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很矛盾,不多说了,应该有不少人争论过了。
人设可以,剧情发展也比较反套路吧。
战斗方面确实比较写实刺激。
但是前提是别扯设定严谨真实之类的就行了。
感觉就像是里番和表番的结合,其实挺奇葩的。
属于边看边吐槽的那种作品吧。
其实我对设定融洽还是比较看中的。
因为如果设定明显有bug,我就会不舒服。
不过如果剧情吸引人那还是可以看下去的。
我的标准其实就3点,一个是剧情吸不吸引人,值不值得看下去;二是设定是否完备,不出bug,至少不能太明显,不然我就会难受,一直纠结这一点。
第三就是有没有比较出彩的刻画了。
我觉得这一部的剧情比较好猜吧,感觉没啥亮点,还是比较套路的。
但是设定过于恶心了,经常让我觉得太刻意了,太不合理了。
战斗设计比较出彩,打得比较爽,不磨叽,往死里打的那种。
而且还挺黑魂的感觉。
综上,我给出3⭐️的评价。
第一集虽然有不少噱头,但后面的剧情也还是不错,主角光环没有那么明显,整体感受这不是一个主角拯救世界的故事,而是主角获得救赎的故事。
整体背景不是人类处于绝对支配的世界,是大有魔王威慑,小有哥布林骚扰,人类活于忧患不安之中,而哥杀可以说一直活在小时候阴影中,穿上了盔甲,很少以真面目示人,筑起了心墙,只做哥布林的任务,活在仇恨中,可以算活得很麻木了,第一集中,哥杀解救小神官也仅仅是顺手的事,比如第二集中哥杀没有优先去救另外一支新手小队去的点,而是出于理性考量,选择了规模更大更为棘手隐患更大的另一处。
然而仅仅靠对哥布林的复仇男主并没有得到救赎,但转机也在男主长年累月对哥布林的杀伐中,这一次小神官的感恩让哥杀不再是一个人东奔西跑,长久以来形成的哥杀盛名也让另外主角小队另外走入了哥杀的生活,也渐渐消蚀了哥杀麻木冰封的心,最后公会帮助哥杀放任务也算是对于哥杀常年不计报酬处理哥布林讨伐任务的回报了,公会其他冒险者也是在并无深交的情况下,出于对哥杀常年兢兢业业的工作也伸出援手帮助哥杀保卫村庄。
最后成功庆功会上哥杀也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卸下头盔,是个帅哥,而在遇见主角小队前,也只有家里一直等待他的青梅竹马知道他的真面目吧。
能舔舐到的伤口可以自救,不能舔舐到的就互救吧,人毕竟还是群居动物。
很久很久以前,星光远比现在更少的时候。
光明、秩序与宿命的诸神,与黑暗、混沌与偶然的诸神,哪一方会支配世界?
他们决定不互殴,而是以骰子决胜负。
诸神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掷骰子掷得天昏地暗。
然而始终有输有赢,无论比了多久,就是分不出胜败。
很快的,诸神对只掷骰子已经腻了。
于是他们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活物,以及他们居住的世界,做为棋子与棋盘。
凡人、森人、矿人、圃人、蜥蜴人、哥布林、巨魔、恶魔。
他们进行冒险,有时获胜,有时落败,有时找到宝物,有时找到幸福,逐一死去。
诸神看着这些过程,也跟着喜悦、悲伤、欢笑、哭泣。
曾几何时,诸神开始会期待棋子们的活跃,衷心喜爱这个世界与他们。
诸神透过打从心底热衷一件事,才首次知道自己拥有「心」。
虽然有时会因为骰子掷出的数字太差而失败,但这是另一回事。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冒险者出现了。
这名冒险者是个平凡的年轻人。
才能、素质、身世、装备,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什么特色可言。
是个随处可见,多不胜数的凡人,战士,男性。
无论哪个神都很喜欢他,但并未特别对他寄予厚望。
想必他不会拯救世界。
想必他无法改变什么。
因为他,终究也只是个随处可见的棋子。
然而,这名冒险者和其他人有些不一样。
他随时都在拟定计策、思考、行动、锻炼、临机应变,而且做事非常彻底。
他绝不让诸神有机会掷骰子。
身世、能力或作弊之类的,都和他无关。
他觉得这些都是狗屁。
就连诸神都对他退避三舍,不知该拿他怎么办。
然而,有一次,诸神注意到了。
想必他不会拯救世界。
想必他无法改变什么。
因为他,终究也只是个随处可见的棋子。
但他绝不让诸神有机会掷骰子。
正因如此——就连诸神也无从得知这个冒险者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他的战斗还在继续。
今天,仍在某处。
漫画没看过,虽然很多人的关注点都在血腥,虐杀上。
但其实没人发现更深层次的东西吗?
