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一睹了传说中的《地海传奇/战记》。
据说此原著是与指环王,纳尼亚传奇其名的魔幻小说,在泛英文国家很受欢迎。
没有看过原著,对这部动画充满了期待,一是因为吉卜力工作室的精品作风,二是好奇日本人眼里的奇幻能怎样通过动画形式演绎出来。
然后看到监督的名字不是宫崎骏,而是宫崎吾郎。
何许人?
原来是宫崎骏之子,心想这么一部重量级题材老子都不亲自上阵而是交给儿子去操刀,那此人必定了得。
满心欢喜。
结果大失所望,非但没有体验到这部“非典型魔幻”的魔幻大作,而且还完全不知道该它到底在说些什么。
第一,结构松散。
完全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把故事线串联起来的,感觉故事就是从一座王宫=》沙漠=》城市=》农田小屋=》破城堡。
其中最多的场景就是农田小屋与城堡。
本来一部可以气势辉煌的故事,就在这两个狭窄拥挤的地方开始与收尾,其他的场景一笔带过,与开篇交代的战争瘟疫,末日浩劫一点边都不沾,看起来就是两个故事。
第二,疑点重重。
很多该交代的根本没有交代,比如开场几分钟王子就把他老子砍了,这个情节一点铺垫都没有,而且后面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交代原因。
由于男猪脚的一脸正剧像,我还曾猜测是不是国王本身被邪灵附体了什么的这样荒谬想法。
后来其曰“因为我害怕”我彻底晕倒。
第三,人物虚脱。
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极其弱,为什么雀鹰与男猪脚一见面就如故了,男猪脚与女猪脚不知道怎么就成冤家,又不知道怎么就聚头了。
在前面女猪脚还藐视男猪脚不珍惜生命,后面听到男猪脚说杀他父亲的原因是“害怕“时,女猪脚一脸镇定的安慰男猪脚没事,我那个汗啊。
两个人的感情无铺垫,无基础。
对白苍白无力。
反派的设计也是无力,感觉就像突然出现的大坏蛋来满足剧情需要的,话又说回来,这部动画有剧情么?
第四,无中心。
整部片子完了我都不知道监督想表达什么,爱情、友情、亲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
遗憾,我都没有看见,倒是看到环保片(雀鹰告诉男猪脚世界和谐平衡一幕),禁毒宣传片(毒贩向男猪脚兜售被雀鹰阻止),爱国主义教育片(参见男猪脚女猪脚你耕地来我织布一段,套用豆瓣某人语是地海版南泥湾^_^笑喷)。
第五,无高潮。
恩没有发现该片的高潮,或是全篇皆是高潮?
囧。
写的同时看了看豆瓣的评论,上面骂声一片,偶有赞声,也只是说OST不错。
可惜了这个好题材。
地海传奇,只看见地海,没看见传奇。
吉卜力原班人马,倾力为宫崎骏之公子效力。
演员亦是宫崎骏的豪华阵容,尤以《幽灵公主》、《风之谷》之班底为基础。
看过的同行们都大呼差劲,说跟他老爹简直差了好几个数量级,更有同行替吉卜力担心,云宫崎骏过世后,吉卜力必死无疑。
昨日特意和WC同学一起正襟危坐,看片研习。
美术方面无可挑剔,远远超过及格线,国产片要想达到,估计还要等个十年二十年。
宫崎吾郎集编导作词于一身,有老爹和其团队支撑,起点高得令人羡慕。
全片开场有章有法、毫无毛病,可惜未能持续下去。
和许多第一次执导的新人一样,想说的事太多,结果是一件也说不清楚,节奏、悬念把握都还成问题,动作戏更是无法跟老美的同行们相比,万里长征开始了第一步,应该会慢慢进步的吧。
《地海战记》是宫崎吾朗的出道之作。
作为传奇大师宫崎骏的长子,本来和动漫毫不相关的他(专业建筑设计,毕业后也一直从事相关工作),莫名其妙被推上了导演的位置。
确实是莫名其妙。
在这之前,他毫无从业经验。
而其他人,基本都是先从画师做起的,比如宫崎骏自己就是,还有吉卜力的几位年轻导演。
一个都没画过漫画的人,直接去做动漫电影的导演,还是吉卜力的作品!
如果不是宫崎骏的儿子,绝不可能。
宫崎骏本来是强烈反对的,是铃木敏夫一力主张。
至于他为什么要挑毫无经验的宫崎吾朗?
