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9号秘事》两年没有白等,第四季刚出第一集,没让我失望。
《黑镜》有点flop了,还好9号还坚挺。
第一集开头,大色块,强烈的撞色,还有出场的佣人装扮都像《布达佩斯大饭店》。
二册的莎翁式独白加要刺杀王子让我以为是《哈姆雷特》的故事,总感觉随时要死人。
我还以为那个老头挂“不许打扰”的牌子,又神色慌张是在做羞羞的事情,毕竟俩编剧从来都喜欢这种恶趣味。
(这个在老太太进王子房间那就能看出来hhhhhhh)
7个房间,8个房客,10个角色,就在一个走廊里用独幕剧的方式穿插整个故事,一扇门接着一扇门打开,看似老套实则非常难,这个方式让我想起了《是,大臣/首相》里的开关门。
(好剧果然有相似之处)每个人物踏着莎翁的说话方式压着韵出场,黑色喜剧的腔调一下子就出来了。
而且二册和史蒂夫也确实喜欢用押韵,在他俩的《绅士联盟》里用过几次,效果非常好。
奇特的是每次都不重样,不老套,实在难得。
双胞胎的扮演者是《黑镜》第一集里的首相,老太太是《极品基老伴》里的佩内洛普(我超级喜欢她)。
二册和史蒂夫就不用说了,神脑洞神演技。
最后,二册好像胖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终于胖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该叫他长得好看!
没有人觉得第三集一整集都在不停暗示被二册错杀的女士和她的出轨对象是兄妹吗?
第一次暗示 二册喂老爷子喝‘可可’,老爷子说自己有一儿一女,女儿是谁大家都知道,那儿子在哪里?
第二次暗示 梅来找被错杀的女主时,女主提到每年她生日和圣诞节时梅的丈夫查尔斯也就是她的情夫会给她写贺卡,这一点梅并没有表现出吃惊的样子,仿佛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虽然不清楚英国的礼节,但试想一下就算圣诞节出于礼貌会给不熟的女邻居写贺卡,但生日呢,梅为什么对于自己丈夫给别的女人写生日贺卡这件事不置可否呢?
第三次暗示 在被错杀女主给老爷子也就是自己父亲洗澡的时候,提到她要搬家并将老爷子送到养老院,前面老爷子说了他还有个儿子,为何女主不把老爷子放到自己哥哥或弟弟家呢?
甚至在老爷子的去向问题上貌似女主压根就没想过要把老爷子丢给那个儿子,甚至半点都没有提这个儿子为何不接受老爷子。
第四个暗示 还是这个场景里,在老爷子泡澡的时候,女主絮叨着走的原因,提到和查尔斯重新开始,说明二人之前认识,还说两人走对大家都好,正常来说私奔这种事要躲也不用躲到葡萄牙那么远吧。
并且和老爷子说去的地方是我们以前度假的地方,注意这个我们,看似是说和老爷子一起,但给人话里话外总感觉是在指老爷子查尔斯和自己。
第五个暗示 查尔斯为何执意要杀了自己的老婆,他都打算带着情妇远走高飞了为何非要杀了自己老婆,难道不是为了灭口吗?
以上,因此我有了一个邪恶的想法,会不会这女主其实和查尔斯是兄妹关系呢!
《9号秘事》第四季第三集总的来说,又是一个笨贼的故事,属于阴差阳错的喜剧。
它结构的精妙其实在于全集分成5个十分钟的段落,按照倒序播放,5-4-3-2-1,如剥洋葱般的逐渐揭开事情的原委。
其实如果正序来播放,可能平平无奇,而倒序就会制造悬念和戏剧张力。
我们先按照时间顺序来把故事梳理一遍,本集发生在某社区“9”号住宅。
如果正序讲故事的话,第一段结尾,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这一集原来并不是“9”号秘事,这在整个系列里,其实还是比较少见的。
第一段(22:60-28:45):Natasha在擦地,浴室门口的木地板上有两块擦不掉的污渍,她烦躁的将地垫拖出一截,用来遮住污渍。
这时,有人按门铃,门口正是May。
Natasha有点惊诧,表示她以为May今天会呆在家里,May说她有事想跟Natasha聊聊,虽然她知道Natasha正忙着搬家和照顾老爸。
这时May感觉有点伤心和焦虑,她进屋坐下就直言不讳,说她觉得老公Charles出轨了。
她杂七杂八的和Natasha讲了好些话,看上去就像个无助的家庭主妇,真的是来找闺蜜聊心事。
她还递了一张号称是找到的纸条,上面写着“她发现我们出轨的事了”,让Natasha读了出来。
Natasha差点说漏嘴,说这纸条都不是Charles的笔迹,之后她蒙混了过去,让May回家去等快递。
这时楼上传来一个老头中气十足的声音,表示自己睡衣漏尿了,这是Natasha的父亲,她当然得去帮他洗澡。
May看着Natasha上楼,然后回到客厅。
她掏出一个录音笔,原来她这时已经把对话录了下来。
她就利用这段录音中的句子,从Natasha的座机打电话给自己的老公Charles。
她当然是已经知道老公的外遇对象就是Natasha,想要确证这件事。
