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人”+“消失的情节”=消失的情人节 导演很会玩文字游戏,前半部分对应的是消失的人:父亲和骗子男友刘文森,又或者是杨晓淇在情人节消失的自己;后半部分消失的情节:情人节那一天所发生的事件。
前半部分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从开场的新闻播报,一系列超现实事件的发生和杨晓淇消失的一天都有关联,影片在前半部分小心地隐藏起所有会暴露事情真相的马脚,那个看起来既像骗子又真诚的区块链男,每天来送一封平信的呆滞男,以及右边甜美可爱的无脑妹和左边平庸无聊的大妈,杨晓淇身边的人既离奇又平凡,就连杨晓淇自身的经历也是如此。
影片中的杨晓淇既有普通人身上的烟火气,又有离奇古怪的自身特色,人设才算是立住了。
所以后面再离谱和超现实的情节也在杨晓淇身上变得合理起来。
“消失的情节”完全是从吴桂泰的视角出发,因为只有他知道消失的情节是什么,从不同的视角表现相同的情节,罗生门式的叙述方式,其实很容易变得俗套,但影片即使在相同的情节上依然详细地讲述吴桂泰的经历,比如去电影院那场戏,吴为了保护杨晓淇赶走了公交车上所有的乘客,跟着他们来到电影院,在电影院快一拍和慢一拍的笑点,正好赶上的公交车,公交车上的刹车和亲吻,以及刘文森再次回到公交车。
同一情节,两个人的视角完全对得上,而且各自有各自的内容,视角在杨晓淇那边时,观众感受到的是陷入爱情的甜蜜和女主角被骗的紧张,而在刘文森这一边,观众能看到刘文森的痴情和倒霉的人生经历。
如果是文艺片的话,结局是杨晓淇在邮局工作,终日凝视着大海,直到有一天她白发苍苍,从她的视角和孙女讲述着人生一段不可思议的经历……
柜员杨晓淇和阿泰完全相反,是个凡事抢拍的超级急性子,唯独感情生活毫无进展,年近三十还是母胎单身。
情人节前夕,杨晓淇被天菜阳光男刘老搭讪,终于情窦初开的晓淇和刘老师天雷勾动地火;想不到一觉醒来,刘老师再无音讯、而且情人节居然已经过了?!
每天来寄信的阿泰也再也没出现过...毫无记忆的杨晓淇,开始了一趟寻找真相的奇幻旅程...
公车司机阿泰(刘冠廷/饰),是一个动作慢吞吞、连手表的时间、地震的感应都比别人慢的奇葩。
他每天都会去邮局,找柜员杨晓淇(李霈瑜/饰)寄一封不知道给谁的平信。
柜员杨晓淇和阿泰完全相反,是个凡事抢拍的超级急性子,唯独感情生活毫无进展,年近三十还是母胎单身。
情人节前夕,杨晓淇被天菜阳光男刘老师(周群达Duncan/饰)搭讪,终于情窦初开的晓淇和刘老师天雷勾动地火;想不到一觉醒来,刘老师再无音讯、而且情人节居然已经过了?!
每天来寄信的阿泰也再也没出现过...毫无记忆的杨晓淇,开始了一趟寻找真相的奇幻旅程...
以后看电影还是不要看预告片了,这部电影大部分情节我都能想到,所以电影少了些韵味。
不过还是被 陈玉勋 的功力震惊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后面部分也能拍出偶像女主的气质,而且虽然普通,对女主的表演也没出戏。
男主的行为在我看来并不是变态,猥琐。
现实中,如果一个人有一天的暂停时间,相信很多人都会干出很多违法乱纪的事,去金店抢劫,强奸,杀人可能性很大。
但是男主心中的想法就是和晓淇去秘密基地,在一片海滩拍拍照。
男主真挚的喜欢女主,长大后遇到女主就默默地守护在她身边,帮她打走杀猪盘,心事好的,方式是错误的,这个时候论心不论迹。
所以男生们,遇到自己的喜爱的女生,就真诚阳光大胆地去追吧,不要躲起来。
但是有的男生就是不懂怎么追求女孩,所以显得猥琐,但男主的真诚还是让人觉得浪漫。
看电影嘛,图的就是开心,主角做了很多我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开公车驶入海边的公路,那一幕让我想起千与千寻。
再说晓淇,也太可爱了吧,什么都要比别人快,面对办公室的“卖萌妹”,也会调侃,生活也很认真,是个乐观积极的女孩。
只是节奏快了点,所以单身到30岁,快到情人节她也显得尴尬窘迫,特别是对比办公室里的嗲妹。
但是哪个少女不怀春?