铃木在自己的书里《吉卜力的天才们》说,他隐约感觉到宫崎吾朗能行。
这个说法也太敷衍了。
我觉得,铃木是看到吉卜力后继无人,不断尝试新的可能。
吉卜力内部人才挖掘之外,他也想看看宫崎骏的长子能不能继承家业,接过吉卜力的担子。
事实证明,一家子出一个大师就是祖坟冒烟了。
宫崎吾朗,作为毫无从业经验的新人,交出的答卷不能说太坏,只能说平庸。
接班人完全谈不上。
后来由宫崎骏负责脚本的《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也是如此。
大概他也明白了自己无论如何不可能赶上父亲的脚步,后来也就放弃了。
说说这部电影。
画面相比宫崎骏作品简陋了许多。
宫崎骏的电影,众所周知,几乎每帧都是精美的画作,可以拿来做桌面。
这部就比较粗糙,我看没一张能做桌面的。
节奏也太慢,镜头太啰嗦,很多镜头不知道在干什么。
比如拍蜘蛛的手下上楼梯,拍那么长干什么?
最大的问题是剧本。
亚刃救了瑟鲁,瑟鲁毫无感激之情??
本来以为是对长相自卑,居然说什么“最讨厌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
导演你这是什么逻辑??
不管怎样人家是豁出命救你吧??
最后亚刃觉醒去救瑟鲁的那段就更奇怪。
格得和恬娜都好好的,居然一直没出现帮忙?
导演可能是想突出男主角,可是你至少得给个解释啊?
格得就算没有法力还有武力吧,就让亚刃一个少年自己去面对蜘蛛?
宫崎骏的电影就从来没有逻辑bug。
铃木敏夫在《吉卜力的天才们》里面写,他们去拜访勒古恩请求改编权的时候,宫崎骏说他会负责剧本,如果作者不满意改编,他会随时停止。
但是事实上,不知出于什么理由,宫崎骏并没有介入这部电影的制作。
而作者本人也并没有机会插手。
电影公映之后她才看到,并且相当直言不讳地表达了愤怒和对宫崎骏食言的失望。
另外,电影的名字也很奇怪。
日文原名是《格得战记》,可是主角分明是亚刃。
这是在搞什么?
这部电影唯一的亮点,就是《瑟鲁之歌》。
宫崎吾朗写的歌词太好了,就为了这歌词我愿意给出四分。
他非常精准地把握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年轻人迷茫的心。
或许他也曾经如此吧?
在父亲刺眼的光芒下,他曾经彷徨过吧?
电影开头的弑父,是铃木敏夫让他加上的。
铃木作为宫崎骏多年的合作伙伴和挚友,他肯定早就察觉了宫崎吾朗的心结。
想出这种改编,不得不说,真是恶趣味啊。
或许,他也希望宫崎吾朗能够走出父亲的阴影吧?
但是之后宫崎吾朗就只导了一部,这次可真的是宫崎骏写的剧本,然而画面也并不能让人满意——然后就专心管理吉卜力的版权了。
很难说这是不是走出来了?
除了那首歌还不错,除了背景的墙和光线不错,就乏善可陈了。
眼泪是灰的,宝剑是灰的,龙是灰的,,,没有色彩的动画片呀。
小姑娘的配音非专业级别。
小伙子的面容十分可怕。
建议——不要看某人说:宫崎竣怎么生出这样的儿子
宫崎骏先生的公子,用自己的勇气和实际行动,给大家努力地讲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故事。
这个故事有多糟糕?
感到好奇的人,我极力推荐你耐着性子从头到脚看一遍。
坚持不下去?
