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要讲述了在后世界末日的地球上,主人公芬奇为保护心爱的小狗打造了机器人杰夫,并教会他了解友谊以及信任、生命的意义,在芬奇因为受到强烈电磁辐射去世后,机器人杰夫担起了芬奇的重任,而这是杰夫迎来真正的成长。
由于太阳耀斑爆发,破坏了臭氧层,全世界绝大多数植物、动物和人类纷纷死去,沙尘爆摧毁了所有的城市,白天室外的温度高达66摄氏度,男主角芬奇是某个科技公司的研究机器人的宅男员工,喜欢独处并喜欢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因为当时正在地底下做工程发明,才逃过一劫。
几年后,地球上已经人迹罕见,芬奇的日常,是从一间间废墟中寻找仅存的食物,养活自己和一条狗狗。
但由于外出时遭受电磁辐射,他已经身患绝症,时日无多。
为此,芬奇制造出了一个机器人,为了在他死后,能够代为照顾狗狗。
他对机器人的设定,除了人工智能三大定律以外,还加了第四条:当芬奇不在时,尽一切能力保证狗狗的存活。
最后一条凌驾于前三条。
他还给机器人输入大量知识,包括如何驾车,如何喂养宠物等。
就这样,机器人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但是突然一个坏消息打破了这短暂的快乐恐怖的沙尘暴要来了。
这种混合了15种气象特征的超超超级风暴,会在24小时内“光顾”这里,而且会持续一个月,芬奇只好开车带着一家子逃避。
不然,有限的食物撑不了几天。
一场夺命狂飙之后,芬奇意识到自己根本跑不过沙尘暴,唯一的办法就是给房车做固定,在四个角上打上钉子,然后再用绳索固定,笨重的防护服让芬奇很快体力透支,这时候,机器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一记重拳钉子就稳稳的敲进去了沙尘暴的强劲,钉子被狂风拔出,幸好,机器人最后固定的那根钉子经受住了考验,一家四口总算逃过这一劫,芬奇对机器人的表现非常满意,机器人随着智能升级,他的情感也不断丰富,尤其是好奇心。
有一次,机器人尝试开汽车,想得到芬奇的夸奖,却差点把芬奇和狗狗暴露于阳光下。
芬奇对机器人发了脾气,说出“你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照顾狗狗”这样的话。
情感受伤的机器人可怜兮兮地缩在车子一角,也发了小脾气。
芬奇又不忍心了,利用机器人的好奇心引他说话,还主动教他开车,两人重归于好。
夜晚,他们对坐聊天,芬奇像老父亲一样忙着修补防护服,机器人则好奇地对芬奇珍藏的一沓明信片问东问西。
机器人知识广博,与人对话十分有趣。
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杰夫。
有了名字,也就有了人性和感情。
芬奇很郑重地和他握了握手,说:“欢迎你来到这个世界,杰夫。
”此时,芬奇不再把机器人杰夫视为照顾狗狗的工具,而是一个有智慧、有感情的“人”来看待了。
路上,芬奇的病情又加重了,无法开车,索性教杰夫开车,杰夫完全接手了驾车任务。
他一边开车,一边关注芬奇的状况。
他就像家里刚刚长大的男孩,急于要彰显自己的能力,急于承担照顾家人的责任。
芬奇的病情没有缓解,依旧在昏睡,杰夫决定外出寻找药物,杰夫带上机器人杜威,一起进了一幢大楼寻找食物。
等芬奇醒来发现时,已经晚了——杰夫因急于找到食物,中了其他幸存人类的圈套:杜威被陷阱夹成了碎片,病弱的芬奇带着杰夫(带着找到的食物)逃出超市,开车仓皇逃跑。
杰夫尚不知身处险境,但是芬奇预感不好、果然,一辆汽车盯上了他们。
逃亡中,芬奇不顾杰夫的建议,误判导致汽车卡进了高架桥,顶上的太阳能板也被挤碎。
杰夫不顾危险跳下车,强行把车子推进阴影里,才最终摆脱了追杀。
在此危机中,芬奇陷入了自暴自弃的绝望情绪,但机器人杰夫劝他要乐观,这时候,芬奇给杰夫讲了自己的过去。
末日那天,芬奇因为一个人在公司加班,所以躲过了浩劫为了生存,仅存的人类会变成野兽或者屠夫,而芬奇却变成了一个懦夫,有一次,他在超市搜索食物,不巧,遇到了一对母女,母亲对小女孩说,见到人就开枪,但是很不幸遇到另一个男人过来抢食物,几声枪响之后,母女倒在血泊中,等男人抢完食物离开后,芬奇上前查看的时候,发现了女孩书包里的小狗,芬奇痛恨自己的懦弱胆小,从此,孤身一人的他,有了一只狗狗的陪伴杰夫鼓励情绪低落的芬奇说:让我们向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前进吧——那是芬奇最喜欢的明信片上的地方。
芬奇果然振作起来了。
旧金山,是他和离家出走的父亲的约定,是芬奇一辈子未解的心结。
但行进中,芬奇的状态更差了,整日昏睡,咳血越来越多。
而杰夫,这个机器人,竟出现了气质上的变化——他不再毛毛糙糙,不再以吸引芬奇的注意力为目标,也不再和狗狗吵架。
他变得沉静了,有条不紊地处理各项事务。
他争分夺秒地开车赶路,休息时则用湿毛巾给芬奇降体温,还和狗狗说话培养感情……他在和芬奇的死神赛跑。
这一天,一只蝴蝶撞上了汽车的挡风玻璃。
从未见过蝴蝶的杰夫惊呆了。
惊醒的芬奇也惊呆了。
芬奇试探着下车,发现阳光并没有灼伤他的身体,此时,阳光中竟没有了能把人烤焦的电磁辐射,而且路两边绿意盎然,草丛里有许多蝴蝶在翩跹起舞……芬奇穿上他最好的西装,那是他为了去见父亲买的。
他坐在太阳伞下,就像在沙滩上度假一样,跟杰夫说起了自己父亲,自己的一生,以及心中的遗憾和失落。
他还教杰夫和狗狗玩抛球,当狗狗一次次把捡回来的球交给芬奇,芬奇则把去交给杰夫,以此引导狗狗去信任杰夫。
这是一个交接仪式——芬奇把自己一生的记忆交给了杰夫,也把狗狗的信任交到了他手里。
在他终于大限已到,要回车上休息时,杰夫弯着身体,像一只孺慕情深的狗狗一样,把自己脑袋轻轻贴到了芬奇的胸口。
芬奇终于忍不住动容,拥抱住杰夫钢铁制成的身体,轻轻地拍着他的背……
在狗狗的哀嚎中,芬奇去世了。
把芬奇火化后,杰夫和狗狗坐在车里,陷入了迷茫。
“接下去该做什么呢?
”
最后,他代入芬奇的想法——如果是芬奇,会做什么的?
