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棋魂顺着小郝摸到了这里,当时因为很喜欢电影所以有点抵触的剧版,我居然完整地看下来了。
缺点:1.节奏慢。
2.姐姐和大明星的感情线虽然不至于莫名其妙,但明显注水。
谈恋爱一谈谈半集,姐姐说话的语速还特别慢。
相信大多数来看这部剧的观众都是冲着音乐来的,这个恋爱谈得真的很掉分。
2.主人公们太爱说大道理了。
无处不在的比喻、名人名言、小故事、我好像重回中学作文课堂。
3.油渣和神经的感情线没有讲好。
明明篇幅大了,剧情多了,但油渣和神经的感情线却没有比影版写得更细腻动人。
电影里的油渣看得出来是一个默默守护,小心翼翼偷偷爱着女主的人物,而剧版的油渣,确实嘴上说着“能陪着她就好”,但其实身体力行地在献殷勤,且一直试图表白的“舔狗”(这么说可能有过,但我的感觉确实是这么个意思)。
倒也不是说油渣的人设改地有多差,但这部剧既然想在影版的基础上扩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系列,就不应该把男主写得比原来还差了。
且,剧版油渣在公交车上扶住神经头的情节跟影版差太远了,无论是镜头设计还是演员表演。
4.造型差评!
尤其点名陈惊!
周依然虽然不是什么大美女,但也不算丑吧,风犬里的娇娇看着还挺可爱的。
但到了这部剧里,给人弄一个这么贴头皮的造型,低颅顶暴露无遗,显得人奇奇怪怪的。
陈惊虽然是“神经”,但也得是个可爱的“神经”,才能让观众原谅她的诸多毛病,但弄这么一个造型出来,再加上那个奇奇怪怪花里五哨的片头,真的容易让人第一集就撑不下去了。
优点:1.音乐部分不错,斗琴和主角团初登台的部分做得挺不错,甚至斗琴部分的艺术性我自认为要优于影版,而且中间对于民乐的小科普以及主角团演奏乐器的部分都没有出什么错(我学古筝,其他只是略懂),那么作为一部音乐主题的剧,已经马马虎虎能摸到及格线了。
2.主旨很好。
虽然随处可见的主角演讲让我有些疲乏,但比起电影里的民乐碾压西洋乐,剧版“音乐无阶级”的概念其实更好。
3.小郝好帅,虽然在这部剧里他的表演有些“彭氏”脸谱化了,但这个男孩子依然好帅,虽说聪明的贵公子可能要更加适合他,但他的表演完成度也很可以了,起码不会令人出戏。
一直看到有人吐槽女主,其实我觉得女主的表演虽然偶尔会有些夸张,但总体来说还算是灵动自然的,起码称得上“神经”这个绰号。
4.李飒好评!
一个平凡青春最该有标配是什么?
不离不弃可以忍受彼此不洗头就见面的亲生闺蜜,一个随时陪伴在身边准备“两肋插刀”的好兄弟……你想要的,《闪光少女》里都有!
燃情的音乐梦想,烦恼的住宿生活,简单又深情的闺蜜情谊,这大概就是青春最真实的样子了吧!
