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妈妈

Petite maman,童心奇缘,亲爱的童伴(台),迷你孖妈(港),Little Mom

主演:约瑟芬·桑兹,加布里埃尔·桑兹,尼娜·梅尔瑞斯,Stéphane Varupenne,Margot Abascal,Florès Cardo,Josée Schuller,Guylène Péan,Masoud Tosifyan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1

《小妈妈》剧照

小妈妈 剧照 NO.1小妈妈 剧照 NO.2小妈妈 剧照 NO.3小妈妈 剧照 NO.4小妈妈 剧照 NO.5小妈妈 剧照 NO.6小妈妈 剧照 NO.13小妈妈 剧照 NO.14小妈妈 剧照 NO.15小妈妈 剧照 NO.16小妈妈 剧照 NO.17小妈妈 剧照 NO.18小妈妈 剧照 NO.19小妈妈 剧照 NO.20

《小妈妈》剧情介绍

小妈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母亲的身影,总是这麽近,又那麽远。外婆去世,八岁的奈莉随妈妈回旧居收拾,但大人哀伤的世界却容不下孩子走进。与爸爸相依的奈莉独自走到森林寻找妈妈儿时搭建的树屋,遇上同龄的玛莉安,名字跟母亲一样,两人开展了一段短暂而亲密的友谊。 继《燃烧女子的肖像》(2019)后,瑟琳·席安玛以细腻的女性触觉,潜入小孩敏感而脆弱的内心,在如幻似真的童梦里任时空暗换,与新相识相知相遇,分享悲喜哀乐,实现每个孩子心里都曾有过的美丽童话。如何去爱那个不完美的人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漫画威龙2情人订制指南密令1949迷雾刺杀妖怪大战争梦魇幻景录生死绝恋海克星我的名字叫可汗生活启示录违命屋顶上的女人从今以后杀手一号骏马奥斯温3爸爸、我、要跟这个人结婚!天生赛车手多哥叶问:终极一战最弱技能《果实大师》~关于能无限食用技能果实(吃了就会死)这件事~坏账银行第一季北方一片苍茫心脏槑头槑脑2古楼镇陵宫人偶惊魂可爱的小东西男人女人向前走舞蹈皇后

《小妈妈》长篇影评

 1 ) 小妈妈‖妈妈和我一样,也是个小女孩

⭐️影片名字:petite maman⭐️国家和上映时间:法国 2021⭐️影片时长:72min 讲述的是在外婆去世后,8岁的Nelly和父母一起整理外婆的家。

在树林的另一段时空里遇到了8岁的母亲,展开一段女性成长,爱与友情的故事。

导演是瑟琳·席安玛,作品有《燃烧女子的肖像》等。

这个作品一直被国内叫做法国版的你好,李焕英。

但是除了遇到年轻时空的母亲一样外,作品本身想传达的情感,却是不大相同的。

电影可以当做一个治愈的轻松电影,也可以当做一个女性成长的哲学电影。

这虽然是一个全年龄段的电影,但我更觉得,其实这是给小孩子看的电影。

小妈妈是在疫情期间上映,导演考虑到了也许观众无法走进电影院,而选择在家里观看。

整个电影有着大量的远景画面,没有上下文的父母关系,没有多余的煽情,没有繁琐的对白。

主角是个8岁的女孩,她的视角干净且浪漫。

你在电影找到呼应,电影也在呼应你。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一个作品,非常棒的电影。

b站有up搬运了电影的访谈。

这个电影留的余白,给了很大的思考空间。

访谈非常值得一看。

 2 ) 瑟琳·席安玛:孩子们的声音会唱出你的梦【译】

作者:Scott Roxborough / The Hollywood Reporter(2021年9月4日)校对:覃天译文首发于《虹膜》《小妈妈》是瑟琳·席安玛继2019年广受赞誉的《燃烧女子的肖像》之后,推出的一部更为私密的作品。

这位法国电影导演将她以18世纪为背景的电影中的情色渲染和性政治,转换为一个关于爱和失去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八岁的女孩试图与她的母亲建立联系的故事。

故事总有转折:《小妈妈》还是一个时间旅行的故事。

八岁的奈莉(约瑟芬·桑斯饰)刚刚失去了她深爱的祖母,正在帮助父母清理她母亲玛丽昂(尼娜·梅尔瑞斯饰)童年时住的房子。

在探索周围的树林时,她遇到了一个同龄女孩,名叫玛丽昂(加布里埃尔·桑斯饰),她很快意识到,玛丽昂就是她的「小妈妈」。

在此次采访中,席安玛讲述了她与女孩们一起工作的经历,日本动画如何激发了这部电影的灵感,以及为什么记忆和想象才是真正的流动容器。

问:你在疫情前就写好了《小妈妈》的剧本,是不是隔离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促使你把这个故事搬上大银幕?

