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m看完后我好像最有印象的只有颜和音乐了。
这剧情(什么跟什么啊),开始还觉得挺有趣,把一个善于偷盗的人描述成上帝给的礼物,和男孩的相遇也是慢慢稚气,但终归还算能理解。
后面一下子就入伙了?
然后还对彼此都深信不疑?
(本来我也不觉得什么的,但后面主角那样子对同伙就很明示了分赃不均人心不齐会什么结果)总之就很怪异。
两个男孩的盗窃之旅还算新颖(对我来说),因而持续看了下去。
我是很好奇,既然早知道喜欢他了(或者说喜欢男人)为什么不在脱了他裤子那时就开干呢,还弄艺术...后面雷蒙死了倒感觉他有点破罐子破摔了,其实早知道就大方一点嘛,两人躲躲闪闪简直着急。
关于雷蒙的死,我是有疑问的,不知道是不是尊重事实的缘故,我的理解为男孩对雷蒙的心死了,不再爱他了,因而他怎样也无所谓了,最后吮手指那个动作反而有点叫他恶心,(有点)一气之下...两小只都好看,主角有点不上镜,但气质加分。
话说,我真的不是因为颜值才看的...(看完后才发现里面颜值可以啊!
)
今年阿根廷的“冲奥片”,派爷期待许久;以至于刚出资源,就没忍住啃了生肉。
就因为这张剧照——
让派爷误以为它是今年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但它不是,它是——《死亡天使》El ángel(2018)
请大家先忘了这色气满满的海报吧。
毕竟我们故事的主角卡托斯,还是一位可以掐出水的17岁小弟弟。
在派爷埋头刷「五三」的年纪,小老弟的人生已然开了挂。
又会跳舞,又会弹钢琴;现在这条件往中学一扔,也是颠倒众生啊。
所以人家早早有了漂亮的女朋友。
加上还有张不单单是美、也不单单是帅的天使面容。
在他身上果然上演了男女通吃的戏路。
和一个叫拉蒙的老大哥刚认识不久,拉蒙就对他说:你让我想起了我有过的一个,女朋友。
女朋友???
看到卡托斯带上耳坠的样子,想必拉蒙早把前女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最后二人也忍不住卿卿我我了。
男女通吃就罢了,卡托斯身上的那种少年气,也着实吸引了上年纪的人。
拉蒙的父亲教卡托斯开枪时,那毛躁的手,就开始乱放了。
他更是只用一个嘴唇,就征服了拉蒙的老母。
好在卡托斯,把持住了自己。
可以说,小老弟一人,搅动了这一家三口流转的情欲……等等,明明是一个小天使。
怎么让派爷写出了后宫戏的调调?
这真怪不得派爷。
派爷也是带着看纯爱青春片的目的来的。
是卡托斯,非要走野路子。
他才不是一个纯真的蓝孩纸。
像看到谁家装潢不错,就翻墙进去拿点东西。
偷到的珠宝,转手借花献佛给了女朋友。
人生中第一次打枪,卡托斯就爱上了那种狂野的感觉。
拉蒙老爸以子弹很贵为由,强势拒绝。
卡托斯当即提议道:“我们为什么不能去抢个枪店?
”
说干就干,收获满满。
一个小型犯罪团伙,在这个17岁少年的怂恿下,算是开张了。
腰上再别上两把枪,卡托斯俨然以为自己就是「双枪李向阳」了呢。
一开始,他们还只是偷;后来,变成明抢。
甚至在一次抢劫中,闹出了人命。
当被劫司机掏出手枪时,卡托斯二话不说就双枪齐响崩了司机。
然后又一个人烧了车。
卡托斯的同伙方了。
意识到陪这熊孩子玩,早晚会死无全尸。
但敢和卡托斯闹掰了,同样也是一个死。
撞死——
被枪打死——
把朋友开枪打死后,还要用火摧残一番。
即便是被抓进监狱,转身他就越狱出去了。
这17岁的人生,派爷实在不敢羡慕了。
更不敢想,卡托斯长大后会是什么样。
所以观影过程中,派爷一直有极大的困惑。
一是,为什么每次犯事后,卡托斯都会像没事人一样?
