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欲孽2

金枝慾孽貳,Beauty At War

主演:邓萃雯,蔡少芬,陈豪,伍咏薇,关礼杰,黄德斌,曹永廉,简慕华,龚嘉欣,杜燕歌,杨秀惠,陈炜,韦家雄,叶翠翠,苟芸慧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3

《金枝欲孽2》剧照

金枝欲孽2 剧照 NO.1金枝欲孽2 剧照 NO.2金枝欲孽2 剧照 NO.3金枝欲孽2 剧照 NO.4金枝欲孽2 剧照 NO.5金枝欲孽2 剧照 NO.6金枝欲孽2 剧照 NO.13金枝欲孽2 剧照 NO.14金枝欲孽2 剧照 NO.15金枝欲孽2 剧照 NO.16金枝欲孽2 剧照 NO.17金枝欲孽2 剧照 NO.18金枝欲孽2 剧照 NO.19金枝欲孽2 剧照 NO.20

《金枝欲孽2》剧情介绍

金枝欲孽2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嘉庆年间,皇上与皇后前往热河行宫避暑,并许诺归来后将于中秋佳节之季晋如妃(邓萃雯饰)为贵妃。然而此时宫外却疯传对如妃不利的传言,靠在宫中打听消息取利的撷芳殿奶娘湘菱(蔡少芬 饰)和公公马新满(韦家雄 饰)等人亦卷入其中。而这一切却是如妃的妹妹,也就是年少守寡的淳太妃(伍咏薇 饰)所为。如妃听之任之,只愿有朝一日能解开心结。并暗中笼络亲生孩儿五阿哥的奶娘湘菱和太医杨梓轩(曹永廉 饰)一齐照顾五阿哥,以保守钮祜禄一族的秘密。为讨淳太妃欢心,如妃要求南府在戏单上加唱一曲《牡丹亭》。手忙脚乱之际,公公马新满只得让在府中教戏的章和班代为上台。却不料京中名伶高流斐(陈豪 饰)一唱成名,宫中女子多芳心暗许,如一粒石子投入紫禁城平静的湖心。 本剧为《金枝欲孽》第二部,讲述另一个时空的后宫风云。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跟踪孔令学奇门相术皇后归来弗里蒙特误入危机第一季调音师(短片)绣春伏魔传之血战富士山恐怖毕业照2奇志大唐来的苏无名红色天空温柔的慈悲一秒变总统第二季真爱如血第四季大群第二季曼蒂4月的东京…荒城纪最强铁血奶爸甜蜜暴击舞台姐妹辣妈正传双面女间谍第一季屌丝女士第二季猪猡之王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大漠追云剑开心合伙人007:大破天幕杀机

《金枝欲孽2》长篇影评

 1 ) 莫用收视点击去衡量

文艺气息挺浓的,当然,师奶们不会喜欢了,所以,收视走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想想之前的《天与地》和《心战》,这是多么好的两部剧啊,不也是收视惨淡吗,戚其义、周旭明二位创造过神话,看读出他们是在谋求创新,至于收视吗,不要强求啊。

虽然离不开要谈钱,如果你只是为了钱,那很简单,拍偶像剧就好了,反正那些脑残的师奶们喜欢啊,师奶当道的中国,想冲收视并不难;但一部作品的好坏,又岂能用收视点击去衡量呢

 2 ) 一段谣言穿梭两段故事

平行时空是戚其义的拿手好戏周旭明说金枝异是给金枝欲孽的一封情书看完大结局才知道 不只是是与金枝欲孽相互呼应 而是 钮祜禄如玥给孔武的一封情书也同是 如妃和湘菱给高流斐的这一封情书金枝欲孽异就像一部言情小说 没有多余洒狗血的方式就是简简单单的几段感情将爱情里的猜疑和嫉妒 既爱慕又害怕 由爱生恨,由喜生恶表现出来在紫禁城的深宫的无奈与寂寞都描绘出来没有出现皇上 皇后 太后这些权力中心人物,将宫斗大大弱化只是深宫里痴男怨女对爱情的渴望在禁宫之中即使是耳口相传的爱情也可让人心生幻想不管是如妃 湘菱 宛绣 木都儿 都爱上了这紫禁城外的人这一部主要是讲深宫的欲与孽 欲望和孽债就像一个禁欲的人某天喜欢上一个人 那是多么强烈的感受 如同初恋 又害怕可是又十分想去尝试 却为其愿意付出一切在大结局中段 如妃梦回金枝欲孽如妃问尔荷 本宫假寐多久?

尔荷答道 一折戏的时间如妃不可相信的问道 一折戏?

就这仅仅一折戏的时间 如妃将所有金枝欲孽的故事将玉莹 尔淳 福雅 安茜 孙白杨 孔武的故事完全化为宛绣 湘菱 尔荷 木都儿 杨梓轩 高流斐 云秋玹的故事翻版又是那一年冬天一样的雪景 五年未变的只有如妃一人如玥说道 皇后的头风症还在发作么?