Charles果然上当,他已经在畅想和Natasha远走高飞葡萄牙,并且还坦白已经安排专业杀手,半小时内去杀掉May的事,为此他之前已经让May在家里等快递。
May听到当然大吃一惊,但她迅速镇定下来,放下录音笔,从工具盒里拿了一把螺丝刀,出门将Natasha的门牌号“6”改成了“9”(拧松顶上的螺丝,让号码翻了180度)。
然后,她从门前小道上离开,和骑着摩托车而来的杀手(二册饰演)擦肩而过。
第二段(16:45-22:55):Natasha把父亲安排进了二楼的浴缸,然后告诉父亲要下楼去继续打包。
这父亲认不出女儿,还怀疑自己怎么会有一个这么老的女儿。
女儿这时向父亲坦白,她明白父亲其实也听不懂,自己和Charles要移居葡萄牙重新开始,准备把他送进附近的养老院。
她以后也不能再和父亲联系,因为他俩消失才是最好的选择。
Natasha对于离开父亲看上去有些不舍和愧疚,她离开浴室,给房产经纪Hugo电话留言,说有人对房子有兴趣,让他赶紧来,并且她让Hugo跟房客解释父亲把自己当做音乐剧大师韦伯的事情。
楼下,穿着外套的杀手自己开门走进了屋内,掏出枪在室内静悄悄的找起人来。
杀手看着屋内正在收拾打包的样子,把枪放在电磁炉上(真是笨贼,这举动毫无意义),去掀开沙发上的白布。
此时,Natasha从楼上下来,把他当做了来搬家的工人Spike。
Natasha帮他挂起外套,还想帮他泡个茶。
但这时枪就放在电磁炉上,杀手立刻和她聊天,分散她的注意力,同时确认她就是屋主。
于是Natasha和他开始一起打包瓷器,两人聊天中间,双关讲到“搬家”/“杀人”的俏皮对话(所以本集Once Removed是很难翻译的名称,对于杀手是“刚杀掉”,然后一连串的连带事故;对于Natasha是期待“搬走”这个状态)。
杀手贴心的表示,会让人尽量“无痛”,还承诺可以处理任何遗留问题。
趁着Natasha背过身,他去拿电磁炉上的枪,没想到枪烫手。
他松手枪掉进了水桶里,手也被烫红了。
Natasha好心的帮他去拿药,杀手不为所动,从水桶里掏出枪干脆利落对她当头一枪,鲜血喷溅到了白墙上,Natasha跌倒在沙发中。
杀手拿起毛巾擦墙上的血,发现这样擦是擦不干净的,看到地上有刷墙工具,正好可以拿来用。
这时,Hugo来了。
第三段(09:05-16:40):西装革履的Hugo(胖胖饰演)来到屋前,自己进了屋,表示来晚了。
杀手此时正在用白布掩盖沙发上Natasha的尸体,Hugo自我介绍是房产经纪。
因为他接到Natasha的信息,把杀手当做来看房子的顾客,杀手没有否认。
他看到了墙上还没有完全被盖住的血迹,但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还在努力使用拙劣的销售伎俩,想要把房子卖给杀手。
杀手假意在房间里巡视,Hugo尽职尽责的吹嘘着房子的优点,非常想马上做成这笔生意。
他还使出假装有人打电话来出价的昏招,没想到此时电话响了。
本着只要我不尴尬,就是别人尴尬的想法,他接起电话,原来是他母亲,打电话只是来问他吃什么(多大了,还妈宝男)。
Hugo一边接着电话,一遍走到了沙发这里。
杀手敷衍他要再考虑考虑,Hugo开始苦苦哀求起来。
杀手为了让他赶紧离开,就假装答应下来。
这时,兴奋的Hugo表示房主答应赠送所有的家具,并且掀开了沙发上的白布,可能是想展示一下精美的沙发。
没成想,额头上有弹孔的Natasha尸体端坐在沙发上。
杀手没办法,只能掏出枪对着Hugo开枪,眼看着这杀手真是一个笨杀手,不仅没有命中,反而被Hugo绊倒,打头,还差点被他用气泡膜捂死。
杀手终于挣脱,追着Hugo进了浴室,两人隔着门说话,Hugo这时还在担心杀人对房价产生的不良影响。
杀手看着门缝下面漏出一截的地垫,终于稍微聪明了一点,拉动地垫,让Hugo跌倒撞上台盆角死去。
他匆匆将Hugo搬到浴室内间马桶上,之后发现自己的衬衫上粘满血迹,于是脱掉衣裤(脱深色裤子纯粹是为了“异装癖”这个误导因素);然后把裸露出的Natasha尸体裹进地毯里,准备搬出去。
在走到楼梯口时,他又听到楼上传来老头中气十足的呼叫,绝望的他发现屋里还有一个人需要灭口。
不过,好在这个老头明显把他当做某人,也对他没有防备。
第四段(04:47-09:00):杀手在可可杯里放了超多剂量的毒鼠强,包装上面明显写着“可以杀死一切”。
他加热可可之后,给躺在床上的老头端了过去,老头是把他当做弟弟Julian了。
这老头表现出非常让人讨厌的样子,只会指手画脚,永远以自我为中心。
杀手跟老头解释自己只穿内衣的原因是刚在画画。
老头凝视杀手的脸,又把他认作自己的儿子,并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女儿。
杀手敦促他赶快把可可喝掉,以完成灭口。
此时,门铃响了。
杀手匆忙中,拿起Natasha的玫红色睡袍,穿上遮掩一下内衣。