该回家回家,该上街上街。
在最后一次被抓之前,他还得意地在房间里跳着抖音舞。
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重重包围。
二是,派爷看不出他有任何作案动机。
既不是穷地活不下去了,也不是被父母摧残了。
他就像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把任何规则放在眼里。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这部电影还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卡托斯的原型Robledo Puch,阿根廷人,出生于1952年。
看Puch的颜值,甚至能让人想起巅峰时期的小李子。
和电影中卡托斯17岁的设定略为不同,Puch犯下第一件案件时已经19岁了。
但作案的频率,还是让人震惊。
在19岁到21岁这短短两三年内。
他犯下11起谋杀案,1起谋杀未遂案,17起抢劫案,1起强奸案,1起未遂强奸案,1起性虐待案,2起绑架案和2起盗窃案。
自1973年(21岁)之后他一直在监狱服刑,也是阿根廷被判处最长监禁的人。
真想知道如今69岁的Puch,如何看自己曾经的这些罪行。
或许他更多地是觉得,当年太不成熟了。
但派爷悲观地想,有些人就是人性本恶。
并不需要我们去帮他们寻找什么理由。
天生恶魔,注定是少数。
这部电影最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还是大多数人的行为——因为一旦「恶魔」是孩子、或者面容姣好,人们的态度是会截然不同的。
像他的妈妈发现了卡托斯的枪,怀疑是真枪。
但当儿子问了一句:你觉得我会拿真枪这样对着你吗?
母亲也就信了儿子的话。
卡托斯的女友,也知道卡托斯有枪;但估计看到男票那张脸,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要紧。
因为没有驾照,卡托斯和拉蒙曾被带到警局;同样是撒谎,警察也是只相信卡托斯的谎言。
还记不记得前一段时间,一个叫卿晨璟靓的嫌疑人出现在通缉令上,引发热议。
相比于其他看起来就像坏人的嫌疑人,人们显然更想知道她的故事。
媒体也乐于挖掘这些人背后的故事。
因为说不准,一部法治剧就能变成一部煽情剧。
像在B站有一个播放量近百万的视频,先不说新闻到底是真是假。
它的标题就让人看了不舒服:
因为杀人犯有高颜值,本该的谴责就变成了同情?
我们的这种不理智,也解释了为何会有“死亡天使”存在。
孩子的身份和天使面容,看似一直在帮卡托斯——让他得到了太多不相称的信任和宽容。
但这些信任和宽容,其实是在害他。
让卡托斯愈发肆无忌惮,最终在牢房中葬送了余生。
希望我们永远记得,罪犯,是没有必要分年龄和美丑的。
其实,影片中有些部分没看太懂。
随便谈谈一些感想吧。
卡洛斯和雷蒙不一样,他们虽然都偷窃,但方式甚至目的都是不同的。
他偷东西是为了愉乐,追求刺激,他有很强的能力,可以来去自如,比起钱什么的他更喜欢的是去享受偷盗过程吧。
雷蒙是小偷世家,他家纯粹靠偷窃为生。
所以他俩不一样。
至于为什么他们会合作,当然就是互利互惠。
雷蒙利用他的能力,获得更多不义之财。
卡洛斯则是为了追求刺激,也可能他只是喜欢和雷蒙在一起吧。
还有一处可能会有疑惑的地方,就是卡洛斯在雷蒙睡着的情况下撞车自杀。
(感觉卡洛斯是真的喜欢在别人睡着时杀人的)最后卡洛斯没死,但雷蒙死了。
我想了一会为什么他要那么做?
