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更屌絲了- -所謂‘不顧一切拼命掙扎’也沒看出來..是我沒文化..........嘛去看前田就是了..這角色也無所謂演技不演技了== 萌就是正義xD
初次接触这部《苦役列车》,是在13年,当时特别迷森山未来和高良健吾,反而前田敦子真倒没听说过。
当初看这部片子,第一感觉就是很闷,很有昭和味,很碎片却又工整,是一部复古情怀的作家式电影,也是一部诚意制作。
今年看了小说,再回过来看这部电影,卧槽,导演山下敦弘太他妈牛逼了,niubility!
比如,一般人翻拍的话,会利用闪回插叙,点一下男主角贯多的学生时代,或者用倒叙点一下男主的文学造诣,但是山下敦弘却没有这么做。
又如,插入了前田敦子这个人物,重新塑造了作品的高潮,提高了作品的深度再如,堪称神来之笔的尾声,先是,高桥先生在选秀节目上的突然登场,冲突过后,是荒芜的芦苇荡中觉醒的男主,诶哟,不由想起了《一首朋克拯救地球》+《黄色的眼泪》+《地狱为何恶劣》,手法高,情怀足,我给满分!
老实说,原作小说并不算神作,甚至不算优秀。
虽然得了奖,但说到底,不过是几处心理描写写得棒,故事本身没啥特色,只是一部波澜不惊的小说,但是呢,这部片子却不仅还原出了小说那股屌丝平淡味,更关键的,增加了很多细节,提升了故事的完整度与人物的性格,使得电影比小说高了一个等级,遂成为了一部佳作感觉这几年日本不少导演,流行起了怀念80年代,或者说掀起了“致青春”电影的潮流。
断断续续看了几部。
同样改编自小说的《横道世之介》,以及中村义洋的《大家·再见》,无不透露着往事如烟,青春犹在的情怀。
这份追忆,也属于城市化浪潮中的80/90后,他们的童年,他们的青春,他们的二三十岁,也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经历着城乡的差异分野,经历着事业高低起伏,经历着二代、屌丝、凤凰男、剩女、绿茶们该经历的一切。
许久没有接触大陆的小说了,相信中文界也有朴素的文字,记录着我们的青春,期待不久的未来,我们也能在影院里,搭上属于我们的《苦役列车》。
看完这部片子,首先想说,日本人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实在令人惊叹,至少非常能够打动我,非常的写实,写实的残酷。
也许是因为我最近的心境和北町很相似吧,那种世态炎凉,我最近也体会过,所以才能有所共鸣吧。
影片开初,两个单纯的19岁高中生,成为了好朋友,这种友情是很纯洁的。
但这种友谊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北町父亲因为性侵犯而坐牢,剩下北町在青春年代背负着沉重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担。
在日本这样等级森严的社会,家族名誉的毁灭,会给个人的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直接导致北町辍学,成为搬运工,因为没有收到良好教育,无法很快在事业上突破,再加上贫穷,导致其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感觉周围的人瞧不起自己,最后总爆发,和北町、康子友情破灭,交不起房租,人生走向最低谷,被人群殴,人生真是悲惨到无以复加。
其实何止日本,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社会何尝不是如此。
社会各个阶层、圈子泾渭分明,人们通过你的收入、家境、工作、穿着、谈吐、女友等等在潜意识里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也不能免俗。
儿时,老师和同学们依据成绩而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你会看到成绩优等的学生只和优等生玩在一起,差的和差的玩在一起,很少有看到“越界”的现象,即便越界,成绩也相差的无多。
至于小说和电影中,优等生和差等生成为情侣、铁哥们的情况,在我身边,几乎没出现过。
而这种人人心中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才是造成北町最后悲剧的真正原因。
试想,即便正二和他的女友,没有瞧不起他(其实正二虽然潜意识里瞧不起她,但做的不算过分),北町也会因为自己无休止的要求被无数次的拒绝、正二事业起飞自己却原地踏步而和正二友情破灭。