来的人正是May,她自己进来,撞上下楼的杀手,两人开始尬聊。
May当然知道这是杀手,所以她小心翼翼的说,“没打扰你什么吧”,她表示自己是Natasha的好友,就住在同一条路上,并且跟Natasha很熟悉。
杀手表示Natasha去接搬家工人了,May自动将杀手带入Natasha的神秘男友身份,帮杀手解除尴尬,她还意味深长的说“希望你照顾好她”。
May表示自己是来还螺丝刀的,这时楼上老头发出痛苦的呻吟,杀手不得不去查看;May乘机进屋,原来她落下了那个关键的录音笔,她是来回收的。
杀手在楼上看到搬家公司的车来了,立刻冲下楼,拿出枪对准May,威胁她照自己说的做。
第五段(00:10 -04:42):真正的搬家工人Spike开车来到9号住宅处敲门,May来应门。
Spike开始检查搬家打包的东西,过程中May当然心神不宁,毕竟她是被杀手胁迫来处理这突然而至的访客。
May表示搬家压力太大了,Spike开玩笑的给出排名前三的压力事件是:配偶死亡、离婚和坐牢。
Spike和May闲聊中,杀手穿着女装睡袍手戴隔热手套走了出来,May颤抖的介绍这是她丈夫。
杀手当然是出来控场的,暗示让May赶紧将Spike送走,但Spike坚持他们是配额工作,今天不完成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完成。
他们说着话走到楼梯口时,Natasha的父亲从楼上下来,表示肚子疼痛难忍。
杀手赶紧自认儿子,老头愤怒的让Spike离开,May解释了老头的自我认知错误。
不过估计Spike也并不知道韦伯是谁,他一脸茫然。
老头骂骂咧咧,然后突然开始喷黑血,毕竟喝了加了猛料的可可,居然能撑到现在。
Spike冲向浴室要拿毛巾,打开里间门发现了头破血流的Hugo的尸体,一片惊声尖叫中,他又推倒了门旁卷好的地毯,结果中间滚出了Natasha的尸体。
杀手这时举起隔热手套(里面应该是他的枪),走过去对着Spike;此时May在背后手一挥,杀手就此默默面朝下摔倒在地板上,脑干处插了那把螺丝刀。
最后May大获全胜,不光解决了小三,还解决了解决小三的杀手,家庭妇女威武。
顺序讲这个故事,是不是除了笨贼的喜剧效果,就没什么好稀奇的?
但是,当倒序播放的时候,我们在观看之初当然就会产生诸多疑问,由此就制造了悬念,并且在揭开谜底时,有恍然大悟的张力。
我们再从头来理一理。
第五段:我们一开始会自然的将May当作屋子的主人,那么看她的表现就会显得十分可疑。
她像是并不知道她自己约的搬家公司是哪家,并且显得紧张,不知道在看旁边房间的什么人;她手里一直拿着个螺丝刀;并且看到打包纸箱里碎掉的瓷器,表情痛苦。
观众在此时可能会猜测,是不是搬家公司来得并不是时候,这个屋子里应该发生了什么并不方便被外人知道的事情。
当时合理的脑洞是,她是不是刚和丈夫争执后,失手杀了人,特别是Spike还在压力排名表里暗示了丧偶。
但是,杀手的出现当即将脑洞引到另一个方向,所以是丈夫有异装癖,妻子才这么羞愧吗?
或者他俩有什么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再然后,老头的出现迅速引发高潮,他是谁?
为什么突然戏剧性的吐血?
情节峰回路转,屋中接连出现了两具尸体。
还没来得及让人猜测什么,杀手就被May一击毙命,简直就是让人脑洞都不知道如何开下去。
好在这时显示,剧情跳转到十分钟以前,观众就知道反转要开始了。
第四段:杀手给老头送毒可可,我们这时还真以为他是老头的儿子(或者女婿?
)。
此时的脑洞方向是,这是个“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故事。
可能真是儿子已经忍无可忍,要一劳永逸解决这个烦人的自我认知错误的老头。
父亲时不时灵光一现般的想起点什么,比如儿子女儿要相互扶持;这时杀手纠结的脸,又让大家猜测,这是不是家庭人伦悲剧,兄妹俩(夫妻俩)对于老头的处置有不同意见?
May这时候的出现揭开了前一段的谜,原来她根本不是屋子的女主人,而是女主人Natasha的闺蜜(?
)。
但是May明显不怀好意,虽然她对老头的情况也很熟悉,貌似也很知道Natasha的秘密,但她真是女主人的朋友吗?
而且为什么她来找录音笔?
这个录音笔是她偷偷藏在这里要录下什么东西的吗?
她为什么会拿着螺丝刀,可以正好后面对杀手一击即中?
这时剧情已经衔接到第五段,所以很自然的,我们知道又要跳转了。
第三段:Hugo的出现,让我们明白这是一个意外闯入的房产经纪的不幸遭遇。
他就是走进了一个杀人的现场,然后被灭口,成为浴室里那具尸体。
毕竟这时墙上的血痕也太明显了,血痕下面白布掩盖的应该就是那具女尸。
这一整段反转不多,主要是胖胖的演技秀,就把一个傻乎乎的,卑微但有点小心机的妈宝经纪演活了。
剧情只是揭秘了西装尸体的来历,以及杀手原来也并不是这一家里的人。
那么他是谁呢?
