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角的圣诞夜

Christmas Eve In Miller’s Point

主演:马蒂尔达·弗莱明,玛丽亚·迪齐亚,本·申克曼,索耶·斯皮尔伯格,弗朗切丝卡·斯科塞斯,迈克尔·塞拉,艾尔西·费舍尔,尼尔·汉博格,凯维赫·扎赫迪,Leo Chan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4

《米勒角的圣诞夜》剧照

《米勒角的圣诞夜》长篇影评

《米勒角的圣诞夜》短评

【7.5/10】游览喧嚣的速度太快了,看到的更多是图像而非人群,很疲惫,缝隙里的疏离魅影构成了一种逃脱的引力,直到无言的佳境迟来,我发现我喜欢的其实还是《哈珀的彗星》里留下的

6分钟前
  • 光斑
  • 还行

非常适合圣诞夜观看的合家欢电影,群像氛围极佳,甚至有点儿像MV了。我本来以为会聚焦几个人物建立叙事,但导演还真是纯拍气氛呀,让我联想到了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也是浓缩在一晚的故事。

9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仰视到俯视蒙太奇的迷人惊悚感。

11分钟前
  • Abracadabrante
  • 推荐

抽帧霓虹,群像戏漫览,teenager组团出逃,最动容的一幕是女孩向上仰望城市夜空,紧接着的镜头是母亲在俯视微缩建筑模型,而后关灯。如此简单的一仰一俯之间,尴尬的代际鸿沟以及双方想要沟通却无从入手的无言处理实在太巧妙了。在米勒角的圣诞夜,什么也没有发生。不过这般恬淡的电影与美利坚民族实在是格格不入,略显别扭。

16分钟前
  • 舞子
  • 还行

无聊透顶,也无法认同的电影方法。并不是说导演总要给予观众凝视的理由,但他在角色身上是否真正看到了什么,这些内容又是否可以分享,而不是人物本身即是其存在的缘由?

18分钟前
  • 白斬糖
  • 较差

画面蛮美得,堆砌了很多东西,但是真的get不到

20分钟前
  • 小猪日记
  • 较差

一个永恒的圣诞梦与徘徊在其周边的阿纳塔西,警察既防止梦向现实外溢,也阻挡梦中的犯罪份子。相比前两部,Taormina不再满足于单个“光值”最高的点,而是反复开启闪光灯,反复“第一次”打开这座大房子的门,反复重温那些聚会中气氛的高潮点,因为很快,我们狂喜的感觉会飞速消失——就像飞速驶过的光车一样,我们需要这种迷人的、催眠的光影,因为它足以让派对持续闪着亮光,而不是在黑夜中孤独地熄灭。

23分钟前
  • Théo
  • 推荐

抹去时间痕迹的圣诞风情画

28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这啥啊😭没有storyline没有tension让人看不下去,不过导演也说了自己并不是拍商业片的。喜欢的人会很喜欢

29分钟前
  • Hyooo_167
  • 较差

终于明白了美区留学生为什么那么讨厌白人的small talk,因为真的很无聊!!!感觉电影里的年夜饭toxic程度和中国酒桌不相上下😇

34分钟前
  • 蓬打鸡
  • 较差

群像调度技法高超,但本子看下来感觉就是非常复古的美式圣诞节庆电影,虽然最后的反高潮是让整个片子的落点变得不一样的寂寥。最喜欢两个警察之间的互动,爱要勇敢说出口~(理解误)

37分钟前
  • 匣中猫
  • 推荐

在影后的后半段,一度有一种错觉,就让我们在大雪天相聚吧相爱吧,但结尾又不是,只是觉得这个圣诞夜真的很漫长…漫长的不仅是时间,是情感,还有逝去的时光。

41分钟前
  • 山海
  • 推荐

D+/ 始终没有足够强的抽象,到头来还是显得一地鸡毛,而且这一地鸡毛还排列得过于整齐了。

44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4.5。国内还没什么人拍出来的90后记忆给美国90后拍了出来,林克莱特后继有人!喧嚣和宁静共存的记忆图景,热闹背后是用感知层捕捉切身氛围的境外之景,那个“我”既属于家庭一员,也像录音机外在于此,悄然刻录下声光轨迹。因此没有完全明确的人物-主体和叙事线,他们依附于那个虚焦的氛围进行无指向的交互,显露的不过是经验自身的持存模样,隐藏着无须展开和装置的忧愁与暖流。(显然,是青少年视角开启了整个经验流。或者说,最终是记忆自身在运转,未把主动权过渡给那些主体,尽管其表面呈现为一些类型化的组织和看似有形的轨道,却时刻环绕着记忆的流动基质,越过事件中心,滑入声光的晕圈(这恰是寺宇之间失败处)。So本片的圣诞景象就超越了“圣诞快乐”这一文化符号的远观,而内化为“过年好”的私人经验,触及深处

47分钟前
  • Acchan
  • 推荐

2024戛纳导演双周//前半部分很有趣,到了后面就弱了

49分钟前
  • 流音
  • 还行

美国版《过年》,但是我真的分不出到底是导演拍的太无聊了,还是美国人就是很无聊。从此以后平等的痛恨春节贺岁档以及圣诞合家欢。

52分钟前
  • 暮色dusk
  • 很差

陶尔米纳的三部电影构成了一组必然闲适浪漫,也固然重复的小镇风情画,几乎一下子就能在特定的镜头中捕捉到一种错位的孤独,以至于家庭聚会几乎很快变成了一种需要逃离的地方(推轨镜头让它的机械感倍增),并回归到他标志性的夜色中。无论如何,还是比较好奇他未来作品中会出现什么变化。

55分钟前
  • TWY
  • 还行

8th PYIFF,如果选为闭幕片露天放映发放啤酒会好很多,充满困意的同时又过于清醒的观众深夜被按在座位上看别人联欢几乎没办法共情,更无法解锁其中的那份惆怅。

57分钟前
  • 神秘列车
  • 还行

圣诞夜群像。蛮飞,很有趣的节奏,老中青三代都说到了

1小时前
  • Wy.T
  • 推荐

8.5+/10 不是因为感动落泪,而是幸福得想要掉泪。事件的去中心化意味着你随时可以暂停(放空)或是醒来再看都不影响什么,镜头轻扫过每一个人的面孔串联起我们共同的记忆-西方的圣诞,中国的春节以及儿时久远的时光。不同情境的变速处理时常令人目眩神迷,或是基于当下的现实或是基于天真的想象,而导演从未沉湎于任何一种氛围舍不得抽身,要么直接跳到另一个场景要么做个漂亮的转场无缝连接下一场戏。陶尔米纳的厉害之处还不止于此,这里的确有体感丰富的群戏,更重要的是群像之所以能立住是因为他精湛的调度化演员的表演无痕,他们和那些过往似乎真的存在过。于是即使再舍不得夜晚的结束,我们也都知道分离是迟早的事,只是无需说再见便消融在最后凝望的眼神里。

1小时前
  • 无语的dreamer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