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阳光和青春气息的闺房,俊男靓女谈论着周末的度假,以及可能出现的恋情和惊喜,嗑药迷迷糊糊的颓废屌丝男自然是要落单,经典恐怖片似乎都不是两对或三对情侣,而总是要有个单数电灯泡,而且总是要发挥关键作用的。
片头实验室里白色教授的聊天调侃完全让人摸不到头脑,房顶出现的类似特工装扮的人宣告好戏上场,荒废的道路和加油站里必然要有个阴阳怪气的老头,只有那只无法飞跃结界的雄鹰,确实让我们心里震撼了下下。
于是恐怖电影《林中小屋》就这样开始了。
紧张的音乐夸张的表情,在每个你以为要出事的地方,比如那个血腥壁画和舌吻狼头,却又安然无事地轻松带过。
不过放心我们的地下相关部门肯定会让好戏上演的,于是地下室的门突然打开,他们将在无意识中选择自己死亡的方式,于是在拉丁文的呢喃中,僵尸家族开始复活。
然后的剧情颇有些老套路,大黑天的去野外缠绵,不被僵尸追杀才奇怪。
原本应该聚集在一起坚守,却稀里糊涂地到处乱跑,血腥恐怖僵尸尖叫,到处都是恐怖片该有的东西,甚至在他们开车穿越隧道的时候,我有点小期望他们可以穿越出去,将这些怪物释放到外面世界,或者真的找到警察和军队来剿灭这里。
但是,可但是,隧道在最后一刻被炸毁,最后的生路被隔绝,而影片到这里略显有些拖沓颓废,除了点点小心跳还没有让我觉得那里精彩。
直到.........直到剩下的一男一女居然找到了地下机构的维修电梯入口,其实早前在房间里发现的摄像头,已经足够说明这些是场真人秀,但是为什么要至他们于死地的原因还不清楚。
原来的实验室主管曾经有台词:没办法,客户的需求是这样的”!
我以为是专门做的血腥屠杀真人秀,给个别变态的富豪客户欣赏,但其实是对恐怖片产业的讽刺,这个话题后面再说。
话说直到他们找到了地下机构的入口,而且发现了里面千奇百怪的各种恐怖生物,僵尸、独角兽、吸血鬼、活死人、狼人、吸血蝙蝠、食人魔、水妖、木乃伊!
终于,大逆转开始了!
电梯铃响,狂欢开始,各种怪物纷纷被两人释放出笼,整个地下实验室全面惨遭屠杀,这段估计是所有恐怖片爱好者的盛宴了。
其中各种恐怖各种血型,各位影迷自己慢慢偷偷半夜一个人体味吧。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最终他们逃避到类似神殿的地方,地下似乎蛰伏着超级巨大超级恐怖的怪兽,这时华丽丽的幕后解说家出现了,解释说必须完成给古代恐怖生物的献祭,它们才会乖乖地回到地下,不然他们将毁灭地球。
当女主掏出枪指着剩下的男同胞的时候,你是不是以为伟大的自我牺牲拯救地球之完美大结局要上演了!
来吧,大家一起突破颠覆下,当解说家和女鬼跌落深渊,仅存的两位主角吸口烟,安静地等待邪神重返大陆,地球正式毁灭!
这结局这是太让人意外惊喜了吧!
很多人的评里都解析了《林中小屋》对恐怖片流水线产业的嘲讽和调侃。
很久以来恐怖片都很难再取得突破,但为了满足各位观众的需求,就像电影里地下机构的台词那样,绞尽脑汁设计各种机关环节,结界催情雾温度控制烟雾效果爆破等等,只是为了他们最重要的远古邪神(即暗指观众)服务,赢取票房和收益。
就像电影里的那些研究人员一样,面对这样血腥的屠杀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甚至拿他们的命运来打赌,一面是血腥屠杀一面是举杯相庆,难怪最后看到那么多恐怖怪兽被释放,既有恐怖的感受也有报复的快感。
最后嘲讽下所谓的为了拯救世界而牺牲,我只是想说如果是我,我也会吸口烟,静静地让邪神降临吧!
每年的长假结尾都会欣赏一遍这部佳作,今年也不例外。
这个片子最妙的地方在于它把恐怖片里的烂梗都嘲笑了一遍,但如果它只停留在嘲笑一遍就完事,那它就跟《惊声尖笑》没什么区别了,它高明之处在于这个嘲笑的行为本身也成为推进故事发展的一个手段。
什么意思?
