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我本来是抱着能在大银幕看歌神的机会确实少的心态去的,结果被成片质量惊喜,不仅仅有打,更有人,一整个就是超出预期!
惊险动作燃炸看了正片才明白,真人跟特效确实不一样,真人的镜头是有生命力的。
怎么解释呢,就比如谢霆锋带着刘雅瑟穿梭战乱区那场戏,反应是做不得假的,哪怕知道安全,但本能反应,没法演。
说回这次的动作设计,开头就是橡皮艇上的肉搏,水里、狭小的橡皮艇、两个成年男性的近战,要一边保持平衡还要出拳,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后面强度只增不减,高空集装箱飞跃、机关枪扫射、飞车追逐丝滑换位,我承认虽然这些东西已经看过很多了,但在大银幕再看还是依然刺激!
(阿礼那句坐稳别给我苏s)但要说我最喜欢的一场,应该是后面1V5双棍六十四连招,比我当年看他当年玩儿双刀还要更帅,真的就是说,欣赏,明白什么叫bao、li美学。
人性试探汹涌除去惊险刺激的动作,让我更惊喜的是电影里对于人的塑造,对于人性的揭露。
最复杂的角色应该是歌神演得张允南,infp小蝴蝶,敏感且内耗,不管是面对领导的pua,还是女朋友的压力,永远都是妥协、低头、认错,但内心其实并不想这么做,只是为了维持“体面”、维持别人眼中的“形象”委屈自己。
看的时候我是真着急,就知道他已经内耗到快崩溃,但还在硬撑,特别想劝他有些时候真不用这样!
内耗只会让自己崩溃!!
他真的试探过madam无数次,也忍了领导无数次,但都没能得到正向反馈,所以最后陷在负面情绪的漩涡不可自拔。
张允南是个好人,但做了坏事儿,想认错没勇气,不认错又良心难安,他希望周正礼查清楚,但又不敢面对查清真相的周正礼。
这段真的写得巨好,人物的复杂、两个人的羁绊,甚至最后潦草到敷衍的葬礼,都衬得张允南的一生就是悲剧。
Madam邵这种“野心家”设定的女性角色在这类动作片里很少见。
她不掩饰自己在职场上的野心跟竞争欲,开大会敢当面呛对手,也大大方方地告诉恋人,我就是“既要又要”,我既想要事业,也想在事业之后跟你一起养老共度余生。
甚至因为跟张允南是上下级而且并不是直接领导的原因,交谈中也会存着几分试探跟提防,甚至当后面故事结局的时候,我忍不住细想,她知道张sir的情绪病但没有在他请病假的时候陪伴,也知道张sir对郭(她的竞争对手)不满已久,会不会就是想要“借刀杀人”......毕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她其实才是最后的赢家。
总结就是,武戏好看,在这个后期如此泛滥的时代 有人不惜花前期的大量准备功夫坚持实拍值得瑞思拜;文戏也好看,在海关vs军火交易的新鲜题材下,藏着的是对于人性的剖析,对于人物关系的拉扯与试探。
影片问题挺多的,尤其是谢霆锋这个人物。
只讲一下人物第一次出场,第一场戏毋庸置疑很重要,你可以塑造人物、揭示主题或世界观等等。
小谢的第一次出场是什么?
是和前女友的车内对话,我们看到了什么?
只看到小谢深情。
好,小谢深情这个特质有贯穿全片吗???
有对剧情有帮助吗???
前女友大概第一幕还没结束就死了,小谢难过了几场戏后面就只是跟张学友的情谊了!
编剧导演还不如第一场戏做他和张学友的师徒情,小谢的整个爱情戏份就是废戏。
啥叫流水线作品?