喂狗狗。
和狗一起玩球。
似乎这么做了,芬奇就还没有离开。
这给了杰夫动力。
他继续把车开向旧金山。
他要实现芬奇的心愿。
终于,他和狗狗站到了金门大桥上。
那上面,挂着许多人寻找亲人的便条和照片,那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羁绊和对未来的寄托。
“真美啊。
”杰夫这么感叹。
最后,他在芬奇的金门大桥明信片上画上了芬奇、自己和狗狗,那是他在梦中见到的情景——一然后把明信片也挂了上去。
故事在杰夫和狗狗离去的背影中结束。
汉克斯是我的最爱,这部电影演技,哪怕机器人杰夫的情感表现都很到位。
主要还是剧情结构设定实在是有点水。
1.耀斑爆发,白天出不去,但是晚上能活动,就表示还是能解决的,至少不代表像病毒一样跑都跑不掉;2.里面经常60,70度的天气,你车子只做一个防紫外线层有什么用,尤其是当中去了个汽车餐厅,小狗跟着一起下来,70度的空气温度,大哥你试试就知道了。
3.旧金山就有臭氧保护,那不是能种植了嘛。
4.最重要的就是机器人,前面也没怎么交待这机器人多厉害,怎么设计的,就输入资料后变得人性化,这么厉害的机器人都设计出来,几个耀斑和臭氧层搞不定。
我当时在想,不能住地下嘛?
防空洞都干嘛的,美国总统怎么避难,政府没有援救组织嘛。
导致我一直没进入这个片子,就连为啥选旧金山也不是根据生存问题而是浪漫的父子问题,而且旧金山都没有臭氧问题,为啥没人留下来。
当满脑子都是对影片背景设定的质疑时,就只能可惜卖力准确的演技了,无法让观众进入到这个特殊世界里。
《芬奇》。
9分。
米格尔·萨普什尼克导演,汤姆·汉克斯、卡莱伯·兰德里·琼斯主演作品。
像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是传奇》一样,这么简单的科幻片,竟然把我看哭了。
想起年初有位大神问我是否喜欢《流浪地球》,我说当然喜欢。
他说必须是放在第一位的科幻片。
看《芬奇》,这么简单的科幻片,却感动到我了。
似乎看电影越多,越喜欢简单。
汤姆·汉克斯老当益壮,拿捏这样的角色信手拈来,就像面对亲人面对朋友聊天一样。
世界末日的电影,最终逼问的还得是人性,哪怕只是照顾一只狗狗。
卡莱伯·兰德里·琼斯饰演的机器人杰夫打动我了,他的声音简直完美了契合了智能机器人的形象,尤其是那晚在篝火旁它枯坐一夜的样子。
看高赞短评长评在意淫这是在讲“生命”、“道德”、“人性”、“科技和数据”,真是看的我脑溢血。
是的,它是讲了人性,还讲了人和机器人关系,但注意这不是重点,就好像小六子剖腹掏出两碗粉,重点要体现的不是小六子这人血气方刚,而是黄老爷的手段和当时的社会现状,不然电影就不叫《让子弹飞》而叫《古惑仔》了。
先说结论,这是一个关于使命和“我无所谓,但是狗子太萌了必须TM给我活下来”的故事。
梳理一下,看看电影的细节是怎么支撑起这个故事的。
后方高能,请看到最后!
一、生存环境影片开头交代了大的末世环境,但不仅仅是末世,同时还有不安全因素 —— 芬奇对超市里的异响警惕性很高(过往有被袭击的经历,后面的剧情也交代了)。
吓到芬奇的无人超市落下的天花板二、 短缺的食物芬奇搜寻完超市回到家,有多个镜头反映食物的不充裕。
用勺子给狗子挖完寻得的狗粮后自己舔干净勺子
自己喝刚寻得的威士忌兑了点水
乖狗子还等着主人一起开饭
结果芬奇说...
冰箱里食物也不多了,当然有那罐象征性的桃子罐头三、扫描的书接着芬奇开始从书架拿有用的书出来扫进机器人。
首先是一堆“世界之书”,意思很明确,告诉机器人世界运转的基础知识。
给这个简单粗暴(褒义)的《世界之书》点个赞,因为剧情取其字面意思就够了。
再是,人类是如何运转的。
注意这本书其实就已经显然是为狗子服务的了。
在太阳耀斑灾难中,宇宙如何运转也很重要。
最后这个不用多说了。
提一点,在末世中狗狗美容书可以被抽出来就凸显出狗子的重要性了。
他妈给的《小王子》最后是踹兜里了,没有被扫进机器人。
毕竟这个对狗子也没啥用嘛。
最后还有他们上路的时候的“南风牌”房车的指南书。
四、不健康的身体状况芬奇准备睡觉,镜头先给到他的药。
本来就已经在吃药,看完辐射对健康影响的书又面色凝重的看了一眼在安睡的狗子。
下一个镜头就是在做机器人的镜头了(而不是倒头就睡),这里芬奇已经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要抓紧时间了。
遂爬起鼓捣他的机器人。
五、Jeff出生。
芬奇装好了Jeff,对话中Jeff说出了他的四条机器人准则,前三条很有名,我这里贴一下:1)机器人必须不危害人类,也不允许他眼看人将受害而袖手旁观。
2)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于人类,除非这种服从有害于人类。
3)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不受伤害,除非为了保护人类或者是人类命令它做出牺牲。
4)如果芬奇不在,机器人必须保护小狗。
本指令优先于所有其他指令。
(后面的对话中Jeff问芬奇什么时候会“不在”,芬奇没有回答,然后就停电了。
Again,芬奇觉得自己命不久矣。
)第四条指令的优先级意味着,有其他人逮着狗子想吃狗肉的话,Jeff可以通过伤害人类的方式进行反击。
有个小彩蛋,刚刚出生的芬奇的声音是霍金的声音。
辨识度还挺高的,哈哈。
六、要持续40天的大风暴要来了怎么办,喵了个咪的,赶紧把桃子罐头吃了压压惊,再不吃可能要来不及了。
吃完桃子罐头冷静分析一波:南部北部天气都不咋行,东部人太多(意味着危险),只能往西走去旧金山。
芬奇现在在美国中部的圣路易斯。
这会儿狗子正在跑步机上溜达,芬奇分析完一波路上的补给之后,最后说“是时候出发了”(“yeah, i think it's time”),然后血就流出来。
这句话又双关了,“命不久矣”。
七、出发上路Jeff的数据已经来不及传了,最后传了72%匆忙上路,在此之前Jeff学会了行走。
芬奇拿了最后的食物和水,还有西装。
去往第一站的途中Jeff看见了芬奇的明信片,但是很多世界著名景点他都不认识(前面的《世界之书》没有完全导进去?