一个根据前两段剧情得到的合理猜测是,他确实是来看房的房客,不知道为什么和房主产生了冲突,杀了人,然后需要灭口。
但这不能解释他怎么会有枪。
在这个时候,还不会想到他是个杀手,毕竟这看上去还是一个乡村家庭故事,家长里短的层次。
第二段:Natasha终于活生生的出现,那么本段肯定要讲到她是怎么死的。
当她提到她的神秘恋人Charles,以及他们的计划时,还会有一点猜想杀手是不是真是她的神秘恋人呢?
但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他们需要去海外重新开始。
也许是Charles不想走,所以杀死了Natasha?
又或者是她俩摊上事儿了,所以“消失”才对大家都好?
杀手真正出现之后,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他就是来杀人的,此时,唯一的疑问是,他是谁派来的?
这家长里短的故事里,怎么就出现了一个杀手?
虽然是个笨拙的杀手,但仿佛仍然和乡村爱情故事有点距离。
观众肯定已经预感到,这会成为最后一段的反转。
第一段:到这里,我们知道所有的线头都会在这一段被接起。
比如一上来就把前面为什么浴室门下会漏出一截地垫解释清楚了。
然后May揭破Charles是她老公这一层隐秘,所以Natasha要“消失”的原因浮现出来。
我们前面已经知道虽然May是有心机的,不怀好意的,并且她后面是来拿录音笔的。
但前半段观众还会猜测,她只是知道了老公和Natasha的外遇,录音笔可能是用来找证据的。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证明,我们还是低估了May。
她精心的设计了和Natasha的对话,录下她的声音,并且利用这来确证老公出轨的事情,还同时巧妙的揭开杀手的来源。
这就是全剧最大的反转,原来这个杀手并不是来杀Natasha的,反而是Charles雇来杀May的。
May才是真正的“9”号,她只需要一个螺丝刀就扭转了整个局面。
只是这个杀手确实也太不专业了,看到错误的门牌号就开始杀;并且杀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漏洞,以至于灭口的名单越来越长,到最后把自己搭进去了。
所以,归根结底,这就是一个笨贼的故事,最终是绝望的主妇绝地反击成功。
本季剧本都不错,但是感觉剧本过于清楚明白,能给人留下的脑洞空间就不够多。
前两集,基本上没有可以让大家发挥的地方,不像之前,暗黑解读也是创作的一部份,观众乐趣的一部份。
本来这一集也挺清楚的,不过看了网评,还是有网友有脑洞,大为叹服。
脑洞是在于Natasha和没有出现的Charles其实是兄妹,就是老头口中的儿子和女儿。
网友们给出的证据包括:他们要潜逃去的葡萄牙对于血亲通奸是允许的;Charles多年给Natasha写生日卡节日卡,May也不觉得奇怪。
虽然这些所谓的证据也不是那么让人信服,但不得不说,网友们的脑洞没有止境。
本集的黄铜兔子就在打包的箱子里,露出一截。
Inside No.9 前几季就出现过不少莎剧元素,不过最新这一集直接来了个莎士比亚全家桶。
二册和胖子两个莎翁迷弟无疑了。
不需要了解莎士比亚也会觉得超级精彩,当然要是有所了解的话会觉得简直是神剧了…开头是哈姆雷特,穿插仲夏夜之梦,反转第十二夜,结局皆大欢喜。
刚刚看第二遍的时候发现有些地方用的也是莎士比亚时期的语言(比如you用的是thee)。
作为一个跟剧组一起开过脑洞改编莎剧的人,表示能把莎翁梗玩得这么6实在是叹为观止。
(以下为部分梗的截图,我也是略知一二所以肯定还有遗漏)
哈姆雷特
仲夏夜之梦
第十二夜
皆大欢喜
非常喜欢第二集了。
当知道一切都是他的臆想和幻觉之后,从头再看,真是越想越难过啊……他想象着他现在的样子,在想象里别扭地嫌弃他的一切,说我现在很好,我不需要你,我一点都不想再和你一起表演那些过时的喜剧。
他想象中的他会怪他当初离开,会误解他是因为妒忌,因为自己是不好笑的那个。
但他不是,他对喜剧和舞台的爱丝毫不亚于他,他是为了救他。
他终于说出口了这一点。
三十年过去,他们再没见过面,却谁都没有忘记伯尼克里夫顿的化妆室和那25磅。
他欠他一个道歉,他最后也说了。
Thank you, old pal.可惜再也不能一起表演了。
芝士和饼干,德瑞克和谢尔比。
Goodbye, old pal.Laughter is my memory of you.第一集有一个罕见的皆大欢喜HE,第二集如此的又虐又暖。
非常非常期待第三集了……
汤米这个角色最初,就在竭尽所能在表现自己的厌恶与嫌弃。
对方风尘仆仆,漫不经心,邋遢潦草,迟着到,还开着指针指向雀斑后的半小时的玩笑。
“现在的人都叫我托马斯,30年了没人再叫过我汤米”他竭尽所能表现出疏远。
这是第二集的开头。
之后的对白之中,两位主创在台词中埋下了好几个自家作品的彩蛋,如数家珍。
绅士联盟#唱诗班主教恋童癖汤米在抱怨着对方做鬼脸时,生生出戏到了真实的胖册身上。
舞台剧表演时抽空做鬼脸的胖胖
没崩住笑用推眼镜来掩饰自己的二册
彩蛋的彩蛋:拿乒乓球当眼睛,模仿papa lazarou的妈妈汤米拿起台词假惺惺排练,桌对面的莱恩对台词烂熟于心。
汤米说他已经move on了,放下了芝士&饼干的一切。
其实这一切都是傲娇汤米内心的写照——并对剧本烂熟的人不是莱恩,是汤米自己;不停地告诉自己已经放下了,却是不曾放下。
哪怕为了一句抱歉和所谓的25英镑,已经三十年没有相见。
之后,莱恩一直在逗汤米笑,想象与回忆之中的莱恩如此鲜活,在过去一起打拼的日子里,一定有很多这样类似的时刻。
它们印刻在回忆里,只要汤米轻轻触碰,便娓娓道来。
作为一个严肃又苦脸的搭档,汤米自己的黑历史嗤之以鼻,对自己曾经的好搭档万分挑剔,还对那区区25英镑耿耿于怀。
对话中,我们知道了莱恩才是那个更有才华,更受观众喜爱的演员。
好友的决裂原因似乎更为清晰了,认真的嫉妒,和漫不经心的天赋,永远是刺痛普通人人心的毒瘤。
