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莫颜同学在微博上发了个视频给我看,是今日子阿姨和中井大叔的谈话加上今日子阿姨的歌。
阿姨说,小的时候看电视时会向往电视里面演的生活,所以后来开始演戏之后也想演那种会让人向往的电视剧。
我想说倒数第二次恋爱就是这样一部电视剧。
忽略掉那些狗血淋头的小片段,我又把它翻出来看,边看边写二十几岁的自己对那个向往的世界的理解,看看以后是否会有怎样的变迁。
“我以为人成年之后,就不会觉得寂寞了。
原来完全不是这样的。
但是不只是我,大家都是这样的,虽然不安又寂寞,但是不会挂在嘴上,开心地笑着,然后统统都忘掉。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长大吧。
但是。。。
这个世界上有不寂寞的大人吗?
不是因为不幸而寂寞,也不是因为寂寞而不幸。
人,一个人出生,最后,一个人死去。
”“这世界上没有不寂寞的大人呐!
”“也就是说,人生这东西,或许本来就是寂寞的。
”中间那句没有不寂寞的大人的肯定句是大叔对阿姨的回应,(插一句我非常喜欢这种蒙太奇啊。
比起那种为了蒙太奇而蒙太奇打乱时间空间的坏导演,我喜欢这种不用动用左脑只用感觉就能被打动的好导演。
)而阿姨说完人生本来就是寂寞的话之后,街道上响起的高跟鞋的声音,真的是空灵而寂寞啊。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种寂寞的声音又能勾起我的某种喜悦感。
十几岁时的我向往着三十岁以后的生活,坚信三十岁以后是女人的黄金时期,有资本的成熟并且对生活有自己的节奏。
二十几岁的我开始怀疑,那种成熟只不过是三十岁的人会拥有的公开的秘密,是在踩着伤疤忘不了痛的过程中逐渐竖起的公开面具,并且知道背后都是苟延馋喘的样子和对十几二十岁的最好的时光的怀念,只不过在与生活斗争了十多年之后心里开始冒出要与生活握手言和的年头,正在挣扎到底要不要妥协。
可是阿姨在跟两个同龄的闺蜜说起一直以来谈论的三个人去镰仓买一座小民居居住的事情,想要立刻开始行动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另外两个人的迟疑。
迟疑这个词想了好久,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才能合适地表达出两个闺蜜并无恶意但实际上会引起失落的反映。
闺蜜这种感情,到底亲疏如何好坏又如何,果然我还需要经过很多年才能看清楚,才能彻底接受它该有的残缺不全的状态——这个时候连本来在心里酝酿着的美好二字也打不出来,果然段数不够。
怀着一起度过结婚前最好的几年的心情回到了重庆,却好像有一点点隐隐地觉得并不如我所愿。
就是这一段对话一样的状况。
“独身女性到了中年后,放弃和男人交往,放弃结婚,说什么环保、乐活,跑来镰仓的旧民居,是觉得自己的人生会因此有所改变吗?
真搞不懂她们在想什么?
哪里有那样的人生。
那样的人生只存在于杂志里。
”感觉这段大叔说的话就是对阿姨移居镰仓这件事的很多种概括中的一种。
当然可以往好了说,但往坏了说,跑到旧民居去居住,找回昭和时代的感觉(忍不住想吐槽去度娘查昭和时代的起始年份,度娘百科里面的内容真是让我羞愧,连起码的起始年份标注都没有,只有站在某个角度上的对这个中性词语的否定性描述,这真的不是百科该做的事情啊!
),就真的以为生活能回到昭和时代,找回还未满三十生龙活虎充满着与生活抗争的勇气的自己吗?有时候想起来,大概那些早早的与生活妥协的人是比我更睿智的人吧。
即使有的时候觉得抗争是很帅的事情是一定要洒热血的过程,可是看着那些不怎么抗争也安安稳稳过来的人,心里的想法已经从几年前的觉得他们不够深刻渐渐转向他们才是更睿智的知道怎么与生活与自己相处的人,然后思考自己是否也能变成那样的人——目前的结论是变成那样的人是不可能的,不过也许会有一天达到相似的状态。
五十岁和四十五岁是一样的吗?