他的心结没有打开,所以,总会感觉周围的人在瞧不起自己,其实,是他自己瞧不起自己。
当他面对康子时,羞涩胆怯到像一个认错的孩子,当康子答应他做他的朋友时,那种被人认可的狂喜,都可对他的心理形成印证。
当然,穷则思变,北町的心结,也只有自己能解。
所以到后来,他感谢正二、康子,感谢他们曾经的友谊,放下心结,不再怨恨他们,则是他走向人生起飞的一个暗示。
之后他偶然在餐馆里看见电视机里的高桥,他的那份执着,深深打动了他,以至于他不惜以和两个陌生人打一架的方式,验证着自己对理想的执着。
“我想写”,而他也最终在人生潦倒的最低谷,开始了对自己梦想的冲击。
到此,影片戛然而止,我们无法知道北町最后如何,但可以肯定,凭他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写作的坚定,他一定会看到生活一点点的变化,甚至起飞。
那时的他,再见到正二和康子,也一定会坦然的微微一笑,毫无怨恨与责怪。
不知当二位在电视或者书籍中惊讶的看到北町或者其名字时,会作何感想?
则只有他们俩知道了。
好片。
森山最后跟高良健吾说,谢谢你曾经把我当做朋友。
觉得在那一刻在主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一直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朋友,就算是对于身边的一两个可以称做朋友的人,也有一种束手无策的隔阂感。
对这段关系的不安从来不曾消失。
这句谢谢可能是一种普通的道谢,但是我觉得主角是跟我一样的人,一种感情的绝缘体,不过是企图用这句话来为两人的关系画上句号,用这句话把两个人的感情扔得远远的,扔到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
逻辑是这样的,如果当爸的在儿子还上小学的时候就做了强奸犯,当妈的因为这个丑闻抽搐过去了,然后从此以后这个儿子没了社会地位没学上甚至没有了容身之处,那么他一定是个无恶不作吃喝嫖赌不务正业满嘴脏话从内到外都是肮脏恶臭的混混。
他小的时候是小混混,长大了以后是大混混,以后的人生都是黑暗没有希望的,就只剩下装满了苦涩日复一日的单调。
乍看之下电影似乎在传达某种对于身世宿命的无奈与挣扎,而这个价值观在库管大叔的腿被机车压残之后,尤其彰显了出来。
不过电影显然有更多的层次,而这种层次又通过描写主人公外在和内心的矛盾表现了出来。
首先说北町这个人,他对于价值观的理解是扭曲的:他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唯一的爱好是读书,只有在和别人掏心掏肺的时候,才会别别扭扭害羞无比的说,自己唯一的兴趣是读书;但他对于自己从小出没于风月场所这件事倒是毫不避讳,甚至还略微有些骄傲。
他自卑到极点,觉得所有人都瞧不起他,甚至臭木耳马铃薯外地人穷大叔都瞧不起他,因为他没上过高中还有强奸犯老爸;但他表现出来的不是谨慎或者谦逊,反而是过分的自大,瞧不起正二的女友不是东京人,瞧不起穷大叔捡贝壳,欺软怕硬不付房租。
他最矛盾的地方在于与人的交往。
看上去他是个死皮赖脸没脸没皮不知廉耻的嫖客,但实际上却是因为他太过于单纯,完全不知道社会上人与人相处应有的虚伪。
他甚至知道自己不应该只跟兄弟聊上女人跟女人聊上床,但是他不知道怎么掩饰自己。
他喜欢就是喜欢,赤裸裸的喜欢,每天在长凳上等着,被拒绝也等着,就是死气白脸的等着,不管会不会对对方造成困扰——而这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很不正常的。
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大叔的腿被压了之后,只有他一个人站在一边完全不帮忙,但却是他跑过去跟人家喝酒还给人送钱。
大叔得意的讲自己年轻时代歌手梦的时候,正二懂得笑眯眯的附和,北町就只会讲风凉话然后招自己一身埋怨;但最后却是他不怎么动声色但是很坚定的一句“我想写点什么”“我就是想写点什么”把大叔从切掉了两根脚趾却没有保险金的沮丧里拉了回来,以至于他最后站在了类似于“梦想日本”的舞台上。
所以说北町其实是一个极端理想主义和极端现实不正常的结合体。
然后再说说正二这个人。
如果看这部电影很有代入感,把自己以第一视角套入了北町的话,那么正二绝对是个讨骂的角色。
一个菜鸟,爬的比哥高不说,还搞到了女大学生当女朋友,最后看哥没用了,说绝交就绝交,干脆利索,头也不回,简直就是混蛋。
北町骂他说,凭什么哥要看电影你就不爱看说还不如回家,找了个爱看电影的女朋友自己就屁颠屁颠的成了影迷,我的电影和她的电影有什么不一样?
