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考虑要不要把这部电影放到和1984一样的高度。
这原来是一部如此准确的政治预言。
故事的主要人物如下:一个奸诈且关系铁硬的商人。
(葛优 饰)他假称科学家,东拼西凑搞了个什么发明。
号称可以解决当今世界最为棘手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实际上这发明一文不值。
除了买家,这是全世界都清楚的事实。
一个弱智且身居高位的决策者。
(范伟 饰)他约见了这位科学家。
甚至觉得这科学家的发明如此伟大。
如此的英明。
他决定买下这发明,然后在整个社会推广,促进和谐。
他觉得有了这个发明,世界,就在他的掌控之中。
故事很简单:两个家伙在背地里一拍即和,在完全没有外界参与的情况下决定大价钱推出脑残发明。
后来商人靠这笔钱吃香喝辣,出国旅游,在日本泡香港妹妹。
决策者,则试着四处推行高级发明,被人嗤之以鼻,得到的劝诫是:把那破玩意扔到海里去吧!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也意味深远:穿过这破烂玩意,才能看清未来。
发明的名字?
电影里当然隐晦的用了“争端解决机”。
而在被预言的现实中,这发明叫做绿坝。
本来想把题目写成“冯小刚你大爷”,后来觉得不应该这么粗暴,所以决定写在内文里面。
本来想给1星,看在那么多风景明信片的面子上,2星好了。
这部片子有两版预告片。
一版文艺浪漫,一版颠覆恶搞。
不论是想看前者还是后者的观众,都会被骗进影院里。
是的,骗。
成片的水准,既不像前者那么浪漫,更不像后者那么恶搞,更像是一个精神分裂的产物。
两个都想够,两个都没够着,文不出艺,搞不成笑。
如果创造一种新的电影类型,把文艺和搞笑结合起来,这部片子可以被称为“搞艺片”。
里面也有很多挺深刻的探讨和警句。
社会的,爱情的,人生的。
可惜,冯导的态度高深莫测,不懂他究竟是想认真讲,还是只把这些东西当作调侃和恶搞的对象。
说是嫁接也好,杂交也好,起码文艺和搞笑不要互相拆台。
刚刚酝酿了几点悲伤,葛优就来耍贫嘴;刚想开怀大笑一下,节奏就开始慢,开始眺望着如风景明信片一般的远景摆一个哀伤的pose。
如果是文艺,范伟的蛇足意义何在;如果是恶搞,偏偏故事核心那么严肃绝望。
然而,坏话说得再多,冯导其实可以安心,就算我骂上几句,也逆不了豆瓣评价中的大多数。
终究会有三种人觉得这个片子很好看。
第一类人,葛优式大龄单身贫嘴宅男,可以在这个片子里完成自己最宏伟的梦想;第二类人,当小三最终又战不过正妻的年轻姑娘,也有很大可能被这部片子疗愈。
但是请注意,片子可以造梦,但请承受看完片子之后现实造成的落差。
因为小三遇到的葛优不会那么有钱,而葛优遇到的小三,未必有那么漂亮。
第三类人,正在热恋中想在圣诞节搞搞浪漫的小情侣们。
这部片子会让你们体会到无数恋爱时才有的小浪漫小温馨。
但是男人请警惕,小心女人看完片子之后,哭着喊着要去杭州或北海道旅游,甚至买房子定居。
准备好钱包是正经。
其实冯导很诚实,早就警告我们这部片子的真相。
题目四个字,中间缺了个逗号:整部片子完全缺乏诚意,麻烦您还是别来看了。
可是观众还是会上钩,甚至冯导数钞票的时候还可以奚落一番。
你看这帮观众,明明都看见实话了,还要上赶着来送钱,别怪别人,只怪自己。
这部片子在不遗余力地讨好各种人,甭管草根的小资的文艺的搞笑的,爱的恨的快乐的悲伤的,甚至直的弯的,股民的地震的经济危机的,都能在里面找到一些共同语言,但最开心的还是冯导。
他脚踏了n支船,赚满了钞票,却连一丝诚意都没付出过。