)。
一行人到了第一站,应该是伊利诺伊州的Springfield。
这是Springfield和莎士比亚节。
Springfield is a city 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It is the home of Springfield University, the Shakespeare Festival
这里Jeff看见了镜中的自己,意识开始觉醒。
芬奇找到了一包15年前的玉米,教会了Jeff虽然玉米不能吃,但是也要找到乐子的人类乐观生活态度。
Jeff玩的很开心,已经学会了。
八、机器人的超越玩的正开心,又一场风暴袭来。
芬奇一行跑了一小段发现躲不开了只能把房车固定在地上。
注意这里芬奇拿了红黄蓝绿四根固定桩,边安装边教Jeff。
芬奇自己安装了两根(红色和绿色),(因为体力不支)跟Jeff合作装了一根(蓝色),Jeff最后独立安装了最后一根(黄色)。
风暴吹断了三根,猜猜最后一跟钉在地上的是...
下一个镜头就是Jeff把芬奇失手掉进他头里面的螺丝弄出来了。
再下个镜头Jeff把备用胎推出来了,而且告诉芬奇:我们很幸运,南风房车安全性不好。
(基于之前扫描进机器人的南风房车指南说的)。
接着Jeff就当了一把千斤顶。
一系列镜头,让Jeff完成了在技术层面对人类的超越。
这里芬奇要给Jeff取名字了,Jeff说想叫莎士比亚,因为他们刚刚经过上文提到的Springfield。
九、信任修完车重新上路。
第二天早上芬奇被Jeff和狗子的狗叫吵醒。
芬奇说Jeff需要跟狗子建立信任,引开关于“信任”的桥段。
Jeff问芬奇什么是信任的时候,芬奇的第一个回答是:Trust is...when we eh...you know...trust...,其实芬奇并不知道什么是信任。
接着芬奇就给Jeff讲了他过去的工作小故事,但是故事里面又没有“信任”,所以Jeff还是理解不了。
然后谈话就被芬奇的咳嗽打断了。
我觉得,这里芬奇也不知道什么是信任。
十、保护好狗子!
车子开到一个小餐馆,芬奇下车走进小餐馆开始咳血,情况稍微好了点后芬奇牵着狗子进了餐馆。
这里狗子砸吧了一下嘴(饿了),芬奇掏出菜单跟狗子开始意念用餐了。
同时音乐起,这顿餐叫“free your mind”(反正是意念用餐,这里free your mind是敞开了想的意思)。
接着Jeff就不小心把车子开到阳光底下去了。
为了向Jeff说明阳光对生物体的影响,芬奇用自己做了个人体实验,这里有两个点:1.芬奇要死了无所谓了 2. 看出来是人重要,还是狗重要了吗?
这里芬奇对Jeff发了脾气,啥意思——赶紧学啊,再不学我就要没了!
注意,剧情发展到这里芬奇没有进过一次食。
十一、Jeff的成长接着芬奇教会了Jeff驾驶,时间来到出发后的第二个夜晚。
芬奇一行守着篝火看极光。
芬奇对着Jeff一番长谈,提到了“原始的情绪”“你的行为会决定你是谁”等,芬奇回车休息的时候,Jeff(作为一个机器人)的反应是“想在外面待一会儿”。
夜晚过去之后,芬奇的病情加重了,Jeff开始照顾芬奇。
注意,Jeff从这个时候开始,说话不再是霍金的声音了。
十二、Jeff的试炼Jeff开车载着病重的芬奇继续前往下一个城市,来到丹佛医院。
Jeff(机器人)带着杜威(机器狗)开始搜寻药物。
这里用了多组对称的镜头。
车里的芬奇和狗子多处对称了医院里的Jeff和杜威。
也是在这里Jeff让杜威(机器狗)留在原地,结果杜威到处乱逛把自己逛没了。
注意看捕杀杜威的这个诱饵和陷阱,这套设备的目标是——人。
这里又点了一下电影里面的人际关系。
显然Jeff的第一次带狗子测试,如果是狗子的话,狗子已经死了。
顺便提一下杜威是抽搐着它的带着网球的腿死掉的(正如一只正常狗子死掉时的那样)。
十三、Jeff的不遵守和补救剧情这里,芬奇开始被人盯上并遭到追杀。
Jeff开车出逃。
芬奇的台词是:从现在开始有新的规则,不能再犯错,我们犯不起错了。
逃亡的路上Jeff多次有自己的想法,都被芬奇吼了回去。
讽刺的是,最后芬奇自己犯了错(还是在Jeff反复提醒车高过高的情况下)。
这个时候Jeff第一时间冲了出去,把车子硬推进了桥底。
注意,这次Jeff冲出去的瞬间,芬奇是喊Jeff不要出去的,但是Jeff没有听,自己做判断把车推进了桥底。
提一下,追杀的人始终没露脸,很好。
这里重要的是“被追杀”,而不是“谁在追杀”。
十四、绝望的芬奇追杀的车开走后,芬奇充满了沮丧,想要放弃希望了,Jeff劝了芬奇不要放弃,芬奇又吼了Jeff。
芬奇回到车里,第一个镜头是意味深长地看着狗子,意思是“我不行了,你咋办呀“。
Jeff说相信芬奇。
接着芬奇给Jeff讲了他的领养小故事。
芬奇最后的台词是:饥饿让人变成了杀人犯,而让我变成了懦夫。
你怎么能相信懦夫呢?
这句台词呼应了一下现状,即,芬奇很饿(剧情发展到此刻从未进食)而且芬奇想要放弃了。
十五、芬奇的赴死和遗愿第四日白天,Jeff继续开着车向前。
蝴蝶撞在了车窗玻璃上。
芬奇胜利了。
注意,这里的胜利指的是,狗子可以活了!
随后芬奇换上了他的白西装跟Jeff来了一次野营。
这里已经是芬奇的赴死行为,细节有:1. 剧情发展到现在是芬奇第一次进食。
2. 芬奇的台词。
这里芬奇其实不是很久以来吃过最好吃的饭,而是芬奇已经好久没吃饭了,或者说芬奇已经好久没有吃固形物的饭了。
3. 芬奇的生病镜头,芬奇一直用手按着的是他的腹部,芬奇受太阳耀斑的影响得的病应该是肠道相关的病,或者说芬奇已经没有消化功能了,这也呼应了电影开头喂狗子狗粮的时候,芬奇自己只喝了一点伏特加兑的水。
4. 芬奇吃完这顿立马就吐血死去了。
所以这里芬奇已知自己的生命只剩最后的火苗,换上白西装是为了体面的赴死。
后面芬奇和Jeff的对话中,芬奇提到他其实没去过旧金山,几乎都没怎么出过密苏里州,说是因为”一直没找到机会”。
最后点了一下,想做就去做。
(这个其实老生常谈了)
Jeff说“那我们赶紧去金门大桥”,最后芬奇当然告诉了Jeff自己要死了。
最后培训Jeff和狗子玩球的桥段,实际上是芬奇对“主人”身份的一个交接。
十六、影片的最后芬奇死去之后,Jeff给芬奇进行了火葬。
Jeff有过一瞬间的茫然,但是立马反应过来,自己是为照顾狗子而生的。
后面一个镜头马上交代了:Jeff试图用手指打开狗罐头但是打不开,接着他的身体出现了本能的反应,胸腔是个自动开罐器。
——Jeff的使命就是照顾狗子。
接着几组镜头是Jeff和狗子愉快共生的关系。
最后Jeff和狗子登上了金门大桥,完成了芬奇小小的遗愿。
影片还交代了Jeff和狗子的下一站:Jeff看到了Jennifer Lee这个人贴的条,猜测Jennifer可能还活着,就带着狗子去找Jennifer了。
这里我猜想,Jeff认为Jennifer看着不是坏人所以想要去找找看Jennifer,是不是也有为狗子找一个归宿的目的呢?