席安玛:是的。

在这次隔离和整个疫情期间,我想了很多关于孩子的事。

当然我现在也在思考。

我觉得孩子们现在需要有血有肉的小英雄,我们需要和她们对话,并包容她们。

疫情开始以来发生在儿童身上的种种情况使这个故事更具实时性和紧迫性。

回顾职业生涯,我和很多年轻的观众有过交流。

《假小子》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现在仍在法国的许多学校放映。

然后是《西葫芦的生活》。

我经常和孩子们见面、交谈。

我想给她们充分的电影院式体验。

在写这部电影的剧本时,我的脑海里一直想着孩子。

问: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也联想到了那些处于隔离中的孩子——因为影片里的女孩们是如此自由,可以跑到树林里玩耍——他们无法拥有这种快乐。

席安玛:当然,他们被关住了。

不过孩子总是被关在家里。

在这部电影里,我想谈论失去和死亡,我们现在有很多这样的经历,但你知道,疫情可能给了我更多的勇气去相信我们可以在隔离的情况下创作电影。

我们建组之后,就会把自己锁在摄影棚里。

拍电影的整个过程就像是某种隔离。

问:这是一个时间旅行的故事,但你处理时间旅行的方式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或《回到未来》完全不同。

大多数关于时间旅行的电影(通常由男性导演制作)关注的是时间旅行的机制、流动的容器等等。

是什么激发了你关于时间旅行的创意,为什么你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席安玛:我最初并没有刻意去写一个关于时间旅行的剧本,而是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

写完初稿后,我心想,「哦,这是一部穿越时间的电影。

」一开始,我想当然觉得这是一部关乎现在的电影。

这不是一部关于过去或未来的电影,因为你甚至不知道这部电影的确切背景。

所以我们并不是在时间中旅行,而是在空间中旅行。

我想这就是它的特别之处。

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抛弃了我们以往在电影中习惯的时间旅行。

通常,关于时间旅行的电影里都有一种环游的桥段。

它们通常是关于角色获得了什么?

在《回到未来》中,时间旅行让你回到一个更好、更舒适的生活,在那里你的父母很幸福,你也有很多钱——这是资本主义版本的时间旅行。

在我的电影中,时间机器给了小女孩现在,给了她们聚在一起的时间。

这是一次让人们重聚的时间旅行。

而且这是我们实实在在可以做到的,我们自身就具有这种能力。

你可以把我的时间机器看作是关于记忆的,但它也是关于想象的。

你可以看看父母小时候的照片,然后把自己放进照片里,想象着自己回到了过去。

这部电影试图解开我们自身的时间机器的秘密,它就在我们的脑海中。

也许这也是为什么这是一部很好的疫情电影。

现在我们必须依靠脑海中的想象机器。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因为有很多不确定性。

我们独自呆在家里,不能旅行。

很多人都在失去亲人。

我们需要想象力去旅行,去联系彼此。

问:你刚刚提到这部电影没有设定在任何特定的时期。

可能是2020年,也可能是80年代或90年代。

你是如何设计场景和服装来营造这种模糊感的?

席安玛:老实说,这是拍这部电影最难的部分。

因为这对我来说是违反直觉的。

一开始,我打算建造两套相同的房子,也许通过厨房将它们连接起来,你明白吗?

联通现在与过去。

然后我意识到这并非现在和过去的联系。

它必须是同一栋房子。

我们决定让过去和现在都一样——同样的颜色,同样的灯光,同样的公共空间。

衣服也是一样。

声音设计也是如此。

这「两座房子」的声音效果完全一样。

你过去听到的每一首歌都和你现在听到的一样。

这部电影的服装是我自己做的——除了《燃烧女子的肖像》,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我很会买服装!

每一套服装、每一件衣服都来自于当下。

但是影片没有表明具体的时间。

这也使得这部电影可以超越时间。

当然,可能对于和我同代的人来说看起来会有感触。

我42岁了,成长于80年代和90年代。

电影里的很多东西都来自我的童年。

但从目前对这部电影的反应来看,不管属于哪一代,人们似乎都能产生共鸣。

问:你是怎么找到这两个女孩的?

她们是同卵双胞胎,但性格却截然不同。

席安玛:其实选角过程很快。

我总是和同一个选角导演(克里斯特尔·巴拉斯)合作,尤其是这次因为疫情,很难去见很多人……我只试镜了三个孩子,包括这对双胞胎。

我真的很想和双胞胎姐妹一起合作。

有几个原因。

这部电影的想法——如果你遇到你的「小妈妈」会发生什么——延伸出了很多问题。

她是你的妹妹吗?

她会成为你的朋友吗?

她是你的妈妈吗?

还是你是她的妈妈?

你们的母亲是同一个人吗?

我的意思是,当你说到核心家庭成员的时候,你们确实拥有相同的基因和DNA。

所以我想要通过一次大胆的选角来解答这些问题。

我也很想让这两个女孩彼此熟悉,这样她们在一起拍戏就会很舒服,而且她们的场景会有一种直接的亲密感。

而且这很美妙,因为你知道,作为一个导演,我总是准备得很充分。

我属于掌控型的导演——我不喜欢意外,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把控我所拍摄的东西。

但她们这对双胞胎姐妹创造了一些独特、美丽和令人惊讶的东西。

问:你怎么指导这么小的演员?

席安玛:我们不排练。

与年轻演员合作关乎于信任。

我从未见过她们预先准备。

因为那不是她们的工作。

我的工作就是让这一切发生在片场。

当我和青少年打交道时,情况就不同了。

我们会认真排练。

但对小孩子来说,我觉得这种方式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当然,这有点疯狂,毕竟这些孩子将出现在电影的每一个画面里,而你不确定她们是否能表演得当。

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方式。

你必须信任她们,必须相信她们的智慧和能力。

我觉得孩子们太令人钦佩了。

我完全信任她们。

她们一点也不愤世嫉俗,极尽诚实。

关键是要信任她们,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和孩子们一起拍摄,你每天大概只有三个小时的时间能在片场拍摄,所以你必须知道你想要什么,可能要拍四到五条才能拍到一个满意的场景。

问: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遇到了你的「小妈妈」,你会问她什么?