我摸着我二十几岁的良心说,我真的觉得没有什么不同。
即使在剧里面阿姨和大叔那么努力地争辩了好久,我也还是没有觉得五十岁和四十五岁有什么不同。
果然在二十几岁的人眼中,他们是一样的啊。
很好奇我四十五岁的时候会怎么看五十岁的人和五年之后的自己。
我希望我四十五岁的时候能够像阿姨在旁白里面说话的语气那样淡然安定,还怀着些许的希望感,也能够对五十岁的大叔义正言辞地说四十五岁和五十岁就是不同的。
人到中年,想象中的中年生活是家庭美满,工作顺利,坐拥工作家庭双完美的人生赢家。
这部剧却戳破了这样的泡泡。
中年人也是会每天为工作奔走操劳,也会为老公孩子发愁生气,也有可能一把年纪还孑然一身,也有可能一把年纪还在家啃老。
但看到千明,似乎焦虑能消失,工作很忙很累又咋样,还是一件件解决,没人人陪伴确实很孤独,但还是向往恋爱的感觉,并且捉住机会体验。
三十岁又如何,四十岁又如何,五十岁又如何,还是应该认认真真地为自己生日点上一支不落的蜡烛,表扬自己辛苦又享受地度过了这些年。
成年人的世界哪里有容易二字,要像千明那样成为一个有魄力的人,交给我吧,只要你不走就不会辞你。
虽然不断有雷,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谁又规定中年人就一定要稳重的呢,还是热忱地生活啊。
千明让我看到了所谓的少年感,少女感。
与年龄无关。
老,可以优雅地老去,也可以可爱地老去呀。
第一集“这世界上没有不寂寞的大人”我还以为人成年之后,就不会觉得寂寞了。
原来完全不是这样的,但是 不只是我,大家都是这样的。
虽然不安又寂寞,但是不会挂在嘴上,开心地笑 统统都忘掉,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长大吧。
但是......这世界上有不寂寞的大人吗?
不是因为不幸而寂寞,也不是因为寂寞而不幸。
人一个人出生一个人死去这世界上没有不寂寞的大人呐。
也就是说 人生这东西或许本来就是寂寞的第三集就算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也比什么都不发生强比起什么都不发生有痛苦 有失败 才更有意思啊(千明的这段话,让我想谈恋爱了!
@#¥%……&*)第六集 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因为是家人也不用勉强互相理解吧 因为是家人所以一定要互相理解 这是没道理的妈妈是女性 你是男性想法不同很正常甚至可以说 互相不理解才是自然的那个人不理解我 我也不理解他所以打平了第十集 过生日的意义千明的46岁生日,长仓家的大哥把46根蜡烛严严实实地插满了蛋糕千明:女人心知道的吧看着每大一岁 蜡烛就多一根会伤心的知道吧要是23的话 蜡烛还能插得很漂亮到了46 可就这副德性了就不能更体贴一点吗真是不体贴的插法啊长仓和平:你这说法很奇怪这有什么好难为情的过生日是要庆祝两件事首先,当然是庆祝你的诞生其次,是庆祝你还好好活着所以说 说什么别庆祝了也不是整生日的 或者是讨厌生日的这种想法绝对有问题应该说 越上了年纪越要庆祝多了不起的事啊46岁的生日 比23的时候要了不起一倍不 要了不起一倍还多 不是吗挺起胸膛来啊 这可不像你啊话说 蜡烛的数目就是你努力的证据看 你这么努力什么一根粗的代表10年这么粗糙的方式 我们可不接受这才是长仓家的生日联想到《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里惠特曼的一段小诗:有没有人认为诞生是很幸运的?
