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看了朴赞郁今年的片子Thirst。
香港译作《饥渴诱罪》,国内译《蝙蝠》。
网上有句话是说到心里了,one of the best few movies of the year and surely the best of vampire movies.好的电影大概总不会落入genre的桎梏当中,也就是不会被类型片定型。
看完之后除了久久无法平静,还有就是觉得不能简单的把它定为vampire movie。
更别跟我说这是部恐怖片,或者爱情片。
基本上这个片子有两个故事原型,导演把这两个故事巧妙的渗入参合,两个主角的心理变化极之微妙。
Humanity第一个故事说的是男主角宋康昊作为虔诚的天主教牧师,要到欧洲为一个病毒实验室献身,甘心感染病毒以求为人类献身。
结果一天天下来他满身开始长脓包,然后内脏腐烂,吐血。
在输血抢救不治之后,他复活了。
于是作为一个奇迹生存下来,又为其他得到他祝福的人类带来奇迹。
不过后来他发现,他嗜血。
原来当时救他一命的是吸血鬼的血。
在人性的不断挣扎中,这个圣人变成了一个魔鬼,更加讽刺的是,宋的盲人老牧师朋友求他把自己也变成吸血鬼,这样就可以看一眼这个世界。
导演可以安排上帝的使者跪求撒旦,不能不说是一种对宗教,信仰的讽刺。
乍看就是一个试图把一个人的信念放到极端的两个位置来讨论人性的吸血鬼故事,并且同时表达导演对宗教的态度。
而不是落入俗套的什么吸血鬼杀人狂,或者努力不吸人血保持人性的吸血鬼,或者收服吸血鬼的使者。
Mad love/Morality第二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和智障丈夫和三八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子,泰珠。
她被养母安排和智障儿子结婚,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
厌世的情绪,双眼的欲望。
她是个没有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女子。
每个无法入眠的夜里她冲到大街上狂奔,让赤裸的双脚和身躯感受夜凉如水的无情,以自虐的方式发泄。
直到她遇到男主角,一个在黑夜里把她抱起,再把她的双脚放到自己鞋子里的男人。
从此她的情欲像绝提的洪水,完全的吞噬对方。
当男主角忍不住以利齿咬她的时候,那种嗜血和对爱欲情欲贪婪无比的索求,合二为一。
此后两个人合力杀死泰珠的丈夫,把他永远的锁在了湖底。
可是两个人从此之后每一天都活在歉疚和心虚之中,不停的看到死者的幻影。
其中一幕两人做爱的时候,死掉的丈夫却满身湿漉漉的夹在两人中间。
超现实的镜头表达人物心理,果然够朴赞郁。
如果导演不说大概很多人不会知道,这个故事的蓝本其实是一本1867年的法国小说,Therese Raquin。
说的是一个女子和能力有问题的丈夫还有bossy的养母一起生活,同样也是养母要自己的儿子和女主角结婚。
偶尔一次因为丈夫想去伦敦发展,结识了男主角,结果两个人相爱并合力杀死了无辜的丈夫。
可是两个人从此无法入眠,无法相处,因为到处鬼影幢幢。
结果在不断的撕扯和角力中,两人逐渐对对方产生杀意。
最后两个人在女子的养母面前双双自杀。
在THIRST当中,两个人到了后来,由于宋知道泰珠设局让他杀人,一怒之下把她杀死。
可是又在万分复杂的情绪中把她救起。
整个过程就是掐死她,忍不住欲望吸干她的血,可是在她断气之后,又痛苦的要往她嘴里灌自己的血,血欲交融,让她复活成为另一个魔鬼,feme fatale。
她就说了一句话,“杀死我或者救活我,你都会后悔。
” 两个故事渐行渐近的结合在一起,对于宋来说,他的灵魂始终有着人性,可是却在疯狂的爱情中堕入了魔鬼的怀抱。
他无法避免自己爱上魔鬼,为她开杀戒,摒弃信仰,或者说看到世界的真相。
可是最终既然无法拯救爱人,他只好带着她一起消失,瞬间永恒。
临自杀之前有一个些许耐人寻味的剧情,他来到教堂附近日夜守候期望得到福音的驻地,强奸其中一个女子。
一说为了毁灭人民的信仰,让他们心中的圣者泯灭。
还有一种说法是,男女主角杀了智障的男子之后,再也无法回到先前的状态全身心的拥抱爱人,他如此的怀念与泰珠之前的温存,只希望在消失之前能够再拥有一次她的爱。
