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
除了槽点,没有亮点。
不浪费口舌评论了。
如果忍了开头5分钟还希望后面有所转机的话,超过15分钟的忍耐,应该可以果断放弃,不要在浪费后面的两个小时生命。
居然还乱蹭个喜剧,未观看者别上当了。
话说你们都是怎么在豆瓣上给电影评分的呀?
写评论的这个页面没有给一颗星到5颗星的按钮呀。
其他地方也没找着,到底是咋评的呢?
你一定看过那种搞笑的泰国广告。
前一秒还一本正经,后一秒画风突变,来个神转折。
让你措手不及,差点喷饭,惊叹于泰国人无厘头的脑洞。
在喜剧方面,泰国人的天赋当然不止于广告,电影方面,也有许多出色的作品。
比如,今年最让人惊艳的泰国喜剧《速度与爱情》。
看片名,你就能猜到,它是在恶搞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
但它其实还是完美展现了这部电影的两大主题:速度和爱情。
速度——男主大高是一个竞技叠杯的世界冠军。
竞技叠杯,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这是一项要求以最快的时间,把杯子按规律叠高后还原的运动。
具体来说,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别看它看起来好像很无聊,但其实是一项在全世界都很流行的运动。
在2007年,全球就有超过2万间学校,把竞技叠杯列入它们的体育课程。
而且,这项运动,还发展出了国际性的赛事,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同台竞技。
这个片子中的男主,就是来自泰国的一位选手。
从高中开始,他就痴迷于这项运动。
老师问他,你成绩这么差,以后靠什么谋生?
他回答:我会玩竞技叠杯。
老师嘲笑他:大学里有竞技叠杯专业吗?
手速快,能当饭吃吗?
除了当一辈子流水线工人,还能做什么?
讽刺的是,镜头一转,没多久,男主就得到了这项运动的世界冠军,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奖金,买了别墅,走上人生巅峰。
打脸来得这么快,果真是泰国电影的节奏了。
不仅如此,靠着这项独特的运动,男主还获得了自己的爱情——这部电影的第二个主题。
女主小婕,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生。
高中时,她看到大高,一个人孤独地玩叠杯,没有朋友,还被班主任嘲笑,就主动找他搭话,最终成了他女朋友。
在生活方面,大高完全是一个白痴,连自己喝牛奶过敏这种小事都不知道,全靠小婕全心全意地照顾他,才能一门心思扑到竞技叠杯上。
因为这项运动,是一个以0.001秒为计时单位的比赛,输赢往往只在一瞬之间。
所以,它要求选手以极高的专注力,反复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手速。
这一对恋人,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相处模式。
大高只负责提高手速,赢得比赛,获得奖金,满足两人的生活需求。
小婕作为家庭主妇,负责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照顾大高。
从做饭、洗衣、修水泵等所有家务,到交税、理财、买房等所有一切和社会打交道的事项,小婕几乎包揽了所有。
刚开始,这样的分工似乎没什么问题。
因为小婕自认为是一个没有什么高远理想的“普通人”,所以能够拥有自己的家庭,帮丈夫实现他的理想追求,是一件幸福的事。
尽管这个追求可能不为一般人所理解,但同样帮他们获得了富足的生活。
但是,慢慢地,两人之间开始出现裂痕。
这种典型的“男人负责事业,女人负责家庭”的分工,让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大高为了专心练习,不允许家里发出任何声音,连洗澡、洗菜、洗手,都得静音,更别提有时间和小婕谈心了。
另一方面,大高一心扑在比赛上,生活上似乎从未前进。
而小婕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希望进入新的人生阶段,她想要有自己的孩子。
但自己还像一个“巨婴”,事事都需要人照顾的大高,似乎从没想过,人生还有这种可能。
这导致了两人在人生方向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最终,小婕决定离开大高。
而大高,一方面需要再提高自己的成绩,战胜挑战者,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难题,学会照顾自己,从一个巨婴,成长为独立的大人。
在这过程中,大高的种种尝试笑料百出。
生活中的各种琐碎小事,在他这里,仿佛都变成了007面对的敌人般危险。
煎个鸡蛋,差点把自己烫死;清理一下洗手间,就够把自己恶心死。
电影用无厘头的方式,给所有这些小事,配上恢弘的BGM,再加上如《叶问》一般高深却中二的台词,让这一切都显得无比滑稽。
最好笑的是,大高甚至直接打破第四堵墙,向观众吐槽:电影都过半了,我都还没怎么练习竞技叠杯,怎么跟观众和制片公司交代?