是啊,又回到了那个波谲云诡的禁宫之中想起那句话 和你皇后斗的人至始至终只有我钮钴禄·如玥一个 以前是,现在是,以后都是。

又是熟悉的丝帕 不见宫墙柳 又是熟悉的小调 那是安茜 那是孔武 那是如玥那是湘菱 那是高流斐 那也是如妃只是当如玥到宫门见到孔武之时 只恨那一堵宫墙 阻挡了情思这一堵宫墙不只是阻挡了昔日的孔武和如玥也有今日的高流斐和湘菱 也正是一堵宫墙挡住了 已经去世的湘菱和高流斐也永远的将那个美丽的谎言遮盖住这一部中如妃编了一个最美好的谎言将高流斐让给了湘菱 给了他一个在宫中安享晚年的希望而在第一部中如妃将孔武让给了安茜给了他一个可以一起生活的希望只是这一部中 高流斐是不会如同孔武一般要拆穿这个谎言和希望到底你愿意是相信第一部的故事还是第二部的故事?

我是愿意相信第二部的,因为第二部最后的谎言实在太美好了不忍相信第二部只是如妃的一场梦只是如果第一部属实的话,那么后宫是属于波谲云诡,勾心斗角的而第二部只是如妃的幻想 是如妃所相信出来的柏拉图世界人人在禁宫里无奈存活却又渴求爱情需要爱情每一个人物都或多或少与如妃有着一层关系如妃在第一部中本就想生一位阿哥 但却生出了一位小格格 最后都不免夭折五阿哥的嬷嬷湘菱 自己的妹妹宛绣 自己对头的贴身丫鬟 而在这个柏拉图式的世界里 是不需要皇后出现的 所以权力中心基本没有出现因为如妃是渴求爱情的 所以她为她身边的每个人都加了一段感情最后宛绣问道 你梦到妹妹我了么?

如妃答道 如玥一角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不难看出 不管是佟吉海还是高流斐最后都离开了皇宫 都符合孔武最后的结局而宛绣一直挑战皇宫规则,不服寿康宫各贵太妃管理不也正像当年她权倾后宫,也从不把皇后放在眼中她希望自己心爱的人离开这个恐怖的地方,而她钮祜禄·如玥一辈子都只能呆在这皇宫之中所以宛绣和如妃是当日没有离开的如玥而离开了皇宫的木都儿就是给孔武希望的尔淳对尔荷 作为她的贴身丫鬟 她是对她抱歉的 说她没有尝到情爱的滋味于是也为她增加了对云秋玹的情谊并且尔荷被如妃给予了更多的权力 一个小小宫女竟能在众妃子太妃面前插嘴不会显得有点不受规矩吗?

在最后关头,湘菱与玉莹当年一样为了一己之利而逼死自己的心爱之人原来由爱生恨是如此的可怕 当然这里如此说就有些牵强了于是 猜测金枝欲孽异是金枝欲孽中如玥幻想出来 还是有几分可能当然你是选择第一部 还是第二部 全看观众自己的切身体验了开头一段如妃逼死陈妃的故事 究竟是真是假 全看你是更偏向于哪一个钮祜禄如玥

 3 ) 浮生如梦

如果第一部是经典,那么第二部总会不自觉的拿来与一一比高下。

在四面红墙中的人,要比的也只是一颗颗凄凉的心。

用戏剧来埋伏笔,引故事,对于开头来说有些冗长,但是看到最后才知戏剧之精髓就是人物矛盾的不断凹现。

如妃和湘菱、如妃和高流斐、湘菱和高流斐之间的角逐,当故事引人入胜,无疑让三个人泥足深陷。

如妃和淳太妃之间的姐妹较劲似乎不敢弱势的想为剧情添色彩,但是却只是引子。

戚其义的戏总是会在最后让所有角色突出!

这是我最欣赏的。

也许最后的结局可以有两个。

一个是如妃只是在听戏的时候做了个繁华的梦,醒来想起第一部的种种而感叹五年岁月她选择留守宫中也只是一瞬。

然后回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却永远萦绕在耳边挥不去。

另一个只是醒来一切已成定居,死的死,留的留,看过势态境迁后的从容。

我比较喜欢第一个结局。

好似一切浮生若梦,醒来徒增感叹和伤怀,那些人那些事我都记得,只是结局就剩一个孤独的自己!

 4 ) 金枝欲孽1之后的十年:物是人非。

2004年的《金枝欲孽1》可谓是国内宫斗剧的始祖:故事铺陈跌宕起伏、步步深入;人物塑造丰富饱满、有血有肉。

看过里面霸气十足的如妃娘娘,去年大热的《甄嬛传》里哪一个人物能如此丰满?