没关系,宫崎骏也坚持不下去,呵呵。
早就听说过这部动画。
刚上映那一阵子,还有“宫崎骏要逐渐退休了”、“要让宫崎吾郎子承父业了”之类的说法。
看过豆友呱啦啦那篇评论才知道,原来原作者与广大人民群众一样,都被蒙了。
一直没机会看,也没关注这片子到底好不好。
在印象中,对宫崎骏和Ghibli的出品而言,只有多好看的问题,没有好不好看的问题。
直到这个周末,偶尔在视频网站上看了一部宫崎骏最新作品《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的制作过程纪录片,从中看到一些关于《地海战记》的情况,让我不禁对其来了兴趣。
这个纪录片中的一段,讲到宫崎骏有一天到制作单位(可能就是Ghibli,没考究过)去,想找人商量一些问题。
到那之后碰到他儿子,也就是宫崎吾郎先生正在与制作人员讨论问题。
让人意外的是,他不但没有过去参与讨论,还立刻躲到一边去。
离开制作单位的路上,随行的纪录片摄影记者问他,为什么躲着儿子。
他说,我不想看到他,他让我心烦。
后来,《地海战记》制作完成,试映当然也请了宫崎骏。
他到了试映现场后,也没有和儿子打招呼。
试映开始,宫崎骏与他一位多年老同事一起,面无表情地看着《地海战记》。
试映才放了一个小时,纪录片镜头突然一转,他独自从试映室走了出来,走向外面的休息大厅。
纪录片镜头里,他的声音很平淡:这一个小时太漫长了,感觉好像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
然后,他坐在椅子上,一声不吭地抽起烟来。
试映结束,一个熟人和宫崎骏打趣说:原来宫崎吾郎是要讲一个哲学故事,哈哈哈...。
宫崎骏没搭理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从另一方面讲,这个糟糕透顶的故事,倒是能很清楚地让我们看到,一个好导演对一部影片的意义。
同样的制作团队,同样的制作技术,甚至动画里的那些人物与场景也让人联想到宫崎骏的作品,但所有这些人物形象、场景描绘、动听音乐等等元素加在一起,最终却只能呈现出这么一个支离破碎、不明不白、不痛不痒的大杂烩,与宫崎骏的作品没法比。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反面教材。
在这个意义上,我极力推荐有耐心的人,耐着你的性子,从头到尾好好看一遍。
我相信每一部片子,都有自己的內涵,看不懂,只是自己修為不夠,仍是一貫的日式風格,劇情的批判,已經有了不少,這部動畫在不同的人心目中,定義也不同,最初想看,是因為看了預告,被宏偉的城堡跟在市集生活的平民百姓所吸引,加上唯美的音樂,所以有了較大的期待。
看過後,沒有失望,也沒有太大的感覺,最感動的,是小女孩的歌聲。
前言:我未看过<<地海战记>>的书剧情与镜头感像冬天的泥土地,形容词就是"冷涩".未上映前一直热烈关注,到真正放送了,却又早忘记了要看.寒冷的傍晚偶然地在线上看完,人设还是很吉卜力,于是理所当然地看完了.人物的背景疏于交代,,,,缺乏上下文,更像是电影选段.而看官有过新海诚的饱满厚实的体验,这里变显得色彩甚薄.故事及视觉及人物之间的元素整合有待提升.总的来说,就是厚颜无耻地重复述说那一条道理:一切皆需均衡,生命需要承受.这何尝不是老生常谈?不过,在恬哈弩唱着寂寞的歌时,黎白南哭了,我也哭了.我曾刻意模糊掉的常识:"最生命:寂寞生存"那骨头深处的寂寞,道不出触不着,却在胸口重如泰山.也许:寂寞,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动力.
地海传说 (2006)6.32006 / 日本 / 动画 奇幻 冒险 / 宫崎吾朗 / 冈田准一 手嶌葵1. 原来不是宫崎骏的电影,是他儿子的,父子真是差距有点大啊。
2. 反派没多坏倒是有点蠢,一开始抓人不抓人质,回去汇报完再去抓人质。
3. 所以一开始的龙出现的意义是什么呢?
为什么亚刃要弑父呢?
4. 亚刃听瑟鲁唱歌突然就哭了,哈?
5. 亚刃被抓走,毒药直接就喝下去了,哈?
6. 亚刃被蛊惑后捅了雀鹰一刀就清醒了,哈?
7. 瑟鲁原来是龙,啊?