青春,就是关于少年心气的充满燃情的斗志。
在这个故事当中,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解读少年心气的方式。
那是一种即便不能保护自己,也要保护自己在乎的东西的力气。
那是在长大的过程中,有过委屈,有过苦难,有过悲戚,但还保留下来的一块纯净的地方。
“少年心气是等我们有能力看世界了,但心里依然有根,有放不下的东西。
”真的很喜欢这段话,不是生硬的讲道理,而是一边叙述,一边在回忆自己的青春,很容易将人带入情境。
起来偶尔有些不着调的陈惊,贫嘴程度简直可以为她专门准备一个语录。
和禁欲系的姐姐说,“有时候你认为多余的东西,可能是我人生的必需品呢。
”那是一个有趣小孩子和无趣大人之间的对话。
陈惊看起来一副禁欲系样子的姐姐,说起话来也是怼天怼地怼全宇宙的架势。
“为什么要谈恋爱啊,手机不好玩吗”简直弹出了大龄单身青年的内心协奏曲。
作为一个音乐题材相关的青春剧,其中的音乐元素也是精心制作的一大亮点。
在重场戏的配乐上,东西方音乐风格的混合,在不同的情绪下衬托着人物的情绪,甚至连插曲都有着别致的设计,在出游的大巴上,陈惊和同学们一起唱起了民国女歌星白虹的《别走的那么快》,一曲双关,一半是期待游玩的雀跃,一半是祈求青春脚步慢下来的深意。
这也让看似学渣的陈惊,和音乐产生了更紧密的联系。
除此之外,剧集中的青春能量也让人难忘。
不管是挑战权威、破除成见,还是碰撞自我、找到梦想,我觉得都是应该做并敢于做的事儿。
陈惊、油渣、502宿舍的女生,其实就是我们想要活成的样子,没有舞台,寻找舞台,没有乐队,创造乐队,她们认可自己,也为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而执着努力。
可以说青春能量满满,少年气扑面而来。
油渣也算得上是青春故事里的温情少年。
在学校的集体游乐场玩耍时,油渣仔仔细细的准备了各种小装备,只是想要和陈惊能够待在一起。
青春时代在感情里可以收获的快乐那么浅,浅到收藏一张合影就能够偷笑的程度。
在往后的人生中,我们都会渐渐明白,愿意留在手机照片里的人,将会越来越少。
时光请慢慢走,让我们再仔细看看,青春最闪耀的样子。
本来是短评太长了只能放长评里了……我真的太喜欢鲍鲸鲸了!
电视剧里的男神师哥比电影里多了更多的细节刻画。
他看起来冷冰冰没有感情,却在李飒去世后带着乐队合奏葬礼进行曲。
陈惊乱弹琴,他一边弹李斯特一边认真全面地科普钢琴的发声原理告诫她钢琴不是玩具。
陈惊快摔倒了他会扶,但是压坏了女神王羽佳的海报他又不高兴。
他说他眼里心里只有钢琴想的都是有朝一日登上国际舞台星辰大海像王羽佳像沈文裕,但是他原本不必跟陈惊说这些只要不搭理不就好了。
可他偏偏从扬琴界和钢琴界分别有哪些大师说起又问陈惊像你这样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能登上什么样的舞台我真的很好奇,一下打醒了沉睡做梦的陈惊激起了她的斗志。
再后来陈惊跟他偶遇他虽然一脸嫌弃,但是看到女孩子浑身湿透又会把衣服脱下来给陈惊遮住身体。
古典乐和民乐大战后虽然输了,心有不甘但是也露出了会心一笑。
最后民乐队上台演出前,再次遇到陈惊,他真诚地说加油!
陈惊开心地说:等着瞧好吧!
虽然王文师兄演员没有电影里的帅,但是这个人物更立体了,我也更喜欢他了!
我觉着师哥是点醒陈惊的人,也是照亮陈惊的人,还是给陈惊指路的人。
陈惊其实一直都很明朗很明亮,但她每天摸鱼混日子对在舞台上闪闪发光从来没有想过也没有动力去想。
但是一切因为师哥变得不一样。
我觉着在这部剧里朋友很重要,老师很重要,但是男神也很重要!
他是最初的梦想,也是点亮你梦想的那个人。
以及男神不是用来在一起的,能一起同过窗一起避过雨一起登过台哪怕只是作为一个翻谱子的工具人,也已经很开心!
更何况,不但听他弹过琴还还一起斗过琴,并且赢了,简直人生赢家!
在追逐师哥想证明自己的的过程中,陈惊对音乐对扬琴的态度越来越认真,也收获了最好的朋友和男朋友。
天台上陈惊大声喊的并不是师哥我喜欢你,而是,扬琴超厉害的!