就是看别的恐怖片你总会看到不以为然的地方,而在这个片子里,导演在你感到不以为然的地方主动对影片嗤之以鼻了,但是这不是他自己作贱自己,他才没那么傻,他这个嗤之以鼻是剧情和主题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当大伙在第一次遭到僵尸攻击后,他们退回到屋里,锤哥说要封死门窗,统一行动,这个是正常逻辑下该做的事情,但在传统的恐怖片里,角色们往往会乱成一团,尤其是女主角会哭着叫着到处爬(连好好走路都不会),还要劳烦男主角搭上一条命来解救她,所以锤哥作出这个正常人都会做的决定等于嘲笑了传统恐怖片的烂梗,但影片中的操纵者马上采取行动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了纠正,因为他们要对“上级”负责,不容许锤哥这个决定付诸实施,所以强行逼迫锤哥改变主意,强行将角色们锁在了各自的房间里。
如果说锤哥的举动是对恐怖片本身的嘲笑,那么操纵者们的这个举动则是对恐怖片制作公司的嘲笑——为了迎合主流观影群体的价值观,他们刻意制造出违反常理、细思极笑的荒唐情节来。
本片的另一个高明之处在于,它把所有恐怖片都网罗麾下了。
跟韩国人宣布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他们发明的一样,本片的导演(也是编剧,他同时还是马特达蒙新片《火星救援》、《僵尸世界大战》、《科洛弗档案》以及经典美剧《迷失》的编剧)等于是说所有恐怖片的角色,包括怪物、僵尸、鬼魂、幽灵等等等等,美国的、欧洲的、日本的,它们都是从老子的这部片子里走出去的。
它们在不同的文化里(片尾西格妮韦弗所言,她是四部异形的统一女主角,人称异形之母)有着不一样的存在形式,但它们都有着统一的行动纲领,那就是吸食年轻人的血肉来满足远古巨神,从而避免巨神荼毒人间。
所以,世界上所有恐怖片都是从《林中小屋》走出去的,德鲁高达等于宣布自己是世界恐怖片他爹。
——他说得好有道理,我们竟无言以对!
[世界恐怖片导演协会]事实上还有个大巴掌隐藏在最后。
远古巨神派出怪物,时不时的在人类社会里制造小面积伤害来娱乐自己,而知情的部分人类为了稳住巨神,不得不对全人类隐瞒真相,以维持这一危险的平衡,等于是人类的安危全系于巨神之喜怒,这难道不是对电影市场的绝妙讽刺?
知情的人类(也就是本片的操纵者们)是影片制作公司,观众则是那只巨神,是它提出的蛮横无理的要求逼得制作公司拍出了一部又一部烂俗的恐怖片,当然,巨神并非故意为之,只是本性使然,观众也一样,并不是他们口味恶俗,而是众口难调,在各种意识观念、文化禁忌的限制之下,才形成他们中庸的观赏品味;制作公司也不是每次都是被迫拍烂片,很多烂片是他们为了赚快钱粗制滥造而成,就跟很多片子害怕过不了天朝广电总局的审核而先行自我阉割一样,但是归根结底,制作方总是在考量观众的感受,仔细决定影片该用什么梗,而保险起见,他们一般会采用那些最烂俗的梗。
所以,和很多认为本片烂尾的观众不同,我认为这个结尾也是很好的寓意,因为制作公司永远斗不过市场,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最后还是观众的需求摧毁恐怖片的质量。
所以说,《林中小屋》之后还是会有源源不断的恶俗的恐怖片出现,胸大脸美皮肤白三观端正的女主角会继续大哭大叫不会跑,警察仍将低估事件的严重性来不及拔枪就被怪物用刀捅死,淫荡的男女配角也会一如既往的无视周遭阴森的环境而宽衣解带并早早命丧黄泉。
这类恐怖片看的越多,就越觉得《林中小屋》实在是一部高明之作,因为它已超越恐怖,有了黑色幽默的意味。
因此我们也要感谢那些恶俗的恐怖片,正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才造就了《林中小屋》这么一部佳作。
当然,若说有何遗憾,那便是影片里没有出现港片里的僵尸,否则中国的恐怖片迷会看得更high。
V信订阅[野评人],分享更多好电影。
因为喜欢恐怖电影,于是抱着看普通的恐怖电影心态看这部电影,以为就是类似《致命湾道》一帮年轻人在林中小屋遇上杀人狂魔,被一一斩杀的故事,但是我错了,当男2还是男3(片中就没有男1)骑着摩托车冲向对面山崖,却突然撞上空中看不见的电网,象苍蝇一样被电拍拍死摔下悬崖,我惊叹:有猫腻,这里开始这部电影才真正变得有趣了,原来是一部科幻+恐怖电影,各种各样的恐怖怪物陆续登场,让人应接不暇,最为过瘾的是各路怪物(鱼人、幽灵、异形、僵尸等等,只有你没想到的)冲出牢笼把人类杀了个底朝天,然后大终极恐怖大boss出场,预示人类灾难来临,结尾了。