我要赶紧告诉他或她,诞生就像死亡一样幸运,我知道。
还有九红说的:要感谢我们有了这么一个精妙的人形。
第十一集人总是越长大越孤单因为长大后我们就会发觉人生总有结局的一天而且那个结局 无法和任何人分享所以 快乐的时候 就想大笑一场难过的时候 也想痛快畅哭毕竟无论笑与哭 都是短暂人生的一部分人总是越长大越孤单但千万不要为了填补空虚孤单而恋爱没有爱情 也一样可以拥有精彩的生活为什么不能更自我的活着可能听过很多遍了 但我还是要说向前看好好活着最重要所谓人生 就是去和自己的未来恋爱爱上自己的未来 一定能有乐趣地生活我也不想一个人如果未来爱上一个人也不要想着那是人生最后一次恋爱那应该是倒数第二次的恋爱那样你才能拥有有情调的人生
笑点很足,情节和场景铺设的都很自然,演员的演技行云流水,是平时的人生,却又是很Funky的人生,有小孩子般的斗嘴和大人的成熟和寂寞。
一直笑到最后,然后看到演员们拍完流泪的时候也顿时忍不住了,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再看到一部如此温暖美好的片子。
真是惊喜。
带给我积极向上、独立成长的希望。
对镰仓的宣传简直细微且成功,让人萌生了各种对那个大海,那边的旧民居的向往。
虽然实际上可能很冷没有集中供暖现在大概还是海风刺骨……但是不管怎样我真的是非常想去一次。
小泉在这部的表现彻底推翻了我对她以前曾经有的任何看法,包括在赎罪一片里的有些莫名的感觉。
一个成熟、有活力、体贴、工作能力出色的45岁女人的形象,但是却会时不时做点Funky的事,都能想象年轻时候该是怎样有趣的女孩子。
这点可能是让人最感到亲切的地方,年纪的递增带来的是阅历的增加以及包容。
中井叔也是在这部里彻底的打破我的看法……一直看过他各种正经正直或者苦情的戏,包括本年大河剧里的形象,而这个剧里一个婆婆妈妈、公务员、各种不被女儿待见、细心的大叔形象完全和以前都不一样。
发觉了演员的另外一面一般,让人觉得好可爱、好搞笑。
而且不少男人年纪大了真的会碎碎念(参照我老爹……)所以实在是很亲切。
但是又非常的成熟,说教的时候一点都不生硬,也没有强硬的要让人接受,完全没有主角的那种使命感,大家都是普通人的可爱。
另外最后一集里说funky的故意拽腔调的地方、故意学大妈说话的地方,还有各种生动的面部表情,简直是大开眼界。
内田姐居然演宅女、还是一个碎碎念各种宅性到我完全想不到她能演这么一个可爱的形象……上一回她是演精明强干女人来着的吧?
但是万里子的确是片子里心理年龄比较小的一个,非常可爱。
坂口叔这种天使形象也是……很少看他这么放松的演戏。
一直觉得他话多的角色可能演技会有些弱气,但是这个剧里非常自然。
真平真的是一个天使。
饭岛姐那角色整个大爆笑。
这么吵吵嚷嚷的姐姐、伤心的时候让我也伤心了一把但是瞬间她就跑到chiaki家里去找衣服找交友网站什么的大大咧咧的性格居然让人讨厌不起来。
姐姐这一对才是剧里最大的喜剧吧。
三个40多的女人讨论老后的话题,然后插进来一段恋爱的话题,最后又回到墓地什么的,真是大爆笑。
中间有一集看着没有人要的寿司就擅自带入了自己,对着要被扔掉的寿司大喊什么的,笑点多多,槽点满满。
电子音loli大桥姑娘是个让人觉得很可爱的小姑娘,有着年轻人的冲动,又有着年轻人的不怕失败,坦坦荡荡的对喜欢的人说喜欢,非常青春。
还有大桥妈妈,又是一个说话特别自然的演员,之前倒是没怎么看过的感觉,但是很自然。
角色也是非常有趣。
这部剧的编剧最对我胃口的地方是她写出了所有人的可爱的地方,用冲突和平和表现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并且让人喜欢上,非常难得。
而且这片子的导演音乐美术摄影等等都非常细心,可以从场景的布置、片尾那些黑白照片、非常契合气氛的BGM等等都感受得到。
今天终于看完了。
非常舍不得。
感谢所有参与的人,带给我这么一部美好的片子。
我一直觉得人生从结婚那一刻起,基本就是人人都一样的了,生孩子,养孩子,然后从40岁开始日复一日的生活。
虽然,我不会结婚,只要我坚守一天,我就绝对不会结婚。
所以,在看倒二以前觉得中年就是无趣,重复,上有老下有小。
所以,我爱倒二啊,它告诉我啊,40岁,50岁和30岁,20岁没有区别啊。
一样的谈恋爱,月抛,熬夜,抽烟,喝酒,奋斗工作。
倒二是部好电视剧,剧情紧凑,人物个性鲜明,全程嘴炮模式,尤其萝莉女儿的嘴炮真是句句都和尖刀一样直插心脏。
霓虹的电视剧/电影和国产剧的最大不同我个人觉得就是无论多么鬼畜的个性,无论多么无厘头的剧情发展都能被理所应当的接受,换而言之,霓虹的剧是大而化之,国产剧是芝麻大的小事都要闹大。
倒二有同性恋,有约炮,有差点成功的乱伦,还有办公室恋情,但是看剧的时候,一点违和感都没,只觉得剧情高潮迭起,完全没有站在道德上去批判的感觉。