电影里,导演用这种“伪崇高“的方式,来解构崇高。
但是又在不经意之间,让我们感到一丝温馨。
比如,必须要学会照顾自己的大高,终于体会到了,“只要做家务就好”这件小事,原来有多么不容易。
也只有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后,大高才理解了小婕,并且认真考虑,除了自己的“理想”之外,小婕的人生有什么样的规划。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能感受到,导演要讲的,其实根本不是这项运动,而是性别不平等的问题。
想想看,如果把电影中的“竞技叠杯”这件事,替换成更常见的字眼——“事业”,是不是一切都会更加清晰?
整部电影其实都在讲,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造成了多么严重的性别不平等。
导演非常尖锐,同时又幽默地把人们口中的“事业”,替换成了“竞技叠杯”,这项看上去很滑稽,很没有意义的运动。
把这一严肃的社会问题,用非常轻松幽默,同时又不失深度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大高没日没夜地投入到所谓的“事业”之中,好像生活中的其他一切事情,都不用自己负责:衣服自己会被洗好,地板自己会变得一尘不染,早中晚餐自己都会做好送到面前,浴室里的头发会自己消失。
大高因为拥有“事业”这张挡箭牌,好像对家庭负更少的责任,也变得理所当然。
但这其实只是小婕在背后默默承担了一切,才换来的生活上的一切正常。
一旦小婕开始在家庭中罢工,大高追求的那个事业,也变得难以支撑下去。
虽然此类话题在《82年的金智英》《坡道上的家》的等多部影片中都不同程度地呈现过,但《速度与爱情》显然是其中最无厘头且最不压抑的。
它用喜剧的方式解构社会问题,告诉我们:原来谈论严肃的社会话题,不一定非得用一本正经的方式,来激烈地呈现矛盾。
尤其是在一些社会分歧很大的问题面前,如果我们能多一点幽默和轻松,同时,多一点经得起调侃的大度,那么一切会变得容易很多。
不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生活中,可能都是如此。
最近上映的新电影可以说是约等于零,国庆档虽说不是很争气,但还是使得国庆后的一周没有什么新电影上映,不过还是有一部泰国喜剧爱情片《速度与爱情》上映。
自从2017年的《天才枪手》国内大火,拿下2.71亿票房之后,国内时不时会引进一些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导演纳塔吾·彭皮里亚的新作《一杯上路》就在今年4.1国内上映。
《初恋这件小事》的女主平采娜·乐维瑟派布恩主演的《友情以上》也在2019年国内上映。
《天才枪手》女主茱蒂蒙·琼查容苏因主演的《就爱断舍离》也于2021年国内上映,这部电影的导演正是《速度与爱情》的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 。
此前《速度与爱情》曾定档9月15日,后来改档到了10月13日。
影片之前还提名了2022年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还成为2022年金鸡国际影展的开幕片,开票半个多小时就售罄。
作为一部爱情喜剧,《速度与爱情》还是有很多有趣之处的,甩国内爱情喜剧类型一大截。
影片从一对同居情侣开始讲述,男友大高是小众竞技项目叠叠杯的世界冠军,女友小捷照顾家里其日常起居以及操劳家中大小事务。
因为大高要随时保证专注来练习叠叠杯,所以小捷得随时保持安静。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一个专注于叠叠杯,一个操持着这个家的其他事务,两个人的交流少之又少。
大高专注于手中的叠叠杯,直到看到空了的水瓶与衣柜,才意识到女友已离他而去。
生活不是搭伙过日子,需要交流沟通,需要相互理解,而毫无沟通的生活也是他俩分开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高依靠参加叠叠杯的奖金维持家用,小捷则担当起了家庭主妇,看到有人说将叠叠杯换成工作,这生活的代入感一下就上来了。
女友的离开让大高变得生活不能自理,他才发现洗衣会腰疼,做饭不容易,四处充满了灰尘。
也是从这里开始,影片开始变得有趣,大高学习生活技能的过程带来了很多笑料。
片中的自我吐槽也让影片更加有意思,甚至还打破第四面墙,让主角自己吐槽电影缺乏动作场面,剧情不够紧凑。
尽管在自我吐槽,但片子叠叠杯的比赛还是颇具武侠动作片的感觉。
除此之外,影片还拿超英电影、动作片和曾经大火的韩国片《寄生虫》开涮。
从海报就可以看到《速度与激情》的影子,人物形象还有点和复仇者联盟有点像,不过是将武器换成了日常用品。
片中不断抛出的电影梗颇具迷影精神,还是可以引起影迷的一波欢呼的。
电影的结局并非是美好的,影片也试图通过一个轻松搞笑的方式来阐述男女在家庭中的关系,诸如此类的电影这些年不是没有,但能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的还是很少的。
两个人一起生活,再怎么普普通通,也需要双方互相体谅
【速度与爱情·泰·2022】一部爱情动作大片。
不要想歪了!