《金枝欲孽1》也屡创TVB收视纪录,即使是2011年的深夜剧场播出,收视率依然远超同时段其他节目,这也是为什么《金枝欲孽2》的制作前因。

凭借《金枝欲孽1》的大热,戏中个主角亦迅速上位。

90年代因插足江华的婚姻被TVB雪藏的邓萃雯一举咸鱼翻身,这十年间更是担当起多部台庆剧的女主一角,在“如妃娘娘”之后,其在《巾帼枭雄》系列成功塑造“四奶奶”一角,霸气依旧,风光无限;佘诗曼和黎姿迅速成为TVB新生代中翘楚,打破TVB90年代后期以来由宣萱、陈慧珊、蔡少芬和郭可盈称霸的花旦地位。

而由林保怡、陈豪、黄德斌的组合也成为TVB大剧的男主标配,如紧随《金枝欲孽1》推出的《火舞黄沙》、82集大戏《珠光宝气》、《天与地》等。

这几位主演几乎霸占了TVB荧屏十年,单就其中任何一个都到了挑起一部戏的分量。

可是时隔十年,早已物是人非。

林保怡“北上”,黎姿退出娱乐圈,佘诗曼分身乏术,十年后呈现的《金枝欲孽2》更像是戚其义和周旭明急急忙忙完成的一副草稿。

第一,人物支离破碎,女演员方面,除了邓萃雯和蔡少芬撑场,其他几个个个都像整容失败品一样看来都脸斜鼻子歪,念台词跟背课文一样,毫无演技可言,那个演书兰嬷嬷的大姐到底是哪里来的?

男演员方面,曹永廉的文弱气质难敌林保怡的邪气,而老了十岁的陈豪画着眼线演傲慢的伶人看起来更适合当个太监,令人唏嘘。

二,故事跳tone。

整个故事就是大家为了斗而开始斗,缺乏故事铺陈好,宫斗剧中长期被边缘化的嬷嬷一角直接放到第一集,让蔡少芬瞬间变成了智慧无比的一休,毫无逻辑可言,看得人莫名其貌。

看了十集,内容散乱,我只能感概自己文思羸弱完全无法抓住全局的重点。

难道这就是戚其义和周旭明的功力?

纵观TVB的大多数剧集,无论宣称悬疑剧、警匪剧最后都要落入爱情剧的俗套剧情中。

比如林峰和杨怡2010年的《谈情说案》,明显是主打侦破案情为主线的,而且模仿的是大名鼎鼎的日剧《神探伽利略》,但是《谈情说案》最后还是变成了《谈情谈情》。

这就是TVB的惯常套路。

而这十年间,戚其义和周旭明在TVB独树一帜,可谓在打破师奶剧传统套路这条路上走了很远而且很成功。

远的不说,2010年以“超人”为题材的《飞女正传》、2012年播出的以“食人”为题材的《天与地》、以“连环杀人”为主题的《心战》,无论是在故事的设置,人物的冲突,拍摄技巧方面都,至少令我惊叹。

远超不是TVB常见的师奶剧集水平。

其中的《心战》尤其令人欣喜,男主角在杀死四人后的与四个人对话的人格分裂症状,与郑少秋扮演的戏剧大师所出现的人戏不分相互照应,在真实与虚假中任意跳转,再加上腹黑的邵美琪一角,整个剧情扑朔迷离,比那个只讲了一半故事的《寒战》不知精彩了多少倍。

写到这里,我只能相信《金枝欲孽2》是戚其义和周旭明迫于收视压力而勉强制作完成的作品,虽然不能用“粗制滥造”形容, 但其散乱的剧情、脸谱化的人物设置的确也到了“能骗多少观众就骗多少观众”的地步。

最后,推荐2006年的《火舞黄沙》。

这部戏除了色彩没有那么艳丽,在演员阵容、故事情节、画面质量方面才真正称得上是《金枝欲孽2》。

现在这版最多算作“《金枝欲孽》2”。

 5 ) 个熊孩子妹妹搅起的腥风血雨

《一个熊孩子妹妹搅起的腥风血雨》 或者《断臂山下,百合花开》 再又是《编剧只是脑洞大开最后自圆其说不能呵呵后》 才对吧!

乃知道我作为一个太喜欢金枝欲孽1看最终集时候哭惨以至于后来都觉得别的宫斗剧战五渣甚至没从头到尾看过甄嬛传的人,是抱着多大的期待来看第二部的吗,这样辜负一个死忠真的好残忍啊编剧大人!

虽然开始看了一两集就觉得不明......... http://www.114wm.com/zuixin/

 6 ) 戚其义的电视剧果然不会让人失望

在这个宫斗剧泛滥的时代,很多电视剧与其说是宫斗剧不如说是偶像言情剧,想象在一个人人都尔虞我诈的皇宫内院,一群帅哥美女没心没肺的谈恋爱,所有的所谓矛盾都来源于主角们各种狗血的排列组合。

港剧确实没有像很多内地狗血剧那么多的漂亮场景,华丽服装,由于各种原因,港剧还是脱颖而出了,因为不管导演还是编剧还是监制还是演员都有着很优秀的人才。

戚其义一贯不喜欢用小花,估计很多小朋友们一看到这群并不十分养眼的演员就没看下去的欲望了。

电视剧开头确实有点混乱,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人物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整个视野也会逐渐打开,皇宫内的人明争暗斗越来越激烈,为了不同的原因,这个是很多大陆狗血剧不能比的,戚其义很多电视剧都很精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真实,可能我看的并不多,但是天与地,火舞黄沙,金枝欲孽1都是很精彩的港剧,人的一生有很多生不由己都被戚其义很好的诠释。