在日出之前,宋驱车带着泰珠和其养母来到悬崖上的大平原,一个无处可逃的地方,一个日出之时就会离开世界的地方。
泰珠醒来之后先是想进办法躲藏身躯,逃过阳光的炙烤,可是到最后知道无论如何都要面对死亡的时候,她气馁的拿出那双又旧又大的皮鞋,温柔的穿上,然后挽着爱人的手一起看日出。
据说朴导演对这部近作的满意程度超过了以往他的任何作品,而本片也因其情欲场面被冠以韩国版《色戒》之名。
事实上《蝙蝠》的尺度根本无法同《色戒》相比,唯一一个有些竞争力的画面就是片尾宋大叔的那次露点。
脱胎于西方吸血鬼的故事,本作里的男女主角的吸血鬼形象却与传统中的那些同族们大不相同,虽然也都有着不可思议的能力,虽然也必须靠吸食血液来维持生命,虽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血液来发展成员,但给人的感觉就是区别甚大。
病发时口吐脓血、浑身水泡的样子很恶心,根本不能跟西方吸血鬼那优雅而又危险的气质联系在一起,虽然男主角也很儒雅,女主角也很危险……与“复仇三部曲”相比,《蝙蝠》带给读者的刺激也许并不大,剧情方面标新立异,却远没有复仇系列那样给人以残酷的震撼;然而它所探讨的关于人现实与内在的那些矛盾,未必就没有复仇系列那样来得深刻。
区别在于,复仇系列将残酷完全暴露出来,就是要让观众感受主人公的痛苦;《蝙蝠》却不同,它反而是在用幽默的手段淡化观众的紧张情绪,被反复玩弄的,却一样是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道德问题。
我爱你,不管怎么样都爱你。
你太坏了,我只能杀了你,然后和你一起死。
这就是我从《蝙蝠》中看到的。
电影从一个憋着情欲的偷情片变成一场高潮迭起的吸血鬼片,最后回归于海岸边的一场日出和一双鞋,不得不赞叹导演在文艺片和好莱坞口水片之间的游刃有余。
相铉是个善良的神父,一直克己复礼甚至不顾生命安危去当志愿者。
可见他对于生活的平淡和克制也是不自然的,他也想要改变,想要在别处的另一种生活。
而泰举就是一个对于枯燥生命十分不满的少妇了。
她有情欲却无法排解,每夜晚上赤着脚出去跑步(话说韩国的街道真的有这么干净吗?
),直到两人在夜里相遇,相铉给了泰举一双鞋——虽然大了点。
两个不完整的人,在情欲的控制之下,对于自己的歪逼斜屌没有办法。
激情的故事就开始了。
在不断的你侬我侬,日久生情之后。
相铉发觉自己被骗了。
抱着人道主义的想法他杀了自己的爱人。
可是爱终归是爱啊,自己本来已经是孤苦无依,就像是韩国街头上游荡的孤魂野鬼,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爱人,她已经是自己的全部。
不知道在吸爱人的血的时候相铉是怎么想的。
就像饿的像条狗的时候,狼吞虎咽一阵之后,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把自己的血给到了泰举。
作为常人而言,自己是一个吸血鬼,一个如花似玉的女人解放了你,不嫌弃反而觉得你很有趣,你唯一的想法只有和她在一起。
因为即使是作为蝙蝠,也害怕孤独的呀。
泰举变成吸血鬼之后精彩的电影才开始。
话说我就是因为她在天台上被相铉倒着拎起来那张GIF动画才开始看这部电影的。
昔日沉闷的苦修的神父,昔日略显神经质的绝望的主妇,都得到了完美的释放。
男主角变得英俊帅气,女主角变得异常迷人。
当所有的美好都展现出来,他们和现实世界的黑暗也已经格格不入。
就像我们看到的所有高级的美好都高高在上一样。
相铉和泰举导演了一场绝美的杀戮和救赎。
相铉隐忍的本质让他依旧走在良知的道路上。
而泰举放浪且不受控制。
最终相铉毁掉了乡民对于他的崇拜,与泰举一起燃烧而尽。
所有用自制,善良等一些道德上的东西绑架在人身上的都是生命之不能承受。
所以泰举拼命求生,她好不容易逃离了枯燥的家庭,一群精神病人,解放了自己,不用再夜半奔跑,好不容易可以恣意妄为,不用什么都看婆婆脸色,好不容易可以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掌控,对于自由有了把握,这个时候要她死,除非是和自己的爱人一起。
但是到底有多爱呢?
最终她一直在咆哮,好像两只蝙蝠都在哭泣,最后所有的爱情都化为灰烬,爱情的信物也掉在了地上化作最后一个风镜。
真正的爱应该是我爱你,无论如何我都爱你。
你好你坏,我都和你一起。
这才是自由之爱。
神父啊,卸下你的防备,好好穿上那双鞋!
