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和莉兹
Ray & Liz,我的极品父母(港),屋檐下的记忆(台)
导演:理查德·比灵甘
主演:米歇尔·邦纳德,詹姆斯·伊莱斯,萨姆·吉斯,安德鲁·杰弗森-蒂尔尼,埃拉史密斯,托尼·威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酗酒颓父、痴肥恶母,以廉价相机拍摄的一张张私密家庭照片,绚烂色彩与模糊影像带来真实坦率的震撼。英国著名影像艺术家理查德·比灵甘将摄影集《雷的笑声》转化成电影首作,以十六毫米菲林重塑戴卓尔年代,劳动阶层一家窝居廉租屋的清贫岁月。蕾丝窗帘飘渺的昏黄回忆里,是乏人照料的三段成长经历;韶光在花卉墙纸上剥落,不曾褪色的是孤..详细 >
孤独大概是永恒的主题。不论是哪一个国家都会有像这样一个人情冷漠的小角落,他们曾经富有过,但是金钱并不能救赎灵魂。
好孤独的孩子
画面有质感,没人管的小男孩最后被送去寄养家庭,没有钱的家庭苦苦挣扎着。
看得出如果是摄影作品会更有冲击力。摄影蛮好。
稍微缺了点什么,感觉稍微有点流水账,但是Liz在前两段最后哭和最后一段的表现对比很有意思。
3.5 本以为又是一部《这就是英格兰》+《90年代中期》+《佛罗里达乐园》的回忆性质青春伤痛电影 但其实重点却还是放在了雷和莉兹这样英国劳动阶级人们的日常生活上 他们曾经经历了失业和贫穷 儿子也自愿离家出走 生活似乎没有了希望 于是雷选择待在家里酗酒逃避生活 莉兹却还在靠救济金苟活着 颓丧且真实 最后莉兹与雷两人的对话 以及雷看着镜子流下眼泪 心情复杂 叫人难过/影像质感很好 镜头语言是正确的 写满了记忆中的旧时光 #SIFF2019
我们的一生该如何度过?
看得心里非常不适,极其邋遢的家庭环境。
影像质感极佳。私人化的童年记忆碎片,克制而又细腻,频频闪现高光时刻。/ SIFF第16场
7/10 小情节电影,看资料才得知电影灵感来源,配合艺术呈现体现出导演的巧思
开头信息量约等于0.。。导演别太自大
喜欢画面
底层人的生活,拍得很写实。贫穷自有其原因,根源还是懒惰,在于对生活缺乏热情,得过且过。穷人家庭中,其实更冷漠,缺乏温暖。欧洲的福利制度,加重了此种趋势。
伯明翰版《我的父亲母亲》。16mm胶片拍摄,4:3宽屏,机位很低,多固定镜头,人物多近景超近景,摄影漂亮极了。情感上非常克制,仿佛没有什么是错的,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有很多动物的镜头,非常有意思,Q&A问导演是不是有什么隐喻,导演耿直否认,就是按照童年经历去还愿。独自放学后坐缆车逛动物园、独自在黄昏穿过墓地的男孩在片尾给自己的父亲一个非常深情的镜头,算作和解。所以再可恶的人,再不能被原谅的事物,都会有含情脉脉值得原谅的一瞬间。艰辛童年赋予的韧性会将停电的夜晚变为烤吐司放烟花的夜晚,所以再艰辛的童年,请坚持一下,只要能挨到长大,总会好的。“Difficult childhoods make the most interesting adults."@ Broadway
4/10。
处女作,非常具有美感,散发着超现实的气质,能力有限,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影像感觉,淡淡的颓废感、丧气感~气质、氛围很异样,这种感觉很难营造,却异常迷人~美学已成,影像、结构、叙事一切都很生涩,不够统一~
像是家庭录像,平凡人的平凡生活
是因为穷才导致这样的生活?还是因为惰性根本不愿意改变生活?父母造就了下一代也是如此,一代一代没有出路。除了经典构图和油画感的画面,叙事也没有太多重点,有点无趣。
2021-44 有着独特的距离感和疏离感,但还是不感冒
8分。这个Liz相当的屌了,英音太搞笑了。令人印象深刻。贫贱可怜可憎一家人。摄影师的处女作。可怜小鬼就是以导演童年为原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