他们为了很多事吵起来,直到汤米脱口而出莱恩的女儿的写信,抱怨才戛然而止。
他把悬念卡在嗓子眼。
那是一处不忍触碰的伤痛。
三十年前最后一场戏重现,谜底终于揭晓,两名曾经亲密无间的搭档含着眼泪,似掉不掉的盘旋在眼眶之中,矜持又克制。
当时我内心喊着“真爱无敌”,脑子里转着的是la la land最后一首歌……汤米哭了,说着我深爱着表演,但只有离开表演,才能拯救你。
但是他最后,还是没能拯救。
它最终幻化成25英镑伪装起来的斤斤计较,以这样一种折磨人的小事,不原谅对方,也不原谅自己。
直到最后,莱恩把25英镑还给了他。
女儿推门而入,汤米猛地回头,他身边,人去楼空。
三十年分道扬镳不曾联系对方,内心深处的愧疚伴随着埋怨和自欺欺人,再无迹可寻。
只剩下空洞无谓的思念。
“欢笑的记忆之中全是你。
”
身处英国这样一个盛产足球流氓的国家,胖册直到第五季第一集才整了一个足球的剧本,感觉已经迟到了好久。
本集一开头,开宗明义,讲了一段揭示主题的话,“有人认为足球事关生死,我不喜欢这种态度。
我可以向你保证,它比生死还要重大得多。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句尽然不是编的,而真是足球教练Bill Shankly的金句。
这位Bill Shankly可是一名传奇教练,在20世纪60年代,5念时间就将利物浦队从一支在乙级联赛中挣扎的球队,变成了英格兰的甲级联赛冠军,并且从此奠定了它的霸主地位。
所以,他对足球的认真态度,可想而知。
而上面他的这句话,正是本集题眼,甚至他的传奇经历,也影射着本集的剧情。
本集的“9”来自联队队长9号Calvin Cooke,但实话说,本集和他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只有那么一点间接的微妙的联系。
整集故事其实主要发生在一场足球比赛的四人裁判组中;故事分成三段,分别是这场足球比赛的赛前,中场休息和比赛被宣布无效之后;而发生场地也集中在裁判更衣室里。
剧中四位裁判分别是:主裁判Martin:他是一位马上就要退休的资深裁判,这场比赛是他最后一场裁判。
Martin看上去为人正直自律,一直表示要在比赛中保持公平公正,用Brendan的话来说,Martin是榜样,非常专业的人,才能主裁判的位子上干这么久。
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裁判组也同样,比如,不允许在自己裁判的比赛时,看到裁判组成员有支持自己球队的表现。
“我们不是比赛的重点,我们是中立的裁判官,永远别忘记这点”。
但当然我们也知道,这类的人设是最容易产生反转的。
第四官员裁判Brendan(二册饰演):用助理裁判Phil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很无聊的人,时时刻刻在回忆当年在San Siro球场(这可是AC米兰和国际米兰的主场)的优渥待遇,但他只不过多年前(1992年)在那里当过一场17岁以下友谊赛中的替补裁判,甚至都没上过场。
第四官员裁判主要职能在场外,但就像Martin提点Phil的,无聊对裁判来说是很好的品质,Brendan下个赛季很有可能被提拔进精英裁判组。
助理裁判Phil:这是一个花孔雀似的角色,非常注重外表(会画眼线,搞发型),热衷于健身除毛出镜。
他一心想要成为世界杯裁判,满脑子的想法都是和另一个助理裁判Oggy别苗头,以及在别人面前出风头。
助理裁判Oggy(胖胖饰演):重点特质是贪吃,用Phil的话说,午餐才过两小时,又扎在自动售货机旁边买东西狂吃。
对比赛并不那么认真,看上去对工作的热情十分有限,而对由此而来的嫌弃和侮慢非常不满。
除了四位裁判,还有两位出场较多的人物:吉祥物Mitch:这是联队United的真粉,一直心甘情愿的穿着联队吉祥物玩偶服,热情澎湃想要为自己的俱乐部服务。
但没有人知道这吉祥物到底是什么动物,对此大家各有己见,有认为是圣伯纳犬的(Brendan),花栗鼠的(Martin),猫鼬的(Phil),以及水獭的(Oggy)。
实际上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
联队队长9号Calvin Cooke:故事对他的展现并不多,除了他和Martin的感情之外,他看上去就是一个正常的黑人球员,有一点点急躁易怒。
故事的三个场景分别是:场景一:比赛开始前1小时零2分,下午1:58分这一段主要介绍了几个主要人物的背景人设,当然最主要是解释这场重要的比赛本身。
联系上下文,这是英国冠军联赛本赛季的最后一天,而这场比赛联队对流浪者队的比赛很关键,算是英国足球界最重大的赛事之一。
这种重要性对双方队来说都是同样的:对联队来说,赢了就能晋级英超,英超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足球联赛,成员俱乐部可想而知,具有多大的吸金力,剧中提到,凭借成绩奖赏和电视播放权,联队将获得约1.5亿镑的巨款收益,这就能为这个老旧的俱乐部进行升级换代;而对流浪者队来说,也是生死攸关的一场,如果赢了,就能保住不被降级到低一级联赛,财务上也会宽松很多。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比赛的紧张气氛可想而知。
同时,这赛季终结日对其他队伍同样十分重要。
比如Brendan支持的城市队,本季表现还不错,这一天会去普莱斯顿客场作战,如果获胜,将排在第三名,而打平拿下一分,也能拿下附加赛的一个席位。
英冠排名前两位的球队将直接升级英超;而参加附加赛的四支球队,最后的获胜首名也可以晋级英超。
可想而知,这场比赛对于城市队也一样至关重要。
本段的重要情节当然是段末突然揭开了Calvin和Martin的恋人关系。
Calvin送了Martin一张退休贺卡,这时Martin突然问,“我能吻你吗?