总体很有新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推荐。
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低声细唱,石兽、狼人、僵尸、蝙蝠、女巫、鬼魂、狂蟒、小丑,在兰香的空灵之声中手舞足蹈。
我爱这也夜色茫茫,也爱这夜莺歌唱,溺之女、桥姬、雪女、涂佛、酒吞童子、蛇骨婆、红叶狩,在怀旧的神秘仪式中唱经念诗。
一种狂想,四十九日后长出一树,百日之后树上开花,一年后长出果实,皆为女子之面;一种癫骨,九十九边萤窗异草,一百九十九页子不语,两百九十九眼聊斋志异,皆为白纸一卷;还有一种妄梦,一辆面包车装一车人,一个私服堡垒邀来蒲松龄干宝鸟山石燕一起搓麻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只鬼怪妖魔从他们的麻将牌上神笔马良。
于是,死神的团购服务——旅游,再一次在从一个活腻了地方,搬到了另一个活腻了地方,泥土还是那些泥土,树木还是那些树木,只不过,私服BUG的冗繁变态之极,根本管不了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种旅行社文案吃泡面想到的口号的氛围,为了尽显神秘仪式的狂妄,用高档榨汁机过滤肉体的血,为了标榜曲高寡和的志向,用日式铁板烧烹饪绿巨人的手。
一群开香槟的人,等待成为石兽、狼人、僵尸、蝙蝠的下酒菜,一个睥睨状的神,等待溺之女、桥姬、雪女、蛇骨婆的夜来香。
夜来香,我为你歌唱,鬼魅魍魉的眼睛闪烁,夜来香,我为你思量,神秘信仰的山崩地裂。
我自从初中开始就迷上恐怖片..从默片时代的诺斯费拉图再到七八十年代的闪灵 驱魔人再到如今的血腥暴力横行的欧美cult片市场..我虽然不敢自称是恐怖片专家 但是最起码还是了解整个欧美恐怖片的发展历程如果你是一个酷爱恐怖片的影迷..那么你看这部片绝对会高潮的 因为这片实在是太特么爽了 他就是一个集合了各种曾经你所看过的恐怖片的桥段大集合 可以说这就是一部恐怖片版的复仇者联盟..好像本片的编剧乔斯韦登还就是复仇者联盟的编剧...好吧 我想想看我到底看出了几个梗..最明显的一定是像是恐怖蜡像馆 致命弯道 尸骨无存等一系列数都数不清的B级血腥电影的老梗 就是一群大学生出去玩..而且一定得是去那种荒郊野嶺..而且这群大学生里面一定得有个荡妇负责露点 和他的男朋友打野战或者车震 然后最先被搞死的一定是他们...哈哈 这部电影简直就是在讽刺那些骗钱而又不断重复用这种老梗的电影厂商们吧..还有就是幕后黑手操控这个梗了 以这种类型的电影说实话不算多 像是饥饿游戏 还有异次元杀阵算是比较知名的幕后牛B大黑手操控 不过本剧爽就爽在幕后黑手被虐杀的场景 看的真是让我爽死了还有就是本剧最大亮点 各种怪物登场啊..简直就是恐怖片人物的同人展 让我这个老恐怖片迷着实兴奋了一把 但是即便是我其实也没有看出来所有的怪物源自于哪 所以我就说说我看出来的小丑那个是小丑回魂拿圆球脸上插圆锯的是养鬼食人(应该也是个修道士..呵呵)电梯的那个是出自异次元杀阵还有囚禁这些鬼的灵感是出自十三鬼叫门蟒蛇出自狂蟒之灾吧白面具的出自陌路狂杀脸上披麻袋那个是来自于一部非常老的电影叫稻草人的黑夜树魔是来自金刚和断头谷从电梯里跳出来的小怪物是异型有个穿白衣服黑头发的小女孩是出自游戏FEAR至于有同学说寂静岭 嗯 的确游戏里有个菊花脸怪物 但是最重要的是另外一个拿菜刀的僵尸女孩 她就是寂静岭第一部阿蕾莎的扮演者祖蒂弗兰 说到这个小女孩她简直就是演女鬼专业户..她在王国医院和39号案件里都演鬼..后面放出来的僵尸和狼人我就不用说了..一开始出来的僵尸家族我想了又想实在想不起来是哪部电影 如果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在下面说下好了..我认出来的也就这么多了 这电影虽然我很喜欢但我也只看了一遍 所以还有什么漏的我也就不知道了 总之这部电影我认为就是2012年恐怖片迷嘉年华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恐怖片爱好者要是不看这电影那就太可惜了
SCP基金会,是一个组织。
该组织受各个主要国家政府的授权和委托,且其本身运作不受司法管辖权干扰,目标为收容世界上的异常现象、事件、个体等等,并统称为“收容物”。
这些“收容物”既可对人产生物理危险,又可对世界范围的人群产生心理影响,动摇他们的个人信念,干扰他们的日常生活。
所以需要一个世界性的非营利组织来控制他们,保护人类免受其害。
听起来是不是一脸懵逼,“我怎么没有听过这样的组织呢?