此剧演员阵容也还是很强大的,估计很多小朋友冲着1的名气来看的然后并不是他们现在喜欢的类型而果断弃了所以给了很多差评,其实就第二部来说,比起很多狗尾续貂的作品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了,港剧在某些方面承袭了英剧的内涵,但是又碍于某些相关部门,所以只能以更内涵的方式呈现一些很内涵的剧,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像天与地那种情况。

纵观整体,此剧质量还是挺高的,值得一看。

 7 ) 人心的丑恶往往是谣言所致

九年前,如果没有金枝欲孽的出现,随后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宫斗剧出现,一如去年火爆的甄嬛传。

事实上,这种讲述后宫争斗的剧看多了也就乏味了,所以金枝欲孽2讲的是另一个故事。

当然,这个故事离不开斗,只可惜再也不是后宫妃嫔之间的争斗,而是围绕谣言而展开的各种人心的猜测。

或许大家都在怀念金枝1里霸气的如妃,这种类型的角色往往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大家都自觉将自己投射到如妃身上,希望像她一般盛气凌人。

如今金枝2的如妃,一改第一部的心狠手辣,分分钟都是一个圣母的表现,这种强烈的反差在告诉我们:从前关于如妃的种种劣迹,原来不过是一场谣言,但也因为这些谣言,把每个人丑恶的一面无限地放大。

谣言止于智者,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当智者,或者说愿意当智者。

如果说人天生就是自私的,那么谣言就是助长了这种自私,最终害人害己。

金枝1让我们知道,恶人并非真正那么恶,伪善者往往才是终极BOSS;金枝2试图让我们清楚,恶人的恶可能是一场谣言,但好人的好却一直无人问津,皆因红墙内众人都相信人心之恶,却始终忽略那点纯真。

顺便谈谈众人的演技,看惯了邓萃雯的霸气,如今温婉动人的如妃是否会有爆发的一天?

蔡少芬的乳娘,虽然有过去安茜的八面玲珑,却是锋芒毕露,这是与张可颐最本质的区别。

最惊喜的莫过于龚嘉欣的木都儿,虽然年龄只有二十几岁,但在这部剧里气场却丝毫不差,绝对是众多小花旦的佼佼者,看来今年的女飞有希望了。。

 8 ) 第一集,还是谣言版赢了

搞创作的知道,电视剧剧本最难写的就是第一集;观众也知道,除了大结局之外,一部电视剧最精彩的应该就是第一集。

因为它必须要:1,为后文埋下伏笔2,介绍剧中主要人物3,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以防观众转台4,结尾遗留悬念让观众还想明天继续看第二集金枝1的成功就在于近乎完美的做到了以上几点,而时隔九年后,这部经典之作的续集,却没有。

先来看金枝1,开篇:如妃杀陈妃。

这是编剧埋下的第一个伏笔。

同时也交代了第一位出场的主要人物,如妃娘娘,从始至终如妃都是坐着发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犀利霸气的形象一下子就塑造出来了。

陈妃死之前一通凄惨咒骂,只见如妃面不改色心不跳,反而是站在她旁遍的婢女宝婵在瑟瑟发抖。

单是这一个镜头就让观众明白了如妃是有多么的心狠手辣,心理素质是有多么的强大,而在她手底下干活的下人,日子并不好过。

再看金枝2的开篇是什么,是一段溥仪和老头之间冗长的对话。

我们都知道,溥仪是末代皇帝,清朝不可能再复。

所以开头先给观众上了堂历史复习课,意义在于什么?

我表示不明所以。

倒叙在电视剧中并不少见,比如《创世纪》一开始就是叶荣添坐在通往烟城的路上,结尾也终于叶荣添在无烟城的讲话。

我暂且猜测,开篇倒叙是为了呼应结局,可我实在又不觉得金枝2开头这两个龙套角色以后还会在大结局出现。

接下来,龙套之后再接龙套,时间就又回到一百多年前,我们从几位龙套大人口中得知嘉庆帝不在紫禁城,宫中谣言四起。

镜头一转来到戏院,这才轮到第一位主要人物出现,看样子是个说书人,还有两位当官的,一个自称巴察,他们同时都在说着同一件事:宫中谣传,如妃威逼一个宫女与老太监对食(或许是对应金枝1中的安茜与鄂公公)。

到这时,第一集的时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仅仅交代了2位可能比较主要的人物,一个戏台前给人说书,一个当官的叫巴察,对话中得知其娘子也是宫里人,另一个当官的似乎和如妃家里有仇。