不管是不是作者要表达的,从前两话看,这个作品就满满的讽刺意味。
大部分冒险者只看重金钱和名声,哥布林看似很弱小,但就实际对人类社会的伤害来说却是最大的。
只因为他们层出不穷,报酬低微,就没有冒险者愿意狩猎,国家也不着手解决。
强大的人个个能自保,城里的人高枕无忧,而贫穷的乡下人却只能饱受苦痛。
主角只是因为厌恶哥布林而去猎杀吗?
也许吧!
但没有他的话,又有谁来保护弱者呢?
真正的英雄哥布林杀手被人嘲笑,被人当作不正常。
而正是这个恶心的人保护了平民免遭蹂躏。
这作品真的残忍黑暗吗?
其实只是按照现实演绎罢了!
繁殖力强的哥布林就必然会做出这些事,而不现实的只是人们的冷漠和国家的无视罢了。
所以,真正黑暗的不是哥布林,是人心。
《哥布林杀手》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动画,在勇者大冒险,RPG喜剧比比皆是的时候,它一反常态讲述了一个边境的冒险者故事,看上去土里土气的冒险者近乎偏执一般屠杀傻头傻脑的怪物哥布林,不光基本没什么强大神奇的反派怪物出场,就连勇者一行人也沦为支线剧情。
尽管如此,在看完目前的全部剧情之后,我心底却不由浮现出一个词:靠谱。
在所谓的黑深残的包裹之下,我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人竭尽全力绞尽脑汁守护自己世界的故事。
“哥布林虽然笨,但是不傻。
”对于大人物来讲,哥布林不过是再弱小不过的生物,哪怕是白瓷以上的冒险者也不屑于去退治,但是若是放任不管,哥布林们就会大量繁殖,侵犯田地,偷窃抢掠,甚至杀害平民,辱人妻女。
在这种背景之下,只有哥杀和他的银级小队不辞辛劳的接下一个个新手冒险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世界被毁灭前,哥布林会先毁灭村子。
”有某些英雄在,人们的世界才得以延续;有某些英雄在,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有哥杀这样的英雄在,人们才得以安眠。
“你认为没力量的人得到力量会做什么吗?
”就如同大多数英雄那样,哥杀背负着不堪回首的悲惨往事,若他就此沉溺于复仇,那他不过是个刽子手。
哥杀有家人,有伙伴,有守护之物,所以他配得上英雄的称号。
他能够在孤身一人的情况下,退治哥布林,拯救受害者;也会参加团队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更会为了奶牛妹的牧场,向别的冒险者低下头颅。
哥杀执着于哥布林,不如说他执着于从细微处根治错误。
对于哥布林,他是杀星,对于一般人,他只是平凡的冒险家。
就如同在文章开始时写的那样,《哥杀》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动画,尽管它作画一般,文戏一般,却很聪明的抓住了剧情的闪光点:花式杀哥布林。