小时候看不懂只记得很好玩,搞笑,现在重新看,整个影片最有感触的是相亲,现在90后都是青年了,都要30岁的人了,而很多更是因为工作压力,很多还是单身狗,学历越来越高了,对象却越来越难找了,父母开始着急了,在外人的眼里你是个大龄单身青年了,再过两年就剩下了,而越来越多的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一个人,再去和另个人相处,那么相亲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相亲可以免去很多麻烦条件看得上出来见见,能聊的下去就继续,只是这个相亲对象真的是命由天定,十分随机,而能找到称心如意的真的很难,可能最后自己把条件降低就凑合着过吧,迫于压力也就妥协了,最后祝所有单身男女都能找到合适的人。
海归秦奋(葛优 饰)的天才发明“分歧终端机”因能公平和平地解决人类分歧,被风投者以200万英镑高价买走。
秦奋也开始踏上网上征婚的路途,一路笑话不断,不是重遇Gay友,就是遇到推销客,秦奋颇有点心灰意冷,以致遇到清冷女子梁笑笑(舒淇 饰)时便开门见山请求对方说明来意。
这次更为棘手,笑笑爱上有妇之夫,陷于苦恋中不停挣扎,这次纯属听从家里人安排才出来与秦奋见上一面。
不再打算再见的二人尽情地分享了生命中最隐秘的秘密。
然而不久,打算和旧爱分手的笑笑找到秦奋,说要嫁给他,但想与他先去北海道一趟。
因她与旧爱的爱情是在那里开始的,如今想在那里结束。
秦奋答应了。
二人踏上北海道之旅,秦奋在北海道的老友对他们盛情招待,三人游遍北海道各处,秦奋知道自己得不到笑笑的心,却不知道笑笑心中抑郁难解的结正冲向海底的漩涡
《非诚勿扰》的时候,我就琢磨,舒淇这姑娘估计是白羊吧。
因为在剧里葛优一个劲说,这姑娘心眼实诚,一个筋。
回来一查,果真,舒淇是个白羊。
《非诚勿扰》里,舒淇演的不是什么笑笑,我觉得就是她自己。
跟一个男人长达N年的纠缠,得不到又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纠结,自我折磨,怀疑,挣扎……像极了她,和曾经的黎明。
——————有点跑题的分割线,但我的确想起了这部电影——《非诚勿扰》让我想起了1998年的《玻璃之城》,因为葛优和舒淇实在太不配了,舒淇在演自己,葛优在演自己,所以两个人根本就是不来电。
而《玻璃之城》,这部在我眼里,比《甜蜜蜜》更能代表香港城市气息的电影,成就了舒淇和黎明的一段七年之恋。
1998年啊,那是多遥远的年份,香港刚回归!
黎明和舒淇就在这部电影里深陷爱河了。
据说当时黎明刚摆脱了和李嘉欣和周海媚的纠缠,转头就碰见了舒淇。
舒淇是白羊座,黎明是射手座,两火像,就这么碰到了。
有一个八卦很逗。
据说当时黎明刚演完《半生缘》和《甜蜜蜜》。
香港的影评家都说,黎明是天生衬女演员的。
张曼玉和吴倩莲相继凭这两部电影获得了赞赏。
其实黎明的演技也不算差,但是只怪他倒霉碰上更好的对手。
《玻璃之城》当年送给某电影奖项评奖时,影评家都挺高兴的,觉得黎明奉献出了出道以来最精彩的演出。
有一段是黎明和舒淇在若干年后,在伦敦久别重逢的戏码,两个人隔桥相望。
镜头先给了黎明,黎明表情从惊喜转为无奈,然后是淡淡的忧伤,影评家都惊呼:凭这个特写,黎明可以当影帝。
但是镜头一转,给了舒淇,舒淇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从眼神中传达出一种欲说还休的绝望。
黎明就这样,又一次败在了女演员的演技下。
只不过这次,他败给的是一个深爱着他的女人裙下。
那时,舒淇的确深爱着黎明,眼神不做假。
所以她根本不用演,整个就是在跟黎明抒情。
看过《梅兰芳》,所有人都在骂黎明苍白无力的演技;看过《非诚勿扰》所有人都在感叹舒淇的风骚和气质。
但是如果你看过《玻璃之城》,你会相信,这两个人曾经在大屏幕前如此旁若无人,生龙活虎,海誓山盟的爱在一起过,因为他们没有在演谁,他们把自己,一路走来的爱情,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全浓缩在这部电影里了。
一对明星的七年,我相信,不是真心相爱不可能断断续续,谈一场时间如此之久的恋爱。