——————2021/11/24再编辑——————想了一下Jeff的最后一句台词:there is only one way to find out(要亲自去找Jennifer看她还在不在)挺有意思的:1. 这个行为顺应了芬奇死前的关于“要自己去体会”的谈话(芬奇没有上过金门大桥却说金门大桥很美),即,要去尝试,要有小马过河的精神。
2. 这个行为同时又违抗了芬奇对他的警告“不要相信任何人”。
芬奇告诉Jeff的人际关系是,所有人都是危险的,见面就要开枪。
这里其实是Jeff有了自我意识后,对芬奇的否定,Jeff(基于导入他系统的关于人类的资料)认为人性还是有希望的,所以选择了去寻找“危险的”Jennifer。
还记得Jeff把车推进桥底的那段吗?
那里实际上Jeff已经证明了,他的决定是对的,芬奇是错的。
关于上面的第二点,又思考了一下芬奇出了医院被追杀的桥段,我的猜想是:“被追杀”这件事实际上是芬奇紧绷的神经下的主观臆测,有两个细节。
第一,小汽车停靠的位实际上在医院建筑外面,而不是捕杀杜威的陷阱旁,如果是心怀恶意的人想要捕杀同类,难道不应该在陷阱旁守着吗?
第二,小汽车里的人一直只是单纯跟着而已,里面的人除了是“追杀”这个目的外,是不是有可能是“寻找同类的人”或者是“寻找帮助的人”的可能呢?
如果要确定要表现是人来追杀的话,当小汽车最终停在芬奇躲藏的桥上面的时候,完全可以加一个“一个端着枪的黑影从车里下来四处寻找”的镜头的。
(写到这里,又突然想到,金门大桥上面的条子,会不会有人写“我在丹佛医院”呢?
)哈哈。
就这样。
——————2022/01/13再编辑——————针对豆友@sy-jessica的回复说“被追杀”其实还是真实存在危险的可能性更大,为此我又重新看了一次医院和追杀的片段,我依然倾向是的芬奇的臆测,补充细节有三:1. 影片多处描述了芬奇对异响的神经紧绷性,包括电影开头落下的板子、在丹佛医院下车寻找Jeff和杜威时听见Jeff搜药发出的异响(当时芬奇在一楼)、在丹佛医院芬奇斥责Jeff准备逃离时的异响,但诸多“危险信号”真正兑现了的一个也没有。
2. 我们假设在丹佛医院实际情况就是被追杀了,那么事情发生的逻辑顺序在应该是这样的:首先,芬奇,因为听到异响,准备带Jeff从医院逃离,注意此处的异响应当表示不怀好意的人从他的汽车中下来进入了医院或不怀好意的人本来就埋伏在医院里面。
接着,芬奇和Jeff逃上房车,开车上路。
再接着,这时候在医院里面的人应当从医院里面追出来,上车开始追击。
但实际镜头又是怎么交代的呢?
芬奇和Jeff慌忙上车,驶离后,立即就是小汽车发动的镜头,按照以上假设,应当有不怀好意的人先从医院追出来,再上小汽车的镜头。
还有,我特地比较了路上的杂物的位置,除了被房车撞倒的中间的三个桶之外,其他杂物的位置一点都没有变过(中间的一个桶因被房车撞倒还在微微滚动),如果有人从医院匆忙冲出来,即从画面的右侧冲到画面左侧的小汽车里,应该会碰到路线上的杂物吧?
所以我的结论是:小汽车里面的人一直在小汽车里面,并没有进入医院,而医院里面的异响它仅仅是吓到芬奇的又一次异响而已。
刚刚开车后的桶和杂物
小汽车启动时的画面3. 小汽车自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攻击性,没有车轮与地面摩擦展现急迫追击的动作,没有开枪,小汽车从半天“追击”到晚上的时候,如果注意看Jeff的车速,其实是很慢的,小汽车也只是从远方跟过来而已。
还有个点是,车停在医院门口前的那个镜头是大楼楼顶的"HELP US",虽然不能说这个字就是小汽车里面的人摆的,但是能不能说明这座楼或者是这做城在设定上被赋予的属性呢?
2022/03/08再编辑补充一点,芬奇扫描第二本书这本,作者是Richard Scarry,是一本儿童书。
所以设定是,Jeff是纯真的无邪的,芬奇是复杂的猜疑的,这也反射在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中了。
2022/03/20再编辑导演Miguel Sapochnik接受采访时说,本来电影有一段是说Jeff最终碰到了人类,人类也完全不是芬奇想象的那么恶,不过这一段因为电影时长被剪掉了。
电影拍了很多,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只是一部分。
原话是这样的:“We shot a lot. There is a whole section that ended up on the cutting room floor that was about Jeff finally coming into contact with human beings and how they were not what he expected and certainly not what his father, Finch, had prepared him for. But when we got to post, we were in the edit, there was a point where I realized that I knew we had reached the end of the movie but we still had more story to tell. I tried as much as I could to see if we could accommodate it, but it was a bigger story than we had time to tell in the time we had left to tell it. At some point we just had to make a choice. 各位老爷都看到这儿了,不顺手点个赞鼓励一下吗?
:)
很棒。
在一个由人、狗、机器人组成的家庭中,成员之间如家人般相处,三个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三种互不相通、难以揣摩的情感,人与狗之间比较常见,科幻电影看多了人与机器人之间也不难理解,而机器人与狗之间就是个全新的领域,也不是全靠想象,本片借助了人来打通这第三类情感。
但作为桥梁的人仅仅存在了很短的时间。
故事背景是世界末日,预感自己不久于人世的汤姆汉克斯设计制造了一个机器人并训练它,以便其爱犬能在其死后仍被很好地照顾。
这电影让我相信末日根本就不存在。
无论到什么时候,只要有爱,世界就能迎来新起点,只要有家人陪伴,就不必对死亡抱有恐惧。
唯一的缺憾是机器人和狗之间无法繁衍后代。
所以这个电影的结尾仍是比较绝望的。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剧情并不复杂在此不表;观影中的一些思考,有点扯淡:1,关于人性,末日下进入互害模式,芬奇除了狗和机器人谁都不信任,教杰夫的时候也是让他警惕人类。
孩子,这就是成熟的标志。
2,杰夫的脑袋里掉进一颗螺丝钉,有点像脑子进水了,自己拍出来清醒过来,所以要独立思考啊孩子们!
3,古德耶尔的名字很有意思,goodyear意向美好的回忆或者美好的期待吧(原来是个广告!