席安玛:当然。

毕竟我写了这个故事。

我所有的问题都在里面。

我不认为这部电影有什么秘密。

一旦有了想法,你就可以用几种非常不同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

你可以拍一部「小爸爸」——一个小男孩遇见他的小爸爸,这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我也很有兴趣看到这个故事。

我拍这部电影的方法是提出一些大问题,那些我们都会问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不会对角色进行太详细的描述,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将其与自己的处境联系起来,在其中看到自己。

但在这部电影里有很多我小时候的个人经历和感受。

这是非常私人的。

问:你曾提到了宫崎骏是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

席安玛:其实应该是宫崎骏和日本动画电影。

我认为《幽灵公主》是有史以来最美的电影之一,它对于孩子全神贯注,并且将孩子视为最聪明的观众。

宫崎骏电影的节奏和韵律中一直都有那种信念。

我也很喜欢宫崎骏电影中的音乐和孩子们,比如《龙猫》。

这些故事相信电影的力量,相信作为观众的孩子的力量。

我相信电影的激进诗意,以及电影的工具性。

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也想到了电影界的女性先驱们,她们发现了摄影棚拍摄这一手段,她们创造了魔幻现实主义。

我想:「我有和她们一样的工具。

」这部电影本可能在电影院重新开门之际拍摄。

封城期间,我看了很多梅布尔·诺曼德和许鞍华的电影。

于是我想:「让我们用同样的工具,用同样的信念来制作一部电影吧。

」问:电影中你和让-巴蒂斯特·德洛比耶一起写的那首歌——《未来之歌》(The Music of the Future)——的灵感是什么?

席安玛:我从一开始就知道我想要一首歌。

并且是我第一次想要给电影中的歌写歌词。

当然,《燃烧女子的肖像》里的歌也有歌词,但它们是拉丁语,所以没人懂。

这次我尝试写一首法语歌,一首给孩子们的歌。

我们讨论着,写一首可以作为一部动画片的主题音乐的歌,那种我们会在小时候看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动画片。

而且在儿童动画片中总是有很多实验性的东西。

这可能是影片中唯一一个有点怀旧的地方,但歌词都是将来时态的。

这首歌叫作《未来之歌》,第一段歌词是:「孩子们的声音会唱出你的梦/和你一起做成为孩子的梦/在没有你的时候做成为孩子的梦/在远离你的时候做成为孩子的梦/最终做一个和你在一起的梦。

」这首歌很符合电影。

这是一首超越时间的歌曲,因为它使用的是将来时态,寄望于未来。

这部电影也是如此。

原文链接: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movies/movie-news/berlin-film-festival-2021-celine-sciamma-interview-petite-maman-4143344/

 3 ) 《小妈妈》

母亲的母亲去世,八岁的奈莉和母亲回到旧居,但母亲难以抵挡住亲人逝世的悲伤而离开了,奈莉却遇到了和母亲有着同样姓名、和自己长得极为相似仿佛她们是一对姐妹的八岁小女孩玛琳。

影片一开始,奈莉就知道了这个小女孩与自己的瓜葛。

她们一起搭棚屋、一起玩侦探游戏、一起划船。

奈莉始终用悲伤而平静的目光注视着玛琳,等到分别那天,她也终于袒露了自己隐藏很久的秘密。

玛琳问:“你从什么地方来?

”奈莉说:“我从你身后的小路来。

玛琳是奈莉的母亲,奈莉遇到了小时候的母亲,以及尚没有去世的玛琳的母亲,也就是奈莉的奶奶(这是这部影片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将母亲的母亲翻作“奶奶”而非世俗中的“外婆”)。

影片的开头,奈莉遗憾自己没有和生病的奶奶说“再见”;影片的最后,奈莉和彼时还很年轻的奶奶说了“再见”。

片中两个小女孩坐在一块儿,奈莉说母亲离开了她,玛琳说“我肯定她会回来的”,此时奈莉低着头,也许在想:是啊,你来了。

每一个母亲过去都是一个小女孩。

八岁的玛琳喜欢笑、下巴有些丰润,最大的梦想是成为演员。

这些是本来八岁的奈莉所不知道的,现在她知道了,当她看到母亲在房中静静地等待自己,她也因此觉得自己与母亲更进一步。

影片我最喜欢三个地方,第一是片中有关“母亲的母亲”的翻译,前文已述;第二是开头将近一分钟的一镜到底,奈莉同医院的各位婆婆说了再见,唯独没办法和奶奶道别;第三是结尾音乐响起,八岁的玛琳与三十一岁的玛琳,她们都是奈莉最喜欢的妈妈。

片子很短,只有72分钟。

它与《你好李焕英》给我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观感,我没有悲伤,反而有一种淡淡的喜悦充盈在胸膛。

我想起我和我的妈妈走在街上也会有人以为我们是姐妹。

 4 ) 妈妈的悲伤来源哪儿?

记得导演采访时说过她自己的剧本都是从确定了结局部分开始倒着写出来的,我非常理解那样的创作方式,毕竟也曾喜欢那样的方式去结构故事。

这次也不例外吧。

异性恋家庭,小时候的经验是妈妈的喜怒哀乐决定了整个家的氛围,自然会希望她总是高兴的,自然会总是去做取悦她的事儿,直到意识到那不是我的责任。。。

逗笑了妈妈,那时候还是不懂为什么她又那么容易恢复到悲伤状态?

片子里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全世界的做妈妈的女性心境都差不多一样的吧。

现在关心照顾老妈的时候,她会高兴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5 ) 构成莫比乌斯环的林间小路

D'où venons-nous? Que sommes-nous? Où allons-nous?Lorsque nous mourrons, aurons-nous les reponses?——《目抜き通り》

Paul Gauguin《D'où venons-nous? Que sommes-nous? Où allons-nous?》1897年法国艺术家Paul Gauguin在戏剧性的人生和悲剧性的创作背景下完成了他最为代表性的作品《我们从何处来?