看了倒二,真的完全喜欢上小泉阿姨了,就算之后看海女全剧也是力挺小泉阿姨。
不喜欢年轻的小泉阿姨,女人到了45岁虽然没有20来岁那么好的皮肤,身材,但是有着20岁不曾有的魅力,小泉阿姨举手投足都是气质啊气质啊,穿衣服好漂亮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虽然皮肤不怎么好,所以全剧感觉特写也不是很多,但是真的好有魅力,就是不喜欢撒撒撒的= =。
我只愿我四十岁的时候,能同千明一样,一样的有二三还未结婚的挚友,有同样单身能够斗嘴的暧昧对象,有着还能糊口的工作。
寂しくない大人なんていない。
人生がいつか終わってしまう事に大人は気づいているから。
その終わりは、誰とも分かち合えないから。
だから、楽しい時には、思い切り笑いたい。
悲しい時にも、思い切り泣きたい。
どちらも大切な時間だから。
寂しくない大人なんていない。
だからこそ、寂しさを埋めるために恋をするのはやめよう。
恋がなくだって、素敵な人生が絶対にあるはずだ。
月並みの言葉だけど、前を向こう、ちゃんと生きてることは一番大事なんだ。
そう思う。
人生って自分の未来に恋することになるかもしれない。
自分の未来に恋していれば、きっと楽しく生きて行ける。
46歳、独身、人生も、まだ恋は終わらない。
もしこれから誰かと恋をするとしたら、それは最後の恋だと思うのはやめよう。
次の恋は、最後から二番目の恋だ。
その方が、人生はFUNKYだ。
仅仅看回目名称,都像是在读一个隐晦的微小说呢。
第一回:没有不寂寞的大人第二回:一个人是心酸的自由第三回:别嘲笑成年人的青春!
第四回:女人上了年纪就会心酸呢第五回:人生最后的恋爱是什么呢第六回:和至今为止的恋爱都不同第七回:我应该怎样去恋爱?
第八回:成年人的吻心酸得可笑第九回:吻像语言那样说明一切!
第十回:就算是成年人的未来也闪闪发光着第十一回:爱情尚未告终
意外的好看!
将日剧最擅长的风格做到了极致-在温馨搞笑的氛围中,通过人物日常不经意的对话拌嘴,毫不尴尬的透露出有深度的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怀。
希望自己开始人生下半场的时候,也有千明他们的这份坦然与开怀。
另外,正好去年去过镰仓,江之电,御灵神社,极乐寺车站,鹤岗八幡宫,圆觉寺,看起来都是那么熟悉。
寂しくない大人なんていない。
だからこそ、寂しさを埋めるために、恋をするのはやめよう。
恋がなくたって、素敵な人生は絶対にあるはずだ。
月並みな言葉だけど、前を向こう、ちゃんと生きてることが、一番大事なんだ。
そう思う。
人生って、自分の未来に恋することなのかもしれない。
自分の未来に恋していれば、きっと、楽しく生きていける。
もしこれから、誰かと恋をするとしたら、それを最後の恋だと思うのはやめよう。
次の恋は、最後から二番目の恋だ。
そのほうが、人生がファンキーだ。
第九话里阿姨和大叔深情一吻,以为心心念念的倒数第一次恋爱要悄然到来,于是,整整一个星期盼着第十话盼得肝肠寸断。
第十话如期而至,虽然没有期待中的情节但是被阿姨和大叔的话深深治愈着的同时甚至颠覆掉了人生观。
每一次三个了无牵挂的四十几岁中年女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一种好似绵绵无期的孤独落寞感总会随着她们的谈话油然而生。
这一次关于“人身保险”的话题谈到了死亡所以尤为沉重。
把受益人一栏里的父母改成三人中的其他两人可好?
毕竟,就年岁而言父母会走在自己的前面。
那剩下的最后一个人怎么办呢?
拿着两位朋友的生命换回的金钱大把挥霍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到那时钱又有何用?
还不如死去的那两个幸福。
金钱终究不是万能的。
其实大多数年轻的姑娘都想成为像三位阿姨那样的人吧?
事业有成,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不会为钱苦恼,活得即使算不得洒脱,但是旁人看着很潇洒。
年轻的我们无从理解她们的中年孤独,只是看到他们以一盘无人问津的干巴巴寿司以自喻的时候对自己所要成为的那样的人的坚定感猛的变得不值得一提,甚至开始动摇,自问此时此刻的无所畏惧大步向前是否值得。
第一话里三人因为大姨妈不再如期到访而相拥痛哭,后来三个帅气的女人又被二十几岁已拥有幸福美满家庭的小姑娘打击的灰头土脸。
到底要怎样才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不会对今时今日的选择而后悔呢?