这就是。
很惊喜的是这一部电影的动作指导就是谢霆锋本人,动作场面设计的非常漂亮,并且是扎扎实实的实战感,特别是那个一分钟长镜头运输船的动作设计行云流水,拳拳到肉,真有传统港片的力量感,而不是花拳秀腿。
故事情节,这次又是一个没有涉猎过的领域,海关。
职业片香港是带天赋的,呈现的和传统印象中的海关有偏误修正。
影片主题涉及的面很广,除了边境走私之外,反战,反腐,特别是心理健康都有很直观的呈现。
呼吁社会关注这样一个群体,一个常常被很多人忽略的群体。
演技方面,谢霆锋是一个稳扎稳打的角色,肌肉颤抖的微表情非常的真实。
张学友的癫狂和隐忍来回切换,被疾病裹挟。
吴镇宇举重若轻,人物性格非常的鲜明。
这电影主打的大场面的镜头非特效都实拍,质感和主后期的真不一样。
那些熟悉的建筑物的撞击感,很震撼,生猛且真诚。
#电影海关战线暑期首炸Ps:谢霆锋,关智斌真人真的好帅,一直觉得这两位是香港同年龄段男性保养的天花板。
林嘉欣也很美。
上一次看到谢霆锋还是17年前一晃而过,他还是那个他,仿佛时间未走,只是他变得更加的成熟帅气。
不愧是“暑期第一炸”,无论你在影厅的哪个位置,相信你都会有非常沉浸的观影体验,视觉震撼和音效应该是今年看的片子里最顶的了,剧情也是跌宕起伏,看得人心潮澎湃。
林嘉欣和刘雅瑟饰演的角色一个叫“莹”,一个叫“盈”,在我看来还真的是有共同点的,业务能力非常强,性格又非常的坚韧,情商高,同理心非常强,是魅力十足的女性角色。
诗雅的角色也是沉稳干练,飒爽英姿,绝非池中物。
片中体现的反战思想也让人很感慨,人文底蕴也很厚重。
几位主演的演技也让角色更为出彩,有感染力。
选择提档也是很明智的选择,暑期档呼唤质量上乘的作品!
邱禮濤多產,人盡皆知。
有好的劇本時,他能拍得工整,且總能放進去一些他自己的東西(俗稱「夾帶私貨」),不會讓人失望,上映近一個月的《談判專家》,改編自荷里活經典《The Negotiator》,算是他近年拿得出手的作品。
沒有好的劇本,那就會因應預算的多少而有不同的爛法:沒預算,血漿的錢還是有的,於是爛成了cult片;有預算,就爛成《海關戰線》,堆砌爆炸、槍戰大場面。
身為一個資深搖滾歌迷,邱禮濤心裏大概永遠有破壞一切的憤怒,由內而外,變成炸紅隧、炸青馬大橋、炸警署……這次撞中環碼頭。
一部講海關的電影,他將海事博物館撞成了廢墟,難怪有個大陸觀眾看完《海關戰線》,覺得不對勁,說這麼大的軍火走私案,警方完全消失,邱禮濤根本「一身反骨」。
這位比邱禮濤更憤怒的觀眾,給電影一星評價後,又呼籲不要再讓邱禮濤來大陸拍電影。
「爛片之王」早已名聲在外,但邱禮濤的爛片,卻也常予以那些善於癲狂的演員(如黃秋生)盡情揮灑之處,但這次的主要演員,卻都放大了各自的缺點,像《掃毒3》裏的郭富城,只能讓人發笑。
本來最癲狂的吳鎮宇,也只是客串了一個不太重要的角色,無甚可看之處。
張學友和謝霆鋒的演技,可謂三十年如一日。
張學友仍然是三十年前《旺角卡門》裏的烏蠅哥,怒目圓睜著和戀人林嘉欣告別,「我哋下一世一定會再重逢」,真是個恐怖情人;而謝霆鋒演起哭戲來,和剛出道時拍MV沒什麼分別,十分愛耍帥,卻令人尷尬,但這是他首次擔任動作指導,指導的能力不說,不用替身、親自上陣演動作戲耍帥,還是值得肯定的。
片中的林嘉欣,我還是蠻喜歡的。
她演過剛強的女人,但卻幾乎沒演過穿制服的女人,在本片又同時保留了小女人可愛的一面,她和張學友在家中對話的那場戲,頗有些《男人四十》的味道。
說起來,年少時還看過林嘉欣和謝霆鋒一同主演的所謂奇幻愛情片《戀愛行星》,當時我尚是謝霆鋒的歌迷,仍未厭惡謝霆鋒的chok。
如今我真是很難想像,那部電影的導演是林超賢。
《海關戰線》這樣的電影,交給林超賢拍大概也沒什麼分別。