我们是谁?

我们向何处去?

》。

Paul Gauguin在服毒自杀未遂的情况下带着对人生的思考创作了这样一副引人深思的画作同时也向世界抛出了他的质问。

四季交替变幻无常,生老病死归尘归土是自然规律,然而怀揣的问题并不一定能得到答案又是世间常态。

我们是否直到死都无法知道答案呢?

换个思路想,如果有人来自未来,是否可以从对方身上了解到有关于自己命运的走向呢?

《Petite Maman》以孩童视角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奇幻的故事。

八岁的Nelly在外婆病逝后跟随母亲Marion回到母亲儿时居住的家收拾过去的物品。

无法排解痛苦的母亲在某天不辞而别,而Nelly在院子外的小森林里遇到的同龄女孩Marion其实就是童年时的母亲。

短暂而奇妙的友谊里,Nelly终于了解了母亲的童年以及秘密,并和童年时的母亲产生了更坚固的纽带。

影片站在儿童的视角将对于生活的疑问提出并寻找解答方式,在这样的一个视角里可以有一定的幻想或者不太严谨的逻辑架构。

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奇幻事件又或是Nelly的幻想在Nelly踏入儿时Marion的家时就没有了争辩的意义。

对于孩童来说,大人的世界是一个排外的圆。

大人带着秘密而活,小孩子无法挤进这个圆环更无法探听到这个秘密。

所以大人与小孩存在的距离感不是一种假想,而是一种客观实在。

母亲对于一些情绪的隐忍和对事实的掩盖所造成的距离感让早慧的Nelly没有办法真正地了解母亲的痛苦和恐惧。

而孩童时期的Marion则知无不言。

两人如同双胞胎一般亲密无间,玩耍、交谈。

Nelly在这些过程中越来越了解母亲,不仅是母亲的童年,还有母亲的恐惧来源以及母亲对于自己的爱。

“秘密不是我们拼命隐藏的事情,而是无法对他人诉说的事情。

”很喜欢Nelly向Marion坦白其实自己是她女儿时,Marion问Nelly是否来自未来时,Nelly回答道“我来自你身后那条小路”。

这个回答在无形中有着一种孩童跟随大人蹒跚学步的信任和肯定。

也就是说,我们在寻找问题的答案时,始终需要经历一段被人指引的路。

Marion对于未来的好奇Nelly都告诉了她答案。

母亲的去世在不改变结局的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能够与自己母亲的相处时间;没有成为儿时想要成为的演员,但以后可以在当下继续享受扮演游戏的快乐;“你会不幸,你在那里会不开心。

”“我想这不是你的错,你不是我悲伤的来源。

”尽管我们无法得到所有答案,但我们总会在路上找到值得我们停留、付出、然后继续前进的意义。

改编自宫本辉同名小说的电影《幻之光》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孩童时期,由美子的奶奶执意回乡下养老,由美子没有阻拦住奶奶,然而奶奶再也没有出现过,并且时常作为由美子的噩梦困扰着由美子。

长大后的由美子在机缘巧合下和当初在寻找奶奶的路上见到的男孩郁夫结婚生子。

虽然奶奶的不辞而别带来的困扰已久没有消散,但好在日子也算幸福。

然而丈夫却在某天和她开完玩笑后便自杀了。

没有正式道别使得由美子终日都在思考“为什么呢?

究竟为什么就这样不辞而别呢?

”直到影片最后,参加完葬礼的由美子在第二任丈夫民雄的解释下终于对亲人的不辞而别释怀。

跳出这个故事不去细究“幻之光”的深层含义,而仔细思考正式道别的意义有多重要呢?

大概是因为正式的道别充满了实感,真真正正地说明对方和自己的生活要分道扬镳了,对方只会存在于回忆或谈话而非希望与憧憬里了。

而对于Nelly,她也需要更正式的道别。

与母亲在沙发上的交谈中,Nelly很懊悔当初没有和外婆好好道别,她想要好好地和外婆在说一声“再见”。

第一次到Marion的家中,被正在熟睡的年轻时的外婆吓到,于是慌忙地找了理由逃了出来,这样很鲁莽,不对,下次应该好好说再见。

她也想知道为什么母亲回不辞而别,是因为大人的痛苦也会膨胀吗?

是否因为是大人所以和小孩子能感知到的痛苦相比,身为大人所能感受到的痛苦更庞大呢?

她希望母亲能够好好和自己说完后再离开。

所以在最后,年轻时的外婆接走了Marion,Nelly郑重其事地对外婆说了“再见”;所以最后和Marion一起游玩的机会,她们用了五个小时来做正式的告别;所以最后母亲对Nelly敞开胸怀,两人就像之前都还是小孩子一样坐在一起。

应该好好道别,因为可能不会有下次了。

日语中有个词叫做一期一会,是指“难得一见,应当珍惜机会”的意思。

想来也是,如果敷衍了事一定会在日后后悔不已,所以请把握住每一次与他人亲密联系的机会吧。

或许我们很难知道“我们从何处来?

我们是谁?

我们向何处去?