有两种答案,第一就是他想要杀死雷蒙。
第二就是他想要一同去死。
我更偏向后者,也许他本来想和雷蒙一块死的,奈何自己没死,雷蒙死了。
最后,他打开了那个红保险柜,就是以前雷蒙拒绝协助打开的那个。
但结果里面是空的,在结合报纸上关于脱毛猴子的那个新闻。
这样的剪辑好像在告诉人们:一切都很荒谬。
感觉这个是很有意思的设定。
不管是偷盗生活还是周围的一切可能对Carlitos来说都很荒谬,他早已心如死灰。
最后,就是关于结局。
我觉得他是故意告诉他妈妈他的藏身之处的,毕竟他那么聪明,而且还感觉到了异样,他也许是想要被抓住的,或者说他是求死,但其实他的心早就死了。
影片中还有一个镜头我很喜欢,就是卡洛斯独自坐在车厢里流泪的画面。
我想他流泪并不是因为悔恨,也并不是他对自己做的一切的忏悔。
而是或许他只是感到有些孤独吧,因为他的身边已经没有了任何人,尤其没有了雷蒙。
电影《死亡天使》改编自阿根廷历史上的真实罪犯,一名长向中性且美丽的少年,拥有天使的面庞却是穷凶极恶的罪犯犯下无数罪行,而他的犯罪动机似乎出于天性无迹可寻。
电影拍得其实算不错,人物有趣味性,不被世俗框缚,好像做所有的事情都出此纯粹的欲念,或是好奇,或是自由,或者是爱。
一个杀人犯,却有着很强烈的浪漫气息,说起来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完全不在乎金钱与别人看法的孩子。
但是一直看到结束,也没有感受到人物在人性上的突出点。
在真实的案例中,或许人们真的认为少年的动机无迹可寻,但就算导演真的打算塑造这样一个人物,也应该做一些故事线之前的铺垫,来告诉观众这个少年生来与众不同。
对比另一部最近的犯罪片《老人与枪》。
在追寻自由的问题上,《老人与枪》选择让主人公爱上别人,并为此曾放弃了犯罪,无法从平静生活中得到快乐才复又开始犯罪。
而《死亡天使》中的少年则不存在这样人性的一面。
同理《老人与枪》中的老人是绅士、智慧且孤独的,而《死亡天使》中的少年因为导演没有给出犯罪动机,人物缺少了一些根基。
所以剔除掉所谓美少年犯罪的形式感,这部电影的内里其实挺空洞的。
成长确实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在父母眼里我们是健康快乐的小孩。
然而在青春的叛逆期,自己知道随时有可能被引向另一条未知的深处。
布宜诺斯艾利斯 这个地方也许会让你想起《春光乍泄》里的同性恋人何宝荣和黎耀辉。
阿根廷的街头,夜晚的旋转门,几个男人的烟头在夜里点燃暧昧....梦想在生活里就是等待,生活在梦想里就是坠落。
Carlitos是个17岁的青少年,他真挚和纯洁骗过了所有人,在父母眼里他是一个好孩子,在女友眼里他是一个浪漫的男朋友。
然而这种心想事成的生活并非他所愿,他沉浸在艺术的偷窃和犯罪,最后坠入了杀戮。
影片中Carlitos所有的犯罪和不理智行径似乎都源于青春的叛逆,所有的动机都不是为了利益,只是为了新奇、刺激、艺术、浪漫爱情。
这一切的堕落都是自我表达的方式,无论他走的多远,有多么可怕的行径最后都还要成为父母的孩子。
影片《死亡天使》获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 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提名
人有无犯罪的自由?
我始终认为宣传犯罪是不对的,但电影《死亡天使 El ángel (2018)》似乎就是在探讨这样一个主题:人有无犯罪的自由。
虽然,影片也刻画犯罪,但它似乎意不在犯罪,因为犯罪的行为和场景都过于乏味和简陋了。
如果我们对男主卡洛斯犯罪时的心理读白和对话稍加留意的话,我们会发现本片主旨是在犯罪之外的。
人是社会的产物,一个奇特的人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有一群这样的人存在。
所以,对特殊个案的调查,以及对个案背后社会原因的分析就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
本片编导对此也不例外。
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同时并呈,但呈现得又不那么“传统”,这使得本片别具一格。
就个人原因而言,男主有着天使般的面庞,喜欢男性甚于女性,崇尚自由。
其姓名源自德语,有“自由人”的寓意,这当然体现了他父母对“自由”的情感,虽然影片并没刻意展示他父母这一点,但以此可知他崇尚自由缘自何来了。
他的童年没有什么阴影,弗洛伊德式的分析套路,诸如童年遭性侵或家暴,明显不能解释他后来犯罪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但他的家庭对他仍是有影响的。
崇尚自由的父母恰说明他们的本分,这种本分如果不“遗传”就会刺激本分反面的增长,因为他过早地明白谨小慎微的本分带不来任何利益。
加上他家境并不宽裕,学习也不好,在姣好面容下,他练就的“盗窃”的“天赋”,是他唯一感到自由放松之所在。
所以,他和拉蒙一起偷盗珠宝店时,就建议拉蒙“慢点来”,并说:“我们还活着,为什么不享受其中呢?