其他不详。

我们再来看金枝1用前四分之一的时间都讲了什么:首先出场的是,乡下打扮的孔武和陈爽,二人赶马车上京城运送贡品,不巧在山中迷路。

这时陈爽的第一反应,“饶了一天都在打转,山中有鬼吧”,而孔武,更卖力的驾车,说道,“我就不信走不出这个山头”。

编剧利用这段小插曲,毫不费力的就展示出了两位关键人物的性格与智商差异。

接着,孔武和陈爽二人救起了昏倒在路上的尔淳,为救被劫持的玉莹还杀死了一名天理教教徒。

尔淳猜测准确并且施计让孔陈二人不得不护送一众秀女上路。

在短短几分钟的剧情里,不仅又为故事埋下“天理教”这第二个伏笔,玉莹的锋芒毕露,尔淳的沉着冷静,足智多谋都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中段篇幅,一班人几经波澜,终于到达京城,秀女们正式成为紫禁城中的一员。

期间还交代了玉莹与尔淳情同姐妹,又显露出来孔武的趋炎附势,与陈爽的天真。

此时,宫中有陈妃的屋子闹鬼传言,身怀六甲的如妃连鬼都不怕,下令把陈妃这间房封了。

最后,金枝1第一集的收尾:半夜,玉莹睡不着去找尔淳,发现她不在屋内。

因为这时尔淳与另外两名秀女淑宁和沅淇正偷偷摸摸的去见一个上了年纪男人,并叫他做”义父“。

玉莹则误打误撞一个人来到阴森恐怖的陈妃房间,忽然门口一个人影出现。

第一集完,并给观众们留下耐人寻味的悬念:尔淳,淑宁,沅淇这三人之前为什么假装彼此没关系?

被她们称做义父的这位神秘人是谁?

他们半夜会见是为了什么?

在陈妃房门口出现把玉莹吓了一跳的女人又是谁?

再对比金枝2的中段,又回到宫中,人物陆续登场,这次是书兰嬷嬷,和她的舅父太监,当中伴随超强信息量,总的来说,全都围绕一个话题:谣传在如妃的威逼下,一个宫女和一个老太监对食。

宫中的各种势力都想知道谣言是真是假,到底是哪位太监和哪位宫女。

书兰嬷嬷与湘菱嬷嬷大概都是五阿哥奶妈,不合。

之后他们口中的湘菱嬷嬷和太监头薛东胜首次出场,湘菱正在陪五阿哥下围棋,又是大段对白,湘菱与切磋棋艺顺带教他为人处世,但是五阿哥似乎有些二缺。

镜头一转,一个宫女打扮的人走向城门,被侍卫拦住。

然后天黑了,储秀宫的姑奶奶带领一众宫女,求见如妃,如妃的侍婢以娘娘正在看戏为由把她们拦住。

一集时间过半,金枝2中的如妃才登场,聚精会神的听戏中。

如妃后面的屋子里,尔荷姑姑正在训斥跪着的一个小宫女(上面提到被侍卫拦住的)和一个老头。

从对话中我们终于得知,这两位就是人人都在传的谣言当中的男主角李公公和女主角冰妍。

不过实情是,李公公和宫女冰妍情同父女,冰妍的奶奶在家乡病重,于是李公公想了个注意,两人假装对食,宫女成为太监媳妇可以出宫,冰妍就能回乡见奶奶了。

如妃在得知此事之后,好心的极力帮忙促成了他们对食。

不料件事被人越描越黑,变成宫女得罪如妃娘娘,在如妃的逼迫下,该宫女和老太监对食。

宫女冰妍情急之下想一走了之,如妃洞悉宫女和公公的名号暴露,派尔荷姑姑把她及时拦住。

我再来解释一下,以薛东胜为首的敬事房太监们与奶妈湘菱嬷嬷和巴察两口子,都从事收集宫中情报(或者说谣言)再卖出宫外从中获利的生意,存在商业竞争关系。

书兰嬷嬷与湘菱嬷嬷都属同一单位,供职于五阿哥,但奶大不中留,奶妈只能有一个,所以二人又存在竞争关系。

这次对食谣言一出,书兰就想借薛东胜之手,利用谣言设计除掉湘菱,结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湘菱早就识破陷阱,不仅确定了谣言真伪,让薛东胜扑了空,还在如妃娘娘面前排除了自己造谣散播的嫌疑,并且讨了个好。

谣言到底来自哪里呢,于是又一个人物出现了,如妃的妹妹,淳太妃。

淳太妃早入了宫,是乾隆晚年的妃嫔,可没多久乾隆就驾鹤西去。

后来如妃入宫,成为乾隆儿子嘉庆帝的妃子。

淳太妃因为听信谣言,以为如妃害过她,加上妒忌如妃得宠,所以就不断造谣中伤如妃。

之后,男主角出场,昆曲名角儿高流斐,来京落户不久,已经红透全城。

接着交代了说书的,人称章爷,是戏班老板。

而最后吸引观众看第二集的悬念只是,谁在吹笛子?