”然后两人轻轻一吻,此时,Martin的脸上那种纠结的,富含深情的表情,很难说不是影帝级的表现(这里总人想起科林叔在《单身男子》中的表演,确实是腐国男演员的必修课)。
之后,在Calvin戏谑撒娇,表示这样值得几个点球时,Martin义正言辞的拒绝,仿佛他是如此端方的一个君子。
这一段也有很多重要的暗示:暗示Oggy知道Martin和Calvin有一腿:Oggy专门刺探Martin,提到他们的关系不一般,并且提及听说Cooke内心有很多不好的念头。
Oggy喜欢赌博:他甚至想要和Brendan就Phil的行为打赌;并且Martin的严辞制止,说明这是他经常犯的错误。
裁判们其实都不是联队的粉丝:Mitch同Martin握手,提到希望最出色的球队(他的联队)获胜,这时Martin迟疑了;Brendan是城市队的明粉,他在当天穿着城市队的短裤为自己的俱乐部打气;而在Brendan描述城市队的处境时,Martin其实也附和他,他说那句,“我们一直都是小配角,不是主角”,仿佛是在说裁判,但其实是在说城市队;在Martin提到联队赢了就将升级时,Phil认为这就是痴人说梦(a big if)。
场景二:联队对流浪者队0比1中场休息,下午3:49分本段集中在讨论上半场的争议界外球中,这就是标题“裁判是个傻X”的来源。
吉祥物Mitch在场外拍了视频,根据这个视频(其实规则规定裁判在比赛结束前不能看回放),可以证实Oggy在上半场26分时胖给流浪者队界外球是错判,这个界外球导致了27分时流浪者队的进球。
同时,Phil披露了他之前被远东赌博集团接触过,开了同样的条件,如果在26分流浪者队获判界外球,可以拿到1.5万镑。
Phil拒绝了,但Oggy最终承认他确实收钱干了这件事。
Oggy乞求Martin不要告发他。
愤怒的Calvin冲进更衣室,指责Oggy,而Mitch也来了,同样揪着Oggy不放。
众人争执,混乱中,Brendan的裤子被拉下来,而Phil被Calvin揍了一拳。
在这乱麻的情景中,Martin对Calvin掏出了红牌,要将他罚下场。
Calvin出离了愤怒,将他们的关系当众揭露出来,并且要和Martin分手。
Martin看上去为此事大受打击,但还是让Brendan记录下“9号库克因为暴力行为被罚下”。
他在确认Phil没有向足协上报过贿赂后,提出要在下半场裁判中向联队倾斜,给他们机会进球,希望大家支持他。
在Brendan质疑他的公正性时,他表演了一个心灵破碎的挣扎的好人的形象,表示自己问心无愧,一生职业操守经得起考验。
场景3 比赛在1比1平后被宣告无效,下午5:42分,场外报道总结了这场荒唐的球赛:沃利斯公园的比赛12分钟前被宣布取消,各种指控流传,踢假球,勾结裁判,有传言说联队核心球员跟裁判Martin有私人感情。
上半场流浪者队具有争议的进球,中场联队队长被神秘罚下,下半场更火上浇油,Martin给了联队一个堪称荒谬的点球,联队并未命中,于是判定重来,不是重来一次两次,而是三次。
直到柯比进球将比分扳平。
这引发了场上的大规模斗殴,共出示了五张红牌……和报道中外面比赛场景的热火朝天形成鲜明对比,裁判更衣室里大家其实还挺平静的。
Phil已经洗好澡,西装革履,画好眼线,准备迎接镜头。
他和Brendan说起,Martin已经成为裁判界的丑闻,干死了自己,因为他荒谬到给守门员手球判了个点球。
而Oggy也平静的接受了现实,他回想了一下,跟Brendan提到,都不觉得是远东赌博集团干的,只是有个人故意装成东方人的口音来耍他。
Martin看上去被人揍了眼睛,他也平静的表示,退休金泡汤了。
在Brendan安慰他说,你这是为了公平的时候,他惨然的说,不,“我是为了爱”。
但转头他就撕掉了Calvin亲手送的退休贺卡,丢进了垃圾桶。
最后大反转来了,Mitch来向Martin道歉,他提到Martin是城市队的粉丝(他是怎么知道的?