文戏与武戏的强烈割裂可能是《海关战线》带给很多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它更像是两种风格迥异类型片的强行混搭,交接处粗糙丑陋,看不到任何精心融合的迹象,满满的都是漫不经心。
片子的一手是邱礼涛近年来已经拍得近乎纯熟的广义警匪动作片,充满了各种经典话题之作的既视感,有诸如《怒火重案》里谢霆锋个人的功夫秀,有致敬同行林超贤、吴京《红海行动》、《战狼2》的域外军事行动,还能在抢夺陀螺仪、街头追杀、货轮撞港、潜艇大战等场面里依稀看到《速度与激情》、《泰坦尼克》、《007》的影子。
说到底,在武戏部分,邱礼涛这次依然是正常水平发挥——在有限的预算范围内,拍出了最大气的格局和最精彩的场面,最大限度的保住了一部暑期档商业电影应有的娱乐性。
但终究,这种正常水平发挥也不过是对《扫毒2》、《扫毒3》、《绝地追击》的一再重复。
《海关战线》更值得一说的反而是它的另一手文戏部分。
毕竟此前的《拆弹专家2》让观众对邱礼涛有了太高的期待,而接连几部警匪题材里对一个“受伤”的警察(公职人员)这一母题的持续挖掘也让人好奇在《海关战线》里邱导又会如何表现他内心郁结的某种愤怒。
但可惜的是,《海关战线》与去年的《扫毒3》类似,也是匆匆忙忙的搭出了文戏的大致框架,让人产生某种不切实际的想象后整体剧情迅速急转直下,故事变成了引出动作场面和调节节奏的工具,甚至最后草草了事以烂尾收场。
以本片来说,剧情上便存在几处无法忽略的基础性漏洞,这漏洞已经不能简单用港片的癫狂和商业片的特性来解释,而是对观众智商的挑战,简要罗列几处:1.97后境外势力可以光天化日之下开着飞机在香港强抢走私军火,开车当街杀人越货,最后开着货轮撞向维港,结果到头来只有海关缉私队几个人在顶着,请问港警和驻港部队为何缺位?
2.片中,吴镇宇和林嘉欣是事业上的竞争关系,存在激烈的明争暗斗,但张学友又是吴镇宇的下属,然后张学友和林嘉欣又是地下情人,请问事业上明明更成功的林嘉欣为什么会选择固执古板甚至患有精神疾病的张学友作为情人,难道真的别无所图吗?
他们两个的办公室地下恋情真的会密不透风?
对此,电影并没有过多解释。
3.张学友为什么要死心塌地的去帮助林嘉欣?
难道只是因为林嘉欣说了一句想去一个遥远的地方,所以他就冒着违法的风险去勒索货轮公司,然后以此赚取不法财富?
难道只是因为林嘉欣和吴镇宇在事业上互相竞争,所以他就要用走私军火的重要情报去帮助林嘉欣战胜对手?
这种无药可治的恋爱脑好像不应该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应该有的。
事实上,从影片一开始军火走私案案发,引出海关内部负责情报联络部门的林嘉欣与负责实务稽查部门的吴镇宇的对抗,能看到导演似乎是想有走《寒战》这类非典型警匪片路线想法,拍派系斗争,拍内部倾轧,拍利益纠葛,以不常见的办公室文斗取代常见的兵贼武斗作为影片主线,其后对于张学友这一游走在高层与基层之间,不同上司之间夹缝人精神状态变化的细致描述,也能看出导演有意想做一部偏心理偏黑色的警匪片。
但可惜,倘若以张学友取代谢霆锋作为主角,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影片的整体气质将从火爆硬朗的警匪动作片变成压抑沉重的黑色悬疑片,对于影片整体的商业表现将是致命性的打击。
何况,在合拍港片愈发建制化的今天,对海关这一公职群体的负面刻画将为过审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尽管熟悉邱导的人都知晓其血液里流淌的愤世嫉俗、无政府主义和现实主义人道关怀,但终究在当下他只能以成功匠人之身份立足,而非可以随心所欲畅抒心绪的一代大家。
想到这里,片末张学友所言的那个到一个能做自己的地方生活的小小愿望,以及做人守住自己底线的劝诫,是否又有了电影之外的某种解释呢?