依托着平凡英雄的内核,作品选择了通过一次次生死关头来展现出哥杀的杀伐果断和舍生忘死,再通过一般冒险者对他的不理解,体现出哥杀不图回报不计名声,最后通过一系列日常来加深角色之间的羁绊,并使得哥杀这个角色除了战士以外多了平凡人,家人和朋友的身份。
之所以不给《哥杀》高评分,是因为它过于明显的缺点有二。
一,简单的人际关系和故事背景,使得这个故事讲述起来很简单有趣,却也使得它过于单薄,部分设定上的缺失使得喜欢哥杀的人很喜欢,讨厌的人也很容易找到他们的理由,这是哥杀本质上的缺点,很难弥补。
二,如果看过原作,大家就会发现一点,哥布林虽然恶行很多,但作者总是喜欢用奸污女性来体现哥布林的罪不可赦。
同样的情节之多已经到了不得不怀疑是为了将其作为噱头的程度。
虽然动画中和谐了不少,但是本来就作为原作剧情出现的情节,有些无法和谐,如被很多人深恶痛绝的第一集以及剑圣女,而有些的和谐则造成了情节上的缺漏,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哥布林必须死。
哥布林杀手之夜想——晚上心疼小姐姐们睡不着 在一系列的感官刺激下,对目前总结的几幕设计来看,该作品给人的感觉真有如女权所说,添油加醋,对于是否有必要在这些矛盾点上加入敏感点,让观众带上和主角一样的有色眼镜,而使剧情更加连贯且有代入感,我有歧异。
我们的视角来看,是“许多”女性被“凌辱”致死,而且主角的姐姐是“被主动袭击”的平民,但这并非事实,反之只有少量女性,而且大多都是粗心的冒险者,像姐姐如此实为极个别,即难以形成对人类造成有效威胁,且自身物资匮乏,又和人类没有生殖隔阂,便可加一利用,这是乃生存之道。
另一方面讲,哥布林生存岌岌可危,如没有强力的集团合作,即可迅速毁灭,在此之中又受到冒险者的百班侵略,虽本是侵略之族,免不了和人类之纷争,此乃万物之习,不假多言。
故在此之说,我认为哥布林有类似于掠夺者和害虫之结合特征,为了人类确应当予以消灭,但是我们为什么不消灭蚊子、老鼠?
存在即合理,如一味消灭,予以泄愤,而难得自然始终,作者如是创作,仿佛隔岸观火,唯恐矛盾不突出,此等为剧情而加入的敏感点,我实在不敢恭维,主角失去客观心灵亦可,作者和看众失去即刻变成闹事絮絮,唯恐天下不乱,过激言论此起彼伏。
这是在赞美人性还是在扭曲人性。
虽说一部作品即是一位作者的主观,情感在此才能独一无二,但是我看到如此情感之后丧失了对事实、理智的判断,就如同我看到的渲染图,或是犹如只写正义友情与爱的轻小说异世界,或是我看到哥杀这种完全黑暗系,均一面之谈,不够立体。
这是一部主角是疯子的动画,又或者只有主角是正常人,无论怎样,前面剧情的渲染导致我认为不杀光哥布林是不行的。
终究靠的是里来吸引眼球的,最初也是如此,终不是经典大作,但也可是饭后谈资,没有营养但是好吃。
只看过动画版第一集,没看过其他该作品的其他载体,只是知道它们存在。
而且应该不会看下一集了,于是我把第一集当做完结的状态来评论,也局限在第一集。
虽然作品的质量是优秀的,可毕竟生活已经够折磨人的了,另一方面作为心智正常的普通观众,认为这片烂,只是说它这个故事太野蛮原始,偏离了大多数人心中向往的美好、理想主义,也太不符合当前自身利益需求,更希望在身心疲惫的时候看些轻松悠闲点的作品,而不是....这个.