朴赞郁的影片总是将所有情绪都积攒到最后才大爆发,而且大爆发时仍然隐忍着、遮掩着,生怕这种大爆发会失控、会殃及池鱼以及无辜人等。
于是,看这部133分的影片时,前80分钟都一度有一种朴氏江郎才尽的错觉(看《亲切的金子》时一如是),直到第二个吸血鬼的诞生。
两位彼此深爱的吸血鬼互噬对方的场景,几乎是我所看过的朴氏作品中给我最大shock的一组画面,即使OLD BOY中切舌、生食章鱼,怕也无法与之等同。
似乎也只有复仇三部曲的开篇之作中裴斗娜和申河均的几组镜头可与之等观(孩子落水、申河均石头葬姐的那组镜头,裴斗娜被宋康昊电到失禁的那组镜头)。
而在金玉彬也化身为吸血鬼之后,故事流程就渐渐变成了宋康昊的赎罪之旅和金玉彬的杀戮之行。
宋康昊赴死前特意到露营地猥亵女信徒,就是为了打破自己的神圣形象,令其他人记得自己的恶,同时也令那些人可以回归现实。
特意加入这个场景,实在是一个充满东方灵性的妙笔,失去尊严失去尊重比选择赴死更需要勇气,而宋康昊仍然去做了。
而宋康昊除了因误会家暴而错杀了申河均外,只杀过盲神父一人。
之所以杀盲神父,大抵是因为盲神父为了自己能够复明,变成吸血鬼也在所不惜的真实面目。
这种和道德相背离的利己主义,这种背叛信仰的疯狂,是宋所无法忍受的。
所以一直到死,宋会为错杀申河均而充满负罪感,会为将金玉彬变成吸血鬼令其随心所欲杀戮无辜而懊悔,但却从没为杀盲神父而自责过。
另外,最后一组镜头,身体化为飞灰,而那双定情之鞋掉落尘埃的画面,怕也只有悲天悯人而又残忍无情一如朴赞郁者,才能拍得如此令人肝肠寸断。
标题:影评:《蝙蝠》:罪恶与人性的解读 ■ 入评理由:韩国国宝级导演朴赞郁“复仇三部曲”后又一力作,62届戛纳电影节入围影片。
■ 片名:《蝙蝠》 ■ 导演:朴赞郁 ■ 主演:宋康昊 金玉彬 申河均 ■ 上映日期:2009年4月30日 韩国 ■ 读家:宋绪新 ■ 推荐指数:★★★★★☆ ■ 一句话点评:一个吸血鬼偷情的爱情故事,一个关于罪恶与人性的另类解读。
自从听说朴赞郁下一部作品叫《蝙蝠》开始,我就一直很期待。
前三次人性与血浆的纠结让我对“仇恨”这个词所代表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知道这回的拧巴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与快感。
从网上下载了《蝙蝠》,看过之后,不禁为自己鉴赏能力有限而感叹。
一方面,是语言障碍的原因(英语还能听明白一些),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很难有精力注意朴赞郁的镜头语言,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看字幕和理解相对难懂剧情上,思考着主人公为什么要那么做,看过一遍之后知道自己错过了很多意味深长的镜头,不得不再跳跃着重新看一遍全片;另一方面,电影主要是在探讨人性与罪恶之间的关系,但是其中在人性面对罪恶的动摇过程中,一些细微的情绪转变与潜台词都是通过演员不易察觉的表演变化体现出来的,如果不是在一个类似于电影院的密闭、黑暗的环境下集中全部精神,很难把导演所发出的的全部信号都得以完整接收,这也是我这部电影看了第二遍的另一个原因。
说实在的,如果要想把这部电影比较完全的理解透彻,像我这样的一般观众应该看二到三遍,第一遍了解剧情,欣赏演员的表演,体会电影所要表的思想内涵;第二遍关注导演电影风格的体现,比如镜头的角度、衔接与剪辑,更深一层的体会导演赋予这部电影的深层含义,以及理解在第一遍观影过程中没有明白的那些意向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第三遍注重电影配乐在影片中的作用,体会导演与演员的呼吸,察觉拍摄过程中整体气氛的逐渐变化。
《蝙蝠》讲的是一个吸血鬼偷情的爱情故事,只不过这种偷情被赋予了某些道德层面上的借口,给这种罪恶找到了合理性的解释与情感的开脱,从而使这个故事显得格外的凄美与动人。
宋康昊扮演的是一位想拯救人类的神父,想消除疾病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他在一次自愿加入某致命疾病疫苗试验过程中,感染了病毒,和他一样感染该病毒的其它500人都死了,他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输了吸血鬼的血,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可是能让他继续活下来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不断的吸食别人的血,但是他人性的良知告诉他不能犯罪,幸运的是,一个自愿献血的神父与一个卧床昏迷的病人成为了他事物的来源,就这样,一个带有人性的吸血鬼就这么诞生了。
宋康昊奇迹般复活的消息在他回到小镇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奉这位神父为神灵,都想让这位神奇的神父为自己生病的亲人祈祷,以使他们早日康复。
在宋康昊为一位申河均扮演的“药罐子”祈祷过程中,发现他们原来是小时候的朋友,于是在申河均母亲的热情邀请下,他经常到申河均家做客,打打麻将,期间和命运悲惨,没有经历过真正爱情的申河均妻子金玉彬渐生情愫,二人在享受偷欢快乐的同时也被这种背叛行为的罪恶感折磨着。