舒淇真的爱过黎明。
依照白羊座的个性,爱就爱得轰轰烈烈,投入彻底,自杀过,逼婚过,隐退过,默默的不被承认过,受尽了各种委屈,还有各类比自己更美的第三者的攻击,却甘心做一个天王背后的女人;黎明也真的爱过舒淇,依照射手座的个性,随便玩玩绝对不会超过一年半载,黎明七年的考验和考量,显然是把这场感情放在了人生的重要议题。
他们后来最终没有走到一起的原因,肯定是没有在对的时间碰到。
千夫所指黎明的花心,还有舒淇永远不再提黎明。
我想,有种感情,到不是恨,是一种没有了断的爱。
对于射手而言,白羊太猛烈了,如果舒淇再成熟一点,不要什么事情都横冲直撞,非得分个你对我错,你死我活,愿意多等待黎明,并相信他,今天,乐基儿的位置就是舒淇的了。
乐基儿是那么的像舒淇,长相简直可以以假乱真,只是她不是白羊,换成了狮子,且更年轻,更独立。
都是火像星座,到也算搭配黎明的射手天性。
黎明这辈子刻骨铭心爱过的女人,也许只有舒淇,七年间,他们之间发生什么,两个当事人三缄其口。
记得,当时黎明顶着歌迷的压力,带着舒淇这个曾经的三级艳星,去日本北海道滑雪,这跟《非诚勿扰》里的场景是何其的像,我真怀疑,是冯小刚刻意这样安排。
舒淇至今没有感情的归宿,在接受记者多次采访,谈及择偶条件时,她的心中另一半,让人很容易想到黎明的样子。
旧情难忘吧!
《最好的时光》里舒淇和张震有情欲,但是没来电;在一系列乱七八糟的电视剧里,舒淇大失水准,只有在演自己,演《玻璃之城》,演《非诚勿扰》里那个挣扎于感情的女孩时,舒淇才流露出自己的性感和细腻。
我想,她忘不了黎明。
一段刻着她七年青春的日子,从22岁到29岁。
就像周杰伦把《我不配》作为献给侯佩岑的分手礼物一样,不知道,黎明和舒淇老了,会不会用《玻璃之城》缅怀自己曾经的那段爱情。
在他们人生最好的时光,相遇。
记得好的,忘记坏的。
我觉得电影有时候就是人生的预言和宿命忽然想用《玻璃之城》的一段话做结尾。
黑夜里,黎明演的男主角因为家庭的原因,无法跟舒淇在一起。
他隔着沙发对她说:记得,在你身边的每一天,我都是最爱你的。
”舒淇正欲匆匆走远,忽然停下来,喃喃自语:“你也记得,不在你身边的日子,我才是最爱你的。
”她总是比他多爱那么一点。
所以才会伤得更重一点。
爱情的终结,需要一种仪式。
《非诚勿扰》里面笑笑跳海了,她以最古老而愚蠢的仪式——自杀,来结束与前男友的婚外恋情。
在她跳下悬崖,坠入深蓝色的海水时,一切宣告结束。
正如秦奋的朋友说:她这一跳,算是对他死了心了。
或许她并非真的想死,只是她不知道该如何结束这段没有未来的苦恋。
庆幸的是,这次她又活过来了。
一切重新开始,开始投入与秦奋的幸福恋情。
笑笑是幸运的,她遇到了秦奋,遇到了一个真心爱他而又有能力负担起她的未来的男人,一个愿意等待她回心转意的男人。
笑笑是幸运的,在她跳下去以后,还能遇到一个船夫把她救起。
典型的圆满大结局,幸运得有点让人觉得不真实。
现实中,我们能有多少幸运?
其实仪式,还有很多种。
1月7日,“失恋博物馆”在M1新加坡艺穗节上展出。
博物馆创始人是艺术家情侣Drazen Grubisic和Olinka Vistica。
二人在分手后复合的爱情境遇催生了“失恋博物馆”。
两人邀请人们提供恋爱纪念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希望用此方式让失恋者们释怀和疗伤,得到众多人士的热烈回应。
借鉴这个意念,开设了这个豆瓣失恋博物馆。
如果你不知道怎样处理失恋后令人伤心的爱情信物,现在可以将它们捐给“失恋博物馆”。
过去的记忆和物品,不再是负累,它们将拥有新的价值。
而释放了的自己,也可重新开始。
欢迎各位拍下你们的失恋纪念品,捐赠出你曾经的爱情故事。
让我们放开过去,拥抱未来,寻找更幸福的爱情。
豆瓣失恋博物馆:http://www.douban.com/group/162752/
秦奋,一个所谓海归,用一个看似荒唐不切实际的网络征婚开始了一场感情试验!