(baici)白瓷小队首先故事的展开算流畅,毕竟只讲三件小事,还都讲的很清楚,虽说故事几乎全程都在阴暗的洞窟中度过,可画面的表现还是能让人感觉到细节有在认真处理,以至于能让任何一个不总是吹毛求疵的观众满足,辅以几位次要演员敬业又专业的哭喊尖叫,让那种绝望的临场感倍增不少,过程中穿插的金属乐也是充满了力量感和侵略性,与战斗画面十分般配,也许对某些人厌恶此类作品的人来说,以上这些应是加深不适的。
关于小队的遭遇,就无知自大这一特点,在任何年龄层都很常见,大多数人在无数次失败后,也还是会抱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态度去面对下一次,所以并不会发挥50%以上的认真去面对,可与该作品中小队将要面对的惨痛后果相比————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真不公平,任何心智正常的普通观众也都会下意识觉得太难过了。
白瓷队长小队在那样的残酷现实的世界里,他们面对有可能失败的风险是完全没有考虑到,种种行为以及后面相应付出的代价,都难免让观众觉得这几个人物的逻辑性很差,苍白,直接让故事有失真和恶趣味的倾向,然而当主角出现后的表现来看,对小队的行动刻画,一是作为教科书示范,用最快速度明确展开本作故事的主题标签TAG,凌厉的一刀将自身与那些流行的轻松打闹的奇幻作品划分开来,猛烈的行为对比突显出主角的超凡特质,如同白纸黑点效应一样,如果观众没有因为故事的黑暗而弃番,那必定会被神秘的主角所吸引。
信息和主角严重不对称呀〉队长说自己想当屠龙者,主角脸,充满勇敢与正义还很积极向上,壮志未酬【SAN=100-30】〉法师为自己的学历和理论知识自豪,而在初战中获得主导权的哥布林则认为实践更重要,特别是应变能力,壮志未酬【SAN=80-30】〉格斗者是当中战力最强的,完全不装备武器和防具,若是装备了类似拳刃这种武器(商店有卖吗?
),兴许能像主角那样在狭小空间大杀四方,哥布林没有防御手段,但有悬念的患上了PTSD【SAN=90-50】〉神官在本该语无伦次的惊恐状态下,于小哥布林们和主角面前吐出了爱与平和论,或许这不是她仍坚持的价值观,而是在亲身经历那些残酷的事情后,对曾经自己所信仰的产生怀疑后的行为,就算主角不反驳,回去之后自己也该想通的,因为只有那样才能解释————神官不对主角的行为阻止,甚至在后面果断选择加入主角的队伍,相信她已经理解到丛林法则的必要性和前瞻性,【SAN=70-20】
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PTSD的发病率报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易发展为PTSD。
——baidu百科〈银牌主角和哥布林一样,十分认同应变能力的重要性,将此当做是战斗理念的基础,并加以针对性学习,对普通技能(割喉)大量专门练习,设置陷阱,尝试新武器,最大化可用之物的价值.......想必是经历激烈的事件后才养成的习惯,从称号和作品名的联系来看,也许有一点理由相信主角的至爱是被哥布林摧毁的,对哥布林复仇的砝码,重于对人类的怜悯(或许本体并不是人)【SAN=20+0.1】
这一眼红光,让我怀疑主角本体是不是人类〈哥布林部落内部管理情况似乎不太稳定,在战斗还没正式结束(初战哥布林方死亡7还是9只?
主角数到了9.)萨满应该清楚,冒险者的战斗力不可忽视,可以轻松做到1换2以上的战绩,在2名人类逃离的情况派出了2名哥布林追击,而且另外7-9只哥布林的尸体就那么放在地上,主角来之前,没做任何处理(蚂蚁都明白处理尸体很重要),以上的一切,是犒军活动优先的原因,萨满或许有其他谨慎的作战考虑,还是说萨满的智商其实不高呢,这样的内部管理不太稳定,可以说有点混乱。
【SAN=40-1】
登记员表现出不安,神官注意到了顺便一个无聊的细节发散————冒险者公会的失职1神官要去当冒险者,0门槛,几句话就成为公会认证的冒险者了2二战胜利后,神官了解到了一些残酷事实,那些事是常常发生在冒险者身上,是很普通的常识,然而白瓷三人对此一点概念都没有,仿佛根本不知道(正因不知道,才会表现出那种态度)这种烂大街的常识,公会似乎没有告知的义务,只是一个发牌子的地方,而当时登记员也已经有了一些表情变化,并做出了象征性的劝告,她觉得这几个人好像没什么常识。
【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公会,能做到这么兴旺是不容易】【三个人接到的委托或许并不走公会的路子】但没有得知大哥布林这个信息,比较奇怪,作为主战力的大哥布林平时都不跟队出来掠夺的吗?