”这种“盗窃”心态显然不是为了利益,事实上他确从未为分赃计较过,他更多地是从这种天赋中获得一种自由的满足感。
从“家猫”式盗窃发展到后来的“团伙”作战,虽然他从中得到了不少钱财,但更多地是为了他对拉蒙的同性情感。
当然,仅以上解释并不足以为男主的犯罪行为提供辩护,但若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一番分析,似乎可以看出影片对男主的犯罪行为是报以同情态度的。
对于男主这样的家庭,父母亲都是体面人,有工作,即使父亲干两份工作,仍然买不起蛋黄酱付不起摩托车的修理费,可见社会陷入普遍贫穷了,但却仍有男主可随时游荡的高档社区。
男主盗窃枪店后,从此便两把左轮手枪随身,他跟女友的解释是,“街上的情况不对劲了”,他需要保护女友的安全。
“不安全”还体现在社会似乎处在军管状态中,因为士兵可以拿枪乱射一个像男主这样的小窃贼。
整个社会的乱象应当充分体现在那幅画(即那个老头被男主枪击中后凝视着的、后被男主拿回家挂在自己床头的那幅画)中了。
这幅画是不是可以解读为军人、警察、官员、教士统治下的群魔共舞?
女性只能靠出卖尊严生存,是最能说明一个社会的腐化堕落程度的。
在这样的社会中,留给普通百姓的还有多少自由?
在男主看来,“自由”就意味着“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而社会留给他这种自由的空间只能是无人居住的房屋了,即使是暂时无人,他也能随着音乐起舞。
显然,这种时刻是他的享受时光,而当这种享受显得奢侈时,无论他是通过什么手段获得的,这多少是令人同情的。
那么,人到底有没有犯罪的自由?
“犯罪”总是相对而言的,为了穷人利益的犯罪可视为“侠”,为了公共利益的,可被视为“义”,这类犯罪之所以具有普遍的合理性,是因为大家认可的“标准”在支持着。
如果抛开“公私”的传统观念,以“自由”作为标准时,或许我们会以另一种眼光来看待男主的犯罪了。
(文/石板栽花 2019年2月28日星期四)Ps.感谢MAET字幕组提供本片中文字幕!
谈谈对卡利托斯故意纵车祸导致拉蒙死亡的理解。
整部电影卡利托斯与拉蒙的情感是在朦胧中发展的,如珠宝店用几对夫妇的名字暗欲彼此的情愫,但第三者的出现,也就是拉蒙说的那个基佬,其实拉蒙心里知道,他只是借用他人的性倾向来掩盖自己深柜的事实。
再者,拉蒙和一同出狱的同伙分别在酒馆与卡利托斯的对话彻底让卡利托斯的情感世界走向绝境,一个告诉他你已经成为我的"前妻",一个告诉他第三者会带他去巴黎,最终卡利托斯故意纵车祸导致拉蒙死亡。
拉蒙的死亡,无疑对卡利托斯生活信念造成深刻的影响,卡利托斯虽在医院再逃一劫,但那唯一哭泣的一幕不难看出他看清了现实,回到拉蒙家,在舞蹈中迎接死亡的来临。
摘录
Carlitos,他有着美丽的脸庞、爱他家人,甚至还有个女朋友,看上去明明就是个普通的少年;他犯下多起谋杀盗窃,或无心或有意,仿佛破坏是出于天性。
他做事只是出于直觉,为了满足那种体验。
他最开始去偷枪,并不是想要谋杀,而是因为地下室的一次射击让他迷上了开枪的快感。
他看到了心仪的耳环,就马上戴好,仔细端详,看到保险箱,就立刻去说服同伴要打开;尽管他们当时是在偷窃,但他总是任由内心的冲动去主导。
他观察着旅店熟睡着的落魄老人,将偷来的胸针别了一个在他胸前,也许是作为礼物,就像是他把偷来的项链送给女友那样,他觉得那会让他们开心。
他偷任何东西都不是为了变卖拿钱。
任何物品对于他的价值,只是对他当时的心理冲动满足的程度而已。