”这一连串问题的标准答案,但如果能够把握住每一次和在意的人亲密连接的机会,敞开心扉对待彼此,或许我们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一次过去与未来的对话。

(用力过猛的观后感)

 6 ) 最好的电影,和最好的爱一样,都是简单而又深沉的

两年前在戛纳通过《燃烧女子的肖像》夺得最佳编剧之后,导演瑟琳·席安玛的知名度便迅速在影迷群体中攀升。

去年年初在arclight参加映后Q&A的时候,瑟琳·席安玛还未提及自己的新作。

然而在2021年的柏林电影节,就听闻她的新作《小妈妈》入选主竞选单元提名金熊奖。

不同于《燃烧女子的肖像》的“宏大”,《小妈妈》只有短短的72分钟,而且故事也设置在现代,围绕亲情以及儿童题材展开。

今天有机会终于看完了这部新作,感觉有很多可以评论的地方。

去年年初arclight的映后问答《小妈妈》最让人惊喜的地方,不仅是它只有72分钟,而且整个故事呈现的方式也非常简单极简。

首先说说人物角色:核心的人物只有主角小女孩、她的妈妈 (以及小时候的妈妈)还有外婆。

首先片头(opening scene)通过小女孩的视角点明了整个故事的前提:小女孩的外婆去世了。

小女孩和爸爸妈妈回到妈妈曾经和外婆一起住的房子里收拾东西顺便暂住几天。

席安玛的镜头语言是克制的,尽管没有情绪上的爆发,但我们依旧可以在开头的几分钟里察觉到小女孩妈妈的悲伤和痛苦。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motif,那就是外婆的拐杖。

小女孩留下来了过世外婆的拐杖,之后的情节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motif的反复出现。

回到外婆的房子之后的第二天,妈妈就独自一个人出去了,通过小女孩和爸爸的谈话可以感受是因为悲伤难过。

随后通过一条树林小道,小女孩见到了儿时的妈妈以及妈妈小时候搭建的“树房”。

这个地方很有趣:小女孩的妈妈走了之后,小女孩见到了小时候的妈妈 -- 小时候的妈妈从未和现在的妈妈同时出现在一个镜头/场景里,并且导演让小时候的妈妈与小女孩的爸爸直接对话,以此构建了一种亦真亦假的观感体验。

小女孩刚开始见到小时候的妈妈时并没有断定她就是自己的妈妈,尽管她和自己的妈妈有着同样的名字。

“小妈妈”对小女孩说小女孩的名字和自己的妈妈一样。

这也是一个可以挖掘的点,在西方文化里,父母经常会为自己的孩子起自己父母或者祖父母的名字来表达一种对于亲人长辈的爱意。

妈妈给小女孩起和自己妈妈相同的名字,说明了对自己妈妈的爱,同时也为观众提供线索,为接下来“揭晓谜底”留下伏笔。

小女孩和小时候的妈妈成为好朋友,来到她的家中,发现她的家和自己外婆的家无异。

她偷偷推开卧室的门,发现年轻的祖母躺在床上休息,旁边放着和自己过世外婆一模一样的拐杖。

小女孩开始明白这是自己小时候的妈妈和自己年轻的外婆。

之后,当小女孩告诉小时候的妈妈自己是她来自未来的孩子的时候,小时候的妈妈没有一丝犹豫就相信了小女孩。

这同时也象征了妈妈和女儿之间的默契、信任和爱。

有几场戏非常打动我,以至于我一个人在屏幕前抽泣:当小女孩和小妈妈玩过家家,装扮成审判员而不会系领带的时候,她默默一个人走到年轻的外婆前,问她可不可以帮她系领带。

年轻的外婆笑笑,用心的为她系好领带、整理好衣服。

这个镜头之所以如此打动我,是因为我有时候想起来那些我们再也见不到的亲人或者挚友,如果能和他们再见一面,再打一次照面,再拥抱一次,那该有多美好,哪怕仅仅是一秒钟也好。

第二个镜头是,当小时候的妈妈得知自己的妈妈在自己31岁的时候过世时,她有点惊讶:原来自己的妈妈能活这么久;因为妈妈身体不好有病,而且妈妈一直展现出自己好像活不了多久的样子,小时候的妈妈一直害怕自己的妈妈突然离开。

第三个是,小女孩和年轻的外婆一起为小时候的妈妈庆生:两人一起点起来蜡烛,围着小时候的妈妈足足唱了两边生日歌 -- 这场戏让我想起来从小到大的那些幸福美好时光,假如这曲生日歌能悠悠长长地一直唱下去,假如那些美好幸福的时光停在那里。

结尾处,小女孩送完小时候的妈妈和年轻的祖母上车去做手术之后,一个人走回外婆的家,看到现在的妈妈一个人坐在地上,她说她很抱歉这几天不在小女孩身边;小女孩说妈妈没关系,不需要道歉,我很好。

在这一刻,似乎那些和年轻祖母还有小妈妈一起相处的时间是真实的还是梦境都不重要了,最美好的是亲情,以及简单而又深沉的爱。

《小妈妈》只有72分钟,朴素的镜头设计和调度,没有炫技的剪辑,但却勾勒出一幅简单而又深沉的亲情和爱。

我想,最好的电影和最好的爱是一样,它们都是简单而又深沉的。

10/02/2021写于芝加哥

 7 ) 和妈妈做朋友

法国人的浪漫:慢节奏,画一样的背景,浪漫的口音

小妈妈 (2021)8.02021 / 法国 / 剧情 奇幻 / 瑟琳·席安玛 / 约瑟芬·桑兹 加布里埃尔·桑兹一片小森林,一头是家,一头是“妈妈”的家对暗号:“牛奶泡巧克力”,“拐杖”“拼写游戏”“黑豹”他们小时候的过家家好高级呀!

妈妈搭的窝,又酷又美!

高配版过家家剧本杀,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还有自己的台词和剧情。

还能划皮艇,去湖中心的金字塔探险,不要太酷

一起做可丽饼当奈莉说出我是你的女儿时,马里翁的反应不是笑,而是问你是来自未来吗?