也许是误人了他和Brendan)。
Mitch告诉Martin城市队在普莱斯顿赢了比赛,并且,从当前形势看(因为骚乱事件,联队和流浪者队比赛都被称为“沃利斯公园大战”了),据说会给联队减分;这样,联队将会降到第三位,赢得比赛本来排名第三的城市队就能取代联队晋级英超了。
在Mitch面前,Martin还只是腼腆的笑笑,表示这是“绝境中的一缕阳光”。
但是Mitch走后,他露出后背纹身“城市队死忠粉 City Til I Die”,镜子里的他笑得如同菊花盛开。
这时候我们当然恍然大悟,他就像Mitch最后说的那句话一样,“你会为你的俱乐部做任何事情,不是吗?
”这任何事情,包括不息揭露自己的同性恋情,以此为名终结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荒谬的判罚,也包括假装远东赌博集团,出钱让助理裁判上半场判罚争议界外球,殚心竭虑,任劳任怨,真是身体力行,将裴多菲的诗演绎成另一个模样:爱情诚可贵,名誉价更高,若为足球故,两者皆可抛。
本集的黄铜兔子也挺难找,在更衣室微波炉上露出一角。
《旅馆》:第一集比我想象得要欢乐很多,虽然大概能猜到会有很多误会产生的滑稽事件,但的确和莎士比亚的几部剧作从台词到内容都结合得特别好,仲夏夜之梦被蛊惑vs被催眠“爱”错了人,甚至觉得保镖还给我点麦克白的互文。
很高级,很深的文学造诣。
每次都很惊叹他们在短短时间内呈现的丰富度、多层次和精致性。
舞台剧和打破第四堵墙都是很戏剧,也再次致敬了莎士比亚。
可以说是莎翁彩蛋集。
《化妆间》:差点落泪,感人。
就算猜到了信封里是25美元,但在打开的时间还是眼眶湿润了。
短短二十几分钟,既有丰富多样的喜剧表演形式(模仿、谐音梗、甚至有些搬不上台面的),也讲述了喜剧演员的心酸,最后知道一切都是南柯一梦的时候,还是被惊到,一切来不及又来得及。
这集里应该也有他俩很多真实心境甚至担忧的写照。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If you're going to cry, always, cry tears of laughter.”《搬家》:线下看过的一集,编剧绝了,而且也很适合放在舞台上演。
这才是短视频上所谓的你们要的6分钟831个高能反转的高级版,真正的样子。
信息量极大,戏剧效果饱满,充满悬疑,不为了硬转而转,而是精心编排后再通过巧妙的形式呈现。
陈思诚几辈子都学不来的才华。
地毯卷人和螺丝刀杀人,都很有创意。
本集精华“I can explain”。
《与子偕老》:很”房间”,但情绪和情节但很真实,在现实生活中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和程度不同而已。
可太喜欢在暗房里照片显影的那一瞬间的设计了,编剧的巧思真广。
男人真的是……《最佳女主角》:我觉得是真实职场艺术画地写照,结尾的反转更是让这变成了“国企职场”,带点厚黑学,很多细节,微妙的小表情,措辞的艺术(编剧在最后一轮自己要巴结的人没发言前的发言还是太嫩了,换成咱们体制内的伙伴肯定分分钟滴水不漏),看似不经意的提问和评论实则充满了心理暗示和引导。
但并不是大家真的都那么“笨”,而是大家都是打工人,很多事情上都会以最小的努力维护表面的和平并达到最低的合格要求(交差就行),所以很多工作其实是妥协的艺术,平衡的艺术。
《三个愿望》:比较符合对九号秘事“刻板印象”的一集——恐怖悬疑味十足。
可能是剧本杀打多了,从剧情到主题都是相对比较无感的一集。
Be careful about what you wish for以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老外对于永生也让人间变成了永恒地狱这个主题一直挺关注的。
在悬疑片爱好者眼中,《9号秘事》妥妥算的上神剧。
不过比不上很多大热的神剧,这一部的似乎一直是不温不火,直到年前第四季出了,才一夜之间备受关注起来。
说它神,首先神在悬疑反转。
这也是这部剧的标签了。
每季6集,每集30分钟一个小故事,故事结束前,你决计猜不到结尾。
但凭这一点,就足以吊打80%的悬疑剧。
另一点神,神在四季过去了,它居然稳稳地保住了品质,豆瓣评分甚至不降反升,从第一季的8.9飙到了第四季的9.4 尤其有了和它几乎同期上映,同样英剧出身,同时出到第四季的《黑镜》作对比,差别简直不要太明显。
这就像你家楼下本来有两个各有特色的苍蝇小馆,其中一个傍上了金主改成了金碧辉煌的大酒店,从厨师到口味都找不出当年的味儿了;而另一家,依旧破破烂烂的老门头,油腻腻的桌子,但是油往锅里一下,那个你记忆深处的味道立马就出来了,激动到想哭。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说一下端上这系列大菜的两位厨子:史蒂夫•佩姆伯顿(昵称史蒂文)和里斯•谢尔史密斯(昵称二册)
熟悉英剧的人,对这两个人应该不会太陌生。
从和麦哥共同打造的大名鼎鼎的《绅士联盟》,到后来的《疯城记》,这两只算得上腐国喜剧常青不倒的金牌搭档了。
当年看《绅士联盟》,就很为了他们几个神一样的脑洞以及神经病一样的演技震惊,剧原来是可以这样玩的?!