“爱情”两层含义,一是男主一生至爱的竞速叠杯,二是小公母十年恩爱的情长路更长。
“运动”指伦家正经是一部正式国际赛事的体育电影,男主为保千分之一秒的冠军优势,与群狼环伺的竞手们缠磨恶斗了十年!
“大片”则是电影华丽丽的超英外壳。
一部严格按照超英电影操作手册拍摄的电影,孤独受命的苦主英雄,反差悬殊的各种配角——反派、大师加帮手,起伏跌宕的故事,荡气回肠的配乐,包括赛博朋克的字幕条都如假包换,而它与超英的巨大落差,才是电影的趣点、笑点、槽点和泪点。
当超英们伴着恢弘的BGM在高速摄影的慢镜头烘托下所经历的生死挑战和慷慨赴死,被替换成巨婴男主一道道闯关打怪地煎鸡蛋、倒牛奶、换床单、冲地漏和洗内内,观众爆笑,一再经历看泰式广告心情如坐过山车似的错位、颠覆、反转与渗透。
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的文艺片功力与修为没有让电影止步于情绪快感,而是发轫出成长哲学、女性话题,甚至机会困境等多样议题。
当然他赠予普通观众的仍是钻透超英与常人的次元壁后的那层省悟,原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麻烦,就是我的超能力。
每个梦想都值得尊重,持不同梦想者,也要彼此成就。
当超英们伴着恢弘的BGM在高速摄影的慢镜头烘托下所经历的生死挑战和慷慨赴死,被替换成巨婴男主一道道闯关打怪地煎鸡蛋、倒牛奶、换床单、冲地漏和洗内内,观众爆笑,一再经历看泰式广告心情如坐过山车似的错位、颠覆、反转与渗透。
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的文艺片功力与修为没有让电影止步于情绪快感,而是发轫出成长哲学、女性话题,甚至机会困境等多样议题。
当然他赠予普通观众的仍是钻透超英与常人的次元壁后的那层省悟,原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麻烦,就是我的超能力。
每个梦想都值得尊重,持不同梦想者,也要彼此成就。
二刷是在影院,值得去。
在大银幕上换个视角体察生活的琐屑,触目惊心。
导演真是恋物,彩蛋中镜头在阿高和小婕空无一人的家中游走,你才发现,他们的甜蜜、分歧、争执、经历与回忆原来一直默默地堆积于此,从未消失。
男主最终成绩是4.589″,排名第一夺冠小男孩最终成绩4.456″,比赛结束最后时刻放弃了和偶像竞争,没上传成绩小女孩的成绩是3.876″,被男主拜师了,是最快的,一直就没有参加比赛的想法不知道电影要表达的真正思想是什么,难道这就是成人和孩子的区别?
女主真的是好善良,付出那么多,教会了男主那么多,没能在一起
《速度与爱情》感觉全片贯穿的冷幽默,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喜剧”魅力!
整个故事线也很流畅而不失张力,让人全程沉浸在主角的故事发展中,随着角色的情绪起伏而起伏,主线的叠被竞技也相对冷门,更容易勾起看官的好奇心,让人知道简单的运动也有不一样的“激情”。
男女主的爱情线也不拘泥于以往的爱情结局,让我们看到了爱情对人的改变和另一种美好。
最后影片中对《寄生虫》进行了恶搞,给了一个与之不一样的结局,也是让我们看到了亲情及友情的美好力量,有点泪目。
看完会很爱的一部电影!