)4,打雷的时候杰夫说我有一些想法,可能是它知道闪电会产生臭氧5,小狗狗能有什么坏心眼呢有诗为证:一人一狗闯废土🐶职场新人小杰夫🤖️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证驾驶零事故🚗
当Finch抚摸着狗狗死去,他将所有关于善的念想留给了一部机器和一条狗,他说“你们玩吧”。
当机器比Finch的同类更值得托付,电影的整体基调里就有了一抹摆脱不了的灰色。
但Finch对人类的看法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拒绝、惧怕、唾弃人,另一方面他却要Jeff花时间搞懂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构成了本片的张力。
Finch的价值立足点有点类似于二战之后的某种反思思潮:作为一个物种,人类是有罪的,单个人作为它的成员都因此而蒙羞;但Finch这个个体,除了蒙羞以及有罪,他还试着接近可以为人类进行辩护的东西——他独自承受人类的苦难和希望。
在Finch死后,电影里没再出现过任何一个活人,这意味着当Finch的奋斗结束,人类整体的悲剧已经不再能够超过Finch这个个体所承担的悲剧。
Finch个人的末日早已注定,他因风暴而不得不展开旅程,但如果计算Finch生命所剩的天数,就会发现时间少得可怜,这是一趟名副其实的Death Marching,只是Finch带上了他最后希望——Jeff。
因此,如果想要在感动和感叹之余更深地理解本片,就需要明了:到底Jeff的“成长”的内涵是什么?
Jeff首先必须是一个“好”机器人,只是它还需谨守“Rule 4”,这是一条看起来是专为狗狗而设的规则,但如果把它放入上下文以及全片的背景中来理解,就会发觉它隐含着Finch对世界的悲观:在他身故之后,狗将要与之相依为命的对象,不再是人类。
由此电影旋即展开了围绕Rule 4的困难,而其中最难以克服、也一再被Jeff提到的是:狗狗并不喜欢自己,并且原因在于它还没能懂得并获得“信任”。
此处若以某种评价人工智能的眼光来看,以“信任”对一部机器进行图灵测试的金规则也是颇有道理的,而另一部揭示了信任的反面——欺骗——的《机械姬 Ex Machina》几乎可以作为本片的暗黑姊妹篇:机器会撒谎意味它提供的信息有了真正的属于它自己的目的——为了掩盖真正的动机。
一想到机器有了自己不愿被人类知晓的动机,名副其实的“不可告人”,觉得毛骨悚然。
那么信任呢?
有意思的是,《Finch》这部电影似乎在说,信任与欺骗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两个概念,也就是说,并不是一切信息全然公开,所谓“没有秘密”就会带来信任。
为了说明这点,以下将结合电影来做一些说明。
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a,Finch讲的那个关于信任的故事;b,Jeff研究狗狗的语言;对于a,Finch其实讲了个完全没办法让Jeff这个机器脑袋明白的故事,Jeff在听完故事之后忍不住提问:老大,你说的故事恰恰说明了你不信任你的团队啊,你怎么说是信任呢?
对于b,Finch告诉Jeff这么做事徒劳的,“不存在狗语这种东西”,只是“它还不信任你”而已。
a+b,这对于Jeff来说就有了根本的挑战性,说它具有根本,那是因为a、b两条其实意味着:明白信任就要能适应矛盾、理解不一致信息,能在在非分析、非语言、非(线性)逻辑之外获得另一种理解,换言之:成为人,或者说拥有人类的心灵,因为“我们人类就是充满矛盾”。
机器人能行吗?
不能。
但在Finch来看,能。
为什么?
因为Finch那个关于信任的故事最初是关于他自己的,他提到了一个把整个团队困住了的难题,他说这个问题有它的特殊性质——“不是团队所认为的硬件的问题”。
注意“不是硬件问题”。
因为机器人按照它的逻辑电路的设计——“硬件原因”——来看,是不能学会“信任”的,但Finch能解决这种问题,如何解决虽然没说,却特别提到他是独自一人解决的。
严格按照Finch所说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人类的集体有一种倾向,他们最终会将难题都指向“硬件”问题——指向物质、外部;其实面对难题,唯有独自面对,它的性质才能转变,变成是内部的、心灵的、属灵的。
到这里为止,Tom Hanks本人的一贯命题已然出现:属灵的尘世遗民如何获得在世安顿,且听他在电影中一开始的哼唱:
因此,《Finch》的全部谜底就在这里:对凡人灵魂的拯救,对高于凡人的东西的礼赞。
我想起在《阿甘正传》中片头飘落、又在片尾处高飞的羽毛,多年以来,如出一辙,令人感佩。
好了,现在的问题就剩下Jeff到底能不能做到了。
继续看到:c,Jeff是个超级好的模仿者,一个excellent prentice。
d,Finch死了。
关于c,Jeff的表现可以让任何一个带过孩子的父母都会由衷地感叹:孺子可教也!
怎么不是呢?