可以带我去看看吗?

果然小孩子视角就是纯真,没有一点杂念,想象丰富,且有趣电影时长比一般的要短很多,戛然而止,让人回味好久……如果可以,我也想和小时候的妈妈做朋友,看看她生长的环境,听听她以前的想法。

想问问她以我为荣吗?

后悔生下我吗?

如果知道未来的自己是怎么样的,会后悔吗?

台词摘抄:“你知道的,秘密不是我们拼命想隐藏的东西,而是我们无法和人诉说的事”“你留着她的拐杖吗?

”“对,感觉像握着她的手。

”“我很难过,我没有跟她说再见。

”“你一直都有跟她说再见。

”“最后的再见,我没有好好跟她说。

因为我当时不知道。

”“她也一样,也不知道。

”“那你想怎么说再见?

”“再见”

“你不是我悲伤的来源”

 8 ) 展现女性情感的简美短歌,金熊奖提名作《小妈妈》欢喜首映全网独播

如果你关注女性导演,瑟琳·席安玛绝对是一个绕不过的名字。

在《燃烧女子的肖像》后,席安玛俨然已成为法国影坛女性导演的崛起之秀。

席安玛被认为是在“创作”一种全新的女性电影。

她不刻意抹除男性角色,但随着剧情推进,你总会发现男性被推到了画框之外,而当男性不在故事中,真正的女性主义才浮出水面。

2017年,一个念头划过席安玛的脑海:一对同龄的母女站在一个树屋前,她们会成为姐妹吗?

她们会有一个母亲吗?

席安玛由此进行扩充,创作了第五部剧情长片《小妈妈》。

本片上映后掀起不小反响,获多家海内外媒体力荐,拿下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第56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提名。

如果说《燃烧女子的肖像》标志席安玛进入成熟,《小妈妈》则大道至简,是一部回归本真、展现女性情感的简美短歌。

还孩子以孩子还女性以女性当母亲成为孩子,母亲才能想起孩子的语言,当孩子遇见母亲的恐惧,她才能真正“看见”母亲。

《小妈妈》展现了一对母女能呈现的最理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母女间不再有激烈的对抗,而是化为对方的理解者,紧紧缠绕在彼此的生命里。

八岁的奈莉外婆去世,她跟随父母回到宅子收拾旧物。

大人们的态度是悲伤而封闭的,妈妈可以安慰她的情绪,却不愿意带她去看森林里她亲手搭好的树屋。

一个早上,悲伤的妈妈离开了家,奈莉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个和母亲同名的女孩。

聪明的奈莉很快发现,女孩是自己的妈妈,和她同住的女人是自己的外婆。

奈莉在惊恐中跑回了家。

第二天,孩子的勇敢与好奇驱使奈莉重返森林,和“小妈妈”一起搭树屋。

孩子们的友情总是来得很快,两个女孩亲密无间,她们一起做煎饼、玩跳棋、说闺蜜的悄悄话……

奈莉了解到妈妈的另一面:外婆的腿疾会遗传,妈妈除了做手术,还要活在母亲去世的阴影下。

奈莉的出现为“小妈妈”带来了一束光,她们变得越来越相似,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孩子是父母的模仿者,可孩子只能模仿父母成年后的模式,孩子对父母的恐惧、父母的童年一无所知。

用时空错置的方式让孩子看到“另一半”父母,是《小妈妈》讨论的重要命题之一。

奈莉希望爸爸对自己讲些童年趣事,爸爸认为已经讲了很多,殊不知他讲述的都是挑选过的故事,只有在奈莉的追问下,爸爸才小声附在耳边说,他害怕自己的父亲。

母亲对奈莉说害怕房间里的豹子,但长大后的母亲和奈莉都看不见。

只有奈莉遇见了“小妈妈”,理解了“小妈妈”对死亡的恐惧后,黑豹的心跳才被奈莉听到。

《小妈妈》依照孩子的框架构建。

在剧情推进中,成人的语言体系被逐渐瓦解。

在孩子们对成人世界的模仿中,我们看到这些孩子并不是因为“幼稚”被排除在体系之外,而是因为他们感受过于敏锐,能够轻易说出被粉饰的真相。

《燃烧女子的肖像》摄影师克莱尔·马松用一个个瞬间,捕捉起家族女性成员细致的关怀。

电影用“手”表现母性的照拂。

奈莉喂给妈妈零食,妈妈拥紧女儿,外婆的拐杖上残留着手的味道……

而跳棋、煎饼,甚至是吐汤的鬼脸极大帮助观众与故事建立联系,这不只是一部关于奈莉的故事,它也像是我们成长过程里,关于母亲、童年印象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是母亲的影子也是未来的母亲在《小妈妈》里,席安玛倾注了许多私人感情,作为全片的服装师,她亲手挑选了演员们的戏服——有些是她小时候穿的衣服。

服装是重要的暗示,奈莉的妈妈一开始穿着红色上衣,蓝色裤子,在树林里遇到“小妈妈”时,小妈妈也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

在片尾,奈莉模仿着母亲的样子盘腿坐在地上,因为彼此理解,她们的毛衣色系终于统一。

《小妈妈》是一部关于平等的电影。

年龄的错置是为了让母女的语言体系保持一致,电影没有将重点放在母职与牺牲上,而是强调母亲和女儿不只是母女,也是并肩而立的姐妹。

席安玛没有孩子,和母亲的关系也算不上融洽,她依然将孩子身上的希望,母女血缘上的轮回细致而深刻地描摹了出来。

母女的分离和重聚,就像电影中的歌词:“和你一起做孩子的梦,最终远离你的梦,独自成为小孩的梦,最终又与你重聚的梦”。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我们都是母亲的镜像。