这段跟电影的处理不同,改编超棒,喜欢不喜欢根本不是这部剧的重点,而是年轻的孩子们为了自己喜欢的事喜欢的人去努力争取的过程。
就像陈惊爸爸一直说的,最重要的是经历!
感谢编剧!
闪光少女真的是我最近几年看过的最喜欢的国产青春片!
喜欢自己,就没有喜欢别人的能力啦,那说白了还是余额不足啊,要不然就是太小气,有余额,但不舍得花,可是感情这种东西,攒起来有什么用啊?
——陈惊对陈老师说第10集:陈老师向冯安宇表白陈:“ 我是个老师,有疑问就想去解答,而且解题过程不想太复杂。
我先把题干告诉你,我的答案是:我好像有点喜欢你。
但是目前这种喜欢对我来说是可控的,如果你觉得这是我单方面的感觉,请你以后不要做这种让我误会的事情。
我们都是成年人,恋爱是生活选项,但不适生活重点。
小时候,感情像礼物,可以随心所欲给喜欢的人,不求回报。
但现在,感情是理财,我本金很少的,不想冒险了。
”“你对我的喜欢是哪种喜欢呢?
”“ 是不怕麻烦的那种喜欢。
失恋了几次,该浪费的都浪费了,最后总算明白,感情如果是种投资,还是用来喜欢自己最划算。
交了那么多学费,但是心里除了自己,又多了一个在意的人。
你说,这种喜欢,是不是不怕麻烦呢。
”“因为时间是有效的,你眼前解不出的这道题,不管正确答案是什么,对眼下而言它是无解的。
无解的事就不要耽误时间。
”——陈老师和明星分手时说爱情里不可以有牺牲感,你来人世一趟这么努力,最终目的一定不是为了遇见我,我也一样。
——陈老师第13集:同伴鼓励陈惊迎接挑战“我想伸手摘星星,一定会被笑话吧?
”“那就笑话呗”“肯定摘不到星星,不过也要努力去拼一拼,一定会很辛苦吧。
”“无所谓啊,我们有的是时间呢。
”“为了摘星星,一定会逼自己越跳越高,摔下来的时候一定很痛吧。
”“可是我们还很年轻啊,力气一大把,摔下来拍拍灰,很快就站起来了”“不过去摘星星的过程,一定很有意思吧。
”第15集:框-球-防撞条油渣:“ 小霾呢,她是有自己的框的,这个框就是她的界限,而你呢,是这个(橙子),你和小霾的相处就像这样——小霾是方的,是有棱角的,而这个棱角她不希望别人碰到。
你呢,是圆的,滚起来的时候自由自在,没有方向,所以一定会碰到小霾的棱角。
当碰到她的棱角,她一定会很生气,而你又不知道为什么。
所以她的严谨束缚了你,但你的自由,也一定触痛了她。
”陈惊:“ 那小霾是方块,我是圆球,那你是什么呀?
” 油渣:“我是防撞条,我的作用就是在你自由自在滚来滚去的时候,不撞疼你呀” “在你未来的世界里,很多东西都有可能贬值,只有经历永远不会贬值,长大有惊喜,眼下有意义。
”——陈爸爸“做个原创梦,不管多么不现实,我都支持你,等你过了做梦的年纪,我在陪你去看清现实。
”——陈爸爸有位作家说,永远不要在上山的时候笑话那些下山的人累得像条狗一样,我冒昧地换个说法,但是大人们,也永远不要在下山的过程中,笑话那些上山的人,对山顶景色的向往。
山顶的景色到底是怎么样的,让他们自己去看吧!