至此,金枝2第一集就完了,简单的说,就是讲了一个太监宫女对食谣言的始末。

有台词的主要人物不下十个,且非大牌演员辨识度较低。

蔡少芬饰演的湘菱嬷嬷,似乎智商极高,如妃似乎大智若愚,淳太妃似乎心理变态。

如果不过多纠结于剧情,比起金枝1第一集,我觉得,金枝2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人物被脸谱化严重,无论主子下人,宫内宫外,所有人物个个都牙尖嘴利,人人都城府深似海,谁和谁都在勾心斗角。

金枝2其他问题还有,选角失误。

陈豪的演技不容置疑,无奈相貌和嗓音,属于先天条件不足,非得让他演个万人迷戏子,不能怪观众难以接受。

另外,配乐过火。

配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相当大,尤其金枝1又以配乐优美著名。

但用的多倒适得其反,金枝2第一集出现的音乐声,大部分都延用了金枝1中的配乐,并且出现频繁。

蔡少芬被在城门口被截住时,陈豪卸妆时,好像是同一段吉他声,在一个古装剧里配吉他,也容易让人出戏。

既然是续集,自然要拿来和第一部比,时隔多年,自然要在各方面有进步。

可惜金枝2没能超越1,甚至没有追平,或许现在下结论还言之尚早。

金枝2在同期港剧中,的确还是有着鹤立鸡群的优势,因为我们依旧可以欣赏到十足的创意,十分讲究的画面和对白。

章老板在戏台前说书,讲的是谣言版宫里的故事,也就是金枝1中所发生的情节。

其实这是在告诉大家,说书人口中的故事才更精彩,虽然是假的,但人们更愿意听。

所以从哪方面比都是谣言版赢了。

最后我想分享一段,曾在2011年底流传出的江湖谣言:某导演和某编剧,在TVB的威逼下拍了一部电视剧。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那位导演叫戚其义,那位编剧叫周旭明,那部剧叫金枝欲孽2。

哦,还忘了说,对食的宫女冰妍和李公公一起,离开了紫禁城;拍完了金枝2的戚其义也和周旭明一起,离开了TVB。

 9 ) 第九集,终于入港——似你这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金枝1之后的戚周剧,看全了的只有一部天与地。

所以也就只能以见闻过的做些偏颇的比较——比起“金枝欲孽”,”金枝欲孽异"在风格和韵味上,是和天与地更加近似的。

金枝1是典型的故事型剧本,步步紧逼扣人心弦。

其中虽不乏激荡人心的抒情段落,多是情节一步一步推到高潮时碰撞出的华彩;而“金异“和”天与地“属于典型的散文型剧本。

场次之间的联系趋于松散。

犹如断了线的珍珠,有些珠子还被断线松松的连着,有些可能已经滚到了不相干的地方。

作者却没有动手把它们拾回来。

人物的欢乐痛苦以及行为选择,必定有其背景和原因,但是作者对于这些前因后果往往不做及时的交代,甚至不做交代了。

有心的观众,过了几集甚至十几集之后,对一些细节可能恍然大悟,不记得呢,也就罢了。

因为作者本来希望传达的,比起一个完整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氛围,比起理解更重要的,乃是体会。

天与地,是一些青春和现状的碎片。

没有什么铺垫,没有什么设计,只是将一幕幕过往和现在的生活画面输送出来。

对于每个人物成长变化的背景故事,作者都有大段的留白,观众只能直接到作者给出的跳跃画面中去咀嚼人物。

这些相对独立的画面剪影中有很多成为了意境悠远的经典场口,甚至可以抽离掉背景情节和具体人设而存在。

也许金枝2也是想走类似的路线。

但这无疑困难得多。

天与地叙说的是现代人的青春,沧桑与无奈,现代人不需过多解释即有共鸣。

——金枝2呢?

首先说它的主题断不是宫斗,还在等看宫斗的姐妹们可以洗洗睡了。

金枝2的主题是”宫怨“,这一回,宫人在寂寞中的挣扎,扭曲,互相伤害,对于亲情和爱情的渴望和不可得,都不再是宫斗之余的伤感点缀,确是切切实实的主题本身——这也太过优雅古典凄美高端脱离群众了有木有啊。

你让不知昭阳,无论长门,专来看练级打怪的小主们情何以堪哪。

由于这个疏离迷蒙的主题,当作者使用留白的手法,观众却难以用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参与填补和书写,就成了这部作品的天然硬伤。

更何况,作者自身对于这个主题的理解和热爱是否有如天与地一般深,也略成疑问。

这份主题里唯一还可救的,只有爱情这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灵丹了。

所有名著都跟它脱不了干系。

无论何时何地的观众个体都能代入其中。

金枝2中的宫人将对爱情的向往投射到戏台上,也一如现代人要看着电视活在别人的故事里填补心灵的空虚,因为回到现实,关于爱情的问题就多要以有没有房做开始,有没有车做结束。

就像走到高山顶才会怀念氧气,只有在不适合爱情生长的土壤,才会爆发对爱情最纯粹的向往。

拉拉杂杂的已经接近三分之一,众人的心思复杂迂回又琐碎,湘菱和薛东盛做狗仔贩料套利的设定显得颇为牵强。

我喜欢的场口都还集中在说书人章爷那里。

进入到第九集,终于让人看见一丝曙光。

最后的十分钟,如妃当起了说书人,宛绣在她精彩投入的讲述中无比沉醉。

(以后真要高看伍姑娘一眼!

第一集时差点把她当成马蹄露——这一段却做得好!