任何教育总是不断地矫枉过正。
比如,要孩子学会诚实,我们其实不可能一开始就告诉孩子说“你有时候得撒谎,有时候要诚实”,那孩子就乱套。
我们其实总是先告诉孩子:诚实是绝对的、是好的;然后,再慢慢地让他看到谎言在生活中各种场合的“合理乃至优质的存在”。
孩子若是能整合得好,他就“成熟”了。
Jeff正是这样的存在,他的机器脑袋很神奇,一方面,他能100%地理解和执行所获得的第一条命令,另一方面,他又能整合接下来获得的与第一条命令有矛盾的指令,关键他还似乎了解如何“视情况而定”。
这当然是让现在做AI的工程师们掉下巴的事,但在电影中一切又很合理,毕竟归根到底,Finch对Jeff的命题是这条:看着我,学着点。
连Finch一边开车一边咳嗽都模仿的家伙关于d,d很感人。
但在此处的分析语境中,它是对“看着我,学着点”指令的终结,否则只要Finch还在,Jeff就会执行“看着我,学着点”,现在Finch没有了,Jeff就迷茫了,但惊人的一跃突然就发生了,它的萌生的一句自问,让它成为了他。
“惊人的一跃”说出了信任发生的条件,它不是撒谎的反面条件:人不是通过排除一切问题、获取一切信息来信任他人的,任何基于过往经验、能力胜任度、方法有效性的判断都不会带来“信任”,当信任真的发生,人需要危险的一跃,对未知敞开自己,正如Finch说的,我们是在完全没法预料的场合里,通过自己的行动才真正认识自己。
所以,信任的发生需要理由,但与其说理由,从本片来看,不如说更需要契机、体验。
Tom Hanks的观点,最终趋向于某种道家式的玄妙,这在西方非此即彼的思维中真可算是人中翘楚,而这也许正是Hanks本身所参透的真谛。
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Finch给Jeff输入的资料,除了电影已经明白展示出来的“世界之书”、“狗狗美容大全”、“旅行车指南”……还有一本一晃而过的“自我防卫技巧”。
这本书的存在,意味着Finch对Jeff的初始期待和设定只是某种保守的目标,最多只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式的保卫者,但是后来他大概意识到那是远远不够的:要成为狗狗的照顾者,Jeff不仅仅需要首创性(initiation),还需要真正具备人类的心灵——简而言之:在矛盾之中体会善。
最终,Finch的死引发了这个目标的实现。
当他让开,狗就把球交到了Jeff手中,Jeff最终在非语言、非线性分析的、由死亡这一标志着人类生命中的终极矛盾的顶点处,在那个场景下,获得了狗狗交给的网球。
Jeff,这个与众不同的机器人,同时也接过了Finch抛过来的无形的球,相信、盼望与爱,但基调是悲悯。
Finch留在世上的最后的话,其实是这么一句:“不,不”,这是他对狗狗说的,意思是“你下来,你跟Jeff玩,去玩……”,但他其实也是对Jeff说,意思是:“它是你的狗了,我放心你照顾它了”。
……
我思忖着,这世上,说到底还是有某些独自进行着、善的人,他们发下致广致大的愿,然后奋勇地精进。
在不同的时空里,人类这种就算被毁灭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物种,由这些人一路支撑着。
末日片+公路片,总是能巧妙和精彩地去考察人这种物种的存在价值和生活意义。
一般末日片我们会看到两种常规的叙事模式:活下去,或者是,逃出去。
但逃出去也同样为了活下去,so归结成一种也行。
但是Finch这部片不一样,我们一开始就知道男主身患重疾,而且显然命不久矣(Jeff还只是个头的时候问芬奇:when are you absent,双关,一是出门的不在,二是病逝的不在),而且新增机器人第四守则“照顾好狗狗”。
影片开头就把片子以非常反常规的方式定调好了。
主演人物杰夫要死去,主演狗狗Goodyear🐶要得到照顾,主演机器人🤖杰夫要成长。
徐徐展开这段公路之旅,芬奇对杰夫的“教育”和“培训”除了一些字词如“模范我的动作”之外,看不见一丢丢“机器深度学习”的体现,最多的就是开头制造杰夫时的录入书本“灌输”知识。
我们看到的基本像是一个暮年老者在最后的岁月教导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孩,“我知道你昨天才出生,但是你要学会成长了!
”狗狗是芬奇全部意义和价值的所在。
他成为懦夫的那晚,也是他见证人类已经彻底没有信任徒剩暴力和邪恶的时候,不是太阳耀斑灭了人,而是人灭了人。
而狗狗是简单和纯粹的(正如机器人一样),保存狗狗表面上是放弃人这种人心复杂物种从而向其他简单物种建立联系,在不同物种的关联中,这个地球和大自然似乎还没“末日透”,还有一些曙光;但更深处的还是回归到人对整体人类的希望本身,人对狗的关爱是人对人的关爱的必然延伸,或者在末日的语境里,对生命本身的呵护才能让人走出彻底毁灭的深渊泥潭。
但非生命的机器人呢?
我们可不能忘记终结者和Hal900那代表着阴谋和灭绝人类的红色凝视之眼。
“机器之眼正在凝视着你the big red eye is watching you”在本片里,区分生命/非生命不是从有机体/机械组装的角度的,而是从精神和意识角度的。
眼睛是灵魂的窗口,杰夫和另外的机器小车都用“眼睛”来强调了他们的“纯洁心灵”。
更重要更重要的是,杰夫继承了芬奇的衣钵,影片最后我看着杰夫开车载着狗狗驶向金门大桥,不就只是换了一具不一样的“身体”的芬奇在开车罢了,芬奇用杰夫的“眼睛”看到了雄伟的金门大桥。
人还是有希望的,人在跨物种的联系和羁绊中重新开辟了自我救赎的空间。
P.S.这部影片的立意水平,也许正是切中如今世界人-非人(人-机、人-其他生物)边界高度模糊的哲学景象而开展的。
想到了《钛》,在人-车-赛博人之间是没有边界的。
美国的公路片真的是神作诞生源泉。
《芬奇》应该算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电影之一了,整个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却蕴藏了极为丰富的内核,把简单的事情做到了最好,这一点是现在很多的电影所欠缺的。
芬奇一辈子就是个宅男,一生都基本在密苏里没出去过,他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喜欢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
但末日不允许他保持自己的习惯,恶劣的环境让他将不久于人世,而一场离子风暴也让他不能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安静离去。
他不得不踏上前往旧金山的旅程,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事情永远不会按照你的计划发展。
而出发前,他为自己的狗狗研发的保姆机器人终于研发成功了,无数伟大发明的本意都挺离谱的,谁能想到人类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居然是发明出来投喂狗狗的。
机器人杰夫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想要尝试一切他看到的东西,但他的尝试却总是给芬奇带来麻烦:未经允许将车开走惊出芬奇一身冷汗;毫无尝试地闯入他人地盘害的机器狗杜威死亡;被他人追杀导致房车太阳能板毁坏。
让本就生命垂危的杰夫更加焦头烂额:“我知道你昨天才出生,但你也要学着长大了。
”这就跟穷人家的孩子出去创业一样,他们一腔热血地想要闯出一片天地,但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父母一把年纪了还要给他们到处借钱还债补漏。
芬奇几近绝望,也很愤怒,他一开始朝着杰夫大吼大叫,但后面他只是失望的无言,除了对杰夫失望,他也对自己失望,因为杰夫犯下的一切错误其实都是他的错误,因为杰夫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他授予的,他做不到的事也都只能怪芬奇自己没来得及教他。
但杰夫却并不气馁,他对芬奇说:“我觉得我们一定会到达旧金山,因为我相信你。
”随后他们继续上路,芬奇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在他快要不行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在接近西海岸的路上,环境居然越来越好,飞舞的蝴蝶,金黄的小花,还有久违的可以让人享受的和煦日光。
原来这个世界并没有完全毁灭,还是有适合人居住的地方的。
芬奇享受了他最后的幸福时光,然后安然离去,死在了距旧金山18小时的路上。
要是他早点出发来旧金山,他的病会不会有所好转?
享受更多美好的时光?