”因为SCP基金会在现实社会中,是一个WIKI性质的网站,所有这些SCP基金会的设定、收容物的属性、世界观构建等,都是很多不同的人通过文档的形式接力勾勒出来的。
这个网站面向所有的人,只要你有想法,你就可以去写你认为的SCP故事。
当然因为每个人故事水平的不同,网站是有评分制度的,类似于FB上的赞和踩。
网站也会根据每篇文档的踩和赞的次数给这份文档评分。
如果分数高的,会排名越来越前,甚至成为官方文档;当然如果评分低的,也会慢慢被边缘化,甚至被直接【数据删除】掉。
安利就暂时说到这了,因为有关SCP的设定实在是太多太杂了,而且因为撰写文档的人水平不同,大部分都挺晦涩难懂的,我这里就简单说一下SCP的重要属性和和《林中小屋》的关系。
SCP基金会首先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收容”,收容的东西囊括所有,比如各种对人类有着深刻敌意会对人类社会造成破坏的怪物,就好像《林中小屋》里面电梯里的东西。
除了活物,其实也有一些像《哆啦A梦》里出现的一些神奇道具,比如《林中小屋》一开场出现的咖啡机,我觉得其实就是在致敬SCP-294 万能咖啡机。
SCP-294外观看起来就是个普通咖啡机,但是他有一个全键盘,可以让你输入任何你想输入的内容,然后SCP-294就会把你输入的东西具象化成液体输出给你。
甚至如果你足够作死,输入自己的名字也是可以的,不过后果嘛,你就会【数据删除】然后【数据删除】最后【数据删除】。
所以“收容失效”对应的就是,对某个SCP的收容发生了意外,让他们跑了出来开始肆意虐杀甚至导致整个SITE覆灭的情况。
SCP基金会在世界各地,有很多SITE,可以理解为基地,每个基地承担的功能不同,但是大部分都会收容不一样的SCP,用以观察和研究。
类比成《林中小屋》里不同国家的基地就很好懂了,电影里发生在每个不同国家基地里的惨况就是一次次的收容失效。
在SCP基金会的世界里,所有被收容物,是没有自己的名字的,为了便于管理,他们都以SCP-XXX来称呼。
但是有一些很有名的SCP也会被起外号,然后被广泛流传开来。
这里我就简单介绍几个最有名的SCP吧。
SCP-173SCP-173几乎是SCP基金会世界观里,几乎绕不过的一个里程碑,它太过于有名以至于甚至有很多人知道173但是对基金会却鲜有人知。
而且很多接触SCP基金会的人第一个接触到的名词,也就是SCP173。
SCP-173是一个异常物,或者说是怪物。
外形为混凝土构成的人形雕像,起源未知,但是对任何生命都拥有极强的敌意。
最重要的是, 一旦它被暴露在没有生物体注视的情况下,哪怕是一瞬间(包括眨眼,闭一只眼也不行,其可以感知是否有人注视)它就会进行极快移动,并扭断眼前生物的脖子。
SCP-166 魅魔少女SCP-166外观上看是一名大约16-18岁的女性人类,中等身材体形苗条,被女性员工描述为“很萌但也没啥特别”。
除了她的头发长得特别快(大约每月15厘米)之外她健康状态极佳。
但是SCP-166却对所有的男性拥有者致命的吸引力,当看到她的时候,100%的男性受测对象都对她产生了迷恋并试图求交配,无论他们原本是不是直男。
其中有70%的测试对象当SCP-166的影响消失之后这种冲动就消失了。
但是在另外30%的情况下,这种冲动变成了一种危险的强迫症状,导致其通过暴力手段来达到接触SCP-166的目的并不得不被处决。
除此之外,受到影响的男性报告说受到了一种类似催眠的感觉,使得他们变得极易受到SCP-166的意见的影响。
她本人对这一点感觉相当的郁闷,因为她更希望保持修道院的生活方式,遵从守贞、守贫和守从的信条。
但因为无法消除这种未知的吸引力,SCP-166只能被收容在基金会里进行继续的研究。
SCP-096 害羞的人SCP-096是一个约2.38米高的人型生物。
其手臂与身体严重不成比例,每只长约1.5米。
大部分皮肤完全不含色素,体表无毛发。
SCP-096通常极其温驯,当有人看到SCP-096的脸时,无论是直接看到,还是看到了视频,甚至是看到了照片,它都会进入严重的悲伤状态。
SCP-096会用手蒙住脸,开始尖叫、哭泣并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
大约在被看之后的一到两分钟时,SCP-096将冲向看到它的脸的人,杀死并[数据删除]ta。
暂时就写这么多了,如果感兴趣的人自行度娘资料还是很多的。
这里推荐一个小漫画,感觉作为入门,非常地合适。
点我其实SCP基金会比较独特的,偏偏就在于,里面的收容物与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一些恐怖生物非常地不一样,它们不落入俗套,有着特别天马行空的想象。
并且因为这一切都是大家合力设定出来的,每当你写了一篇SCP文档,你就会对这个世界深深迷恋,变得无法自拔,变得有使命感。
所以当看到《林中小屋》它有了一些SCP元素以后,说实话心里是非常欣喜的,这就说明了我们的智慧被肯定了,而且说实话,后面那段怪物大狂欢,真是看得肾上腺激素飙升。
只是后来强行扯到克苏鲁的旧神那去,然后莫名戛然而止的确是有些处理不好,但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它的深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大家对它的期望,况且,因为SCP因素的存在,这部片打5星绝对不嫌多!