)周旭明为了让《牡丹亭》做这场大梦的注脚,不惜拉起一个惨不忍睹的昆曲班子坎坷了近十集,如今总算有了用场。

——专心讲讲爱情或者幻想爱情的事吧,别扯犊子了。

 10 ) 你再走的那么远,我就不爱你了(献给所有80后TVB和亚视迷,非此情结者慎入!)

你再走的那么远,我就不爱你了(献给所有80后TVB和亚视迷,非此情结者慎入!

)依稀记得当年看金枝欲孽时在读大学,还没有连载的概念,只是具体全部出来后,马上一股脑儿看光了。

对于我这个狂热TVB粉丝来说,金一的结局实在让人难过,看完后忍不住自己给改编了个结局,还意淫着编剧的N种假设。

实在过瘾!

当初想看金一,完全是冲着阿佘去的,十足的佘诗曼粉丝,自从看了TVB电视版《胭脂扣》后就非常喜欢她,所以此剧也是对她的支持,当然还有林保怡(从《大时代》中开始喜欢)、黎姿(当年那本和郭富城演的电视,想不起来名字了)、张可颐(古天乐版《神雕侠侣》)、至于大爱的如妃,那渊源更长了,当年的姚晓蝶(《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至今耳边还能响起那悠悠的萨克斯。

她和江华实在是般配,试想如果金二的陈豪一角换成江华会是怎样!

好了,好汉不提当年勇。

对于如今的TVB,我只能缅怀,不能认真。

只能看看旧人,怀念一下。

当金二打算拍续集起,心中就产生了无数个问号,毕竟阿佘、黎姿都已经不在,那会由谁来担当呢。

看到第十集,有点忍不住就写下此文发发牢骚、吐吐槽!

第一、陈豪的妆在浓,烟熏妆在深也敌不过当年的孔武了。

同时个人感觉他不太适合演这种狠角色,更偏向他在那个月饼电视剧里大哥的角色,毕竟不是偶像派,古装扮相不咋的。

第二、大爱的杨御医已经不再了,如今TVB是三号男主角翻身的好时机,自从黎耀祥凭借“人生有几个十年”当影帝后,TVB一批二、三号男主角纷纷上位。

郭政鸿、李思捷、 黄长兴、 蔡淇俊 、高钧贤、敖嘉年等。

在金二中的御医是如今50岁的曹永廉,虽然在《大太监》中表现出色,可此剧中感觉太弱了,完全没有当年林保怡“红粉中游刃有余”的境界。

第三、伍咏薇一笑,旧事又上心头。

剧中,如妃等妹妹来看戏,正要走人时, 妹妹伍咏薇来了,微微一笑,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戏王之王》中的小曼,小曼还在,可吕颂贤已经不再。

剧中的这个太妃似乎是个复仇角色,当年的仇恨始终放不下,毕竟无聊的生活需要有些斗志。

当复仇成为习惯,那又岂能这么简单。

第四、伏笔千里,没完没了。

如果说到吊胃口,那么一两集可以接受,可如今到了第十集我还是没看出个所以然来,语文中所说“为下文埋下伏笔”,可这个伏笔太远了,如果不是TVB粉丝,我想谁都不愿意等。

第五、如妃变成“老娘舅”和事佬。

宫女、嬷嬷、太监斗。

同时如妃身边的姑姑戏份明显多余如妃了,不知道是不是戚其义为其女友量身定做的。

第六、内心戏太弱,恍然大悟过少。

对戚其义还是十分崇拜的,个人觉得他编剧的戏中有一本《火舞黄沙》是被小看的。

其实这本戏心不错,不知什么原因议论者很少,收视率也不高。

第七、新人太嫩,没有潜力股。

我们看《甄嬛传》时,其实也有很多新人,但感觉就很舒服,比如眉庄、比如甄嬛的丫鬟等。

但此剧中新人也有,却各个不舒服,始终让人提不起兴趣。

当年的张可颐在《神雕侠侣》里也是配角,可就是让人感觉清新。

第八、选人失败,关礼杰的昆曲扮相实在不堪,当年国际刑警中的帅气已经不在,廉颇老矣。

演他老婆的倒是年轻,可为何总是一个表情。

黄德斌最出色的演技也只留在了《珠光宝气》。

太监马新满如果让敖嘉年演个人觉得更好。

第九、此片的浓缩版可以为昆曲微电影。

几乎每集中都能找到昆曲的声音,让我这个对昆曲一无所知的人也开始想学习昆曲了。

第十、金枝欲孽2实在走的太远了,让我开始不习惯这样的思维方式,也许年纪增大更喜欢轻松,放松的影视作品,如今的TVB只有那种超长剧集的家庭剧,还有点当初的味道,其余的似乎毕竟变味。

只能望洋兴叹了!

也许最近收到“致青春”的感染,也开始怀念当年的青葱岁月了!