奈莉跟随断掉的绳索,追寻母亲的路而来,最终,就像母亲继承了祖母的悲伤,她也会继承母亲身上的一部分,并其传给她的后代。

当外婆与奈莉为“小妈妈”唱起生日歌,她们忘却了彼此的芥蒂,天然的善意就像烛光点亮了空间。

我们仿佛看到有一条绳索,串联起家族三代女性的前世今生。

在一段网传席安玛的采访中,她讲到只有在长大后,孩子才能真正理解母亲的生命历程。

“我们只有在长大之后,才能在政治上遇见我们的母亲,了解她们所做的决定以及她们承受过的具体压力。

这个政治体系,这个繁殖体系。

有朝一日,我们终于能用和她们一样眼光读到这个世界。

母爱柔如风,深似海,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愿《小妈妈》可以让我们以不同的角度与“妈妈”邂逅。

《小妈妈》欢喜首映 全网独播

 9 ) “我的悲伤不是你造成的”

“秘密,不是我们拼命想隐藏的事情,而是我们找不到人诉说的事情。

”母亲和女儿,闺蜜和伙伴,精灵和人类,实体和倒影,我们要的只是一次彼此倾听和伴行,甚至连读懂都不一定。

“我的悲伤不是你造成的”。

有这一句,已经很好。

设定不算异想天开,但很任性,真的任性——为啥两个人能在各自的时空里互穿,触发点是什么、宇宙的罅隙在哪一个刻度上开口,为啥周围的人(外婆、父亲)也会配合着具体时空的认知需要、以恰当的年龄和面貌分头出现,这些都懒得解释、也不用解释。

两座一毛一样的房子,这座跑到那座就回到从前,那座跑到这座就掉入现在。

导演好像只负责提供足够具有辨识度的线索标志物:手杖、墙纸、涂鸦本、填字游戏、床尾的黑豹,配以大量的同景别换场,告诉你谁是谁,或者说,谁是曾经的谁、谁是后来的谁。

因为是席安玛的作品,又因为是“回到过去见妈妈”的题材,一开始,我险些以为,它是用《燃烧女子的肖像》的影像质感,去拍《你好,李焕英》而已。

之前写过的关于《燃烧女子的肖像》:你成了她唤起自我的触媒,她以你为契机,开启了音乐、游泳、独处的时光,还有性和爱,你以她为契机,找到了新的创作观,对艺术最原初的冲动和愉悦,还有性和爱。

她原谅你的谎言、配合你的任务,只因为要看到一个你眼中的她,然后要那个她实实在在地感动你,只因为要被你凝视,然后在同样的位置实实在在地凝视你。

我喜欢那一段三个女人留在岛上的段落,仿佛从时光的暂停键里借来的乌托邦,一起搭救着自己的命运,一起尝试着对方的角色,一起做着一些看起来毫无意义和理由、却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毕竟,你们的人生里,最缺的就是“自己”。

你们被定义成主人、客人、佣人,那是外力的要求,是男性社会对你们的戏码分配,和礼序建构。

现在好了,现在,岛上没有男人。

甚至整部电影里,都很少有男人。

之前写过的关于《你好,李焕英》:它有一些很传统的结构:“回到过去做了诸多努力,却发现生活是无法改写的,机关算尽,命运依然沿袭着它认为最好的安排”,这是几乎所有穿越题材都在反复演绎的真理。

“我以为我足够聪明和贴心地为父母铺排好了一场局,却没料到知子莫若母,父母早已用他们的智慧将一切洞悉,我做的一切其实都在她的凝视之下发生,我替她圆梦其实我的每一个梦里都装着她的梦”,这样的套层,也在许多以两代人关系为主旨的作品中出现过——比如李安的《喜宴》——虽然略显鸡汤,但总能十分管用。

它又有一些很创新的结构:国内之前的穿越电影,都是“回到过去为自己解决一个问题”,《夏洛特烦恼》、《乘风破浪》都是如此(虽然后者也涉及父子亲情,但它总归是从儿子自身的情感需要出发的),但这回不一样,这回是“到过去为母亲解决一个问题、到过去帮母亲走出困境、到过去替母亲建立一种更好的生活可能性”,这个更好的可能性里,还要以抹除“我”为代价——撮合母亲与另一个并非“我”父亲的男人,于是,行动人物(我)和欲望人物(母亲)之间是分离的、是对立的,这释放出巨大的叙事张力,也释放出更打动人心的双向奔赴、双向的自我牺牲。

《小妈妈》里没有可以解决的问题、也没有可以建立的更好可能性,它不存在着对人生的搭救和改写企图、也就更不必抹除谁和追究谁,它自始至终在一个更加抽象也更加幽微的维度里行进着。

因为上面那些,都是情节,而这里边,都是情感。

所以它没有前文本:童年创伤是怎样发生的,中年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外婆对母亲做了什么,父亲和母亲间发生了什么,外公又是死是活,影影绰绰从未明言。

再心思细腻的孩子,也未必想读懂那些成人世界里的隐秘。

她只想有不疾不徐的沉浸、随风入夜的怀缅。

你甚至可以认为,孩子是天然具有“把一切人为放大”之倾向的:也许妈妈只不过是面对丧亲之痛的无从排遣,先行离开了勾起伤心事的旧居,去新家等待负责善后的她和父亲,但搁在小姑娘孤独的心灵体验中,就会萌生“妈妈可能再不回来”的恐怖揣测。