速度与爱情,贴近生活,非常生动的刻画了两个因爱走到一起的年轻人,随着生活的变化,人生目标的更替,最终带着爱彼此告别的故事,虽然结局有些遗憾,但很真实反应了现实生活,工作和生活如何平衡,两个人怎么保持目标一致,沟通及换位思考的重要,很值得反思,整部剧轻松舒适,没有刻板说教也没有童话故事的演绎。
说起近年来不断崛起的泰国新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无疑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曾看过这位导演的《死于明日》和《就爱断舍离》,就一定会对他印象至深。
2017《死于明日》
2019《就爱断舍离》时至今年,坦荣瓜塔纳利导演又为我们带来一部新作《速度与爱情》。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部致敬超级英雄电影的爱情动作喜剧。
该片在国内最初亮相于北京国际电影节,随后又作为开幕片出现在金鸡国际影展,赢得不少影迷的追捧。
电影《速度与爱情》中的众角色这部电影的出现,也让我对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电影产生一些新的思考。
随着超英电影在我们这代人中日益耳熟能详,俨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取代灰姑娘和白雪公主,成为新的理想、新的童话。
我们总是期望自己拥有超能力,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战胜生活中那些有悖于正义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超能力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容易。
但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所忽略,这些英雄在获得超能力之前所历经的种种苦难:父母双亡、疾病缠身、人体实验,等等。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好莱坞并不擅长将苦难示人;另一方面,制造幻梦原本便是这类电影的使命,使我们沉浸其中。
我们之所以深度沉浸、选择“相信”,还有一个根本原因:超级英雄当中的许多人,在最初也跟我们一样平平无奇。
而正是他们的“咸鱼翻身”,让我们看到了改变自我的希望。
这是源自“童话”的魅力,让人对未知的明天充满期待。
但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影片中所传达的人生教益都建立在超能力的获得之上,我们便难免产生一种错觉,似乎眼前顺心的生活只能跟超能力划上等号,而不是如创作者所期望的,将“超能力”视为某种象征(如果有的话)。
但到头来,超英电影终究还是关于英雄的故事,而非属于普通的凡人、银幕前的我们。
我们为英雄呐喊助威,不愿灯亮,因为走出影院后,将有一堆琐事等我们处理。
我们会幻想:如果自己也有超能力该多好,任何琐事都将不再是问题。
我们当然明白,超能力永远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那不过是好莱坞精心制造的美梦。
当我们不得不面对生活困境时,便难免多出几分烦躁——这或许就是“童话”的诅咒吧。
这也正是《速度与爱情》能够在当下博得众彩的重要原因。
这部泰国电影所做的,就是让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童话”真正回归到现实的凡间。
影片的主角是一位竞技叠杯运动员,为提高比赛的手速而刻苦训练,却因此忽视了始终尽心尽力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女友。
直到两人分手后,他必须学习独自面对生活。
乍看之下,这样的故事放在当下的电影市场里,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移向电影海报,就会注意到,这部影片散发着一股浓厚的“戏仿”味道:从电影片名到字体设计再到角色站位,无不让人想到好莱坞的“速度与激情”系列。
但细看每个角色的形象造型和他们拿在手里的道具,我们却会发现,《速激》正片的严肃性与所谓的个人英雄主义都在此被统统解构,滑稽效果呼之欲出。
2022《速度与爱情》对传统超英电影乃至一切英雄行为的解构所产生的笑点,无疑是本片的最大特色,这也正是它得以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
整部影片中,大量使用了充满史诗感的恢弘配乐,这在超英电影里屡见不鲜;但在这里,与其相配套的动作却显得过于“鸡毛蒜皮”:比如主人公练习叠杯时,终于刷新了纪录,此时的背景音乐却仿佛是他拯救了全人类。
利用观众对音乐的主观感受和原有的观影经验,通过声画之间的强烈反差,便制造出数量众多的笑点,而且屡试不爽。
与之类似,超英电影必备的、具有机械感的字幕条,也时常会出现在画面左下角,用以标识时间和地点。
这种做法,往往都是为了使复杂的叙事变得更为简练,而且也能够增强影片的史诗气质。
但在本片中,主要还是为了体现反差、制造笑料。
纵观影片中的人物设计,同样全盘参考超英电影,同时也全然实现了对它们的解构。
影片中的“反派”、“大师”、“帮手”等角色无一例外都很出乎意料,而他们所呈现的表演和功能,配合镜头语言的运用,又都让观众们的思维向超英电影靠拢。
就连主人公也在镜头前戏谑地疑惑道:“天呐,这真的是一部讲竞技叠杯的电影吗?