这就是我做老师的原则,他们能用想象力去解决的事情,我们就不要用经验去干涉,老师这个职业,给我最大的福利就是,我可以先不用下山,而是做这些登山孩子们的导游。
——王老师少年意气就是年轻时,年轻着。
——陈老师
先前没有看过电影版,只是因为郝富申才来看了这部剧。
时而两倍速,遇到有音乐想慢下来感受的时候就会将速度调回来。
题材是与音乐有关,中西乐器的针锋相对以及互相融合,奏出了本剧的主旋律,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就剧情而言,只能算是及格。
起先不喜欢女主的人设,一度想要弃剧。
觉得女主咋咋唬唬,专业造诣不是很高,只会耍小聪明不思进取,因为lo裙事件说的那番话也让我有点不舒服。
对待不同,可以不理解,但是需要尊重。
陈惊开始确实有点自我了,好在后面确实能看到她性格也有闪光的一面,比如讲义气,比如怼人很有气魄,也是个会为朋友考虑的暖心小天使。
郝富申在塑造油渣时,和棋魂里的俞亮给人完全是两个感觉,尤其是前期,他的可塑性还是蛮强的,这让我感到很惊喜,不过后面还是能看出一点俞亮的影子。
作为他的第一部剧,他的演技已经算得上是不错了,希望他日后的表现会越来越好。
副cp这条线,一开始我是很喜欢的,但是后来越来越落入俗套,剧情尴尬且冯安宇变油腻了。
在青春群像的剧情中加入偶像剧的情节的确有点不伦不类了,本来是多好的校园剧啊!
他俩单独拉出来搞个小甜剧应该是不错的,穿插在一群活泼年轻的男孩女孩中间太奇怪了。
最后,青春万岁!
热爱万岁!
民乐万岁!
我是时候把自己荒废掉的乐器拾起来了,不要变成严丝合缝的大人,还是做一个会冲动的眼里有亮光的大人吧!
《闪光少女》作为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青春励志剧,主人公们对待民族音乐和传统乐器的真诚坚守令人动容,他们通过精彩演奏和对民族音乐的美妙演绎,普及了中华传统音乐的认知度和知名度,通过在大型舞台的精彩表演,为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赢得了关注和荣誉。
剧中年轻一代的主演们充满青春气息,将紧贴当下热点、网感十足的台词用生活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生动地诠释出青春应有的模样
撰文丨郑 文编辑丨桃 子文娱价值官解读:ID:wenyujiazhiguan两年前,电影版《闪光少女》上映,票房远低于预期,业内惋惜声浪不止,更将之纳入“遗珠”系列。
线上播出后,也被网友确认,这是一部被错过了的宝藏电影。
而随着口碑的发酵,拍摄续集和剧版的呼声一直居高不下。
12月16日,由曾经打造过《最好的我们》、《独家记忆》、《你好,旧时光》的“青春剧第一厂牌”爱奇艺打造的网剧《闪光少女》,终于在万众期待之下,于岁末深冬高燃上线,这也是2019年的最后一部青春剧。
全新人版《闪光少女》还原真实的青春进行时作为《闪光少女》这个IP的“亲妈”,编剧鲍鲸鲸和导演王冉再度携手,自然是最懂得这个故事的核心精髓了。
果然,看了前几集的成色,绝对可以放心食用。
而从线上的反馈来看,网友对这部剧比较集中的评论是”好笑,好看,好燃“。
先来说说最大的惊喜——选角,承袭了爱奇艺大胆启用新人的传统,演员看着都很素,但也能看得出选角的用心,每一个都很符合角色以及剧的调性。
一定要重点表扬一下陈惊的扮演者周依然,其自然灵动的表演方式,完全贴合元气少女+中二废柴的人设,还有点白百何+周冬雨结合体的感觉,是下一任小妞电影的潜力接班人。