是否,那也是邱礼涛自己的愿望与无奈?
依然按照惯例,假想一个可能存在,可能会拍得更好,但也可能不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可能故事大纲:张学友在海关工作多年,为人勤勤恳恳刚正不阿,但也正因此不善于经营人际关系,多年来只能当海关内部一中层干部,不幸的是,不到40岁时,他的妻子因意外离他而去。
单身一人后张学友只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以工作麻木自己,在高强度工作中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严重的躁郁症,但他隐瞒此事,在同事面前装作正常。
几年后,当年与张学友一同参加工作的吴镇宇和林嘉欣,一个成为了实务稽查部门的老总,是张学友的直接上级,另一个则成为了情报联络部门的老总,两个人因为仕途成为了直接的竞争对手,为了副关长一职,彼此之间展开激烈的明争暗斗。
因为做人做事不够圆滑,张学友在吴镇宇手下工作得并不如意,甚至屡屡沦为吴镇宇的背锅侠。
林嘉欣知晓张学友此时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发现张学友可以成为击败竞争对手的重要棋子。
于是她主动出击,向张学友示好,与其成为地下情人,真实目的是希望通过张学友了解吴镇宇部门的动向,破坏吴镇宇部门的工作,从而有利于个人晋升。
常年单身的张学友耐不住寂寞,主动投入了林嘉欣的温柔乡,很快成为了林的忠犬。
林一次逢场作戏,告诉张自己未来的梦想就是退休后和情人一同到某个小岛上安静度过余生,张信以为真,便想到利用个人工作之便利牟利。
张与利用货轮走私军火的KCS集团建立联系,成为其保护伞后,张逐渐发现KCS集团的交易对象是国际著名军火贩子罗博士,而如果能够直捣罗博士之老巢,将直接助林和自己的事业平步青云。
于是林和张合谋,扣留KCS集团运输潜艇的货轮,引诱罗博士登场,试图一网打尽,以此作为二人政绩。
不料行动并不顺利,反而引起上峰怀疑,启动对海关的内部调查,一时间,谁是内鬼的猜测搞得海关人心惶惶。
张和林试图诬陷吴,将调查之火引向竞争对手,但阴谋并未得逞。
随着调查愈发深入,张和林的情人关系,以及他们的种种下作手段走向败露只是时间问题。
张走投无路之下,只能选择自杀。
林因为张的自杀,摆脱了内鬼嫌疑,更因为成功查办罗博士一案击败吴得以职场更上一步。
作为张徒弟的谢霆锋,在充满危险的调查中逐渐了解了故事背后的这一切,张和林并非是什么中年人的突发激情,不过是猎人猎物间的老套游戏,看清了身边人虚伪面目下的丑相,他逐渐懂得,这海关战线,原来不只是在茫茫的海面上,更在深不见底的人心之中。
—— 序幕 ——一艘無任何登記的貨輪,因暴風雨失控,漂流進入香港海面,海關人員登船搜查,船上藏有大量黑市軍火,船員已全部中鎗身亡…—— 故事大綱 ——周正禮(謝霆鋒 飾)任職海關,與上司張允南(張學友 飾)情同師徒。
張Sir頂住高層壓力 ──直屬上司助理關長郭子強(吳鎮宇 飾)、作風強悍的情報科主管邵雅瑩(林嘉欣 飾) ──推薦禮參與國際刑警組織的聯合行動,偵查早前一宗涉港的龐大軍火走私案。
禮聯同泰國情報員Ying(劉雅瑟 飾),深入軍火交易的活躍地域,追查幕後黑手。
此時,海關內部傳來噩耗!
禮無畏無懼,堅持查明真相,一場戰爭浩劫即將爆發…
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想二刷某部动作电影的冲动了,但这部我想再看一遍。
首先要说的是在视觉体验这一块海关是真挑不出啥毛病,无论是飞机坠毁爆炸还是多人飙车不要命似的速度与激情又或是结尾的失控轮渡撞烂维多利亚港,在音效的加持下都让人有实打实的冲击和危机感,2Dimax电影硬生生让人看出了3D感。
“硬件”标准外打戏也是拿捏我的一环,谢霆锋,太tm帅了!!!!