其实我完全能理解这两个电影有什么不一样。
北町不理解是因为他太单纯,我能理解是因为我也在社会上生活着,为了过得更好我知道怎么见不同人说不同话唱不同角。
所以说正二其实代表了大多数人,“正常人”。
他身上的矛盾就是所有人的矛盾。
他要装作喜欢听别人唠叨捡贝壳之类的琐碎,他要装作不介意借钱给明知道不会还的人,当然他也要装作自己其实很喜欢看电影。
他只有和北町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会说别人坏话会承认初中辍学其实是件很帅的事会脱光了跳到冰冷的海水里游泳。
他似乎是喜欢和北町在一起的时光,他们一起混的时候他笑得非常纯粹毫不做作。
但他同时又讨厌真实的自己,他看见真实的北町就仿佛看到了脱去掩饰后的自己,粗俗下贱,让他觉得窘迫不安。
所以他宁愿远离北町,去所谓的技校的同学聚会去找女大学生当老婆。
这不是一个关于奋斗母题的电影,所以电影最后没有讲北町有没有写完书会不会大卖,也没提正二过得好不好大叔有没有当上十佳歌手,他只是在说,大家都在活着,用各自的方式。
不管你是想活得满身棱角还是想活得圆滑舒适,你总能找到自己的方式。
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过来好像也可以。
没想到为这个三颗半星的电影写影评,觉得看完总想写一点,并且排名前几的影评都不得我心。
人生对于男主来说,就是苦役列车。
父亲是强奸犯,他没有家庭的关爱,读完高中就去打工。
整部电影,他是表现得要多让人讨厌有多让人讨厌,而这些讨厌又让人觉得他很可怜。
他有一个愿意让他拖欠四个月房租的房东,但是他认为不交房租天经地义,不断装可怜欺骗房东。
他有一个真心对他好的朋友,愿意和他一起去风流场所,愿意借钱给他,愿意帮他向喜欢的女生交朋友,他也是一次次透支友谊。
他有一个很善良的潜在女朋友,尽管他很无赖很邋遢还小小地骚扰了她,但她还是愿意交朋友,只是他想要的,只是性。
他看不惯身边的人,看不惯大叔追求唱歌梦想,看不惯大叔捡了海鲜带回家给老婆,看不惯朋友能交到女朋友,他看不惯这个世界。
其实他看不惯的,是别人拥有自己想要却又没有的东西,他以为,全世界都瞧不起他。
我认为,这就是可恨之人最可怜的地方,其实他想要的,都出现了在他面前,别人的信任,真诚的友谊,女孩的爱,只是,家庭造成的性格,让他看不到这一切,也没有能力去抓住这些。
最后沦为世界最不需要的人,活得痛苦又悲催,最可怜的部分,其实在于此,而不在于别人怎么对待他,因为他这个样子,只能被世界抛弃。
PS:男主演得好。
声明:非专业影评人,就是写着玩儿,喜不喜欢您随意就好。
近期阿duang准备推出【看电影●读小说】系列,梳理下自己的观影历史。
当然,并不奢望能整理多少,毕竟阿duang是个很懒的人,有一部是一部吧。
本片改编自日本小说家西村贤太的同名小说《苦役列车》,荣获2010年日本文学芥川奖①。
电影上映于2012年,入选当年日本电影旬报②十佳。
影片讲述了一个很丧的故事。
主角北町贯多(森山未来饰)上五年级时,父亲犯下性侵罪,全家自此分崩离析。
自暴自弃的北町贯多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了工作,没有学历的他只能靠当搬运工卖苦力为生。
没有朋友,家人也不在身边,每天下班后,贯多就靠买春和喝酒打发时光,唯一的兴趣是读书。
在工作中,他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日下部正二(高良健吾饰),这个名字,嗯,的确很日本。
活泼外向的正二像一束阳光照进了贯多的生活,让他对生活重新产生了希望。
然而,在慢慢相处的过程中,贯多发现了自己与正二的生活的格格不入。
终于,在一次聚会中,酒后的贯多因出言不逊,与正二两人不欢而散。
失去友谊的贯多,鼓起勇气去找自己暗恋的书店女生樱井康子(前田敦子饰),也惨被拒绝。
北町贯多重新回到了那个一无所有的自己。
影片结尾,贯多拿起了笔开始了写作。