”
让人爆笑的“打破第四堵墙”时刻有谁能想到,这样一部低成本泰国电影竟然能够玩出漫威+DC的莫名爽感,而且还是全方位戏谑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方式。
而最为出人意料的是,其间还穿插了一段对《寄生虫》的恶搞式致敬,那也是全场笑得最欢的时刻。
对《寄生虫》的恶搞式致敬有趣的创作形式的确拥有与众不同的生命力,但同时也要尽可能服务于影片本身的内容。
导演选择在形式上对超英电影进行解构,其目的真的仅仅是为了搞笑吗?
可以肯定,绝非如此。
正如上文所述,本片是一次让“童话回到凡间”的尝试,这也就是说,导演旨在让观众看到,超级英雄的故事并不只会发生在那些不存在的“幸运儿”或“倒霉蛋”身上。
有时候,他们也可能会是身处现实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超级英雄的潜质。
面对繁杂的家务活,向来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男主角必须从头学起,直面一项又一项挑战。
超英电影中的挑战,是事关生死的决斗;而在这里,则是换床单、洗衣服、擦百叶窗、清洁地漏、修抽水泵,这些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麻烦。
戏仿的手法成为一座沟通两种电影的桥梁,由此让两者之间的精神彼此产生互通。
而在这个过程中,新的阐释便悄然地应运而生,男主角的行动竟也如超级英雄一般帅气。
透过他的际遇,我们恍然惊觉,原来生活中的麻烦事,其实并不比超级英雄们所遭遇的更“低级”;能够顺利解决这些麻烦,就是属于我们的超能力。
可以说,这是一首献给平凡人的赞歌。
由此延伸,影片还涉及到关于梦想的讨论。
现实中,总有一些梦想被视为对人生的浪费,就像影片开头出现的那位老师,要对这样的梦想加以“纠正”。
这不免让我想到,超英电影最为讨喜的一点在于,它给予了观众对自身“不平凡”的畅想。
但纵使我们平凡,那又如何呢?
对于影片中的这对男女主角,创作者有意让男主角从事一项鲜有人听说的冷门运动,而女主角只想拥有一个美满家庭,意图将他俩置于对立面,极致地呈现出两个“最平凡”的梦想。
尽管他们最终没能彼此走到一起,但拆散他们的,显然并不是梦想本身,而是因为他们太执着于将梦想“变现”,以至于忽视掉对身边人应尽的爱。
我们暂且不论该如何平衡生活与事业的问题,但影片至少已经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梦想的大小,只要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不断努力,就能够活出人生的价值。
超级英雄拯救了地球,主人公买下了房屋;两者所能体会到的快乐,大抵相似。
平凡不等于平庸。
做一个平凡人,挺好。
作者| 猫奴十二年;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影《速度与爱情》讲述一对青年情侣在爱情中的碰撞与成长,在官方最新释出的“叠叠乐”片中,小婕为爱情默默付出了10年,只为了阿高能实现竞速叠杯再快0.001秒的突破。
一方自我奉献陪伴付出,一方不顾一切追梦想,其中也也遇到了一位竞争对手,交手相当激烈,尽显泰式电影调皮搞怪的诙谐幽默风格,值得带上小朋友一同前去观看。
镜头和BGM的搭配运用很绝妙,故事节奏掌握得非常好。
小婕真是个教授如何成为独立男性的保姆级导师,阿高终于意识到曾经从不过问的绿植,婴儿房等小婕留下的美好印记在他看到地毯上因为烧房契买卖合同而留下的窟窿时燃起了阿高的斗志。
毕竟成功与进步来源于内心极致的痛苦,佩柳大师 IS WATCHING YOU!