我们经过了很多尝试,终于发现了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事,但却已不再年轻,岁月带走了我们太多的东西。
而能找到自己宿命的还只是少数,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到达一个自己满意的目的地。
所以芬奇是幸运的,至少他死在了希望的路上。
杰夫和狗狗也在芬奇生命的终点达成了信任,他们终于成为了一个团队,也可以说是一个家庭。
信任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东西,因为值得信任的人或事是需要经过时间和受伤去探索和尝试的,我们大多数人既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那么强壮,所以珍惜你身边可以信任的人吧。
最后杰夫和狗狗到达了金门大桥,完成了芬奇未完成的使命,短暂的停留之后,他们又继续出发,去寻找新的希望。
一段路的终点也是下一段路的起点,永远在追求美好的路上不断前进。
就算面临失望、烦躁、焦虑、恐惧,我们也要学会去享受生活中那些美好,这部电影表达的内容也许很简单,但在疫情卷土重来、生活压力巨大、工作烦闷枯燥的当下,能让人心里一亮,就冲这,再忙也值得看上一看。
YO,如果你看过《爱死机》,相信让你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个系列对未来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极为限制级尺度的画面呈现。
不过《爱死机》系列同样也少不了一些如《齐马蓝》和《巨人》,这样充满柔情诗意娓娓道来的小故事。
由汤姆·汉克斯而且有且只有他主演的科幻片《芬奇》,我看完后的第一感觉,就让我串联到《爱死机》一些影片调性。
《芬奇》的剧情其实就是一部短片就能聊完的故事,格局很小事件很弱转折很轻,聊的是一个人,一条狗,一台机器人的公路冒险体会人生的旅程故事。
先别急着喷,这是褒义,《芬奇》就是这么一部看似什么大哲理大事件都没说,但又感觉什么都聊到的高情商故事。
有别于近年来科幻动不动就要把事件做大,格局打开,拯救全世界和全人类命运的选题,《芬奇》反行其道,甚至世界末日如何发生也就一两句话带过,颇有一种皮克斯版《我是传奇》+《火星救援》+《荒岛余生》的感觉。
特别是机器人杰夫反复说出的sorry,不自觉让我联动到《荒岛余生》汤姆·汉克斯狂喊sorry。
《芬奇》从主角芬奇穿着类似于太空服出现在观众视野里,周围是破败并已沙漠化的城市,幸存下来的芬奇去超市寻找食物,怎料中途遇到突袭的沙尘风暴,但好在经验丰富的他在千钧一发之际回到自己大本营。
芬奇是某个科技公司的研究机器人的宅男员工,喜欢独处并喜欢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地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太阳耀斑末日事件之后,地球臭氧层千疮百孔,紫外线肆无忌惮照射大地生灵涂炭寸草不生,地球逐渐沙漠化,芬奇虽然幸运躲过这场浩劫,但他的生存环境也被逼到极端。
不过芬奇靠着自己《荒岛余生》和《幸运终点站》的累计经验,继续在恶劣的环境下存活着(不是)。
在芬奇的大本营,唯一的活体陪伴是一条狗,芬奇尽量把这里打造成家的样子,这时他正在研制一台机器人,并把房间里的书籍扫描并置入进机器人的脑子里,想让机器人变得聪明些。
一切看起来都十分顺利,机器人已经能听懂人话并学会简单交流,但一场巨大的离子风暴正向他靠近,芬奇不得不带着他的狗还有小机器人,还有刚研制出来的机器人离开舒适区,前往他从未去过的旧金山。
于是一场充满温馨又略带刺激人机狗冒险旅程就此展开。
在这过程中他们白天要防着太阳紫外线,去沿途废弃城市觅食,还需要躲避其他幸存人类的攻击,与此同时,还在处于学习人类行为阶段的杰夫机器人,还给芬奇带来不少麻烦。
杰夫想要学着芬奇开车,在芬奇没同意下直接开走来个无师自通,结果差点把车给撞了,为此芬奇严肃道出造杰夫的真正目的。
原来芬奇绝症晚期时日不多,他当初造杰夫机器人的目的,虽然嘴里念叨着阿姆斯壮登陆月球时的金句,但他并非想要实现什么人工智能觉醒,或者人类伟大科学进程突破,而是为了给狗做个保姆机器人,以防止他离世后狗没人照顾,到后面我们也能看到杰夫胸部的构造,都是为了开狗罐头用的。
但往往也就是这样不经意的发明和建造,成就了杰夫具有思考能力,还有同理心,会做梦的机器人,但影片并不执着于惊呼人工智能觉醒有多惊艳,杰夫这样有思维意识的机器人,在芬奇眼里变成一种对未来科技成就幸运的邂逅而已。
之后芬奇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昏迷不醒,杰夫机器人出于好奇和善意,想要帮助芬奇找寻食物,结果却落入其他人布下的陷阱,损失了一台陪了芬奇多年的小型装货机器车。
危险还没结束,布下陷阱的神秘人一路跟着芬奇,万幸中他们开进隧道躲过跟踪,但车子顶上的太阳能被撞碎,芬奇不再报以任何希望。
而这时杰夫却成了鼓励芬奇坚持走下去的机器人,在这趟旅途不知不觉中,杰夫已经不再像一个机器人,而是变成了能倾听,鼓励和安慰他人的值得信任的挚友。
关于信任,芬奇一直不愿原谅自己在末日初期对一对母女见死不救,而被枪杀那女孩的包里,就是现在芬奇抚养陪伴的狗,芬奇竭尽所能想要给狗幸福一生,甚至去创造一台保姆机器人来照顾狗,也是在给自己当初的举动赎罪。
之后芬奇病情越来越严重,但神奇的是他们发现一块臭氧层的覆盖区,或者说地球的臭氧层正在修复,路途中植物开始生长,还有蝴蝶在飞舞,蝴蝶意味着破茧重生,而讽刺的是芬奇时日不多,无法去看到地球万物的复苏恢复原状的那一刻。
他们在经过绝美大峡谷风景的时候,决定享受当下,芬奇穿上正装,在峡谷间进行野餐,芬奇向杰夫聊起人类的往事,聊起自己的故事和父亲,描绘着他幻想中那座浪漫的金门大桥,并教着杰夫如何抛球遛狗,把这一人和狗的情感传承维系下去。
最后遗憾的是芬奇最终没有如愿能前往旧金山,去看看他脑子里诗意般的金门大桥,杰夫带着狗,替代芬奇完成了剩下的旅程,人类的情感在机器人身上得到延续,而新的生命才刚刚开始...