本片的主角北町贯多大概是少有的那种让人很讨厌的主角,优点没几个,缺点一大堆。
首先是意志力薄弱,猥琐堕落,好吃懒做,却又贪图享受。
贯多初中毕业后,都快十九岁了,一直没有个稳定的工作,由于学历低,只能找些体力活,如果能安安心心的认真工作,虽然薪水少些,倒也可以好好过日子。
却染上了酗酒和买春的不良习惯,所以多年来也没攒下什么钱,经常出现拖欠房租被赶走的事情。
其次是敏感自卑,嫉妒心强。
影片中出现的正二也许是贯多唯一的可以称得上朋友的人,他的出现对于贯多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贯多心中的黑暗,唤醒了贯多对于生活的希望。
然而,正二最终跟贯多的分开,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两人决裂,表面是因为一次聚会中贯多不小心酒后失言,用脏话侮辱正二和他的女友,这是意料之外;然而,即便没有酒后失言,贯多恐怕跟正二也会渐行渐远,这是情理之中。
原因是两个人本就是不同世界的人。
一个阳光积极向上,一个猥琐自甘堕落,也注定了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
尽管北町贯多这个角色不会讨人喜欢,但阿duang却觉得这个角色最大魅力就是真实。
如果抛去父亲作为强奸犯的极端设定,贯多其实就是一个有着诸多不完美的普通人。
也曾想过改变,只是没有勇气;也曾想过敞开心胸,只是害怕受伤;也曾想拥有友谊,拥有爱情,却早已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也曾想过上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却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当然,阿duang在这里并不是想替贯多洗白,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贯多把一切责任归咎于父亲和命运,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
影片中,正二也指出了这一点。
所以,与其说是犯下罪恶的父亲摧毁了贯多的人生,倒不如讲是贯多自己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只是,作为观众的我们,怒其不争时,也别忘了,贯多也只是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脆弱和不堪,也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哪怕那只是个幻想。
北町贯多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本身一无所有,渴望友谊和爱情,却又封闭自己,只会抱怨命运不公,不去改变自己,不敢面对现实,选择用买春和酒精暂时麻痹自己。
所以,对于他而言,人生宛如一列充满苦役的列车。
所幸,他还有唯一的兴趣——读书。
也许只有在书里,他才能找到对生活的希望和幻想。
影片结尾,贯多拿起了笔,可以看作是开始了对命运的抗争。
这个角色由日本知名演员森山未来饰演,演技相当了得,把贯多的猥琐自负刻画的淋漓尽致。
本片风格写实,镜头大胆,展现了日本底层的灰色生活。
同名小说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也很出彩,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读读。
下期预告:电影《孩子王》,改编自阿城同名小说,导演陈凯歌。
本期就到这里,回见。
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观影感受,理性探讨,喷子勿扰,谢谢!