目前来看,这剧最大的亮点——台词,“身体的构成,三分之一肌肉,三分之一血管,三分之一乐观”、“世界这么大,我才不会随随便便给自己贴禁止出入的标签呢”、“99%能输,1%会赢,那这种事就值得干啊”、“不管我多大,不管你多大,所有用年纪这个事情来嘲笑我们的人,都是人渣”……鲍鲸鲸一如既往的风格,歪理邪说冷笑话梗+燃向中二发言,让你一边爆笑的同时,一边恨不能拿出手抄本来,记下这些魔性金句,好在朋友圈里现学现用。
相比电影,名场面自然不会缺场,而因为时长未交待清楚或略显薄弱的剧情线,在剧集里也得到了更合理和趣致的补充。
剧版新加入顶级大明星和古墓派老师的恋情线,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贡献了剧中的无数笑点在同质化困境日益凸显的青春题材作品中,《闪光少女》的闪光之处在于,它的新鲜感和独特性。
区别于怀旧、治愈的回望式青春,《闪光少女》是以全景式的创作手法,聚焦当下年轻群体的“青春进行时”,以真实逻辑和真实细节,高度写实性的还原了我们每个普通人都会经历的小小暗恋;小小失望,小小奋斗……这种“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不仅给观众带来新鲜感,更能引发深度共鸣。
事实上,从近年相关剧集的创作来看,爱奇艺正以不断的创新,在驱动着校园青春剧的迭代和整个行业的审美转型。
这一路,我们经历了校园青春剧的风格从霸总灰姑娘的套路,到甜宠治愈,再到热血燃情的变化;也经历了主题从青涩初恋,到勇敢追梦,再到家国天下的升华。
但无论题材与内容如何多元拓展,其温暖、阳光、励志,彰显新时代活力的主基调,以及激励新青年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
再小的目标,都值得热血拼搏“还学二胡呢?
那玩意以后能当饭吃?
”有什么关系呢!
即便我所热爱的东西和整个世界都不一样,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用”,但它依然有存在的价值,因为我热爱。
很喜欢《闪光少女》传达的这个价值观:不做正确的别人,只做最耀眼的自己。
网剧《闪光少女》的故事是电影剧情的升级版,但打动人的内核却是一脉相承:每个不一样的人都应该被尊重,也都拥有闪光的权力。
少年们的梦想很小,只想要一个可以表演的舞台,但再小的目标,都值得热血拼搏;而他们的快乐又很简单,饮水机煮一顿火锅、夹发板烤一顿肉,就仿佛拥有了全世界。
鲍鲸鲸在阐述她创作这个剧本初衷也提到,她想要传达给观众的就是:去伸手摘星吧!
哪怕无功而返,也不至于深陷污泥,这是只属于青春的特权。
《闪光少女》确实让我们看到了青春中独有的热血,看到了拼尽全力的奔跑,也看到了每一个平凡青春中不平凡的闪光时刻。
而价值官记者在看《闪光少女》时,还能够很深刻的感受到创作者的强大信念,他们希望借由这样一部作品,让中国的传统民乐可以得到传播,并扩大影响力,这也正是这部剧让我们感动的地方。
在《闪光少女》中,爱奇艺将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与青年流行的“二次元”文化巧妙结合,在证明“音乐没有阶级”的同时,向观众普及了民乐文化的相关知识,增强年轻群体对于传统民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充满了青春正能量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爱奇艺在为观众打造娱乐内容的同时,实现了与观众在社会、人文、情感价值上的共建与传递。
以正能量价值观,领路青春剧市场作为青春类网剧产出的中坚力量,爱奇艺一直坚持以创新开发和多元布局,在引领着行业的内容创作风向,以带给用户更丰富的视听体验。