《林中小屋》当初上映的时候好评如潮,我以为是像温子仁那种特别恐怖或者《恐怖游艇》那样特别悬疑,就没去看。
这次看完了,才发现这是一部完全不一样的“恐怖片”。
影片从三男两女开始——一个体育男,一个书呆子男,一个另类男;一个金发美女,一个朴素女生。
五个大学生,非要作死去一个鸟不拉屎的山区度假屋度假。
慢着,这不就是基本所有恐怖片的设定吗?
看了这个设定,你是不是都能猜到,哪个桥段是吓唬你,哪个是真章,哪个非要作死,哪个活到了最后?
如果不能猜到,是不是肯定能猜到谁最先死?
对了,这就是这部恐怖片的设定——它把观众和剧组也放在了电影中,拍了一部“拍给你看”的恐怖片。
不是金发大胸无脑美女必须要有戏份吗?
那就放给你看。
不是必须要有R级镜头吗?
脱。
不是美女必须要先死吗?
死。
观众成为了制造恐怖片的创造者,和电影里的“制作公司”一起,对男女主角的命运评头品足,下注开盘,欣赏着他人的堕落,看这部片,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不是身临其境恐怖氛围,而是身临其境剧组拍摄。
这不是一部恐怖片,而是一部电影工业纪录片。
创作者在记录一部恐怖片诞生的过程的同时,也在自嘲他们被观众的喜好绑架而创作不出好作品,同时还嘲笑了观众的品位和智商。
几个例子:大家要看金发美女,可是美女的金发都是染的——染的也要先死吗?
还有人家体育哥明明是有智商的——说大家要呆在一起,结果,由于观众的需求,非得给人吹一阵仙风,把人家吹成了让大家每人呆在一个房间的弱智。
非要让“朴素女生”最后一个死,或者死不死都不所谓,因为这是观众对电影的期待;但其实人家根本就不“朴素”,刚和教授睡完。
影片的主角们意识到自己是被抛入了真人秀之后,终于开始反抗了。
反抗的后果是什么?
他们来到了恐怖片的迪士尼乐园中,各种经典恐怖形象层出不穷,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各种盲盒,任君选择; 最后,他们来到了恐怖片的神殿中,殿中的主角就是他们自己,女制片人苦口婆心,劝女主杀了男主,“拯救世界”,其实就是拯救他们赖以谋生的恐怖片产业;而最后无厘头的结尾,男女主角坐在神殿的台阶上,点燃一支烟,看巨大的手——代表观众,从地下伸出,毁灭世界,山河融化,星辰吞没。
影片不光打破了第四面墙,而且把第四面墙筑入了电影里面。
作为恐怖片观众的我们不在墙外,而在墙里和主创们一起拍摄这部影片。
这不是致敬恐怖片,而是哀悼恐怖片产业。
唱玩各的还不止美国。
你看,日本恐怖片也式微了,贞子都能被小学生感化,一起唱着爱的歌曲。
谁让你们造出“恐怖片”这一类型片,谁让你们非要把电影归类,一部成功了就要拍一百部一样的片子?