在宋康昊主动告诉金玉彬他是吸血鬼后,二人的关系起了微妙的变化,宋康昊想带着金玉彬远走高飞,而金玉彬却想利用宋康昊把经常欺辱自己而且无能的丈夫,申河均置之于死地,在一次故意安排的钓鱼活动中,宋康昊把申河均推到了河底,并用大石头压住他,不让警察发现,本以为从此二人可以没有障碍的欢度二人世界,没想到他们内心的痛苦其实是有增无减,因为他们总是不由自主的幻想着申河均湿淋淋的身影在他们身边游荡,无论他们在吵架,还是在同床共枕,甚至两人在做爱过程中,身体中间也夹着一个申河均。
在一次疯癫的吵架之后,金玉彬无意之间把她利用宋康昊杀害申河均的真相说了出来,致使宋康昊非常愤怒,在申河均母亲面前掐断金玉彬的脖子,一股鲜血从金玉彬的嘴角流出来,这时候宋康昊人性的情感使他追悔莫及,他不想看到自己深爱着的爱人就这样死在他的面前,于是他不顾一切,割腕放血,想让金玉彬能够喝到自己的血进而复活,他成功了。
但是喝到宋康昊的血也使得金玉杉感染了那种病毒,必须不断的吸食人血,从此金玉彬不断用杀人的方式获得人血。
一次麻友们在申河均家打麻将的过程中,申河均被杀的真相被全身瘫痪申母揭露,金玉彬大开杀戒,人性已经荡然无存,面对这一切,宋康昊非常纠结,一方面是自己为了爱情救活了自己的爱人,另一方面,这种无法原谅的罪恶也是他一手造成的。
最终他选择了人性的灵魂,抛弃了人性的肉身,带着爱情与自己亲密的爱人拥抱着迎接那火红并且致命的阳光,二人在日出之后化成两堆灰烬,唯一留下的,是那双见证了两人爱情的皮鞋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无比的漂亮。
本片在色彩运用上,基本上可以说是自杀式的大胆。
黑、白、红充满着整部影片。
“黑色”代表着压抑、绝望,是宋康昊眼中世界的颜色,本来抱着拯救全人类思想的宋康昊,自从成为吸血鬼之后,在欲望的不断使之下,内心中希望被残酷的现实赶走,他周围的人虽然都披着一身人皮,但是背地里却都在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申河均和他的母亲欺辱金玉彬,以及经常到他们家打麻将的麻友们背后的故事就是这一点的集中体现;罪恶感与人性不断的斗争,自己也在偷情与后悔之间不断挣扎,他与金玉彬在医院偷欢开始之前,不断劝说金玉彬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以后不要再来了,这表面上是在对金玉彬劝导,实际上是对自己的祷告,“神圣的主啊,请宽恕我的罪行吧”。
“白色”代表着重生与希望,是重生后金玉彬眼中世界的颜色,起死回生的金玉彬在恢复正常后做得第一件事情就是唱着歌把屋内本来是深色调的墙都粉刷成白色,并在屋顶装上无数盏白光灯,这是一种对自己重获新生心情的释放,看到了白色,她就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与兴奋。
“红色”是鲜血的颜色,是两人之间爱情的颜色,用一部时下很火的美剧片名来形容这种爱情再合适不过——“真爱如血”。
两人感情每一次的重大变革都是通过鲜红的血来表现的。
当金玉彬看到宋康昊躺在地下从输液管内吸着病人的血时,她知道了宋康昊是吸血鬼;当宋康昊杀死金玉彬后,也是从她嘴角淌出的一缕鲜血,唤起了宋康昊对爱情的留恋;最后两人面对大海,等待红日的出现,当鲜红的太阳从海平面渐渐升起时,海水也被这鲜红的太阳照得成了血海。
从整部影片的效果上看,这种大胆自杀式的尝试,非常贴切的反应了导演所要表现的剧中人物的精神世界,是整部影片烘托气氛过程中一个极为闪亮的一笔,极具朴赞郁的电影风格。
东方的吸血鬼电影,把握的不好容易不伦不类,但是就《蝙蝠》的总体观影体验而已,朴赞郁还是把握的非常不错的,电影的前半部分较为舒缓的以文艺片的路径展开,镜头非常的流畅自然,精致稳重,其实这也是韩国电影很大的一个特色,从奉俊浩、朴赞郁、李沧东的电影都能体会到韩国电影镜头的一种独特的味道,沉稳、精致,一点不浪费资源的恰到好处,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匠气,但是个人感觉,能如此有条不紊的把握镜头就是一种很大的成功,这不仅需要才气,更重要的是功底,从摇镜头、反打镜头或者特写以及运动镜头,都稳扎稳打,设计精巧,安静内敛中却积蓄着巨大的爆发力。
在《蝙蝠》中,从画面的构图以及景深的处理,都延续了复仇三部曲的特点,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不是很多,一般只在正反打中有,细细观察会发现整部电影还是以全景镜头居多的,全景镜头主要是表现人和周围事物的全貌,对于气氛的渲染和营造来说是有较强的效果的,《蝙蝠》中的全景镜头布局较为的精巧,不杂乱,有条不紊。
电影中人物关系的处理也较有特色,故事其实很简单,电影开始时有好几线,前半个小时就已经很顺利的理清戏中的人物关系了,对于主要演员的个性也交代的较为清楚,而戏中男女主角之间戏剧矛盾的却不是一次交代,只是从情欲这个点展开,到了后半截才开始很明确的展开各种矛盾,故事主线较为的清晰,电影开始交代神父的十来分钟十分干净利落,但是从转牛角尖的角度个人感觉有些许的毛糙,有些剧情来的略显唐突(个人感觉),但是都是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一点都不影响电影的出色。
关于剧情,这部电影故事张力不大,非常出色的地方是朴赞郁对于一种人性面对爱情的一种游离状态的描绘,更为讽刺的是男主角是一个虔诚的神父,却迷失于情欲或者说是爱情之中,犹记得片子女主角金对宋大叔说了句话:别总惦记着人性,我们又不是人!