几层楼高的速降说摔就摔、近距离1m爆破、拳法64连招一镜到底、为了水下肉搏真实,长时间浸泡在零下几度的水里反复。
对自己是真下狠手,以最传统的真打真拼真炸的拍法做电影看得我心突突直跳,不说招式有多nb但感受一定是最真实的。
试想在特效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大家提起动作片还是当年?
其实谢霆锋在采访时已经给了答案——动作电影没有危险就失去了精髓,而做电影更是要求演员要真诚,全力以赴。
但要说海关只有动作可夸吗?
我的回答是不,它的精彩在我看来远不止动作。
在剧情上它把宏大叙事与个人共鸣结合进行了一次小创新,让我看到了动作片的另一条出路——题材与共鸣是可以兼具的。
片中同为海关一员的周正礼和张允南在责任与情绪之间的挣扎和抉择让我分分钟代入。
对于不善言辞的周正礼来说面对职场向上爬的社交礼仪他不愿做却又被裹挟其中。
看到初恋重伤战友牺牲,感性让他无时无刻想暴走但责任又让他冷静,他的内心既无奈又必须要克制且更坚定。
如果说前面只是小打小闹,那么后期职场信仰的崩塌,怀疑、否认、又承认,让我看了着实心疼。
他似乎是一部分平民英雄的真实缩影,在种种内耗与挣扎下不是不敢暴走而是把责任看得更重,克制更多。
而张允南前期也是英雄无疑,他又是另一部分人的写照。
在职场中身处中层,性格极度内耗,上有领导无尽pua,同时又被同行卷着不得不前进,下还有以他为榜样的徒弟,职场所带给他的压力拉满。
工作失误,领导甩锅又让他的情绪无处宣泄,选择当个疯批阴暗爬行似乎是最痛快的解法。
无论是周正礼还是张允南,都让我看到了部分的我,他们的崩溃、克制、面临压力选择自洽又或是阴暗爬行,作为打工人我都感同身受也能理解,看动作片像是照镜子这还是头一次。
但要说不足,也还是有的,故事有些人物没交代不知道是否是刻意为之。
Doctor. Luo没拿回军火但最后也没出现,有没有可能也被所谓的将军做掉了,而张允南只凭一个人就能完成一系列的走私操作,也让我怀疑海关高层一定还有内鬼,他只是小喽啰。
反正想象空间很大,就看大家怎么yy了。
被奇怪的剧情所拉扯,一部好电影,不是靠张学友或者谢霆锋来场表现情绪的独角戏就能够拍出来的...张sir是鬼,从剧情分析无问题的,但演得太矛盾,既然是鬼,谢霆锋发日期过去的时候,他拿这些资料去给林嘉欣做乜?
线索他自己供出来的,然后把自己逼绝地?
这就是高能抑郁症的表现么?
反派们的逻辑就是毫无逻辑,在HK地界,是有驻军的!
成架军用直升机去袭击海关这样的剧情感觉接受不了,当然,你说的当年施瓦辛格F16在城市飞都可以,那我没话讲,你拍成这种极致个人英雄主义片嘛...后面要开走潜艇,反派一个人就下艇了...如果你一个人就能开潜艇,当时为啥还要轮船运....陀螺仪+潜艇本体是能够提升什么战斗力吗?
陀螺仪这东西搞到像核弹一样那么重要,结果感觉什么功能也没有,我一开始以为是拿来发射导弹的...正派的行动可以说是彻底失败,可以说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代表,当年成龙可以无组织无纪律,因为他是个人英雄片,最后打赢拯救世界就完事了,现在码头撞了潜艇沉了维港破坏了,幕后黑手还没抓到,搞个毛线啊!
角色设置一塌糊涂,前面几分钟谢霆锋和卫诗雅的剧情就是为了铺垫谢霆锋的性格缺陷?
这个性格为后面的剧情有什么联系吗?
泰国来的两位国际刑警,Mark哥跳了个集装箱就没了?
女警之后就是陪衬谢霆锋,花瓶....没事,有个花瓶挺好的,需要的,不然更无聊了。
非洲那段剧情可以升华一下,告诉将军,罗博士两头赚钱啊,后面把某国际坏势力暗示一下也可以嘛,结果就一轮空袭啥都没了...海关内部斗争的剧情也是拍得高不成低不就的,吴镇宇看上去就是蠢的上司罢了,林嘉欣指挥的行动也是不太行...HK海关看完这片子感觉这是在抹黑...打戏...爆炸方面没什么问题,反正就是哒哒哒,bongbongbong,谢霆锋在轮船上打的时候,手持镜头拍得?