所以她也陷入杀猪盘,渣男的套路对于一些女生来说,总确实无法招架,被人骗了60万的女孩,看到渣男被打,还会维护一下他,这就让人欲哭无泪了,多少男生看到这一幕,估计心里都会骂,我哪一点不如渣男?
居然还有女生这样为他死心踏地。
事实上,很多男的就是比不上电影中的渣男,不会关心女生,不阳光积极,更不会哄女孩开心,在女孩子放不开,很拘束,所以就显得猥琐。
但还好,导演最后没有让女主受到伤害,晓淇在找回失去的一天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男主对她的喜爱。
真爱面前,男生是害羞的,自卑的,拘束的,所以男主在背后默默地关心晓淇,而晓淇呢,也大胆的调换工作站,只为再次遇到男主,导演最后还是温柔地让两人相遇了,结局比较温馨。
看台湾电影,其实很多也是为了治愈自己,那些搞笑喜剧片段,至少也抚慰我们烦闷的心情。
所以,也别太纠结,电影嘛,无非就是笑笑看看哭哭,太深的也别想太多。
这部电影我是七夕看的,后面休假有空了再来写影评。
也希望大家往后的每一天都有爱的人,好好过生活,也好好地被爱!
最近看了很多部电影,或者说好看的电影,比如MAD MAX,比如九龙城寨,还有一部消失的情人节。
MAD MAX的废土美学烟花直接炸在我脸上,那些荒谬又合理的硬核装置无不硬控住了我。
城寨四少拳拳到肉的被打和挨揍看得我也跟着身疼(心疼只心疼信一)。
但是最终赚走我的眼泪,又直抵内心的电影是这部消失的情人节。
(我是从女主时隔一年多再次见到男主咧嘴哭开始跟着哭的。
) 不剧透电影情节,就说台湾电影真的太会拿捏人的心了,去年看了本日公休,讲的也是平凡到在生活中你甚至都不会发现的小人物的故事。
消失的情人节是在短视频电影推荐里最先刷到的,看了梗概就知道我一定会爱上这个故事。
在看过全部完整版的电影之后,也的确可以盖章认证了。
平凡又奇幻,普通却治愈。
台湾电影的选题好像也常常都是小人物+平凡的生活故事+一些合理的冲突事件=无数个生动鲜活、细腻真实、美好或破碎的……产出?
但就是这些普通的排列组合里的小人物们,彷佛他就生活在我身边,即便我知道,现实中我的身边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人存在,但是在那个当下,他就生活在我身边,或者说他完完全全把我带入了他的世界里。
这真的太可怕了,好的可怕,也强的吓人。
可怕到观影人都信了,强到后坐力震的人心颤。
也赶上这几天某影节,BJ去半公半玩,他说后悔去那边了,我问为什么?
他说某某某拿了影帝,毫无艺术价值。
我答,亚洲除了某马,其他都是自己玩开心就好。
最后想说回这部消失的情人节,疗愈效果百分百,看完之后各种器官都通畅的感觉。
“你要学会爱自己,因为没有人爱你。
你要学会爱自己,因为有人爱着你。
”是这部电影里的台词,却也是蛮鸡汤的俗话,但放在这,它就是俗的合理,俗的感人,就好像台湾电影一样。
补充说一下这多出来的一天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因为不少的豆瓣用户指责这些慢半拍的乌龟🐢们是变态,所以上帝给了乌龟🐢们多出来一天的时间,让他们观察观察世界、观察观察自己,到底是乌龟🐢自己做错了,还是这个世界错了。
乌龟🐢们在静止的世界里慢慢爬行,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做什么错事,但这个世界的人们却特别喜欢成为道德高地的领袖还总是对乌龟🐢们指指点点。
于是上帝为乌龟🐢们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可以去远离世界之外的寺庙里过悠闲的生活,从此与道德领袖们老死不相往来;第二种是需要在世界里找到一段足够动人的真情,足以支撑他们直面旁人的非议继续留下来。
很庆幸的是咱们的主人公选择了后者🥳
好久没看这么轻松、这么明快、这么浅显的爱情电影了。
要不是它拿了金马奖,我八成不会选择它。
看完之后,没什么压力,也没有情绪上的释放。
情感是别人的,故事是编造的。
我只从中攫取愉悦感。
元旦没有意义。
灾祸不懂躲避节日。
有人为抄袭道歉,有人财富帝国崩溃,有人面向全民讲话。
他们的故事,会在以后被拍进电影里,供人们娱乐。
�;�����b��o�
第一感觉,女主表情为什么这么夸张??
长得有点像东南亚的 男主长得好可怕啊 好变态啊看着看着 我不会活着活着就是女主的模样了吧?