在过去的这一年,不论是《破冰行动》以真实大案展现时代温度,还是《黄金瞳》《宸汐缘》《剑王朝》等传承传统文化之美,亦或是《亲爱的,热爱的》《热血少年》等对热血奋斗的青年群像的刻画……爱奇艺侧重对不同年轻圈层偏好的触达,实现了对题材的破壁。
而在经过多款爆剧的实战经验之下,爱奇艺也形成了“精选优质IP、大胆启用新人、高度写实感”的一套制作青春类网剧的方法论。
《闪光少女》就是在这个方法论之下,打造出来的一部真正关注青年文化,有生活质感、有血有肉、有主张有表达的精品青春片。
从"青春+"的多元剧集盛宴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极其鲜明的平台特质——在价值观的输出上,爱奇艺一直坚持以“青春、阳光、正能量”为青春剧赋能真善美的价值底色。
在当下这样一个网生时代,年轻观众会通过影像来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和群体认同,所以,对青春剧来讲,价值观并不是空洞的指涉,而是其存在价值的生命线。
而在今年的爱奇艺尖叫夜之上,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又正式发布了企业的全新使命——“让梦想绽放,让快乐简单”。
凭借其强大的原创能力,通过优质的内容赋能,爱奇艺让用户在保持快乐初心的同时,能够更勇敢地追求梦想、发现美好,共同向阳成长。
结语2019年年末,承袭爱奇艺青春基因的《闪光少女》高燃上线,温暖寒冬。
而这样一股纯粹又无畏的青春力量,也令我们对即将到来的2020年充满了期待。
新的一年里,爱奇艺在创新娱乐内容之上,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我们拭目以待。
看完了剧版和影版,剧版详细,但是又会有点累赘,影版简洁,所以故事性没有很强,在人物上,我觉得李由在剧版的选择很形象,很有感觉,斗琴场面很经典,但是影版会更有气势,剧版把女主的形象在前期会很让人愤怒,把闪光少女的其他队员刻画的太神秘,但是我还是比较推荐看剧版,因为在故事同样的情况下,剧版会更精彩 剧版的台词超级好,很多都可以拿下来单独使用的那种,而且感觉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人生态度,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包括有青春期的恋爱,以及在青年时期的恋爱的视觉对你,除了感受民乐的震撼外,还可以给自己灌心灵鸡汤。
不得不说,在这个崇洋媚外的时代,不求人人都会民乐,但是至少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呀!
音乐是无境界的,无阶级的,希望有一天民乐和西洋乐来一场盛典
从整体评价的话我可能只会给五分吧,其实音乐和青春很动人,但是编剧没把比例调配好,其实电视剧版更多在于描绘校园情义,而影版则更注重表现音乐,飒哥这个人物做的好棒,除女主之外第二个潇洒又发光的人设了,演员演的也不错,唉,为什么要加戏老师和大明星啊真的好难看,前十集我还想着忍忍吧看一看后面实在是看不下去看到脸就摁快进了,大明星矫了吧唧还脑子有洞,老师木头演技设定离谱,这两个玩意怎么擦出火花啊对戏仿佛在屏幕写满了“编不下去我们在注水”,连那个女明星都烦死了不知道写出来干嘛用,拜托,我不想看这种娱乐圈戏份啊无语子,陈惊演的蛮不错的,不过比影版更跳脱无厘头一些,倒也不出戏,算是个理想化人设吧,家庭真的好梦幻,谁不想要这种爸爸💔,油渣表现就比较平平无奇吧,太帅了这个演员,还是彭彭贴合点,千指大人啊贝贝塔塔樱仔还是影版好,电视剧的演技有点让人握拳…看着琵琶妹子瞪着镜头的脸我就难受,千指大人也在硬凹,王文和郑有恩也一般般,虽然王文加了点人情味吧。