《9号秘事》,是他们两个多年默契的结晶(划掉)作品,两个人在这里更是把脑洞撒开了玩。
跟之前的很多作品一样,他们在剧中既当编剧,也做主演,用他们玩的无比顺溜的黑色幽默和反转烧脑,把观众耍的团团转,稳稳地把控着剧集的风格走向。
《9号秘事》是带有浓浓的舞台剧腔调的,不过,它并没有隔人千里的阳春白雪味儿,反而格外接地气。
一两个场景,少则两三个多则七八个人物,兜兜转转,就是一集的精彩。
在这个影视作品越来越流水线工业化的时代,这样的作品反倒有一种传统手工的质朴美感,当真难得了。
***看这部剧的过程,犹如一场小小的冒险,是你和两位编剧&主演斗智斗勇的对拆。
剧名《Inside No.9》直译过来意思是“在9号之内”,这个“9号”大概就是这部剧唯一确定的东西。
它可以是门牌号、房间号,或者任何你能想到的什么编号。
而每集一个的小故事,就发生在这一个个9的后面,至于故事类型么,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编剧们编不出来。
尽管主要标签是喜剧和悬疑,据我的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这部剧里出现过暗黑、烧脑、重口味、恐怖、猎奇、爆笑、温情、催泪等各种风格,时间跨度从中世纪到现代,甚至还穿插了哑剧和类似音乐剧的表现手法。
所以,当你打开新的一集时,你永远不知道你将面对的是怎样一个故事。
是啰里啰嗦的日常八卦里隐藏的巨大阴谋?
还是偏远小屋中的谋杀?
是个让你背脊发凉的恐怖房间?
还是神秘的地下室?
你只有屏住呼吸,守在屏幕前,乖乖等着上菜。
至于是什么滋味,那就要看运气了。
不过,至今为止,他们从没叫我失望过!
wow!第一集就很赞啊!!摘取莎翁的《仲夏夜之梦》+ 《皆大欢喜》,封闭空间舞台剧,对白也全部是莎士比亚式,四季到现在这一集看的最轻松,期待后面的
目前看了第一集 简直鬼扯蛋
就搬家那一集还有点意思,然后煽情那集的结尾解释了前面所有的无趣,最后一集不死之身有点好笑哈哈哈,还得炸一次。
第一集的情节结构、角色设定和人物语言全是莎士比亚配方,刚开始让人有惊喜感,看完反而失望,对莎翁进行了精确的模仿,属于一丝不苟老老实实的“莎士比亚重现”,没有一处不莎士比亚,编剧们自己原本招人喜爱的独特风格却毫无影踪。
2020-09-27-2020-10-09 | 3.9没意思。
第一期太平庸,第二期抒情感性了,第三个故事很妙,哇,第四集好瘆得慌,第五集在讽刺电影评奖,第六个故事有点寓言的赶脚了。
2
第三集有一逻辑不通之处,既然may把房号6改成了9,引来了杀手,那接下来搬家公司和房产中介就不该找来了啊?难道预设搬家公司和房产中介对这一片地址巨熟悉吗?
什么玩意。。。
觉得这季的质量最高 每集都是不同的类型尝试 Bernie Clifton's Dressing Room相当好 即使imdb最低分的And the Winner Is...其实也很enjoyable,笑点多
“其中第一集叫"桑吉巴",讲述的伦敦一家叫桑吉巴的酒店第9层的故事,游客、妓女等形形色色的人都聚集在这里,发生了阴差阳错的事...”。
1、酒店房客乱串门2、与死去的老搭档叙旧3、悲剧杀手杀错人4、无情趣丈夫禁室培欲5、候选人混进评审团6、许愿兔的反噬
可能我没品吧,不知所云,感觉有点无聊
EP1:莎翁式台词+膜仲夏夜之梦,7分。EP2:走心的喜剧二人组心酸故事,催泪,8分。EP3:结构和细节,厉害。9分。EP4:剧情有点太emmm,不过对婚姻誓词的逐句拆解讽刺有点意思,7分。EP5:6分。EP6:6分。第三集最佳,最后两集不太行。
两个人肉麻得要命
炫技炫得起飞,但炫得好看啊。《黑镜》比之太弱了。
高分是因为有一集掌握了名为生离死别的财富密码。酒店那集乱到不做笔记根本搞不清谁是谁,一个mini剧拍成这样已经没有娱乐性质了。
果然只有我大九号秘事可以做到编剧演员台词样样巅峰了,有太多的细节和彩蛋,任何剧都无法比拟,英国本国人懂几十年前社会发展以及很多梗的人会更有共鸣。这季比较无感的是第5集,最佳女主角评选,但也是非常犀利的。喜欢3杀手杀人的叙事手法。整体相比前三季来说多了更多温情,尤其1酒店双胞胎偶遇和2两位喜剧演员的回忆这两集。第4集囚禁保姆很真实,有类似的事件报道。要说惊悚的大概只有第6集三个愿望了,但小男孩好无辜。
啊...?
第一集形式不错,但并没有什么新意,第二集非常的煽情,但故事就只能算是将就,第三集还不错,第四集太闷了,而且故事也属于在意料之内,第五集最好看,第六集正常发挥,和之前总以恐怖故事完结一季比起来,这次季终不是那么刺激。总的说来,这一季没有什么大爆点,不是想象中那么好看,整体趋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