男主真的好可爱啊~~~导演拍景真的很牛耶最后 男主真的好帅啊,明明长得都不是这一挂的,但是演技真的太好了!
多一分是变态,少一分是煞笔,男主太绝了。
女主的爸爸出现完全是神来之笔,导演真的很会耶。
真的很久没看过这样的纯爱电影了,狠狠的哭了,男主真绝了,长得这么变态,居然演出了纯情少男的感情,牛啊。
其实剧情很单薄,但是拍出来效果很丰富了。
对台湾影视剧还停留在《王子变青蛙》的年代,当然那时候我也真香了。
现在实在出乎我意料,我常常嘲讽的台湾腔,觉得难听起鸡皮疙瘩,在这里全释怀了。
我都有点嗲起来了。
不知道是生理期看的原因,还是我真的太渴望爱情,或者是很久没看爱情片,我对这一个电影的观感真的很舒服。
很喜欢。
给了我一个美好的下午~~~
《消失的情人节》击败《同学麦娜丝》获得金马2020金马奖是可以被接受的。
《同学麦娜丝》中黄信尧刻意致敬了前两部作品,构建了黄氏世界观,勾勒出一个可以用“甘霖粮”来描述的社会轮廓。
三部曲中,尽管陈委员可能偶尔客串驾校教练阿文,但瓦勒里始终保持了极具风韵的形象,一如影片一脉相承的现实主义气质:消亡突然且悄然发生,在这之前是回光返照,而之后是压抑与平静。
与之鲜明对比,《消失的情人节》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成年童话。
在我看来它能胜出,也许是因为阿尧三部曲中的“甘霖粮”竟轻松地通过嬉笑之中的母女唇语说出来了——比起丧事丧办,丧事喜办且办得有模有样自然更加高明;当然了演员滤镜也是很重要滴。
没人能看到会说话的壁虎,也没人能从这个时空偷走一天,除非他在做梦。
在梦中杨晓琪从壁虎的lost&found铺子里找回了进入另一个梦境的钥匙,她骑着电瓶车外出,丢失了行李箱但找到了旅行的意义。
拧动钥匙打开邮箱,她终于发现吴桂泰的梦境。
吴守护了一片神秘的海滩,杨晓琪抵达这个秘境时化身耶和华,亚当由刘冠廷扮演(如果此时吴桂泰导演的是《伊甸园的禁果》而非《创造亚当》,再来打拳也不迟呀)。
鼻青脸肿的刘冠廷长得还真挺像米开朗琪罗画中的亚当......
消失的情节尾声时,消失的人出现了。
第一反应是:这个人不就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么?
好家伙又离家出走又打工又画画的,没跑了。
最后他坐着和尚的电瓶车走了。
同样是佛教,大佛里藏着叶女士;而此处和尚骑着电驴载着消失的人,消失在消失的情节当中。
这样的殊途同归是巧合,还是说现实宗教的peace&love确实总是那么阴间?
女会计和弟弟在公交车上怼文森这段印象深刻,“你怎么会那么傻啦?
” 你怎么会那么傻啦?
可能这就是爱情吧,变傻也甘之如饴。
如果不是金马奖的光环,我应该不会看这部片子。
导演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有能力将无数个熟悉的套路组合出新招数。
就在我对第一幕女主经历的杀猪盘不耐烦的时候,笔锋一转,女主成了丢失了人生中一天的红焖大虾。
纳尼?
观众当然不能弃剧,悬疑感钩着呢。
第二幕从男主视角讲故事,手法并不新鲜。
一个故事从男女不同视角开讲,各有出入,互相补足——这个叙事手法早在《the affair》(婚外情事)就开宗立派了。
所以狡猾的导演在这一趴嵌套进《超市夜未眠》时间暂停的老梗,用男主回忆杀再次吊起观众胃口,那是一种是人都懂的叫做“错过”的痛,顺带手解决掉女主与父亲的情感羁绊。
进入第三幕大结局,这时观众的移情已然完成,观众是怎么都不会离开了,被暗恋20多年的女主也明戏了,嗯,这就是虐一下的时机了!
男主该离开了,怎么离开?
彻底离开!
结构上call back了,叙事视角回到女主。
真的是,不谈恋爱逼事没有,单身30年也不见它掉眼泪,这20年的情书就把女主扭转成秦香莲,她等啊等,等了一年也等不来男主。
就在观众也灰心丧气的时候,男主突然出现!
撒花,大团圆!
全片符合爱情片经典套路:互不感冒的男女+共同的冒险,意识到对方对自己的重要+必须的分别+重逢 看完电影,我查了一下导演,60后老江湖,一招还未用老就出新拳,虽然套路全都见过,放在一起还就work!
一般般,弱智情节有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