电梯“叮”的一声,被自己创造出来的恐怖怪物吃掉,这就是下场。
《林中小屋》细评:第二次看《林中小屋》把所有的人物关系清理了一遍,观点基本支持“角色换位说”,即原有角色并非设定角色。
有人说virgin不是virgin,fool也不是fool,这个观点我十分赞同。
但是比对很多细节下来,我另有一些发现,实际上virgin等等都是实验者给予的身份设定,而并非真的符合被实验的人的真实情况:1、清纯女跟她的教授有一腿,而且从画像明显可以断定这女的是单方面很喜欢这个教授而被教授潜规则,电影里【whore:“what's not his fault? fucking his student or breaking up with her by email?”】教授把virgin给潜了,然后以邮件的方式提出分手,这里的fucking绝对不是字幕翻译中的欺骗感情。
为什么这么肯定我后面会串起来说。
2、fool在大学时代跟whore谈过恋爱,里面说跟whore仅仅only make out one,这句的翻译是完全正确的,即make out是亲密接触、接吻的意思,完全没有那种关系,而且在后任男朋友athlete面前也不可能公开说爱爱的事情,美国人还没开放到这种程度。
也就是说fool是不是处子之身,电影里没有明确交代,他有可能是处子,也有可能不是。
3、athlete雷神哥哥,他推着whore出门前说了一句,【if he's not too busy devirginizing Dana】Dana是电影设定里的virgin,而deviriginizing是非处子化的意思,是virgin加动词后缀、加反动词前缀的词语,即破处。
这里完全是雷神哥哥的一面之词,为什么这么说呢,跟1连起来下面一起解释。
4、fool听到的声音,完全不是幻觉,它是由实验者发送的指令,他抽了大麻所以才感觉像是别人悄悄跟他说的感觉,而其他人则完全内化为自己的自主意识,所以才会让fool感觉其他人怪怪的,而跟virgin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virgin完全觉得他是大麻抽多了。
【fool:everbody is acting每个人都行为怪异,Jules突然风骚了,Curt突然大男子主义了】从这个层面来说,其他人都是被操纵的木偶,他们的行为只会跟着“实验者最初设定的角色”来进行,也就有了如果他们偏离轨道,出动化学部等等手段来扳回正轨。
5、virgin 跟 智者 接吻时说:“I mean I've never...i don't mean 'never',but...”所以,这句话其实可以断定virgin有过性经历,跟1提出的证据完全吻合。
为什么之前还说I mean I've never呢?
是因为所有她们说出口的话、做出来的事都是被操纵的,她们的一部分意识是角色扮演意识,另一部分意识是自我意识,之所以她前面冒出这么一句,实际上是药物控制下的角色扮演意识说出来的话,而自我意识在下一秒马上觉醒过来,因而立马改口,这部分的证据可以从virgin当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
因而,在电影末尾virgin被指出是virgin的时候,有那么一种惊讶的表情在,她自己对这些实验者怎么会当她是virgin而感到奇怪,实质上,实验者对她是不是真的virgin完全不在乎,在乎的是,仪式中的角色一定要一个一个死去,virgin留到最后才能完成神的仪式。
其实virgin在最后关头也意识到了这是一个角色扮演游戏,她自己扮演的virgin必须留到最后才能拯救世界而举枪杀fool。
这样一来,所有的谜题都解开了。
之前为什么雷神哥哥会说3里面的话,我大胆地猜测:whore为了让virgin走出阴影忘掉教授,让雷神哥哥给virgin介绍男朋友,压根就没有跟雷神哥哥说virgin的这段不堪的历史,类似于闺蜜之间的秘密。
因此,雷神哥哥一直以为她是处女,而介绍来了一个比较老实、正直的男人来(从单面透视镜那一幕可以看出这个男人起码不是来找炮友的)。
所以综上所述,我基本赞同“角色换位说”,但这一假说不合理的地方是举枪杀fool那一段,因为virgin明知道自己不是virgin,杀掉fool没用,又何必要自欺欺人呢?
因此,我的假说名叫“角色扮演说”,所有人的行为和话语是“自主意识”和“角色扮演意识”较量的结果,在平和的环境下,人的角色扮演意识比较强(这种意识是不自觉地接受实验人员下达的指令),因而被一步一步引入地狱,而在受到一系列惊吓之后,自我意识崛起,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木偶戏,也就造成了实验室最后的大悲剧。
所有的角色扮演都是仪式所需要的,正如先知的设定、正如先知说的话,this is system这些都是仪式的一部分。
有不对或者有疑问的地方请多指正。
《林中小屋》拍摄于09年,那时候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还不是雷神锤哥,但后因MGM陷入财政危机,这部电影辗转流徙到了狮门手中,到今年才得以和观众见面。
这也算是一件幸事,狮门恰好也是拍小成本恐怖片发家的影业公司,这次《林中小屋》的口碑风评,或多或少也给狮门影业更多挺直腰杆的勇气,以《电锯惊魂》等血浆片为名的狮门,这次又带给了观众一次震撼的视听经历:You think you know? Think again.《林中小屋》是一部给恐怖片死忠的献礼,也是对恐怖片产业的一次嘲讽和揶揄。
电影本身其实仍旧是一部恐怖片,丰满的剧情和令人咋舌的恐怖场景,巧妙杀人模式设置和血腥的结尾,绝不会让恐怖片死忠们失望,而电影无处不在的反思维,反套路设定,各种辛辣的讽刺,又让电影有了新的意义。
可以说,《林中小屋》聪明的设定和恐怖、讽刺的均衡配比,正是它打动恐怖片粉丝的心的地方。
电影的开场就令人匪夷所思,两个男人一本正经谈论着让人瞌睡的实验室工作,观众的神经都要游离走了,当大家还在怀疑是不是走错了放映厅时,The carbin in the woods的电影标题却伴随着电光火石般的轰鸣音效乍现在电影银幕上,观众也突然被惊醒:《林中小屋》才不要那么无聊和套路化呢!