布宜诺斯艾利斯好天气里的罪恶之美卡洛斯 拉蒙 拉蒙父亲 将他们自己称为 A Perfect Band 真是一群为浪漫主义买单的混球们电影里拍出来的阳光怎那么美 这次不是在倒霉路看见的金色斜阳并不会让我想起北京 而是干燥炎热的大西北 或许更多的像我没去过的南疆 衣物会很快被晒干 散着好闻的味道热气腾腾公路上飞驰的摩托车和金色卷发看起来十分相配 不是少年啦飞驰 是狂野 暴力 罪恶 还有爱 拉蒙家里破旧的床垫 从稀稀拉拉百叶窗缝隙里漏出来的光 不知道是月光还是路灯 温柔女声BGM让我忘记了逼仄陈旧的屋子 与其融为一体 丝毫不显突兀珠宝店抢劫在满是快要亲下去的情欲中显得大方磊落 卡洛斯和拉蒙拿着枪面向珠宝柜 一句“你看起来像玛丽莲梦露”暧昧又诱人 1秒忘记我在看犯罪片而转为期待一段呼之欲出的同性爱情 后来一跃而过黑暗无人的酒柜 拉蒙看见床上熟睡被卡洛斯射杀的酒保后转身离去 那一幕便是他们分离的开始拉蒙萌生了出名就可以不用偷盗的念头 去了电视台 卡洛斯转向他出现的频道 在主持人问完是否有心上人的时候 卡洛斯紧紧盯住试图在拉蒙双眼中找到肯定自己的意味 但很快听到了否定回答 短促 让人心碎 卡洛斯裸着上身坐在旅馆椅子上 边抽烟边笑着看舞台上扭动身体唱歌的拉蒙 想象自己出现在他身边一同跳舞 浓浓情意几乎穿透了电脑屏幕后期卡洛斯一人带着汽油独自开车处理遗留问题 我极想跳上车 和他一起撞向那颗荒野中的树 然后背对着火光漫天很酷的离开并不知道在长而无尽的隧道里他抚摸着拉蒙的嘴唇 是想亲吻还是最初就想一脚油门后同归于尽如此壮烈 我情愿他是想一记亲吻后带着拉蒙浪迹天涯 再无杀戮 却不幸遭遇车祸后天人永隔这类烂俗的剧情最后回到珠宝店 空空如也的保险箱 墙上炸开的血花 屋顶上的逃亡更像一场毫无胜算的游戏 结尾所有警察包围了独自跳舞的卡洛斯 和整支影片一样 拍的明艳动人 美的好像玛丽莲梦露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这部《死亡天使》,虽说是犯罪影片,却毫无血腥杀戮之感。
有人说它美化犯罪,其实不如说这是一种黑色幽默。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更引发深思。
卡利托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长着一副天使面孔,却干着魔鬼的勾当。
他说他生来是贼,并在犯罪中享受着,这无疑是反社会人格。
他那看似正派的家庭也没有给他正确的引导,父亲略知一二却不能令他悬崖勒马,母亲的溺爱反而担心自己的儿子遭遇不测,甚至到最后他们才知道卡利托斯犯下了多么荒唐的罪行。
他那张人畜无害的脸也许是他接连犯罪的绝佳通行证。
“世界属于亡命之徒和艺术家”,而他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他是天真的,麻木的,疯狂的,更让人捉摸不透。
影片中也留有了很多遐想空间,也许是无法领会真正“死亡天使”的内心想法吧。
韦恩 第一季 (2019)8.82019 / 美国 / 喜剧 动作 / 斯蒂夫·平克 泰莎·霍夫 迈克尔·帕特里克·詹恩 斯蒂芬妮·莱恩 伊恩·B·麦克唐纳 / 马克·麦克肯纳 席亚拉·博拉沃
去他*的世界 第一季 (2017)9.12017 / 英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犯罪 / 乔纳森·恩特威斯尔 露西·彻尼亚克 / 杰西卡·巴登 埃里克斯·劳瑟 死亡天使,仿佛不再是十恶不赦的连环杀手,而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叛逆男孩。
这让我想起《韦恩》和《去他妈的世界》,其中叛逆的犯罪也都自带萌点,他们放荡不羁,自由无畏,谱写着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篇章。
当然,这并不是要我们去理解犯罪,为其开脱,而是能抛去三观后实现对影片所展现的人性的拷问。
罪犯终究逃不过法律的制裁,影片最后也恰到好处地戛然而止,这是对观影者的一种最大善意吧。
可这也不是绝对的,元彬主演的《母亲》,影片最后真正罪犯并没有落入法网,虽然这与我的现有认知有出入,但这似乎并不妨碍它所表现的艺术张力。
母亲 (2009)8.32009 / 韩国 / 剧情 悬疑 惊悚 犯罪 / 奉俊昊 / 金惠子 元斌 马尔克斯在读完《变形记》后,发出“原来还可以怎么写”的感慨,脑洞大开,成就魔幻现实主义。