怀念初中时每到双休日,就看着有限电视里播放的那些香港电视,《戏王之王》、《银狐》、《大时代》、《鉴证实录》、《刑事侦缉档案》、《创世纪》(好像是央视放的)那个美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看着如今的90后、00后追看青春偶像剧,为人物的感情纠结时,眼下已经没有任何TVB剧集能让我双休日呆在家中追看的了。

所以往事只能怀念。

《金枝欲孽2》短评

戏班走开走开

6分钟前
  • 飞不上天的大云
  • 还行

前25集三星,后5集四星。对照来看,孙白杨是断指的杨太医与留情的高流斐,玉莹是坐轿子的云秋玹与气盛的木都儿,尔淳是工于心计的淳太妃与伪善的如妃,孔武是求上位的云秋玹与谋天命的佟吉海,安茜是殊途同归的湘菱与离宫的木都儿,如妃是平行时空的如妃与第二人格的尔荷。

9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深得“弗洛伊德”的精髓!

13分钟前
  • ㄓ字頭的那個國
  • 推荐

处女座的特质让我几乎从来不半途弃剧,连拖起看也不会,这部是另外,因为真是太求难看老= = 看不下去了,弃

15分钟前
  • 有病的乃提乃
  • 很差

好的演员,及其文艺的对白,精致的摄影,完美的配乐,还有巧心思的结构,可惜毁在一个烂的剧本上!如果不看剧情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小清新到极致的宫斗剧!

18分钟前
  • 麦弧
  • 力荐

渣TVB不舍得花钱,戏服妆容场景都充满槽点

20分钟前
  • Kreuzberg
  • 较差

就...蔡少芬演那么好 就被这么一个糊里糊涂不明就里的剧给毁了

22分钟前
  • karen|月巴女且
  • 推荐

哎 看了三集 说好的宫斗呢?宫女气焰都盖过妃嫔了 总之略失望啊而且好多条线啊还有陈豪居然演个人人爱的小生?救命= = 人物大多都年纪过大 我这种外协的真心顶不顺啊!!!三星也只为怀缅第一部了。看不下去了= =弃

26分钟前
  • 高等游民
  • 还行

恨悠悠,一场大梦。

28分钟前
  • 山人阿苍苍
  • 推荐

这戏满满的槽点,主演一个比一个老,几个主演的年纪加起来都好几百岁了,还在这玩偶像剧那一套。我真是受不了山顶洞人一样的风流倜傥邪魅狂狷的绝世美男子陈豪。也受不了一脸皱纹、骨胶原流失了三百年、长着一副硬汉相、又壮又挫的美艳白蛇关礼杰。这戏绝对是狗尾续貂,烂片中的烂片

32分钟前
  • momo
  • 很差

蔡少芬绝对是开挂了,第一次怀孕拍甄嬛传,第二次怀孕拍金枝2,那演技跟打了鸡血一样,一次比一次生猛。看了两集,本来没有很高的期待,果然到处掉书袋,金枝1的配乐在2里狂轰乱炸,本意是调节平淡的剧情,但只会让人抑制不住地回忆起第一部的经典。但金枝2尽管戏剧张力不够,却胜在独立不依附。

36分钟前
  • 弓二
  • 推荐

1.故事牵强,但情怀不错,1和2真实、流言穿插的设计不错,但故事编的好乱⋯⋯2.邓萃雯演、伍咏薇技好,陈豪和关礼杰扮相可怕,凭什么演万人迷?3.每当1的画面和音乐响起时,都好感人⋯4.其实很佩服戚其义和周旭明的才华,不管是天与地还是金枝欲孽,很多立意上、叙事上、形式上包括剪辑上都很不

38分钟前
  • 樂少爺不戴花
  • 推荐

这局本以为渣的可以,好在冲着邓萃雯看了结局。就别再拿第一第二部比较拉,个人认为其实第一部这么多惊心动魄第二部的起起落落倒是最符合真实,何况本就是梦里梦外(而且第一部明显阵容过于强大啊)可惜的是结局依旧。命运已始无转逆啊- -

39分钟前
  • 过来憾动我。
  • 推荐

总评:是会【开1.5倍速+不会看第二遍】的剧。

41分钟前
  • _美邵女战士_
  • 还行

其实换个名字会更好。根本和第一部金枝欲孽没有任何关系啊!

46分钟前
  • 胖桃花。
  • 还行

怎么说TVB也是上了师奶级的杀手陈豪,还有邓萃雯蔡少芬保驾护航,按理论收视不应该差,但是第二部还是没有逃脱不如第一部的悲催命运,故事结构松散,旁枝太多,远不如第一部节奏紧凑看得过瘾。

49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沒有阿佘我就不開心了。。。。一集 棄

50分钟前
  • 已注销🇨🇳
  • 较差

不知所云

53分钟前
  • Dale
  • 较差

观众被考验着智商,一路推敲剧情,奋力看明~到最后一切竟都是镜花水月。周旭明是为了弥补自己在第一部里留下的遗憾,或是消去观众多年来心中的执念,都用力太狠了些。这只是部电视剧啊,娱乐而已,何必苦苦攀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文艺不放!

54分钟前
  • via。文
  • 还行

和1完全不好比…

57分钟前
  • 芙雅
  • 较差