从电影剧情的大结构说,这其实和《饥饿游戏》的设定有些类似,两部电影中都有一个凌驾于普通人之上的组织操控着一场真人表演,区别在于,《林中小屋》中的神秘组织,必须以通过向全世界的选拔出来的参赛者提供恐怖场景,并最终期待恐怖怪物将参赛者全部杀掉,以祭祀地下的神灵,拯救全世界:参赛者对被操纵这件事是毫无所知的,而比赛的结果也关乎组织者的成败生死。
这种天马行空的科幻设定,给了在银幕前看电影的我们一记耳光:为何我们会有这么多关于恐怖场景的联想?
这些如机器般批量生产的怪物从何而来?
我们为何会洋洋得意,鄙视按照套路发展下去的剧情呢?
Answer(Da An居然是敏感词!
)其实在我们心中。
好莱坞套路化模式化生产的恐怖片,以及大量的日系、泰系恐怖片让饱览恐怖片的观众们形成了思维定势,怪物的样子也无非那么几种,所以当电影中五个青年最终误打误撞选中丧尸恐怖模式的时候,观众们不禁扪心自问:这些恐怖场景的联想,其实不都是来自我们的内心么?
我们内心黑暗恐怖念头的萌生,这次被《林中小屋》给带进了现实。
如机器般批量生产的恐怖怪物,影射的正是如机器般生产的流水作业的恐怖片,狮门自己也脱不了干系:《电锯惊魂》系列一路拍到了七,《死神来了》也拍到了五,就连《咒怨》和《午夜凶铃》,也被拍了再拍。
这些恐怖片之所以这么火热,又恰好来自于我们这些恐怖片粉丝的热捧。
于是这种恐怖片影响观众思维、观众继续热捧恐怖片出续集的循环模式,给了观众这样的思维定势:逃杀恐怖片就一定是挨个挨个死,而且一定是贱人最先死,然后一个个全部死完,到剩最后一个的时候,电影就快要播完了。
为什么?
因为观众就是上帝,我们对恐怖片有怎样的期待,恐怖片就把我们最邪恶的念头拍出来给我们看。
所幸《林中小屋》没有落入这样的窠臼,否则它也不过一部稀松平常的恐怖片。
它聪明的地方在于,先给观众平常恐怖片的甜头:大胸少女和壮男geek,吃饱了撑着要去丛林小屋野游,然后geek掏出趴体圣物水烟枪,大胸妹和狼头舌吻,壮男美女在单面镜前脱衣服,这都是观众们想要的情节。
当杀人模式开启后,我们当然会想当然地觉得我们都懂,野外逃杀系恐怖片,咱看过!
然而电影却一步步证明:我们想错了!
本以为少女也要死了电影就要结束了,geek男却死而复生,带少女进入控制组织老巢,放出各路怪物,真是恶趣味大爆发,这时候观众的思维才完全被颠覆,恐怖片粉丝也会为全屏幕的怪物大集合,恐怖片大汇总而肾上腺加速分泌,高潮迭起。
当然《林中小屋》的剧情太天马行空,以至于逻辑并非很严谨,不过这部电影的主题也很明确:认真你就输了!
咱玩的就是无厘头!
说几个爆笑的地方:1.少年啊少年,你的水烟枪太赞了,能抽能喝还能当武器。
(该物品真实造价居然高达5000美元)2.日本女鬼被孩子围着转,最后变成了一只青蛙,孩子们捧着青蛙喃喃自语,组织人大喊WTF!囧orz3.电梯里被剁下来却不死心的僵尸手!
笑疯了!
4.快到片尾时西格妮·韦弗(《异形》)又冒出来五分钟客串,说人家是处女,"We work with what we've got",咱有啥不就得用是不?