确实,看一部影片,阅读一本书,我的认知也会得到刷新,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洗礼中,找到新思维,与固有定式相互碰撞,摩擦出新的火花。
5.5。設定有趣但完成得全程隔靴搔癢。
一个疯子。
首尾呼应,配乐精妙、两段无拘无束的独舞,展现了男主的自由自在,开头那段话,一定要多看几遍,你会更好地理解男主做事情的出发点和这部片子的深意,不要简单地用非黑即白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这部片子。男主是spy of god,自由。这种混合着天真纯洁和残忍邪恶,手起刀落。男主最初只是小奸小恶而已,Ramon一家三口才是让男主变成了一个手起刀落的杀人恶魔;Ramon父亲利用男主打劫枪支、珠宝;Ramon为了出名,和有钱男人睡觉;Ramon的妈妈居然勾引男主;Ramon最后被男主撞死,也是咎由自取吧。男主和Ramon就是一对儿怨侣,雄雄大盗,最后是没有好结局的。男主从监狱里逃出来,坐在车上哭泣,却让人很心疼。最后,所有人荷枪实弹在屋外,男主却又在恣意地跳舞,戛然而止。居然是真人真事改编,我服了。
除了音乐非常之无聊
长得好看,犯罪也会被宽容对待?
浪漫
长得憨帅憨帅的,估计是想打造一个美艳恶魔,但不成功。
平庸到我一直在控制自己想快进的冲动
导演再光芒万丈的拍法,也盖不住剧本的稀烂,流水账式的毫无重点,导演的才气倒是完全被稀烂的剧本所凸显出来。
个小机灵鬼
"Che y Fidel","Evita y Verón”。Ricardo Darin的儿子艺名叫Chino嘛?
3.5 小卷毛真的可爱
极品
boring af… 男主角这张脸到底哪里美到男女莫辨了啊请问,男二号也是蛮贱,故意吊着弯的直可以给我死了,可能就侧写当局氛围的部分有那么一点点点点意思
有一种犯人,不觉得自己做错事;当他不再认可你,离开已是最好的选择。偷盗只因为有趣,杀人不过是顺手。罪行被发现他不在乎,包围捉拿的时候也要放最爱的歌。有一种人,长着一张天使的面孔……标准反社会人格,但又如何呢,他比任何人活着都快活~
导演对犯罪学和人性都完全没兴趣,只想给观众看一个美少年怎样突如其来地开枪杀人,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变态杀人狂的刻板印象。
据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果然天生杀人犯是存在的,什么父母管教不够家庭环境恶劣都不是原因,杀人没有目的,只是因为喜欢。男孩偷盗的剧情设置有点扯,随随便便就可以串门走户屡屡得手,他的搭档大概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心灵相通的人,可幸死的早,不然最后又不知道要劳费多少人力物力去追捕这样一个怪胎杀人狂。西班牙真是个神奇的国度,插曲和男孩的舞姿可真美妙。
欣赏不来
美化恶魔
男主比较像Elisabeth Moss,原型更漂亮,所以当世人都习惯了以貌取人,用刻板印象与偏见作为判断标准时,世事总会让人惊讶,和网飞即将开播中央公园五少题材的《When They See Us》遥相呼应,说回电影本身画面像极了阿莫多瓦最优秀作品《关于我母亲的一切》的浓艳瑰丽,尤其有Cecilia Roth的演出,插曲锦上添花,最大幅度渲染着两男主全靠眼神就火花四溢的情愫而非情欲的高明手法,当Ramón对Carlitos说他像梦露时,自己岂非成了肯尼迪,Happy birthday Mr President?而Carlitos则说他们像Evita和贝隆,就成了Don't cry for me,Aegentina,预示着两人悲剧结局,总之都比川普和Stormy Daniels之间NAD和封口费之歌要浪漫多了,影片在Carlitos听着同首歌跳着同款舞时开篇与结束,将玩世不恭人格极致扩大到惊世骇俗,整体完成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