又该用何物作为标尺来度量我们自身的人生价值?
第十话里,阿姨终于在大叔面前败下阵来。
更确切的说大叔看透了阿姨的那一身骄傲,虽然直指阿姨的痛楚但是给予阿姨坦然面对岁月的勇气。
大叔说,庆祝生日除了庆祝诞生还是庆祝好好的活着,所以越上了年纪越要庆祝,蜡烛的数目就是努力的证据。
是啊,在时光里的你我一味的担心着老去,重复着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祝福却从未真正疼惜时间带来的一点一滴。
爬上眼角的皱纹越发的消磨了直视岁月的胆量,其实这皱纹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它是对曾经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最好的证据,是一种积淀,那是年轻人费尽心思拼了命也无法获得的东西。
就这样慢慢的老去吧,即使在年轻人面前也请骄傲的仰起头来,如大叔所说“46的生日比23的生日了不起了一倍还多”诚然生活一直复杂着,那也请心怀希望坚持做最初的自己。
就像千明阿姨那样,因为自己坚信着恋爱里充满人生百味,无需死亡赚取眼泪依旧可以把故事推向高潮引起观众共鸣,于是一直制作着无关死亡的恋爱电视剧。
45岁又怎样?
时间夺去了青春,却也塑造出一个丰富多彩充满个人魅力的你。
何况爱情已经悄然降临,一切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是么?
日本家庭片总是这么温暖。围绕45岁单身女人的展开的恋爱故事。
我已经开始看45岁姑娘的恋爱故事了
变老并不可怕,老的时候还单身也不可怕,你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样的好风景,世界依然很奇妙,你以为你的人生早完了,可是人生还在继续,苦乐寂寞五味陈杂,人生还长着呢
为什么我很能理解45岁的想法、之前看around 40也超同感
实在没觉得有趣 而且无聊的争执好吵 二倍速也看得好累 。奇怪的日式乱伦三观输出 老公可以玩交友软件约 老婆玩就是不可原谅 一个男人可以掺合母女相亲 还半推半就 一个女人可以游走在兄弟之间暧昧…………这么高的评分就为了一个“多少岁都可以恋爱”的脆弱主题吗…… 每个人设 甚至每对人物关系都非常浮夸不真实 槽点太多了 怎么会产生这么虚高的分数的 因为花钱引进买了版权就硬刷的分回本吗 太离谱了
我是个无趣的人,不想要什么情调。如果不是抱着尝试和这个人一直走下去的心态,随便谈个恋爱有什么乐趣可言?主角们只是想被人爱又不想负责,付出,真是很狡猾的逻辑。男主气质太梁朝伟了,尤其心里有鬼时候那个小眼神,好讨厌啊!
好多地方快进了还是看不下去呢
一直在快进快进……
①坂口宪二帅爆了②编剧风格好统一③冬季档最好没商量了。。。接下来是吐槽①虽然闲聊吵架什么都没废话。。。但是好贫啊!受不了话痨啊!②编剧你是有多想脱离现实啊!好像这帮人都不用工作的啊!情景喜剧啊这是?!
这是这季最爱的剧了
没有不寂寞的成年人
第四集好可爱啊哈哈哈哈
冬季档最高!
虽然评分很高,但我真的觉得很乏味的一部剧
无论单身与否,所谓人生,就是去和自己的未来谈恋爱,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享受每一段精彩的人生。
冬天什么的,果然还是最合适看日剧啦~老年生活最重要的是找奇葩的邻居呀,好玩还可以蹭饭~插曲和主题曲都好好听!小泉阿姨又美又犀利,贵叔卖得一手好萌,毛茸茸的内田最好当宠物啦~其实我最喜欢的是那个酷得要死的早恋美少女!
这几年日剧看得太少了,终于把这部补过来了。sp里面想滚床单没滚起来,没想到这第一部里面小泉今日子就和中景的弟弟滚过床单了,怒扣一星!
把镰仓就这么给我推销出去了!!不好看能行吗!
若不是先看了最高,这会是部不错的片子。看了这么多类似剩女剧情的日剧,觉得自己孤家寡人一辈子好像也还不错哎
看不下去,不是我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