5.纯洁可爱的unicorn独角兽,变身杀人狂魔.6.电梯叮一声,全世界欢乐.7.才不要拯救世界,咱来吸口烟.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算是颠覆极了,将思维的反转玩到了最后一刻,恐怖片粉丝绝对会爱得不行。
果然2B青年欢乐多,三观不正的楼主也爱得满地打滚。
虽然不少普通青年看了没多久就WTF?!了,笔者还是忍住偷笑向广大恐怖片死忠们吐血推荐该片:这绝对是这几年恐怖片里为数不多的神作啊!
你们懂的!
翻页: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409131/?start=100#comments
神作,,,我的天哪多么动人的故事啊!
多么叛逆多么反传统多么幽默多么浪漫的故事啊!
女主按着拉丁文缓慢念出诅咒时监控室一片欢呼,争论虐待狂僵尸和普通僵尸又让幽默上升了一个度;我们不要你塞给我们的人设,俊男靓女就一定要是金发荡妇和运动健将吗?
不入群慢吞吞的走神小伙就一定是早早死掉的笨蛋吗?
一群可爱真诚的青年人,天真地走在命运设定好的道路上:海哥演的深情男孩,跨上摩托车说I never do,接着向一只飞鸟一样撞死在屏障上时我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女主在码头和僵尸纠缠变成娱乐的背景,所有人开香槟欢呼仿佛她的痛苦是幕后布景。
可真的只有热血笨蛋无知小孩才沿着这世界的虚假翻开污浊不堪的真相,随着让我们狂欢吧一场盛大的在恐怖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怪物大屠杀展开了,要我说这个创意其实掩盖了电影本身的光芒,最后女主和Marty浑身是血相互依偎着抽最后一支烟,笑眯眯地说我觉得是时候让其他生物来接管这一切了,碎裂的石梯,崩塌的地面,怪物要从深渊返回,天啊你要杀掉眼前的男孩你就可以拯救人类,可是去他妈的吧!
我们要在一起甜甜蜜蜜笑着见证人类末日的到来!
太浪漫太够劲太颠覆太炫酷了!
如果这个电影商业气息淡一点艺术气息强一点绝对会成为我的恐影前几!
可我依然为这个如此动人的故事打满分!
我擦这也叫恐怖片?
真心挺好玩儿的。开头很无聊结尾很搞笑,吐槽日本也很有趣。番茄炒大肠场面居然也没太大反应。我大概是不知不觉中口味变重了~\(≧▽≦)/~
So so 各种鬼怪造型倒挺养眼
拿血腥镜头和垃圾剧情恶心你。
挺颠覆的一部恐怖片,前半部分不乏搞笑,后半部分很“人性”。
被牛逼到了!啥都有啊!各种神展开!开头还有okgo的歌。。。
整个寝室一起看的。着实看不懂
前半段还挺无聊的,直到锤哥被[哔——]…觉得大麻男好萌什么水平←_←从[叮——]开始就爽爆嗨翻了~
恐怖片范本,本子太绝了!
The.Cabin.In.The.Woods.2011.REPACK.720p.BluRay.x264-HDEX
WTF...为什么没有Freddy?没有Texas chainsaw?没有娃鬼?是因为版权太贵买不起吗?还有为什么没有泰国降头,清朝僵尸,意大利吸血鬼?也太把美式chic horror太当回事了吧。
挺有想象力的阿,哈哈
各种高科技啊
惊悚程度倒是一般,但是创意包装还不错……所以这部片的中心思想是virgin和fool也有春天?Athlete和Scholar两个大帅哥逞英雄主义反而死的好早……难怪我的春天迟迟不来……
乱七八糟....可以改名<妖怪大作战>可能还喜气些~~~~
扯上神明、仪式这些大而不当的东西就无趣了,早点儿放出怪物乱炖替代阳痿僵尸家族不好么?
怎么说呢,不至于看得昏昏欲睡觉得浪费了时间,也不至于惊喜连连,最后有点看不懂。起初还是为了锤哥的短发发型去的
人们喜欢把简单的往复杂的想,什么本片暗示了整个美国恐怖片制作全过程,holy shit!!!
一部献给所有恐怖片影迷的集大成cult作。一边讽刺着恐怖片的俗套,一边讽刺着爱看恐怖片的变态心理。然而影片值得提升的地方还是有不少,纵观全片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竟然是开头与假狼头接吻的段落,比结尾爆发的影史级血腥奇观不知道惊悚多少倍。
如此高智商的电影果然豆瓣又一次6.0了. 林中小屋拥有所有恐怖电影的套路,但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痴情怨女不断受折磨的老套情节, 片中提到很多关于人性, 公祭, 牺牲, 对象却不是片中的上帝,而是坐在观众席上的你我. 话说要没有你我这样喜欢恐怖片的人,又怎么有这么多恐怖片牺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