 不过太多时间线和逻辑问题导致不止观众混乱, 我想编剧自己也理不清楚, 最后一季主攻情感线, 证明人类情感不能因智力进化而舍弃这点演绎得很好, 最后收尾有点匆促潦草.
这个评论中肯:巨力集团和贝利大Boss的坑完全不填,配角结局无一介绍。美剧(应该是科幻剧)通病:开头赞,中间拖,季末杀酱油,最后烂尾!
最后一季有点让人小失望
这部剧代表了我对高水平美剧的信仰
终归还是要结束,虽然结局这全局Reset的设定实在是漏洞太多,甚至直接动摇了整部剧集世界观构建的根本;但FRINGE从开播起,挺过被砍的危机,历经被挪到周五死亡档的波折,能在最后给出一个如此温馨的收尾,也不枉我追随至今。
五年,一百集。不管怎样,那朵白色郁金香还是煽中了泪点。举目四望,近期都没硬科幻剧了。
究极烂尾。。
追了三年的美剧,第二部完整看下来的美剧,所看跨越时间最长的美剧。最后的拯救依然走向了黑客帝国式的修改历史,让那些入侵的观察者的创造者不去创造。关注这部美剧主要在细节方面,很多比较好的科技或者科技前瞻比较有意思。
这一季实在实在看不下去了,一集一任务的模式最讨厌了!集齐录音带召唤神龙吗这是!
终于看完了
Walter!!!我的Walter!!!
byebye olivia , byebye anna to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