情节要自圆其说的完成,情感只要你知道它有、共振、然后结盟。

房间永远是空的、至少是接近于空的,就像对白和配乐,是接近于无的。

但划艇和煎饼的那一段欢愉,是片子里情绪唯一起来的一下,必须有这一下,这一下让我瞬间破防。

还有那个细节:父亲从不跟她说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在她一再要求下,终于小声吐露“我特别害怕我的父亲”。

惜字如金的刻板的男性社会,与女孩所呼唤的精神交流之间的隔膜,来源不过是上一代男权的宰制与规训转移。

他们永远无法共同保有一个秘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林间人迹罕至的树屋、水中形制奇特的建筑、色泽丰富的灌木、落叶满覆的小路,它们一起联通了人性最幽微的部分、过去和未来的无数种情愫,联通了爱意或悔意、骄傲的忧愁和不可解的伤逝、心底的温存及难于启齿的依恋,联通了最坚硬的柔软、最凄凛的明媚、最早熟的童年和最自闭的盛年。

妈妈你小时候是怎么样的?

哦,原来是和我一样的。

作者信息:微信公众号:邵邵的私人书斋新浪微博:@聆雨子豆瓣&知乎ID:聆雨子

 10 ) 平淡/找不到主题。

看完后不知道应该把这部电影归到那一类,也可能是因为没有看懂。

最初看到电影的名字就有些困惑,为什么中文翻译是小妈妈?

(la petite maman),那可能是母爱有关吧。

看了前面一部分又觉得整部剧是在讲孩子之间的友谊,直到看到快五十分钟,才明白原来奈莉的新朋友就是她妈妈小时候(我也有不敢确定)。

所以这又是一部穿越剧吗?

这部电影的主题我也没有搞明白,编剧想传递什么思想呢?

剧里台词不多,法语也比较容易理解,法语初学者观看应该也没有太大压力。

剧中多次出现了truc,想起大卫以前和我们说这个单词非常万能,确实是这样。

整部剧也不到一个半小时,是我看过的电影里片场比较短的了。

看完内心没有波动,应该不会再看第二次。

电影名la petite maman 可不可以翻译成妈妈小时候?

《小妈妈》短评

俩妹妹说台词都好没感情啊……

8分钟前
  • 拽拽歪歪&YY
  • 还行

对不起我对席导太刻板印象了... 两个漂亮女孩子同躺一张床的凝视moment 我心里想的只有 在一起... (我是个魔鬼dbq)

9分钟前
  • Jus
  • 推荐

3.0。

12分钟前
  • 咋咋咋
  • 还行

树屋、皮划艇、生日蛋糕、拼字游戏,母女交错的童年,生活的奇幻,奇幻的生活。席安玛用完全去戏剧化的温柔叙事熨平两代女性的心灵鸿沟。以及,谁说这是法国版“李焕英”我跟谁急...

1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别样的母女情。

20分钟前
  • 最幻想
  • 还行

很少有觉得高分的温情电影没有能够触动到我…

23分钟前
  • 王不留行
  • 还行

拍的就是白开水一样的剧情,挺自然就是不像电影

25分钟前
  • 海天痕
  • 较差

甚至不觉得这部也能算好……

26分钟前
  • 四疊半
  • 较差

真有巧思,也平面呆滞,中段信息匮乏。

28分钟前
  • 柯诺
  • 还行

想和你去到四十亿年前的冥古宙,那时还没有海,我们牵手在持续百万年的大雨里狂奔。想和你来到七十亿年后的大末日,那时太阳爆炸,我们在灰飞烟灭中拥抱告别。此刻却在时间的罅隙陪你捡拾树枝搭起一座树屋,嗅着外婆手杖上的气味,吃你爱吃的热巧克力和蛋饼。未来是你身后的路,这比史前和末日都美好。

32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很柔软。让人不再害怕。

37分钟前
  • 颜落寒
  • 推荐

不知道在弄什么,节奏特别慢

41分钟前
  • 毅匡天下
  • 很差

低龄女童的友谊,室内外景色都不错

45分钟前
  • 只抓住6个
  • 还行

还好不长。

48分钟前
  • Valk
  • 较差

上个十年最好的拥抱是《托尼·厄德曼》,这个十年或许就是《小妈妈》。外婆、妈妈、女儿、姐妹之间不被刻画为父系继承的链式关系,而是敞开为滩状(不是大树而是树枝和叶子),连片中唯一的男性角色父亲也融化在这一滩里,银幕外的男性我也经验到了这种不无感伤的女性能量,生成-女性的能量。

52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哭到变形....真的没什么“情节”,只有情境,构建了一个足够动人的情感框架,简洁留白更多的是让观众私人回忆填充其中,最动人的永远不是哪件事,而是你牵起我的手,轻抚我的脸,呼喊我的名字.....ps:喜欢这部超过《烧女图》,大概是因为烧女图在我这已经晚节不保了吧

55分钟前
  • Y字头上一个V
  • 力荐

与父母相识,分裂,和解

58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清冷地讲述亲人之间的关系,之前看《小瘙痒》也做了这种跨时空对话,但是不温情反而很克制。Nelly对Marion说,你总是看起来不开心,Marion说,这不是你的错,不是你让我这么忧伤的。我开始无声地掉眼泪,我也想听到妈妈说她的不开心不是我的错。确实不是法式李焕英呀,这种颇具现代性的,不必相互负重的亲子关系不会是东亚文化所认同的。

60分钟前
  • 圈圈儿
  • 推荐

超级平淡,无感。

1小时前
  • 蜷在贝壳里的猫
  • 较差

这未免太克制了

1小时前
  • 李悟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