注:①芥川奖是为了纪念日本大正时代的文豪芥川龙之介(1892-1927)成立的,要求作品是纯文学短篇作品,是日本文学界很出名的奖项之一,有点儿类似中国的鲁迅文学奖。
②《电影旬报》是1919年7月创刊的日本电影杂志,也是日本最古老的电影杂志,是日本很有权威和影响力的电影奖项
个人公众号:阿duang看电影
故事简直就是《悲惨世界》,只不过北町贯多还没来得及犯罪而已,估计是没有胆量犯罪(如同片中他甚至因为工友的受伤而放弃收入略高的岗位)。
一个社会底层人的真实写照,如果说真有“屌丝”的话,北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屌丝,他甚至于连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都没有,哪怕是犯罪。
可是这种命运却仅仅是因为其父亲的过错,这简直是极大的讽刺,这种社会制度显然是荒诞的丑恶的,可是却是现存的,也难怪年轻人都或早或晚的想到过“革命”。
为了那残酷和沉重的青春,为了冉阿让和北町们不再拥有“异样”的青春,我想人类还需要努力。
完全不知道在演什么。
说实话,整部片子有点串联不到一起。
一开始是冲着吃货去的,有人说吃货演的不好,但是按照我自己的判断标准,吃货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人物,而且算是给电影增色不少。
角色演出比较丰满,至少我喜欢,这部片子给四星,敦子应该占其中一星。
没有敦子我根本不会看这片子。
单说电影里的男主,各宗笑料也有值得笑的地方。
编剧的剧本加上男主精湛的演技,可以撑起整部电影,有的地方觉得真是精彩到极点。
演活一个屌丝不容易,国内各种片子里各种角色能算屌丝的多得是,但是我觉得苦役列车里的这个人物,算是最传神的一个。
编剧给一星,男主表演给一星。
怎么叫艺术,看不懂就是艺术,里边很多剧情看不懂。
比如那个s13大叔学猩猩那段。
完全看不懂那位脑子里在想什么。
看不懂,而且给我的感觉那位大叔酷似冢本导演的御用演员。
反正各种小细节看不懂,看不懂的还能吸引据悉看下去的,算能耐再给一星。
4星,推荐,为了吃货,为了屌丝。
为了演技。
为了各种不懂ps:过了几天再回想,发现其实是个神片。
有谁能把屌丝诠释的这么透彻。
这主演把屌丝特点都集了大成了。
神演员,吃货演的女神也是出神入化啊,女神不一定非要想北川景子那种白富美,吃货这种也有她自己的魅力所在。
回来了一次,发觉,真是神片。
ps2:这片子其实常看常新,这是那种,让人看了一遍,过段时间又想看第二遍的那种电影。
这次第三遍,我觉的前边所有的颓废,不堪,怠慢,堕落,色情,在最后猪脚不顾一切的奋笔疾书中都烟消云散。
屌丝真屌丝,但是挣扎的奋斗总让人感慨不已。
好片子
屌丝,是中国网络文化兴盛后产生的讽刺用语,原用作称呼由农村进入城市的男女年轻人,有房有车对于屌丝来说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该词因在年轻人群体间的语言文化中被广泛应用,其使用和含义变得更加宽泛。
综合上面百度来的结论本片的主人公北町贯多不仅是不折不扣的“屌丝”还是个“撸sir”。
年少辍学,在码头做搬运工,那些靠力气挣的钱却全都付在“风化屋”中。
靠演靠骗来拖延房租,就是一直用脑子想下半身的事。
就这样日复一日中他认识了帅气的工厂新人日下部正二,并且在正二的支持下准备逆袭书店女孩樱井康子。
在贯多看似一片死水没有前途的人生旅途中似乎出现的一丝光亮。