這是吉卜力工作室繼《霍爾的移動城堡》(Howl's Moving Castle)後推出的作品,改編自美國作家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地海傳說》(Legend of Earthsea)系列小說。
這部由宮崎駿兒子執導的動畫片,老實說,雷聲大(宮崎駿和吉卜力名聲大)雨點小(作品成果不佳)。
改編自小說的電影需不需要和原著還有聯繫,這是見仁見智的事。
我傾向當可獨立待之。
小說和電影本是兩種不同媒介,以「忠於原著」來要求改編電影,不免過於拘泥形式;當然,強生分別二者也沒必要,畢竟「改編」就表示已有相當聯繫。
最好的態度是只要能各自看出當中的趣味就好。
《地海戰記》既是改編自一系列著名且龐雜的小說,如何濃縮書中精華在一個電影時間裏演繹,我想不只動畫迷們引領而望,書迷們自然也會帶著閱讀記憶下意識比較另一種藝術形式呈現出來的風貌。
《地海戰記》其實是很讓人失望的。
劇中硬生生布置一些線索(如亞刃弒父),卻沒有交代始末,旁生的許多枝節把人看得一頭霧水,如能刪掉,故事線條會比較清楚。
除了故事銜接上的疏漏是最大的問題外,一般動畫片要求的色彩感和節奏感,也是《地海戰記》容易讓人失去耐心的因素。
雖然故事中意蘊的道理在後半部逐漸明朗,但是感動人的力度早已經被前面的拖沓弄得大打折扣。
簡單的說:《地海戰記》道理講得頗有那麼一回事(其實我有被感動到),但是片子不好看就是。
这是我第一评论一部我觉得“较差”的电影,多数时候我会选择无视。
但是地海有着Ghibli的血统,我想它即让喜欢原著的读者失望,又让Ghibli的影迷失望了。
即使没有读过原著也能感受到作品空洞的情节发展,人物的关系、背景没有理清,对于生死的体验又很是说教,即使是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也不能解救这种乏味和无序状态。
人物的独白都带着梦呓的强调更削弱的影片的观赏性,至于场面也不能感受到开阔与华丽。
设定上也能捕捉到以往Ghibli作品的影子,却觉得是拼凑与僵硬的结合。
宫爷爷的儿子或许并不适合在初次亮相的时候就选择难以驾驭的奇幻题材,因为需要对世界逻辑进行重构,而最终的影片却2个小时都不到,所有的材料像零落的布片那样在风中瑟瑟发抖。
唉,终于知道宫崎骏为什么中途离场了,就算不作为誉满全球的大师以及父亲,单单是吾朗的投资人,也实在看不下去啊
又是一年沙滩电影,片里的云朵和现实夜空的云朵一样好看。现在能理解欧洲人对吉卜力的接受程度为什么那么高了,每一帧画面都给取景地蒙上更迷人的滤镜。
哎,太失望了,都不知道在看什么。人物苍白,剧情没前没后,动画做得也很差,吉卜力看到现在最让人失望滴作品。这儿子真的接不上班啊,希望以后有所改进,不然这太可惜。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儿子阿,你怎么能抄袭老子的作品到了这个地步:隐藏名字,龙人。。。你是想说这是又一个千与千寻么。那些坏人也是逊弊了吧,一个城堡里只有三个小将一个大兵。还有那个突然唱歌的mtv是怎么回事。男主角性情大变之后瞬间变中年基基
剧情很糟,儿子与父亲果然没法比,情节展开的好慢,完全不知所云
场景与背景画的太好了,剧情也说得过去
虎父犬子,吉卜力最差的一部作品,只继承了其父画风和音乐。
处处有着宫崎骏的影子,但是无论是从音乐、背景、画风、建模、叙事节奏上都要弱两个档次,只能说宫崎吾朗还是还不够成熟,像是一部低配版的吉卜力作品。
我真的整整看了半年。。。存在电脑里每次都只看几分钟就无语想吐槽。想说看看宫崎骏儿子能力怎样,最后我还是只能给两星。。哎
小宫崎输在了电影节奏上
太慢,多余镜头太多,可以两倍速看。简单大胆,音画精美,破绽不比老子多,宫崎骏的观众是欣赏能力有多差才会让这片只有6分的。/080419想看
有的线索没有后文了,感觉有点像一个庞大的魔法动画的开篇?
一直被众人诟病的点就是没有记忆点
宫崎骏看到一半离场、被原作者否定的作品。降低期待来看反而还不错...
不是画面不好,是剧情太苍白。
剧本真的是宫崎骏?烂极了。唯一可取的只有手嶌葵的两首歌,画风不进反退,甚至连原声都很失望。《地海传说》的标题和剧情什么关系,龙又是怎么回事,是我没看懂还是宫崎吾朗太晦涩?
比是谁的儿子更悲哀的是没有才华啊
抱着想知道父子一比高下的结果的人最好不要看了,姜还是老的辣
看在龙的份上多给一星吧,希望《虞美人》进步大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