总之所有人物出彩的只有李飒和王风和,一个是自由灵魂,一个是指路明灯。
剧情除掉明星老师线其实我觉得还行,描写他们和乐器的牵绊和在校园发生的种种,我蛮喜欢的,天台的灯对暗号真的好动人,而且这部剧打光我很喜欢,透着一股夏天的味道(除了老师明星)还是更喜欢影版吧,演技更好,节奏紧凑,虽然二次元部分显然是编剧不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啊啊啊我真的想骂死明星老师线的真的难看死了难看死了,幼稚又脑残,这部分的存在就是炎炎夏日你在吃瓜但是突然冲出了好几只蚊子,又吵又烦。
最后再讲点可惜的,我觉得那些戏份不如给六人组或者王文郑有恩,唉,真的想嗑李飒x王文好吧,或者千指大人x郑有恩,太可惜了💔
与之前大众印象里的“青春校园剧”不同,追了几集《闪光少女》,发现它还原了青春剧原本的模样。
(一)轻松欢快下饭剧。
没有虐恋,拒绝狗血,《闪光少女》讲述的就是一群艺校高中生为自己为理想奋斗的故事。
与每一位艺考生一样,过着苦逼的高中生活。
剧中开篇就是让每位住宿生闻风丧胆的“查寝”。
几位主演的身份背景昭然若揭:学渣陈惊,暖男油渣,追星闺蜜天爽,学霸小霾,校草王文。
从剧情到人物一下把观众拉入到高中时代,果真是岁月变迁,查寝老师的手段也不断升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充分体现在班主任王老师的那句:“今天查寝,我要从上往下查”直男们躲闪不及,阵亡一片…这段剧情又搞笑又写实,不由得感叹编剧真是有生活体验的人啊…千指大人小霾的出场也很飒,一面高冷的对年级第二名说出“中二也好过你这个万年老二”一面不以为意的表示:“加油,我在原地等你”,学霸人设高高在上,让人仰望。
与女主陈惊的学渣身份形成鲜明对比。
自带“神经特质”的女主陈惊,每次出场都是人仰马翻,自带搞笑 BGM 。
这个人物设定就是很有精力充沛,时刻想搞点大新闻,也是全院老师的重点看管对象。
在琴房兜售冰可乐高价卖给同学,被分到偏远琴房跟隔壁奶奶交上朋友,还混到不少吃喝,花痴钢琴专业的王文师哥,用追星的手段追求男神,总之这是个除了学习不好,什么都好的欢脱girl,最擅长的技能是“翻琴谱”。
即使被同学老师嘲讽学渣身份,也不放在心上,永远乐观,永远闹腾,永远闲不住!
(二)小情节,大立意。
人物的成长是塑造角色的关键,在初次与男神王文告白被拒后,王文师哥的一段话让陈惊彻底改变了,“扬琴,能登上什么样的舞台,我也很好奇”带着轻视的口吻,让吊儿郎当惯了陈惊第一次正视了自己的梦想,到底扬琴能登上什么样的舞台,取决于学习扬琴的人。
这才有了后面陈惊组织民乐组与西洋乐组斗琴的剧情。
虽然是青春校园剧设定,可立意却在将传统文化民乐发扬光大。
民乐与西洋乐抛币斗琴的一幕,真的燃爆了!
看着千指大人小霾在演奏时,时而如叮咚山泉,时而如潺潺流水,真的有被扬琴的刚柔并济所惊艳到!
民乐与西洋乐两队人马遥相呼应,一人一句,扬琴对钢琴,二胡对提琴,长笛对竹笛,这些乐器音色相仿,乐句相近,见招拆招,难分胜负。
直到唢呐“百鸟朝凤”一出,西洋乐组拿不出与之相对的音色音调,只能暂时甘拜下风。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到斗琴的最后一幕锁呢演奏,会有抑制不住的激动与兴奋,乐器不分高低,各有所长,可震撼人心的声音,一定是根之所在。
青春能量少年气喷涌而来,隔着屏幕都感受的到那种“燃”。
(三)酸酸甜甜的暗恋,值得拥有看腻了狗血言情,一旦接受了酸酸甜甜的暗恋设定,居然嗑的停不下来。
油渣的暖男人设真是戳中大龄阿姨的少女心。
烧饭做菜织毛衣都不在话下,陈惊一声令下赴汤蹈火,不仅温婉居家,而且忠犬奶狗。
可惜读书时候的少女们都很盲目,容易被高冷型的王文师哥们蒙蔽双眼。
可这就是青春啊!