如果有这个信息,队伍谨慎程度会提高不少。
【或许萨满会聪明到将大哥布林作为隐藏王牌,布置在洞窟中】白瓷三人知道的信息是:目标哥布林袭击了村庄,掠夺粮食和女人,哥布林据点的准确位置。
1从过去被袭击的村庄受损情况推断哥布林实力。
2假如受损严重,毫无生还者,那无论是否目击到大哥布林也不重要了,事项直接默认高危。
有理由相信委托人应该是那条村的治安官或领主,却将如此重要和危险的委托交给3个白瓷,却还是没提供更多信息(就是什么人,在公会前台说几句话就能成为的那种白瓷)。
从以上得出,冒险者公会的管理是存在严重问题的,说它就是个黑中介也不为过,为了赚钱,直接连良心都不要了。
电影-全金属外壳-即使是这样武装完好的“白瓷小队”,也被打到临近精神崩溃了“只有不出现在人类面前的哥布林,才是好哥布林”,这句梗自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台词,直接让我想起了全金属外壳,而作者对白瓷小队的态度,差不多也和GNR那首名曲welcome to the jungle里歌词描述的一样。
..最后我认为主创团队很有态度,也许是作者的强硬要求?
因为作品中有一些描写不是必要的,即使去除掉,也不会影响多少本身受众群体的喜恶————抽象的说就是,该作品努力将精神污染度从90点提升到了95点这样的行为,导致流失可能超过当前粉丝量的10+倍主流观众。
或者大概就是本可以做出像《黑暗之魂》那样简单刺激和谐的大众向风格,但就是做出了类似《伊甸湖》的东西
对我而言意义重大的作品,主角对事物的执着与专注令人钦佩,但更重要的是他在他这条独特的路上看到的风景令我无比神往(看了漫画外传你就知道)。
还有就是他在冷酷沉着的外表下偶尔表现出来的感情,这要比市面上哪些煽情作强个千倍万倍。
除此以外,其他各个角色有血有肉的平凡,挣扎,理想,配合各自独特的性格也让我觉得十分可爱。
实话说,文艺作品其实通常就是现实的投射,烂作投射出人们无法抑制的低俗欲望。
良作则投射出现实中人们面对困难的决然,坚持等优秀品质。
漫画的外传我读了一遍又一遍,从最初粗读到对一个一个分镜与台词的思考与回味,我觉得我开始真正的成为了读者,我看到了作者们的想法,和在台词分镜上的良苦用心,我觉得我渐渐开始理解他们。
以前,读书看漫画就像是读着自己脑子里的故事,而现在我觉得我是在真正的从这一字一句中,从这一个又一个分镜中获得体验,汲取力量。
要理解主角这种人其实就在于一个外传中的一个细节。
在姐姐被杀害时,主角躲了起来。
你可以试想,换做是你,事后回顾你是会悔恨自己的无力呢?
还是悔恨自己没有尝试去救姐姐,或者去更早的未卜先知呢?
这两者看起来很类似,没人会在意,实际有着极大的区别。
一步很精彩的现实漫画,略微带点血腥的感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抑郁的样子,但是实际上,让人感到治愈,起码主角团的人都活下来了,并且最后男主和女主也在一起了,所以整部番其实是治愈番,告诉大家及时自己能做的很有限也要努力奋斗。
不管怎么样,都是一部很精彩的漫画,听说今年一月份已经开始制作第三季了,期待可以早点看见第三季。
如果把第一集的剧情拍成里番的话,大概是这样的(总时长大概20分钟):1.开头部分基本不变,依然是新人组队刷怪,入洞遭遇伏击,一死三伤,不过节奏会加快。
(3分钟)2.武者被脱光强奸(会详细描绘细节),然后被拖进洞内。
(3分钟)3.镜头切换,神官和法师往洞口逃走,被怪追上,法师被奸杀(同样会详细描绘细节),神官也许会幸存,但身上布料至少被撕掉一半,这时外援驾到,外援可能不止一个。
(3分钟)4.镜头切换,武者在洞内继续被轮奸,和她一起遭受凌辱的还有之前被俘虏进来的其他女性。