当然事情并没有朝着浪漫爱情剧的方向发展,贯多在与身边人接触中暴露出屌丝习性却让人接受不能。
他自卑总想用下半身简单粗暴的征服喜欢的人,他嫉妒那些生活中如鱼得水的人,他绝望看不惯有梦想充满希望的人。
而他自己除了去撸和意淫也有自己的爱好就是看书。
这就好比发现人生中的隐藏属性是垃圾是宝藏只是当时看不清罢了。
其中饰演贯多的森山未来完美诠释角色,无缝连接屌丝特征懦弱无能、自卑堕落,看的你恨不得跳进电影中踹他一脚。
而片中饰演书店店员的前田敦子是日本女子团体AKB48 teamA成员,“宅男女神”出现的每一个场景必然照亮每张屌丝的笑脸,导演也不能放过女神,湿身特写镜头却不再话下,当然你也不能期待太多,毕竟不是17.2G。。。
本片根据人气作家西村贤太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中主人公被认为是作者年轻时的写照。
面对无望人生,每天吃饭、睡觉直到一路归西。
曾经的梦想不值得为之奋斗。
但绝境当前只有燃起梦想之火,今后的路似乎才会有些许希望,哪怕只有一点点。
森山未来还真是屌丝专业户
最大的感想是,看上去是人渣的人,脑子里装的基本也是渣渣。内心温暖的阿飞什么的只活在少女漫画里
男人想做饭的时候就找香香嫩嫩的女人,想聊天喝酒就兄弟,他也不知道爱是什么,事实上就这样浑浑噩噩做着梦一辈子过完了
我失业了才看懂这部电影
不会有人因为他爹是强奸犯给他缺乏关爱的童年留下心理阴影就开始心疼他了吧???
2018除了森山并没有什么亮点高良算是个正常的好人,可遇不可求
想看原作,快点引进,你看台湾都出过了
浪费时间,照镜子不是比较快?
如同片名一样,贯多的生活如同服苦役一般,又如同一直行驶的列车没有尽头,即便他被性、友情和爱情包围着,也弥补不了内心精神的空虚,甚至更加空虚,结果还是继续浑浑噩噩地活下去。这其实是一个很沉重的故事,但是表现出来并非如此。康子这个原创角色很好地中和了这份沉重感,使得影片变得哀而不伤,在关注贯多生活状态的同时也给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个人觉得是一部很值得回味的电影。另外森山未来的演技是真的好啊,不知道那一年他有没有得男主
别去兜售自己的不幸 这很可耻 也别用一个分崩离析的家庭来解释一切 这很无赖 愈是能理解他 就愈是要对他不屑 同情什么的 这种东西 他压根就不需要
想不到是一路落魄下去,主人公那卑贱的叛逆方式,免不了引来我阵阵唏嘘,同感啊。
剧情太平淡,故事线模糊。
#A-#这部真的还挺苦涩的 因为自己是个烂人所以拼命憧憬美好的东西 然后自觉越来越卑微 索性自暴自弃靠着记忆过活 个人觉得列车真的很适合这个中间状态 因为过去的美好只是回忆是幻象 未来又遥远得根本看不到 只是不停地颠簸颠簸而已 没有停靠站你也不知道它会将你带到何方 很不安惶恐的
凡是屌丝,都会给这片打上4星的!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喂,醒醒吧,快起來搬磚!
结局满分,北町醒悟得还嫌太早,我自己呢?
不好意思,我是屌丝.
看完这部电影 我忽然有种不想做吊死的觉悟
结尾怎么就光明了?
生活其实就像一趟承载了苦涩的列车,即便不知道它将驶向何方,终究也会按着命运的轨迹不断前行。结尾森山未来落寞的背影让我想起了《大话西游》里的孙悟空,他拖着躯体的死相就像一只他人眼中的狗,眼神里闪烁出的无畏让人望而却步,好在最后还有个窝可以让他退,那愤然执起的笔也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