也许真是一切皆可解决。
同性恋、墓地推销员、空姐、少数民族、健忘症、性冷淡、未婚先孕、炒股者,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一幕幕看似滑稽可笑的游戏,也印证了情感需求与利益的冲突。
而就在众多征婚者中,空姐成为唯一的主角,引领秦奋走入情爱的迷魂阵。
也许这就是缘份,不要认为那是电影刻意安排,人生的好多时候,远比电影还具戏剧性。
为再见做一个铺垫,就得让彼此更通透些,隐私在酒精的麻醉下暴露出男、女主角的真性情来!
如果酒真能消愁的话,人就不会有痛苦、有迷茫。
无意中窃听的电话验证了痴情女的哀怨,原来并非一见钟情,气味相投都是美妙与思念。
飞机的引擎声预示着另一段非比寻常的情感航程,而秦奋那一句耐人寻味的忠告:系好安全带,是为笑笑,也是为自己。
在一个个征婚的桥段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与秦奋之间的对白反映了征婚者的不同心态,用车代替秦奋的内心感受-合情,用性引喻情感-合理,用炒底、观望、停盘之类的股市用语,更是直截了当的反映当代人对婚姻的真实意图。
影片中秦奋作为笑笑的真正意义的男朋友,是因为直接介入笑笑的情感世界,面对有妇之夫,秦奋用旁观者的清喜欢上傻到不会逢场作戏的笑笑,真是一种勇气。
而笑笑的条件近似苛刻:允许心中有别人的存在,这是失意者的筹码,或者说麻木的接受秦奋,而秦奋甘冒此风险。
我在想爱原本不存在平等,更多的是一厢情愿。
看似调侃的接受,秦奋用拜佛、忏悔的方式表达出对笑笑的珍视,婚姻不是看杂志,不是走秀,漂亮的是形式,真诚才是本质。
北海道之行,笑笑原以为用重温旧地来结束情感纠葛,缅怀逝去的恋情,可在不断对比的爱人的回答中以及来自心底的拷问时,爱与挣扎中做出了结,笑笑奋身一跳,用绝望书写一个女子的痴情,可导演用死亡开始一段新生。
影片沿袭了冯氏电影贯有的平民幽默,葛优——御用男主角将一个中年男子的五味杂陈演绎出真实的味道,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大笑与无奈左右着观众的情绪,因为这是现代人情感纠葛的真实再现。
非诚勿扰就象一本有声杂志,演绎都市人的情感错位与回归。
途加千字文俱乐部专稿 http://www.tugus.com/bbs_content:84787112847895333710::文/严杰夫【谨以此文献给一直坚持并努力着的演员舒淇】王尔德说,所有人都生活在阴沟里,可总有人还在仰望星空。
只是,在当下的社会,后者就好像《囧男孩》里的精神病爸爸,是常人眼中"精神上有状况的人",但他们却是这个时代里唯一不会耍赖撒谎的成年人。
但面对现实的环境和非议,这样的人要在坚持自己的同时,还要让自己淡定地活下去,应该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幸好汉语里还有"大器晚成"这样的单词,在它背后,一个个历史传奇给予了那些"阴沟里的另类们"继续坚持仰望下去的最好理由。
这么来看,舒淇显然是幸运的。
因为在2005年凭借《最好的时光》拿到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后,她已经不需要再用"大器晚成"这样遥远的"志向"来鼓励自己了。
在最近湖南卫视的专访中,她说,这个奖已让她给了父母一个最好的交代。
尽管在那个节目中,主持人李湘不断狗血地追究那些不堪的往事,但对此我始终看到舒淇的脸上总是挂着一种淡然,没有丝毫尴尬和恼怒。
她说,坚持而得来的成就,已经可以弥补年轻时因为无知而犯下的错了。
的确,我想,现在谁也没有理由、更没有资格拿着那些往昔的八卦,而仅仅把她看作是一个无知的女优,却无视她光芒万丈的表演了。