哥布林、大哥布林和哥布林萨满轮番上阵发泄兽欲(也许还会加入小哥布林),中间会穿插武者回忆(一般是武者在故乡的记忆,可能还有和战士的床戏,但一定很短),总之这段剧情全是“啪啪啪”。
(8分钟)5.外援杀入洞内,迅速解决战斗,哥布林全灭,女性被解救,但全被玩坏,这段可以是一连串静态画面加旁白(最好是神官讲解),末尾就说像这样因为新人经验不足强出头而发生的悲剧,在这个世界里已是常事了。
(2分钟)6.黑屏,ED曲响起,工作人员名单徐徐上升,末尾可能会显示待续(第二集里,几乎没被正面描绘的另一个冒险小队的遭遇,其实更为黄暴)。
(1分钟)如果把以上文字看完,想象一下画面,不管你是兴奋还是感到不适,都是正常反应,因为这才是真正的里番,而哥杀充其量只能算普通的青年向表番。
(其实原著小说里,洞穴这段剧情的凌辱虐妹剧情几乎都是侧面描写,而漫画加入了一些具体的画面。
但到了下一个关于山寨的故事,就是第二集后半段剧情,小说比较详细的描绘了,之前一个有经验的女性冒险者队伍在此地不幸全灭的完整过程,而漫画只粗略给了几个分镜,动画版则干脆没有正面交代......)最后小评一下动画版,感觉节奏感和画面张力,都明显没有漫画版好,而且这画面质量在2018年来说,确实是不好恭维了,就打三星吧。
看的删减版……
设定与情节《魔戒》痕迹重到几乎是戏仿了,设定出个绝对恶的种族然后刻画对其的无情杀戮这种写法有何意义?血腥色情当卖点低俗。一些角色的刻画还算不错,音乐还可以。
乏善可陈,非要找个地方夸一下的话,可能集集都有打副本的团战教学算是一个小亮点吧,但其实表现出来的策略性也就那样,毕竟哥布林方面没有什么智慧性,数量和力量的压制被解除以外,就对主角团没有任何反制手段。而且就算不讨论战斗部分,我还是觉得这样的异世界很无聊,人物形象至始至终都太单薄了。(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不好看可能还是因为制作组比较穷吧。。。)
又一部高开低走剧情逐渐俗套的中规中矩番……
H吗?真的血腥吗?真的有深度吗?日常吗?你搅一锅大杂烩看的我实在懵逼。
真心觉得应该限制一下,现在未成年人随随便便就可以看到这种作品,但是这种作品带来的危害也大,必须应该要删减不应该有的部分
追完了哥布林杀手第一季。从初见时惊艳于暗黑风格,到后续渐渐温和回归到传统冒险,小小的意犹未尽。期待第二季。
就12集为啥还要出总集篇
只为ss
一如既往的蠢,日式奇幻除了娘们就是刻意的猎奇了,猎奇出意旨来叫做深刻,猎奇出皮毛叫做烂俗。此作与剑风传奇的差异犹如泥云之别。新时代的日式奇幻真是LOW穿地心。
观感不错,硬核战斗,这次你们应该知道了为毛黑魂200级水桶号打一群小骷髅也怂了的原因了吧
只要加上“因为”和“所以”,就可以被叫做智斗了吗
王者虐杀哥布林的爽片,很适合做成里番。
太无聊了…这有啥黑暗致郁的??
经费和尺度都太低了,仅仅只是擦边球而已。
受众显而易见
比起漫画和小说差太多了…只能说不拖泥带水儿女情长的男主确实讨喜吧
二次元创作太过天马行空未必是一件好事,有一点写实反而更有代入感。要看无修版。
最近哥布林有点火啊。前有安莉大将军的三千哥布林大军。后有史莱姆萌王赐名的精英哥布林部队。再加上这部哥布林杀手。如果哥杀知道别的作品里的哥布林一个个精明能干,忠心耿耿。自己遇到的哥布林个个阴险狡诈,嗜血成性。会有怎样的心理落差。
第一集打著黑深殘旗號,後面就開始猛開後宮,一路賣肉,惡心至極。一個叫哥布林殺手的男人,號稱獨來獨往,殺盡無數哥布林,卻一季內被哥布林打殘兩次。說好具備所有關於哥布林的知識?居然不是利用知識單方面算計虐殺?作畫崩得不行,重複利用素材痕跡重。稍微好點也只有最後大戰,但也不過那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