慌到不行,感觉打斗都看不清楚了。
感觉谢霆锋陷入了主角必须被各种摔的错觉中,其实不用的,反正我不是很爱看,当然,演员是敬业,但电影是要好看啊!
最后炸维港,后面的背景太假,一看就是厂景了...不过 ,张学友X林嘉欣的组合还是让人想起了当年的男人四十,哎,嘉欣BB都胖了许多了...讲真,连个电影名都唔掂,毫无记忆点,点卖啊...
邱礼涛每年都出好几部,有的夹带私货,一看就是他拍的,但是跟以前相比,质量也是在急速下降之中。
然而每年还有几部别的邱礼涛。
第一,是不是他拍的,还是他就冠个名然后拿大头?
第二就是是他拍的然后糊弄事。
无论哪一种,都很无下限。
都不差钱了,就别这么玩呗。
晚节这种东西在钱面前真是一文不值。
香港的这批导演就是借着工业化无限的搞钱,完全没有满足的时候,可以说是毫无节制。
珍惜希望国家别再给他们拍烂片的钱了。
最可悲的是,这还是个什么动作片,屁啊。
咱们就说谢霆锋。
好家伙,当年声称要扛起新一代香港动作片的大旗。
结果呢?
这才多大岁数就虚了,光做西餐玩女明星了。
看那几下动作让他拍的,又慢又乱,这还是上肢套招那,都不敢拍全身的动作吧,怕跟不上再闪了腰。
要说人家也是精英生活,肯定天天健身。
结果还整这样,要么是没拿这个电影当回事,要么是岁月不饶人。
倒是有一个细节挺像邱礼涛私货之王的手笔,就是刘雅瑟演的那个泰国女警。
整个破案有了转机就是靠的人家使用间谍色情。
这个女特工绝对不能是国产,屎盆子还是扣给了港片老旱厕--泰国。
故事过时,人物不行,演技表面,滤镜廉价,情节粗糙,就连在宣传片里吹得很厉害的动作场面和动作设计都严重拉胯,谢霆锋担任动作指导真不及格,没有力量没有新意…大失所望!
文戏怎么能搞成这个样子,这么的,草率…………但是动作打戏确实帅,加一星吧。虽然帅,但是最后船舱里的打戏为什么要用那么晃的镜头?这么晃的镜头再流畅的动作戏也变得破碎。。小谢这个角色,真是兢兢业业打工的乖仔了,出彩的是学友的角色。但是还是文戏的问题,什么都想往电影里噻,结果最后交出来的剧情稀碎又臃肿。
隐喻也要讲基本法。
【2】邱礼涛又退回《扫毒3》水平,且不论海关是不是真这么神通广大,光这片的调度和剪辑乱到极致,实在没法看。大概是不管合格与否,信息给到就算过,要不怎么拍得快呢,有些衔接镜头糊得像座机。李敏这次的剧本也略糟糕,后半段直接变成谢厨装逼秀,最后那么一点表达已经很难拯救全片。不过成片这样也不能只怪导演就是。 w/c
张允南先生作为父母去世自己未婚有抑郁症的低阶海关人员,他梦想有一个海岛跟女友安安稳稳渡下半生,但女友是个有野心想往上爬还是他上司啊,他做内鬼贪钱买海岛的意义在哪里呢?想着不会被发现然后顺利退休去安渡余生吗?总之,用这点理由真的很幼稚啊。周正礼带着刘去国外又发现什么了呀?发现海关有内鬼?然后在那里被莫名其妙一顿轰炸!看得我直翻白眼🙄
邱礼涛啊邱礼涛。近身搏斗的场面有多好,爆破特效的部分就有多糟糕(堪比扫毒3)。张sir生前人物的复杂性格,精神层面上的分裂与重塑,在死后的回忆里荡然无存,更像个提线木偶。从剧本到角色割裂的都很严重,说他是海关可以,说是换了身新制服的飞虎队也ok。比较意外的是关智斌和陈家乐,风韵犹存(bushi),尤其希望陈家乐的装造老师升职加薪!以及大反派没啥特写镜头,中近景看着特别像卡姆…
希望林嘉欣是鳄鱼的眼泪,原来是学友疯癫的罪