但是她忘了一点,爱情是基于人性之上的,这是女主角的角度,对于宋大叔而言,对于一个本来虔诚的神父而言,他要挣扎的去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孰轻孰重,个人感觉电影中对宋大叔那种内心斗争的挖掘还不够深,有点流于表面,宋康昊在这段表现的较为死板,不够深入,但是总体来说表演的还是较为到位的,但是相对于他在《杀人回忆》里面的出彩表现来说,的确大打折扣了,女主角在前半部分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后半部分,特别是变成吸血鬼以后的表演有点矫揉造作、虚张声势,但是到了最后海边悬崖后,表现的又比较到位了。
整部电影,最大的冲突升级有2段一个是孽缘的产生到宋康昊掐死女主角然后再让她复活,另一个是到整片的结尾,个人感觉第二个段落的整体张力不足,或许说是到了从第一个大冲突到下一个冲突之间有落差感吧,就全片而言分析,朴赞郁把握的有些许突兀(个人观点)。
结尾段落,在宋康昊做出最后的抉择后,他先去了那帮虔诚信奉上帝的教民露天聚集地,“象征性”强奸了一位教民中的女孩,当然这是他在演戏,他只是为了那群无比仰慕甚至是信奉他的教民彻底的唾弃他,一位如此虔诚甚至神圣的神父做如此苟且之事,几乎可以击溃那群教民的信仰了,而这也是他想达到的目的,他为什么在临行前做如此之大逆不道举动,(如果不去分析这一段,或许你会发现这段就没有必要拍了,因为最后就是一段与这无关的了断了,只属于添加这段,或许是对于信仰破灭的一种隐喻,其实也不是隐喻,因为已经表现的如此之明显了)一切都可以说明,他已经彻底放弃自己的信仰了,也许希望那群教民可以不把一切病痛寄托于所谓的祈祷之中,把人性从虚无不切实际的信仰中解脱出来v。
这其实是人性之举,金在被他掐死复活以后的各种恶行,其实也只是他人性黑暗面的一个另体,也就是他一直压制的黑暗面的放大,后面发生的一切让他看清楚了自己身体里潜藏的黑暗对立面,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看到自己的信仰是如此不切实际,一切只能是自我去救赎,信仰破灭,但是人性尚存,摒弃人性的爱下去,或者是把爱情抹杀来成全自己救赎自己,两者不能并存,但是最后他做到了,他选择了自己和爱人的殉情,在临海的悬崖上看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然后两人紧紧相拥化成灰烬,这样,他就能永远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了,也完成了自己人性的救赎。
结尾意味深长,精致的镜头、如画版的日出和大海,完成自我救赎的殉情 给整个故事一个完美的收尾。
最后是整部电影的风格,极其的“朴赞郁”,极端的黑色、干净利落,血腥与大尺度性爱画面并存,看完整片,印象深刻的是那无处不在的殷红的血,极端的血腥,哥特式的整体氛围,古希腊式的悲剧,B级片的大尺度,实在不得不大呼过瘾!
其实纵观当年韩国影坛的2部佳作《母亲》与《蝙蝠》,主旨都侧重对人内心斗争的挖掘,母亲是关于母爱与人性,是一段自我救赎和自我毁灭之路,而蝙蝠是爱情与人性、信仰的斗争,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相对于《母亲》,《蝙蝠》在整体上略逊于《母亲》,母亲更为圆滑,而蝙蝠还是有一些噪点,但是都不失为是佳作!
你还想要我的血么?