正如班主任王老师说的“或许毕业多年以后,他们记不住任何人,单单能记得的是曾经暗恋过的人”(四)金句宝典,高能不断陈惊虽然是学渣身份,可并不耽误“哲人”的闪光点。
自嘲与学霸的距离“就差换个脑子了”。
虽然被师哥狠心拒绝了,也没有哭哭啼啼,反倒安慰自己“那就死心啊,有什么损失呢。
起码让师哥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有个浓眉大眼的少女觉得他很不错呀。
我爸跟我说过不管是什么人,知道有人喜欢自己都会开心的。
”并将这份拒绝化作动力,发誓要“我要上舞台!
我要让师哥记住什么是扬琴!
”
这样一枚古灵精怪元气满满的女神经,真是让人着了道。
青春该是什么样的?
应该就是这样闹腾的,欢声笑语的,理想与信念犹在,有着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只为证明心中所想。
不管什么时候,搏一搏都不算晚,说不定就如陈惊所说的那样“年轻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不套路,不狗血,这样的青春剧,值得追!
杀马特少女
很燃,民乐的元素结合的很好
很喜欢这种真诚与真实,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闪光。
我愿将这个片成为尬燃片,你也不能说她不感动不燃不青春,但就是带了点尴尬,尬着尬着还是会燃的。原电影里最燃的部分中西方乐器的碰撞居然放到了23集,明明这片只有24集,堪称压轴。油渣和学长之间的部分很悲情很感人,想长大的那个少年最终没能熬过长出胡子的那个夏天。姐姐和男爱豆的恋情像是为了将12集能讲完的剧情硬生生加到24集,属于上面提到的尴尬部分的主要构成。
太喜欢电影版了,也太喜欢鲍鲸鲸了!拖了很久才看完,我都已经开始变成无趣的大人了,控制不住对不完美的地方挑挑拣拣,但还是被活着的青春气息冲得晕晕乎乎。
这种二次元的演出来真的是怪尴尬的。
冯安宇是怎样生生把自己演成了男主的?
为了鲍鲸鲸来的,编剧还是挺有自己的风格。二次元+古风能以这种别样的形式让更多大众认知到总归是好事儿,青春剧几位主演选择也不差,都是年轻鲜嫩的脸,看着自然又舒服。可追~
闪光少女居然有了剧版,都是生脸,但没有装嫩,挺自然,阳光,积极,年轻真好。
三星半。前边几集陈惊真的很神经,内心一路吐槽看完的。千指大人的扮演者实在有点差,活脱一个面瘫。还蛮喜欢大明星和表姐的那条线的,比较甜。里边很多台词都比较喜欢,金句很多。斗琴那段比电影版差太多,不过有几段的音乐还是很赞的
有点浮夸
因为小亮的扮演者 越看越好看的一个男孩 安宇的支线也很好看
因为一个斗乐片段和金林一下子看完24集。没有那么狗血,讲民乐的,还可以
md,我一个中年人为什么会喜欢这种电视剧,aaaaa。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没有陈奕迅一样的领导来视察!
不知道主要为了演什么 没意思
结尾的表演我给满分!
超好看 陈惊太可爱啦
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能会贬值,但只有人生经历不会。
看过电影,电视剧把男女主改成初识,有点勉强了,女主比较自然,男主造型太假了。
为了郝富申看的剧,意外得很不错。已经三刷了,里面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有矛盾冲突有温情善良。弹幕里面一直在比较电影版和剧版,我也好奇下去看了,音乐部分确实硬影版更震撼一些,不过限制于篇幅,个人觉得剧版的人物扩充得很饱满。陈惊式中心人物,油渣式稳定陪伴人物但家长顽固,飒哥式过好每一天,小霾式有明显棱角但家长控制欲强,樱仔式内向但收到伤害,贝贝式向往自然与城市风格不搭,塔塔式有偏好但不被人认同,宋天爽式被成绩压垮了友情,西洋乐同学式看不起民乐看不惯学民乐的同学,陈老师式独立恋爱型,王老师式儒雅大方型,冯安宇式真诚娱乐圈型,黄一娜式熟悉规则娱乐圈式…………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明的形象,入股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