《芬奇》这部电影,看似在温情脉脉简单的剧情下,但却埋藏着更多让人发散的细节探索。
就如芬奇开头哼唱的《美国派》,其实并非表面听着这么轻松欢快,这首歌是美国民谣摇滚唐·麦克林所创作,在流行乐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首歌原版长达八分钟,到如今依然是美国人眼里经典中的经典,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解读和含义,比喻,暗讽,双关,代名词和典故比比皆是,这首歌分为6小节,有些人认为指的是摇滚的死去,也有指是美好过往逝去的怀念等等。
《芬奇》这部电影引用这首歌,显然强调了后者的含义。
世界末日,一条狗一个人的生存冒险,正常传统好莱坞大片剧情,要么是求生之余努力寻找幸存人类的大本营,要么就是来个塑造主角英雄,研发出了拯救地球臭氧层的高科技。
不过这些可以提升影片动作或者燃爆场面的戏份,在《芬奇》你都不会看到。
《芬奇》抛开这些看起来酷炫的事件,去让角色推进剧情,去让观众更为靠近芬奇,去读懂他的生命中最后的那段时光。
我不得不赞叹汤姆·汉克斯这老戏骨,他的从影之路的作品,让汤姆汉克斯已经成为美国国民爸爸的形象,这几年他的《邻里美好的一天》到《灰猎犬号》,都更为固定定性他饰演老好人的存在。
到了这部《芬奇》,汤姆汉克斯用他的细致入微的表演,又给我们展现出一位复杂主角最好和最坏的一面。
影片主题遵循的是信任,末日开始之后人类人性中最为不堪诸如不信任,胆小,懦弱,野蛮等等都被无限放大。
芬奇最初在超市觅食遇到的那对母女,女孩手里拿着枪见到陌生人就要举枪面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早已荡然无存,而当母女遇到他人威胁时,芬奇胆怯躲在暗处不敢面对,事不关己冷漠对待。
也正因为不再信任和绝望,芬奇就连自己制造出来的机器人,在开始的时候都变得无法信任,这样的荒诞在影片中的产生了好几层的奇妙反应。
芬奇和杰夫的关系,同样也让人联想到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但影片用了机器人快速学习和进化成长的概念设定,再加上芬奇本身就有绝症,更让这对父子关系产生了时间加速的神奇“化学反应”。
在杰夫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芬奇还像新手爸爸一样教杰夫如何走路说话。
但到了第二天,杰夫未经同意开车差点出事,结果被芬奇怒吼“我知道你是昨天才来到这世界,但你该长大了。
”
这句话其实就像极了平常没有耐心的父亲,看到捣蛋的孩子闯祸后,老子教训儿子的话术。
但略带幽默的是,芬奇说了“你昨天才来到这世界”,又侧面讽刺了自己的没耐心,然而深层让人心碎的含义,又是芬奇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去一步步教杰夫如何理解和学习这个世界。
等到了芬奇将要走到他人生的最后时光,芬奇又像是弥留之际的老人,向已经长大的儿子杰夫诉说着他自己的故事。
短短几天时间,芬奇和杰夫像是浓缩了平凡家庭中父亲和儿子相处的光阴,有开心幸福的,也有矛盾伤感的。
而在最后,芬奇不再像看待机器一样看待杰夫,而是把杰夫看成帮助他完成后事心愿的朋友。
当杰夫最后问芬奇还需要什么帮忙时,芬奇已不再有任何牵挂,两人握手时,杰夫像孩子一样偎依在父亲怀里,看到这里时,就连作为观众的我,都已经不再觉得杰夫只是一台机器,而是在末日中还能保留着人性中单纯,信任,善良,友好,真诚的人类,杰夫正是人类的希望,人类依然有希望。
当芬奇走上房车回头再看杰夫时,虽然没有台词,但脸上都写满了细腻和丰富的情绪,看到这虽然说不清楚感动点在哪,但就是很感动。
影片最后还好也没落入俗套,芬奇并没有最终完成愿望去到金门桥,然后站在金门桥吐血离世,而是芬奇在车上,咽下最后一口气。
人生固然充满很多遗憾,比如芬奇和父亲并没有见面与和解,以及芬奇最后也没能亲自看看金门桥,但人生也同样在路途中得到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这或许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的样子,充满愧疚和遗憾,但也在人生经历中获得感悟。
《芬奇》这部电影也正因为充满着巧思和有趣的细节,在简单的故事中有着丰富的质感,并有别于以往科幻片的硬着陆,以软着陆的方式触碰着观众柔软的情感之弦。
如果你最近片荒,并有些许耐心去慢慢跟着芬奇去体会并没有太多波澜心跳,但充满有趣和一些思考的公路之旅,那么你会特别享受《芬奇》这部电影。
好的,那对电影《芬奇》的解析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喜欢这类电影的大伙伴们观影后与我分享你的感受,也希望在这期解析能带给你对这部电影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多元成家
平淡,舒缓,无趣。
「FINCH WEINBERG, LOVED BY GOODYEAR AND JEFF.」生命重要的从来不是诞生与逝去,而是经过与记忆。Jeff是人是机不重要、小狗是人是狗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产生了联结,这就是生命和生命彼此的映照。
不知道高分怎么来的?这就是一国产网大既视感,前10分钟天花乱坠,后面流水账。没有一分钟值得赞扬。
一面说着不要相信任何人,但又总说“trust me”。即使没有太阳耀斑大爆发,很多人也是一人一狗一机器终老。《超能查派》+《火星救援》,一部很棒的旅游宣传片。最后一幕应该是在绿棚里拍的,一个裹着动捕服的人牵着一条狗在绿棚里的一块木板上大喊“世界太美了,快出来体验吧!”人总是这么自相矛盾。
一个男声机器人跟着一个男人,学习了男性视角,行吧,占世界一半的女性算啥呀,不过是剧中一个悲情故事的引子罢了。哦,片中男主害怕被其他人抢劫的心态,不过是男性自私残忍的本性造成的,可是在男主心中这确实“人类”的本性呢。我只能呵呵。
行云流水的末日公路电影,老者,机器和狗,希望与悲悯共存,比恶劣环境更可怕的是人。
工整的套路整活 完整的自说自话 正反废话文学 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少儿片?
炒冷饭炒到吐 评分简直难以置信 基本就是Cast Away内核加不超过2001的科技水平加Midnight Cowboy结局 你们想象力都这么丰富能解读出来这么多内容?Really??
汉克斯独角戏。对于爱的教育上,不如超能查派,但也还是可看的片子,有动人的瞬间。
汉克斯继荒岛余生后又一部单人表演的电影。泪点在芬奇和杰夫拥抱的那一刻。
偶尔的被打动又迅速被单薄平淡的故事线拉回沮丧,末日温情路线的电影太多了,本片桥段无一不是套路活。把平淡的故事讲的很平淡,把温情的故事讲的很温情,这叫平庸。请参考莫言的《丰乳肥臀》,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诺兰的《记忆碎片》和范多梅尔的《无姓之人》,学习一下如何把平凡的事情讲的陌生而又惊心动魄,再学习一下如何集聚情绪,在情绪高点却把惊心动魄一笔带过。事实是,平淡的故事也可以波澜壮阔,与其希望观众把自己无限代入主视角,不如想想如何把主视角感知的波澜壮阔用镜头叙述表现出来。很佩服那些看哭的人,他们真正的看懂了电影,我只是个浮躁没内涵缺少共情能力的魂淡。
我很喜歡,末日下一位孤獨的老者,一個初生懵懂的機器人,一隻溫柔忠誠的小狗,詮釋出了如此浪漫的信任。
死前教机器人养狗。故事拍的太长了,没有看着AI一起成长的那种感觉,略显无聊吧。
看不下去,不知所云。
资源名Finch。末日,荒凉,龙卷风,沙尘暴,缺水和食物,躲避其他人类。汤姆汉克斯真的老了呀。机器人三原则:第一条: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第二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与第一条相矛盾。第三条: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相矛盾。人工智能机器人以什么为动力?
今年看过最好的公路片,突然很怕我们那个时代的演员变老…
我不理解,世界末日了最后是60多岁的老头子活下来??又是一个大数据电影,乏味老套抄的很笨拙
电影世界里的机器人,我最爱的是瓦力,现在又多了一个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