你需要更多的字数么……展都没展开,不好意思====== ■入评理由:今年戛纳评委会奖,朴赞郁自述是最沉重与最黑暗的个人作品。
■片名:《蝙蝠》 ■导演:朴赞郁 ■上映日期:2009年4月30日(韩国)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颠覆你在以往见过的吸血鬼形象,难以抑制的渴、疯狂崩溃的爱。
影迷口味、B级片情趣、哥特巴洛克西方古典悲剧,这是过去的朴赞郁。
当金知云改造完东方式西部片、奉俊昊再创犯罪惊悚题材新高,下一棒的朴赞郁翻出了多年前读过的左拉小说《泰蕾丝·拉甘》(中译本名为《红杏出墙》,讲述一对通奸男女遭受了鬼魂的可怕折磨),他选择了更加偏锋的吸血鬼。
光从剧情梗概上就可以得知,影片血浆程度远超《我要复仇》,再有毫不掩饰的情欲场面,这部片子看上去本应是前所未有的圆满。
但事实并非如此,《蝙蝠》是部难以形容的怪味片,它的诡异程度远远大于此前的复仇三部曲和机器人小品。
我们已经不能用玩心太重来掩饰朴赞郁的肆意妄为,他根本不想去理会观众的保守底线。
电影一开始讲述了神职工作者因意外变成吸血鬼,重点讲述牧师(吸血鬼)的内心挣扎,他无法抑制吸血的冲动,又害怕死后会下地狱。
很快,电影成了偷情男女的道德负罪,与吸血鬼无关。
龚古尔曾评价原著小说,称那是对悔恨做了一次杰出的病理解剖。
《蝙蝠》描述了牧师的心灵忏悔,他在通奸杀人后内心充满悔恨,带着一颗有罪的心存活,痛苦又不得解脱。
牧师想掩饰自己的吸血鬼身份,掩盖不伦关系的事实,后来更不想谋杀败露,见不得人。
与之相反,少妇精力旺盛,她在牧师身上找到欲望河流的决口,无所顾忌,一步步把对方还有自己拖进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牧师以仁爱自居,不想踏上了一条通往邪恶的道路。
虽然自身堕落,拥有超能力的吸血鬼身体,但人性没有泯灭。
他要喝血也是偷偷摸摸的,宁可不要新鲜的,吸食病人的血、和信徒做交易,也要主动远离杀人放血的卑劣行径。
相反少妇获得重生后,她就暴露了吸血鬼的天性,滥杀无辜。
正如少妇劝诫牧师所说的,救我或者不救我,你都会后悔,《蝙蝠》描述了这种致命的诱惑,正如牧师变成吸血鬼后只能靠血液存活,否则只会导致自身的毁灭。
遇见少妇后,牧师就疯狂地爱上了对方,弃理性和道德于不顾。
少妇不信教,她只想逃出那个病态家庭。
她光着脚在午夜的街道上狂奔,利用惨遭虐待的错觉,搔首弄姿眉目传情香汗淋漓,激发了牧师的妒忌和愤怒,牧师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最终酿成杀人惨剧。
《蝙蝠》由开场处起就是白色的医院病房场景,借助诡异的推镜和离奇的场景讲述了牧师的死而复生。
也许白色不能完全等同于光明,但少妇的家居装饰原本是冷冰冰的色调,死气沉沉令人不寒而栗,后来双双变成吸血鬼后,屋子被粉刷成白色的天堂,形成鲜明反差。
有趣的是《蝙蝠》到了结尾才出现洋溢着金黄的暖色调,这跟奉俊昊的《母亲》不谋而合,两个电影都是上来就通过音乐开场,希望观众赶紧进入那种观影情绪。
朴赞郁大量尝试了黑色幽默的喜剧手法,牧师当然想不开,他要自杀了断,结果怎么都死不了。
他主动让老师“掏心”,对方态度立马转变,好一个讽刺。
牧师原本对上帝无比虔诚,结果在堕为吸血鬼后变得麻木空虚,然而信徒们依然对他不离不弃,期望能有奇迹出现,最后牧师让他们的幻梦破灭。
影片有多处身轻如燕的飞跃,中间有一段还被用来抒发情感,少妇在牧师的怀里,忽上忽下,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刺激。
打麻将的场景更是奇怪,普通闲谈就像调情对话,死去儿子和瘫痪母亲就如同鬼魅般的存在,看得人心惶惶。
相互折磨、爱到不能,常人都看得到这些,可影片还是太跳了,很多人会难以接受。
然而只需要有穿鞋那种灵光一现的细节,我就对朴赞郁充满敬意,那远要比什么目瞪口呆和情欲交织来得更有意思。
【北青报】
为啥朴赞郁片子里的妞我个个喜欢!
《我要复仇》的裴斗娜彻底摆脱了我心目中的脑残形象,让我幻想很久如果我遇上这种妞会怎么被她上了……《老男孩》的姜惠贞一脸天真,但是笑起来也是妩媚丛生……《亲切的锦子》李英爱大御姐让我从头爽到了脚,让厨子和大夫都去死吧,复仇女神才是姐姐的王道……今天看了《蝙蝠》,我被金玉彬萌得一塌糊涂,小眼睛眨巴眨巴就知道她一肚子坏水,但是又一脸无辜,好了,妞,我知道你是无辜的,让我一起去死吧……《我要复仇》傻小子去执行了荒诞无比的绑架计划,尸沉湖底,也算是场轮回报应。
《老男孩》老爸剪断了舌头,精神完全崩溃,生命除了罪恶已经不剩下什么……《亲切的锦子》不论是变态老师,小正太,还是老警察都统统被锦子征服,除了毁灭似乎没有什么更正常的结局……《蝙蝠》除了化作阳光的灰烬神父还能有别的选择?