阿高陪她母亲去庙里做功德走在台阶上那一幕好美,左边是蓝天白云下的现代都市,右边是红色台阶与白墙。
买牛放生伴随着“Activated”的提示音看来是有点用的,不过作用不大,凭什么只对女性有效,一定是阿高本人没有来,诚意不够下次别买啦😄阿高本人的官方吐槽最重要(哈哈哈,你最好有续集,最好一半以上都是动作戏,顺便治一治睡觉打呼的毛病)。
就此,小婕与阿高的关系永久暂停,从未结束,未完待续。。
从没想过回忆这种玩乐的方式去讲解生活与梦想。
电视剧般缓慢、无聊,恨不得开3倍速。泰国电影真的不顾及时长吗?还是像印度人似的越长越卖座?
不愧是泰國戈達爾。跟一次性吃了太多好吃的東西的一樣,花活看多了還蠻想嘔的(無貶
迷影,中二,恶搞,似乎还改编了see you again,看完会开心一天。当高速狂奔却未经反思的生活方式成为主流,别墅成为跃升阶级需要通过的某种象征性节点,男主的成长是开始面对真实的生活,把空间仅作为记忆的承载容器;女主则开始找寻真正的自我。
能理解导演所采取的视听策略,无奈我不吃这一套,全程扶额。彩蛋不错,加分。
能在一部片里同时恶搞《寄生虫》和《克隆人的进攻》,还能讲好一个不落俗套的体育励志的故事,黄金年代的港片精神在泰国找到了新生
前20分钟太像低配《讲作弊的那个电影》,以至于没看进去
6
竟然还有叠杯比赛,而且叠杯还能忽悠到女朋友保姆般的照顾。爱了个白痴,啥都不会,都是女友掼的。其实可以正常练习,正常干家务结婚生子。最后竟然没有复合。
女主这保姆式的窒息生活把我看吐了
一部诈骗电影,硬伤在于这个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内容都及其单调简单,努出血来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用夸大男主生活和情感上的低能来制造矛盾笑料,这个爱情的讲述既失真又不动人。如果看过一些泰国广告,就会对这里面抖的那些小机灵免疫的。看到一半就腻味了,后一半看得如坐针毡。
出乎意料的冷门佳作,诙谐幽默,致敬犬之岛的配乐画龙点睛,故事中对于爱情和亲情的刻画细腻而真挚,令人动容。其中男主角一步步从沉迷游戏的无知少年转变成学会独立生活、承担责任的有为青年,堪称一部成功的教育片。尤其在大量青少年儿童沉迷游戏与虚拟世界的当下,这样的电影显得更加珍贵。
看到最后,我真想打一星…
@北影节
叠杯?爱情?什么乱七八糟的元素。虽然看完了,但不喜欢。
优点是各种迷影梗,也就这个优点了。故事很单薄,这种巨婴男主现在算我讨厌的人物类型吧。还有泰国女演员是真挺有气质的
人物的设定和行为都显得突兀,速叠杯的独立性、重要性也没有被体现,主人公的各种情感亦没有太动人的地方。两星。
看这么多人给三四星,以为是个不错的电影,结果……这么多年没看过这么烂的电影了,全程莫名其妙,因为爱情成长?哪里描写爱情了?女主确定不是男主的妈妈吗 救命🆘
4-,以梦想为题来讲情感(爱情),主题和进程都规划得不错。以分手过程中的互动、成长等,来表现情感的分量和价值,以及爱是成全而不是妥协。戏谑、迷影风格对我来说没那么好玩,整个铺的就有点长。
最近我身边的一切事情仿佛都开始长出了象征主义的手脚,在我的眼前不断提醒我当下的处境和过去的荒诞与虚无,这部片子也一样地摆出了一个幼稚且没有希望的自我,看不到身边的爱与需求,抱怨着环境时运,逃避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这两天见了很多许久没见的旧友,track了一下生活的轨迹,发现所有人都在自己的难下稳健或侥幸,一步步迈入了生活的新阶段。她们都耐心听我幼稚的控诉和迷茫,批评我犯的不端却保护我不要沉沦,也都不遗余力地向我这个后进生传授着新人生的感悟心得。也许剧里的男主在经历了这些仿佛值得拍出一部电影的经历历练后,依然没有在自己的人生中前进,但我真的懂也羡慕他,他有自己所热爱的,也不介意旁人怀疑自己所热爱的热切,或许男人真的至死都是少年,但我想要再试试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