她已经是一个演员,一个出色的演员。
还记得《洪兴十三妹》里的刀疤淇,眼神里充满了义无反顾,是那种人当杀人、佛挡灭佛的勇气;而七年以后的《最好的时光》,舒淇却收敛了曾经的轻狂,增添了些许风情;直到2008年的这部《非诚勿扰》,我们则看到了这个带着单纯而明亮微笑的笑笑。
舒淇在这些角色里完成了一个轮回。
但我相信,舒淇又不完全是笑笑。
因为而今的舒淇,尽管在心底里或仍残留一丝面对往事的遗憾,但却绝对不会如跳海前的笑笑般对人生充满悲伤和绝望。
经历过多年的波折和艰难,她应早学会了面对世事的现实和残酷时,仍然保持自己淡然的微笑。
于是我们幸运地在《非》剧里看到了迄今为止最美丽的舒淇。
现在的舒淇,已不再需要依靠凹凸有致的身材、野性而充满诱惑的外表、或者奔放不羁的性格来吸引票房了。
那迎着夕阳的淡淡一笑,就能让观众在镜头前看到最美的风景。
我知道,在荧幕里,舒淇不仅在演剧中的角色,其实她也是在演自己。
所以我也就妄自揣测,笑笑的重生或许就代表着舒淇曾经经历过的涅磐吧。
因此,对于现在的舒淇来讲,或许正是"最好的时光"。
最后,看完了《非》剧的我,也坚定地认为2008年最佳的华人女演员,一个是《李米的猜想》里的周迅,一个就是《非》剧里的舒淇。
巧合的是,这两位在艰辛的经历和执着的个性上竟然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所以,我也更相信,面对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的、那个相同而又不同的、平淡而又残酷得直接的人生,就像《囧男孩》里那个小女孩的妈妈说的:只要微笑,你就不会害怕。
喜欢这部电影的力度,不过分搞笑,不过分煽情,一切都刚刚好。
所有相亲的题材相关的都会把相亲对象写的很夸张,但这里的例子都可以接受也带着幽默,遥远,失忆,卖坟地……个人觉得炒股的话说的挺有道理的,现实的人眼中的婚姻观可能就是这样的,算利益算风险,现代社会现实的人多的人们都觉得是常态,可又有几人深思何谓爱情。
还是喜欢犯傻的爱情,还是喜欢不计代价痴痴的爱着一个人,可以很美好也可以很痛,但这一生,痛过才懂得珍惜,爱过才知道幸福。
当然最好不要因为任何人放弃自己的生命,世界是个圆,没有绝境,要自己努力找出口。
谢谢葛优和舒淇的表演,很有味道。
看电影《非诚勿扰》,舒淇表演的淡定给人的云淡风轻的感觉,倒让人觉得,和她演对手戏的一向老道的葛优,显得有点猴急了。
当然,表面的淡定,外在的云淡风轻,是掩不住内心的兵荒马乱的,要不,也不会有最后北海道的惊心一跃。
女人心,海底针,谁的心不曾兵荒马乱过呢?
有人称赞舒淇,说她的智慧没有攻击性,她的身上,没有披荆斩棘的急切。
仔细想了想,觉得赞同这话,回过头来又想,早先的舒淇,何曾不急切过?
老葛朗台说,人生就是一场交易。
初出道的时候,一个弱女子,想要的太多,但没有人给她,于是只好拿身体交换。
坚强过了,坚韧过了,于是,可以云淡风轻了,说,要把过去脱下的衣服,一件一件重新穿起来。
期待愈多 失望愈大
糊里糊涂的。。我妈倒是挺来劲儿。。。
没感觉
太商业.
真真偷工減料,顧左右而言它,劇本應當不錯,最後缺額不倫不類
板着脸看完。神马玩意儿。
很不错,但有一点含含糊糊
真恶心。
冯氏作品最差的一部好吧,我修改,是10年以前冯氏作品最差的一部
不知怎麽評價好.差點就給2星了.
挺好玩。
支离破碎 平淡无聊
于是,我还在电影院吃过蛋炒饭。
一般,冯氏幽默还是说话比较逗。@云南
这样的幽默生活化
喜欢他们的爱情,喜欢电影里对the one的注解。
当过小三的女人觉悟高。
只是笑,我们为什么不呢?
新瓶装旧酒,有点小失望
文艺的调调里掺了葛大爷怎么看都不对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