OMG,可恶的女人……你就是个有罪的男人,就算你生活平平淡淡,懦弱无能,你脑中疯狂想法让你有了比性高潮还爽的感觉你爽完了还那个逼样你又能怎样……你想我怎么这样,这也太他妈变态了我是不是有些问题你自我忏悔内心斗争个不停偶尔把想法表达出来,周围的人都说你原来如此闷骚……知道你遇见了那个女人……总是有那么一个妞,外表清纯可爱,瘦弱面带病态,能看得出来她的生活是有不堪回首的过去,你一见她就像是贾宝玉见了林黛玉,我靠,这个妹妹我他妈的好像在哪见过……往往就是这个妞主动进攻,你面对她全无招架之力,你们嘿咻完了你一边喊着真他妈爽一边心里琢磨着我怎么这么快就射了……你听完了她悲惨的过去,充满了怜爱,你像是个圣人一样和她做爱,你终于看到了她久违的笑容,你太他妈的伟大了,你做的不是爱,是救赎……姑娘展现出以前不曾有的魅力,内心坚强澎湃,你把这些归结为你自己的功劳……你的性能力从你身体中逐渐释放,你都惊讶你居然如此牛逼……这时候姑娘突然给你一个转变,她告诉你其实我不需要你,你走吧,姑娘说我玩完了……你慌张,你惶恐,你痛不欲生……你发现一个事实其实不是姑娘需要你,是你需要姑娘,你离不开她。
你发现其实在你见不到姑娘的时候她的心还是没有从以前的伤痕中走出,她爱是她,可爱的笑容下扭曲变态,根本不在乎你的感受,她开始冷淡你,而这时你开始抽风……你问自己,我是不是爱她,就是答案是否定的你满脑子还是她,你除了屁颠屁颠地跟着她你别无选择……她还是不搭理你,你恨他恨得咬牙切齿,你也预感到了继续跟这个姑娘在一起一定不会有好下场,你下定决心分手,可是你见到她除了支支吾吾地说:我是真的爱你,你真他妈的说不出来别的。
她更漂亮了,她独立,她知道她要做什么。
她告诉你不要管她,她还是背着你玩点自残的事情,你当然看不下去,你怎么能看着她这样,无论如何你要跟着她,你甚至觉得她搭理你都是对你的施舍,没准过了几年你才会突然明白,其实她也离不开你。
疯了,全疯了,你的爱变成了偏执,你知道不会有结果,你隐约感觉除了毁灭不会有别的结局……那么……就在一起吧……你现在唯一能理直气壮地说你不曾后悔,是啊,你怎么能后悔呢,她就是你的欲望,追逐她她的过程你生命充盈得都快荡漾了出来……所以别他妈说红颜祸水,她还是她,她一直就是她……除了玩不起没有别的……去看看阳光吧……
作者:罗杰·埃伯特发表日期:2009年8月12日译者:八月三十一评分:★★★(四星为满分)
韩国的朴赞郁是当今最成功的恐怖片导演,也许是因为他的恐怖片总是不止于恐怖。
他似乎在探究令人震惊的人性深处。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既能在恐怖片粉丝网站上获得赞誉,又能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上赢得评审团奖。
他最出名的电影是大师级的《老男孩》,讲述了一个男人被俘虏并被囚禁多年,他猜不出任何原因,也没有人告诉他任何原因。
现在是《蝙蝠》,一部血淋淋的吸血鬼电影,出人意料地讲述了一位罗马天主教牧师的故事。
牧师是个非常善良的人,这一点对故事至关重要:首先,他的死是因为他自愿成为致命的医学实验的对象。
他在接受了被污染的血液后复活成为吸血鬼,这当然不是他的错。
他也没有开始去咬无辜受害者的脖子。
由于他可以进入医院,他可以从昏迷病人的静脉滴注中吸取他所需要的大部分血液,而病人也不会抱怨一两升血液的消失。
顺带一提,他的吸血声非常清晰;朴赞郁有一种能让观众感知到角色活动的诀窍。
这位牧师由韩国明星宋康昊饰演,他很年轻,尽管他发誓要保持贞洁,却被闯入的吸血鬼血液唤醒了一种迫切的肉欲。
也许吸血鬼让我们着迷是因为他们的行为不是出于作恶的欲望,而是出于一种需要。
牧师被他朋友的年轻妻子深深吸引。
我们已经看到他是多么愿意帮助不幸的人,现在这个被她生病的丈夫和他泼辣的母亲虐待的可怜女孩唤起了他的仁慈。
她也爱他,且非常感激他,以至于她原谅了一切,甚至是他吸血鬼行为的细节。
牧师与他的吸血鬼天性作斗争,并试图造成尽可能少的伤害。
而女孩毫不犹豫:一不做,二不休。
很快他们便沾满了鲜血,以至于这部电影变成了一部具有恐怖特色的喜剧。
最终效果并不像它可以达到的那样好。
电影以一个负责任的牧师为开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承诺要与吸血鬼行为的哲学困境作斗争——就像现代最棒的吸血鬼电影《生人勿进》那样。
尽管看到年轻妻子如此迅速地、心甘情愿地转变很有意思,但朴赞郁太过热衷于感官和肉体上的过度行为,这令人感到失望。
吸血鬼电影由来已久,而茂瑙的神作《诺斯费拉图》(1922年)从一开始就为吸血鬼电影树立了很高的标准。
吸血鬼的魅力何在?