没有预料的酣畅与圆融,尤其是对比翻拍的《谈判专家》。但当然,还是值得支持的行货。白日梦如此阳光灿烂,但现实是,即便只是不想被人指指点点,也只能在最黑的夜死去。从人到社会的躁郁,成了对剧情而言没必要,对表达有必要的呈递。谢霆锋当上动作指导,想及当年那边寄望过几位,终归唯独他有心接了下去,而又确实交出了很多契合邱礼涛的硬货,从红隧到地铁,再到中环码头与海事博物馆,又一重创。以及竟然出现前年沉没的珍宝海鲜舫。很钟情的阵容,难得还有关智斌和米雪,以及八年暌违大银幕的张学友。不过虽然我很喜欢他,设定是1979年出生(林嘉欣1978年出生),还是过分违和了,没必要永远《男人四十》的,尽管跟林嘉欣三搭三衰,处处感叹。
《海关战线》延续了导演一贯的风格,海上追逐,枪战肉搏皆有。电影也完成了对个体(情感障碍患者)和群体(战争下的平民)的双重关注,不但跳出了简单的正义框架,还与现实产生了映照。角色方面,从演员身份到动作指导的谢霆锋,延伸了戏里戏外的硬汉形象,敢在十米深的水里憋气4分钟,是他这种狠人干得出来的。而重出江湖的张学友,把人物的复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神经质的拿捏通过面部表情就做到了。当然,香港警匪电影的魂也一直在————“做人一定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做人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果然是老港片的味道啊,虽然个别逻辑bug,但好在节奏快,打得精彩,完全没时间细想,哈哈哈。真没想到海关居然是这么危险的工作,好多朋友可都是考得这个公务员啊!
四场重头打戏看下来,初次担任动作指导的谢霆锋博采众长,颇有一套,摸爬滚打融入早年港片谐趣动作花招,枪火激斗借镜讲究战法的那批警匪片模板,独创出极富个人特色的动作美学。着实惊喜,从此动作江湖,有这一派!
各部门领导相互甩锅名场面仿佛在演我上班,内耗的只有下属员工,该以什么方式让我的领导也看到呢(抓狂.jpg
故事不知所云,但是谢霆锋真是斜杠中年之典范,还有别忘了歌神也是实实在在演技派
剧本也太拧巴了,角色除了张学友还稍微好些,其他都纯纯工具人。
啥tm玩意拍的
太烂了,太烂了!!
還是應該聽勸,大家都說抱看就別好奇了。感覺也是為了尼可拉斯「首次擔當動作指導」這口醋包的這頓餃子,劇本實在空洞又陳腐,角色沒一個討喜而且彷彿都設定在十幾二十年前各位的舒適區,現在演出來只覺得死板沒有生氣。
邱礼涛的动作电影显然不能光看表层的动作戏,夹杂其中的文戏和一些特别的台词才是包裹其中值得细细品味的“夹心巧克力”。比如张学友饰演的南哥才是戏眼。他明明郁郁不得志,被上司PUA,饱受躁郁症的折磨,在情绪的两头极限摇摆,但却被迫做一个所谓有情商的“高功能”患者,想想他的台词“控制不了别的东西,但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最终却依然走向毁灭。面对女友,那一度内心狂躁情绪的外化真是表演高光时刻。另外还有一些个人表达,也穿插在吴镇宇扮演的郭子强身上。所谓“政治智慧”“低级思维”“层次”,特别是“适应这个制度和身边的人”,结合电影的剧情颇值得玩味。至于动作场面,不仅有拳拳到肉的动作戏份,还有失控的货轮把整个维多利亚港撞毁,在影院里看到这一幕还是很壮观的,最后还是上了一道“大菜”。
故事和人设都有点牵强,像是献礼片和港式警匪片的混合产物。整个班底还是港味十足,看到还是那么帅的谢霆锋和很久没演电影的张学友,也是满足了。
邱礼涛24年的收皮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