也许是因为他们往往超然尊贵,熟悉夜道,且通常穿着得体。
一成不变的现实吸血鬼会像晚期瘾君子一样没有吸引力。
如果你必须用无辜者的血来获得永生,那就没什么了不起的。
不管怎样。
电影的存在是为了将我们的欲望伪装成我们能够接受的东西,而《蝙蝠》有着不可否认的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朴赞郁提到了他的故事来源,即《黛莱丝·拉甘》,爱弥尔·左拉的1867年的法国小说,1953年由马塞尔·卡尔内拍成电影《悲哀的桃乐丝》,由西蒙·西涅莱和雷夫·瓦朗主演。
我敢打赌,如果朴赞郁不提左拉的小说,就没有人会猜到,特别是因为小说没有牧师和吸血鬼。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电影的审慎魅力
一直把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奉为经典的暴力美学电影,无论是杀人手法的残忍,复仇计划诡异,还是镜头的唯美,场面的血腥都相当的极致,到达一个颠峰。
《蝙蝠》同样是一部充满了血腥与杀戮的作品,与复仇三部曲所不同的,电影故事情节加入一些神幻的元素。
男主角是一位神父,在一次实验中奇迹般存活了下来。
众人认为神父是具有神灵体质才得以存活下来的,奉为神人加以膜拜。
其实是神父感染了不明血液才存活下来,导致身体上发生异常的改变,要通过吸食人血来维持生命,害怕见到阳光,在吸血后身体变得异常的强大,能飞檐走壁,力大无比,听嗅觉敏锐。
这似乎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定的吸血鬼。
神父,通常是一个教堂的负责人。
神父除了要主持弥撒及婚礼外,为垂危者祷告、告解甚至驱魔也是神父的职务。
而吸血鬼嗜血、吸取血液的怪物的意思,是西方世界里著名的魔怪,之所以说是魔怪,是因为他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既不是神,也不是魔鬼,更不是人。
导演把神父与吸血鬼这样两个对立的角色叠加一个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矛盾是令人难以想像,既博爱而又血腥。
男主角在精神上依然像神父一样进行布道救世,但为了存活下来必须吸人血,为了不伤及无辜只能在病房内吸食病人的血液维持生存。
当男主角遇上了那个在家不断受婆婆、丈夫欺凌的女主角时,俩人之间发生了奸情,他想拯救这个不快乐的女人,杀掉了女主角的丈夫,为了让女主角复活并把女主角也变成了吸血鬼。
而女主角在变成吸血鬼后,基本不在受神父的控制,对路人、医生、麻友展开了疯狂的厮杀。
男主角对于吸血鬼、神父这样双重身份令他万分纠结,一边要恪守神的旨意一边又放纵自己的情欲。
他背负着神的名义偷偷在病房内吸病人的血,为了打破自己在别人心目神话地位强奸了他的仰慕者,他不想满足师傅的愿意让师傅成为另一个吸血鬼杀死了师傅,他为了让麻友存活下来伪装了吸血现场,为了制止女主角继续杀人的行为只能将其毁灭。
正像女主角杀人后对男主角说的“杀死我或者救活我,你都会后悔” 。
神父最后只能选择在空旷郊野外与女主角相拥,暴晒于阳光下,灰飞烟灭,那一幕凄美而令人叹息。
太重口味
为啥看完这部电影后反而对朴赞郁有点儿失望?也许是里面的血腥杀戮或者是被剪辑过的无黄版本所致?不过朴导始终没有放弃欲望和道德这条旧路,只是有时残忍太过直接和暴露反而让人心生一种距离和陌生感。朴导对演员挑选的独到品味让整部片子也不至于逊色到哪去。
【1.5】用这样的题材去讲信仰与爱的破灭与重生,其实是比较合适的。但奇观和隐喻制造得太多,扰乱应有的节奏,整部电影都几近失衡。
不知道拍这种电影 意义是什么
Comédie d’horreur ou film d’horreur comique ? Une mise en scène bigarrée et grandiloquente ne dégage qu’une vacuité aberrante.
我以为我准备好了……
冗长的烂片,看得非常想吐,情节莫名其妙,男主角长得难看,我发誓再也不轻易看韩国电影
玩残了~
那一刻金玉彬被汤唯灵魂附体!给这部电影一颗星我一点都不羞愧。没有牙的吸血鬼。
左拉《红杏出墙》(又译《泰蕾丝拉甘》)原著,故事核心是三角恋、情杀、互害……这部片子跟左拉情节没有多大关系。
如果没看过《生人勿近》、《暗夜之女》或《唯爱永生》的话,估计会更惊喜些
HIGH。
是為我所不能欣賞的範疇……什麽亂七八糟的。
期待了2年的片子 终于看到了 可惜从原来的evil=live变成了现在的thirty.看前三分之一 我觉得我这两年白等了 看到后三分之二 朴赞旭就是朴赞旭!怪诞 香艳 血腥 走投无路的宿命 这就是爱情 这片看的我想做爱
神父与恶妇的不伦情事,始于夜游,终于日出。清纯与放荡的一体两面在金玉彬身上表现得很好。
对朴赞郁和宋康昊失望了一把
充满着情欲、矛盾、内心的冲突的电影就是这么吸引人啊~几场高潮戏的处理都很出色~
韩国范儿的吸血鬼片子。。。
朴赞郁这电影可真玩CULT真是玩到绝,玩到爽了,可惜剧情乏善可陈,故事新意不足。
看完最后一场,神父的鞋子落地。恍惚间我竟觉得看了一场林俊杰的MV。“怎麼忍心斷絕,忘記我不變的誓言,我眼淚斷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